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9篇文章
< 1 2 1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钢VD真空脱氢的工艺参数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铿 梁志刚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6-429,共4页
通过VD真空脱氢工业实验,用回归的方法确定了脱氢速度方程及其传质系数、吹氩气量计算方程和搅拌功. 在真空条件下氩气泡压力与钢液面的压力相差很大,由实验结果给出了真空脱气时,氩气泡压力和VD终点钢液中氢含量的经验关系式,进而... 通过VD真空脱氢工业实验,用回归的方法确定了脱氢速度方程及其传质系数、吹氩气量计算方程和搅拌功. 在真空条件下氩气泡压力与钢液面的压力相差很大,由实验结果给出了真空脱气时,氩气泡压力和VD终点钢液中氢含量的经验关系式,进而得到了确定氩气量的经验关系式. 工艺实验得到的参数为包钢在连铸重轨钢生产中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提高质量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炉 氩气量 白点 真空脱氢 工艺参数 炼钢
下载PDF
70吨钢包双开孔底吹氩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红 王宁峰 葸全文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7,共7页
以某厂70吨钢包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FLUENT对该钢包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探讨各种情况下对钢液均混效果的影响;进行水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不同吹气量下的均混时间来优化最佳喷吹位置;优化结果用于实际生产后,结果表明,采用4号方案,有... 以某厂70吨钢包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FLUENT对该钢包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探讨各种情况下对钢液均混效果的影响;进行水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不同吹气量下的均混时间来优化最佳喷吹位置;优化结果用于实际生产后,结果表明,采用4号方案,有利于缩短钢液的均混时间,降低非金属夹杂物占比,底吹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包 双开孔 底吹氩 均混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炉外处理中传现象:——炉外处理中相间传质一般分析
3
作者 张华书 《辽宁冶金》 1993年第6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炉外精炼 相间传质 控制
下载PDF
降低精炼工序综合能耗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尹宽 赵艳 +1 位作者 姜名贞 王勃超 《天津冶金》 CAS 2020年第2期58-60,共3页
为降低精炼工序综合能耗和电极消耗,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集成转炉工序、精炼工序、调度系统、钢包系统,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找到了精炼能耗的主要影响环节,有针对性的采用了提高转炉终点温度命中率、提高钢包加盖率、提高转炉直接出钢... 为降低精炼工序综合能耗和电极消耗,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集成转炉工序、精炼工序、调度系统、钢包系统,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找到了精炼能耗的主要影响环节,有针对性的采用了提高转炉终点温度命中率、提高钢包加盖率、提高转炉直接出钢比例、优化真空浸渍电极使用方法、优化生产组织等措施,显著降低了精炼工序电极消耗、电耗等综合能耗,为钢铁企业降本增效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 能耗 浸渍电极 钢水降温
下载PDF
LF钢包精炼炉在炼钢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汤雪松 《现代冶金》 CAS 2014年第3期54-56,共3页
介绍了LF钢包精炼炉的冶金功能及主要设备,比较了LF炉在炼钢厂房中的布置形式及其优缺点,并结合与其它精炼装置配置介绍了LF钢包精炼炉在钢种开发中的运用。
关键词 LF 钢包 精炼炉
下载PDF
复合精炼剂处理氧化性钢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任正 德庞福 如雷亚 《钢铁研究》 CAS 1998年第5期17-20,共4页
用不同的精炼剂对氧化性钢液进行还原精炼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预熔型复合精炼剂具有显著净化钢液和快速脱硫的精炼效果。
关键词 复合精炼剂 脱氧 脱硫 去除夹杂物 炼钢
下载PDF
炼钢过程中环保型炉外精炼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7
作者 鲍生科 苏庆林 +1 位作者 刘敬军 徐东 《新疆钢铁》 2024年第3期42-44,共3页
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显著提升,使得钢铁业需要重新审视其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行业转型的背景下,炉外精炼技术创新扮演了重要角色,此技术不仅显著提升钢粒品质,而且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对于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显著提升,使得钢铁业需要重新审视其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行业转型的背景下,炉外精炼技术创新扮演了重要角色,此技术不仅显著提升钢粒品质,而且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对于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针对当前环保议题下钢铁行业炉外精炼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炉外精炼技术 炼钢过程 应用 挑战
下载PDF
耐火材料对钢水洁净度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战东平 姜周华 王文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0-232,共3页
分析和评述了洁净钢冶炼过程中耐火材料的作用与选择问题。分析了洁净钢冶炼过程中耐火材料对钢中氧含量、硫含量、磷含量、碳含量、氢含量以及夹杂物的影响 ,提出了洁净钢冶炼用耐火材料的选择依据。
关键词 耐火材料 钢水洁净度 氧含量 硫含量 夹杂物 洁净钢
下载PDF
钢包精炼法
9
作者 Orec.,MA 周大恺 《湘钢译丛》 1992年第3期18-33,共16页
关键词 钢水 炉外精炼 桶式精炼法
下载PDF
BOF—AR—CC生产含铝钢的实践
10
作者 张杰新 刘晓峰 《重钢技术》 2013年第2期10-13,共4页
本文介绍了重钢老区通过对脱氧工艺的优化,并采用钙处理工艺,解决了脱氧产物Al2O3对钢水质量的影响及浇铸过程的可浇性问题,实现了转炉-吹氩站-连铸工艺路线稳定生产含铝钢。缓解了用LF生产品种钢的压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 本文介绍了重钢老区通过对脱氧工艺的优化,并采用钙处理工艺,解决了脱氧产物Al2O3对钢水质量的影响及浇铸过程的可浇性问题,实现了转炉-吹氩站-连铸工艺路线稳定生产含铝钢。缓解了用LF生产品种钢的压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氩站 含铝钢 钙处理 夹杂物
下载PDF
不同工艺因素对RH精炼夹杂物去除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耿佃桥 雷洪 赫冀成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30,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工艺因素对RH精炼中夹杂物去除过程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小尺寸夹杂物的碰撞长大可有效降低其数量密度,大尺寸夹杂物主要通过上浮去除;浸渍管插入深度、真空室压力和吹氩量是影响夹杂物去除的3个重要参数,...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工艺因素对RH精炼中夹杂物去除过程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小尺寸夹杂物的碰撞长大可有效降低其数量密度,大尺寸夹杂物主要通过上浮去除;浸渍管插入深度、真空室压力和吹氩量是影响夹杂物去除的3个重要参数,其中吹氩量最为显著;在避免发生卷渣的前提下,减小浸渍管插入深度有利于夹杂物去除;在合金化脱氧后,保持较高的真空度可促进夹杂物的去除;在浸渍管插入深度为500 mm,真空度为1kPa的条件下,吹氩量达到2000 L时夹杂物去除率可达到75%;吹氩量达到饱和值后,进一步增大吹氩量不能继续促进10μm以上夹杂物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真空精炼 夹杂物去除 工艺因素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影响精炼钢包衬寿命的工艺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丽 《特殊钢》 E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炼钢 钢包 耐火材料 钢包精炼
下载PDF
新型高效精炼合成渣的开发与应用
13
作者 张婕 张广杰 李新金 《山东冶金》 CAS 2010年第4期34-36,共3页
针对现有精炼合成渣存在的易吸水粉化、不易熔化、电耗高等问题,通过优化设计配比,采用高碱度、高Al2O3渣系,开发了成分粒度均匀、强度高、性能稳定的新型高效精炼合成渣,可实现生产及炼钢加入的机械化、自动化。应用表明,该合成渣加入... 针对现有精炼合成渣存在的易吸水粉化、不易熔化、电耗高等问题,通过优化设计配比,采用高碱度、高Al2O3渣系,开发了成分粒度均匀、强度高、性能稳定的新型高效精炼合成渣,可实现生产及炼钢加入的机械化、自动化。应用表明,该合成渣加入量5~8 kg/t,渣中TFe含量低,精炼及脱硫效果好,精炼化渣时间缩短3 min,吨钢电耗减少了近7 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 合成渣 成渣速度 脱硫
下载PDF
RH精炼纯循环时间和镇静时间对IF钢洁净度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洋 崔衡 +1 位作者 王征 杨鹤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49-653,共5页
为了优化RH处理工艺,提高RH精炼后的IF钢的洁净度水平,通过分析全氧含量和夹杂物的控制水平,研究了纯循环和镇静时间对IF钢洁净度的影响。研究表明,RH加入铝粒反应6min后钢液中全氧质量分数降低至24.7×10^(-6)。加入Ti-Fe合金后,... 为了优化RH处理工艺,提高RH精炼后的IF钢的洁净度水平,通过分析全氧含量和夹杂物的控制水平,研究了纯循环和镇静时间对IF钢洁净度的影响。研究表明,RH加入铝粒反应6min后钢液中全氧质量分数降低至24.7×10^(-6)。加入Ti-Fe合金后,全氧质量分数上升至30×10^(-6)。随后RH经合金化后保持6~9min的纯循环时间,全氧质量分数可降低到27×10^(-6)。延长镇静时间至25min,可使全氧质量分数降低到27×10^(-6);通过直线法计算,夹杂物数量由破空时的13.21个/mm2逐渐降低到破空25min时的7.79个/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RH精炼 洁净度 夹杂物
原文传递
Oxygen transfer phenomenon between slag and molten steel for production of IF steel 被引量:6
15
作者 Yun-qing Ji Chun-yang Liu +3 位作者 Hui-xiang Yu Xiao-xuan Deng Fu-xiang Huang Xin-hua Wa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02-408,共7页
FeO-containing slag originated from the basic oxygen furnace to the ladle is a major reoxidation source during the following secondary refining.Ladle slag reduction treatment(slag treatment)is one of the common counte... FeO-containing slag originated from the basic oxygen furnace to the ladle is a major reoxidation source during the following secondary refining.Ladle slag reduction treatment(slag treatment)is one of the common countermeasures adopted to eliminate the steel contamination by FeO reoxidation.The oxygen transfer phenomenon between molten steel and slag was studied during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interstitial-free(IF)steel,the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oxygen activities in steel were compared,and the Fe–O equilibrium at the slag–molten steel interface was investigated by thermodynamic analysis.With slag treatment,the oxygen potential is higher in the molten steel than in the pre-deoxidation slag;this causes oxygen transfer from the molten steel to the slag,de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slag treatment.Based on this,a two-step slag deoxidation process was optimized.The second step further reduced the FeO content.On the other hand,the CaO/Al2O3(C/A)ratio in the refining slag must be controlled,because it affects the FeO activity and inclusion ab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slag.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A ratio of 1.2–1.5 and the FeO content of\6%are beneficial to refine IF ste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transfer IF steel DEOXIDATION Slag treatment Refining slag
原文传递
钢凝固过程元素偏析和夹杂物生成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建峰 宋铁鹏 王国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54-461,共8页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对钢的加工和服役性能有重要影响,夹杂物的准确预测和表征可以为优化控制夹杂物形态和性质提供指导。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和数学物理模型的不断发展,钢中夹杂物预测模型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总结和分析了钢凝固过程...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对钢的加工和服役性能有重要影响,夹杂物的准确预测和表征可以为优化控制夹杂物形态和性质提供指导。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和数学物理模型的不断发展,钢中夹杂物预测模型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总结和分析了钢凝固过程中元素偏析、夹杂物生成预报模型和精炼-连铸耦合夹杂物预测模型的最新进展。这些模型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钢中夹杂物的组成和数量,但难以预测夹杂物形成的过程。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二步形核理论预测凝固过程中夹杂物析出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 夹杂物 偏析 预测模型 二步形核
下载PDF
炉外精炼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华 《冶金与材料》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纵观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情况,其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在经济实力增强的过程中,钢铁领域也为此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了促使钢铁的品质、产量得到有效提高,必然需要在钢铁冶炼过程中持续引入新型的技术与设备。炉外精炼技术便是促使冶炼质... 纵观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情况,其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在经济实力增强的过程中,钢铁领域也为此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了促使钢铁的品质、产量得到有效提高,必然需要在钢铁冶炼过程中持续引入新型的技术与设备。炉外精炼技术便是促使冶炼质量得到强化的技术之一。但是在该技术实际应用期间,必须保障其设备符合具体生产需求,与此同时,还要兼顾技术创造的经济效益是否存在合理性。结合钢厂的具体状况,合理加以判断。基于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炉外精炼技术是钢铁冶金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但是对其深入调查后发现,其中依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文章将围绕炉外精炼技术的相关应用、发展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外精炼技术 钢铁生产 生产工艺 质量
下载PDF
SKF钢包炉精炼钢中Al_S含量对夹杂总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海潮 焦兴利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车轮钢 Als含量 夹杂总量 SKF钢包炉精炼
下载PDF
ASEA-SKF精炼过程全氧影响因素的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汤曙光 焦兴利 范鼎东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9,共4页
结合马钢 90tASEA -SKF的生产实际 ,对过程Al控制、真空脱氧、夹杂物去除和净化搅拌等方面对降低钢中全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并据此改进操作工艺后 ,获得了较低的全氧含量 。
关键词 ASEA-SKF 全氧 炼钢 二次精炼
原文传递
210t RH精炼过程夹杂去除和卷渣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迟云广 沈巧珍 +2 位作者 吴曌环 彭明耀 肖尊湖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3,共4页
通过几何相似比1:4的水模型,研究了钢厂210 t RH精炼的处理时间、驱动气体流量、真空度、气孔数和浸入深度对夹杂物去除的影响以及底吹方式和气体流量对卷渣量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4 min可去除约90%夹杂物,真空室下降时双透... 通过几何相似比1:4的水模型,研究了钢厂210 t RH精炼的处理时间、驱动气体流量、真空度、气孔数和浸入深度对夹杂物去除的影响以及底吹方式和气体流量对卷渣量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4 min可去除约90%夹杂物,真空室下降时双透气砖短时间底吹氩气可明显减少钢液卷渣量。得出210 t RH精炼合适的工艺参数为驱动气体流量164.2m^3/h,气孔数8个,浸入深度500mm,真空室绝对压力4000 Pa;双透气砖吹氩总流量为90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 t RH精炼 夹杂物 卷渣水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