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1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被引量:134
1
作者 严标宾 郑雪 邱林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100,109,共6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而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对幸福感的研究与这一现实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与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水平之间也有一段距离,因此本文...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而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对幸福感的研究与这一现实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与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水平之间也有一段距离,因此本文试图对幸福感的研究历史与进展作一综述,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幸福感 己“悦”思想 适应理论
下载PDF
关于绩效评价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87
2
作者 杨杰 方俐洛 凌文铨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0-51,共12页
在回顾有关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 ,通过对绩效概念多维性的考量、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评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多样性评量指标的整合意义与方法等四个绩效评价的最基本问题进行反思 ,提出如下观点 :( 1 )对绩效进行考量时必须同... 在回顾有关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 ,通过对绩效概念多维性的考量、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评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多样性评量指标的整合意义与方法等四个绩效评价的最基本问题进行反思 ,提出如下观点 :( 1 )对绩效进行考量时必须同时考虑时间、方式和结果三个维度 ;( 2 )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应先于具体评量指标的选择 ,且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不可随意增删 ;( 3)评量指标的选择应本着贵精不贵多、贵明确不贵模糊、贵敏感不贵迟钝 ,贵关键不贵空泛的原则进行 ;( 4 )多样性评量指标是否整合需根据具体的需要而定 ,整合时要考虑证量指标本身的权重差异以及不同评价者由于对标准尺度掌握的松紧不一和评判角度不同所带来的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绩效 关系绩效 工作绩效
下载PDF
论复杂性 被引量:112
3
作者 苗东升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2000年第6期87-92,共6页
本文从方法论角度考察复杂性的定义和来源问题,试图阐明简单性与复杂性的划分有其客观性依据,不能全部归结为主观认识的原因,从而阐明复杂性科学具有客观的研究对象,复杂性研究应遵循“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的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 复杂性 简单性 科学哲学 科学方法论 复杂性科学
下载PDF
创新系统演进和集群创新系统构建 被引量:88
4
作者 魏江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4,共7页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 ,其创新行为和过程与单个企业相比 ,存在其自身特性 ,这种特性集中反映在产业集群内部的创新系统上。集群创新系统相对国家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而言 ,正是由于其内部要素、结构和联结模式的特殊...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 ,其创新行为和过程与单个企业相比 ,存在其自身特性 ,这种特性集中反映在产业集群内部的创新系统上。集群创新系统相对国家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而言 ,正是由于其内部要素、结构和联结模式的特殊性 ,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试图在考察创新系统演进历史的基础上 ,揭示出集群创新系统的内涵 ,以及其独特的内部结构和要素联结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国家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 区域创新系统 集群创新系统
下载PDF
美和理论物理学 被引量:74
5
作者 杨振宁 张美曼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8年第1期1-7,共7页
科学中存在美,所有的科学家都有这种感受。美的定义是什么?韦伯斯特(Webster)大学辞典中对美是这样定义的“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具有的品质或品质的综合,它愉悦感官或使思想或精神得到愉快的满足。”这是一个不到25个字的简洁的定义。(在... 科学中存在美,所有的科学家都有这种感受。美的定义是什么?韦伯斯特(Webster)大学辞典中对美是这样定义的“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具有的品质或品质的综合,它愉悦感官或使思想或精神得到愉快的满足。”这是一个不到25个字的简洁的定义。(在英语中这段话仅24个词——译者注)当然,美的概念实际上比这个定义复杂得多。你会问在文学、绘画、音乐和科学中,美的含义是什么?当你这样提问时,你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也许很难给出一个周全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物理学 物理学家 数学化 科学家 动力学理论 爱因斯坦 自然界 数学形式 狭义相对论 数学结构
下载PDF
自我决定理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74
6
作者 严标宾 郑雪 邱林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4-99,共6页
随着近年美国心理学界对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倡导和关注 ,兴起于上世纪 80年代的自我决定理论 (SDT)近来又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SDT以个体的内部动机概念为出发点 ,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积极心理学的诸多研究主... 随着近年美国心理学界对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倡导和关注 ,兴起于上世纪 80年代的自我决定理论 (SDT)近来又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SDT以个体的内部动机概念为出发点 ,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积极心理学的诸多研究主题 ,进而推进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决定理论 积极心理学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个人目标评价 人本主义
下载PDF
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 被引量:69
7
作者 王民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2000年第4期86-90,共5页
环境意识的概念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它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诸多问题的全面、深刻的思考与反映,是人类的觉醒。从环境意识概念产生的过程来看,它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人与环境关系反映的... 环境意识的概念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它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诸多问题的全面、深刻的思考与反映,是人类的觉醒。从环境意识概念产生的过程来看,它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人与环境关系反映的内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意识 人与环境关系 内容体系
下载PDF
认知的具身观 被引量:74
8
作者 李恒威 肖家燕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4,共6页
在认知科学中存在一个具身认知的运动。认知的具身观认为,我们的心智和理性能力是具身的。与认知的具身观相对立的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的观念,这是一个基于“客观主义”意义的认知观。客观主义的意义理论认为... 在认知科学中存在一个具身认知的运动。认知的具身观认为,我们的心智和理性能力是具身的。与认知的具身观相对立的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的观念,这是一个基于“客观主义”意义的认知观。客观主义的意义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和结果独立于进行认知活动的人的身体结构和认知发生于其中的认知情境。与之相对,认知的具身观认为认知是身体-主体在实时的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活动。认知科学的当代发现表明,意义在认知中处于中心地位:我们的认知活动是通过意义和世界紧密关联的。心智的本质在于它构成意义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具身的 意义 肉身 “第一代认知科学”“第二代认知科学”
下载PDF
“数字化乐园”中的“阴影”:网络社会问题的面相与特征 被引量:52
9
作者 冯鹏志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1999年第5期35-44,共10页
网络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生活的出现,既为人类展现了一种美化的“数字化生存”的前景,同时也导致了各种各样非秩序化的、病态的网络行动和网络社会现象──网络社会问题的出现。作为一种在网络社会的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被人们普遍而... 网络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生活的出现,既为人类展现了一种美化的“数字化生存”的前景,同时也导致了各种各样非秩序化的、病态的网络行动和网络社会现象──网络社会问题的出现。作为一种在网络社会的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被人们普遍而广泛地感受和认识到的网络病态社会现象,网络社会问题在网络变迁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形式与面相,呈现出了其不同于一般性社会问题的特征,由此也就构成了网络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问题 网络犯罪 网络病毒 数字化乐园
下载PDF
数据革命:从数到大数据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76
10
作者 刘红 胡新和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9,125-126,共7页
考察了数到大数据的历史演变进程,提出数据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数的产生、科学数据的形成和大数据的诞生。数据的演变历程不仅显示出在其内涵和形式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引发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管理的方法变革。指出,... 考察了数到大数据的历史演变进程,提出数据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数的产生、科学数据的形成和大数据的诞生。数据的演变历程不仅显示出在其内涵和形式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引发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管理的方法变革。指出,数据具有先天的精确性和实用性特征;计算方法与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大数据的诞生;数据的发展引致两次革命,即始于数据与自然哲学融合的第一次数据革命,展示了数据的基础性和依据性特征;第二次数据革命以大数据为标志,使万物皆数的理念成为现实。另外,数据使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发生了变革,其资源性的特征正在逐渐显露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科学数据 大数据 数据革命
原文传递
从“格致”到“科学” 被引量:65
11
作者 樊洪业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8年第3期39-50,80,共13页
一切概念都是在历史中流动的,其流向和“流域”皆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条件。就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而言,“格致”不是科学,而它终于演变为“科学”,是在开放的条件下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冲击的结果。一、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格物... 一切概念都是在历史中流动的,其流向和“流域”皆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条件。就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而言,“格致”不是科学,而它终于演变为“科学”,是在开放的条件下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冲击的结果。一、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格物致知”秦汉之际的儒家著作《礼记》中有一篇《大学》,相传其核心内容为孔子之言,其余为曾子的阐述文字。被认定为是孔圣人的话中有这样一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穷理 徐光启 核心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 自然科学 秦汉之际 道德修养方法 朱熹 西学 格物致知
下载PDF
关于科学家社会年龄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68
12
作者 赵红州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79年第4期29-44,共16页
本文提出“首次成果年龄”谓之科学家“成名年龄”的假设,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到科学发现最佳年龄规律,找到了有关科学成果数、科学家人数及其社会年龄之间的经验公式,并用此公式部分地解释了汤浅现象(Phenomenon of Yuesa)。最后还对经验... 本文提出“首次成果年龄”谓之科学家“成名年龄”的假设,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到科学发现最佳年龄规律,找到了有关科学成果数、科学家人数及其社会年龄之间的经验公式,并用此公式部分地解释了汤浅现象(Phenomenon of Yuesa)。最后还对经验公式的科学性和预测价值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 科学成果 汤浅现象 科学发现最佳年龄 科学中心转移 自然科学 重大贡献 社会 集团研究能力 民族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何以可能? 被引量:73
13
作者 赵汀阳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人工智能危险之处不是能力,而是自我意识。只要人工智能拥有对自身系统的反思能力,就有可能改造自身系统,创造新规则,尤其是,如果人工智能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万能语言,能力相当于人类的自然语言,那么,所有的程序系统都可以通过它自己的... 人工智能危险之处不是能力,而是自我意识。只要人工智能拥有对自身系统的反思能力,就有可能改造自身系统,创造新规则,尤其是,如果人工智能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万能语言,能力相当于人类的自然语言,那么,所有的程序系统都可以通过它自己的万能语言加以重新理解、重新构造和重新定义,那么就非常危险。如果人工智能拥有了拟人化的情感、欲望和价值观,必然更为危险,因为人的欲望和价值观正是一切冲突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灵机 哥德尔 拟人化
原文传递
隐喻:科学概念变革的助产士 被引量:58
14
作者 李醒民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8,21,共8页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 1 980年代从语言哲学的独特视角对科学革命进行了深入研究 ,把科学革命视为科学语言尤其是科学词汇表或词典的变更。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隐喻、类比和模型在新概念的诞生中起着助产士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库恩的有关...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 1 980年代从语言哲学的独特视角对科学革命进行了深入研究 ,把科学革命视为科学语言尤其是科学词汇表或词典的变更。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隐喻、类比和模型在新概念的诞生中起着助产士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库恩的有关精辟见解的基础上 ,对隐喻、类比和模型的本性和使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加以辨析 ,认为类比和模型是隐喻的特例 ,完全可以囊括在隐喻的范畴之内。最后 ,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科学哲学 托马斯·库恩 语言哲学
下载PDF
中国心理学界具身认知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15
作者 胡万年 叶浩生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15,124,共6页
综观我国心理学界的具身认知研究工作及其重要成果,从具身认知的概念界定、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和理论反思等四个研究层面评述具身认知研究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学术意义和研究贡献。文章指出,具身认知研究呈现出从哲学研究到实验研究再到... 综观我国心理学界的具身认知研究工作及其重要成果,从具身认知的概念界定、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和理论反思等四个研究层面评述具身认知研究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学术意义和研究贡献。文章指出,具身认知研究呈现出从哲学研究到实验研究再到应用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心理学界主要对具身认知作理论综述,在实验和应用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应引起重视,加强研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具身性 认知科学 心理学
原文传递
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及演化趋势”研究综述 被引量:67
16
作者 杨青 钟书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106,共10页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应用综合价值高,掌握其核心技术发展方向非常关键。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虚拟现实技术历经概念萌芽、技术探索、突破发展和产业应用这4个发展阶段。以关键技术为基础,搭载软件和硬件,根据需求可构造不同沉浸度...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应用综合价值高,掌握其核心技术发展方向非常关键。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虚拟现实技术历经概念萌芽、技术探索、突破发展和产业应用这4个发展阶段。以关键技术为基础,搭载软件和硬件,根据需求可构造不同沉浸度虚拟现实系统,并应用于国防军事、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工业制造、娱乐文化等领域。尽管虚拟现实发展可能会面临安全及技术等问题,但它竞争潜力大,未来应用领域会不断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创新 应用 趋势
原文传递
从知识分类到知识地图:一个面向组织现实的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张钢 倪旭东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8,共10页
本文针对目前知识管理领域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状 ,深入分析了组织中知识的内涵及特性 ,提出了基于显性 /隐性、个人 /组织、专门 /综合三个维度的八种知识类型 ,并在此分类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组织现实的全新“组图式”知识地图框架 ,以期... 本文针对目前知识管理领域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状 ,深入分析了组织中知识的内涵及特性 ,提出了基于显性 /隐性、个人 /组织、专门 /综合三个维度的八种知识类型 ,并在此分类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组织现实的全新“组图式”知识地图框架 ,以期能够架起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之间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类 研究与实践 知识类型 知识管理 维度 知识地图 构建 组织 理论研究 隐性
下载PDF
数学中的游戏因素及其对于数学的影响 被引量:52
18
作者 王幼军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7,共6页
游戏与数学作为两项人类活动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这种共性主要体现在它们的性质、结构以及实践等三个方面。数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关系。游戏的精神一直伴随着数学的成长和发展 ,成为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并... 游戏与数学作为两项人类活动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这种共性主要体现在它们的性质、结构以及实践等三个方面。数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关系。游戏的精神一直伴随着数学的成长和发展 ,成为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数学的发展 ;游戏激发了许多重要数学思想的产生 ,游戏促进了数学知识的传播 ,游戏是数学人才发现的有效途径。此外 ,游戏还在数学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游戏因素 数学教育 人才发现
下载PDF
克服客观主义——波兰尼的个体知识论 被引量:46
19
作者 郁振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5,共7页
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 ,特别是由于启蒙运动和现代实证主义的推波助澜 ,客观主义的科学观、知识观已成为人们看待科学知识的主导性观点。波兰尼认为客观主义的知识理想不仅有理论上的困难 ,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消极的后果。他从科学研究... 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 ,特别是由于启蒙运动和现代实证主义的推波助澜 ,客观主义的科学观、知识观已成为人们看待科学知识的主导性观点。波兰尼认为客观主义的知识理想不仅有理论上的困难 ,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消极的后果。他从科学研究的实际出发 ,指出科学家的个体性介入是科学知识的逻辑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而提出了著名的“个体知识论”。个体知识论严格区分个体的和主观的 ,在强调科学研究中个体性介入的重要性的同时 ,和主观主义、唯我论和相对主义划清了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尼 客观主义 个体知识论 科学观 知识观
下载PDF
突破性创新:跨越式发展之基 被引量:41
20
作者 张洪石 陈劲 付玉秀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8,共10页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 ,对技术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革命时期突破性创新而引起链式反应进而形成突破性产业或产业群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 ,提出突破性创新而不是渐进性创新是后发国家实现科技经济赶超的根本。同时 ,从企业兴衰角度 ,分析了这一...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 ,对技术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革命时期突破性创新而引起链式反应进而形成突破性产业或产业群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 ,提出突破性创新而不是渐进性创新是后发国家实现科技经济赶超的根本。同时 ,从企业兴衰角度 ,分析了这一观点的微观基础 ,并指出 ,突破性创新是新兴小企业战胜成熟型大企业的利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渐进性创新对后发国家的所造成的依附性危害 ,阐述了发展中国家从渐进性创新向突破性创新战略转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创新 后发国家 大企业 科技经济 微观基础 产业群 小企业 突破性 依附性 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