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8,3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 被引量:1426
1
作者 邹豪 邵元福 +3 位作者 朱才娟 邓渝林 马玉杰 陈盛新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15-217,共3页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WHO推荐使用的以DDD数为指标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作了深入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利用DDD数分析方法对1992~1994年军队10家综合性医院的药品消耗进行了统计分析,在...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WHO推荐使用的以DDD数为指标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作了深入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利用DDD数分析方法对1992~1994年军队10家综合性医院的药品消耗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分析中本研究尝试使用"日用药金额"作药品费用高低的尺度,并进一步提出了用"相同治疗类别药品日用药金额参考值"(日用药金额)来考察某类药品的用药费用的社会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定日剂量 日用药金额 DDD数 排序分析
下载PDF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18
2
作者 马丙祥 董宠凯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63-665,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丹参的药理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0-2013年国内关于丹参药理作用的文献,从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丹参在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丹参的药理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0-2013年国内关于丹参药理作用的文献,从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丹参在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听力等方面有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丹参中单体成分方面,今后可在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指导下,对丹参中各成分间相互作用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酮 丹酚酸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57
3
作者 王依明 王秋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676-2682,共7页
目的:综述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半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Pinellia ternate""Chemical composition""Phar... 目的:综述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半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Pinellia ternate""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1981年3月-2020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查阅《中国药典》及相关中药典籍等,对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半夏的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甾体类和糖类等;其传统药理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半夏亦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癫痫等药理作用;其毒性主要表现为黏膜刺激性毒性、肝肾毒性、妊娠毒性等。半夏作为一种常用的有毒中药,其化学成分丰富、药理作用广泛。对半夏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半夏的药理作用和安全用药打下基础,为充分发挥半夏的药用价值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性
下载PDF
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被引量:196
4
作者 王临润 张国兵 +4 位作者 汪洋 李盈 赵青威 饶跃峰 张幸国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7期3491-3493,共3页
目的:持续改善医院药剂科的质量管理。方法:介绍品管圈实施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程序等,分析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总结回顾浙江省6家"三甲"医院的药剂科内7个品管圈试点活动,分析其产生的有形... 目的:持续改善医院药剂科的质量管理。方法:介绍品管圈实施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程序等,分析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总结回顾浙江省6家"三甲"医院的药剂科内7个品管圈试点活动,分析其产生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与结论:将品管圈改善方法导入到医院药剂科的质量管理中,可以全面提升医院药事管理的品质,并增加医院药剂科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医院 药剂科 持续改善 质量管理 药事管理
原文传递
川芎生物碱的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0
5
作者 蒲忠慧 代敏 +1 位作者 彭成 熊亮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了解川芎生物碱的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川芎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川芎""生物碱""物质基础""药理作用""Ligusticum chuanxiong""Alkaloids&q... 目的:了解川芎生物碱的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川芎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川芎""生物碱""物质基础""药理作用""Ligusticum chuanxiong""Alkaloids""Material basis""Pharmacological activity"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国专利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8-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川芎生物碱的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等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2篇,其中有效文献50篇。物质基础研究表明,目前从川芎中共分离得到20个生物碱单体;其中川芎嗪被认为是川芎的特征性生物碱,可作为评价川芎生物碱含量的指标性成分,其含量高低与川芎来源、追肥情况及提取工艺等密切相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生物碱具有脑保护作用(包括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偏头痛、保护神经)、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及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等作用。目前,川芎生物碱的药理研究与临床运用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川芎嗪在川芎中的含量高低存在争议,尚待进一步明确。故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深入研究川芎生物碱的物质基础,可为川芎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多依据。川芎生物碱为川芎的重要有效部位,在血液系统和脑损伤保护方面作用显著,故可作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生物碱 物质基础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合理用药调研的国际指标 被引量:176
6
作者 唐镜波 陈香谱 +1 位作者 谭军 车艳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5年第4期5-7,共3页
为了促成发展中国家获得必不可少的常用药物供应,WHO于1981年设立了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DAP)。1985年WHO把推动基本药物应用与合理用药相结合,增加了两者的活力,促进了WHO药物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实现。合理用... 为了促成发展中国家获得必不可少的常用药物供应,WHO于1981年设立了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DAP)。1985年WHO把推动基本药物应用与合理用药相结合,增加了两者的活力,促进了WHO药物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实现。合理用药作为卫生工作重点之一,日益受到各国关注。1989年在WHO和一些发达国家支持下,由美国的卫生管理科学中心(ManagementScienceforHealthMSH)牵头,组建了合理的用药国际网络(Int’lNetworkforRationalUseofDrugsINRUD),为发达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理用药发挥指导与媒介作用。INRUD的重要贡献一就是制订合理用药的调研方法与指标,此成果于1993年与WHO/DAP合作编著出版,题为《医疗单位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指标》,被许多国家采用。在卫生部支持下,全军合理用药信息咨询中心于1995年4月邀请了INRUD负责人Dr.DavidLee来华,在北京、武汉、广州作学术交流及访问,介绍了INRUD的工作与合理用药调研指标,受到普遍的关注与欢迎。本文对此进行了简介和评述,希望对我国的合理用药工作与国际接轨从而进入一个新阶段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 药物政策 国际指标
全文增补中
陈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6
7
作者 欧立娟 刘启德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7-789,共3页
关键词 药理作用 陈皮 高效液相色谱仪 化学分析仪器 化学成分 芸香科植物 中医药领域 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挥发油
下载PDF
浙江丽水市2004年5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62
8
作者 何伟珍 吴丽兰 +1 位作者 应小飞 徐璐敏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74-775,共2页
目的:了解我市各医院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发生ADR的因素。方法:对我市2004年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501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501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5 .1 % (226例) ,... 目的:了解我市各医院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发生ADR的因素。方法:对我市2004年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501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501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5 .1 % (226例) ,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16 .0 % (80例) ;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8.9 % (245例) ,其次是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损害,而较严重的ADR有21例(4.2 % ) ;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5. 9 % (330例)。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培养,并展开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复方甘草甜素(美能)在肝病领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8
9
作者 汪俊韬 于少军 肖炜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2年第8期500-502,共3页
关键词 药理学 药效学 给药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应用 疗效 复方甘草甜素
下载PDF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成本的确定 被引量:148
10
作者 何志高 陈洁 张丹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00-101,共2页
本文从社会角度出发,介绍了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成本的基本概念、测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成本 测算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9
11
作者 张晓霞 韩培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2060-2062,共3页
关键词 马来酸桂哌齐特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 马来酸桂派齐特 微循环障碍 血管性疾病 发达国家
原文传递
我院2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53
12
作者 凌春燕 张晋萍 葛卫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7-698,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1日~2003年6月30日收集到的242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2例ADR中,主...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1日~2003年6月30日收集到的242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2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抗感染药物
下载PDF
肉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综合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0
13
作者 陈旭 刘畅 +3 位作者 马宁辉 张彤 丁越 张永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581-2584,共4页
目的:为肉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肉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Cinnamomi cortex""Chemical ingredient""Pharmacology""Use"等... 目的:为肉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肉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Cinnamomi cortex""Chemical ingredient""Pharmacology""Use"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Pub Med、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收录的于2000-2018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就肉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73篇,其中有效文献56篇。肉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多糖类成分、多酚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及微量元素等,具有扩张血管、抗胃溃疡、抑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肉桂作为我国一味传统的药食两用中药材,临床上主要以中药复方的形式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糖尿病、肾病及风湿类疾病、妇科疾病等方面的治疗。此外,肉桂的深加工应用主要集中在食品防腐剂及香料、日用化工产品(抑菌剂、杀虫剂等)、功能材料产品等领域;桂皮醛还可作为中间体,合成苯甲醛、肉桂醇、氢化肉桂酸、肉桂酸、苯甲酸等多种衍生物,进而应用于香精、医药、农药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合应用
下载PDF
美能(β-甘草酸复方制剂)的分子构型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141
14
作者 宋方闻 白永敏 +4 位作者 陈玉祥 曹阳 唐小平 李学俊 钟惟德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美能 β-甘草酸复方制剂 分子构型 临床疗效 肝病 氢化可的松 药理作用 毒性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模式探讨 被引量:144
15
作者 吴永佩 颜青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模式。方法:借鉴我国医院药学与药师传统工作模式、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学员工作模式,提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结果与结论:为了更好地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临床药师应有...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模式。方法:借鉴我国医院药学与药师传统工作模式、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学员工作模式,提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结果与结论:为了更好地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临床药师应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职业定位,并应重视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和医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持续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工作模式 临床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41
16
作者 朱立勤 徐彦贵 +2 位作者 王屏 陈媛媛 高仲阳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方法通过跟踪随访和病例回顾的方式对对照组(100例)及ADR组(93例),在药物、患者、处方及护理因素方面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给药剂量过大、...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方法通过跟踪随访和病例回顾的方式对对照组(100例)及ADR组(93例),在药物、患者、处方及护理因素方面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给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输液距配液时间过长、用药前没有进行肝肾功能检查、适应证不合理、说明书中用法用量不详细、没有药理作用的说明。改进处方及护理行为对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原因 分析
原文传递
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 被引量:141
17
作者 陈莲珍 王淑洁 +8 位作者 王青 史丽敏 王海莲 厉焕栋 徐燕侠 高燕红 吴敏 吴丽萍 王育琴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了解我国现行合理用药状况 ,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选择7家不同等级医院5个月门诊处方和当日门诊就医的患者 ,采取多中心、随机、平行试验方法 ,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 ,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 目的 :了解我国现行合理用药状况 ,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选择7家不同等级医院5个月门诊处方和当日门诊就医的患者 ,采取多中心、随机、平行试验方法 ,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 ,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指标 :平均用药品种数2 63种 ;抗生素应用率38 3 % ;针剂应用率20 4 % ;基本药物应用率69 6 %。患者关怀指标 :平均就诊时间7 17分钟 ;平均调配药时间15 4秒钟 ;实际调配药物率100 % ;药物标示完整率99 % ;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86 3 %。结论 :采用国际指标评价用药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我国合理用药水平较低 ,医师、药师对患者的交流关怀不够 ,有待于提高和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 国际指标 现场调查
下载PDF
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效果监测 被引量:141
18
作者 陈树明 林颖 +5 位作者 李军 侯智勇 王彤 王在国 余莉 黎普茜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 :制定并实施院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选择Ⅰ、Ⅱ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 ,试验组 (210例)按“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方案用药 ,对照组 (212例 )按习惯方法用药。结... 目的 :制定并实施院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选择Ⅰ、Ⅱ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 ,试验组 (210例)按“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方案用药 ,对照组 (212例 )按习惯方法用药。结果 :试验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试验组抗菌药物费用、药品费用、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 01)。结论 :在院内制定和实施规范化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方案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 ,降低医疗费用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预防性抗茵药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当归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6
19
作者 王芳 李东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30-631,共2页
关键词 当归 药理研究 化学 挥发油 有机酸类 糖类
下载PDF
中文版MMAS-8评价心血管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信效度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137
20
作者 陈强 曲珊珊 黄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分析中文版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价心血管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信效度,并用其评价药物重整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心血管慢病患者为观察组,进行中文版MMAS-8信效度评价并予以药物重整;选取91例心... 目的:分析中文版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价心血管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信效度,并用其评价药物重整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心血管慢病患者为观察组,进行中文版MMAS-8信效度评价并予以药物重整;选取91例心血管慢病患者为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医疗服务。采用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用药依从性。结果:问卷得分排序前后27%的两个极端组的8条目平均分的F检验差异、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8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400,且与总分均显著相关(P<0.00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3;结构效度KMO值为0.742,Bartlett’s球形检验值为266.007,共提取2个公共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8.90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院1周和出院1个月时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文版MMAS-8评价心血管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信效度较好;药物重整可提高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版Morisky 用药依从性问卷 信度 效度 药物重整 心血管慢病 用药依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