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4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藤黄微球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宇明 程天印 +2 位作者 王小君 纪春晓 常小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根据藤黄微球菌23SrRNA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扩增条件,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PCR检测法。与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链球菌等九种其他病原菌无特异性反应,以自然感染猪的临床样品YZ株抽提的DNA为模板,扩... 根据藤黄微球菌23SrRNA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扩增条件,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PCR检测法。与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链球菌等九种其他病原菌无特异性反应,以自然感染猪的临床样品YZ株抽提的DNA为模板,扩增结果为阳性。结果表明,该法检测藤黄微球菌准确性高。本法扩增藤黄微球菌产生的特异性片段为1326bp;最低检出浓度为1058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微球菌 检测 PCR
下载PDF
ELISA对猪场PCV-2血清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聂奎 杨戈 +2 位作者 胡燕宾 易华珍 殷鹰 《四川畜牧兽医》 2004年第10期27-27,29,共2页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三个猪场的89份血清样本进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血清抗体的检测,本次检测PCV-2的总阳性率为2.24%。在甲猪场的48份血清中检出猪PCV-2阳性2份,4份可疑,阳性率为4.17%;而乙、丙两猪场的血清样本均呈阴性...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三个猪场的89份血清样本进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血清抗体的检测,本次检测PCV-2的总阳性率为2.24%。在甲猪场的48份血清中检出猪PCV-2阳性2份,4份可疑,阳性率为4.17%;而乙、丙两猪场的血清样本均呈阴性。结果表明:甲猪场可能有猪PCV-2的存在,而乙、丙两猪场尚处于未被猪圆环病毒污染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猪场 PCV-2血清抗体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农业部成功研制出猪感染甲型H1N1病毒检测试剂盒
3
《中国猪业》 2009年第5期17-17,共1页
本刊讯:为切实做好生猪疫情防控工作,农业部及时组织专家开展联合攻关,5月2日已成功研制出猪感染甲型H1N1病毒RT—PCR检测试剂盒,可在5小时内完成猪感染甲型H1N1病毒快速检测。
关键词 检测试剂盒 农业部 生猪 病毒 甲型 感染 快速检测 PCR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感染与免疫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2
4
作者 丁静 王克才 《现代畜牧兽医》 2010年第6期77-79,共3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成年猪也可大...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成年猪也可大批发病和死亡。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 免疫特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感染 发病率 死亡率 致死性
下载PDF
山羊痘病毒PCR/酶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冯迎春 任玉鹏 +2 位作者 颜其贵 雷燕 郭万柱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59,共3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的山羊痘检测方法,根据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保守区T3A/T3C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以山羊痘病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连接到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显示片段长491 bp,与已报道的山羊痘病毒对应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的山羊痘检测方法,根据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保守区T3A/T3C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以山羊痘病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连接到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显示片段长491 bp,与已报道的山羊痘病毒对应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高达98%。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及PCR产物的酶切位点分析表明,该引物特异性好,敏感性强。本研究建立的山羊痘病毒PCR/酶切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山羊痘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PCR 酶切 检测
原文传递
流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陆慧君 贺文琦 +2 位作者 邓旭明 刘立国 高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5期105-109,共5页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其危害严重,快速诊断技术显得非常重要。除常规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外,流感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方法。文章从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介绍了可用...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其危害严重,快速诊断技术显得非常重要。除常规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外,流感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方法。文章从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介绍了可用于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尤其是实时荧光定量PCR、NASBA 法、基因芯片法、M 检测法等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敏感、快速、特异、简便的特点,为有效的控制流感的流行和暴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诊断方法
下载PDF
养殖小区奶牛布鲁氏菌病防控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晶晶 袁立岗 蒲敬伟 《当代畜牧》 2017年第4期46-48,共3页
奶牛养殖小区的迅速扩群导致布病的发病率大幅增加,有关部门通过一系列综合性防控措施的实施,控制住了布病的传播和蔓延,减少了国家和奶农的经济损失,对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养殖小区 奶牛 布病 防控
原文传递
病毒血凝素的性质及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因素
8
作者 李慕瑶 刘羿均 《当代畜牧》 2014年第8期49-50,共2页
血凝试验是基层实验室常规的血清学检验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速度快,但试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偏差。笔者从病毒本身特性、血凝素性质、血凝谱及稀释液浓度、pH值、温度等角度讨论和阐述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原因,为解决检验... 血凝试验是基层实验室常规的血清学检验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速度快,但试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偏差。笔者从病毒本身特性、血凝素性质、血凝谱及稀释液浓度、pH值、温度等角度讨论和阐述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原因,为解决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素 血凝谱 血凝试验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实验性绵羊进行性肺炎前病毒cDNA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恩雨 相文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实验性绵羊进行性肺炎前病毒cDNA丁恩雨,相文华(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研究室上海200433)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绵羊进行性肺炎,前病毒cDNA绵羊进行性肺炎(OvineProgres...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实验性绵羊进行性肺炎前病毒cDNA丁恩雨,相文华(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研究室上海200433)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绵羊进行性肺炎,前病毒cDNA绵羊进行性肺炎(OvineProgressivePneumonia,简称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前病毒 CDNA 肺炎
下载PDF
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慧 范伟兴 关平原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年第3期21-22,25,共3页
[目的]比较4种布鲁菌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试管凝集试验(SAT)4种方法检测876份奶牛血清。[结果]RBT、i-ELISA、SAT、c-ELISA检出... [目的]比较4种布鲁菌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试管凝集试验(SAT)4种方法检测876份奶牛血清。[结果]RBT、i-ELISA、SAT、c-ELISA检出的阳性血清分别为543份、501份、460份、500份,阳性率分别是61.99%、57.19%、52.51%、5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RBT i-ELISA SAT C-ELISA
下载PDF
浅谈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影响因素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凤云 罗平恒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2年第6期43-43,共1页
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是目前兽医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作为血清诊断技术之一,是利用某些病毒具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且这种特性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抑制的原理,用于已知病毒检查血清中相应抗体状态和已知血清鉴定未知病... 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是目前兽医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作为血清诊断技术之一,是利用某些病毒具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且这种特性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抑制的原理,用于已知病毒检查血清中相应抗体状态和已知血清鉴定未知病毒的一种兽医实验室最常用的实验方法。HA和HI试验具有特异性好、操作方便、可同时进行大量样本试验、对试验环境要求不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试验 影响因素 兽医实验室 应用 未知病毒 抗血清 诊断技术
下载PDF
大熊猫酶标孕酮的制备与检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卫平 李婵 +2 位作者 洪金 林鹏飞 雷颖虎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6期245-248,252,共5页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妊娠诊断是其繁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酶联免疫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熊猫尿液中与妊娠相关的激素是准确判断是否受孕的一种非损伤性检测方式。辣根过氧化物酶(...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妊娠诊断是其繁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酶联免疫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熊猫尿液中与妊娠相关的激素是准确判断是否受孕的一种非损伤性检测方式。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是ELISA试剂盒显色体系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与抗原或者抗体结合可以形成酶标抗原或酶标抗体从而应用于ELISA试剂盒中。本试验旨在合成可用于孕酮(Progesterone,P_(4))检测的ELISA试剂盒的HRP酶标的P_(4)-HRP偶联物。通过两步法合成,首先对11α-羟基孕酮(11α-hydroxyprogesterone,11α-OH-P_(4))进行化学修饰,在4-二甲氨基吡啶(4-Dimethylaminopyridine,DMAP)的催化作用下,与琥珀酸酐偶联形成11α-羟基孕酮半琥珀酸酯(11α-hydroxyprogesterone hemisuccinate,11α-OH-P_(4)-HS),后通过碳化二亚胺法,使11α-OH-P_(4)-HS与HRP偶联形成酶标抗原P_(4)-HRP偶联物。通过鉴定,该两步试验制备了产率为78.64的11α-OH-P_(4)-HS,以及酶标记率为22.9的P_(4)-HRP。本研究最终成功合成酶标记的孕酮,可用于后续开发检测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α-羟基孕酮 辣根过氧化物酶 酶标孕酮
下载PDF
牛魏氏梭菌病的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鑫 吕相哲 +1 位作者 姜鲲 金允浩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27-228,240,共3页
介绍了牛魏氏梭菌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
关键词 魏氏梭菌病 病败梭菌病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联用测定猪尿液中莱克多巴胺残留 被引量:1
14
作者 赖碧清 李秋剑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7年第4期36-38,共3页
采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和Agilent HP1100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联用仪,优化质谱分析条件,建立猪尿中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0.200μg/mL,相对标准偏差在3.4%~5.8%之间,回收率在74.5%~94.2%之间,具有较好的... 采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和Agilent HP1100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联用仪,优化质谱分析条件,建立猪尿中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0.200μg/mL,相对标准偏差在3.4%~5.8%之间,回收率在74.5%~94.2%之间,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联用 动物尿液 莱克多巴胺
下载PDF
多聚酶链反应在实验动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15
作者 田克恭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6-57,共2页
多聚酶链反应在实验动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田克恭(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丰台100071)多聚酶链反应(PCR)是一种体外酶促扩增DNA新技术,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快速高效等优点。自Saiki等人(1985)... 多聚酶链反应在实验动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田克恭(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丰台100071)多聚酶链反应(PCR)是一种体外酶促扩增DNA新技术,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快速高效等优点。自Saiki等人(1985)[1]报道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酶链反应 PCR 动物 病毒 检测
下载PDF
猪瘟病毒抗原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长弓 黄印尧 +6 位作者 郑海明 方莹 孔繁德 沈浩龙 何琼 黄雅萍 文芳 《福建畜牧兽医》 2007年第6期1-3,共3页
应用胶体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nique)与免疫层析技术相结合,在玻璃纤维膜、硝酸纤维膜的检测线(T)和对照线(C)上分别喷上胶体金与猪瘟(CSF)单克隆抗体(Ab2)的偶联物、CSF单克隆抗体(Ab2)和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制成检测... 应用胶体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nique)与免疫层析技术相结合,在玻璃纤维膜、硝酸纤维膜的检测线(T)和对照线(C)上分别喷上胶体金与猪瘟(CSF)单克隆抗体(Ab2)的偶联物、CSF单克隆抗体(Ab2)和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制成检测CSF抗原的"猪瘟抗原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用该试纸检测"猪瘟弱毒活疫苗"和猪瘟脾淋弱毒苗均显阳性,而对猪源性的其它病毒、细菌抗原均显阴性。经临床测试,该试纸具有微量、特异、快速、简便和结果容易判定的优点,可作为检测猪瘟抗原的一种新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检测 试纸
下载PDF
山羊痘病毒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程振涛 岳筠 +6 位作者 李永明 许乐仁 王开功 周碧君 陈军义 李俊 江楠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472,共9页
利用DNAStar分析了GenBank中所有8株羊痘病毒全基因序列,选取位于山羊痘病毒(AY077835)基因组gp064区域约64bp的基因片段,设计并合成了一对PCR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建立了FQ-PCR和标准曲线,并利用该方法对山羊痘临床皮肤痘疹材料... 利用DNAStar分析了GenBank中所有8株羊痘病毒全基因序列,选取位于山羊痘病毒(AY077835)基因组gp064区域约64bp的基因片段,设计并合成了一对PCR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建立了FQ-PCR和标准曲线,并利用该方法对山羊痘临床皮肤痘疹材料和人工感染动物材料进行GPV核酸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FQ-PCR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性。该方法的建立为山羊痘临床快速高效地诊断和山羊痘病毒感染羊只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TaqMan—MGB探针 荧光定量PCR 建立 应用
原文传递
广东江门地区鸭新城疫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18
作者 冯开容 钱慧慧 +5 位作者 陆巧芬 曹建伟 冯秀红 胡启传 谢东 关建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2年第5期22-24,共3页
为了解广东江门地区各县、市(区)鸭的新城疫(ND)病毒感染情况,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数据,于2011年1月至12月,每月从各县、市(区)未免疫鸭群中随机采样,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ND抗体水平,共检血清样品2 128份。结果显示,江门市鸭ND抗体... 为了解广东江门地区各县、市(区)鸭的新城疫(ND)病毒感染情况,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数据,于2011年1月至12月,每月从各县、市(区)未免疫鸭群中随机采样,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ND抗体水平,共检血清样品2 128份。结果显示,江门市鸭ND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4%(501/2128),其中新会区抗体水平最高,阳性率保持在72%以上;鹤山市、蓬江区、开平市、恩平市全年未检出抗体。不同县、市(区)不同月份ND抗体水平的差异与季节、地理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 HI
下载PDF
山羊在高原应激中血液常规指标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封定国 吴荣华 +3 位作者 韩燕雁 王丽琴 田兴贵 欧德渊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98,共3页
为了解山羊血液常规指标在高原应激中的变化及意义,试验采用1周岁的南江黄羊12头(♀),分别于平原时期和引进高原后不同时间(即第5,10,15,20,25天)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血红蛋白总量在高原第5,10,20天均显著高于平... 为了解山羊血液常规指标在高原应激中的变化及意义,试验采用1周岁的南江黄羊12头(♀),分别于平原时期和引进高原后不同时间(即第5,10,15,20,25天)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血红蛋白总量在高原第5,10,20天均显著高于平原时期(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在高原第5,10天均显著高于平原时期(P<0.05);淋巴细胞在高原第5天极显著降低(P<0.01),高原第15,25天均显著低于平原时期(P<0.05);淋巴细胞比率在高原第5天极显著降低(P<0.01),在第25天仍显著低于平原时期(P<0.05);中间细胞含量在高原第15天显著降低(P<0.05);粒细胞数在高原第5天显著增加(P<0.01),第10天后与平原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粒细胞比率在高原第5天时极显著增加(P<0.01),在高原第15,20,25天均显著高于平原时期(P<0.05)。其他指标与平原时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高原应激对山羊部分血液学指标有很大影响,高原地区从低海拔地区引种时应做好高原应激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应激 血液指标 变化 平原时期 引进高原
原文传递
猪瘟胶体金快速诊断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丹丹 谢晶 +1 位作者 李兴玉 廖党金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第2期39-41,共3页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无需特殊仪器等优点。本文简要阐述了胶体金技术在检测猪瘟抗原及猪瘟抗体上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猪瘟 胶体金 快速诊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