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1,440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被引量:
841
1
作者
白重恩
杜颖娟
+1 位作者
陶志刚
仝月婷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40,共12页
本文研究我国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及变动趋势 ,也就是探讨为什么某些产业集中在部分地区、而其他产业则比较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地区 ,同时考察我国制造业的地区集中度是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在考虑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时 ,重...
本文研究我国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及变动趋势 ,也就是探讨为什么某些产业集中在部分地区、而其他产业则比较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地区 ,同时考察我国制造业的地区集中度是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在考虑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时 ,重点考察了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我们关于产业地区集中度变动趋势的研究发现推翻了AlwynYoung的著名文章的结论。运用对数据集的动态估计方法 ,我们发现在利税率较高以及国有化程度较高的产业 ,地方保护更趋严重 ,产业的地区集中度也相应较低。除了地方保护之外 ,我们也考虑了规模经济以及产业群聚效应对集中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保护主义
区域专业化
经济外部性
中国
地区集中度
产业
分工
规模经济
产业集群
原文传递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被引量:
307
2
作者
陈剑锋
唐振鹏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2-27,共6页
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 ;全面回顾了国外产业集群的机理研究 ;对国外产业集群的关联研究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经济增长等四方面进行了总结 ;并简单探讨了国外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及其实证研究 ,最后提出...
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 ;全面回顾了国外产业集群的机理研究 ;对国外产业集群的关联研究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经济增长等四方面进行了总结 ;并简单探讨了国外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及其实证研究 ,最后提出了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国外
产业集群
机理研究
并联研究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
被引量:
326
3
作者
徐康宁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2-27,共6页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 ,也和开放经济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国外的产业集群往往是生产要素国际化配置的结果 ,显示出较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产业集群则和市场供给范围的扩大有关系 ,一般直接表现为有很强的出口能力。...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 ,也和开放经济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国外的产业集群往往是生产要素国际化配置的结果 ,显示出较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产业集群则和市场供给范围的扩大有关系 ,一般直接表现为有很强的出口能力。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 ,如果合理运用产业要素变动和经济地理变迁的有利因素 ,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 ,提高产业效率 ,这对中国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开放经济
国际竞争力
中国
出口能力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被引量:
524
4
作者
罗勇
曹丽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6-115,127,共11页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聚
地理集中指数
制造业
原文传递
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被引量:
242
5
作者
魏守华
王缉慈
赵雅沁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1,共4页
过去三种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新型区域发展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 ,除吸收了前三种理论的积极因素 ,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 ,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
过去三种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新型区域发展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 ,除吸收了前三种理论的积极因素 ,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 ,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的作用 ,尤其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 ,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发展理论
梯度推移
增长极
地域生产综合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
被引量:
220
6
作者
张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4,共5页
本文在确立产业集群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在对产业集群界定的基础上,本文一方面从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两方面论证了产业集群所获取的正面市场竞争力;另一方...
本文在确立产业集群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在对产业集群界定的基础上,本文一方面从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两方面论证了产业集群所获取的正面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从柠檬问题和负的外在性论述中确立了产业集群具有很高的对不利于集群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经济规避能力。因此,本文不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地长盛不衰的内在经济机理,而且也为旨在通过集群战略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指出了工作重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力
经济机理
地方经济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
被引量:
128
7
作者
安虎森
朱妍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6,共6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以及从产业集群研究演化而来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评论了目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本文认为,产业集群...
本文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以及从产业集群研究演化而来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评论了目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形成机制、集群形成区位、集群形成的外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网络组织
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
形成机制
作用机理
区域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
被引量:
192
8
作者
夏曾玉
谢健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3-48,共6页
全球化条件下品牌竞争力日趋突出 ,本文在对比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国家品牌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分析了区域品牌的特性 ,提出了发展区域品牌的必要性。“温州模式”下高速发展的温州民营经济带来了较强的区...
全球化条件下品牌竞争力日趋突出 ,本文在对比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国家品牌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分析了区域品牌的特性 ,提出了发展区域品牌的必要性。“温州模式”下高速发展的温州民营经济带来了较强的区域品牌效应 ,这里以温州制鞋产业集群为例 ,对温州区域品牌建设进行了理论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品牌
品牌建设
温州市
案例分析
区域经济学
产业
经济学
“温州模式”
民营经济
制鞋
产业
产业集群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被引量:
171
9
作者
陈柳钦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3,共9页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地演变成系统的理论体系。鉴于产业竞争力的交叉性和递阶层次性,产业集群就成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还在起步阶段,通过产业集群来...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地演变成系统的理论体系。鉴于产业竞争力的交叉性和递阶层次性,产业集群就成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还在起步阶段,通过产业集群来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需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产业集群
产业
竞争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
被引量:
146
10
作者
魏后凯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1,共8页
本文考察了产业集群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地理集中(集聚经济)、灵活专业化(社会网络)、创新环境、合作竞争和路径依赖等的存在,是产业集群形成并保持其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产业集群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
本文考察了产业集群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地理集中(集聚经济)、灵活专业化(社会网络)、创新环境、合作竞争和路径依赖等的存在,是产业集群形成并保持其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产业集群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因此,是否具有持续的市场竞争力,这是产业集群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力
竞争优势
产业
政策
集聚经济
原文传递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
被引量:
149
11
作者
吴勤堂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4,136,共3页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区域优势
耦合机理
中国
经济结构
产业
集中度
原文传递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
被引量:
128
12
作者
刘恒江
陈继祥
周莉娜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7,共6页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 ,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内涵进行了归纳 ,然后从理论基础、建模和量化、个性化、动力机制与集群治理结构、动力机制与集群竞争...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 ,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内涵进行了归纳 ,然后从理论基础、建模和量化、个性化、动力机制与集群治理结构、动力机制与集群竞争力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新动态 ,并总结了对发展我国产业集群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动力机制
集群
治理结构
集群
竞争力
原文传递
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
被引量:
150
13
作者
陈佳贵
王钦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10,33,共7页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是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目前,中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存在支撑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缺口。因此,如何保持集群优势的持久化和最大化,实现...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是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目前,中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存在支撑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缺口。因此,如何保持集群优势的持久化和最大化,实现中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从演进视角出发,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分析,并针对集群发展中存在的行政区划锁定、社会资本锁定和价值链低端锁定问题,按照如何规避和摆脱锁定状态的思路,提出推动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路径依赖
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被引量:
120
14
作者
沈正平
刘海军
蒋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经济现象,其内生源泉主要在于分工与协作、劳动力共享市场、边干边学机制与创新。因此,产业集群内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内生的,且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对于区域经济来说,由于产业内和产业间联系,规...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经济现象,其内生源泉主要在于分工与协作、劳动力共享市场、边干边学机制与创新。因此,产业集群内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内生的,且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对于区域经济来说,由于产业内和产业间联系,规模收益递增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而且还体现在行业中。此外,在区域宏观经济水平上也会出现递增的收益。运用区域乘数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可以衡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也有赖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合理有效的区域政策可以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市场机制
政府职能
劳动分工
劳动力共享
创新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
被引量:
116
15
作者
王缉慈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7-52,共6页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研究的热点和各级政府官员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的新思维。令人担忧的是,“集群”一词在中国愈来愈多地应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概念混乱又可能给中国的集群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针对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网中研究者频...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研究的热点和各级政府官员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的新思维。令人担忧的是,“集群”一词在中国愈来愈多地应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概念混乱又可能给中国的集群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针对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网中研究者频繁的问题,作者对集群研究中若干相关概念作了探讨,这些概念包括产业集聚、产业的地理集中和产业集群,创新性集群,产业链,以及工业园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地理集中
创新性
集群
产业
链
工业园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特点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
105
16
作者
魏守华
刘光海
邵东涛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3-60,共8页
从意大利的中北部地区、美国的加州到中国的浙江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表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由于地理接近性和产业专业化的特性,在间接融资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单个游离中小企业的特点:增加信息对称性...
从意大利的中北部地区、美国的加州到中国的浙江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表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由于地理接近性和产业专业化的特性,在间接融资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单个游离中小企业的特点:增加信息对称性、减少交易成本、高收益与低风险。此外,本文论证了在银企之间重复的动态博弈中,可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因而利用企业的信用,有助于银行扩展信用贷款,解决集群内中小企业信贷中担保不足的重大难题。最后,本文在总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常用对策后,提出三条存量优化策略:(1)加强商业银行的产业研究功能;(2)区域性试行契约型主办银行制度;(3)增加信用贷款的力度,进一步解决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
间接融资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交易成本
竞争优势
信用贷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
被引量:
104
17
作者
吴德进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20,共7页
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的不同匹配,决定了产业集群组织存在的效率边界。从不同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组织内涵。具体而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
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的不同匹配,决定了产业集群组织存在的效率边界。从不同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组织内涵。具体而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科层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种群生态系统;而从创新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又是一个具有柔性生产性质的地方企业网络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因此,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相对的,集群战略不应成为地方惟一的产业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中间性体制组织
地方企业网络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
原文传递
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
被引量:
125
18
作者
苏雪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2,共4页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即要素集聚,聚集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上,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分别起主要作用。我...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即要素集聚,聚集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上,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分别起主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同时发挥城市聚集经济、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要素集聚
产业集群
城市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块化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
103
19
作者
朱瑞博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60,共7页
从风险的来源划分,本文把导致产业集群衰退的潜在风险分为内生性风险与外生性风险两类,并简要述评了现有产业集群风险研究现状,指出目前集群风险研究上的缺陷。在“自稔性”风险成因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模块化理论,分析模块集群抗集...
从风险的来源划分,本文把导致产业集群衰退的潜在风险分为内生性风险与外生性风险两类,并简要述评了现有产业集群风险研究现状,指出目前集群风险研究上的缺陷。在“自稔性”风险成因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模块化理论,分析模块集群抗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详细剖析了产业集群“自稔性”风险存在的四大根源,并论证了模块化化解这些根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内生性风险
外生性风险
“自稔性”风险
模块化
原文传递
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被引量:
138
20
作者
康小明
向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企业
迈克尔·波特
产业
联系
持续竞争优势
量产
竞争力
文化
产业
内在动力机制
相互联系
原文传递
题名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被引量:
841
1
作者
白重恩
杜颖娟
陶志刚
仝月婷
机构
清华大学经济系和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香港大学商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
出处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40,共12页
文摘
本文研究我国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及变动趋势 ,也就是探讨为什么某些产业集中在部分地区、而其他产业则比较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地区 ,同时考察我国制造业的地区集中度是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在考虑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时 ,重点考察了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我们关于产业地区集中度变动趋势的研究发现推翻了AlwynYoung的著名文章的结论。运用对数据集的动态估计方法 ,我们发现在利税率较高以及国有化程度较高的产业 ,地方保护更趋严重 ,产业的地区集中度也相应较低。除了地方保护之外 ,我们也考虑了规模经济以及产业群聚效应对集中度的影响。
关键词
地方保护主义
区域专业化
经济外部性
中国
地区集中度
产业
分工
规模经济
产业集群
Keywords
local protectionism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scale economy
external economy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被引量:
307
2
作者
陈剑锋
唐振鹏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2-27,共6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 ;全面回顾了国外产业集群的机理研究 ;对国外产业集群的关联研究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经济增长等四方面进行了总结 ;并简单探讨了国外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及其实证研究 ,最后提出了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
综述
国外
产业集群
机理研究
并联研究
实证研究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
被引量:
326
3
作者
徐康宁
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2-27,共6页
文摘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 ,也和开放经济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国外的产业集群往往是生产要素国际化配置的结果 ,显示出较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产业集群则和市场供给范围的扩大有关系 ,一般直接表现为有很强的出口能力。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 ,如果合理运用产业要素变动和经济地理变迁的有利因素 ,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 ,提高产业效率 ,这对中国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很有意义。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开放经济
国际竞争力
中国
出口能力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4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被引量:
524
4
作者
罗勇
曹丽莉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6-115,127,共11页
文摘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聚
地理集中指数
制造业
Keywords
Industrial Clusters
Agglomeration
Index of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分类号
F42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被引量:
242
5
作者
魏守华
王缉慈
赵雅沁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出处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1,共4页
文摘
过去三种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新型区域发展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 ,除吸收了前三种理论的积极因素 ,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 ,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的作用 ,尤其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 ,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发展理论
梯度推移
增长极
地域生产综合征
Key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parity Transference
Development Poles
Regional Production Complexes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1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
被引量:
220
6
作者
张辉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4,共5页
基金
产业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01DG000011)
文摘
本文在确立产业集群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在对产业集群界定的基础上,本文一方面从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两方面论证了产业集群所获取的正面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从柠檬问题和负的外在性论述中确立了产业集群具有很高的对不利于集群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经济规避能力。因此,本文不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地长盛不衰的内在经济机理,而且也为旨在通过集群战略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指出了工作重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力
经济机理
地方经济发展
Key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lemon problems
cluster strategy
分类号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
被引量:
128
7
作者
安虎森
朱妍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6,共6页
基金
谷书堂基金项目
天津市新工业化道路研究项目的资助。
文摘
本文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以及从产业集群研究演化而来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评论了目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形成机制、集群形成区位、集群形成的外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网络组织
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
形成机制
作用机理
区域经济
Key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Heterarchy
Endogenous Development Model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
被引量:
192
8
作者
夏曾玉
谢健
机构
温州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3-48,共6页
文摘
全球化条件下品牌竞争力日趋突出 ,本文在对比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国家品牌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分析了区域品牌的特性 ,提出了发展区域品牌的必要性。“温州模式”下高速发展的温州民营经济带来了较强的区域品牌效应 ,这里以温州制鞋产业集群为例 ,对温州区域品牌建设进行了理论分析 。
关键词
区域品牌
品牌建设
温州市
案例分析
区域经济学
产业
经济学
“温州模式”
民营经济
制鞋
产业
产业集群
影响因素
Keywords
regional brand
brand construct
case study in Wenzhou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1.23
原文传递
题名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被引量:
171
9
作者
陈柳钦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3,共9页
文摘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地演变成系统的理论体系。鉴于产业竞争力的交叉性和递阶层次性,产业集群就成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还在起步阶段,通过产业集群来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需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键词
产业
产业集群
产业
竞争力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
被引量:
146
10
作者
魏后凯
出处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1,共8页
文摘
本文考察了产业集群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地理集中(集聚经济)、灵活专业化(社会网络)、创新环境、合作竞争和路径依赖等的存在,是产业集群形成并保持其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产业集群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因此,是否具有持续的市场竞争力,这是产业集群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力
竞争优势
产业
政策
集聚经济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403
原文传递
题名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
被引量:
149
11
作者
吴勤堂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4,136,共3页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区域优势
耦合机理
中国
经济结构
产业
集中度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
被引量:
128
12
作者
刘恒江
陈继祥
周莉娜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 3710 4 3)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 ,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内涵进行了归纳 ,然后从理论基础、建模和量化、个性化、动力机制与集群治理结构、动力机制与集群竞争力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新动态 ,并总结了对发展我国产业集群的启示。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动力机制
集群
治理结构
集群
竞争力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
被引量:
150
13
作者
陈佳贵
王钦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10,33,共7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信息化
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
文摘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是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目前,中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存在支撑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缺口。因此,如何保持集群优势的持久化和最大化,实现中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从演进视角出发,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分析,并针对集群发展中存在的行政区划锁定、社会资本锁定和价值链低端锁定问题,按照如何规避和摆脱锁定状态的思路,提出推动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路径依赖
公共政策
Key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dependence
public policy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被引量:
120
14
作者
沈正平
刘海军
蒋涛
机构
淮海发展研究院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71028)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SJB790007)
文摘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经济现象,其内生源泉主要在于分工与协作、劳动力共享市场、边干边学机制与创新。因此,产业集群内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内生的,且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对于区域经济来说,由于产业内和产业间联系,规模收益递增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而且还体现在行业中。此外,在区域宏观经济水平上也会出现递增的收益。运用区域乘数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可以衡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也有赖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合理有效的区域政策可以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市场机制
政府职能
劳动分工
劳动力共享
创新能力
Keywords
industrial clusters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
被引量:
116
15
作者
王缉慈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7-52,共6页
文摘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研究的热点和各级政府官员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的新思维。令人担忧的是,“集群”一词在中国愈来愈多地应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概念混乱又可能给中国的集群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针对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网中研究者频繁的问题,作者对集群研究中若干相关概念作了探讨,这些概念包括产业集聚、产业的地理集中和产业集群,创新性集群,产业链,以及工业园区等。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地理集中
创新性
集群
产业
链
工业园区
Key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innovative cluster
industrial chain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特点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
105
16
作者
魏守华
刘光海
邵东涛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
济南大学地理系
出处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3-60,共8页
基金
.NULL.
文摘
从意大利的中北部地区、美国的加州到中国的浙江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表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由于地理接近性和产业专业化的特性,在间接融资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单个游离中小企业的特点:增加信息对称性、减少交易成本、高收益与低风险。此外,本文论证了在银企之间重复的动态博弈中,可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因而利用企业的信用,有助于银行扩展信用贷款,解决集群内中小企业信贷中担保不足的重大难题。最后,本文在总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常用对策后,提出三条存量优化策略:(1)加强商业银行的产业研究功能;(2)区域性试行契约型主办银行制度;(3)增加信用贷款的力度,进一步解决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
间接融资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交易成本
竞争优势
信用贷款
Key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loan financing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risk
transaction cost
risk and return
contract type auspice banking system
credit loan
分类号
F276.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5.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
被引量:
104
17
作者
吴德进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20,共7页
文摘
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的不同匹配,决定了产业集群组织存在的效率边界。从不同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组织内涵。具体而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科层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种群生态系统;而从创新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又是一个具有柔性生产性质的地方企业网络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因此,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相对的,集群战略不应成为地方惟一的产业战略。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中间性体制组织
地方企业网络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
Key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interim organization-institution
regional enterprise network system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分类号
F424.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
被引量:
125
18
作者
苏雪串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2,共4页
文摘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即要素集聚,聚集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上,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分别起主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同时发挥城市聚集经济、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要素集聚
产业集群
城市群
Keywords
Urbanization agglomeration of factors Industrial Cluster Megalopolis
分类号
F291.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块化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
103
19
作者
朱瑞博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60,共7页
文摘
从风险的来源划分,本文把导致产业集群衰退的潜在风险分为内生性风险与外生性风险两类,并简要述评了现有产业集群风险研究现状,指出目前集群风险研究上的缺陷。在“自稔性”风险成因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模块化理论,分析模块集群抗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详细剖析了产业集群“自稔性”风险存在的四大根源,并论证了模块化化解这些根源的机理。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内生性风险
外生性风险
“自稔性”风险
模块化
Keywords
industry cluster
endogenous risk
exogenous risk
'self-fertility' risk
modularization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被引量:
138
20
作者
康小明
向勇
机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企业
迈克尔·波特
产业
联系
持续竞争优势
量产
竞争力
文化
产业
内在动力机制
相互联系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F270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白重恩
杜颖娟
陶志刚
仝月婷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841
原文传递
2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陈剑锋
唐振鹏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307
原文传递
3
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
徐康宁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326
原文传递
4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罗勇
曹丽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524
原文传递
5
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魏守华
王缉慈
赵雅沁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2
2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
张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2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
安虎森
朱妍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
夏曾玉
谢健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92
原文传递
9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陈柳钦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7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
魏后凯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46
原文传递
11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
吴勤堂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49
原文传递
12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
刘恒江
陈继祥
周莉娜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28
原文传递
13
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
陈佳贵
王钦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50
原文传递
14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沈正平
刘海军
蒋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
王缉慈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特点及策略研究
魏守华
刘光海
邵东涛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0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
吴德进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04
原文传递
18
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
苏雪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模块化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朱瑞博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03
原文传递
20
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康小明
向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3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