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美法澳长粒形粳稻背景恢复系材料的亲籼性研究及利用初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维科 黄英美 韦善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以籼稻不育系培矮64S为测验种,对美法澳长粒形粳稻与桂99等的杂交后代38份F4材料进行亲籼性鉴定。结果表明:全部材料都属于可育组,并具有较好的一般亲籼性,它们与籼测验种的大部分杂交F1表现出远远超过一般籼粳杂种一代的结实率,单株颖... 以籼稻不育系培矮64S为测验种,对美法澳长粒形粳稻与桂99等的杂交后代38份F4材料进行亲籼性鉴定。结果表明:全部材料都属于可育组,并具有较好的一般亲籼性,它们与籼测验种的大部分杂交F1表现出远远超过一般籼粳杂种一代的结实率,单株颖花数和产量优势明显,显示出在生产应用上较大的潜在利用价值。认为以长粒形粳稻或长粒形热带粳稻为亲本培育偏粳型强优亲籼系,应该是南亚热带气候区选育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细长粒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亲籼性 长粒形粳稻 恢复系材料
下载PDF
云南高原粳稻抗白叶枯病新品系云资抗2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福荣 汤翠凤 +2 位作者 余腾琼 叶昌荣 戴陆园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7-313,共7页
以高产优质的云南高原粳稻品种滇系4号为轮回亲本,以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3次回交以及5次自交形成BC3F5代材料,并结合后代材料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的评价选择,选育出高原粳稻新品系云资抗21号,... 以高产优质的云南高原粳稻品种滇系4号为轮回亲本,以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3次回交以及5次自交形成BC3F5代材料,并结合后代材料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的评价选择,选育出高原粳稻新品系云资抗21号,对云资抗21号的21个单株采用与Xa21连锁标记RM21和RM229、以及22个独立分离的SSR标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21个单株在RM21位点上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在RM229位点上有1个单株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其余的20个单株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而在其余22个SSR标记位点上均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该新品系白叶枯病抗性与IRBB21相近,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原 新品系 抗白叶枯病 选育 轮回亲本 白叶枯病抗性 XA21 农艺性状 SSR标记 基因型 滇系4号 粳稻品种 高产优质 抗性基因 评价选择 抗性鉴定 连锁标记 标记位点 单株 纯合 材料 显示 供体 自交 回交 后代
下载PDF
优质晚粳新品系——7393
3
作者 黄代金 田进山 彭金波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0,共1页
7393系湖北宜昌市农科所以105/75-1∥89-16杂交选育的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系. 特征特性:该品系株高85.67cm,全生育期125.9天,每亩有效穗25.63万,每穗粒数91.85粒,千粒重25.26g.其稻米品质经农业部食品监测检验中心测试,整精米率68.8%,垩白... 7393系湖北宜昌市农科所以105/75-1∥89-16杂交选育的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系. 特征特性:该品系株高85.67cm,全生育期125.9天,每亩有效穗25.63万,每穗粒数91.85粒,千粒重25.26g.其稻米品质经农业部食品监测检验中心测试,整精米率68.8%,垩白度2.7%,直链淀粉17.7%,胶稠度69mm,理化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对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接种和自然诱发鉴定,抗级为5级(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品种 晚粳稻 7393 选育 水稻
下载PDF
优良食味米胚乳淀粉粒显微结构初步研究
4
作者 殷春渊 王书玉 +11 位作者 刘贺梅 孙建权 胡秀明 王和乐 张金霞 张倩倩 田芳慧 马朝阳 刘经纬 张瑞平 李习军 张栩 《北方水稻》 CAS 2022年第6期1-4,15,共5页
研究淀粉粒结构与稻米食味的关系,明确不同食味值稻米的淀粉结构差异基础。本试验采用生物显微镜观测技术,对不同灌浆时段的籽粒胚乳进行切片解剖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灌浆时期,籽粒胚乳淀粉结构存在差异,灌浆初期,淀粉粒以小颗粒为主,... 研究淀粉粒结构与稻米食味的关系,明确不同食味值稻米的淀粉结构差异基础。本试验采用生物显微镜观测技术,对不同灌浆时段的籽粒胚乳进行切片解剖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灌浆时期,籽粒胚乳淀粉结构存在差异,灌浆初期,淀粉粒以小颗粒为主,结构基本上呈圆球形或多边体形,大颗粒零星分布呈不规则多边体形或梭形;灌浆中期,淀粉大颗粒逐渐增多,体积逐渐增大,大小颗粒有明显分层现象;灌浆后期,淀粉颗粒大小基本趋于一致,无明显的分层现象,大多呈多边体形或球形,颗粒以单粒或团状复粒形态存在。高食味值水稻籽粒淀粉颗粒间排列较紧密,淀粉粒多以复粒形态存在;低食味值水稻籽粒淀粉颗粒大小不均,颗粒间空隙较大,淀粉粒多以单粒形态存在。胚乳淀粉粒结构差异可能是不同食味米食味品质差异的物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食味 淀粉粒 显微结构 胚乳
下载PDF
信杂粳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5
作者 石守设 祁玉良 +2 位作者 张淮 鲁伟林 余新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236-236,238,共2页
信杂粳 1号是信阳市农科所采用两系亚种间杂交法配组育成的第 1个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自育杂交水稻组合。 2年河南省粳稻区试 ,平均产量 895 2 .0kg/hm2 ,比对照增产 10 .92 % ,高产稳产性好 ,米质优 ,被评为农业部优质... 信杂粳 1号是信阳市农科所采用两系亚种间杂交法配组育成的第 1个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自育杂交水稻组合。 2年河南省粳稻区试 ,平均产量 895 2 .0kg/hm2 ,比对照增产 10 .92 % ,高产稳产性好 ,米质优 ,被评为农业部优质农作物资助品种。高抗稻瘟及白叶枯病 ,农艺性状好 ,株叶型紧凑 ,分蘖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亚种 杂交粳稻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南粳49粳稻12000kg/hm^2目标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被引量:5
6
作者 闵思桂 杨杰 +4 位作者 王军 范方军 朱金燕 郭万胜 仲维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51,共3页
南粳4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12年引进到高邮市,在周巷镇及车逻镇种植,采用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开展百亩超高产攻关研究。(1)2块百亩攻关方均采用机插方式,行株距为30 cm×12 cm,实插27万穴/... 南粳4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12年引进到高邮市,在周巷镇及车逻镇种植,采用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开展百亩超高产攻关研究。(1)2块百亩攻关方均采用机插方式,行株距为30 cm×12 cm,实插27万穴/hm2,基本苗112.5万~121.5万/hm2。(2)根据斯坦福公式精确施肥,改变基蘖肥与穗肥比例7∶3的常规施肥方式,突出氮肥后移,提高穗肥比例。周巷镇攻关方施纯氮370.5 kg/hm2,其中基蘖肥与穗肥比例5.5∶4.5,促花肥施N、P2O5、K2O分别为114、45、135 kg/hm2;车逻镇攻关方施纯氮334.5 kg/hm2,基蘖肥与穗肥比例6∶4,促花肥施N、P2O5、K2O分别为85.5、34.5、109.5 kg/hm2。(3)经成熟期理论测产,2块百亩攻关方平均穗数360.3万/hm2,平均单穗粒数141.2粒,平均总颖花量5.13亿朵/hm2,平均结实率93.5%,平均千粒重25.9 g,平均理论产量1.233万kg/hm2,最高产量1.394万kg/hm2。南粳49表现较高的产量潜力优势,其中周巷镇营南村17.1 hm2攻关方平均产量达1.239万kg/hm2,最高田块达1.286万kg/hm2,创高邮市乃至里下河稻区高产新纪录,顺利通过超级稻第1次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49 特征特性 精确定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国北方杂交粳稻发展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建林 徐正进 +2 位作者 周淑清 刘丽贤 吕英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分析了中国北方发展杂交稻的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北方杂交粳稻科研、生产中所取得成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 :①丰富不育系类型 ,改善其生理特性 ;②降低两用系育性转换温度 ,在北方开发高温敏反向不育系 ;③选育形态倾籼、特异亲粳的高... 分析了中国北方发展杂交稻的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北方杂交粳稻科研、生产中所取得成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 :①丰富不育系类型 ,改善其生理特性 ;②降低两用系育性转换温度 ,在北方开发高温敏反向不育系 ;③选育形态倾籼、特异亲粳的高配合力强恢复系 ;④揭示杂交粳稻自身生理特性 ,开发相应的栽培技术 ;⑤注重杂交稻的生态效益这5个方面是北方杂交粳稻逐渐发展壮大的有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方 杂交粳稻 发展现状 栽培技术 发展前景
下载PDF
种子含水量对寒地粳稻低温贮藏后发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波 《中国种业》 2017年第4期58-60,共3页
为掌握种子含水量与寒地粳稻种子发芽特性的关系,试验选取6个品种设置6个不同含水量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随种子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品种间差异较大。含水量在16%时,绥粳18和龙粳31发芽势、发芽... 为掌握种子含水量与寒地粳稻种子发芽特性的关系,试验选取6个品种设置6个不同含水量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随种子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品种间差异较大。含水量在16%时,绥粳18和龙粳31发芽势、发芽指数依然较高,因此可将安全含水量范围扩大为16%以下;而其余品种则大幅下降,应控制安全含水量在14.5%以下。由此可见不同的寒地水稻品种对种子安全含水量的要求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种子含水量 发芽特性
下载PDF
杂交粳稻3优18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杨百战 《农业知识》 2004年第10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杂交粳稻 高产栽培 分蘖力 浅水层 抗倒伏能力 垩白率 优质米 麦茬稻 水育秧 白叶枯病
下载PDF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长义 戚华雄 +2 位作者 冯云庆 胡刚 夏明元 《湖北农业科学》 1995年第6期5-12,共8页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具有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明显、开花习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配组优势强、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优等特点。用它与恢复系R9-1、R183、R187、1514、云恢11号配制的系列组合在生产...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具有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明显、开花习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配组优势强、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优等特点。用它与恢复系R9-1、R183、R187、1514、云恢11号配制的系列组合在生产上累计种植1.8万hm2,增产粮食约1300万kg,增加产值约2000万元。种子生产、杂种栽培配套技术成熟,在我国粳稻地区有良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标志着我国两系法杂交粳稻在生产上应用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两系杂交 光敏核不育系 N5088S 选择育种
下载PDF
杂交粳稻制种中机械化栽插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成建飞 叶卢亮 +3 位作者 荆敏红 陈卫民 谢建康 夏春风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46-46,18,共2页
杂交粳稻制种时采用机插方式,在确保花期相遇的前提下,母本有效穗数及结实颖花数明显多于人工移栽制种田,可在大面积制种中推广应用,以达到省工、节本、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 杂粳制种技术 机插
下载PDF
寒地水稻有效穗率与产量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才强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45,共4页
以牡响1号和牡丹江32为试验材料,通过改变水稻施氮量、插秧密度及插秧株数,探讨寒地粳稻有效穗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穗率与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的趋势,究其原因发现,单位面积穗数随有效穗率的增加而增加,有效穗率与每穗... 以牡响1号和牡丹江32为试验材料,通过改变水稻施氮量、插秧密度及插秧株数,探讨寒地粳稻有效穗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穗率与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的趋势,究其原因发现,单位面积穗数随有效穗率的增加而增加,有效穗率与每穗实粒数有极显著的抛物线关系。为达到水稻最高产量不同品种有不同的栽培措施,对于牡响1号这种多穗型品种应通过提高施氮量来增加产量,而对于牡丹江32这种大穗、大粒型品种则应通过适当降低栽培密度和施肥量来达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效穗率 产量
下载PDF
苏北沿海地区播期和密度对苏垦118和扬粳805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一标 胡蕾 +4 位作者 孙明法 朱国永 施伟 赵绍路 王爱民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年第2期25-29,共5页
本试验分析了苏垦118和扬粳805在3个播期、2个密度处理下的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2个品种都在5月22日浸种、33.33万穴/hm^(2)密度处理下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苏垦118的产量与全生育期、高峰苗、有效穗数、株高、每穗粒数极显... 本试验分析了苏垦118和扬粳805在3个播期、2个密度处理下的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2个品种都在5月22日浸种、33.33万穴/hm^(2)密度处理下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苏垦118的产量与全生育期、高峰苗、有效穗数、株高、每穗粒数极显著相关,与结实率显著相关;扬粳805的产量与基本苗、高峰苗、有效穗数、株高、每穗粒数、千粒质量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垦118 扬粳805 播期 密度 产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技术措施对杂交粳稻制种不育系经济性状的影响
14
作者 施建达 郑淑萍 +2 位作者 钱雪芬 徐建新 王才林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6期23-24,48,共3页
在不育系分期播种情况下,通过应用一系列技术措施,于成熟期调查不育系的有关经济性状,据此对各项技术措施所起的作用作出评价,为杂交粳稻的大面积制种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制种 不育系 经济性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两系法超级杂交粳稻成为苏南地区提高水稻单产的新途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东虹 徐云新 +2 位作者 朱兰英 黄崇德 王国平 《江苏农机与农艺》 2004年第3期21-22,共2页
2002-2003年,丹阳市连续两年示范种植两系法亚种间超级杂交粳稻获得成功,实产11077.5-11300kg/hm2,比当地推广的常规品种9915增产稻谷1702.5-1950kg/hm2。基本达到农业部制定的超级稻产量目标,增幅为18.2%-20.8%,增收2724-3120元/hm2... 2002-2003年,丹阳市连续两年示范种植两系法亚种间超级杂交粳稻获得成功,实产11077.5-11300kg/hm2,比当地推广的常规品种9915增产稻谷1702.5-1950kg/hm2。基本达到农业部制定的超级稻产量目标,增幅为18.2%-20.8%,增收2724-3120元/hm2。为提高水稻单产、解决粮食短缺和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简而易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法超级杂交粳稻 苏南地区 水稻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两系杂交粳稻N5088S/R187制种高产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维举 《湖北农业科学》 1995年第6期13-14,共2页
两系杂交粳稻N5088S/R187制种高产技术杨维举(潜江市农业局龙湾农技站433116)本所从1989年开始两系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研究,1992年选定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N5088/R187最优组合,共制种7... 两系杂交粳稻N5088S/R187制种高产技术杨维举(潜江市农业局龙湾农技站433116)本所从1989年开始两系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研究,1992年选定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N5088/R187最优组合,共制种70hm2,平均单产(即每公顷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两系杂交 N5088S/R187 制种 高产
下载PDF
杂交晚粳甬优8号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才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期195-195,198,共2页
介绍了杂交晚粳甬优8号的特征特性,并从整地施肥、催芽播种、大田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甬优8号 特征特性 直播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太湖粳稻地方品种铁杆青抗稻瘟病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培富 张红生 何新建 《宁夏农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4-29,56,共7页
应用杂交分析法和累积分布曲线法,研究了太湖粳稻地方品种铁杆青对中国稻瘟病菌优势小种ZG1 和太湖稻区近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小种ZE3 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铁杆青对ZG1 小种的抗性是由1 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对ZE3 小种的抗性除了1 对显性... 应用杂交分析法和累积分布曲线法,研究了太湖粳稻地方品种铁杆青对中国稻瘟病菌优势小种ZG1 和太湖稻区近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小种ZE3 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铁杆青对ZG1 小种的抗性是由1 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对ZE3 小种的抗性除了1 对显性基因外,可能有修饰基因或微效基因影响中抗类型的表达,并且两个抗病主基因为独立遗传;与3 个已知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的等位性测定表明,铁杆青所含的两个抗病基因与Pi- Km 、Pi-ta 和Pi- b 是不等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病基因 铁杆青 抗性遗传
下载PDF
编织袋包装粳稻谷安全储藏试验
19
作者 郭荣华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2年第2期17-19,共3页
针对编织袋包装的特点,在合理运用仓房及配套设施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控温、降湿、防治措施,对编织袋包装的新入仓粳稻谷进行安全储藏试验。试验表明,保证新进粳稻谷的进仓时间,并配合针对性的堆桩形式和保管措施,能够达到安全储藏... 针对编织袋包装的特点,在合理运用仓房及配套设施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控温、降湿、防治措施,对编织袋包装的新入仓粳稻谷进行安全储藏试验。试验表明,保证新进粳稻谷的进仓时间,并配合针对性的堆桩形式和保管措施,能够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袋 新入粳稻谷 通风笼 控温措施
下载PDF
新审定通过的粳稻品种
20
作者 苏种 《农家致富》 2014年第8期22-23,共2页
一、常优粳6号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16。来源与类型:原名“常优09—3”.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常119A×CR-312配组,于2009年育成.属三系杂交晚粳稻组合。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关键词 粳稻品种 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 杂交晚粳稻 苏南地区 常熟市 江苏省 配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