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078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钦州坭兴陶的文化内涵、特点及发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吴小玲 广西地方志 2007年第4期32-37,共6页
号称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以其独特的原料、工艺流程、造型特征、产品种类、独具特色的雕刻装饰手法及所具有的广西北部湾沿海乡土民俗特色等在世界陶瓷艺苑中独树一帜。必须重视对坭兴陶文化的发掘、保护... 号称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以其独特的原料、工艺流程、造型特征、产品种类、独具特色的雕刻装饰手法及所具有的广西北部湾沿海乡土民俗特色等在世界陶瓷艺苑中独树一帜。必须重视对坭兴陶文化的发掘、保护和继承,促进传统工艺进步,把之发扬光大,使坭兴陶成为钦州特有的城市名片和标识性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坭兴陶文化 内涵 特点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钦州制陶与坭兴史考 被引量:19
2
作者 黄立廉 广西地方志 2006年第5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史考 州制 考古发现 民国时期 陶瓷历史 钦州市 人类发展史
下载PDF
南流江变迁与合浦港的兴衰 被引量:13
3
作者 廖国一 曾作健 广西地方志 2005年第3期39-44,共6页
合浦港是我国古代南方一大名港,早在汉代便成为沟通岭南与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我国通往东盟古代各国及印度、欧洲等地的重要港口,在历史上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但近百年来,合浦港逐渐被昔日的子港口———北海港所取代... 合浦港是我国古代南方一大名港,早在汉代便成为沟通岭南与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我国通往东盟古代各国及印度、欧洲等地的重要港口,在历史上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但近百年来,合浦港逐渐被昔日的子港口———北海港所取代。合浦港的兴起、发展和衰落与连接它的南流江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流江 合浦港 变迁
下载PDF
近代广西桉树种植探析——以《桉树在广西生长之状况》为中心 被引量:12
4
作者 杜颢 广西地方志 2021年第3期62-68,共7页
晚清以来,桉树由通商口岸龙州、北海、梧州传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桉树的经济价值不断凸显,在官方力量的推动下,从零星的景观树转变为规模巨大的试验林。但是受限于时局、技术、政策,桉树未能在当时广西大规模种植。
关键词 近代 广西 桉树种植
下载PDF
试论明清时期瘴气对广西社会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陈呈 广西地方志 2007年第1期41-47,56,共8页
由环境恶劣及其变化而产生的疾病是从古至今的中国人都必须面对的灾难之一。这些疾病不但会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整个人类群体的社会活动,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由瘴气所引发的瘴病和瘴疾就是环境疾病之一,在尽人力却难制天命... 由环境恶劣及其变化而产生的疾病是从古至今的中国人都必须面对的灾难之一。这些疾病不但会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整个人类群体的社会活动,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由瘴气所引发的瘴病和瘴疾就是环境疾病之一,在尽人力却难制天命的古代社会里,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尤其巨大。由于广西瘴情严重,瘴气对广西的民族分布格局、官僚制度、军事征防、民族文化、交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广西 瘴气 社会影响
下载PDF
广西宾阳炮龙节仪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颜姿 广西地方志 2007年第3期88-90,共3页
炮龙节是广西宾阳县的传统节日。炮龙节中原来在开光仪式中占有神圣地位的炮龙,在舞龙的过程中被当地人进行暴力的"虐待"。经过分析发现仪式中对炮龙前后态度行为转化有地位逆转仪式的阈限特性、情感的释放、当地人的价值观... 炮龙节是广西宾阳县的传统节日。炮龙节中原来在开光仪式中占有神圣地位的炮龙,在舞龙的过程中被当地人进行暴力的"虐待"。经过分析发现仪式中对炮龙前后态度行为转化有地位逆转仪式的阈限特性、情感的释放、当地人的价值观、龙的神格地位较低四个方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阳炮龙节 仪式 态度行为转化原因
下载PDF
南宋《静江府城池图》简述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益桂 广西地方志 2001年第1期43-47,共5页
宋代共在桂林五次筑城 ,《静江府城池图》记载的是其中南宋末年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筑城情况及用工用料用款数量。当时元军已从云南打到桂南 ,筑城目的是防御元军。《城池图》内容以军事设施为主 ,可据以分析宋军的部署 ;图上也绘有街... 宋代共在桂林五次筑城 ,《静江府城池图》记载的是其中南宋末年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筑城情况及用工用料用款数量。当时元军已从云南打到桂南 ,筑城目的是防御元军。《城池图》内容以军事设施为主 ,可据以分析宋军的部署 ;图上也绘有街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江府城池图 防御设施 城区发展
下载PDF
灵渠的开凿与修缮 被引量:11
8
作者 范玉春 广西地方志 CSSCI 2009年第6期49-51,共3页
灵渠位于广西北部兴安县城附近,开凿于秦代。灵渠的开凿与通航不仅大大加速了秦始皇统一岭南的军事进程,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渠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 灵渠位于广西北部兴安县城附近,开凿于秦代。灵渠的开凿与通航不仅大大加速了秦始皇统一岭南的军事进程,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渠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灵渠的畅通,历代政府均对灵渠进行过修缮。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主要有李渤、李师中、乜儿吉尼、严震直、单渭、陈元龙、李秉衡主持的7次修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渠 开凿 修缮
下载PDF
广西三地彩调的异同 被引量:8
9
作者 杨爱民 彭梅玉 广西地方志 2003年第5期36-42,13,共8页
彩调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主要分布在桂北、桂中、桂西南地区 ,三地彩调有共同的唱腔、曲牌和伴奏乐器 ,有共同的上演剧目和表演方式 ,有共同的班规习俗。但在各地流布中产生某些变异 ,主要是在剧目、音乐、表演、舞台美术... 彩调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主要分布在桂北、桂中、桂西南地区 ,三地彩调有共同的唱腔、曲牌和伴奏乐器 ,有共同的上演剧目和表演方式 ,有共同的班规习俗。但在各地流布中产生某些变异 ,主要是在剧目、音乐、表演、舞台美术方面 ,因受桂剧、粤剧及各民族民歌、舞蹈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调剧 广西 地方戏曲 剧目 表演方式 艺术风格 舞台美术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人文内涵探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曼平 广西地方志 2005年第4期61-67,共7页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中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服饰既以实用为本,又借以展示民族形象,折射民族心态,体现财富观念,衡量妇女素质、能力和美德,还成为人情关系的媒介以及理想、愿望的寄托。研究服饰文化的人文内涵,对弘扬和创新发展民...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中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服饰既以实用为本,又借以展示民族形象,折射民族心态,体现财富观念,衡量妇女素质、能力和美德,还成为人情关系的媒介以及理想、愿望的寄托。研究服饰文化的人文内涵,对弘扬和创新发展民族原生态文化,开发民俗生态旅游产品,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少数民族 服饰文化 人文内涵 人情关系 财富观念
下载PDF
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秋萍 广西地方志 CSSCI 2009年第3期59-62,共4页
本文在文献和田野资料的基础上,从人类学、历史学等视角,追溯桂南"跳岭头"源流。认为:桂南"跳岭头"本质上是傩,可定性为含有军傩成分的民间傩,又是一种傩戏。自汉唐由秦中至楚荆、至桂林、广东,向桂南流布,因傩的... 本文在文献和田野资料的基础上,从人类学、历史学等视角,追溯桂南"跳岭头"源流。认为:桂南"跳岭头"本质上是傩,可定性为含有军傩成分的民间傩,又是一种傩戏。自汉唐由秦中至楚荆、至桂林、广东,向桂南流布,因傩的传播衍生"跳岭头",明清时期在桂南普及、兴盛,其传播过程是壮、汉文化互相融合、互相吸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南 “跳岭头” 源流
下载PDF
壮医药史简述 被引量:9
12
作者 邓鸣鸣 郎尚德 广西地方志 2016年第4期38-44,共7页
壮医药是壮族的传统医药,在先秦时期萌芽,经汉魏六朝的发展,于唐宋时期形成包括10多种医疗方法的壮医多层次结构,明清至民国时期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广西对壮医药进行大规模的发掘整理研究,使壮医药在理论研究、人材培养和规... 壮医药是壮族的传统医药,在先秦时期萌芽,经汉魏六朝的发展,于唐宋时期形成包括10多种医疗方法的壮医多层次结构,明清至民国时期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广西对壮医药进行大规模的发掘整理研究,使壮医药在理论研究、人材培养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 针刺疗法 线点灸疗法 壮医院
下载PDF
宋“元祐党籍”碑两种重刻本的甄别 被引量:9
13
作者 方学志 广西地方志 2001年第2期49-50,53,共3页
关键词 徽宗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党籍 中国历史 蔡京 天下 政治斗争 宋代
下载PDF
古居秀雅 莲风传承——桂林江头洲村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思雄 广西地方志 2005年第5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桂林市 传承 古村落 文化名城 灵川县 河西 旅游 将军
下载PDF
永平寨位置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家发 广西地方志 1994年第6期48-50,共3页
永平寨位置考李家发在广西历史辖境范围内,曾有过两个永平寨。一是北宋于邕州左江道下所设之永平寨,左江道相当于元代的“路”和明代的“府”,下辖思明、思陵、禄州、西平州等羁康州。但存在的时间不长,据《宋史·地理志》载,... 永平寨位置考李家发在广西历史辖境范围内,曾有过两个永平寨。一是北宋于邕州左江道下所设之永平寨,左江道相当于元代的“路”和明代的“府”,下辖思明、思陵、禄州、西平州等羁康州。但存在的时间不长,据《宋史·地理志》载,到元丰年间,已不复存在。另一永平寨则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外代答》 《明太祖实录》 巡检司 越南 谅山 平州 边境贸易 安南 交趾 宁明县
下载PDF
灵渠工程的功能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燕柳斌 刘仲桂 +1 位作者 张信贵 吴雪茹 广西地方志 2003年第6期50-53,共4页
灵渠是已有 2 2 0 0余年历史的一条古老运河 ,在历史上它是我国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 ,对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前虽其航运作用被现代交通工具所取代 ,但仍具有灌溉、供水、环境、旅游等方面的功能。本文利... 灵渠是已有 2 2 0 0余年历史的一条古老运河 ,在历史上它是我国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 ,对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前虽其航运作用被现代交通工具所取代 ,但仍具有灌溉、供水、环境、旅游等方面的功能。本文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对灵渠工程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功能分析与研究 ,以促进灵渠功能的可持续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渠工程 功能分析 水利工程 经济效益 中国
下载PDF
广西书院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业强 广西地方志 2004年第2期53-59,共7页
关键词 广西书院 地方教育事业 管理机制 教育经费 教学体制
下载PDF
土官与土司考辩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耀天 广西地方志 1999年第3期27-32,共6页
在壮族史上,土司史是个重要的内容。对土官与土司的理解,历来多见分歧。它虽是个名称问题,但“名不正则言不顺”,似有考究的必要。本文排比疏理,考证了土官、土司二词的来源,各自的涵义,及其在流传使用过程中的混用,否定了“文... 在壮族史上,土司史是个重要的内容。对土官与土司的理解,历来多见分歧。它虽是个名称问题,但“名不正则言不顺”,似有考究的必要。本文排比疏理,考证了土官、土司二词的来源,各自的涵义,及其在流传使用过程中的混用,否定了“文职为土官,武职为土司”的观念,提出了作为制度而言,应以“土司制度”为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制度 车里宣慰司 《明实录》 宣抚司 广西 宣慰使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官衙 宋会要辑稿 贵州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审美观探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曼平 广西地方志 2005年第6期45-51,共7页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色彩、质感、形制、装饰图案等方面具有自然美特征;同时具有形式美和艺术美,即调和对比美、单纯齐一美、对称均衡美、多样统一美。其审美观主要源于自然崇拜和源于生活。研究它,对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弘扬和...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色彩、质感、形制、装饰图案等方面具有自然美特征;同时具有形式美和艺术美,即调和对比美、单纯齐一美、对称均衡美、多样统一美。其审美观主要源于自然崇拜和源于生活。研究它,对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弘扬和创新发展民族原生态文化,开发民族服饰商品及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品,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少数民族 传统服饰文化 自然美 形式美 艺术美 审美观
下载PDF
简析清代方志中的舆图 被引量:8
20
作者 史五一 广西地方志 CSSCI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地图称作舆图,舆图与方志之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清代方志中的舆图在舆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数量多,种类丰富,绘制技术比较高,科学性、准确性也进一步提高,在方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清代方志中舆图思想与设置对今天的修志也不无... 地图称作舆图,舆图与方志之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清代方志中的舆图在舆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数量多,种类丰富,绘制技术比较高,科学性、准确性也进一步提高,在方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清代方志中舆图思想与设置对今天的修志也不无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方志 舆图 功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