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13
1
作者 谢从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呈现3个方面的特征:发达国家的马铃薯产业已进入一个成熟和稳定的阶段;在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对食物增长和膳食结构改变的需求正...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呈现3个方面的特征:发达国家的马铃薯产业已进入一个成熟和稳定的阶段;在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对食物增长和膳食结构改变的需求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增长速度在粮食作物中处于前列;马铃薯国际贸易正保持快速增长。对马铃薯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发现种薯市场缺口大、加工产品需求量大、专用薯供不应求。论述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产业技术问题主要在于进一步克服高产稳产和产业链延伸中的技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产业链 市场需求 专用薯 技术障碍
下载PDF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瓶颈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308
2
作者 卢肖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2015年农业部把马铃薯主粮化工作列入重要议程。马铃薯主粮化不仅有助于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而且有助于改善和丰富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从国际经验和实践入题,分析了马铃薯在全球的生产与消费特... 2015年农业部把马铃薯主粮化工作列入重要议程。马铃薯主粮化不仅有助于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而且有助于改善和丰富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从国际经验和实践入题,分析了马铃薯在全球的生产与消费特征;进而论述了我国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积极意义;再从消费需求、种质资源、加工水平、政策等层面分析了制约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主要瓶颈;最后,从引导消费、调整政策、增加研发投入、带动加工升级、促进国际交流和逐步拓宽主粮化的口径等视角,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马铃薯 主粮 膳食结构
下载PDF
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286
3
作者 吴理财 解胜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3,162,163,共10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新指针和整体性治理的新方略,而乡村文化振兴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在文化治理视角下阐述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多重价值目标耦合,发现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与产业兴旺目标耦合、乡村伦理文化复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新指针和整体性治理的新方略,而乡村文化振兴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在文化治理视角下阐述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多重价值目标耦合,发现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与产业兴旺目标耦合、乡村伦理文化复兴与乡风文明目标耦合、乡村自治文化重建与治理有效目标耦合、乡村农耕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目标耦合。进而提出,应通过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乡村农耕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乡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乡村现代文化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文化推力和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文化治理 耦合发展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 被引量:224
4
作者 吴理财 吴孔凡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期15-22,共8页
通过对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江宁区四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和探讨4种模式的特色、共同经验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认为4种模式共有的经验在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划引领、项目推... 通过对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江宁区四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和探讨4种模式的特色、共同经验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认为4种模式共有的经验在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划引领、项目推进,产业支撑、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给外人观赏的,更不能仅仅以城市人休闲旅游养生为目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本地的农民提升幸福指数。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标准是增进农民民生福祉,让农民真正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生态文明 模式比较
下载PDF
梯度推进与优化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被引量:173
5
作者 左停 刘文婧 李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8,165,共9页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两者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脱贫攻坚改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为贫困地区创造了益贫式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促...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两者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脱贫攻坚改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为贫困地区创造了益贫式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打下坚实了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既巩固了产业扶贫的成果,又化解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的非均衡矛盾,有利于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从而巩固提升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质量,为进一步稳定脱贫攻坚的成果提供了新的保障。做好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既要抓好梯度跟进、又要抓好优化升级,进而提出继续推广脱贫攻坚形成的经验、推进产业扶贫的优化升级、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供给服务、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有效衔接 长效机制
下载PDF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4
6
作者 闵继胜 孔祥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2期59-66,136,共8页
中国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严重矛盾和冲突,突出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和治理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结构日益多样化、区域异质性特征显著;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 中国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严重矛盾和冲突,突出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和治理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结构日益多样化、区域异质性特征显著;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变迁和政策因素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政策措施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主要政策手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农业补贴"新政"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创新,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区域差异 农业发展 治理政策
下载PDF
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 被引量:119
7
作者 张俊飚 李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年第5期13-21,共9页
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特征,准确把握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确立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路径,对于解决食用菌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特征,准确把握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确立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路径,对于解决食用菌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1)总产量增长迅速,由1978年的不足6.00万t增至2010年2 201.16万t,增加至366.86倍;(2)品种繁多,平菇、香菇、双孢菇、木耳和金针菇为大宗品种;(3)产业大省不断涌现,其中山东、河南、福建、江苏等省产量、产值一直居于全国前列;(4)出口虽时有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势头,日本、东南亚、欧盟及北美则是我国食用菌的主要输出市场。进而就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发现规模化程度偏低、市场价格波动大、生产方式粗放、市场流通体系不够健全、加工业发展缓慢是困扰当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产业发展 规模化 市场流通体系 政策思考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17
8
作者 霍军亮 吴春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又一根本性举措。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而当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又一根本性举措。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而当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组织建构不够优化、经济基础不够优厚、文化基础不够优质、社会基础不够优良等困境,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各级党和政府要不断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构建体系、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积极传承和复兴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 困境
下载PDF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对345个农户调查的PSM分析 被引量:117
9
作者 李云新 戴紫芸 丁士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4期37-44,共8页
农民增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通过拓展收入范围、紧密利益联结等途径提高农户收入。借助2016年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引入控制变量的回归分析和倾向得分匹配(PSM)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 农民增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通过拓展收入范围、紧密利益联结等途径提高农户收入。借助2016年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引入控制变量的回归分析和倾向得分匹配(PSM)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显著提高农户收入,相较于传统农业单一发展模式,农户增收效应在50%以上。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路径,政策层面应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融合和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纽带,在提高产业发展绩效的同时,促进农户收入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农业现代化 农户收入 倾向值匹配
下载PDF
我国食用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11
10
作者 张俊飚 李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在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却不是生产强国这一现实背景下,从分析食用菌产业现状及特征入手,科学研判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提出有利于实现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和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在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却不是生产强国这一现实背景下,从分析食用菌产业现状及特征入手,科学研判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提出有利于实现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和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改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与强化食用菌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构建资源培育、环境保护和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模式与市场运作机制;提供有利于食用菌新兴产业体系发展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新兴产业 产业化模式 政策支持 持续健康发展
下载PDF
行政还是自治:村级治理向何处去 被引量:101
11
作者 贺雪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59,共6页
中国历史上村级治理主要解决国家从农村汲取资源和满足农民最基本生产生活秩序维持的需要,村干部主要功能也就兼具国家代理人与农民当家人的双重角色。在当前资源下乡的背景下面,中国基层出现了普遍的村级治理行政化现象。村级治理行政... 中国历史上村级治理主要解决国家从农村汲取资源和满足农民最基本生产生活秩序维持的需要,村干部主要功能也就兼具国家代理人与农民当家人的双重角色。在当前资源下乡的背景下面,中国基层出现了普遍的村级治理行政化现象。村级治理行政化的必然后果是村庄公共性的消失,资源下乡的低效甚至无效。离开对农民群众的动员,仅仅强调为农民群众服务,不组织农民,仅仅帮助农民,结果可能造成村级治理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治理 农村税费改革 农村公共服务 村庄公共性
下载PDF
经济激励、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来自陕西猕猴桃主产区的证据 被引量:100
12
作者 耿宇宁 郑少锋 陆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6期59-69,共11页
为深入研究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内在逻辑,以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603户农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激励与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激励通过价格机制和补贴机制显著... 为深入研究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内在逻辑,以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603户农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激励与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激励通过价格机制和补贴机制显著促进了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但由于农户更关注农产品市场价值以及绿色防控补贴政策的不完善,使得市场激励机制在促进农户技术采纳方面的作用明显大于政府激励机制;社会网络通过信息获取机制和社会学习机制显著促进了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但由于绿色防控技术兼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复杂性,使得异质性社会网络在促进农户技术采纳方面的作用明显大于同质性社会网络。据此提出构建市场与政府的协同激励机制,培育农户社会网络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激励 社会网络 绿色防控技术 采纳行为 ORDERED LOGIT模型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城市社区医养结合 被引量:94
13
作者 严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4期22-28,共7页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多,空巢老人在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文章介绍了城镇化对城市空巢老人带来的影响,指出了空巢老人养老和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提出建立城市社区医养结合机构来应...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多,空巢老人在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文章介绍了城镇化对城市空巢老人带来的影响,指出了空巢老人养老和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提出建立城市社区医养结合机构来应对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并采取SWOT方法分析了社区医养结合应对空巢老人养老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和外部机遇与挑战,从生活质量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探讨了社区医养结合的价值,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区医养结合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空巢老人 社区 养老 医养结合 SWOT方法
下载PDF
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困境及其重塑 被引量:89
14
作者 张诚 刘祖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63,共8页
公共性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可达性高的公共场所、合作参与的集体行动、多元包容的空间理念、混杂复合的社会功能和公益共享... 公共性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可达性高的公共场所、合作参与的集体行动、多元包容的空间理念、混杂复合的社会功能和公益共享的价值追求等五个方面。但处于转型期的乡村,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可达性不足、公共参与的缺失、空间发展理念的迷失、社会功能的弱化以及公共议题的失语等公共性困境,给社会整合和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影响。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共建、共治、共享三个方面共同推进,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空间 公共性 共建共治共享 乡村治理
下载PDF
乡村“技术赋能”:内涵、动力及其边界 被引量:89
15
作者 王丹 刘祖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8-148,175,共12页
乡村具有广阔的技术赋能空间。乡村“技术赋能”是指通过现代技术赋能农业、农村、农民,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技术赋能”是一种内外融合的发展模式,它使乡村实现了由“技术—现代性”这一外源性发展模式向“技术—能力”这一新内源性发... 乡村具有广阔的技术赋能空间。乡村“技术赋能”是指通过现代技术赋能农业、农村、农民,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技术赋能”是一种内外融合的发展模式,它使乡村实现了由“技术—现代性”这一外源性发展模式向“技术—能力”这一新内源性发展模式的转变。乡村“技术赋能”命题的提出源于城乡之间巨大的能力差异,而技术恰恰可以提升乡村经济发展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治理能力以及村民的知识能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变量。乡村“技术赋能”的前提是技术下乡;条件是契合乡村场域,实现技术和乡村的特征匹配;边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底层逻辑,实现技术与人文的联姻,防止技术由“赋能”走向“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赋能 新内源性发展模式 技术下乡 以人为本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项目制与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 被引量:86
16
作者 王海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4期62-67,共6页
后税费时期,国家向农村输入大量财政资源,通过项目制度向农村供给公共品。项目制度使得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方式从"制度外"转向"制度内",并且强化了公共品供给自上而下决策体制。自上而下决策体制使得国家无法通... 后税费时期,国家向农村输入大量财政资源,通过项目制度向农村供给公共品。项目制度使得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方式从"制度外"转向"制度内",并且强化了公共品供给自上而下决策体制。自上而下决策体制使得国家无法通过项目制度有效获取农民的公共品需求,项目制度的利益协调功能和监督功能受阻,进而加剧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项目制度的优化路径是改革资源输入方式激活基层组织,建立自下而上决策机制,化解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供给 项目制度 “最后一公里”难题 决策体制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定位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82
17
作者 高鸣 张哲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1,共8页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农业绿色发展 减量增效 产业协同 制度建设
下载PDF
现代农业与农业发展 被引量:81
18
作者 邓秀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进行社会化生产的农业形态。从分析我国传统农业包含的哲学思想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般规律入手,阐述了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丢... 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进行社会化生产的农业形态。从分析我国传统农业包含的哲学思想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般规律入手,阐述了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丢掉传统农业的精华。在探讨制约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因素的基础上,以柑橘为例,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3点重要启示:政治家、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秘诀;不懂经济抓不出现代农业;要处理好品质与价格以及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 农业哲学 农业转型
下载PDF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80
19
作者 朱信凯 徐星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4期9-12,共4页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基于苏南地区农户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影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促进农民增收的利益机制尚未健全;对产业融合的内涵认识存在偏差;融合主体的核心竞...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基于苏南地区农户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影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促进农民增收的利益机制尚未健全;对产业融合的内涵认识存在偏差;融合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有待培育;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亟须完善以及融合中金融支持服务仍显不足等。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下:加快建立"保底收益+后续分红"的利益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创新金融扶持政策和方式;加快推进人才培育和乡村文化传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三产业融合 利益共享 核心竞争力 公共服务 金融支持
下载PDF
进入与退出:“资本下乡”为何逃离种植环节——基于皖北黄村的考察 被引量:79
20
作者 陈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3年第2期31-37,共7页
"资本下乡"通过土地规模流转试图直接进入生产环节,以此构成资本化的规模经营,并试图扩展到农业的全产业链。通过皖北黄村的实证调查,探讨资本下乡的绩效与社会经济后果。结果显示:"资本下乡"通过土地流转较迅速地... "资本下乡"通过土地规模流转试图直接进入生产环节,以此构成资本化的规模经营,并试图扩展到农业的全产业链。通过皖北黄村的实证调查,探讨资本下乡的绩效与社会经济后果。结果显示:"资本下乡"通过土地流转较迅速地形成了大户农场,却无法通过规模经营而在种植环节盈利,在资本规律引导下,出现产业转换和退出种植环节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种植环节 土地流转 资本式经营 农业产业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