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167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作物航空航天诱变育种的进展及其前景 被引量:68
1
作者 李金国 王培生 +1 位作者 张健 蒋兴村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64-468,共5页
1987 年以来,中国先后将300 多个品种50 多种农作物种子,搭载返回卫星和高空气球。选育出的品(系)种主要有:丰产、抗病、优质的水稻新品系,能恢复籼稻不孕系的粳稻恢复系材料,果大500 g 以上的青椒新品,抗病、优... 1987 年以来,中国先后将300 多个品种50 多种农作物种子,搭载返回卫星和高空气球。选育出的品(系)种主要有:丰产、抗病、优质的水稻新品系,能恢复籼稻不孕系的粳稻恢复系材料,果大500 g 以上的青椒新品,抗病、优质的番茄新品系,大荚型油菜新类型,果大一倍的白莲种子和百合鳞。空间特殊条件能够引起植物种子后代众多的变异,是农作物诱变育种的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 航空航天 突变发生 诱变育种 作物
下载PDF
肌肉疲劳的sEMG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工效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2
作者 王笃明 王健 葛列众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7-390,共4页
表面肌电技术作为一种无损伤的实时测量方法 ,能够客观地反映肌肉活动水平和功能状态。本文主要对工效学中有关肌肉疲劳的sEMG现场评价技术发展过程中几种主要时频技术 ,尤其是幅频联合分析 ( jointanalysisofEMGspectrumandamplitude,J... 表面肌电技术作为一种无损伤的实时测量方法 ,能够客观地反映肌肉活动水平和功能状态。本文主要对工效学中有关肌肉疲劳的sEMG现场评价技术发展过程中几种主要时频技术 ,尤其是幅频联合分析 ( jointanalysisofEMGspectrumandamplitude,JASA)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与评价。同时也对sEMG的信号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工效学 肌肉疲劳 时频分析技术
下载PDF
空间条件对番茄诱变作用及遗传的影响 被引量:56
3
作者 李金国 刘敏 +3 位作者 王培生 张健 薛淮 郭亚华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研究太空条件对番茄诱变作用及遗传的影响。方法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番茄干种子 ,返地后 ,观察空间条件对其植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经卫星搭载回收后的种子初步研究表明 :SP1代发芽率比对照低 ,这种生理损伤在SP2代中得以恢复 ;经空间处... 研究太空条件对番茄诱变作用及遗传的影响。方法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番茄干种子 ,返地后 ,观察空间条件对其植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经卫星搭载回收后的种子初步研究表明 :SP1代发芽率比对照低 ,这种生理损伤在SP2代中得以恢复 ;经空间处理的番茄幼苗比对照强壮 ,植株高度明显增高个别株系也有降低的 ;番茄的同工酶谱带空间处理的比地面对照增多 ;在植株长势、抗性、产量等均出现了变异 ,并在后代中得以重演 ,经过几代田间观察及筛选 ,获得优良的番茄新品系TF873。结论太空条件可使农作物产生有利的变异 ,且为诱变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变异 遗传 太空条件 航天育种
下载PDF
医用聚乳酸体内降解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建伟 赵强 万昌秀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8-312,共5页
聚乳酸 (PL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酯类可生物降解材料 ,近年来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PLA的应用与其降解特性有着直接的关系。PLA的水解主要包括吸水、酯键的断裂、可溶性齐聚物的扩散和碎片的溶解等 4个过程。本文重... 聚乳酸 (PL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酯类可生物降解材料 ,近年来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PLA的应用与其降解特性有着直接的关系。PLA的水解主要包括吸水、酯键的断裂、可溶性齐聚物的扩散和碎片的溶解等 4个过程。本文重点综述了以下内容 :PLA的酶解和水解两种降解机理研究 ,尤其对PLA由于内部存在自加速效应而导致内部降解比表面快并形成中空的壳层结构这一新的降解理论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影响PLA降解的因素很多 ,本文主要讨论了材料组成、结晶形态、合成方式和几何形状对PLA降解的影响 ;PLA植入体内后的生理学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降解 体内 医用聚乳酸
下载PDF
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后大粒型突变系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邢金鹏 陈受宜 +4 位作者 朱立煌 沈利爽 李金国 毕世华 蒋兴村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为探索空间条件对植物种子的诱变作用,对粳稻“农垦58”纯系单株种子经“8885”卫星搭载处理后在地面种植,筛选出已稳定遗传的大粒型突变系,对其基因组的突变位点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分析,运用140个随机引物对“农垦58”原... 为探索空间条件对植物种子的诱变作用,对粳稻“农垦58”纯系单株种子经“8885”卫星搭载处理后在地面种植,筛选出已稳定遗传的大粒型突变系,对其基因组的突变位点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分析,运用140个随机引物对“农垦58”原种及其大粒型突变系进行多态性研究,在扩增的2000多条DNA片段中,仅有5个片段显示了多态性,即所检测的2000个染色体位点上仅5个位点有差异,占0.25%,其中4个片段为重复序列,一个片段为2个拷贝序列。应用水稻窄叶青8号和京系17杂交F1代花药培养DH群体为作图群体,将该片段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位于分子标记CDO520和PTA818中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卫星 空间实验 水稻 种子 突变体 基因组
下载PDF
改进德尔菲法在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银霞 袁修干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8-372,共5页
目的筛选出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方法首先,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了广泛收集,在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针对初步确定的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德尔菲法,聘请了飞过多... 目的筛选出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方法首先,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了广泛收集,在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针对初步确定的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德尔菲法,聘请了飞过多种型号飞机的23名现役有经验飞行员作为专家咨询人员进行了两轮咨询,并对咨询结果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出了对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影响大的指标。结论改进德尔菲法作为一种充分发挥专家智慧、知识和经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效学 驾驶舱 显示器 改进德尔菲法 评价
下载PDF
飞行员疾病谱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7
作者 刘军莲 高建义 +5 位作者 李勇枝 盖宇清 王力元 任红茹 郭辉 藩燕燕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飞行员作为特殊群体,在特殊工作环境下,其身体状况随着年龄和飞行时间的增加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其中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在所有有关飞行员疾病谱的相关报道中占有头号地位,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骨骼关节系... 飞行员作为特殊群体,在特殊工作环境下,其身体状况随着年龄和飞行时间的增加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其中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在所有有关飞行员疾病谱的相关报道中占有头号地位,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骨骼关节系统的病变。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也因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存在着与同龄人不同的发病特点,本文就飞行员常见的疾病及发病的特点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骨骼系统 退行性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下载PDF
水稻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李源祥 蒋兴村 +3 位作者 李金国 邱慧 李国良 谢奖林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探讨空间环境对水稻诱变育种的影响,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干种子,回收返地种植,考察后代的性状表现及遗传与变异情况。结果表明:SP1代与对照差异不明显;SP2代群体的单株间9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出现了强烈的广谱分离,变... 为探讨空间环境对水稻诱变育种的影响,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干种子,回收返地种植,考察后代的性状表现及遗传与变异情况。结果表明:SP1代与对照差异不明显;SP2代群体的单株间9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出现了强烈的广谱分离,变异频率高达4.66%;SP3代单株与SP4代5个主要性状平均值的相关分析,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SP4代开始出现稳定株系;SP5代、SP6代先后进入品系比较试验、品种区域试验,或示范种植推广。水稻干种子在空间条件下所产生的变异,能稳定地遗传于后代,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诱变育种方法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诱变育种 水稻 种子 变异性
下载PDF
不同比例红蓝LED光照对油麦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6
9
作者 唐永康 郭双生 +1 位作者 艾为党 秦利锋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6-212,共7页
目的研究红蓝单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探索其作为植物生长光源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白、红和蓝发光二极管的光照条件培养油麦菜,分析和比较油麦菜植株在不同光质下的生长状态、生理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红光促进油麦菜茎叶径向生长... 目的研究红蓝单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探索其作为植物生长光源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白、红和蓝发光二极管的光照条件培养油麦菜,分析和比较油麦菜植株在不同光质下的生长状态、生理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红光促进油麦菜茎叶径向生长,蓝光利于其茎叶横向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油麦菜在全红光下不能正常生长,5%~20%蓝光比例能提高其光合和蒸腾速率、光合色素含量、生物量和大量元素含量,改善其荧光特性。25%~50%蓝光比例使光合色素含量进一步增加,但地上生物量明显下降,根冠比显著增加;红蓝单色光增加了单位面积或功率的生物产量。结论红蓝发光二极管可用于培养油麦菜,且蓝光比例为10%的光照条件最有利于油麦菜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生态生保系统 油麦菜 发光二极管 植物生长
下载PDF
多媒体显微诊断仪对人体亚健康状态检测 被引量:29
10
作者 钱锦康 巴福森 +2 位作者 吴元亮 王力元 孙俭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显微诊断仪 (THMMDI)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 86名志愿者中采小指尖血制成血涂片 ,以THMMDI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与临床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以评价它们之间的符合率。结果通常情况下THMMDI的诊断符合率为 78.0 ... 目的探讨多媒体显微诊断仪 (THMMDI)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 86名志愿者中采小指尖血制成血涂片 ,以THMMDI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与临床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以评价它们之间的符合率。结果通常情况下THMMDI的诊断符合率为 78.0 % ,诊断阳性符合率为 90 % ,临床检查判定为阴性的项目中约 2 5%被评为不健康。尽管可能存在误判情况 ,但从结果分析 ,其中部分情况可能属于早期诊断。结论THMMDI检测方法是一种快速、比较准确、客观和方便的早期发现人体机能异常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诊断 多媒体显微诊断仪 亚健康
下载PDF
心率变异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孙京霞 白延强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4,共5页
心率变异性 (HRV)是当前心电图分析的一个前沿热点。目前HRV信号的分析法主要是线性分析法 ,非线性分析法则不多。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心率变异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点分析了非线性分析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探讨了HRV信号的分形维数。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分形维数 复杂度 近似熵 心电图 时域分析
下载PDF
红景天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和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崔建华 王引虎 +3 位作者 张西洲 哈振德 王伟 马勇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代谢和肌酸激酶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 41 0 0m高原2 0d的 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红景天组、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0人 ,在安静时、服药前、后和踏阶运动后分别检测血中超氧化物... 目的探讨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代谢和肌酸激酶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 41 0 0m高原2 0d的 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红景天组、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0人 ,在安静时、服药前、后和踏阶运动后分别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肌酸激酶 (CK)和其同功酶 (CK MB)含量。结果服药前运动后较安静时 ,MDA、GSH Px、CK、CK MB显著增高 ,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 ;SOD虽有所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服药 6d踏阶运动后与安静时比 ,红景天组、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MDA、GSH Px、CK、CK MB显著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 ;红景天组SOD增高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乙酰唑胺组和西氏胶囊组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红景天组与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相比SOD升高 ,MDA降低 ,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CK、CK MB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西氏胶囊组GSH Px升高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乙酰唑胺组无统计学意义。乙酰唑胺组与西氏胶囊组比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服药后与服药前比较 ,红景天组SOD、GSH Px增高 ,MDA、CK MB降低 ,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CK显著降低 (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高空缺氧 自由基 肌酸激酶
下载PDF
利用RAPD分子标记检测空间飞行诱导的蕃茄DNA突变 被引量:29
13
作者 韩东 李金国 +3 位作者 梁红健 李文彬 刘敏 蒋兴村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6期412-416,共5页
为快速、有效地分析经空间飞行的蕃茄基因组DNA,采用了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的分子标记方法,检测了基因序列的多态性。蕃茄种子搭载返地卫星,空间飞行355h,回收后地面种植,选择三个同工酶有差异的空间处... 为快速、有效地分析经空间飞行的蕃茄基因组DNA,采用了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的分子标记方法,检测了基因序列的多态性。蕃茄种子搭载返地卫星,空间飞行355h,回收后地面种植,选择三个同工酶有差异的空间处理植株进行RAPD检测。结果表明:在50个供试引物中,有18个扩增出了DNA带,共有156条,其大小在200~2000bp之间。与地面对照相比,空间飞行植株的DNA在5个引物出现差异,其突变的程度分别为4.5%,1.3%和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生物实验 蕃茄 脱氧核糖核酸 突变
下载PDF
长期空间飞行中人的作业能力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陈善广 王春慧 +1 位作者 陈晓萍 姜国华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航天员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主体和核心,维持和增强航天员的能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确保载人航天任务成功的关键。我国载人航天正从短期向长期空间飞行过渡,研究长期空间飞行下人的作业能力变化特性是开展相关研制的基础。本文从... 航天员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主体和核心,维持和增强航天员的能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确保载人航天任务成功的关键。我国载人航天正从短期向长期空间飞行过渡,研究长期空间飞行下人的作业能力变化特性是开展相关研制的基础。本文从论述载人航天中人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分析了长期空间飞行中人的作业能力特点和需求,较系统地综述了国际上在长期空间飞行中人的作业能力变化特性方面最新基础研究和应用成果及发展态势,最后对我国空间站和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在航天员作业能力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空间飞行 航天员 人的作业能力 航天人因工程 空间站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5
15
作者 吴苏娣 樊小力 +1 位作者 唐斌 陈明霞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不同时期大鼠比目鱼肌肌梭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拟失重 4、7、1 4d组和模拟失重 1 4d后恢复 1 4d组 ,以及各组的对照组。分离单一肌梭 ,用透射电镜观察模拟失...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不同时期大鼠比目鱼肌肌梭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拟失重 4、7、1 4d组和模拟失重 1 4d后恢复 1 4d组 ,以及各组的对照组。分离单一肌梭 ,用透射电镜观察模拟失重不同时期比目鱼肌肌梭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模拟失重 4d组大鼠比目鱼肌肌梭的超微结构有较明显的改变 ,表现为部分肌原纤维排列略见紊乱 ,线粒体增生、肿胀 ,终末池明显扩张等。模拟失重 7d组肌梭的超微结构改变更为明显。模拟失重 1 4d组肌梭超微结构改变显著 ,可见严重的退行性改变 ,超微结构模糊不清 ,细胞核固缩 ,线粒体增生、肿胀 ,线粒体嵴模糊、减少、消失 ,Z线排列紊乱 ,部分溶解消失 ,肌浆网终末池高度扩张。模拟失重 1 4d后恢复 1 4d组肌梭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模拟失重可致肌梭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可逆性的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肌梭 超微结构 比目鱼肌 透射电镜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的慢性下背痛诊断和运动疗效评价 被引量:33
16
作者 王健 方红光 Markku Kankaanpaa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7-292,共6页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LBP)患者腰部肌肉活动的sEMG信号特征及其主动运动治疗效应。方法19名正常人对照组和19名非特异性LBP患者分别于主动运动治疗前、后在等惯性力腰部肌肉测试与训练系统上依次完成“等长-动态-等长”运动...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LBP)患者腰部肌肉活动的sEMG信号特征及其主动运动治疗效应。方法19名正常人对照组和19名非特异性LBP患者分别于主动运动治疗前、后在等惯性力腰部肌肉测试与训练系统上依次完成“等长-动态-等长”运动负荷试验,采集双测L5-S1部位的sEMG信号,计算并比较不同被试者平均肌电值(A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复杂度[C(n)]和确定性线段百分比(%DET)均值和斜率变化。结果动态运动负荷过程中LBP患者的C(n)下降率明显快于正常人,MPF和C(n)均值明显低于正常人,而%DET均值明显高于正常人;主动运动治疗后,患者MPF和C(n)均值提高,而%DET均值下降。结论运动负荷试验过程中LBP患者腰部肌肉sEMG有多种不同于正常人的信号特征,这些信号特征有望成为LBP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腰部肌肉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 运动治疗
下载PDF
空间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7
作者 樊秋玲 刘敏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1-234,共4页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了植物空间诱变研究的进展 :空间飞行对生物的关键影响因素 ;空间诱变的不同层次上的生物学效应 ;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
关键词 空间育种 植物育种 空间诱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36
18
作者 周抗寒 傅岚 +1 位作者 韩永强 李俊荣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66-572,共7页
环控生保系统 (ECLSS) ,是载人航天器最具载人航天特征的一个重要系统 ,是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本文介绍了构成再生生保系统氧、水闭路的主要技术 ,比较、分析了各技术的优劣 ,指出了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 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空间站 再生 氧气
下载PDF
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承珉 张汝果 付宏伟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39-241,共3页
为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实验选用Wistar大鼠,采用尾悬吊(-30°)模拟失重模型.实验大鼠36只被分为三组:对照组、悬吊5.5天组及悬吊6.5天组.实验观察了悬吊5.5天和6.5天大鼠肺脏的形态学变化,测定了肺泡灌洗液中二棕榈酸磷... 为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实验选用Wistar大鼠,采用尾悬吊(-30°)模拟失重模型.实验大鼠36只被分为三组:对照组、悬吊5.5天组及悬吊6.5天组.实验观察了悬吊5.5天和6.5天大鼠肺脏的形态学变化,测定了肺泡灌洗液中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硷(DL-2-phosphatidylcholine Dipalmitoyl,DSPC)的含量及其表面张力,以及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的活性等.结果表明,多数悬吊大鼠的肺脏出血,部位以右肺前叶和副叶多见,悬吊5.5天和6.5天组形态学变化相似.镜下肺毛细血管充盈、扩张,肺泡因受充盈毛细血管挤压而变小,部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破裂,肺泡内可见红细胞.未发现肺水肿。ACE活性比对照组略低,无统计学显著性.DSPC变化不明显,但灌洗液的表面张力增加,这说明尾吊-30°模拟失重已影响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悬吊 组织学 活性剂
下载PDF
失重或模拟失重时脑循环的改变 被引量:34
20
作者 吴大蔚 沈羡云 航天医学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86-390,共5页
目前对失重条件下脑血流的变化及其时程 ,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本文综述了失重 /模拟失重时脑循环改变的研究成果 ,阐述了失重 /模拟失重对脑循环的可能影响机制及其生理意义 ,从中可以看出 ,脑循环改变既是机体自我调节维持脑功能稳定的... 目前对失重条件下脑血流的变化及其时程 ,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本文综述了失重 /模拟失重时脑循环改变的研究成果 ,阐述了失重 /模拟失重对脑循环的可能影响机制及其生理意义 ,从中可以看出 ,脑循环改变既是机体自我调节维持脑功能稳定的结果 ,又是导致脑血管结构重塑、功能适应最终导致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脑循环 脑血流 立位耐力 失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