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993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冬、夏季风百年强度指数及其气候变化 被引量:133
1
作者 施能 鲁建军 朱乾根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定义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计算了1873~1989年夏季、冬季及其逐月的东亚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冬、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长期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00多年来,东亚夏季风明显加强,冬季风变化不大,稍有减弱。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918年前后,... 定义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计算了1873~1989年夏季、冬季及其逐月的东亚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冬、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长期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00多年来,东亚夏季风明显加强,冬季风变化不大,稍有减弱。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918年前后,东亚夏季风突变增强,与北半球夏季地面气温突变增暖是同步发生的。但是,冬季风不太明显的突变发生于1958年。此外,用滑动相关系数分析了东亚冬夏季风与北半球地面气温的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年代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 强度指数 气候变化 东亚地区
下载PDF
气象场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中蒙特卡洛检验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10
2
作者 施能 魏风英 +1 位作者 封国林 沈桐立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55-359,共5页
指出了气象要素及气象要素场显著性检验中的问题,介绍了解决这种问题的蒙特卡洛模拟试验方法。若干要素及气象场相关场检验的蒙特卡洛试验表明,所得结果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关键词 相关分析 合成分析 蒙特卡洛检验 气象场
下载PDF
1955—2005年中国极端气温的变化 被引量:129
3
作者 张宁 孙照渤 曾刚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利用1955—2005年中国234站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研究了中国年、季极端气温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我国年和四季的极端低温均表现出稳定的增温趋势;年、春季和夏季极端高温在黄河下游地区出现... 利用1955—2005年中国234站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研究了中国年、季极端气温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我国年和四季的极端低温均表现出稳定的增温趋势;年、春季和夏季极端高温在黄河下游地区出现了较明显的降温趋势,而在华南地区增温趋势较显著;时间演变上,无论年还是四季,极端低温的增温幅度明显大于极端高温的增幅;极端气温在四季均有增温趋势,尤其以冬季的升温最明显;年极端高温和低温的年代际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趋势系数 时空特征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子波变换在全球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2
4
作者 邓自旺 尤卫红 林振山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505-510,共6页
用墨西哥帽子波变换分析南、北半球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突变点。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具有不同的冷暖结构和突变点;南、北半球气候变化有较大差异。说明子波变换方法是气侯变化研究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 子波变换 时间尺度 空变点 气候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中国近50 a地温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19
5
作者 陆晓波 徐海明 +1 位作者 孙丞虎 何金海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6-712,共7页
利用1954—2001年中国532站的月平均0.8 m层地温资料,对我国及其不同区域地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全国年平均地温的年代际变化大致为下降阶段,相对气候冷期及上升阶段。地温的区域变化特征显著,90年代后东北地区地... 利用1954—2001年中国532站的月平均0.8 m层地温资料,对我国及其不同区域地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全国年平均地温的年代际变化大致为下降阶段,相对气候冷期及上升阶段。地温的区域变化特征显著,90年代后东北地区地温增温最显著,西南东部地区地温下降趋势明显,青藏高原东部地温在1980年前后发生一次急剧下降的突变过程。地温季节变化中,冬季地温年代际变化特征与其他季节相比差异较显著,而春季地温年际变化出现异常的频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突变
下载PDF
高低空急流耦合对长江中游强暴雨形成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92
6
作者 朱乾根 周伟灿 张海霞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8-314,共7页
对 1 998- 0 7- 2 2 T0 8— 1 4发生于武汉附近的一次强暴雨过程的分析发现 ,这次强暴雨发生于南方暖区与北方冷空气脱离的孤立系统中 ,副热带经圈环流上升支是暴雨发生的大尺度背景场 ,它的低空入流和高空出流对大尺度雨区的生成与维... 对 1 998- 0 7- 2 2 T0 8— 1 4发生于武汉附近的一次强暴雨过程的分析发现 ,这次强暴雨发生于南方暖区与北方冷空气脱离的孤立系统中 ,副热带经圈环流上升支是暴雨发生的大尺度背景场 ,它的低空入流和高空出流对大尺度雨区的生成与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边界层南风急流、低空西风急流和高空西风急流上下的耦合作用是强暴雨发生的重要原因。 92 5h Pa上边界层偏南风急流是暴雨区所需水汽的最大提供者和暴雨区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者 ,850 h Pa上低空偏西风急流的主要作用是建立和维持了暴雨区中低空的对流不稳定 ,2 0 0 h Pa上中纬高空西风急流的主要作用是建立和维持了暴雨区高空的条件对称不稳定 ,三者上下耦合使得中低空对流上升运动得以向上发展和加强 ,从而产生强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低空急流 条件对称不稳定 耦合 过程分析 高空急流 形成机理 大气流场
下载PDF
旋转风螺旋度及其在暴雨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87
7
作者 李耀辉 寿绍文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95-102,共8页
利用中尺度有限区域模式MM4对1991年7月5~6日的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可靠的基础上,用模式输出的细网格动力协调资料,根据螺旋度(Helicity)理论分析了这次过程中的暴雨演变以及对流层低... 利用中尺度有限区域模式MM4对1991年7月5~6日的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可靠的基础上,用模式输出的细网格动力协调资料,根据螺旋度(Helicity)理论分析了这次过程中的暴雨演变以及对流层低层的中尺度低涡及地面气旋发生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正的旋转风螺旋度大值中心及其演变较好地对应和反映了暴雨中心及造成暴雨的中尺度涡旋的发生位置及演变,较大的螺旋度值是暴雨及低层中尺度低涡和地面气旋系统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螺旋度的强度变化对暴雨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4模式 旋转风螺旋 暴雨 演变过程
下载PDF
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93
8
作者 夏文梅 张亚萍 +2 位作者 汤达章 顾松山 杜秉玉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7-794,共8页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安徽省 2 0 0 0年 6月 1日至 3日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多普勒零速度线在测站近距离两侧顺转程度不一致 ,近距离存在大尺度辐合与暖平流的迭加 ,而在较远距离处存在冷平流 ,为暴雨产生和...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安徽省 2 0 0 0年 6月 1日至 3日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多普勒零速度线在测站近距离两侧顺转程度不一致 ,近距离存在大尺度辐合与暖平流的迭加 ,而在较远距离处存在冷平流 ,为暴雨产生和维持提供有利的水汽垂直输送和辐合上升运动 ,逆风区和中小尺度气旋性切变及垂直切变是强降水中心在多普勒速度图上的另一特征 ,强回波中心朝着辐合区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暴雨 多普勒速度图 逆风区 天气过程分析 水汽
下载PDF
华北平原回流天气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00
9
作者 张迎新 张守保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利用美国PSU/NCAR的MM5V3中尺度非静力模式,对发生在2002年12月22—23日华北平原的一次回流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发现:来自东北平原的低层冷空气虽然经渤海侵入华北平原,但仍然保持干冷气团的特性,在降水中起“冷垫”作用。降... 利用美国PSU/NCAR的MM5V3中尺度非静力模式,对发生在2002年12月22—23日华北平原的一次回流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发现:来自东北平原的低层冷空气虽然经渤海侵入华北平原,但仍然保持干冷气团的特性,在降水中起“冷垫”作用。降水的起止时间与中高层暖湿气流和低层干冷空气的风向相关较好;降水强度的变化与风速的大小成正相关。伴随西南暖湿气流,华北回流降水的水汽来自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天气 中尺度模式 冷垫
下载PDF
华南前汛期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96
10
作者 池艳珍 何金海 吴志伟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71,共9页
利用1957—2001年华南地区74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对华南前汛期(4—6月)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华南前汛期降水由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两个时段组成。锋面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4月,为... 利用1957—2001年华南地区74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对华南前汛期(4—6月)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华南前汛期降水由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两个时段组成。锋面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4月,为典型的由冬到夏过渡的环流形势,华南地区高空为平直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大气层结稳定,水汽来源主要是阿拉伯海的西风输送和西太平洋副高南侧东风的转向输送;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副高仍控制南海地区,华南地区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阿拉伯海的西风输送和西太平洋副高南侧东风的转向输送及孟加拉湾的西南输送;南海夏季风爆发后,副高东撤退出南海地区,南半球越赤道水汽输送加强并与孟加拉湾水汽输送连通,华南区域内对流发展;夏季风降水时段盛期主要集中在6月,此时南亚高压跃上高原,华南地区处于南亚高压东部,对流发展极其旺盛,强大的南半球越赤道水汽输送越过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向华南地区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锋面降水 夏季风降水
下载PDF
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联系 被引量:86
11
作者 李春 孙照渤 陈海山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5-462,共8页
利用 1 90 0— 1 999年华北夏季降水、海平面气压和 1 950— 1 999年 NCEP月平均资料 ,借助小波变换研究了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再用合成分析研究了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 :近百年华北... 利用 1 90 0— 1 999年华北夏季降水、海平面气压和 1 950— 1 999年 NCEP月平均资料 ,借助小波变换研究了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再用合成分析研究了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 :近百年华北夏季降水经历了 2 0世纪 3 0年代末之前和 40年代末到 70年代末两个多雨期阶段 ,2 0世纪 3 0年代末到 40年代末和 70年代末之后两个少雨期阶段。华北夏季少雨期 ,东亚夏季风偏弱 ,亚洲地区 50 0 h Pa高度场为正距平 ,副高脊线和北界位置偏南 ,贝加尔湖附近常伴有阻塞高压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华北 降水 大气环流 年代际变化 夏季
下载PDF
我国东北地区暴雪形成机理的个例研究 被引量:96
12
作者 胡中明 周伟灿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9-684,共6页
应用NCEP资料分析了2000年1月1—2日发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次暴雪过程。研究表明:这次暴雪发生在两槽两脊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是高空西风急流和低空西南风急流上下耦合作用的结果。高空急流提供动力不稳定条件,低空急流是暴雪区水汽的... 应用NCEP资料分析了2000年1月1—2日发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次暴雪过程。研究表明:这次暴雪发生在两槽两脊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是高空西风急流和低空西南风急流上下耦合作用的结果。高空急流提供动力不稳定条件,低空急流是暴雪区水汽的提供者和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者;暴雪区还具备上冷下暖热力不稳定条件,暴雪区是北支锋区南压的结果。暴雪区的对流不稳定高度位于850 hPa,湿位涡负值中心与暴雪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于低空急流对湿位涡的输送,使得暴雪区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加强,有利于暴雪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高低空急流 热力结构 条件对称不稳定 湿位涡
下载PDF
近50a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8
13
作者 施能 马丽 +1 位作者 袁晓玉 顾骏强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用 1 95 1~ 1 999年资料详细研究了浙江省 4个观测站的年、季、月降水与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提出了用蒙特卡洛 ( Monte Carlo)模拟方法对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进行统计检验。指出 ,气候变化也可以出现在气象要素的变率上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趋势变化 滑动均方差 浙江 降水量 气温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登陆我国台风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86
14
作者 曹楚 彭加毅 余锦华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5-461,共7页
利用1949—2002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登陆我国台风和全球地面温度资料,对登陆我国台风的频数、强度以及登陆位置的年际变化,特别是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变化特征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登... 利用1949—2002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登陆我国台风和全球地面温度资料,对登陆我国台风的频数、强度以及登陆位置的年际变化,特别是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变化特征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登陆台风频数的减少趋势没有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的减少趋势强;登陆台风的平均强度和极端强度均有减弱趋势,极端强度的减弱趋势尤为明显,但其强度弱于西北太平洋台风。在1968—2002年全球明显增暖时段,我国台风登陆位置偏向我国中部,西北太平洋台风在生命史中强度达最强时的位置有向北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登陆台风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近50a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80
15
作者 贾小龙 王谦谦 周宁芳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71,共8页
用诊断分析的方法对近 5 0 a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季节变化明显 ,异常在 6— 8月最大 ,尤其是 7— 8月 ,异常峰值所在月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 ;近 5 0 a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呈现出明显的... 用诊断分析的方法对近 5 0 a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季节变化明显 ,异常在 6— 8月最大 ,尤其是 7— 8月 ,异常峰值所在月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 ;近 5 0 a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存在 3.1a的显著年际周期和 12 .5 a的显著年代际周期 ,同时还存在 2 6~ 2 8a、4~ 6 a的多尺度振荡周期 ;东北地区夏季多、少雨年全国降水异常的分布表现出了东北与华北东部同位相 ,与淮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反位相的特征。夏季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及与全国降水异常的分布既有一致的时候 (5 0、70、90年代 ) ,也存在地域差异 (6 0、80年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降水异常 空间分布 诊断分析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夏季
下载PDF
冬季北极涛动和华北冬季气温变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78
16
作者 何春 何金海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北极涛动指数 ( AOI)、NCEP/NCAR4 0 a再分析资料中的海平面气压( SLP)、850、50 0、2 0 0 h Pa等压面高度场资料及中国 1 6 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 ,运用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 ( EOF)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华北冬季气温和冬季北极涛动... 利用北极涛动指数 ( AOI)、NCEP/NCAR4 0 a再分析资料中的海平面气压( SLP)、850、50 0、2 0 0 h Pa等压面高度场资料及中国 1 6 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 ,运用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 ( EOF)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华北冬季气温和冬季北极涛动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 ,特别是在年代际尺度上关系尤其密切。华北在 2 0世纪 70年代初以前为持续冷冬 ,80年代中期之后变为持续暖冬 ,其间相对正常 ,而冬季北极涛动指数亦存在类似的 3个阶段。冬季北极涛动高(低 )指数年 ,华北地区为暖 (冷 )冬年。其原因在于 ,北极涛动在对流层低层和高层都可激发类似 EU遥相关型的异常 ,通过影响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影响华北地区气温。强 (弱 )涛动年大气环流具有弱 (强 )东亚冬季风特征 ,西伯利亚高压减弱 (增强 ) ,亚洲大陆地面东北风减弱 (增强 ) ,高空东亚大槽减弱 (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气温变化 北极涛运 大气环流 小波分析 暖冬 冷冬 经验正交函数
下载PDF
近40年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区域性特征 被引量:63
17
作者 江志红 丁裕国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72-78,共7页
应用方差极大准则下的正文旋转因子分析,对我国近40年标准化年降水量场序列进行客观区划。结果表明,全国降水量场可明显划分成十大区域,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旱涝变化特征。例如,华北区和黄河中上游区变干趋势最为显著;西北地区和... 应用方差极大准则下的正文旋转因子分析,对我国近40年标准化年降水量场序列进行客观区划。结果表明,全国降水量场可明显划分成十大区域,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旱涝变化特征。例如,华北区和黄河中上游区变干趋势最为显著;西北地区和淮河、长江中上游地区略有变湿;而长江中下游、东北及珠江流域、华南沿海地区长期趋势呈波动变化.80年代年降水量略低于5o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年际变化 区划 中国
下载PDF
旱涝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73
18
作者 谭桂容 孙照渤 陈海山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旱涝指数及其旱涝标准的划分方法。并运用该指数对近50 a(1 951— 2 0 0 0年 )来华北地区夏季旱涝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旱涝指数的比较分析 ,发现该指数能较合适地反映区域旱涝的程度和范围 ,且划分旱涝的标准较客... 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旱涝指数及其旱涝标准的划分方法。并运用该指数对近50 a(1 951— 2 0 0 0年 )来华北地区夏季旱涝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旱涝指数的比较分析 ,发现该指数能较合适地反映区域旱涝的程度和范围 ,且划分旱涝的标准较客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指标 华北地区 夏季 旱涝灾害 降水量
下载PDF
北京强雷暴的地闪活动与雷达回波和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79
19
作者 李建华 郭学良 肖稳安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4,共7页
对2000-2001年发生在北京地区的8次天气过程进行了闪电与降水特征的统计分析,并针对两类典型暴雨和冰雹天气进行了详细的雷达、闪电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和降雹天气的地闪特性具有明显差异。降雹天气的正闪比例较大,特别在降雹前... 对2000-2001年发生在北京地区的8次天气过程进行了闪电与降水特征的统计分析,并针对两类典型暴雨和冰雹天气进行了详细的雷达、闪电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和降雹天气的地闪特性具有明显差异。降雹天气的正闪比例较大,特别在降雹前正闪频数增加剧烈。闪电通常发生在45dBZ以上的回波区,比目前“闪电在中纬度通常发生在30~45dBZ”等其他一些研究结果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 强对流天气 雷达回波
下载PDF
华南前汛期暴雨气候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6
20
作者 彭丽英 王谦谦 马慧 南京气象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9-253,共5页
利用华南地区26站1958—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华南前汛期暴雨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前汛期暴雨降水量和频次的变化趋势都呈略减少的特征,都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长期演变特征;华南的暴雨近50%集中发生在... 利用华南地区26站1958—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华南前汛期暴雨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前汛期暴雨降水量和频次的变化趋势都呈略减少的特征,都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长期演变特征;华南的暴雨近50%集中发生在前汛期,其中又以福建与广东的西北部为甚,华南的西南部较小;华南前汛期的降水有近40%为暴雨,多年平均暴雨百分率的大值中心在广东沿海地区,最大可达44%,有两个小值中心,它们分别位于广西广东西部和福建,最小只有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暴雨 气候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