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矿物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3
1
作者 和钟铧 刘招君 张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
综述了重矿物在物源分析、构造演化、地层分析对比、岩相古地理重建及古气侯恢复等方面的应用及进展。认为在盆地分析中 ,重矿物与其它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总体评价 ,综合研究 ,将获得更接近实际的结论。
关键词 重矿物 盆地分析 物源分析 岩相古地理 古气候
下载PDF
降雨对滑坡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153
2
作者 殷坤龙 汪洋 唐仲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8,共4页
从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讨论了滑坡过程中的地下水作用机理和地下水动力场的时空分布问题 ,建立了二维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临界水位高度模型和描述滑坡剖面二维不稳定流动问题的动力学模型 ;以临界水位高度模型对重庆土台镇滑坡稳定性... 从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讨论了滑坡过程中的地下水作用机理和地下水动力场的时空分布问题 ,建立了二维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临界水位高度模型和描述滑坡剖面二维不稳定流动问题的动力学模型 ;以临界水位高度模型对重庆土台镇滑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滑坡的防治措施宜首先考虑地表水防渗和地下排水方案 ,在滑坡位移监测的同时更应考虑位移、降雨量、地下水动态三者的结合 ;采用数值模型计算了长江三峡库区鸡扒子滑坡因降雨入渗而引起的地下水动力场的时空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 ,地下水水位和流速场的时空演化过程与滑坡发生的时空特点基本吻合 ,当降雨达到 46 h时 ,滑坡体中地下水流向与滑动面倾向基本一致 ,尤其是在滑体底部出现潜水流 ,此时的地下水流动对滑坡稳定性最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水 作用机理 数值模拟 地下水 流速场 水压力极限平衡模型
下载PDF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研究特点 被引量:123
3
作者 解习农 李思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2-26,共5页
陆相盆地具有多物源、物源近、相带窄、相变快、多沉积中心等特点,因而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研究与大陆边缘盆地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分别从层序形成的控制因素、层序界面、小层序组和体系域特征等方面论述了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研究的特... 陆相盆地具有多物源、物源近、相带窄、相变快、多沉积中心等特点,因而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研究与大陆边缘盆地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分别从层序形成的控制因素、层序界面、小层序组和体系域特征等方面论述了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研究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 层序地层 体系域 地层学
下载PDF
沉积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62
4
作者 徐亚军 杜远生 杨江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共7页
沉积物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是再现沉积盆地演化、恢复古环境的重要依据。简要回顾了物源分析的发展史,重点介绍了重矿物、沉积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在物源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指出了物源分析中尚需解决的地质问题。在... 沉积物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是再现沉积盆地演化、恢复古环境的重要依据。简要回顾了物源分析的发展史,重点介绍了重矿物、沉积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在物源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指出了物源分析中尚需解决的地质问题。在强调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的同时,也应考虑构造背景和化学风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沉积地球化学 沉积盆地分析
下载PDF
混积岩的分类和成因 被引量:164
5
作者 张雄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4,共4页
对各类混合作用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讨论。混积岩是陆源碎屑和碳酸盐颗粒及灰泥混合在一起的沉积岩 ,属典型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之间的过渡类型 ,据其成分可分为 4类。陆源碎屑和碳酸盐颗粒、灰泥的混合作用从成因上分为 5种类型 ... 对各类混合作用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讨论。混积岩是陆源碎屑和碳酸盐颗粒及灰泥混合在一起的沉积岩 ,属典型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之间的过渡类型 ,据其成分可分为 4类。陆源碎屑和碳酸盐颗粒、灰泥的混合作用从成因上分为 5种类型 :事件突变沉积混合、相缘渐变沉积混合、原地沉积混合、侵蚀再沉积混合、岩溶穿插再沉积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 沉积岩 陆源碎屑 碳酸盐 灰泥 成因 分类
下载PDF
富集因子在环境地球化学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9
6
作者 张秀芝 鲍征宇 唐俊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72,共8页
介绍了富集因子的概念、技术路线及应用方法,重点讨论了富集因子计算中的关键环节———如何选择参考元素及确定背景值;总结了参考元素应满足的3个条件,即稳定性、单一自然源、与其他污染元素显著相关;论述了背景值的重要意义以及确定方... 介绍了富集因子的概念、技术路线及应用方法,重点讨论了富集因子计算中的关键环节———如何选择参考元素及确定背景值;总结了参考元素应满足的3个条件,即稳定性、单一自然源、与其他污染元素显著相关;论述了背景值的重要意义以及确定方法,分析了全球元素质量分数平均值和区域背景值在富集因子应用中的不同效果;介绍了污染的判断标准。以湖北省某湖泊表层底泥为例说明了富集因子的计算过程,结果表明湖泊底层沉积物未受重金属污染,并通过地质积累指标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最后论述了富集因子存在的不足,指出其在区域性的、或特殊地质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因子 参考元素 背景值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拆沉作用(delamination)及其壳—幔演化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16
7
作者 高山 金振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共9页
拆沉作用导致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沉,相应软流圈上涌至壳—幔边界,使下地壳、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三者发生物质交换,引起岩浆作用、山脉隆升、伸展、垮塌,形成坳陷盆地,并最终使大陆地壳向长英质方向演化,产生与其它行星不同的、... 拆沉作用导致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沉,相应软流圈上涌至壳—幔边界,使下地壳、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三者发生物质交换,引起岩浆作用、山脉隆升、伸展、垮塌,形成坳陷盆地,并最终使大陆地壳向长英质方向演化,产生与其它行星不同的、独一无二的中性安山质或英云闪长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沉作用 构造演化 地壳 地幔 动力学
下载PDF
福特沃斯盆地Barnett页岩气藏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123
8
作者 聂海宽 张金川 +1 位作者 张培先 宋晓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93,共7页
福特沃斯盆地Newark East页岩气田是美国第一大页岩气田,代表了一个集烃源岩、储层和盖层等成藏体系所有关键要素存在于同一套页岩层的非常规天然气藏——页岩气藏。根据研究资料,对福特沃斯盆地Barnett页岩气藏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 福特沃斯盆地Newark East页岩气田是美国第一大页岩气田,代表了一个集烃源岩、储层和盖层等成藏体系所有关键要素存在于同一套页岩层的非常规天然气藏——页岩气藏。根据研究资料,对福特沃斯盆地Barnett页岩气藏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页岩厚度、有机质类型及丰度、成熟度、孔渗和裂缝特征以及含气量等指标,重点研究了Newark East页岩气田的特征,该气田具有页岩层相对较厚、有机质丰度高、热成熟度高和被致密碳酸盐岩包围的特征。最后得出Newark East气田Barnett页岩气藏的气藏模式,并认为该页岩气藏的特征、模式在马拉松-沃希托、阿巴拉契亚逆冲褶皱带前缘的前陆盆地中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模式 特征 Barnett页岩 福特沃斯盆地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3
9
作者 戴福初 李军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6,共6页
对地理信息系统 ( GIS)技术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作了分析 ,并介绍了笔者在该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认为只有在数据获取、GIS与滑坡专业模型的集成、GIS与遥感的集成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之后 ,才能充分发挥 GIS在滑坡研究中的作用。
关键词 滑坡灾害 空间分析 GIS 滑坡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东段构造演化及铜金多金属成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07
10
作者 郑有业 王保生 +1 位作者 樊子珲 张华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5-60,共6页
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的综合研究表明 ,西藏冈底斯东段蕴含着巨大的找矿潜力 ,矿化类型齐全 ,以斑岩型及喷流型为主。与构造演化相关形成四大成矿系列 :与新特提斯洋壳俯冲作用 (12 5~ 96Ma)有关的岩浆型 (Cr,Pt,Cu,Ni)矿床系列及喷... 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的综合研究表明 ,西藏冈底斯东段蕴含着巨大的找矿潜力 ,矿化类型齐全 ,以斑岩型及喷流型为主。与构造演化相关形成四大成矿系列 :与新特提斯洋壳俯冲作用 (12 5~ 96Ma)有关的岩浆型 (Cr,Pt,Cu,Ni)矿床系列及喷流型(Cu,Pb,Zn,Ag)矿床系列 ;与弧—陆碰撞造山作用 (85~ 5 0 Ma)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 (Au,Ag,Pb,Zn,Sb)、构造蚀变岩型 (Au)及矽卡岩型 (Cu)矿床系列 ;与造山期后伸展走滑作用 (2 2~ 12 Ma)有关的斑岩型 (Cu,Mo)、隐爆角砾岩型 (Cu,Au,Pb,Zn)、剪切带型 (Au,Ag,Sb)及矽卡岩型 (Cu,Fe)矿床系列。由俯冲杂岩带向北 ,具有由结晶分异型 (熔离型 )—剪切带型 (蚀变岩型 )—矽卡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斑岩型 +喷流型—喷流型—热液充填交代型的分带趋势 ,成矿总体显示出同源多位、同位多期、深源浅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成矿潜力 冈底斯 矿床系列 找矿前景 铜金多金属矿床 矿化类型
下载PDF
白云岩成因相关问题及主要形成模式 被引量:99
11
作者 张学丰 胡文瑄 张军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40,共9页
在综述白云岩成因研究历程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与之相关的4个方面的问题:①尽管白云岩原生沉淀与次生交代成因分歧依旧,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云岩的形成以次生交代为主;②白云石难以直接沉淀的原因是受结晶动力学条件制约,... 在综述白云岩成因研究历程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与之相关的4个方面的问题:①尽管白云岩原生沉淀与次生交代成因分歧依旧,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云岩的形成以次生交代为主;②白云石难以直接沉淀的原因是受结晶动力学条件制约,而非热力学因素;③控制次生交代强度和规模的关键条件是富Mg流体的来源及其量的大小;④微生物活动很可能有助于白云岩的形成。关于白云岩化模式,其核心是构建富Mg流体与先成钙质碳酸盐岩相互作用的条件与场所,其中浓缩正常海水模式、萨布哈模式、混合水模式和埋藏白云岩化模式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理清白云岩成因问题,对于认识以白云岩及其相关的碳酸盐岩为储层的油气勘探工作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次生交代 Mg的来源 动力学条件 微生物作用 形成模式
下载PDF
浙江省滑坡灾害预警预报的降雨阀值研究 被引量:110
12
作者 谢剑明 刘礼领 +2 位作者 殷坤龙 杜惠良 钮学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根据浙江省降雨的特点,将降雨分为台风降雨和非台风降雨,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区域性滑坡灾害与台风区和非台风区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相关性,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有效降雨量模型;得到了浙江省区域性滑坡发生的临界降雨量和降雨强度阀值,... 根据浙江省降雨的特点,将降雨分为台风降雨和非台风降雨,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区域性滑坡灾害与台风区和非台风区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相关性,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有效降雨量模型;得到了浙江省区域性滑坡发生的临界降雨量和降雨强度阀值,为实时时间预警提供了定量依据;将滑坡灾害的空间易发性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相结合确定了滑坡灾害的空间预警区划指标和等级;最后初步研究了滑坡发生的滞后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灾害预警预报 有效降雨量 临界降雨量 降雨阀值
下载PDF
自生绿泥石对砂岩储层孔隙的保护机理 被引量:107
13
作者 田建锋 陈振林 杨友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4,共6页
自生绿泥石可以抑制石英的胶结作用,但其抑制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根据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性质及其与伴生成岩矿物的关系,综合分析了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后期成岩环境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自生绿泥石在整个成岩演化过程中对储层孔隙... 自生绿泥石可以抑制石英的胶结作用,但其抑制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根据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性质及其与伴生成岩矿物的关系,综合分析了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后期成岩环境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自生绿泥石在整个成岩演化过程中对储层孔隙发育的作用。认为对储层有建设意义的是早期形成的孔隙衬里绿泥石,它通过占据石英的结晶基底并保持孔隙流体和颗粒表面的碱性条件来抑制石英颗粒的自生加大,但不能抑制自生石英雏晶的生长,只有与高孔渗的开放环境相配合,流体运移频繁,硅质能被及时带出,自生石英雏晶的生长才能得到有效抑制。孔隙衬里绿泥石常与浊沸石伴生并不表明绿泥石的生成是产生浊沸石的条件,而是说明孔隙衬里绿泥石和浊沸石具有相似的形成条件,适量孔隙衬里绿泥石的存在具有指示并维持高孔渗的碱性成岩环境的意义,并预示浊沸石可能出现,而浊沸石的形成对压实作用的抑制和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绿泥石 浊沸石 石英加大 孔隙衬里 碳酸盐胶结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三叠纪盆地转换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06
14
作者 杜远生 黄宏伟 +3 位作者 黄志强 徐亚军 杨江海 黄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5,共6页
右江盆地是在南华加里东造山带夷平的基础上经再次裂陷形成的,它的形成与金沙江—红河—马江洋盆关系密切,是该洋盆与扬子板块之间的大陆边缘盆地。早泥盆世晚期—石炭纪随着金沙江—红河—马江洋盆的形成,扬子板块南部边缘开始裂陷,形... 右江盆地是在南华加里东造山带夷平的基础上经再次裂陷形成的,它的形成与金沙江—红河—马江洋盆关系密切,是该洋盆与扬子板块之间的大陆边缘盆地。早泥盆世晚期—石炭纪随着金沙江—红河—马江洋盆的形成,扬子板块南部边缘开始裂陷,形成特殊的台地与台间海槽相间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二叠纪—早三叠世初期随着该洋盆的俯冲消减,形成越北岛弧,右江盆地进入弧后(裂陷)盆地阶段。早三叠世晚期以后,随着该洋盆的闭合和碰撞造山,在红河—马江造山带与扬子板块之间形成以复理石为特征的弧后前陆盆地。因此右江盆地经历了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早泥盆世晚期—石炭纪)、弧后盆地(二叠纪—早三叠世早期)、弧后前陆盆地(早三叠世晚期—中三叠世)的构造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盆地 晚古生代 三叠纪 沉积盆地 大地构造
下载PDF
锆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88
15
作者 钟玉芳 马昌前 佘振兵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4,40,共9页
介绍并对比了用于锆石等副矿物测试的离子探针、激光探针、电子探针、质子探针等几种微区原位测试技术各自的特点。锆石U-Pb定年实现了对同一锆石颗粒内部不同成因的锆石域进行原位年龄的分析,给出了有关寄主岩石的源岩、地质演化历史... 介绍并对比了用于锆石等副矿物测试的离子探针、激光探针、电子探针、质子探针等几种微区原位测试技术各自的特点。锆石U-Pb定年实现了对同一锆石颗粒内部不同成因的锆石域进行原位年龄的分析,给出了有关寄主岩石的源岩、地质演化历史等重要信息,为地质过程的精细年龄框架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锆石微量元素、同位素特征是译解岩石来源和成因的指示器。锆石Hf同位素已成功地用于地球早期历史、岩浆来源、壳幔相互作用、区域大陆地壳增长的研究等;锆石氧同位素组成能有效地约束壳幔相互作用和示踪岩浆来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应用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储层裂缝特征及形成的构造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84
16
作者 张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4,共4页
根据陕甘宁盆地延河剖面、延长川口油田以及长庆安塞油田的裂缝研究资料,分析了盆地内裂缝的走向、成因类型,提出陕甘宁盆地为稳定盆地,盆地内褶皱和断层相对不发育,但裂缝广泛存在;盆地内的E—W向区域裂缝最发育,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其次... 根据陕甘宁盆地延河剖面、延长川口油田以及长庆安塞油田的裂缝研究资料,分析了盆地内裂缝的走向、成因类型,提出陕甘宁盆地为稳定盆地,盆地内褶皱和断层相对不发育,但裂缝广泛存在;盆地内的E—W向区域裂缝最发育,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其次为NE向裂缝,为喜山期构造运动的产物;野外露头上的裂缝方位和实际注水动态反映的裂缝方位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主要与由裂缝形成期的古构造应力场、现今构造应力场和盆地内砂体的展布方向有关;控制裂缝发育的主要地质因素是沉积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盆地 储层 裂缝 延河剖面 断层 喜山期 构造运动 古构造应力场 沉积相
下载PDF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1
17
作者 汪立君 陈新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73,共3页
论述了在油田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三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认为在经过水驱之后,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同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强弱有很大关系,与剩余油富集带有联系的强非均质性区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 论述了在油田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三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认为在经过水驱之后,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同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强弱有很大关系,与剩余油富集带有联系的强非均质性区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部位,也是油田今后挖潜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注水开发 渗透率
下载PDF
白云岩化作用与碳酸盐岩储层物性 被引量:89
18
作者 张学丰 刘波 +1 位作者 蔡忠贤 胡文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5,共7页
研究资料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2个方面。直接影响包括白云岩化过程中的溶蚀作用、等摩尔交代、过白云岩化、等体积交代和对渗透率的提高5个方面。间接影响主要是白云岩化之后的溶蚀(多具... 研究资料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2个方面。直接影响包括白云岩化过程中的溶蚀作用、等摩尔交代、过白云岩化、等体积交代和对渗透率的提高5个方面。间接影响主要是白云岩化之后的溶蚀(多具选择性)和白云岩比同类灰岩抗压实压溶,从而易于保存孔隙;同等条件下比灰岩更易发育断裂、裂缝。对碳酸盐岩储层来讲,原始沉积环境是重要条件,白云岩化作用常常是先决条件,而白云岩化之外的成岩作用改造是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白云岩 白云岩化 储集物性
下载PDF
底侵作用(underplating)及其壳—幔演化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83
19
作者 金振民 高山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上地幔物质加入大陆地壳底部过程(底侵作用),在大陆地壳生长、改造和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大陆垂向增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底侵作用会引起大陆下地壳成分、波速结构、同位素组成和热结构的明显变化。
关键词 底侵作用 壳--幔边界 下地壳 大陆裂谷 波速结构 同位素组成热结构
下载PDF
我国深部找矿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87
20
作者 曹新志 张旺生 孙华山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9,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深部矿已成为我国矿产勘查的重要对象,从而标志着矿产勘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深部矿相对浅部矿具有埋深大、矿化信息弱、综合地质研究程度低的特点,使传统成矿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勘查技术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受到较大... 进入21世纪以来,深部矿已成为我国矿产勘查的重要对象,从而标志着矿产勘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深部矿相对浅部矿具有埋深大、矿化信息弱、综合地质研究程度低的特点,使传统成矿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勘查技术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受到较大的影响,造成深部矿勘查的难度加大。为了减少深部矿勘查的盲目性和风险性,人们重视和加强了深部找矿地质成矿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资料表明,成矿系统、第二矿化富集带、矿床成矿深度厘定、矿床深部成矿特征、矿田深部构造以及深部找矿前景的定量评价等研究内容已成为当前我国深部找矿工作中地质成矿理论研究的热点,大深度物探技术和深穿透的化探新方法、高分辨率航卫遥感技术以及大深度的钻探技术等方法的研制和应用已成为深部找矿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成矿理论 技术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