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肿瘤血管形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汤群锋 沈钧康 +2 位作者 冯一中 柴玉海 钱铭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75-1080,共6页
目的 探讨胃癌动态增强MRI强化表现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胃癌组织切片进行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和癌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将动态增强... 目的 探讨胃癌动态增强MRI强化表现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胃癌组织切片进行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和癌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将动态增强MRI强化表现和扫描所获参数 (最大强化率 ,CERmax)与MVD、VEGF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30例胃癌组织的MVD平均值为(4 2 95± 14 79)个 /视野 ,范围为 13 0 0~ 6 8 2 5个 /视野。VEGF低表达 30 % (9/ 30 ) ,高表达 70 % (2 1/30 )。MVD和VEGF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浆膜层受侵无关 (P >0 0 5 )。MVD与胃癌TNM各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 )。TNM分期中Ⅰ期与Ⅳ期间VEGF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VEGF高表达者MVD值 [(4 7 30± 14 16 )个 /视野 ]与VEGF低表达者MVD值 [(32 81± 11 2 5 )个 /视野 ]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t=- 2 716 ,P =0 0 11)。CERmax与MVD呈正相关 (r=0 5 5 6 ,P =0 0 0 14 )。微血管的分布及形态与胃癌动态增强表现的不规则强化及分层强化类型存在一致性。CERmax与VEGF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t=- 0 84 7,P =0 4 0 4 )。结论 胃癌动态增强MRI表现反映了胃癌微血管的分布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MVD 动态增强MRI VEGF表达 肿瘤血管形成 表达 微血管 无创伤 扫描 一致性
原文传递
c-erbB-2(HER-2/neu)与乳腺癌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关键词 HER-2/NEU c—erbB-2 乳腺癌 表达 正常组织 表达 泌尿生殖道 细胞信号传导 跨膜糖蛋白 基因编码
下载PDF
隐睾症中激素和雌雄激素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傅冷西 李笃妙 +1 位作者 张建星 林俊山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6-188,共3页
目的从激素和雌雄激素受体变化探讨隐睾症发病机制.方法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30例隐睾症和16例斜疝(对照组)患儿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睾丸酮(T)激素水平;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隐睾症患儿睾丸引带、阴囊肉膜、阴囊... 目的从激素和雌雄激素受体变化探讨隐睾症发病机制.方法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30例隐睾症和16例斜疝(对照组)患儿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睾丸酮(T)激素水平;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隐睾症患儿睾丸引带、阴囊肉膜、阴囊皮肤和斜疝患儿疝囊组织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结果①激素水平:隐睾症组血清LH和T水平与斜疝组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侧隐睾组血清FSH水平高于斜疝组(0.01<P<0.05),单侧隐睾症组血清FSH与斜疝组差别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 ②AR和ER表达:隐睾症组睾丸引带AR基本不表达,阴囊肉膜和阴囊皮肤呈低表达,ER为中~高表达.斜疝组疝囊组织AR呈高~中表达,ER基本不表达.结论睾丸引带AR低表达和ER高表达可能是造成睾丸下降不全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隐睾症 促卵泡生成激素 促黄体生成激素 化学发光免疫 睾丸引带 免疫组化技术 睾丸下降不全 激素水平 阴囊肉膜 阴囊皮肤 雌激素受体 显著性差异 发病机制 技术检测 表达情况 血清LH 双侧隐睾 FSH 表达 表达
原文传递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晓娟 张虹 +4 位作者 张爽 李东 李鑫 徐玲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53,共11页
目的:新型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抗体偶联药物临床试验的成功,使HER2低表达乳腺癌是否将成为新的乳腺癌类型而受到关注。本研究分析比较HER2低表达与HER2零表达两组乳腺癌患者间的临床... 目的:新型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抗体偶联药物临床试验的成功,使HER2低表达乳腺癌是否将成为新的乳腺癌类型而受到关注。本研究分析比较HER2低表达与HER2零表达两组乳腺癌患者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数据,探讨其临床生物学上的差异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收治的1250例女性原发性非转移性乳腺癌中,969例HER2阴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为0、1+、2+,且荧光原位杂交未扩增),分析其中HER2低表达(1+或2+且荧光原位杂交未扩增)和HER2零表达(0分)两组患者间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预后评价,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69例HER2阴性乳腺癌中,HER2低表达者606例(62.54%)、HER2零表达者363例(37.46%)。与HER2零表达组相比,HER2低表达组的N分期(P=0.001)和TNM分期更高(P=0.044),非特殊型组织学类型占比(82.7%vs.79.1%,P=0.009)和组织学分级更高(P=0.048),激素受体阳性率偏高(83.2%vs.75.2%,P=0.003),Ki-67增殖指数>30%者的比例偏低(30.4%vs.36.6%,P=0.044)。两组间D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9例患者中,激素受体阳性777例,激素受体阴性(即三阴性乳腺癌)192例。激素受体阳性的777例中,HER2低表达504例(64.9%),HER2零表达273例(35.1%),两组比较,HER2低表达组的发病年龄小(P=0.016),未绝经者占比高(P=0.029),淋巴结受累更多(P=0.002),TNM分期更高(P=0.031),小叶癌和黏液癌组织学类型较少见(3.6%vs.7.3%,4.8%vs.10.6%,P<0.001),D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2例激素受体阴性(三阴性乳腺癌)中,HER2低表达102例(53.1%),HER2零表达90例(46.9%),两组比较,HER2低表达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肝癌缺失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涛 杨维良 +1 位作者 张新晨 张东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DLC1)与胃癌及其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等关系,DLC1mRNA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34例原发性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DLC1mRNA表达;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法(MSP)检测启动...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DLC1)与胃癌及其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等关系,DLC1mRNA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34例原发性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DLC1mRNA表达;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法(MSP)检测启动子甲基化。结果正常组织中DLC1mRNA均正常表达,胃癌组织DLC1mRNA低表达或表达缺失;正常组织0.62±0.11,胃癌组织0.24±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LC1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与性别、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正常组织中未发现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胃癌组织中DLC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12例,甲基化率35.3%。启动子甲基化与无甲基化患者间DLC1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LC1与胃癌存在明显相关性,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DLC1mRNA表达抑制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DLC1在胃癌中低表达的最主要因素,DLC1是胃癌甲基化谱中主要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基因 肝癌 表达 mRNA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聚合酶链反应法 癌旁正常组织 胃癌组织 肿瘤分化程度 临床分期 原发性胃癌 淋巴结转移 表达缺失 肿瘤大小 表达差异 抑癌基因 表达抑制 甲基化谱 表达
原文传递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乳腺癌临床诊疗共识(2022版) 被引量:13
6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与交流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 +2 位作者 袁芃 徐兵河 王雪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88-1295,共8页
近年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治疗成为乳腺癌诊疗的热点问题。随着抗体药物偶联物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疗效的确立,HER-2低表达或成为乳腺癌新的靶向治疗亚型。规范诊疗是保证相关疗效的前提,为了更好地规范HER-... 近年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治疗成为乳腺癌诊疗的热点问题。随着抗体药物偶联物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疗效的确立,HER-2低表达或成为乳腺癌新的靶向治疗亚型。规范诊疗是保证相关疗效的前提,为了更好地规范HER-2低表达乳腺癌临床合理诊疗,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与交流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参考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以及近年来发表的重要参考文献,结合中国病理科医师和肿瘤科医师的临床经验,经专家组讨论后形成HER-2低表达乳腺癌临床诊疗共识,以期加深临床肿瘤医师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认识,推进临床决策的精准化,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表达 抗体偶联药物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表达丢失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坡 宋欣 +1 位作者 宁元元 李向红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FHIT基因蛋白 (Fhit)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兔抗人Fhi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 微波 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3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肝细胞癌蜡块标本中Fhit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FHIT基因蛋白 (Fhit)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兔抗人Fhi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 微波 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3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肝细胞癌蜡块标本中Fhit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  83例肝细胞癌组织Fhit表达较正常肝组织明显降低或缺失者为 5 0例 (6 5 2 % ) ,与正常肝组织相等者为 33例 (34 8% )。Fhit蛋白低表达癌在癌组织学分级中的分布为Ⅰ级癌 4 6 7% (7/15 ) ,Ⅱ级癌 5 3 8% (2 1/ 39) ,Ⅲ级癌 75 9% (2 2 / 2 9) ,各级癌组间比较 ,相差无显著性 (P >0 0 5 )。Fhit蛋白低表达癌在临床分期中的分布为Ⅰ~Ⅱ期癌 2 1 6 % (8/ 37) ,Ⅲ~Ⅳ期癌 91 3% (42 / 4 6 ) ,二组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Fhit蛋白低表达癌在非小肝癌 (>5 0mm)和 (≥ 30mm)病例组中的分布分别为 75 0 % (33/ 4 4)和 6 4 9% (46 / 71) ,而在≤ 5 0mm组和 <30mm(小肝癌 )组中则为4 3 6 % (17/ 39)和 33 3% (4/ 12 ) ,组间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肝细胞癌Fhit表达状况可能与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大小相关 ,提示Fhit表达降低可能对肝细胞癌的演化和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IT蛋白 肝细胞癌 表达 临床分期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正常肝组织 肿瘤大小 演化 石蜡包埋 标本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乔贵宾 吴一龙 +6 位作者 区伟 杨学宁 钟文昭 林嘉颖 赵健 谢丹 关新元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913-917,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组织阵列仪构建365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的组织芯片,对该芯片进行Ecadherin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Ecadherin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预...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组织阵列仪构建365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的组织芯片,对该芯片进行Ecadherin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Ecadherin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预后的关系。365例中,鳞癌116例、腺癌199例、腺鳞癌等组织类型50例。结果Ecadherin蛋白主要在肿瘤细胞的胞膜和细胞质中表达,有32.1%(117/365)为Ecadherin低表达。Ecadherin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16.430,P=0.001)、肿瘤细胞低分化(χ2=9.243,P=0.010)以及临床病理分期(χ2=9.421,P=0.024)呈正相关,而与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Ecadherin表达与NSCLC预后差密切相关(P<0.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Ecadherin表达是NSCLC预后差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Ecadherin可能与NSCLC的进展有关,其表达状态是NSCLC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钙黏蛋白 E-CADHERIN表达 表达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肺癌组织 免疫组化染色 临床病理资料 临床病理分期 肿瘤细胞 预后因素 癌组织标本 淋巴结转移 组织芯片 手术切除 LC患者 组织类型 病理类型 生存分析 表达
原文传递
实时定量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患者血CK20 mRNA及其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文军 袁晓明 +4 位作者 王林波 郑树 吴金民 张行 曹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肿瘤区域引流血中CK2 0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实时定量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对6 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和5 5例胃癌手术患者的手术前外周血、术中肿瘤区域血及术后外周血进...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肿瘤区域引流血中CK2 0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实时定量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对6 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和5 5例胃癌手术患者的手术前外周血、术中肿瘤区域血及术后外周血进行检测。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中CK2 0mRNA均为低表达,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 0mRNA的表达率为4 5 % ,Ⅲ、Ⅳ期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P <0 .0 5 ) ;术中肿瘤区域引流血中CK2 0mRNA的表达率为6 4 % ,高于术前的4 5 % (P <0 .0 5 )。术前外周血中高表达的患者术后随访3~4 0个月中出现复发转移和死亡例数明显高于术前低表达的患者(P <0 . 0 5 )。结论 实时定量荧光RT PCR检测CK2 0mRNA可以评估胃癌血道微转移,有利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胃癌患者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实时定量 CK20 荧光 其意义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健康献血员 PCR检测 血道微转移 肿瘤区 表达 表达情况 临床意义 手术患者 人外周血 复发转移 术后随访 判断预后 引流血 表达 手术前 死亡例 表达 术中
原文传递
Pyk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宏杰 汪欣 +4 位作者 刘玉村 万远廉 尹洪芳 李挺 朱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研究Pyk2(proline richtyrosinekinase 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与胃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 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9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和5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Pyk2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yk2在... 目的:研究Pyk2(proline richtyrosinekinase 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与胃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 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9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和5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Pyk2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yk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6. 44% (51 /5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19. 23% (10 /5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高分化胃癌中表达阳性率为47. 37% (9 /19),而在中、低分化胃癌中表达阳性率为3. 03% (1 /3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yk2表达阳性率在不同TNM分期胃癌中分别为:Ⅰ期66. 67% (6 /9),Ⅱ期30% (3 /10),Ⅲ期3. 45% (1 /29),Ⅳ期0% (0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Ⅱ+Ⅲ+Ⅳ)νⅠ,χ2 =15 767,P<0. 05) ]。结论:本研究观察到Pyk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有表达,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或几乎无表达,并且其表达随着胃癌恶性度和TNM分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提示Pyk2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K2 胃癌组织 其意义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胃黏膜组织 TNM分期 癌组织标本 阳性率 统计学 rich 表达情况 研究观察 高分化 分化 表达 恶性度
下载PDF
乳腺癌中Fhit蛋白的低表达与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坡 李晓瑛 陈乐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8-670,共3页
背景与目的:脆性三联组氨酸(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为一种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横跨大多数人类基因组的共同脆性位点FRA3B。FHIT基因的改变见于多种类型特别是上皮起源的人类恶性肿瘤,并与已知的致癌物质作用有关。本研究目的... 背景与目的:脆性三联组氨酸(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为一种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横跨大多数人类基因组的共同脆性位点FRA3B。FHIT基因的改变见于多种类型特别是上皮起源的人类恶性肿瘤,并与已知的致癌物质作用有关。本研究目的为探讨乳腺癌中脆性三联组氨酸FHIT基因蛋白Fhit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兔抗人Fhi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微波-链酶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HRP,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乳腺癌,其中6例为导管内癌,60例为浸润性导管癌的标本中Fhit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癌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癌组织Fhit表达强度较癌旁非癌乳腺组织低者为38例(57.6%),其中22例为阴性(22.0%);较癌旁非癌乳腺组织高者为18例(27.3%);与癌旁非癌乳腺相等者为10例(15.2%)。伴局部或腋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Fhit蛋白表达低者阳性率为83.3%(20/24),无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为50.0%(18/36),导管内癌为0/6。已伴淋巴结转移癌组83.3%(20/24)与未转移癌组42.9%(18/4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浸润性导管癌中已伴淋巴结转移癌组与未转移癌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乳腺癌Fhit表达可能与癌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FHIT蛋白 表达 免疫组化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胃癌患者B7-CD28共刺激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迟小伟 刘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28+T细胞数量和患者胃癌原代细胞表面B7的表达水平,以探讨胃癌患者共刺激通路是否异常。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28+T细胞与胃癌患者原代细胞B7分子的表达,并与胃良性疾病作比较。结果...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28+T细胞数量和患者胃癌原代细胞表面B7的表达水平,以探讨胃癌患者共刺激通路是否异常。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28+T细胞与胃癌患者原代细胞B7分子的表达,并与胃良性疾病作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CD28+T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0. 01)。胃癌患者原代细胞表面B7 -1(CD80)、B7- 2(CD86)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低表达CD28分子,胃癌细胞低表达B7分子,从而影响B7- CD28共刺激通路,使T细胞不能有效地清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患者 共刺激通路 B7-CD28 T细胞 原代细胞 表达 B7分子 结论 目的 方法
下载PDF
复方辛夷平喘液对哮喘豚鼠肺内LCA及淋巴细胞Fa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欣生 许冬青 +3 位作者 王明艳 朱海星 方泰惠 徐立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辛夷平喘液对实验性哮喘豚鼠肺内LCA及淋巴细胞Fas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哮喘的机理。方法:实验设空白组、哮喘模型组、中药3个剂量组及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豚鼠肺内LCA,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结...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辛夷平喘液对实验性哮喘豚鼠肺内LCA及淋巴细胞Fas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哮喘的机理。方法:实验设空白组、哮喘模型组、中药3个剂量组及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豚鼠肺内LCA,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见模型组肺泡内有阳性细胞,支气管壁及管周见较多阳性细胞,较空白组明显增高;复方辛夷平喘液各组阳性表达较空白组高,但低于模型组。(2)哮喘模型组淋巴细胞的fas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复方辛夷平喘液各组fas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哮喘豚鼠存在肺内LCA高表达、血淋巴细胞fas低表达;复方辛夷平喘液下调LCA表达、上调Fas表达可能是其控制哮喘的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表达 哮喘豚鼠 LCA 平喘 辛夷 肺内 外周血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 FAS表达 哮喘模型 阳性细胞 中药复方 中药治疗 免疫组化 支气管壁 阳性表达 空白对照 作用途径 控制哮喘 实验性 肺泡内 表达 表达
下载PDF
Syndecan-1和E-Cadherin蛋白在散发性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徽 朱尤庆 黄梅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15-216,247,共3页
目的 探讨Syndecan -1和E -Cadherin两种蛋白在散发性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5 2例散发性大肠癌和 18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Syndecan -1和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Syndecan -1和E -Cadherin在散发... 目的 探讨Syndecan -1和E -Cadherin两种蛋白在散发性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5 2例散发性大肠癌和 18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Syndecan -1和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Syndecan -1和E -Cadherin在散发性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5 3 8%、10 0 %和 61 5 4%、10 0 % ,两者在散发性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Syndecan -1和E -Cadherin的低表达与散发性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显著相关 (P <0 0 5 ) ,其中Syndecan -1的低表达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P <0 0 5 )。Syndecan -1和E -Cadherin在散发性大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yndecan -1和E -Cadherin的表达下调可能在散发性大肠癌的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联合检测Syndecan -1和E -Cadherin对散发性大肠癌的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DECAN-1 散发性大肠癌 E-CADHERIN蛋白 表达 大肠黏膜 正常 阳性表达 结论 意义 参考价值
原文传递
PERV在猪外周血白细胞DNA和组织mRNA中的表达及其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生财 陈意生 +2 位作者 魏泓 商海涛 刘萍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1-358,共8页
为了解我国家猪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生物学的基本特征,为评价应用猪器官、组织、细胞进行猪—人间跨种移植的生物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采用PCR方法调查12个家猪品系外周血白细胞DNA基因组PERV的生物学特征,并应用SS-SSCP、RFLP... 为了解我国家猪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生物学的基本特征,为评价应用猪器官、组织、细胞进行猪—人间跨种移植的生物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采用PCR方法调查12个家猪品系外周血白细胞DNA基因组PERV的生物学特征,并应用SS-SSCP、RFLP-PCR方法分析PERV基因片段的差异性及采用RT-PCR方法和半定量方法分析2个品系小型猪13种组织PERV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12个品系猪外周血白细胞DNA基因组普遍存在PERV-A、-B基因序列,未发现单链构象多态性;部分品系猪PERV env基因序列片段存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2个品系13种组织均表达PERV-A、-B、-C,肾、淋巴结、肝为高表达器官,胰腺和脑组织为低表达器官,PERV-C mRNA丰度明显低于PERV-A、-B mRNA。PERV env存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ERV-A存在碱基缺失和错配的现象,有可能在猪异种移植中构成PERV感染的潜在危险性,这是在猪异种移植过程中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白细胞 表达 异种移植 R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错配 猪器官 品系 DNA基因 家猪
下载PDF
CD_(44)V_6和E-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庆伟 施红旗 楼善贤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CK44V6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vision法检测80例大肠癌中CK44V6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80例大肠癌中,CD44V6蛋白在77.5%的大肠癌中呈阳性,显著高于正常大...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CK44V6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vision法检测80例大肠癌中CK44V6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80例大肠癌中,CD44V6蛋白在77.5%的大肠癌中呈阳性,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01);E-cad蛋白在46.3%的大肠癌中呈阳性,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01);CD44V6高表达和E-cad低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CD44V6和E-cad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CD44V6和E-cadherin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CD44V6阳性和E-cad阴性者更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提示预后差。联合检测CD44V6和E-cadherin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herin 大肠癌 预后意义 表达 CD44V6蛋白 CD44V6阳性 DUKES分期 临床病理参数 黏膜组织 淋巴结转移 组织学类型 cad表达 癌浸润转移 蛋白表达 免疫组化 方法应用 浆膜浸润 联合检测 阳性率 n蛋白 表达 表达 正相关
下载PDF
N-cadherin、E-cadherin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佟金学 王智勇 徐文怀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探讨N-cadherin,E-cadherin(N-钙粘附素、E-钙粘附素)在直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6例直肠癌及正常直肠组织标本N-cadherin,E-cadherin的表达。结果N-cadherin,E-cadherin表达阳性均为39... 目的探讨N-cadherin,E-cadherin(N-钙粘附素、E-钙粘附素)在直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6例直肠癌及正常直肠组织标本N-cadherin,E-cadherin的表达。结果N-cadherin,E-cadherin表达阳性均为39例(45%),阴性均为47例(55%),N-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与E-cadherin阴性表达率与肿瘤恶性程度、分期、侵袭、转移及预后呈正相关,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86例正常直肠组织细胞不表达N-cadherin,而E-cadherin呈高表达。结论N-cadherin反常表达和E-cadherin低表达或不表达是直肠癌浸润及转移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5年生存率,N-cadherin,E-cadherin可作为判定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ADHERIN 直肠癌 临床意义 E-cadherin表达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临床病理因素 E-钙粘附素 肿瘤恶性程度 阳性表达 5年生存率 组织标本 组织细胞 正相关 显著性 表达 癌浸润 表达 阴性 预后 转移
下载PDF
体外转染PTEN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宏宇 于皆平 +5 位作者 郭晓钟 李建军 赵佳钧 王迪 霍燃 夏玉亭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选择PTEN低表达胰腺癌细胞系,探讨体外转染PTEN对该细胞系的影响。方法将PTEN转染到PTEN低表达胰腺癌细胞系,应用RTPCR、免疫组化、克隆形成率及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等方法检测PTEN对胰腺癌细胞系的影响。结果PTEN在ASPC1细胞呈低表... 目的选择PTEN低表达胰腺癌细胞系,探讨体外转染PTEN对该细胞系的影响。方法将PTEN转染到PTEN低表达胰腺癌细胞系,应用RTPCR、免疫组化、克隆形成率及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等方法检测PTEN对胰腺癌细胞系的影响。结果PTEN在ASPC1细胞呈低表达,ASPC1、ApE、ApEP细胞PTENmRNA表达量和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03%、150%、568%和333%、317%、240%;ASPC1细胞转染后PTE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下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无明显变化;5周时转染前后荷瘤裸鼠瘤结节体积分别为2027mm3和1424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EN低表达ASPC1细胞系经转染PTEN后细胞增殖活性及裸鼠致瘤能力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胰腺癌细胞 表达 体外转染 克隆形成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能力 表达水平 蛋白 细胞转染
原文传递
Survivin转录变异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化 戴德坚 陆才德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研究survivin各转录变异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77例胃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正常胃黏膜的成对标本进行mRNA定量检测。结果在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野生型survivin、survivin... 目的研究survivin各转录变异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77例胃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正常胃黏膜的成对标本进行mRNA定量检测。结果在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野生型survivin、survivin-2B与survivin-△Ex3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P<0.01)。在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率为100%(77/77),survivin-2B的表达率为79.8%(61/77),survivin-△Ex3的表达率为64.9%(50/77)。survivin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Survivin的3个转录变异体中,野生型survivin对胃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胃癌组织 变异体 SURVIVIN 预后 转录 表达 RT-PCR技术 MRNA定量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 恶性肿瘤患者 肿瘤组织 胃黏膜组织 表达 表达情况 评估价值 胃癌患者 野生型 表达 表达 生存率 表达
原文传递
抑癌基因LK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沈赞 吴晴 +3 位作者 岳麓 李鹤成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新发现的抑癌基因LKB1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乳腺癌变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用Western印迹法比较不同乳腺癌细胞株LKB1基因的表达情况,构建LKB1基因表达质粒,转染至该基因低表达的细胞株,研究细胞生长数度及... 目的 通过检测新发现的抑癌基因LKB1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乳腺癌变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用Western印迹法比较不同乳腺癌细胞株LKB1基因的表达情况,构建LKB1基因表达质粒,转染至该基因低表达的细胞株,研究细胞生长数度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 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LKB1基因在121例乳腺癌手术标本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该基因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MDA -MB -435细胞中未能检测到LKB1基因的表达,转染LKB1基因表达质粒后,MDA MB -435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周期分析, G1期细胞的比例18. 3%增至40. 9%; 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因子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蛋白E的含量下降,而其抑制因子p21的含量升高;单因素分析表明LKB1低表达与高复发率(P=0 .002)及总生存率差(P=0. 008)显著相关。结论在LKB1基因缺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MDA- MB -435细胞中,转入并表达该基因能明显抑制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其作用与p21介导的G1期阻滞有关;LKB1基因低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差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KB1 表达 乳腺癌 抑癌基因 临床意义 MB MDA 细胞生长 转染 抑制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