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他丁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54
1
作者 邵义明 张良清 +1 位作者 邓烈华 姚华国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3项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n=3 0 )和对照组( n=3 0 ) ,并选取1 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组。试...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3项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n=3 0 )和对照组( n=3 0 ) ,并选取1 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组。试验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在试验组用药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 0 0 k U,8h1次,连用5d。常规监测患者心率( HR)、呼吸频率( RR)、体温( T)、白细胞计数( WBC)、SIRS症状改善时间和病死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5d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 6)、IL 1 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 CRP)水平。正常组于体检时抽血检测的结果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试验组T、RR、HR及WBC治疗后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或P<0 .0 1 )。SIRS患者入院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P均<0 .0 1 ) ;两组患者治疗后5d的CRP、IL 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 .0 5或P<0 .0 1 ) ,但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试验组治疗后5d的IL 1 0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对照组治疗后5d的IL 1 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另外,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IRS炎性指标超过3 d无明显改善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P<0 .0 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治疗作用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C反应蛋白(CRP) 肿瘤坏死因子-α IL-10 血清白细胞介素 心率(HR) 炎性细胞因子 炎症反应过程 0.05 MODS 对照组 治疗后 正常体检者 抗感染治疗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乌司他丁研究进展 被引量:143
2
作者 曾文红 白国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乌司 蛋白酶抑制剂 生化性质 药效学
原文传递
国产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44
3
作者 上海乌司他丁临床试验协作组 王吉耀 +10 位作者 刘厚钰 陈世耀 刘天舒 袁耀宗 江石湖 李定国 王兴鹏 邱德凯 王根生 李兆申 许国铭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 评价国产乌司他丁 (尿抑制素 ,Ulinastatin)治疗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及该药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按是否出血坏死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并分别接受乌司他丁和甲磺... 目的 评价国产乌司他丁 (尿抑制素 ,Ulinastatin)治疗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及该药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按是否出血坏死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并分别接受乌司他丁和甲磺酸加贝酯或奥曲肽治疗 ,并进行随访。临床症状及体征按无、轻、中、重度不同分为 4级 ,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淀粉酶、肝功能、血常规、血糖、血钙、肾功能、血pH及氧饱和度等。按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评定疗效。记录治疗中出现的全部不良事件。结果 自 2 0 0 0年 4月~ 7月共有 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 5 0例 ,女 44例 ;轻型 6 8例 ,重型 2 6例。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以及研究设计 ,共有 7例剔除。最终共有 87例患者进入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 ,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总有效率达 10 0 .0 % ,痊愈率达 83.3% ,略高于对照组加贝酯 (71.4% )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腹痛、上腹胀等症状均能在 3~ 5d内基本缓解或消失。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总有效率与奥曲肽相似 (78.6 %比 81.9% ,P =0 .840 )。治疗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假性囊肿。仅 1例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 ,未发现过敏、皮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药物疗法 乌司 治疗 多中心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注射用乌司他丁 被引量:114
4
作者 潘成 虞惠康 罗月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乌司 注射用 抗胰腺炎药 药理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乌司他丁在急危重症临床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127
5
作者 景炳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关键词 乌司 危重症 治疗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4
6
作者 郭华 陈炅 索冬卫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曲...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曲肽注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清相关指标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5.0%)(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中转手术率、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1.9±0.9)d,(6.3±2.2)d,1.7%;(11.8±0.5)d,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0.7)d,(10.4±3.1)d,8.3%;(23.7±2.1)d,15.0%](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淀粉酶、白细胞、CRP以及IL-6[(107.2±9.1)U/L,(6.2±1.0)×10^9/L,(7.3±3.4)mg/L,(28.3±4.3) ku]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30.8±20.2)U/L,(11.2±1.2)×10^9/L,(16.3±5.2)mg/L,(45.3±5.9) ng/L],(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并发症ARDS、急性肾衰竭、休克发生率(10.0%,5.0%,1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7%,21.7%,33.3%)(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及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奥曲肽 乌司
原文传递
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94
7
作者 李科军 向正国 +2 位作者 陈旭峰 郑扬 汤小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929-93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乌司他汀联合奥曲肽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入组序列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休克、补液、抗感染、及时抑制消化液等常规治...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乌司他汀联合奥曲肽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入组序列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休克、补液、抗感染、及时抑制消化液等常规治疗,同期观察组给予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及淋巴细胞(Lym)、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7d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增高程度低于对照组,12d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同时白介素-10(IL-10)水平持续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7、12d后Lym、CD3+、CD4+百分比及CD4+/CD8+较对照组增高明显,CD8+百分比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 奥曲肽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9
8
作者 姚怡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20-2521,共2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室近期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奥曲肽组和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组,奥曲肽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奥曲...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室近期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奥曲肽组和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组,奥曲肽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取同期正常的老年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1 d、4 d、7 d血清TNF-α和IL-2水平,以及血、尿淀粉酶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奥曲肽组相比,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组的老年患者血淀粉酶在第1天开始明显下降(P<0.05),尿淀粉酶在第4天开始明显下降(P<0.05)。结论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用药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可能是通过调节TNF-a和IL-2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奥曲肽 急性胰腺炎 乌司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乌司他丁和奥曲肽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血流变学观察 被引量:75
9
作者 孙文栋 徐诗雄 陈实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和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n=46),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曲肽,...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和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n=46),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曲肽,治疗组加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C-反应蛋白、血流变学及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血小板粘附率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反应蛋白在治疗后第5 d和第10 d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减少,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能改善血流变学,降低C反应蛋白,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 奥曲肽 急性胰腺炎 联合治疗 疗效观察 血流变学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5
10
作者 展懿 徐芬 方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分别从(26.37±3.86)×10~9/L、(255.36±38.69)mg/L、(75.39±7.43)ng/L、(87.49±6.27)ng/L下降到(15.38±4.27)×10~9/L、(27.38±5.55)mg/L、(35.17±4.29)ng/L、(45.52±7.28)ng/L。观察组的WBC、血清CRP浓度、IL-6浓度和TNF-α浓度分别从(26.84±4.01)×10~9/L、(263.84±39.58)mg/L、(76.28±6.47)ng/L、(88.06±5.94)ng/L,下降到(11.08±3.66)×10~9/L、(9.38±2.39)mg/L、(25.16±5.12)ng/L、(27.25±3.64)ng/L。各项数据的下降幅度均为观察组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5,18.603,9.359,14.018,P<0.05),观察组的腹痛消失时间[(5.53±1.02)d VS(3.25±0.81)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7.08±2.12)d VS(4.68±1.21)d]、腹胀恢复正常时间[(5.21±0.98)d VS(3.02±1.08)d]、恶心呕吐恢复正常时间[(4.82±1.32)d VS(3.38±0.81)d]、上腹部压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7.36±1.82)d VS(4.41±1.51)d],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32,6.140,9.378,5.807,7.790,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090,P<0.05),观察组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肾衰竭、休克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6.500,6.155,P<0.05),两组的多脏器衰竭,败血症的发生比例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0.214,P>0.05)。结论: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可以改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乌司 胰腺炎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0
11
作者 方强 陈朴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通过观察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6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与对照组(C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U组给予乌司他丁针剂 20万U静脉注射,2...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通过观察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6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与对照组(C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U组给予乌司他丁针剂 20万U静脉注射,2次/d,持续5 d。C组则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对照。在治疗前、治疗后 24、48、120 h进行 A PACHEⅡ评分,同时抽取右侧桡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4(IL 4)、白介素6(IL 6)和白介素10(IL 10)的浓度,并统计两组患者的 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 APACHEⅡ病情严重度评分值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值均有下降,但 U组患者的分值下降较 C组快。U组患者 28 d的病死率为28.6%(8/28)低于C组的57.1%(16/2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因子检测的结果显示,U组患者的 TNF α的血清浓度在48 h内即明显下降,与 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U组患者 IL 6 的浓度在治疗后也较 C组下降明显,并在治疗后120 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U组患者 IL 10浓度在治疗后明显上升,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可能与其降低脓毒症患者血中促炎因子 TNF α、IL 6 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 重症脓毒症 细胞因子 APACHEⅡ评分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体外循环期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54
12
作者 于金贵 周广利 +3 位作者 孟冬梅 帅训军 类维富 应诗达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24-726,共3页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血浆促炎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例拟在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乌司他丁组(U组)患者接受乌司他丁1.2万IU/kg,于切皮后至CPB前缓...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血浆促炎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例拟在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乌司他丁组(U组)患者接受乌司他丁1.2万IU/kg,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C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CPB 30min(T2)(PB结束后30min(T3)、4h(T4)和 24h(T5)测定血浆 TNF-α、IL-6、IL-8和 MDA浓度及 SOD活性。结果 C组TNF-α在T2、T3明显升高(P<0.05);U组仅在T2高于基础值(P<0.05),且于T3较C组低(P<0.05)。C组 IL-6于 T2即升高,持续至 T5;U组无明显变化,于 T2明显低于 C组(P<0.01)。C组IL-8于 T2升高(P<0.05),至 T3达峰值(P<0.01),于 T5下降至基础水平;U组只在 T3较基础值升高(P<0.05),于T2~T5均显著低于C组(P<0.05~0.01)。两组MDA均在T2升高(P<0.01),C组持续至T4,U组持续至T3。C组SOD活性自T2开始降低(P<0.01),持续至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肺转流术 炎症介导素类 乌司 心脏直视手术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8
13
作者 邓超 李景辉 吴平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1)(ZO^(-1))、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1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1)(ZO^(-1))、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1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静脉推注奥曲肽,初始剂量100μg,而后使用静脉微量泵以25μg·h^(-1)持续泵入。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中静脉滴注,2 h内滴注完毕,每日1次,2组均7 d为1疗程,持续1~2个疗程。病情稳定即可停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ZO^(-1)、Occludin和IL^(-1)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51%(83/86例),对照组为81.39%(70/86例,P<0.05)。试验组腹痛消失时间为(1.94±0.52)d,对照组为(3.72±0.61)d,试验组腹胀消失时间为(2.72±0.57)d,对照组为(4.01±0.43)d,试验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为(2.13±0.29)d,对照组为(3.54±0.94)d,试验组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为(1.74±0.24)d,对照组为(4.33±0.82)d,试验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4.23±1.00)d,对照组为(6.61±1.40)d,试验组治愈时间为(10.92±2.82)d,对照组为(15.32±2.42)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ZO^(-1)蛋白表达由(+)升至(+++),对照组由(+)升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Occludin为(130.27±18.17)ng·L^(-1),IL^(-1)8为(35.96±10.22)ng·L^(-1)(P<0.05);对照组Occludin为(116.30±11.52)ng·L^(-1),IL^(-1)8为(42.83±9.92)ng·L^(-1)(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ZO^(-1)、Occludin、IL^(-1)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乌司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对其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7
14
作者 吕昊泽 吕宁宁 刘仲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8期1315-1317,共3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外科急腹症,其病情险恶,有多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研究指出[1,2],其病死率达到了20%以上,在临床上常常会在短时间内进展成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从而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外科急腹症,其病情险恶,有多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研究指出[1,2],其病死率达到了20%以上,在临床上常常会在短时间内进展成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从而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既往研究指出急性胰腺炎(AP)患者体内的大量胰酶被较早地激活而引起了胰腺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使得机体中大量的炎症介质诸如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炎性因子 生长抑素 多器官功能障碍 病情险恶 炎症介质 乌司 血液循环障碍 细胞因子 致死率 血清内毒素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免疫失衡的调理作用 被引量:64
15
作者 吴铁军 张丽娜 亢翠翠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9-223,共5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调节细胞、炎症介质及CD14+单核细胞人自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人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按抽签法分为常规治疗组...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调节细胞、炎症介质及CD14+单核细胞人自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人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按抽签法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集束化治疗)及UTI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T1300kU静脉滴注,每日3次),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5d后抽取外周血,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白细胞介素(IL-17、IL-6、IL-10)及HLA—DR的表达情况,观察UTI的干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与常规治疗相比,UTI能更有效地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Treg和Th17的表达[Treg:(9.05±1.27)%比(11.83±1.30)%,Th17:(3.20±0.33)%比(4.42±0.35)%,均P〈0.01];降低Treg/Th17比值,使其趋于正常化(2.22±0.28比2.82±0.29,P〈0.01);更有效地降低炎症介质IL-17、IL-6、IL-10(均ng/L)的表达(IL-17:98.35±12.23比118.20±15.97,IL-6:24.17±6.72比29.27±8.13,IL-10:33.17±7.24比37.34±8.49,P〈0.05或P〈0.01);在更大程度上改善细胞免疫状态,使HLA—DR表达升高[(49.34±11.34)%比(36.44±8.14)%,P〈0.01]。UTI组28d病死率较常规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比20.1%,P〉0.05)。结论UTI可有效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Treg及Th17的表达,逆转Treg/rh17失衡,下调IL-17、IL-6、IL-10水平,改善细胞免疫,提高HLA—DR表达,有望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免疫 乌司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4
16
作者 丁平 王选举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10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2组均予生长抑素6 mg,用微量泵进行24 h持续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起始剂量每次10...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10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2组均予生长抑素6 mg,用微量泵进行24 h持续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起始剂量每次10万单位,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NaCl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次1~2 h,每天1~3次,根据患者状况改善情况逐渐减量。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营养支持;试验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肠黏膜屏障指标、白蛋白、淀粉酶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B2(TXB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果糖/甘露醇(L/M)、淀粉酶及APACHE-Ⅱ、白蛋白(ALB)和一氧化氮(NO)水平分别为(18.94±4.05)pg·mL^-1,(22.73±4.29)pg·mL^-1,(15.53±3.31)pg·mL^-1,(211.52±11.24)pg·mL^-1,(103.73±14.83)%,(102.51±11.06)pg·mL^-1,(5.27±6.51)μg·mL^-1,(2.05±0.96)U·mL^-1,0.13±0.05,(428.59±52.35)U·L^-1,6.63±2.11,(4.24±1.18)g·L^-1,(10.71±3.94)U·mL^-1。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27.51±6.27)pg·mL^-1,(36.58±5.61)pg·mL^-1,(19.15±4.08)pg·mL^-1,(274.94±13.08)pg·mL^-1,(151.62±14.85)%,(122.82±12.59)pg·mL^-1,(8.14±7.29)μg·mL^-1,(3.41±1.02)U·mL^-1,0.22±0.09,(861.81±74.83)U·L^-1,8.54±2.28,(2.65±1.09)g·L^-1,(5.62±2.08)U·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2%和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可以有效抑制SAP患者体内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和肠黏膜屏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乌司 肠内营养 血管内皮功能 肠黏膜屏障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淀粉酶的影响 被引量:63
17
作者 汤小龙 向正国 +2 位作者 李科军 陈旭峰 郑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39-1641,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细胞因子和淀粉酶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68例,将其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奥曲肽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每组各56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细胞因子和淀粉酶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68例,将其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奥曲肽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每组各56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奥曲肽组给予奥曲肽静脉泵注,联合用药组给予两种制剂的联合应用。观察3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淀粉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乌司他丁组和奥曲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细胞因子和淀粉酶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乌司他丁组和奥曲肽组对细胞因子和淀粉酶变化的影响是一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细胞因子和淀粉酶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和奥曲肽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细胞因子和淀粉酶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 奥曲肽 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子 淀粉酶
下载PDF
乌司他丁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63
18
作者 陶广华 张随随 +2 位作者 朱玲钰 李卫 刘文值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5020-5023,共4页
目的:了解乌司他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乌司他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乌司他丁在胰腺炎的治疗中可有效减少胰腺的坏死、水肿... 目的:了解乌司他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乌司他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乌司他丁在胰腺炎的治疗中可有效减少胰腺的坏死、水肿,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对胰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在脓毒症的治疗中可减轻患者组织、脏器损伤,抑制脾细胞凋亡,提高脓毒血症患者整体生存率;在休克的治疗中可改善组织、器官的微循环,有助于控制休克状态的持续进展;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中可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及钙内流,调整钙离子的平衡,阻断钙超载导致的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及蓄积,通过增加一氧化氮浓度及水解酶活性等机制发挥器官保护作用;在心肺脑复苏的治疗中可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达到脑保护作用;在肺损伤的治疗中可通过抑制炎症启动的相关因子起到肺保护作用;在肝脏疾病的治疗中可改善轻/中度患者的相关肝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缩短住院周期,但对重度患者则无明显治疗作用;在心肺转流等手术患者的治疗中可显著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及心肌肌钙蛋白的水平,对其他组织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 炎症反应 器官保护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氧化应激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1
19
作者 盛明辉 赵建勇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氧化应激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治疗上,对照组单用奥曲肽,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用乌司他丁。测定血清炎症因子(IL-...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氧化应激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治疗上,对照组单用奥曲肽,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用乌司他丁。测定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hs-CRP)及氧化应激因子(MDA、SOD、GSH、ROS),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GSH和SOD明显升高,MDA和ROS相应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乌司 急性胰腺炎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秦仁义 王春友 邹声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 (AP)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和其对AP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观察实验性AP大鼠和临床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氧自由基和淀粉酶的变化 ,以及乌司他丁对临床AP症状、体征和胰腺CT...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 (AP)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和其对AP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观察实验性AP大鼠和临床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氧自由基和淀粉酶的变化 ,以及乌司他丁对临床AP症状、体征和胰腺CT影像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乌司他丁可使实验性AP大鼠和临床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α、一氧化氮、氧自由基和淀粉酶含量明显下降 ;并可明显控制临床AP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对AP的治疗有效率达 90 %。结论 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AP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乌司 药物疗法 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