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802篇文章
< 1 2 2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参资源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107
1
作者 姜健 杨宝灵 邰阳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5期537-540,共4页
海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是海洋中重要的食物和药物资源。全世界海参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知约有1000种,我国约有140多种。海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甾醇、皂苷、脂肪酸和毒素等,具有增加免疫力、抗肿瘤、抗凝血、保护神经组织... 海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是海洋中重要的食物和药物资源。全世界海参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知约有1000种,我国约有140多种。海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甾醇、皂苷、脂肪酸和毒素等,具有增加免疫力、抗肿瘤、抗凝血、保护神经组织、镇痛、抗真菌、降低血黏度等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海参资源分布、海参生物活性物质组成及其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血黏度 神经组织 镇痛 皂苷 抗凝血 生物活性物质 毒素 资源分布 脂肪酸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发展和数据分析 被引量:88
2
作者 纪冬 辛绍杰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4期598-600,共3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基因时代一项用于检测mRNA的常用技术,是临床检测和基础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方法,包括绝对定量PCR和相对定量PCR。该技术的特点是可以减少PCR后操作,在比较不同浓度的mRNA方面具有非常宽的动力学范围。我们...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基因时代一项用于检测mRNA的常用技术,是临床检测和基础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方法,包括绝对定量PCR和相对定量PCR。该技术的特点是可以减少PCR后操作,在比较不同浓度的mRNA方面具有非常宽的动力学范围。我们就目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发展及数据的分析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 定量分析 方法学
下载PDF
脯氨酸在植物生长和非生物胁迫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68
3
作者 全先庆 张渝洁 +1 位作者 单雷 毕玉平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7年第1期159-162,共4页
脯氨酸是生物界分布最广的渗透保护物质之一,干旱、高盐、高温及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条件都会导致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其作用是防止渗透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清除自由基,还可以作为氮、碳以及NADPH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在转化脯... 脯氨酸是生物界分布最广的渗透保护物质之一,干旱、高盐、高温及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条件都会导致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其作用是防止渗透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清除自由基,还可以作为氮、碳以及NADPH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在转化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提高植物胁迫抗性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概要介绍了脯氨酸在植物生长和耐受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与植物脯氨酸累积有关的信号转导、胁迫条件下脯氨酸的吸收和器官间的运输途径,以及通过转基因技术过量表达脯氨酸提高植物胁迫耐性的代谢工程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 非生物胁迫 信号转导 基因工程
下载PDF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4
作者 姜铮 王芳 +5 位作者 何湘 刘大伟 陈宣男 赵红庆 黄留玉 袁静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2期233-237,共5页
蛋白质磷酸化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它参与和调控生物体内的许多生命活动。通过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调控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等诸多细胞过程。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蛋白质磷酸化的研... 蛋白质磷酸化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它参与和调控生物体内的许多生命活动。通过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调控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等诸多细胞过程。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蛋白质磷酸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我们介绍了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主要类型与功能、磷酸化蛋白质分析样品的富集及制备、磷酸化蛋白的鉴定及磷酸化位点的预测、蛋白分离后磷酸化蛋白的检测,及蛋白质磷酸化的分子机制,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主要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修饰 磷酸化蛋白鉴定 磷酸化位点检测
下载PDF
高等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5
作者 李杰 张福城 +1 位作者 王文泉 黄丽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4期658-661,共4页
从高等植物启动子的基本结构、启动子克隆方法入手,着重介绍了组成型、组织特异性及诱导型启动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植物启动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关键词 启动子 启动子类型 基因工程
下载PDF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及其预防 被引量:54
6
作者 蔡祖国 徐小彪 周会萍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5年第3期353-355,共3页
玻璃化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从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方面比较了玻璃化苗和正常植株的差异,围绕水势平衡、激素平衡和矿质元素平衡探讨了玻璃化发生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防止玻璃化发生的可能途径:改善光照,选用透... 玻璃化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从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方面比较了玻璃化苗和正常植株的差异,围绕水势平衡、激素平衡和矿质元素平衡探讨了玻璃化发生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防止玻璃化发生的可能途径:改善光照,选用透气封口膜,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等,并提出多学科的合作将是防止玻璃化发生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玻璃化现象 预防 细胞分裂素 玻璃化苗 生理生化 形态解剖 内在机制 元素平衡 封口膜 多学科 防止 水势 激素
下载PDF
16S rRNA序列分析法在医学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7
作者 周煜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9年第4期297-305,共9页
16S rRNA序列分析作为微生物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已得到了广泛认同,随着微生物核糖体数据库的日益完善,该技术成为细菌分类和鉴定的一个有力工具。本文概述了 165 rRNA序列分析法的技术步骤以及该技术在医学微生物研究... 16S rRNA序列分析作为微生物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已得到了广泛认同,随着微生物核糖体数据库的日益完善,该技术成为细菌分类和鉴定的一个有力工具。本文概述了 165 rRNA序列分析法的技术步骤以及该技术在医学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总结了目前文献报导的各种致病微生物种属特异性 165 rRNA引物和探针序列,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rRNA 医学微生物 鉴定
下载PDF
MCH、MCV、RDW-CV、HbA_2和红细胞脆性试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8
作者 张卫云 杨雄攀 +2 位作者 李林海 孙朝晖 石玉玲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红蛋白A_2(Hb A_2)和红细胞脆性试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中的价值。方法:以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和血清铁蛋白测定作为确诊地中...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红蛋白A_2(Hb A_2)和红细胞脆性试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中的价值。方法:以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和血清铁蛋白测定作为确诊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分组依据,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广州军区总医院经分子生物学和血清铁蛋白检测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地中海贫血组115例(其中α地中海贫血77例,β地中海贫血37例,α地中海贫血复合β地中海贫血1例)和缺铁性贫血组41例;比较患者的MCH、MCV、RDW-CV、Hb A_2和红细胞脆性等血液学指标,采用ROC曲线评价鉴别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血液学指标,试找出最适合鉴别这2种贫血的截断值(cut-off值),以截断值计算上述血液学指标鉴别这2种贫血的灵敏度、特异性、预测值与准确率。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MCH、MCV和红细胞脆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H、MCV和红细胞脆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641、0.654、0.778,其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3.65 pg、72.8 f L、43.5%;MCH、MCV和红细胞脆性试验在鉴别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灵敏度分别为89.84%、83.94%、80.42%。Hb A_2在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与缺铁性贫血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 A_2在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缺铁性贫血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 A_2在ROC曲线下面积为0.925,最佳截断值为2.93%,鉴别β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灵敏度为92.50%。结论:用MCH、MCV、Hb A_2、红细胞脆性试验最佳截断值对鉴别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价值;Hb A_2在鉴别α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无意义;Hb A2鉴别β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血红蛋白A2 红细胞脆性试验 ROC曲线
下载PDF
溶菌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9
作者 贾向志 李元 马文煜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2年第5期374-377,共4页
溶菌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种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关的非特异防御机制。人溶菌酶在临床上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由于来源有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从细菌或酵母中生产人溶菌酶实现产业化,是解决其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有关溶菌酶抗菌... 溶菌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种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关的非特异防御机制。人溶菌酶在临床上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由于来源有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从细菌或酵母中生产人溶菌酶实现产业化,是解决其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有关溶菌酶抗菌功能以外的其它未知生物学作用,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研究进展 模型 基因克隆 表达
下载PDF
信号肽序列及其在蛋白质表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0
作者 郑斌 詹希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5年第3期296-298,共3页
信号肽在蛋白分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泌性蛋白质合成后由信号肽引导其穿过合成所在的细胞到其他组织细胞中。可以利用因特网在线工具和信号序列捕获系统来判定基因序列中是否含有信号肽序列。外源蛋白的表达形式多为细胞内不溶性表达... 信号肽在蛋白分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泌性蛋白质合成后由信号肽引导其穿过合成所在的细胞到其他组织细胞中。可以利用因特网在线工具和信号序列捕获系统来判定基因序列中是否含有信号肽序列。外源蛋白的表达形式多为细胞内不溶性表达(包涵体),少数为细胞外分泌表达。利用信号肽来引导外源蛋白分泌可避免因包涵体复性带来的困难。研究表明,多种外源基因连接上信号肽后在原核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L型细菌、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中等都得到了分泌表达;信号肽也广泛应用于真核表达系统如毕赤酵母和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以提高蛋白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肽 蛋白质表达 应用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原核表达系统 真核表达系统 蛋白分泌 分泌表达 蛋白质合成 组织细胞 基因序列 序列捕获 表达形式 外源蛋白 大肠杆菌 外源基因 乳酸杆菌 芽孢杆菌 毕赤酵母 包涵体 因特网
下载PDF
枯草杆菌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彭清忠 张惟材 朱厚础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3期220-225,共6页
枯草杆菌由于具有非致病性、分泌蛋白能力强的特性和良好的发酵基础 ,是目前原核表达系统中分泌表达外源蛋白较理想的宿主。本文简述枯草杆菌基因表达的一般特点、表达载体。
关键词 枯草杆菌 载体 分泌表达 原核表达系统
下载PDF
包含体蛋白质的复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宁云山 李妍 王小宁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包含体的形成是异源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必然结果 ,也是目前产生重组蛋白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可溶、无生物活性的包含体必须经过变性、复性才能获得天然结构 ,完成特定的生物学功能。聚集是造成重组蛋白质复性产率低下的主... 包含体的形成是异源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必然结果 ,也是目前产生重组蛋白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可溶、无生物活性的包含体必须经过变性、复性才能获得天然结构 ,完成特定的生物学功能。聚集是造成重组蛋白质复性产率低下的主要因素 ,因此理解蛋白质聚集机制 ,减少和防止聚集的发生是建立高效、高产率复性方法的关键。分子伴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含体 聚集 复性 重组蛋白
下载PDF
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3
作者 陈香波 张爱平 姚泉洪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4期318-323,共6页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有关植物抗寒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冷诱导基因的功能、诱导调控以及抗寒转基因策略等做一总结。
关键词 植物 抗寒性 冷诱导基因 基因工程 抗冻蛋白
下载PDF
锌指蛋白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4
作者 赵楠 赵飞 李玉花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1期131-134,共4页
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手指状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对基因调控起重要的作用。根据其保守结构域的不同,可将锌指蛋白主要分为C2H2型、C4型和C6型。锌指通过与靶分子DNA、RNA、DNA-RNA的序列特异性结合,以及与自身或其他锌指蛋白的结合,在转录... 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手指状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对基因调控起重要的作用。根据其保守结构域的不同,可将锌指蛋白主要分为C2H2型、C4型和C6型。锌指通过与靶分子DNA、RNA、DNA-RNA的序列特异性结合,以及与自身或其他锌指蛋白的结合,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我们简要综述了近年来锌指蛋白结构、分类及其与核酸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 转录因子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及其技术发展 被引量:49
15
作者 王英超 党源 +1 位作者 李晓艳 王兴龙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0年第1期139-144,共6页
蛋白质组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日趋成熟。蛋白质组学是以生物体的全部或部分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功能。蛋白质组学较之前的基因组学对于生命现象的解释更直接、更准确,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受... 蛋白质组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日趋成熟。蛋白质组学是以生物体的全部或部分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功能。蛋白质组学较之前的基因组学对于生命现象的解释更直接、更准确,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我们简要综述了蛋白质组学及其技术,并简单概述了这项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红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 被引量:32
16
作者 张部昌 赵志虎 马清钧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近年来 ,国外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和基因工程的研究非常迅速 ,不仅认识了许多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过程 ,而且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 ,合成了 10 0多种非天然的“天然”抗生素。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是抗生... 近年来 ,国外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和基因工程的研究非常迅速 ,不仅认识了许多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过程 ,而且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 ,合成了 10 0多种非天然的“天然”抗生素。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是抗生素基因工程的基础。本文全面介绍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代表———红霉素生物合成分子生物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抗生素 生物合成 聚酮 大环内酯 分子生物学 抗性基因
下载PDF
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7
作者 周贤春 何春霞 苏力坦.阿巴白克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3期476-479,共4页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如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与鉴别生物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提取、分离与鉴别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的分类、提取、分离与鉴别方法...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如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与鉴别生物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提取、分离与鉴别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的分类、提取、分离与鉴别方法在生物碱提取分离与鉴别中的应用与进展。随着人们对生物碱药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研究与应用的深入,将会获得更加高效、迅速、完善的提取、分离与鉴别生物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分类 提取 分离 鉴别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在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8
作者 赵红庆 苑锡铜 黄留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7年第5期863-865,共3页
多重PCR能够同时扩增不同片段,具有普通PCR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简要论述了多重PCR在细菌病原体的检测、病毒病原体的检测、支原体和衣原体及寄生虫的检测、微生物耐药性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多重PCR的影响因素及条件优化,并进一步... 多重PCR能够同时扩增不同片段,具有普通PCR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简要论述了多重PCR在细菌病原体的检测、病毒病原体的检测、支原体和衣原体及寄生虫的检测、微生物耐药性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多重PCR的影响因素及条件优化,并进一步综述了多重PCR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病原 检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49
19
作者 张达江 王亮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2期265-269,共5页
胶原蛋白是动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大分子蛋白,在哺乳动物中的含量是整个生物体自身总蛋白含量的1/4。胶原蛋白除了具有生物力学方面的作用以外,还具有诸如信号转导、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的运输等功能;此外,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中... 胶原蛋白是动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大分子蛋白,在哺乳动物中的含量是整个生物体自身总蛋白含量的1/4。胶原蛋白除了具有生物力学方面的作用以外,还具有诸如信号转导、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的运输等功能;此外,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中,胶原蛋白也具有很广泛的用途。随着对胶原蛋白需求的日益增加,原先从屠宰的动物体的皮革、骨骼中提取胶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胶原蛋白的需求,而且还可能有致病之虞,于是新的生产胶原蛋白的方法——利用生物反应器,尤其是乳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胶原蛋白就为人们所瞩目。本文就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利用生物反应器研究开发Ⅰ型胶原蛋白的现状、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生物反应器 转基因
下载PDF
植物愈伤组织培养中内外源激素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7
20
作者 李代丽 康向阳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7年第3期546-548,共3页
综述了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以及内源激素在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有关愈伤组织培养中外源激素作用的研究日趋细化,而激素变化与适宜继代周期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同位素标记等技术的引入,... 综述了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以及内源激素在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有关愈伤组织培养中外源激素作用的研究日趋细化,而激素变化与适宜继代周期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同位素标记等技术的引入,必将促进愈伤组织培养中激素相关基因调控机理的揭示,以及激素作用位点的精确定位,从而推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的迅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内源激素 外源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