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0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血清抗体检测 被引量:401
1
作者 郎洪武 张广川 +1 位作者 吴发权 张创贵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2000年第3期3-5,共3页
从北京、河北、山东、天津、江西、吉林、河南 7省 (市 ) 2 2个猪群采集各类猪血清样品 5 5 9份 ,用猪圆环病毒Ⅱ型(PCVⅡ )克隆化特异性表达抗原包被反应板 ,采用ELISA检测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PMWS)抗体。结果 ,2 0日龄未断奶仔... 从北京、河北、山东、天津、江西、吉林、河南 7省 (市 ) 2 2个猪群采集各类猪血清样品 5 5 9份 ,用猪圆环病毒Ⅱ型(PCVⅡ )克隆化特异性表达抗原包被反应板 ,采用ELISA检测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PMWS)抗体。结果 ,2 0日龄未断奶仔猪阳性率为 0 ( 0 / 5 8)、1~ 2月龄断奶仔猪阳性率为 16.5 % ( 2 3 / 13 9) ,后备母猪阳性率为 43 .3 % ( 61/ 14 1) ,经产母猪阳性率为 85 .6% ( 10 7/ 12 5 ) ,肥猪阳性率为 5 1.0 % ( 4 9/ 96) ,5 5 9头猪总阳性率为 42 .9% ( 2 40 / 5 5 9)。检测临床有疑似PMWS症状的 4~ 5月龄生长肥育猪 6头 ,结果均为阳性 ;检测临床有疑似PMWS症状的 1~ 2月龄仔猪 9头 ,结果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 病毒Ⅱ型 抗体检测 PMWS ELISA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分离鉴定及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的诊断 被引量:154
2
作者 郎洪武 王力 +2 位作者 张广川 程君生 宋立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共3页
剖检北京、河北某些猪场发生的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后发育不良、咳喘、消瘦、黄疸等症状的病猪 ,均显示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PMWS)的病理学变化 ;电镜观察病猪的脾和淋巴结组织样品 ,见细胞核内堆积大量无囊膜的病毒粒子 ;进而从... 剖检北京、河北某些猪场发生的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后发育不良、咳喘、消瘦、黄疸等症状的病猪 ,均显示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PMWS)的病理学变化 ;电镜观察病猪的脾和淋巴结组织样品 ,见细胞核内堆积大量无囊膜的病毒粒子 ;进而从病猪的病料中分离到 2株猪圆环病毒 (Porcinecircovirus,PCV)。经电镜观察细胞内增殖、浓缩、提纯的病毒 ,为直径约 17nm的无囊膜的病毒粒子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观察到PCVⅡ特异性免疫荧光 ;用 2对引物分别扩增分离毒株 ,均得到 2条与PCVⅡ特异性核苷酸片段大小一致的扩增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诊断 分离 鉴定 症状 病理解剖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87
3
作者 潘虎 刘纯传 +7 位作者 张礼华 张志常 郁杰 袁永隆 李宏胜 侯亦昭 杨玉英 李新圃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6年第2期16-17,共2页
1980~1989年对22个城市32个奶牛场10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3384头泌乳期奶牛的1266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查。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 1980~1989年对22个城市32个奶牛场10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3384头泌乳期奶牛的1266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查。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头阳性检出率为73.91%,乳区阳性检出率为44.74%。采集2015份患乳房炎和健康奶牛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查,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健康奶样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85.37%,62.76%,36.60%,与奶牛乳房炎发生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有1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乳牛 乳房炎 病原菌 综合防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鸡新城疫和传染性腔上囊病疫苗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07
4
作者 李宏全 段县平 +1 位作者 马海利 宁官保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2-14,共3页
将黄芪多糖 (APS)分别按 0、2 .5、5 .0、10 .0mg/只 ,以点眼、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不同方式 ,分别与鸡NDⅠ系、NDⅣ系、ND油乳剂苗和IBD冻干苗同时接种于 4组 (每组 35只 )健康非免疫雏鸡 ,对血清中ND、IBD抗体效价及脾、腔上... 将黄芪多糖 (APS)分别按 0、2 .5、5 .0、10 .0mg/只 ,以点眼、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不同方式 ,分别与鸡NDⅠ系、NDⅣ系、ND油乳剂苗和IBD冻干苗同时接种于 4组 (每组 35只 )健康非免疫雏鸡 ,对血清中ND、IBD抗体效价及脾、腔上囊重量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检测结果 :各APS组血清ND、IBD抗体效价显著高于APS空白组 (P <0 .0 5 ) ,其中以APS 5 .0mg/只组的抗体效价最高 ;除ND油乳剂苗各APS组和NDⅣ系APS 2 .5mg/只在 12日龄测定值外 ,各APS组脾和腔上囊重量显著高于APS空白组 (P <0 .0 5 )。试验表明 ,APS可用作鸡疫苗的免疫佐剂提高鸡的免疫力 ;点眼、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接种方式不影响APS提高鸡免疫力的作用 ;APS以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免疫佐剂 新城疫 传染性腔上囊病 疫苗免疫力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76
5
作者 苏敬良 黄瑜 +2 位作者 贺荣莲 赵继勋 郭玉璞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6,共2页
从北京和广西发病鸭群中分离到 2株病毒 ,分别编号为B株和G株 ,病毒大小约 40nm ,无囊膜。血清中和试验表明 ,2株病毒为同一血清型 ,与 1、3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无血清学相关性。人工感染试验表明 ,G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可引... 从北京和广西发病鸭群中分离到 2株病毒 ,分别编号为B株和G株 ,病毒大小约 40nm ,无囊膜。血清中和试验表明 ,2株病毒为同一血清型 ,与 1、3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无血清学相关性。人工感染试验表明 ,G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可引起典型的鸭肝炎病变 ,但死亡率随雏鸭日龄的增长而明显下降 ;B株病毒不能致死正常雏鸭 ,但雏鸭经过环磷酰胺处理后 ,感染B株病毒可引起雏鸭死亡 ,死亡鸭肝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动物感染试验
下载PDF
日粮锌硒水平对肉鸡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3
6
作者 王子旭 佘锐萍 +3 位作者 陈越 袁莉 许江城 康迪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8-21,共4页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锌和硒互作对肉鸡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将 2 4只 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饲喂添加有高锌高硒 (锌 1 0 0 0mg/kg ,硒 5mg/kg)、低锌低硒 (锌 34mg/kg ,硒 0 .0 8mg/kg)和常锌常硒 (锌 5 0mg/kg ,硒 0 .1 5mg/kg)...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锌和硒互作对肉鸡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将 2 4只 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饲喂添加有高锌高硒 (锌 1 0 0 0mg/kg ,硒 5mg/kg)、低锌低硒 (锌 34mg/kg ,硒 0 .0 8mg/kg)和常锌常硒 (锌 5 0mg/kg ,硒 0 .1 5mg/kg)的日粮 4 5d后 ,观察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高锌高硒或低锌低硒组肉鸡的小肠黏膜结构有明显的损伤 ,表现为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下降 ,绒毛高度 /腺窝深度的比值减少 ,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尤其是高锌高硒对空肠的损伤最为严重。而常锌常硒组肉鸡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正常。研究结果表明 ,日粮中按锌 5 0mg/kg和硒 0 .1 5mg/kg的比例添加 ,对于维持小肠黏膜的正常形态结构是合适的 ;过高或过低的锌和硒对小肠黏膜有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 肉鸡 小肠黏膜 形态结构 微量元素 饲料添加剂 剂量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复方中药多糖对鸡免疫器官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68
7
作者 张乐萃 王金宝 +3 位作者 孙月平 马端忠 史美丽 王中华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8年第8期26-28,共3页
复方中药多糖对鸡免疫器官形态学的影响1)张乐萃王金宝孙月平马端忠史美丽王中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265200)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中药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已发... 复方中药多糖对鸡免疫器官形态学的影响1)张乐萃王金宝孙月平马端忠史美丽王中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265200)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中药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已发现多种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如黄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器官形态学 复方中药多糖
下载PDF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从国内生殖障碍综合征猪群中检测生殖和呼吸综… 被引量:78
8
作者 郭宝清 陈章水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6年第3期3-5,共3页
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并用此技术对国内生殖障碍综合征猪群和疑似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猪群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共检测了10个地区的10个猪场,计151份血清,在其中4个地区的4个猪场99份血清样品检查出PRRS抗体阳性血... 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并用此技术对国内生殖障碍综合征猪群和疑似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猪群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共检测了10个地区的10个猪场,计151份血清,在其中4个地区的4个猪场99份血清样品检查出PRRS抗体阳性血清58份,阳性率为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生殖呼吸综合症 免疫荧光洁 抗体 检测
下载PDF
牛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试验 被引量:59
9
作者 张守发 张国宏 +1 位作者 宋建臣 许应天 中国兽医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7-29,共3页
用RPMI 164 0、M 199、D MEM 3种培养液作为基础培养基 ,再分别按体积分数加入 40 %的犊牛血清 ,采用普通恒温培养箱 (3 7℃ )进行牛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结果表明 ,牛附红细胞体在RPMI 164 0培养基中 ,每 12h更换 1次培养液 ,并补充适... 用RPMI 164 0、M 199、D MEM 3种培养液作为基础培养基 ,再分别按体积分数加入 40 %的犊牛血清 ,采用普通恒温培养箱 (3 7℃ )进行牛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结果表明 ,牛附红细胞体在RPMI 164 0培养基中 ,每 12h更换 1次培养液 ,并补充适量正常红细胞 ,获得了高达 99%的感染率 ;连续传代培养可达 44代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 体外培养 试验 感染率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隐性乳房炎乳牛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4
10
作者 张淼涛 王秋芳 +3 位作者 效梅 高海鹏 李永鹏 曹平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选用当归、川芎、芍药、黄芪、蒲公英、丹参、益母草等中草药 ,配制成饲料添加剂饲喂患隐性乳房炎乳牛 ,检测乳牛淋巴细胞刺激指数 (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的变化 ,并用北京亚临床乳房炎快速诊断液 (BMT)对供试牛进行疗效跟踪检验。结... 选用当归、川芎、芍药、黄芪、蒲公英、丹参、益母草等中草药 ,配制成饲料添加剂饲喂患隐性乳房炎乳牛 ,检测乳牛淋巴细胞刺激指数 (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的变化 ,并用北京亚临床乳房炎快速诊断液 (BMT)对供试牛进行疗效跟踪检验。结果表明 ,该中草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SI (P <0 .0 5 )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 (P <0 .0 5 ) ,并能明显降低乳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刺激指数 隐性乳房炎 乳牛 中性粒细胞吞噬率 复方中草药 疗效试验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乳汁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程序 被引量:66
11
作者 袁永隆 张永欣 +2 位作者 侯奕昭 杨玉英 李宏胜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1年第2期7-10,共4页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微生物达数十种之多,其中包括细菌、真菌、霉形体、病毒等等。为了进行感染病原的检定,美国奶牛乳房炎委员会1981年;澳大利亚农业常委会家畜卫生委员会,都根据该国具体情况制定了“牛乳房炎微生物学或细菌学诊断程序”...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微生物达数十种之多,其中包括细菌、真菌、霉形体、病毒等等。为了进行感染病原的检定,美国奶牛乳房炎委员会1981年;澳大利亚农业常委会家畜卫生委员会,都根据该国具体情况制定了“牛乳房炎微生物学或细菌学诊断程序”。我国至今尚未制定类似的统一程序,以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奶牛乳房炎检菌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乳汁细菌 分离 鉴定
全文增补中
应用复合PCR法检测猪圆环病毒 被引量:53
12
作者 芦银华 陈德胜 +1 位作者 戴亚斌 陈溥言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9,共2页
根据基因库中猪圆环病毒 (PCV)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建立复合PCR方法 ,对 2株PK 15细胞进行了PCV检测。结果 2株PK 15细胞都可扩增出PCV 1的基因片段 ,其中 1株还扩增得到了PCV 2的DNA片段。由此可见 ,应用设计的引物进行复合PCR快速检... 根据基因库中猪圆环病毒 (PCV)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建立复合PCR方法 ,对 2株PK 15细胞进行了PCV检测。结果 2株PK 15细胞都可扩增出PCV 1的基因片段 ,其中 1株还扩增得到了PCV 2的DNA片段。由此可见 ,应用设计的引物进行复合PCR快速检测PCV是可行的 ,这为PC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猪肾传代细胞 复合PCR 检测
下载PDF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猪圆环病毒抗体 被引量:55
13
作者 芦银华 谈国蕾 +2 位作者 华修国 陈德胜 陈溥言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9-20,共2页
用猪肾传代细胞系PK 15增殖猪圆环病毒 2型 (PCV 2 )毒株制备抗原 ,建立了检测PC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应用该方法对 64份临床送检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 ,3 8份血清呈现PCV抗体阳性 (5 9% )。IFA方法的建立为临床上进行PC... 用猪肾传代细胞系PK 15增殖猪圆环病毒 2型 (PCV 2 )毒株制备抗原 ,建立了检测PC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应用该方法对 64份临床送检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 ,3 8份血清呈现PCV抗体阳性 (5 9% )。IFA方法的建立为临床上进行PCV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另一种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间接免疫 荧光试验 圆环病毒 抗体
下载PDF
丁酸钠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2
14
作者 王继凤 陈耀星 +2 位作者 王子旭 董淑红 赖洲文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8-301,共4页
将12头断奶仔猪分为3个处理组(丁酸钠组:基础日粮+1 g/kg丁酸钠,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抗生素,复合组:基础日粮+抗生素+1 g/kg丁酸钠),饲喂4周后,采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和杯状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 将12头断奶仔猪分为3个处理组(丁酸钠组:基础日粮+1 g/kg丁酸钠,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抗生素,复合组:基础日粮+抗生素+1 g/kg丁酸钠),饲喂4周后,采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和杯状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的空肠和回肠黏膜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肠绒毛排列整齐,柱状细胞结构清晰,丁酸钠组和复合组肠绒毛粗壮,而抗生素组肠绒毛顶端偶见肠上皮脱落,肠绒毛相对较细;各试验组回肠的杯状细胞数量为空肠的1.3~2.2倍,且以复合组的杯状细胞数最多,丁酸钠组次之,抗生素组最少;各试验组空肠和回肠肠上皮表面微绒毛结构清晰,排列整齐,复合组的细胞衣最厚且均匀,丁酸钠组次之,抗生素组较薄.表明,丁酸钠能促进杯状细胞增殖,改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而促进仔猪的消化吸收,提高其生产性能,其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均优于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小肠黏膜 杯状细胞 丁酸钠
下载PDF
深圳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63
15
作者 陈坤永 翁良树 +1 位作者 吴慕贞 张火星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9年第9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病原菌 临床型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蕨麻多糖的提取及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被引量:58
16
作者 陈炅然 王琴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62,共4页
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获得蕨麻多糖;通过体外化学模拟试验,观察了该多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蕨麻多糖得率为3.8%;在体外化学模拟系统反应中,该多糖能显著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及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产生的过氧化氢;... 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获得蕨麻多糖;通过体外化学模拟试验,观察了该多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蕨麻多糖得率为3.8%;在体外化学模拟系统反应中,该多糖能显著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及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产生的过氧化氢;蕨麻多糖对体外亚油酸脂质过氧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多糖 提取 自由基 人参果 延寿果 活性成分 过氧化氢
下载PDF
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猪肠道菌群与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7
17
作者 曹国文 曾代勤 +4 位作者 戴荣国 姜永康 周淑兰 翟少钦 陈春林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4-58,共5页
用杜仲叶、山楂、黄芪等中草药研制猪用饲料添加剂 ,对 4 0日龄断奶仔猪进行饲喂试验 ,观察其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服用中药的 3组试验猪肠道中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 用杜仲叶、山楂、黄芪等中草药研制猪用饲料添加剂 ,对 4 0日龄断奶仔猪进行饲喂试验 ,观察其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服用中药的 3组试验猪肠道中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指数以及腹泻发生率则明显降低 ;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9.2 0 %、5 .5 0 %和 13.32 % ;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 9.80 %、6 .6 4%和 15 .0 3%。结果显示 ,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常规粉剂和提取物制剂均能促进仔猪肠道中有益菌的增殖 ,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断奶猪 肠道菌群 生产性能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的致病特性与毒力因子 被引量:49
18
作者 何孔旺 陆承平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2000年第9期17-20,共4页
介绍了猪链球菌 2型对猪、人、其他动物及实验动物的致病特性 ;概述了猪链球菌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细胞外蛋白因子 (EF)、溶血素、荚膜多糖、44kb蛋白和IgG结合蛋白及纤毛、粘着素等毒力因子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致病特性 毒力因子 2型
下载PDF
10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54
19
作者 罗庆华 卢成英 +1 位作者 李立君 梁冉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中草药 体外抑菌试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国内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51
20
作者 颉耀菊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4年第11期18-19,共2页
国内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动态颉耀菊(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730046)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是一种多形态的原核生物。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表面及血浆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多为... 国内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动态颉耀菊(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730046)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是一种多形态的原核生物。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表面及血浆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多为隐性感染,在急性发病时出现黄疸、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病 人畜共患病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