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3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的纳米增强及纳米复合技术 被引量:147
1
作者 张立群 吴友平 +4 位作者 王益庆 王一中 张慧峰 余鼎声 贺建芸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1-77,共7页
分析了橡胶增强中几个主要因素的作用和地位 ,认为粒径是橡胶增强的第一要素 ,粒径因素包括部分表面活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 ,纳米增强是橡胶高效增强的必要条件 ,并指出炭黑和白炭黑增强橡胶属于纳米复合材料范畴。综述了橡胶基纳米复合... 分析了橡胶增强中几个主要因素的作用和地位 ,认为粒径是橡胶增强的第一要素 ,粒径因素包括部分表面活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 ,纳米增强是橡胶高效增强的必要条件 ,并指出炭黑和白炭黑增强橡胶属于纳米复合材料范畴。综述了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包括炭黑和白炭黑/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粘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原位二氧化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丙烯酸金属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纤维/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等。总结了每一种复合材料所涉及的纳米复合技术 ,包括熔体粉体共混法、插层法、溶胶 -凝胶法、原位聚合法等 ,介绍了它们的机理、分类及所获得的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工业应用领域等 ,评价了各种技术的优劣及工业价值 ,提出了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增强剂 补强
下载PDF
Al_2O_3的表面处理及粒子尺寸对SBR导热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5
2
作者 唐明明 容敏智 +2 位作者 马传国 章明秋 叶建荣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以丁苯橡胶为基质,微米氧化铝与纳米氧化铝为导热填料,制备了填充型导热橡胶,研究了微米氧化铝填充量、偶联剂表面处理对导热橡胶导热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纳米氧化铝和微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的导热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并将2种粒子以不... 以丁苯橡胶为基质,微米氧化铝与纳米氧化铝为导热填料,制备了填充型导热橡胶,研究了微米氧化铝填充量、偶联剂表面处理对导热橡胶导热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纳米氧化铝和微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的导热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并将2种粒子以不同配比加入丁苯橡胶基质中,对其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微米氧化铝填充份数的增加,丁苯橡胶的导热系数增大,但其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下降;用硅烷偶联剂KH-570,KH-550,A-151和钛酸酯偶联剂TM-S105表面处理后的微米氧化铝对导热橡胶的导热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显著;在相同填充量下,纳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比微米氧化铝填充的导热橡胶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在合适的比例下,纳米氧化铝与微米氧化铝混合填充的导热橡胶其导热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微米粒子填充的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橡胶 性能 粒子尺寸 丁苯橡胶 纳米氧化铝 微米氧化铝 导热系数 表面处理
下载PDF
丁基橡胶的阻尼性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50
3
作者 何显儒 张俊 +1 位作者 黄光速 李强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1-184,共4页
丁基橡胶阻尼材料的研究包括:低温性能的改进和高温功能区的拓展。与其他弹性体并用共硫化,可改善其低温性能;与树脂共混,可使阻尼功能区向高温拓展,提高其高温阻尼性能。丁基橡胶共混改性的方法通常有2种:(1)采用动态硫化,将树脂混入... 丁基橡胶阻尼材料的研究包括:低温性能的改进和高温功能区的拓展。与其他弹性体并用共硫化,可改善其低温性能;与树脂共混,可使阻尼功能区向高温拓展,提高其高温阻尼性能。丁基橡胶共混改性的方法通常有2种:(1)采用动态硫化,将树脂混入丁基橡胶中;(2)加入丁基橡胶与第二组分的接枝或嵌段共聚物作增容剂进行共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橡胶 阻尼性能 应用 硫化 共混
下载PDF
废橡胶的国内外利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46
4
作者 李岩 张勇 张隐西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1,共3页
综述了废橡胶的国内外利用研究现状。国外废橡胶主要应用于制能、道路铺设及胶粉的共混改性等方面,脱硫生产再生胶基本停产。我国生产再生胶的比例较大,胶粉工业刚刚起步。
关键词 中国 国外 废橡胶 利用 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凹凸棒土/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5
作者 曲成东 田明 +1 位作者 冯予星 张立群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综述了凹凸棒土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常规的聚合物加工技术不足以将凹凸棒土解离为纳米短纤维,因此只能形成凹凸棒土/聚合物微米复合材料,但将凹凸棒土进行有机改性,可以明显提高其增强效果。采用原位聚合... 综述了凹凸棒土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常规的聚合物加工技术不足以将凹凸棒土解离为纳米短纤维,因此只能形成凹凸棒土/聚合物微米复合材料,但将凹凸棒土进行有机改性,可以明显提高其增强效果。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凹凸棒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或在高黏度和高极性的聚合物熔体中,凹凸棒土在剪切力下可以解离为纳米单晶,从而形成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凹凸棒土/乳液共混共凝方式也可制备出凹凸棒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凹凸棒土 聚合物 复合材料 综述
下载PDF
基于Mooney-Rivlin模型和Yeoh模型的橡胶材料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2
6
作者 张琦 时剑文 +1 位作者 索双富 孟国营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8-471,共4页
基于Mooney-Rivlin模型和Yeoh模型2种橡胶本构模型,建立了硅橡胶、丁腈橡胶和氟橡胶的单轴压缩实验有限元模型,对比了3种橡胶材料的名义应力-应变曲线及模拟仿真。结果表明,Mooney-Rivlin模型适合橡胶的小变形行为,Yeoh模型适合橡胶的... 基于Mooney-Rivlin模型和Yeoh模型2种橡胶本构模型,建立了硅橡胶、丁腈橡胶和氟橡胶的单轴压缩实验有限元模型,对比了3种橡胶材料的名义应力-应变曲线及模拟仿真。结果表明,Mooney-Rivlin模型适合橡胶的小变形行为,Yeoh模型适合橡胶的大变形行为,且Yeoh模型在橡胶小变形时也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ney-Rivlin模型 Yeoh模型 单轴压缩实验 有限元模型 本构关系 应力云图
下载PDF
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7
作者 袁德明 刘冬 廖克俭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62,共4页
介绍了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国内外应用状况,分析了胶粉改性沥青的特点、机理、方法以及胶粉改性沥青的贮存稳定性和感温性等。指出将废旧橡胶粉用于改性沥青,既能提高沥青的性能,又有利于废旧橡胶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有着良好的... 介绍了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国内外应用状况,分析了胶粉改性沥青的特点、机理、方法以及胶粉改性沥青的贮存稳定性和感温性等。指出将废旧橡胶粉用于改性沥青,既能提高沥青的性能,又有利于废旧橡胶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提出我国应尽快制定出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的行业标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橡胶粉 改性沥青 改性机理 综述
下载PDF
废胶粉应用前瞻 被引量:33
8
作者 程源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5-66,共2页
为了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废橡胶的回收利用应以生产废胶粉为主。用废胶粉改性的沥青,不仅价格低,而且性能优于SBS改性者,用于修建高速或高等级公路,具有良好前景。
关键词 废胶粉 改性沥青 应用 高速公路
下载PDF
聚氨酯红外光谱氢键化谱带的归属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41
9
作者 罗宁 王得宁 应圣康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0-203,共4页
聚氨酯(PU)红外光谱图中与氢键化有关的基本谱带已有归属,但最近一些研究工作表明这些谱区的复杂性。胺基区中谱带数目多、重叠严重、摩尔吸光系数随波数的变化较大,用以分析PU的氢键化并不理想。羰基区中多重氢键化谱带的存在... 聚氨酯(PU)红外光谱图中与氢键化有关的基本谱带已有归属,但最近一些研究工作表明这些谱区的复杂性。胺基区中谱带数目多、重叠严重、摩尔吸光系数随波数的变化较大,用以分析PU的氢键化并不理想。羰基区中多重氢键化谱带的存在已得到确认,这些谱带的摩尔吸光系数差别不大,适宜于氢键化分析。用醚键区来分析PU的氢键化要慎重。由于多重氢键化谱带的存在,PU中的氢键解离平衡必然是一个多步平衡过程,求取氢键解离平衡的热力学参数采用的单步解离平衡模型过于简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红外光谱 氢键化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聚硅氧烷改性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范青华 黄英 刘香鸾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6-278,共3页
采用共混和共聚两种改性方法制备了不同聚硅氧烷含量的苯乙烯一丙烯酸丁酯(ST-BA)共聚乳液,测定了改性ST-BA乳液膜的表面性能、吸水率及力学性能,并用SEM对膜断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共混改性相比,共... 采用共混和共聚两种改性方法制备了不同聚硅氧烷含量的苯乙烯一丙烯酸丁酯(ST-BA)共聚乳液,测定了改性ST-BA乳液膜的表面性能、吸水率及力学性能,并用SEM对膜断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共混改性相比,共聚改性ST-BA乳液膜具有互穿网络结构,从而明显抑制了聚硅氧烷向膜表面的迁移以及两相间的相分离过程,提高了改性ST-BA乳液膜的耐水性及耐污染性。共聚改性ST-BA乳液膜中聚硅氧烷含量在10%~15%,改性效果明显,而对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 共聚 聚硅氧烷 改性 乳液膜
下载PDF
废旧轮胎橡胶颗粒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1
作者 周纯秀 谭忆秋 +1 位作者 徐立廷 辛星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4,共4页
  为了探索废旧橡胶轮胎回收再利用的新途径,研究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及拌和、成型方法,并通过车辙实验、低温小梁弯曲实验和冻融劈裂实验等分析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等基本路用性能。论证了将废旧...   为了探索废旧橡胶轮胎回收再利用的新途径,研究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及拌和、成型方法,并通过车辙实验、低温小梁弯曲实验和冻融劈裂实验等分析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等基本路用性能。论证了将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作为骨料应用于筑路用的沥青混合料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轮胎橡胶颗粒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行为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仕峰 张玉军 +1 位作者 王迪珍 罗东山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动态黏弹仪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的薄膜烘箱老化行为。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老化后增加了羰基和亚砜基;SBS和沥青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发生了变化,沥青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分... 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动态黏弹仪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的薄膜烘箱老化行为。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老化后增加了羰基和亚砜基;SBS和沥青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发生了变化,沥青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SBS特征峰消失;SBS改性沥青老化程度较基质沥青的小,耐低温性能更好;SBS改性沥青老化后,软化点增加,针入度减小,低温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改性沥青 薄膜烘箱老化 红外光谱 凝胶渗透色谱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法表征硫黄用量对天然橡胶交联密度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赵菲 张萍 +2 位作者 赵树高 Winfried Kuhn 于建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用核磁共振(NMR)法测定了硫黄用量及硫化温度对天然橡胶(NR)硫化胶交联结构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平衡溶胀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NMR法可以测定硫化胶的总交联密度、未硫化胶的物理交联密度和由于交联反应产生的化学交联密度;NR硫化胶... 用核磁共振(NMR)法测定了硫黄用量及硫化温度对天然橡胶(NR)硫化胶交联结构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平衡溶胀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NMR法可以测定硫化胶的总交联密度、未硫化胶的物理交联密度和由于交联反应产生的化学交联密度;NR硫化胶的总交联密度和化学交联密度随硫黄用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随着硫黄用量的增加,交联密度增加,NR硫化胶的纵向弛豫时间和横向弛豫时间下降;N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越大,弛豫时间对温度的依赖性越小;NMR法可以清晰展示NR/硫黄/促进剂NS硫化体系的硫化过程中橡胶交联点间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交联密度及橡胶大分子连到橡胶交联网络上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核磁共振法 交联密度 弛豫参数 硫化 平衡溶胀法
下载PDF
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进展 被引量:36
14
作者 张立群 耿海萍 +4 位作者 朱虹 马晓兵 伍社毛 吴崇刚 叶红玉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7-62,共6页
概述了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开发背景,描述了近几年来导热塑料和橡胶的研究开发进展及对填充剂使用提出的要求。介绍了导热高分子材料理论研究和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性能理论预测领域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 导热高分子材料 橡胶 塑料 复合材料 橡胶共混
下载PDF
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8
15
作者 詹茂盛 方义 王瑛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3-57,共5页
讨论了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类型和特点,概述了反式聚异戊二烯、交联聚乙烯、聚降冰片烯及聚氨酯等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特性、形状记忆功能原理、配方、性能及其应用领... 讨论了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类型和特点,概述了反式聚异戊二烯、交联聚乙烯、聚降冰片烯及聚氨酯等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特性、形状记忆功能原理、配方、性能及其应用领域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功能 高分子 橡塑共混
下载PDF
Al_2O_3对导热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周文英 齐暑华 +2 位作者 涂春潮 赵红振 吴波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2-465,共4页
考察了微米Al2O3的填充量及其粒径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与纳米Al2O3填充硅橡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硅橡胶的导热系数随微米Al2O3填充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微米Al2O3填充量过大时,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变差... 考察了微米Al2O3的填充量及其粒径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与纳米Al2O3填充硅橡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硅橡胶的导热系数随微米Al2O3填充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微米Al2O3填充量过大时,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变差,最大填充量不宜超过220份。当微米Al2O3填充量小于100份时,大粒径Al2O3填充硅橡胶的导热性能优于小粒径Al2O3填充硅橡胶;当微米Al2O3填充量超过100份后,5μmAl2O3填充硅橡胶的导热性能优于50μmAl2O3填充硅橡胶;0·5μmAl2O3填充硅橡胶的导热性能始终低于5μm和50μmAl2O3填充硅橡胶;纳米Al2O3填充硅橡胶的导热性能明显优于微米Al2O3填充硅橡胶。小粒径Al2O3填充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优于大粒径Al2O3填充硅橡胶。与单一微米粒径的Al2O3填充硅橡胶相比,在高填充量(180份)下,50,5,0·5μm与50nm的AlO(质量比2∶5∶1∶1)混合填充硅橡胶呈现较高的导热性能和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氧化铝 粒径 导热系数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橡胶改性道路沥青及其微观结构 被引量:22
17
作者 林贤福 吴起 +1 位作者 吕德水 陈志春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介绍了橡胶改性道路沥青以达到高性能的改性技术 ,主要有废橡胶粉改性技术、丁苯橡胶乳液改性技术、SBS改性技术等 ,各类技术都能有效地提高沥青的路用性能。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 ,改性机理是相容性改性、溶胀网络改性。
关键词 道路沥青 橡胶 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负载钛催化体系合成聚1-丁烯的序列结构 被引量:35
18
作者 姚薇 孟凡旭 +2 位作者 盛海波 贺爱华 黄宝琛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4-356,共3页
通过聚1-丁烯(PBt)的13C-NMR谱图中对立体结构的实测值与Bernoulli模型计算值比较,表明该体系基本符合Bernoulli模型提出的机理。同时计算出甲苯不溶物、可溶物和空白试样PBt的全同(m)和间同(r)平均链长,并作出r和m连接的分布曲... 通过聚1-丁烯(PBt)的13C-NMR谱图中对立体结构的实测值与Bernoulli模型计算值比较,表明该体系基本符合Bernoulli模型提出的机理。同时计算出甲苯不溶物、可溶物和空白试样PBt的全同(m)和间同(r)平均链长,并作出r和m连接的分布曲线,3个试样的间同平均链长都接近1,并且分布非常窄,而全同平均链长虽然各不相同但都较长,且分布非常宽,这表明PBt的序列结构为立体嵌段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钛催化剂 聚1-丁烯 平均链长 立体结构 序列结构
下载PDF
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小萍 朱立新 贾德民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炭黑 /橡胶、白炭黑 /橡胶和黏土 /橡胶三大类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炭黑 白炭黑 黏土 橡胶纳米复合材料 综述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对硅橡胶耐热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郑俊萍 苏正涛 蔡宝连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96-299,共4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一系列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将它们作为耐热添加剂,研究了对高温硫化硅橡胶耐热性能的影响。通过热空气老化及热失重分析,研究了不同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热稳定效果,分析了作用机制。
关键词 硅橡胶 过渡金属氧化物 耐热性 橡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