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2,9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 被引量:634
1
作者 王田苗 陶永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3,共13页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其在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焊接、上下料、磨削抛光、搬运码垛、装配、喷涂等作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结合在机器人领域的相关工作,在分析国内外关于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工业机器人目前涉及的灵...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其在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焊接、上下料、磨削抛光、搬运码垛、装配、喷涂等作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结合在机器人领域的相关工作,在分析国内外关于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工业机器人目前涉及的灵巧操作、自主导航、环境感知、人机交互与安全性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做简要的综述。提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在把握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的同时,为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与产业提供相关战略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轻巧操作 自主导航 环境感知 产业化 发展战略
下载PDF
大数据下机械智能故障诊断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374
2
作者 雷亚国 贾峰 +2 位作者 孔德同 林京 邢赛博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104,共11页
机械故障是风力发电设备、航空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等大型机械装备安全可靠运行的'潜在杀手'。故障诊断是保障机械装备安全运行的'杀手锏'。由于诊断的装备量大面广、每台装备测点多、数据采样频率高、装备服役历时长... 机械故障是风力发电设备、航空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等大型机械装备安全可靠运行的'潜在杀手'。故障诊断是保障机械装备安全运行的'杀手锏'。由于诊断的装备量大面广、每台装备测点多、数据采样频率高、装备服役历时长,所以获取了海量的诊断数据,推动故障诊断领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而机械智能故障诊断有望成为大数据下诊断机械装备故障的'一把利器'。与此同时,大数据给机械智能故障诊断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数据为王'的学术思想有望成为主流、诊断整机或系统级对象成为可能、全面解析故障演化过程成为趋势等;但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数据大而不全呈'碎片化'、故障特征提取受制于人为经验、浅层诊断模型诊断精度低等。阐述了机械智能故障诊断大数据的特点;从信号获取、特征提取、故障识别与预测三个环节,综述了机械智能故障诊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指出了机械智能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挑战;最后讨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解决途径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装备 智能故障诊断 大数据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机械装备大数据健康监测方法 被引量:342
3
作者 雷亚国 贾峰 +1 位作者 周昕 林京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9-56,共8页
机械装备正在朝着高速、高精、高效方向发展,为了确保这些装备的健康运行,健康监测系统采集了海量数据来反映机械的健康状况,促使机械健康监测领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机械大数据具有大容量、多样性与高速率的特点,研究和利用... 机械装备正在朝着高速、高精、高效方向发展,为了确保这些装备的健康运行,健康监测系统采集了海量数据来反映机械的健康状况,促使机械健康监测领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机械大数据具有大容量、多样性与高速率的特点,研究和利用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从机械装备大数据中挖掘信息,高效、准确地识别装备的健康状况,成为机械装备健康监测领域面临的新问题。深度学习理论作为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强大的建模和表征能力在图像和语音处理等领域的大数据处理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结合机械大数据的特点与深度学习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机械装备健康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深度学习利用机械频域信号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其优势在于能够摆脱对大量信号处理技术与诊断经验的依赖,完成故障特征的自适应提取与健康状况的智能诊断,因此克服了传统智能诊断方法的两大缺陷:需要掌握大量的信号处理技术结合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来提取故障特征;使用浅层模型难以表征大数据情况下信号与健康状况之间复杂的映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多种工况、大量样本下多级齿轮传动系统不同故障位置不同故障类型的故障特征自适应提取与健康状况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健康监测 深度学习理论 大数据分析
下载PDF
机械故障诊断基础研究“何去何从” 被引量:283
4
作者 王国彪 何正嘉 +1 位作者 陈雪峰 赖一楠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72,共10页
机械故障诊断是一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兴学科,其突出特点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该学科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渐成熟,在信号获取与传感技术、故障机理与征兆联系、信号处理与诊断方法、智能决策与诊断系统等方面形成较... 机械故障诊断是一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兴学科,其突出特点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该学科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渐成熟,在信号获取与传感技术、故障机理与征兆联系、信号处理与诊断方法、智能决策与诊断系统等方面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涌现了如全息谱诊断、小波有限元裂纹动态定量诊断等原创性理论成果,在机械、冶金、石化、能源和航空等行业取得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程应用。但是,该学科也还存在着故障机理研究不足、诊断方法有限和智能诊断系统薄弱等问题。今后机械故障诊断学科的基础研究和源头探索究竟应该如何开展,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将是一个非常急切且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对国内外机械故障诊断学科基础理论和工程实际应用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该学科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突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故障机理 特征提取 寿命预测
下载PDF
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1
5
作者 罗仕鉴 潘云鹤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3,共6页
感性意象是工业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论述产品设计中感性意象的有关概念,分析感性工学、意象尺度、基于用户知识与设计知识的设计研究等理论体系,探讨感性意象的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在工业设计中... 感性意象是工业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论述产品设计中感性意象的有关概念,分析感性工学、意象尺度、基于用户知识与设计知识的设计研究等理论体系,探讨感性意象的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针对工业设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感性意象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感性工学 语义差异法 意象尺度 知识
下载PDF
产品模块化设计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9
6
作者 侯亮 唐任仲 徐燕申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1,共6页
作为实现大批量定制生产、敏捷制造的重要一环,产品模块化设计通过对不同模块的组合实现了以有限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品种。这种设计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并被认为是当前工程领域中最优设计的目标之一。然而,产品模块化设计的理论... 作为实现大批量定制生产、敏捷制造的重要一环,产品模块化设计通过对不同模块的组合实现了以有限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品种。这种设计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并被认为是当前工程领域中最优设计的目标之一。然而,产品模块化设计的理论研究则落后于其实践应用,解决方案也多表现在概念阶段上。通过研究模块化设计相关文献,论述了模块化产品设计的有关概念、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实例;最后,提出了产品模块化设计的研究热点课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产品 模块 产品族 大批量定制 敏捷制造 产品设计
下载PDF
超精密加工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227
7
作者 袁巨龙 张飞虎 +3 位作者 戴一帆 康仁科 杨辉 吕冰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1-177,共17页
超精密加工是获得高形状精度、表面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的必要手段。随着对产品质量和多样化的要求日益提高,对超精密加工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超精密加工技术已成为包含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一个复杂系统工程。介绍各种超精密加工技术的... 超精密加工是获得高形状精度、表面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的必要手段。随着对产品质量和多样化的要求日益提高,对超精密加工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超精密加工技术已成为包含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一个复杂系统工程。介绍各种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内涵、应用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过程与趋势以及未来应研究开发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从加工精度、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角度对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超精密加工机床、超精密切削、超精密磨削和超精密抛光技术进行重点评述和比较。分析我国在超精密加工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对超精密加工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我国本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及产业发展策略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增材制造:实现宏微结构一体化制造 被引量:233
8
作者 李涤尘 贺健康 +5 位作者 田小永 刘亚雄 张安峰 连芩 靳忠民 卢秉恒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135,共7页
增材制造技术是基于分层制造原理发展而来的先进制造技术,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与制造技术多学科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当今世界各制造强国竞相发展的热点技术。基于增材制造材料逐点累积的成形过程,提出宏微结构一体化制造的学术观点。... 增材制造技术是基于分层制造原理发展而来的先进制造技术,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与制造技术多学科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当今世界各制造强国竞相发展的热点技术。基于增材制造材料逐点累积的成形过程,提出宏微结构一体化制造的学术观点。该方法在金属、陶瓷与复合材料的成形制造中有着其他制造方法难以替代的优势,可以实现制造短流程化,并推动大批量制造模式向个性化制造模式发展。列举近年在金属零件定向晶组织制造、光子晶体制造、生物组织器官支架制造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宏微结构一体化增材制造技术的实现方法与工程应用,解决了传统制造技术难以解决的宏微结构一体化制造难题,给制造技术展示出全新的发展前景,为相关学科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造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快速成形 生物制造 宏微结构一体化制造
下载PDF
车间生产调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105
9
作者 何霆 刘飞 +1 位作者 马玉林 杨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7-102,共6页
分析了车间调度问题的类型与特点,总结了调度问题的建模、调度方法与策略,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现行车间调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车间调度 建模 调度方法 生产调度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97
10
作者 陈雪峰 李继猛 +2 位作者 程航 李兵 何正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5-52,共8页
针对目前迅猛发展的风电装备缺乏有效监测诊断方法开展综述,指出其研究现状和值得研究的问题。综述风力发电机的发展现状、故障特点和诊断难点,风力发电机的装机容量和规模都在逐年扩大,目前基于振动监测的风力发电机在线诊断系统尚属空... 针对目前迅猛发展的风电装备缺乏有效监测诊断方法开展综述,指出其研究现状和值得研究的问题。综述风力发电机的发展现状、故障特点和诊断难点,风力发电机的装机容量和规模都在逐年扩大,目前基于振动监测的风力发电机在线诊断系统尚属空白,其运行维护费用增加以及频繁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风电的经济效益。针对风力发电机中的主要故障部件,如齿轮箱、发电机、叶片等,介绍现有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结合风力发电机工作在变转速、不稳定载荷等工况下的特点,指出研究重点是需要针对这一新型装备研究其故障机理和特定的诊断方法,研发适合于风力发电机特点的在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状态检测 故障诊断 齿轮箱 发电机 叶片
下载PDF
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 被引量:108
11
作者 路甬祥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共8页
论述了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未来社会环境与需求,现代设计概念与方法学和工程设计管理。
关键词 工程设计 发展趋势 现代设计概念 管理
下载PDF
仿生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82
12
作者 王国彪 陈殿生 +1 位作者 陈科位 张自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7-44,共18页
仿生机器人是指依据仿生学原理,模仿生物结构、运动特性等设计的性能优越的机电系统,已逐渐在反恐防爆、太空探索、抢险救灾等不适合由人来承担任务的环境中凸显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按照工作环境可将仿生机器人分为陆面仿生机器人、空中... 仿生机器人是指依据仿生学原理,模仿生物结构、运动特性等设计的性能优越的机电系统,已逐渐在反恐防爆、太空探索、抢险救灾等不适合由人来承担任务的环境中凸显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按照工作环境可将仿生机器人分为陆面仿生机器人、空中仿生机器人以及水下仿生机器人三类。指出仿生机器人经历了原始探索、宏观仿形与运动仿生、机电系统与生物性能部分融合三个阶段,并概述三类仿生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发现当前研究还存在着生物运动机理研究不深,结构设计、材料应用、驱动及控制方式大多较为传统、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了仿生机器人从宏观到微观与生物都存在较大差异,'形似而神不似',远未达到实际应用程度。指出仿生机器人正向着刚柔混合结构,仿生结构、材料、驱动一体化,神经元精细控制,高效的能量转换的类生命系统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人 刚柔混合结构 结构材料驱动一体化 类生命系统
下载PDF
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被引量:173
13
作者 张国辉 高亮 +1 位作者 李培根 张超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5-151,共7页
分析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提出一种求解该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在考虑各个机器负荷平衡,所有机器上的总负荷和最大完工时间等性能指标更加合理情况下,设计一种全局搜索、局部搜索和随机产生相结合的初始化方法,提高种群初始解的... 分析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提出一种求解该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在考虑各个机器负荷平衡,所有机器上的总负荷和最大完工时间等性能指标更加合理情况下,设计一种全局搜索、局部搜索和随机产生相结合的初始化方法,提高种群初始解的质量,加快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结合问题特点设计合理的染色体编码方式、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防止遗传操作过程中非法解的产生,避免染色体的修复,提高求解效率。使用文献中相同的实例测试利用初始化方法的改进遗传算法,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其他遗传算法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所提出的初始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初始化
下载PDF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8
14
作者 谢友柏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共9页
在分析了市场和资源结构变化等与制造业竞争有关的时代特征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命题。以教育部现代设计与制造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为中心的群体进行了在互联网上组织合作设计的实践,并对设计理论进行了探索。事实表明,已有... 在分析了市场和资源结构变化等与制造业竞争有关的时代特征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命题。以教育部现代设计与制造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为中心的群体进行了在互联网上组织合作设计的实践,并对设计理论进行了探索。事实表明,已有的研究仅仅是与设计有关的一些片段,不能统帅整个设计过程,尤其是不能面对市场对产品创新的压力空前增加和设计所依赖的智力资源从垂直结构向水平结构转变的环境。现代设计理论应当主要由四部分构成:设计过程理论,性能需求驱动理论,知识流理论和多利益方协调理论。介绍了它们的内容框架和讨论了可以采用的方法。这里面除设计过程理论和性能需求驱动理论中一部分内容曾经有过研究,多数问题刚刚开始受到重视,所以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有效的方法只能在正确理论指导下产生,工具(含软件)则是为实现方法而开发的。认为不必研究理论就可以实现好的设计软件是不对的,即使最终也能获得一些能够推广的方法,效率将会很低,有时广泛应用的软件甚至会是设计进步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 设计理论 设计方法 性能需求 知识流 制造业
下载PDF
网络联盟企业中的设计伙伴选择方法 被引量:86
15
作者 马永军 蔡鹤皋 张曙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19,共5页
如何选择网络联盟企业的成员是组建网络联盟企业的关键。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选择设计伙伴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环境下开发了一个设计伙伴选择系统。
关键词 网络联盟企业 设计伙伴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发展现状综述 被引量:169
16
作者 余卓平 冯源 熊璐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114,共10页
回顾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问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主要结构特征是将驱动电动机直接安装在驱动轮内或驱动轮附近,具有驱动传动链短、传动高效、结构紧凑等突出优点。电动机既是汽车的信息单元,又是快速反应的控制执行单元,... 回顾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问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主要结构特征是将驱动电动机直接安装在驱动轮内或驱动轮附近,具有驱动传动链短、传动高效、结构紧凑等突出优点。电动机既是汽车的信息单元,又是快速反应的控制执行单元,且通过独立控制电动机驱/制动转矩容易实现多种动力学控制功能。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为驱动防滑与制动防抱死控制提供更迅速更精确的执行器,但其对状态估计的精度和控制算法的鲁棒性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控制与传统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相比,涵盖从常规到极限的全工况范围,因此算法须对非线性的轮胎特性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差速、差动驱动助力转向和车身姿态等控制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为解决多个动力学控制间的协调问题,集成控制成为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汽车动力学控制 驱动防滑控制 制动防抱死控制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运动跟踪控制 转矩分配控制
下载PDF
轻量化多材料汽车车身连接技术进展 被引量:167
17
作者 李永兵 马运五 +2 位作者 楼铭 雷海洋 林忠钦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23,共23页
轻量化作为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综合考虑成本、性能及轻量化效果,采用多材料混合车身设计成为未来最为重要的车身轻量化手段。然而,异质材料物理属性差异大,采用传统电阻点焊技术难以实现可靠连接,使得轻... 轻量化作为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综合考虑成本、性能及轻量化效果,采用多材料混合车身设计成为未来最为重要的车身轻量化手段。然而,异质材料物理属性差异大,采用传统电阻点焊技术难以实现可靠连接,使得轻量化多材料混合车身的装配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对比分析典型异质材料之间的物理属性差异,提出异质材料连接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三大科学挑战,即界面硬脆相问题、电化学腐蚀问题以及变形和应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机械连接、熔钎焊、固相焊、胶接等四类异质材料连接工艺的研究进展、优缺点、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旨在为多材料汽车车身的设计与制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多材料汽车车身 异质材料连接 机械连接 熔钎焊 固相焊 胶接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67
18
作者 胡茑庆 陈徽鹏 +2 位作者 程哲 张伦 张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8,共10页
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具有非平稳特性,需要一定的先验知识和诊断专业知识设计和解释特征从而实现故障诊断。为了实现行星齿轮箱的智能诊断,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convoluti... 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具有非平稳特性,需要一定的先验知识和诊断专业知识设计和解释特征从而实现故障诊断。为了实现行星齿轮箱的智能诊断,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DCNN)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内禀模式函数(Intrinsicmode function, IMF);然后利用DCNN融合特征信息明显的IMF分量,并自动提取特征;最后,将特征用于分类器分类识别,从而实现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的自动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地对行星齿轮箱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经验模态分解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行星齿轮箱
原文传递
大数据下机械装备故障的深度迁移诊断方法 被引量:165
19
作者 雷亚国 杨彬 +1 位作者 杜兆钧 吕娜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共8页
机械故障智能诊断是大数据驱动下保障装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准确识别装备的健康状态,智能诊断需要依靠充足的可用监测数据训练智能诊断模型。而在工程实际中,机械装备的可用数据稀缺,导致训练的智能诊断模型对装备健康状态的识别... 机械故障智能诊断是大数据驱动下保障装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准确识别装备的健康状态,智能诊断需要依靠充足的可用监测数据训练智能诊断模型。而在工程实际中,机械装备的可用数据稀缺,导致训练的智能诊断模型对装备健康状态的识别精度低,制约了机械故障智能诊断的工程应用。鉴于实验室环境中获取的装备可用数据充足,即数据的典型故障信息丰富、健康标记信息充足,且此类数据与工程实际装备的监测数据间存在相关的故障信息,提出机械装备故障的深度迁移诊断方法,将实验室环境中积累的故障诊断知识迁移应用于工程实际装备。首先构建领域共享的深度残差网络,从源自不同机械装备的监测数据中提取迁移故障特征;然后在深度残差网络的训练过程中施加领域适配正则项约束,形成深度迁移诊断模型。通过实验室滚动轴承与机车轴承的迁移诊断试验对提出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能够运用实验室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知识,识别出机车轴承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装备 机械故障智能诊断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原文传递
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28
20
作者 唐涛 刘志峰 +1 位作者 刘光复 刘蕾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9-154,共6页
绿色设计强调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模块化设计则以面向模块和功能分析为主要特征,能够通过模块的选择与组合快速形成产品系列。将绿色设计思想与模块化设计方法结合起来,引入层次分析法,提出了... 绿色设计强调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模块化设计则以面向模块和功能分析为主要特征,能够通过模块的选择与组合快速形成产品系列。将绿色设计思想与模块化设计方法结合起来,引入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其设计流程。这种方法利用零件合并准则对零件进行合并,利用功能准则和绿色准则对模块进行划分,能够同时保证产品的功能属性和环境属性。最后以分体空调器室外机组为实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设计 模块化设计 功能分析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