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938篇文章
< 1 2 2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北方农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查 被引量:635
1
作者 张维理 田哲旭 +1 位作者 张宁 李晓齐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0-87,共8页
对我国北方14个县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北方一些地区的农村和小城镇由于农用氮肥的大量施用而引起的地下水、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的问题已十分严重。在调查的69个地点中有半数以上超过饮用水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允许量(50毫克/升)。其中最高者达... 对我国北方14个县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北方一些地区的农村和小城镇由于农用氮肥的大量施用而引起的地下水、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的问题已十分严重。在调查的69个地点中有半数以上超过饮用水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允许量(50毫克/升)。其中最高者达300毫克/升。对于氮肥使用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主要与80年代以来化学氮肥用量的成倍增长有关。而随着今后化学氮肥用量的进一步增加,农用氮肥引起地下水、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的情况将较目前更为严峻。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点具体意见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地下水 硝酸盐含量 饮用水 水质污染 污染
下载PDF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 被引量:730
2
作者 朱兆良 金继运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9-273,共15页
肥料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同时化肥养分利用率低又产生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用好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环境质量的重大科技问题。本文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质... 肥料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同时化肥养分利用率低又产生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用好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环境质量的重大科技问题。本文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质量差、农田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国情和肥料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对国家种植业发展对肥料的需求,有机养分和化肥利用现状和问题、农田中化学氮肥的损失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综述;提出了"区域用量控制与田块微调相结合"的推荐施肥的理念和技术路线;形成和发展了适合分散经营和规模经营的分区养分管理和精准施肥技术体系;同时对新型肥料和有机养分资源在我国研究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进步高效利用肥料资源、按照增产潜力做好施肥区域布局等技术政策,建议针对肥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稳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肥料资源 肥料利用率 氮肥损失 环境质量 区域推荐施肥 精准施肥 缓控释肥 有机肥料
下载PDF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及趋势 被引量:590
3
作者 巨晓棠 谷保静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3-795,共13页
氮素在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什么是合理施氮,包括施氮量、施氮方法和时期,也包括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措施的配合等。指出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过程和施肥后的严重损失。依据农户调查所获得的田块尺... 氮素在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什么是合理施氮,包括施氮量、施氮方法和时期,也包括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措施的配合等。指出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过程和施肥后的严重损失。依据农户调查所获得的田块尺度施氮量,与田间试验合理施氮量对比分析表明,过量施氮田块占总调查田块的大约33%。依据区域尺度单位播种面积平均施氮量,与作物平均推荐施氮量对比分析表明,全国过量施氮面积占播种面积20%、合理面积占70%、不足面积占10%。总体而言,过量施氮现象还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蔬菜和果树等经济作物上。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国家尺度氮肥需求量的方法,可估算出全国合理需氮量范围,称之为氮肥需求量估算法。用三种不同方法估算的我国1980~2010年间的氮肥需求量与实际氮肥使用量比较表明,如仍然依照现在的粗放施肥习惯,应该为现在的实际氮肥使用量,5年平均为N 27.9×106t左右,正好处于合理需氮量范围的中线。在改善施肥技术基础上,我国2006~2010年间5年氮肥平均使用量应该在N 19.6×106t左右;用五种方法预测的我国未来氮肥需求量表明,如果改善施肥技术,我国2020、2030、2050年合理氮肥需求量分别为N 21.0×106t、21.7×106t、23.1×106t;如施肥技术得不到实质性改善,依然粗放施氮,则氮肥需求量应处于合理使用量范围的中线,分别为N 30.4×106t、31.4×106t、33.4×106t。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量和氮肥施用量与美国和西欧的差异,我国农田有机肥和碳投入对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库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合理施氮 氮素损失 氮肥需求量估算法 氮肥需求预测
下载PDF
氮肥施用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16
4
作者 吕殿青 同延安 +1 位作者 孙本华 OveEmteryd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15,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和野外调查对陕西三个主要农业生态区的施氮情况及其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些高产地区由于过量施氮已在0~4米深的土层中积累了大量NO3-N,并使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当季作物生... 通过田间试验和野外调查对陕西三个主要农业生态区的施氮情况及其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些高产地区由于过量施氮已在0~4米深的土层中积累了大量NO3-N,并使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当季作物生长期间,土壤中NO3-N淋失深度和淋失量与施氮量、施氮技术、地面接水量和土壤质地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NO3-N淋失 环境污染
下载PDF
3414"肥料试验模型拟合的探讨 被引量:516
5
作者 王圣瑞 陈新平 +2 位作者 高祥照 毛达如 张福锁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9-413,共5页
以UNDP95-98年在河北唐山进行的27个"3414"冬小麦试验为例,研究了三元二次施肥模型与一元施肥模型对"3414"肥料试验结果的拟合情况。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施肥模型进行拟合试验成功率仅为56%,而采用一元施肥模型可以... 以UNDP95-98年在河北唐山进行的27个"3414"冬小麦试验为例,研究了三元二次施肥模型与一元施肥模型对"3414"肥料试验结果的拟合情况。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施肥模型进行拟合试验成功率仅为56%,而采用一元施肥模型可以对全部试验进行数据处理。在同一试验中,与一元施肥模型相比,采用三元二次施肥模型计算的推荐施肥量偏高;根据一元施肥模型拟合计算分别有15%、44%、67%的点不需要施用N、P、K肥,而采用三元二次施肥模型则无法获得这一信息。因此,在"3414"试验中,一元施肥模型是三元二次施肥模型拟合的一种很好补充和优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14”肥料 试验 模型拟合 三元二次施肥模型 一元施肥模型 施肥量
下载PDF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63
6
作者 邱莉萍 刘军 +2 位作者 王益权 孙慧敏 和文祥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7-280,共4页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地中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将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且酶活性大小受到土壤化学性质和其它酶活性影响。土壤主成分分析能较为客观...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地中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将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且酶活性大小受到土壤化学性质和其它酶活性影响。土壤主成分分析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土壤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控释肥料与平衡施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 被引量:356
7
作者 樊小林 廖宗文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19-223,共5页
肥料及施肥仍然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化肥对农作物增产作用占30%~40%,化肥支出约占农民全部生产性支出的50%。但是肥料利用率还较低,N约为30%~35%,P约为10%~20%,K约为35%~50%。可见,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对... 肥料及施肥仍然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化肥对农作物增产作用占30%~40%,化肥支出约占农民全部生产性支出的50%。但是肥料利用率还较低,N约为30%~35%,P约为10%~20%,K约为35%~50%。可见,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对农业生产和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能够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可能是,生产包容平衡施肥原理与技术的科学施肥的技术载体一控释肥料,实现作物生产期养分促释和缓释的双向调控;形成了使平衡施肥原理与技术产业化,并通过控释肥料的施用使平衡施肥原理和技术自然而然地被农民掌握和实施的完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肥料利用率 平衡施肥原理 控释肥料
下载PDF
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主要有害成分测定分析研究 被引量:404
8
作者 张树清 张夫道 +3 位作者 刘秀梅 王玉军 邹绍文 何绪生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2-829,共8页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中重金属、兽药残留、盐分及有害菌等有害污染物的增加,构成影响农田土壤健康功能的限制因素,甚至带来生态环境风险.对我国7个省、市、自治区的典型规模化养殖畜禽粪的主要化学组成进行了测定.结...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中重金属、兽药残留、盐分及有害菌等有害污染物的增加,构成影响农田土壤健康功能的限制因素,甚至带来生态环境风险.对我国7个省、市、自治区的典型规模化养殖畜禽粪的主要化学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中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及钙、镁、铁、钠、锰、钴等矿质元素;砷、铜、锌、铬等重金属及盐分含量较高,55个猪粪、鸡粪样中,Cu、Zn、Cr、As含量变幅分别为10.7~1591mg/kg、71.3~8710 mg/kg、0~688 mg/kg、0.01~65.4 mg/kg.同时多有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32个猪粪样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平均含量分别为9.09 mg/kg、5.22 mg/kg、3.57 mg/kg;23个鸡粪样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平均含量分别为5.97 mg/kg、2.63 mg/kg、1.39 mg/kg.因此,规模化养殖畜禽粪对农田施用后存在潜在危害性,规模化养殖畜禽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才能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 化学组成 重金属 抗生素 盐分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 被引量:360
9
作者 孙瑞莲 赵秉强 +2 位作者 朱鲁生 徐晶 张夫道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6-410,共5页
为探讨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对褐潮土肥料定位试验田第12年的土壤酶以及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NPK与有机肥长期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及速效氮、磷、钾含量,增强土... 为探讨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对褐潮土肥料定位试验田第12年的土壤酶以及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NPK与有机肥长期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及速效氮、磷、钾含量,增强土壤转化酶、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玉米秸秆有利于提高土壤转化酶活性,而有机肥则主要提高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采用轮作方式比连作能更好地培肥土壤。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磷酸酶、脲酶、转化酶活性与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磷酸酶与碱解氮、速效钾,脲酶与速效钾,转化酶与碱解氮均呈显著相关。长期施肥不能增强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之间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 酶活性 土壤肥力 褐潮土肥料 养分因子 有机肥 有机质含量 轮作
下载PDF
我国新型肥料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388
10
作者 赵秉强 张福锁 +4 位作者 廖宗文 许秀成 徐秋明 张夫道 姜瑞波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6-545,共10页
本文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新型肥料的发展过程和趋势,提出了未来30年我国肥料发展实行以提高质量替代数量扩张战略,走开发新型肥料之路。新型肥料开发的重点领域包括:新型缓/控释肥料、生物肥料、商品有机肥料、多功能性肥料等。
关键词 发展战略 新型肥料
下载PDF
控效肥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1
11
作者 何绪生 李素霞 +1 位作者 李旭辉 吕殿青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7-106,共10页
随着人们对常规化学肥料在土壤中损失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及环境污染认识的日益增深,控效肥已成为化学肥料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对控效肥的概念、类型、控释材料,控释特征与机理研究、肥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控效肥应用诸方面进行了较... 随着人们对常规化学肥料在土壤中损失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及环境污染认识的日益增深,控效肥已成为化学肥料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对控效肥的概念、类型、控释材料,控释特征与机理研究、肥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控效肥应用诸方面进行了较详细地综述,并指出了控效肥研究中的问题与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效肥 控释材料 控释机理 肥效
下载PDF
控释肥料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及对水稻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74
12
作者 郑圣先 聂军 +3 位作者 熊金英 肖剑 罗尊长 易国英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6,共6页
研究了田间条件下控释肥料氮的释放速率与水稻吸收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控释肥料氮的释放速率在水稻生育前期高 ,但随着时间的进程而逐渐降低。水稻从 70日型控释肥料中吸收的氮遵循三次曲线 ,因此 70日型控释肥料能够满足水稻本... 研究了田间条件下控释肥料氮的释放速率与水稻吸收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控释肥料氮的释放速率在水稻生育前期高 ,但随着时间的进程而逐渐降低。水稻从 70日型控释肥料中吸收的氮遵循三次曲线 ,因此 70日型控释肥料能够满足水稻本田生长期对氮的需要。施用控释肥料的水层含氮量极低 ,且无可见的水藻生长 ;而施尿素的水层则尿素N和NH+4 N含量高 ,水藻活动繁茂 ,滞留于水层的肥料氮 5~ 6d内迅速地降至无氮对照水平 ,氨的挥发损失和氮的反硝化损失大。控释肥料氮的利用率高达 72 3% ,比尿素高出 36 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料 水层含氮量 氮肥利用率 增产效率 水稻
下载PDF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14
13
作者 李生秀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3-205,共13页
经过了一百多年科学家的辛勤工作,植物营养和肥料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科学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正在向定量化投入营养物质的方向发展,在考察宏观效应的同时充分注意考察微观机理,把各营... 经过了一百多年科学家的辛勤工作,植物营养和肥料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科学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正在向定量化投入营养物质的方向发展,在考察宏观效应的同时充分注意考察微观机理,把各营养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研究的热点,并正与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在交叉,向植物遗传学渗透和扩展而形成新的学科。加强植物营养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提高作物本身吸收利用养分的能力,发展保肥增效的新型肥料将是今后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的研究重点。市场经济促进了新型肥料的出现和生产,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模糊概念,影响了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的正常发展。这些模糊概念表现在,过低地估计了化学肥料的作用,过高地估计了化肥的污染效应;把农作物产品质量的降低归罪于化学肥料的施用;歪曲了肥料概念,造成了商品混乱。澄清这些模糊概念,有助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营养 肥料 进展 现状 研究
下载PDF
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 被引量:229
14
作者 林葆 林继雄 李家康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18,共13页
本文是全国化肥试验网1981年以来进行的70个长期肥料试验的总结。主要研究在不同种植制中长期施用化肥或有机肥或两者配合施用条件下作物的产量、肥料效应和土壤肥力变化。结果表明,化肥只有氮磷钾配合时,才能获得高产,稳产;化肥与有机... 本文是全国化肥试验网1981年以来进行的70个长期肥料试验的总结。主要研究在不同种植制中长期施用化肥或有机肥或两者配合施用条件下作物的产量、肥料效应和土壤肥力变化。结果表明,化肥只有氮磷钾配合时,才能获得高产,稳产;化肥与有机肥配合可进一步提高产量。氮肥肥效普遍较高,磷钾肥肥效因地区和作物有较大差异和变化;有机肥有叠加效应,肥效逐年上升。从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测定结果看出,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氮磷钾化肥配合也能提高土壤肥力。根据养分平衡及产量、肥力的变化,提出了合理的肥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产量 土壤肥力 施肥
下载PDF
不同氮肥用量对蔬菜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17
15
作者 王朝辉 李生秀 田霄鸿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2-28,共7页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蔬菜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使蔬菜的生长量提高1.1~6.1倍,但增长并不与氮肥用量同步。氮肥用量较高时,蔬菜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量有降低趋势;硝态氮含量却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不断升高,...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蔬菜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使蔬菜的生长量提高1.1~6.1倍,但增长并不与氮肥用量同步。氮肥用量较高时,蔬菜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量有降低趋势;硝态氮含量却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不断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33~0.957)。蔬菜各器官、部位的硝态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施氮肥时,根的硝态氮含量大于茎叶,茎又大于叶;施氮后根的含量小于茎叶,茎小于叶;无论施氮与否,叶柄的含量均高于叶片。把蔬菜的生长、硝态氮吸收及还原转化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增加氮肥用量虽然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但硝态氮的还原作用仍小于吸收,从而导致蔬菜体内出现硝态氮累积。而且,随氮肥用量增加,硝态氮累积量的增加远超过了生长量的提高,使硝态氮含量迅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蔬菜 硝态氮累积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53
16
作者 徐明岗 于荣 +3 位作者 孙小凤 刘骅 王伯仁 李菊梅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9-465,共7页
对我国重点农区的6种典型土壤—红壤、灰漠土、垆土、潮土、褐土、黑土长期耕作施肥后的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MI)进行了研究,探讨施肥对不同土壤活性有机质和CMI的影响。土壤活性有机质用KMnO4氧化法测定,采用3种浓度KMnO4(3... 对我国重点农区的6种典型土壤—红壤、灰漠土、垆土、潮土、褐土、黑土长期耕作施肥后的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MI)进行了研究,探讨施肥对不同土壤活性有机质和CMI的影响。土壤活性有机质用KMnO4氧化法测定,采用3种浓度KMnO4(33、167、333mmol/L)将土壤活性有机质分为高活性有机质、中活性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3部分。结果表明,只耕作不施肥(CK)10年后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降低,CMI下降11.1~63.6,其中垆土、褐土下降幅度最大、黑土最小。施用化肥也使土壤活性有机质下降,其中单施氮(N)的潮土活性有机质下降最大,达31.3%;化肥配合施用(NPK)的红壤活性有机质下降最大,其余土壤相对较小。施肥使土壤活性有机质和总有机质含量增加,高于初始土壤和CK。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和CMI均显著增加,CMI以红壤上升最大,达91.4,潮土最小,仅为4.6。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数量及CMI变幅大于土壤总有机质的变化幅度,以CMI变化为大,说明CMI是评价施肥耕作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最好指标。土壤活性有机质分组结果表明,红壤活性有机质组成以高活性有机质为主;垆土、灰漠土活性有机质以高活性和中活性两部分为主;潮土以中活性有机质为主。施肥对红壤、灰漠土活性有机质组分影响明显,对垆土、潮土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 垆土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CMI)
下载PDF
中国绿肥科研6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68
17
作者 曹卫东 包兴国 +3 位作者 徐昌旭 聂军 高亚军 耿明建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50-1461,共12页
本文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绿肥生产与科研的发展历程,回顾了各时期的主要工作和成就,提出了绿肥行业未来发展建议。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60年里,我国绿肥生产和研究经历了繁荣、萧条、恢复三大时期。二十世纪50~80年代初的近30年是生产... 本文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绿肥生产与科研的发展历程,回顾了各时期的主要工作和成就,提出了绿肥行业未来发展建议。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60年里,我国绿肥生产和研究经历了繁荣、萧条、恢复三大时期。二十世纪50~80年代初的近30年是生产繁荣、科研经验累积时期。科学家对大量历史经验和科学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升,提出了"以磷增氮"、"磷肥治标,绿肥治本"、"起爆效应"等经验、技术和理论;组建了全国绿肥试验网。绿肥生产于二十世纪70年代达到最高峰,面积最高年份约1300万公顷。二十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20多年里绿肥生产萧条,绿肥面积下降至约200万公顷。绿肥科研方面,全国绿肥试验网组织了全国性协作研究,推动了绿肥学科的系统进步;90年代,着眼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开展工作,积极寻找绿肥发展途径,为我国的绿肥事业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源;研究制订了中国绿肥区划,整理鉴定了一批绿肥资源,选育出一批丰产性能好的绿肥新品种,评选出具有综合效益的绿肥种植利用模式,明确了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效果及其作用条件,出版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绿肥文献。2007年以来,绿肥生产回升,科研快速恢复。国家和部分省份实施了绿肥补贴试点,绿肥科研专项"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连续实施,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获准建设。通过绿肥科研专项的实施,绿肥种质资源条件进一步完善,绿肥轻简化生产水平大大提升,一批生产新方式、新技术被研发运用,基于绿肥的高产稳产及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广泛推广。证明了绿肥在有效促进作物养分供给、保障作物稳产高产、全面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状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作用。60年的实践证明,绿肥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绿色农业的有效技术支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科研 回顾 成就 展望
下载PDF
中国秸秆养分资源数量及替代化肥潜力 被引量:266
18
作者 宋大利 侯胜鹏 +2 位作者 王秀斌 梁国庆 周卫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共21页
【目的】弄清中国秸秆资源数量及其养分资源量,旨在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施用零增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中国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花生和油菜为研究对象,... 【目的】弄清中国秸秆资源数量及其养分资源量,旨在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施用零增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中国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花生和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中国统计数据和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2015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数量及其养分资源量进行估算,同时对各地区不同作物最佳施肥量进行统计,分析秸秆不同比例还田下氮、磷、钾输入量分别占化肥用量百分比。【结果】2015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71878.53万t,所含的氮(N)、磷(P_2O_5)、钾(K_2O)养分资源总量分别达到625.6、197.9、1159.5万t。秸秆养分资源量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最大,分别占养分资源总量的33.1%、14.5%和34.2%,其他作物以油菜秸秆养分数量最高,占7.6%。作物秸秆养分数量中以玉米氮和磷养分数量最高,分别占单质养分总量的37.4%(N)和41.5%(P_2O_5);钾养分数量以水稻最高,占36.9%(K_2O)。秸秆总量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多,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6.4%和26.2%。秸秆养分资源总量最高的为黑龙江省,其次为河南和山东,分别占全国秸秆养分资源总量的10.3%、9.5%和6.8%。中国2015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2亿hm^2,产量为6.3亿t,作物理论N、P_2O_5和K_2O需求量分别为1445.9、546.4、1652.3万t。如果将秸秆全量还田,带入农田的平均养分量可高达N 54.4kg/hm^2、P_2O_515.5 kg/hm2和K_2O 88.1 kg/hm^2,相当于化肥用量的38.4%(N)、18.9%(P_2O_5)和85.5%(K_2O)。【结论】中国农作物秸秆数量及其养分资源量巨大,依据地域秸秆特点,充分合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是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产量 秸秆养分资源量 化肥减施
下载PDF
田间土壤氨挥发的原位测定——通气法 被引量:251
19
作者 王朝辉 刘学军 +1 位作者 巨晓棠 张福锁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5-209,共5页
本研究设计了原位测定田间土壤氨挥发的一种通气法 ,并通过回收率试验和田间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和传统的密闭法相比 ,通气法不仅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 ,而且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高 ,回收率为 99 5 1% ,变异系数仅为 0 77% ... 本研究设计了原位测定田间土壤氨挥发的一种通气法 ,并通过回收率试验和田间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和传统的密闭法相比 ,通气法不仅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 ,而且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高 ,回收率为 99 5 1% ,变异系数仅为 0 77% ;由通气法测定的田间不同施肥小区氨挥发的平均速率和总量分别介于N 0 0 7~ 0 87kg·hm-2 ·d-1和N 2 93~ 35 6 9kg·hm-2 ,明显高于密闭法。可见 ,通气法更适于田间土壤氨挥发的原位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氨挥发 通气法 田间原位测定
下载PDF
我国蔬菜化肥减施潜力与科学施用对策 被引量:264
20
作者 黄绍文 唐继伟 +2 位作者 李春花 张怀志 袁硕 植物营养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80-1493,共14页
本文基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团队"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对全国蔬菜的试验和调查结果 (共1227个农户地块,其中578个设施蔬菜地块,649个露地蔬菜地块),细致分析了我国蔬菜化肥和有机肥使用本底及... 本文基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团队"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对全国蔬菜的试验和调查结果 (共1227个农户地块,其中578个设施蔬菜地块,649个露地蔬菜地块),细致分析了我国蔬菜化肥和有机肥使用本底及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蔬菜化肥养分(N+P_2O_5+K_2O)用量平均为1092.0 kg/hm^2,是全国农作物化肥养分用量(328.5 kg/hm^2)的3.3倍,其中设施和露地蔬菜化肥养分用量平均分别为1354.5和859.5 kg/hm^2,分别是全国农作物化肥养分用量的4.1和2.6倍。2)我国蔬菜肥料(化肥+有机肥)中氮、磷和钾各自总用量普遍超量,主要设施蔬菜N、P_2O_5和K_2O施用总量平均分别是各自推荐量的1.9、5.4和1.6倍,主要露地蔬菜N、P_2O_5和K_2O施用总量平均分别是各自推荐量的2.7、5.9和1.5倍,区域间蔬菜肥料养分用量不均衡现象突出,蔬菜种类间肥料养分用量差异大。3)有机肥和基施化肥中的N、P_2O_5、K_2O比例不合理,P_2O_5占比明显过高。设施栽培蔬菜总养分投入、有机肥养分和基施化肥养分N∶P_2O_5∶K_2O分别为1.00∶0.85∶0.94、1.00∶1.10∶0.88和1.00∶0.95∶1.09;露地蔬菜三者比例平均分别为1.00∶0.63∶0.56、1.00∶1.01∶0.84和1.00∶0.90∶0.67。4)基肥化肥养分用量比例普遍过高,设施和露地蔬菜平均分别达到45.7%和51.0%,其中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设施蔬菜基肥化肥养分比例平均在45.5%~68.7%之间,华中地区露地蔬菜基肥化肥养分比例平均高达63.0%。5)按合理施肥条件下设施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45%、露地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35%的比例估算,主要设施蔬菜化肥养分减施潜力平均在34.8%~67.1%之间,主要露地蔬菜化肥养分减施潜力在41.9%~76.8%之间。我国主要菜区今后在减少N、P_2O_5、K_2O投入总量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协调N、P_2O_5、K_2O比例以及化肥的基追肥比例,改进磷肥使用策略,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化肥养分投入 有机肥养分投入 化肥减量潜力 化肥科学施用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