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9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342
1
作者 翟明国 吴福元 +7 位作者 胡瑞忠 蒋少涌 李文昌 王汝成 王登红 齐涛 秦克章 温汉捷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以稀有、稀散和稀土元素为主体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在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用途。近年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先后制定了各自的关键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未来几十年,世界主要国家将会为这些资源的持... 以稀有、稀散和稀土元素为主体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在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用途。近年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先后制定了各自的关键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未来几十年,世界主要国家将会为这些资源的持续安全供给进行不懈努力。本文扼要总结了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为"稀"、"伴"和"细";提出关键金属矿床的五种主要类型,即花岗岩-伟晶岩型、碱性岩-碳酸岩型、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型、热液贱金属硫化物型和风化-沉积型;建议应重点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关键金属元素多圈层循环与超常富集机理以及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与高效清洁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矿产资源 基本特征 矿床类型 科学问题 基础研究
原文传递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255
2
作者 范维澄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6,共6页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可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具有多主体、多因素、多尺度、多变性的特征,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复杂性科学问题。应急管理包括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决策指挥、救援处置、恢复重建等关键环节,并且广...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可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具有多主体、多因素、多尺度、多变性的特征,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复杂性科学问题。应急管理包括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决策指挥、救援处置、恢复重建等关键环节,并且广泛涉及紧急环境中人员/群的心理及行为。文中从突发公共事件若干典型案例的分析出发,基于国内外应急管理基础研究大跨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试图凝练出我国应急管理基础研究最近5—10年内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五大板块:应急管理体系的复杂性科学问题,应急心理与行为的科学问题,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获取及分析的科学问题,多因素风险评估和多尺度预测预警的科学问题,以及复杂条件下应急决策的科学问题。文中初步给出了这五个板块的内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研究和突破,需要理工文管(管理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各自的努力及其交叉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管理 基础研究
原文传递
“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综述 被引量:137
3
作者 刘克 单志广 +3 位作者 王戟 何积丰 张兆田 秦玉文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5-151,共7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实施了"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本文从该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背景和意义,可信软件的研究现状,该重大研究计划的科学目标与核心科学问题,以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可信软件 重大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原文传递
重大工程结构智能传感网络与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1
4
作者 欧进萍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2,共5页
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特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年来有关重大工程结构智能传感网络与健康监测系统的一些研究与应用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光纤光栅应变和温度传感器、压电薄膜(PVDF)应变和裂缝监测传感器、疲劳累积传感器、形状记忆合金传感... 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特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年来有关重大工程结构智能传感网络与健康监测系统的一些研究与应用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光纤光栅应变和温度传感器、压电薄膜(PVDF)应变和裂缝监测传感器、疲劳累积传感器、形状记忆合金传感器等智能传感器研究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无线传输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碳纤维筋式传感器与纤维增强-光纤光栅复合筋式应变传感器研究开发与应用;碳纤维和(或)纳米粒子添料形成的自感知水泥砂浆及其混凝土标准应变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及其在海洋平台结构、混凝土坝面、大跨桥梁以及大跨空间结构等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我国在重大工程结构智能健康监测领域方面研究立项的情况,并指出了进一步值得研究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网络 重大工程 应变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压电薄膜 无线传感器网络 大跨空间结构 水泥砂浆 碳纤维
原文传递
复杂性、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被引量:82
5
作者 宋学锋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269,共8页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了复杂性、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的基本概念,尝试给出了复杂性科学的定义;总结了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复杂性 复杂系统 复杂性科学 系统科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状况与进展 被引量:68
6
作者 谢强 薛松涛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5-288,共4页
介绍了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性及其概念设计,综述结构损伤检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对于结构监测中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作了介绍,最后对结构监测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了展望。
关键词 健康监测 传感器 损伤检测 建筑物 土木工程结构 优化布置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科学计量指标--h指数及其应用述评 被引量:131
7
作者 赵基明 邱均平 +1 位作者 黄凯 刘兵红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32,共10页
由J.E.Hirsch于2005年提出的h指数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新的科学计量评价指标。本文介绍了h指数的定义、优势及其在科学研究人员、科研集体和学术期刊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对h指数的局限性作了中肯评述,并建议在有关重要学术评价中予... 由J.E.Hirsch于2005年提出的h指数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新的科学计量评价指标。本文介绍了h指数的定义、优势及其在科学研究人员、科研集体和学术期刊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对h指数的局限性作了中肯评述,并建议在有关重要学术评价中予以适当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指数 计量指标 科研绩效 绩效评价 计量评价 期刊评价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的事实与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23
8
作者 秦大河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前言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近50年的气候变暖主要由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CO2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影响 对策
原文传递
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的科学背景、目标与组织管理 被引量:104
9
作者 韩智勇 翁文国 +1 位作者 张维 杨列勋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5-220,共6页
近年来,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为提高我国政府和社会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推进我国应急管理科学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8年启动实施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本文... 近年来,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为提高我国政府和社会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推进我国应急管理科学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8年启动实施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本文介绍了该重大研究计划的现实需求、科学背景,及其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提出了组织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路和安排,以便有关政府组织、学者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重大研究计划,促使研究工作和成果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研究计划 非常规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原文传递
猪笼草口缘区表面液体单方向连续搬运机制 被引量:109
10
作者 陈华伟 张鹏飞 +5 位作者 张力文 张德远 蒋滢 刘洪亮 韩志武 江雷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7-219,共3页
液体单方向搬运表面因无需外部动力即可实现液体连续铺展搬运,在机械、能源、医疗、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受到了国内外高度关注。具有亲疏水梯度和锥形结构特征的一维丝状材料能实现液体的短距离搬运,而表面能梯度和梯度拉普... 液体单方向搬运表面因无需外部动力即可实现液体连续铺展搬运,在机械、能源、医疗、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受到了国内外高度关注。具有亲疏水梯度和锥形结构特征的一维丝状材料能实现液体的短距离搬运,而表面能梯度和梯度拉普拉斯压力是一维丝状材料液体短距离搬运的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笼草 仿生表面 单方向搬运 泰勒毛细升
原文传递
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层的排放——二氧化碳地下储存研究 被引量:74
11
作者 曾荣树 孙枢 +1 位作者 陈代钊 段振豪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6-200,共5页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全球减少排放CO2的目标。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把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能够减少CO2排放,而又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办法。碳隔离储存技...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全球减少排放CO2的目标。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把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能够减少CO2排放,而又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办法。碳隔离储存技术就是为解决CO2的处置而产生的,其核心就是考虑如何把产生的CO2与环境隔绝开来,不让温室气体影响人类生存的地球。这是积极面对的态度。本文阐述了CO2地下储存的基本原理与可行性,同时论述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有关地质环境问题。作者建议,中国应该开展对CO2隔离储存原理、技术的研究,以便在不远的将来,把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储存、利用起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国际的科技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大气层 地下储存 排放 碳隔离 地质环境
原文传递
生物节水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0
12
作者 山仑 邓西平 张岁岐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71,共6页
在全球范围内,干旱是限制作物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子,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倍受人们关注,提高单位水量的生产率是缺水地区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除了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之外,深入了解那些限制和调控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有助于... 在全球范围内,干旱是限制作物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子,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倍受人们关注,提高单位水量的生产率是缺水地区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除了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之外,深入了解那些限制和调控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人们准确地鉴定和筛选生理和育种性状,从而有可能在水分有限条件下,大幅度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生物节水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生物节水的机理就是通过遗传改良和生理调控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加强生物节水的机制与途径的研究,无疑会为节水作物品种的选育开拓新的思路,同时也将为节水灌溉和旱作裁培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节水 水分利用效率 耐旱性 生理调控 节水育种
原文传递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5
13
作者 刘保延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8-274,共7页
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设计、测量与评价方法在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医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学问题。在中医临床诊疗实际条件下开展临床研究,给临床流行病学提出了挑战,也给中医临床疗效... 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设计、测量与评价方法在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医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学问题。在中医临床诊疗实际条件下开展临床研究,给临床流行病学提出了挑战,也给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创新带来了机遇。本文在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现状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以人为核心,以建立临床"实际条件下"疗效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指标,构建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技术体系,形成"阶梯递进"的"证据链",并与高质量的"理想条件下"验证研究相结合,两条腿走路,解决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瓶颈问题,提出国内外"公认"与"认可"的高质量的临床证据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流行病学 循证医学 真实世界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4
14
作者 黄小卫 张永奇 李红卫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4-137,共4页
我国不仅稀土资源居世界首位,而且稀土生产量、出口量和应用量均居世界第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稀土资源采选冶领域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等,重点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四川氟碳铈矿和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3类主要稀土工业资源的冶炼... 我国不仅稀土资源居世界首位,而且稀土生产量、出口量和应用量均居世界第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稀土资源采选冶领域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等,重点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四川氟碳铈矿和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3类主要稀土工业资源的冶炼分离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及其在稀土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了我国稀土选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稀土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提取 评述
原文传递
关键金属元素的多圈层循环与富集机理:主要科学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被引量:84
15
作者 蒋少涌 温汉捷 +3 位作者 许成 王焰 苏慧敏 孙卫东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18,共7页
关键金属对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和尖端武器等新兴产业非常关键,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加强关键金属矿产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找矿勘查和绿色利用等研究迫在眉捷。本文对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应该重视... 关键金属对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和尖端武器等新兴产业非常关键,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加强关键金属矿产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找矿勘查和绿色利用等研究迫在眉捷。本文对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应该重视的主要科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疏理,建议重点加强如下三个方面的深入研究:一是开展关键金属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行为的研究,二是开展重大地质事件和层圈物质循环过程与关键金属成矿关系的研究,三是开展关键金属元素超常富集条件的研究。针对稀有金属、稀散金属、稀土金属和其他稀贵金属(如铂族元素、铬和钴)的不同特性,本文分别对它们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金属元素 地球化学性质 壳幔循环 富集机理
原文传递
同行评议研究综述 被引量:70
16
作者 胡明铭 黄菊芳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1-253,共3页
同行评议是科学界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和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估的一种基本方法.尽管这是一种主观的方法,但迄今还没有找到可以取代它的更好的评价方法.最早的同行评议源于对专利申请的审查.
关键词 同行评议 研究综述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评价方法 专利申请 专利制度 17世纪 学术论文 发明者 共和国 威尼斯 审查 行业
原文传递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71
17
作者 傅伯杰 王军 马克明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1999年第4期225-227,共3页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之一,也是决定土壤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中所有物质的运移,包括植物从土壤中吸取养分,都离不开土壤水分的作用,土壤水分状况与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密切相关。一方面土壤水分状况影响到植物和农作物生...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之一,也是决定土壤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中所有物质的运移,包括植物从土壤中吸取养分,都离不开土壤水分的作用,土壤水分状况与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密切相关。一方面土壤水分状况影响到植物和农作物生长,另一方面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也影响着土壤水分的含量及其分布,因此如何保持土壤水分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尤为重要。本项研究选择黄土丘陵坡地上3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和坡耕地、天然草地和人工林3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了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地利用 土壤水分
原文传递
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可拓学 被引量:58
18
作者 蔡文 杨春燕 王光华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8-272,共5页
可拓学是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新学科。文中就可拓学的研究对象、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应用情况、科学意义、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等问题做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可拓学 数学 哲学 工程学 人工智能 计算机 可拓逻辑
原文传递
智慧养老服务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67
19
作者 华中生 刘作仪 +6 位作者 孟庆峰 雒兴刚 霍宝锋 卞亦文 李四杰 杨翼 金庆伟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5-545,共11页
本文基于双清论坛"数据驱动的养老服务资源组织与管理机制创新"的讨论内容,从养老服务的内涵与社会需求、我国养老服务(包括养老生活服务与健康服务)社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数据驱动的智慧养老服务发展与国家战略等方面总结... 本文基于双清论坛"数据驱动的养老服务资源组织与管理机制创新"的讨论内容,从养老服务的内涵与社会需求、我国养老服务(包括养老生活服务与健康服务)社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数据驱动的智慧养老服务发展与国家战略等方面总结了我国智慧养老服务及其资源组织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并从服务模式与服务创新设计、服务参与者行为与选择、养老服务的质量管理、智慧养老服务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养老服务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应用方法等方面回顾了智慧养老服务资源组织与管理机制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而提出了促进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与事业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关键科学问题,包括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与服务资源组织、数据驱动的养老服务质量管理、数据驱动的养老服务运营管理和健康养老大数据共享融合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养老 医养结合 服务模式 服务资源组织 服务质量 数据共享 数据融合
原文传递
沉积物粒径趋势与海洋沉积动力学 被引量:59
20
作者 高抒 Michael Collins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1998年第4期241-246,共6页
沉积物粒度数据除可用来识别沉积环境的类型或判定物质运动方式之外,还可用于海洋环境中沉积物输运方向的研究,即将沉积物净输运方向与粒度参数的空间变化(粒径趋势)相联系。利用粒径趋势分析,可根据粒度参数的平面分布图式定义粒径趋... 沉积物粒度数据除可用来识别沉积环境的类型或判定物质运动方式之外,还可用于海洋环境中沉积物输运方向的研究,即将沉积物净输运方向与粒度参数的空间变化(粒径趋势)相联系。利用粒径趋势分析,可根据粒度参数的平面分布图式定义粒径趋势矢量,进而将趋势矢量转换为沉积物净输运图像。粒径趋势分析的基本假设是,沿着净输运方向,某种粒径趋势出现的概率远高于其在别的方向上出现的概率。初步研究表明这个假设是成立的,但今后还需要从物理原理上说明粒径趋势与颗粒态物质运动的关系,从水槽实验和数学模型实验入手,进一步完善这一分析方法。以促进粒度特征研究乃至颗粒态物质动力学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粒度 粒径趋势 海洋环境 海洋沉积 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