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把脉《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变化 |
禹明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3 |
10
|
|
2
|
作文从模仿入门,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
胡亨康
周一贯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3 |
9
|
|
3
|
绘本和写话的美丽邂逅——利用绘本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 |
颜朝霞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09 |
6
|
|
4
|
“言说是金,让心灵欢歌”——透视语文课堂中学生言说的品质 |
胡亨康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2 |
6
|
|
5
|
“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的初步探究 |
林京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5 |
5
|
|
6
|
当下语文课堂的“唯语用”和“伪语用” |
刘仁增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5 |
5
|
|
7
|
引领学生有效开展科学探究的策略 |
许华锋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3 |
4
|
|
8
|
创设有效情境 激活数学课堂 |
张阳花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08 |
4
|
|
9
|
从动态处跟进 在跟进中生成——兼论DFG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
陈敬文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4 |
4
|
|
10
|
透析片段教学:以辩证的视角——以异态展示常态 |
施茂枝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0 |
4
|
|
11
|
TPACK:教师职业素养新视角 |
焦建利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5 |
4
|
|
12
|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几何直观 |
林晓捷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4 |
4
|
|
13
|
可贵的坚守 可喜的突破——对两节《匆匆》的分析与深度思考 |
刘仁增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3 |
4
|
|
14
|
关于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
刘正伟
杨林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09 |
4
|
|
15
|
理性追寻阅读教学的“华丽转身”——以《月光曲》重点段的教学为例 |
金永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2 |
4
|
|
16
|
如何从课程角度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微课 |
于广磊
康建朝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5 |
4
|
|
17
|
语用:阅读教学的本然回归 |
刘仁增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09 |
4
|
|
18
|
习作:在“写真”与“模仿”结合点上的智慧把握 |
周一贯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3 |
3
|
|
19
|
融合,促成模仿与写真的平衡 |
何捷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13 |
3
|
|
20
|
数量关系表征:原生态与精致化的辩证思考 |
张彪
|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200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