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3
1
作者 段永蕙 严佩 张乃明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年第5期65-69,共5页
本文结合山西实际,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四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由30个评价指标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各指标的权重由灰色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山西2008-2012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具... 本文结合山西实际,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四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由30个评价指标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各指标的权重由灰色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山西2008-2012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并针对其中问题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指标 体系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基于GIS和RBF的城郊区生态安全评价及变化趋势预测——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欧定华 夏建国 欧晓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8,共10页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研究区,基于PSR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GIS空间分析方法中嵌入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2000-2014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集成RBF神经网络和克里格插值法,提出一种生态安全空间变化预...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研究区,基于PSR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GIS空间分析方法中嵌入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2000-2014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集成RBF神经网络和克里格插值法,提出一种生态安全空间变化预测方法,对2015-2028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4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呈现恶化态势,整个区域主要处于风险、敏感、良好3种生态安全状态,大部分区域生态安全水平较低;2015-2028年,敏感安全水平以下区域占比多年均值上升至62.45%,区域生态安全严峻形势不会得到根本转变,良好生态安全高等级区和风险生态安全低等级区将大幅缩减,绝大部分地区将处于敏感生态安全状态,未能摆脱生态安全威胁困境。RBF神经网络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和误差均方根多年均值小于0.05,较好地实现了研究区生态安全变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区域生态安全预测RBF神经网络 GIS 城郊区
下载PDF
重庆市2013-2017年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3
作者 刘灿 杨敏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6期200-202,205,共4页
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价重庆市的生态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不断上升,由2013年的1.2070hm2上升到2017年的1.382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最大,为0.6445hm2,2017... 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价重庆市的生态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不断上升,由2013年的1.2070hm2上升到2017年的1.382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最大,为0.6445hm2,2017年最小,为0.6269hm2;生态赤字逐年上升,2013年为0.5679hm2,2017年为0.7557hm2,2017年生态赤字已达生态承载力的1.21倍,持续的生态赤字,表明重庆市生态环境已处于不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万元GDP生态足迹
下载PDF
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植 林孝松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49,共10页
【目的】为维护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生态安全,对该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大宁河流域2000,2010和2020年共3期的土地覆被数据,综合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和土地覆被类型的时空演变;遴选生态阻力评价指标,利用A... 【目的】为维护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生态安全,对该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大宁河流域2000,2010和2020年共3期的土地覆被数据,综合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和土地覆被类型的时空演变;遴选生态阻力评价指标,利用ArcGIS建立综合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重力模型构建大宁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取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结果】1)流域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度、连通度、蔓延度和均匀度均随时间变化不断降低的总趋势;2)流域内覆被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耕地、草地的面积随时间变化而减少,林地、湿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随时间变化增加;3)流域整体生态安全水平较高,以高、较高生态安全为主,两者所对应区域面积占比为64.3%,低和较低生态安全等级的区域面积占比为19.1%;4)共提取研究区一、二级潜在生态廊道20和23条,得到一、二级生态节点17和49个,结合研究区实际提出研究区"一线两核两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框架及相应措施。【结论】研究区生态安全总体较好,但存在空间异质性较强特点,今后需要在总体优化框架下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整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指数 生态安全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 生态廊道 大宁河流域 三峡库区
原文传递
Flow resistance in the channel-bar landscape of large alluvial rivers
5
作者 Yong HU Congcong LIU +2 位作者 Jinyun DENG Wei ZHANG Yitian LI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412-421,共10页
Accurate approaches for estimating flow resistance in large alluvial rivers are fundamental for simulating discharge,sediment transport,and flood routing.However,methods for estimating riverbed resistance and addition... Accurate approaches for estimating flow resistance in large alluvial rivers are fundamental for simulating discharge,sediment transport,and flood routing.However,methods for estimating riverbed resistance and additional resistance in the channel-bar landscapes remain poorly investigated.In this study,we used in situ river bathymetry,sediment,and hydraulic data from the Shashi Reach in the Yangtze River to develop a semi-empirical approach for calculating flow resistance.Our method quantitatively separates flow resistance into riverbed resistance and additional resistance and shows high accuracy in terms of deviation ratio(~20%),root-mean-square error(~0.008),and geometric standard deviation(~3).Additional resistance plays a dominant role under low-flow conditions but a secondary role under high flows,primarily due to the reduction in momentum exchange in channel-bar regions as discharge increases.Riverbed resistance first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which might be attributed to bedform changes in the lower and transitional flow regimes as flow velocity increases.Overall,our findings further the understanding of dynamic changes in flow resistance in the channel-bar landscapes of large river systems an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iverine ecology and flood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resistance channel-bar landscape interaction region large river BEDFORM
原文传递
淮南采煤沉陷区积水区沉积物有机质的分布特征
6
作者 陈启忠 《能源环境保护》 2016年第6期23-27,共5页
本论文选取淮南潘谢矿区东部潘集,中部的顾桥,西部谢桥矿的三个塌陷水域为研究对象,采集柱状沉积物样品并分层对其有机质含量进行了分析。有机质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潘集塌陷水域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范围为0.98~4.24%,平均值为2.04%;... 本论文选取淮南潘谢矿区东部潘集,中部的顾桥,西部谢桥矿的三个塌陷水域为研究对象,采集柱状沉积物样品并分层对其有机质含量进行了分析。有机质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潘集塌陷水域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范围为0.98~4.24%,平均值为2.04%;顾桥塌陷水域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范围为1.4~2.2%,平均值为1.73%;,谢桥塌陷水域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范围为1.2~1.8%,平均值为1.47%。总体上,自表层而下,有机质含量呈减小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水域的营养元素迁移转化,水域的管理,生态恢复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环境 塌陷水域 沉积物有机质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对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的影响分析及野生动物通道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兴龙 史晓雪 +1 位作者 崔宝军 郑志华 《环境与发展》 2017年第9期9-10,12,共3页
通过分析白冠长尾雉生物学习性和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特征,确定了白冠长尾雉的栖息地范围,包括重点分布区和季节迁移活动区;然后根据工程方案分析可能对白冠长尾雉栖息地产生影响的路段以及工程已设计的桥梁作为动物通道的可利用性... 通过分析白冠长尾雉生物学习性和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特征,确定了白冠长尾雉的栖息地范围,包括重点分布区和季节迁移活动区;然后根据工程方案分析可能对白冠长尾雉栖息地产生影响的路段以及工程已设计的桥梁作为动物通道的可利用性;对于连续的长路基段,为保证两侧生境的联通提出了增设动物通道的要求,并对动物通道的位置、长度、高度和生物诱导等提出明确要求,最大限度的减缓项目建设对白冠长尾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白冠长尾雉 栖息地 动物通道
下载PDF
城市生态风险管理关键问题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卫平 康鹏 +1 位作者 王美娥 侯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224-5233,共10页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的变化,城市生态风险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综述国内外城市生态风险管理研究进展,总结风险源与受体特点和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生态风险管理的需...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的变化,城市生态风险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综述国内外城市生态风险管理研究进展,总结风险源与受体特点和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生态风险管理的需求,明确了城市生态风险的管理目标,将管理目标系统归纳划分为控制目标、调控目标和规划目标3个层次;在解析城市生态风险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管理目标从弹性力、动态管理性和空间异质性3个方面对生态风险管理措施与方案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风险管理保障机制。从生态风险管理目标制定、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其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展望,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风险管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风险 评价 管理目标 弹性管理 动态管理 异质性管理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武汉城市圈生态安全评价及态势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金辉 王思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2-363,共12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开展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及态势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s-Response,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利用遥感数据...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开展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及态势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s-Response,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利用遥感数据和统计监测数据,运用GIS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5年,武汉城市圈生态安全状况在逐渐变好,但仍以临界安全状态为主,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间存在明显差异,生态安全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压力指数以临界安全和较安全为主,研究期间呈部分降低、整体提高的趋势;状态指数呈上升的趋势,以较安全状态为主;而响应状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区域都处于临界安全,仍需加大对生态环境政策的响应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生态安全 PSR模型 AHP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青岛市大沽河健康生命体系研究
10
作者 赵选红 孙琳 +2 位作者 高凤 彭辉 方运海 《治淮》 2024年第4期28-29,共2页
大沽河是青岛市最大、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被誉为青岛市的母亲河。2014年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全线竣工,在防洪减灾、生态景观、促进城市发展等方面开始逐步发挥效益。本次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大沽河健康生命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大沽河是青岛市最大、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被誉为青岛市的母亲河。2014年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全线竣工,在防洪减灾、生态景观、促进城市发展等方面开始逐步发挥效益。本次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大沽河健康生命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摸清了治理后大沽河生态系统现状,取得了科学、可信的评价结果,为青岛市乃至北方干旱地区城市河流的健康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大沽河 河流健康生命
下载PDF
四川省开江县暴发裸藻水华的养殖池塘水质研究
11
作者 苏峻正 马旭洲 +2 位作者 张文博 戴希贤 黄健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555,共11页
为了探究四川省开江县养殖池塘暴发裸藻水华的环境特点,于2022年4月至9月,对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3座发生裸藻(Euglena)水华池塘和3座未发生裸藻水华池塘进行了一个养殖周期的水质监测,并对其水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裸藻水... 为了探究四川省开江县养殖池塘暴发裸藻水华的环境特点,于2022年4月至9月,对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3座发生裸藻(Euglena)水华池塘和3座未发生裸藻水华池塘进行了一个养殖周期的水质监测,并对其水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裸藻水华的发生导致养殖池塘水体溶解氧含量、电导率和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小于未发生水华的池塘;其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偏低,对甲壳类生物生长有一定影响,造成甲壳类生物规格偏小、成活率偏低;暴发裸藻水华的养殖池塘水温和pH都适宜裸藻水华发生,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都适宜藻类水华发生,且氮元素是该地区裸藻水华暴发的限制因子;实验期间,养殖池塘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含量严重超过地表水Ⅲ类水域标准,且裸藻水华暴发会加剧高锰酸盐指数积累;裸藻死亡后会释放已吸收的营养物质,再次恶化水质。养殖期间,在养殖池塘中合理种植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可以有效抑制裸藻水华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江地区 养殖池塘 裸藻水华 氮磷比 限制因子
原文传递
可口革囊星虫与其栖息地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业田 潘丽素 +1 位作者 吴洪喜 王召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4-60,共7页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原子荧光光度法(AFS)测定了采集于北海银滩镇、厦门海门岛、宁德漳湾镇、乐清西门岛、温岭坞根镇、三门花桥镇等地区自然滩涂以及温岭坞根镇养殖区的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s)及其栖息地的底泥样品...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原子荧光光度法(AFS)测定了采集于北海银滩镇、厦门海门岛、宁德漳湾镇、乐清西门岛、温岭坞根镇、三门花桥镇等地区自然滩涂以及温岭坞根镇养殖区的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s)及其栖息地的底泥样品中Zn、Cu、Mn、Fe、Cd、Pb、Hg和As等8种重金属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含量特征、生物体与栖息地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生物体重金属富集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栖息地可口革囊星虫间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性显著(P<0.05),各群体中Pb含量均超过标准,厦门海门岛群体中Cd含量超标;厦门海门岛、乐清西门岛自然滩涂栖息地和温岭坞根镇养殖区等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所有采样点底泥中Cu含量以及乐清西门岛自然滩涂底泥中Cd含量达到沉积物质量标准Ⅱ类;可口革囊星虫对Zn、Cu、Fe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对Mn、Cd、Pb、Hg和As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Zn、Cu、Fe、Pb和As的富集系数在大部分群体间差异性较小;可口革囊星虫中的Fe和As含量与底泥中的Fe和As含量高度正相关,Zn和Hg含量的相关性次之,其余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 重金属 相关性 富集系数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67
13
作者 杨胜天 刘昌明 +2 位作者 杨志峰 孙睿 周晓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8,共8页
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遥感数据、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一系列的信息识别、信息提取,获取了工程区地形地势、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均温度和年降雨量等主要的自然环境因子。用海拔高... 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遥感数据、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一系列的信息识别、信息提取,获取了工程区地形地势、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均温度和年降雨量等主要的自然环境因子。用海拔高度反映地势状况,土地覆盖类型反映地表覆盖状况,植被覆盖度反映抗侵蚀能力,植被净生产力反映物质能量的循环状况,年均温度反映热量状况,年降水量反映降水状况,建立综合自然环境指数,对调水工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定量评价。按计算结果将调水工程区分为四级区域,并对这四级区域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了它们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全面深入进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供借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环境评价 遥感 GIS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覆盖 年降雨量 植被覆盖度
下载PDF
甘肃省城市生态系统的AHP-模糊综合评价
14
作者 赵雅琼 赵乾程 +2 位作者 王玉君 闫洁 任珺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第3期172-173,184,共3页
针对甘肃省各城市的特点,建立了甘肃省生态城市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选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同时利用计算机编程实现了对甘肃省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 针对甘肃省各城市的特点,建立了甘肃省生态城市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选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同时利用计算机编程实现了对甘肃省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仅嘉峪关市、酒泉市、兰州市达到Ⅱ级水平,达到Ⅲ级水平的城市占50%,等级为Ⅰ级和Ⅴ级的城市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计算机编程 城市生态系统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的县域生态安全评价——以神木县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冬梅 任志远 赵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98-101,105,共5页
采用生态安全的综合指数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生态脆弱区神木县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神木县10年来的生态安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10年来,神木县生态安全状况由中警状态走向预警状态;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生态安全状况仍然严... 采用生态安全的综合指数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生态脆弱区神木县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神木县10年来的生态安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10年来,神木县生态安全状况由中警状态走向预警状态;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生态安全状况仍然严重。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环境污染压力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为改善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 神木县
下载PDF
加工工业城市——常州市城市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文艺 王立岩 +2 位作者 李定龙 滕加泉 孙玲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5-159,共5页
针对常州市生态环境现状,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理论,构建基于城市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态和人文环境响应3个类别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以常州市2000—2007年发展过程中的人口,经济、环境等相关指标建立的城市生... 针对常州市生态环境现状,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理论,构建基于城市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态和人文环境响应3个类别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以常州市2000—2007年发展过程中的人口,经济、环境等相关指标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常州市的城市生态安全总体水平在中等偏下,多数城市生态指标处于较低水平,影响常州城市生态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利用P-S-R模型对于常州市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 安全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P-S-R)理论 常州 环境压力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颖 郭萍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5期97-97,99,共2页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当代环境工作者们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大型项目比如水利工程、区域规划、公路建设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环境基础值的实地采集,需要环评人员用自己的双...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当代环境工作者们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大型项目比如水利工程、区域规划、公路建设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环境基础值的实地采集,需要环评人员用自己的双脚和仪器去丈量,工作效率低下,难以避免疏漏。无人机遥感技术是一种新型遥感技术,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强、实时传递等优势,是十分适合应用于大型项目或区域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遥感技术。本文从无人机遥感技术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入手,分析并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提高我国环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技术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应用
下载PDF
中国陆地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46
18
作者 李振亚 魏伟 +4 位作者 周亮 刘春芳 郭泽呈 庞素菲 张静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0-163,共14页
生态敏感性作为评价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区域的生态治理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视角选取生物多样性、水热环境、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和人类干... 生态敏感性作为评价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区域的生态治理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视角选取生物多样性、水热环境、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和人类干扰6个指标,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2000—2018年间中国陆地生态敏感性进行计算,并运用格网编码法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8年间中国陆地生态敏感性总体稳定,生态敏感值稳定在0.33~0.34之间;但得益于21世纪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与预防工作,敏感值在2000—2018年间持续下降,表明中国陆地生态敏感性状况正在逐渐好转。②中国陆地生态敏感性空间异质性显著,呈现出“东低西高、南低北高”“城区高、郊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国西部区域和北方区域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人类聚居区生态自我调节能力虽然较强,但由于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其敏感性反而较高。③中国陆地生态敏感性受土壤(地)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但人类干扰因素影响力也在逐年递增,这表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陆地 生态敏感性 时空演变 地理信息系统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
原文传递
江西陡水水库水环境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楚珊 张倩 +4 位作者 唐夫凯 张丽娟 于云江 周可新 胡国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19-2930,共12页
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江西陡水水库表层水体及沉积物中Cu、Zn、As、Hg、Pb和Cd的含量水平,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地累积指数评价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等方法对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江西陡水水库表层水体及沉积物中Cu、Zn、As、Hg、Pb和Cd的含量水平,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地累积指数评价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等方法对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陡水水库表层水体中Cu、Zn、As、Hg、Pb和Cd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0—9.24、nd—96.48、0.06—16.8、nd—0.64、nd—8.46、0.004—0.37μg·L^(−1).陡水水库沉积物中Cu、Zn、As、Hg、Pb和Cd的含量水平分别为(190.59±45.95)、(426.70±144.65)、(201.43±175.79)、(26.49±23.23)、(103.75±30.88)、(6.38±5.42)mg·kg^(−1),其中Cu、Zn、As和Pb的最高浓度分别达到了江西省赣州市土壤背景值的11.82、9.13、53.87、2.94倍.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表明,陡水水库表层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其中DS5为重度污染,DS3和DS4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质为Hg;地累积指数评价法表明,陡水水库沉积物中As污染较重,其次为Cu和Z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DS3和DS5重金属具有很强生态危害,As为主要贡献因子;生物毒性不利影响评价表明,DS3和DS5重金属发生生物毒性影响的可能性为75%—81%.因此,在陡水水库重金属治理中要加强对Hg和As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水水库 水环境 重金属 时空分布 生态风险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境质量对城市扩张的时空响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婷 唐燕秋 +2 位作者 丁佳佳 牛晋兰 耿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8,共9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建设核心区,开展区域生境质量评价,掌握其对城市扩张的时空响应规律,对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覆被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程度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建设核心区,开展区域生境质量评价,掌握其对城市扩张的时空响应规律,对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覆被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动态度指数、InVEST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成渝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主要用地类型为耕地和林地,两者面积占比超过研究区面积的86%。20年来,耕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扩张,增幅高达148.88%。相较于2000—2010年,201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较为复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增加2倍。(2)成渝地区生境质量总体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呈现“双圈”低、中部一般、四周高的环状分布。2000—2020年研究区生境质量不变、下降和升高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72.52%、22.70%和4.78%,有超过20%的下降区域为高质量生境栖息地,这些下降区域已丧失生态功能。(3)成渝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与生境质量在空间上呈显著负相关,且相关性不断增强,以高土地利用程度-低生境质量和低土地利用程度-高生境质量空间聚集分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 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 InVEST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