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场景理论与城市发展——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新理论范式 |
吴军
夏建中
特里.克拉克
|
《中国名城》
|
2013 |
134
|
|
2
|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
张鸿雁
|
《中国名城》
|
2017 |
133
|
|
3
|
“活态遗产”:大运河保护创新论 |
单霁翔
|
《中国名城》
|
2008 |
72
|
|
4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文化线路宪章 |
丁援
|
《中国名城》
|
2009 |
67
|
|
5
|
公园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杨雪锋
|
《中国名城》
|
2018 |
56
|
|
6
|
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
单霁翔
|
《中国名城》
|
2010 |
54
|
|
7
|
关注新型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 |
单霁翔
|
《中国名城》
|
2009 |
46
|
|
8
|
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构想与路径 |
姜师立
|
《中国名城》
|
2017 |
46
|
|
9
|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陈明
张云峰
|
《中国名城》
|
2013 |
45
|
|
10
|
记忆场所:基于文化认同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
陆邵明
|
《中国名城》
|
2013 |
45
|
|
11
|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试点示范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兼论我国海绵城市创新体系平台的建设 |
徐振强
|
《中国名城》
|
2015 |
45
|
|
12
|
论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徐振强
张帆
姜雨晨
|
《中国名城》
|
2014 |
44
|
|
13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及对策 |
曹昌智
|
《中国名城》
|
2011 |
42
|
|
14
|
台湾村落社区的营造与永续发展及其启示 |
陈振华
闫琳
|
《中国名城》
|
2014 |
37
|
|
15
|
申遗视野下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及其旅游开发——以大运河江苏段为例 |
李永乐
杜文娟
|
《中国名城》
|
2011 |
37
|
|
16
|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与启示 |
邱扶东
马怡冰
|
《中国名城》
|
2016 |
34
|
|
17
|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营造高品质空间 |
王凯
|
《中国名城》
|
2023 |
29
|
|
18
|
中国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 |
刘伯霞
刘杰
程婷
王田
何强
|
《中国名城》
|
2021 |
30
|
|
19
|
都市圈、城市群与同城化的概念辨析 |
曾群华
邓江楼
张勇
潘芬萍
|
《中国名城》
|
2012 |
29
|
|
20
|
国外国家公园法律法规梳理研究 |
周武忠
|
《中国名城》
|
2014 |
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