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6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之堉 陈巽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3-34,共2页
台湾土传性病害自70年代以来逐年猖獗为害,主要由镰刀菌、疫霉菌、腐霉菌、立枯丝核菌、白绢病菌、十字花科蔬菜根癌病菌引起;另外还有根瘤线虫、根腐线虫及细菌性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近年在台湾各地发现西瓜蔓割病和... 台湾土传性病害自70年代以来逐年猖獗为害,主要由镰刀菌、疫霉菌、腐霉菌、立枯丝核菌、白绢病菌、十字花科蔬菜根癌病菌引起;另外还有根瘤线虫、根腐线虫及细菌性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近年在台湾各地发现西瓜蔓割病和十字花科根腐病的抑菌土。把镰刀菌的抑菌土,加热处理抑菌力消失,而十字花科根癌病的抑菌土加热处理后抑菌力不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病理学 台湾
下载PDF
匍枝根霉和半裸镰刀菌侵染引起甜瓜采后呼吸代谢途径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尚武 周丽萍 张维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采后健康甜瓜(CucumismeloL.)果皮组织以高抗氰、高残余、无巴斯德效应和以磷酸戊糖代谢为主的呼吸方式,维持着较低的呼吸强度水平。当感染匍枝根霉(Rhizopusstolonifer(Ehrenb.)Vuil... 采后健康甜瓜(CucumismeloL.)果皮组织以高抗氰、高残余、无巴斯德效应和以磷酸戊糖代谢为主的呼吸方式,维持着较低的呼吸强度水平。当感染匍枝根霉(Rhizopusstolonifer(Ehrenb.)Vuil)和半裸镰刀菌(FusariumsemitectumBerketRav.)后,抗氰呼吸减弱,残余呼吸消失,巴斯德效应出现,磷酸戊糖途径消失,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细胞色素电子传递呼吸系统加强,最终导致病斑形成,组织溃烂,巴斯德效应消除,乙醇高度积累,无氧呼吸高度增加。病原不同,病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病害 呼吸 葡枝根霉 半裸镰刀菌 贮藏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JR2特异的乙醇脱氢酶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贤姜 张嘉益 +1 位作者 刘廷利 王永林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大丽轮枝菌是世界范围的植物病原真菌,能够侵染660多种植物,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丽轮枝菌基因组分析发现不同菌株含有菌株特异基因,但是大部分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大丽轮枝菌VdLs17和JR2的基因组鉴定出1个JR... 大丽轮枝菌是世界范围的植物病原真菌,能够侵染660多种植物,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丽轮枝菌基因组分析发现不同菌株含有菌株特异基因,但是大部分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大丽轮枝菌VdLs17和JR2的基因组鉴定出1个JR2菌株特异性基因Chr6g02370,该基因编码乙醇脱氢酶,且在侵染过程中被诱导表达。敲除突变体的乙醇脱氢酶酶活性显著降低,但对乙醇等碳源的利用能力并未受到影响。敲除突变体对烟草和番茄的致病力显著降低。表型分析表明敲除该基因降低了黑色素合成能力,但不影响菌丝生长和产孢。研究结果丰富了人们对大丽轮枝菌菌株特异基因生物学功能的认识,为深入开展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菌株特异基因 乙醇脱氢酶 致病性
原文传递
大蒜内生菌对植物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童童 唐亚文 +8 位作者 张思涵 徐梦瑶 翟越 胡子月 陆灵 薛萌 白耀博 王军娟 蒋继宏 《生物资源》 CAS 2023年第5期412-420,共9页
大蒜以其杀菌抑菌作用闻名,研究发现其体内也富含微生物资源,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对大蒜的功效有重要影响。大蒜内生菌通过自身含有的胞外多糖或者分泌的抗生素等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遏制病原微生物的产生,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减少植物病... 大蒜以其杀菌抑菌作用闻名,研究发现其体内也富含微生物资源,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对大蒜的功效有重要影响。大蒜内生菌通过自身含有的胞外多糖或者分泌的抗生素等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遏制病原微生物的产生,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本文就植物内生菌的来源、大蒜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以及大蒜内生菌对植物病害影响等方面,阐述大蒜内生菌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大蒜内生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大蒜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内生菌 植物病害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杧果炭疽病菌3个果胶裂解酶基因序列特征及受漆酶基因Lac1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鸿鹏 钟昌开 +4 位作者 吴秋玉 张艳杰 张贺 蒲金基 刘晓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58-2464,共7页
果胶裂解酶是炭疽菌在侵染寄主过程中降解寄主细胞壁的一类重要水解酶。本研究在杧果炭疽病菌中克隆获得了3个果胶裂解酶基因Cgpel1、Cgpel2和Cgpel3,DNA全长分别为1 037、1 498、1 089 bp,cDNA全长分别为975、1380、978bp,分别编码324... 果胶裂解酶是炭疽菌在侵染寄主过程中降解寄主细胞壁的一类重要水解酶。本研究在杧果炭疽病菌中克隆获得了3个果胶裂解酶基因Cgpel1、Cgpel2和Cgpel3,DNA全长分别为1 037、1 498、1 089 bp,cDNA全长分别为975、1380、978bp,分别编码324、459、325个氨基酸,均含1个果胶裂解酶保守结构域,均有典型的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分别占16.05%、20.26%、16.92%,延伸链分别占28.09%、21.79%、29.54%,β-转角分别占5.86%、8.93%、7.38%,无规则卷曲分别占50.00%、49.02%、46.15%。Cgpel1、Cgpel2和Cgpel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C. tofieldiae(KZL77240.1)、草莓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XP-007274932.1)、C. incanum(KZL84476.1)果胶裂解酶序列相似度在93%以上。qRT-PCR分析发现,3个果胶裂解酶基因在整个侵染过程中均持续高效表达,但在漆酶基因Lac1敲除突变体中,表达均下降约90%。可见Cgpel1、Cgpel2和Cgpel3是果胶裂解酶基因家族成员,序列差异较大,在侵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其表达受漆酶基因Lac1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胶孢炭疽菌 果胶裂解酶基因 漆酶基因Lac1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strain, Streptomyces blastmyceticus JZB130180, and evaluation of its biocontrol efficacy against Monilinia fructicola 被引量:2
6
作者 Mi NI Qiong WU +6 位作者 Hong-li WANG Wei-cheng LIU Bin HU Dian-peng ZHANG Juan ZHAO De-wen LIU Cai-ge L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84-94,共11页
Peach brown rot, caused by Monilinia fructicola,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each diseases. A strain belonging to the Actinomycetales, named Streptomyces blastmyceticus JZB130180, was found to have a strong inhib-itor... Peach brown rot, caused by Monilinia fructicola,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each diseases. A strain belonging to the Actinomycetales, named Streptomyces blastmyceticus JZB130180, was found to have a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 on M. fructicola in confrontation culture. Following the inoculation of peaches in vitro,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fermentation broth of S. blastmyceticus JZB130180 ha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disease development by M. fructicola. The fermentation broth of S. blastmyceticus JZB130180 had an EC50(concentration for 50% of maximal effect) of 38.3 μg/mL against M. fructicola, as determined in an indoor toxicity test. Analysis of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fermentation broth revealed that it was tolerant of acid and alkaline conditions, temperature,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In addition, chitinase, cellulase, and protease were also found to be secreted by the strai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S. blastmyceticus JZB130180 may be used for the biocontrol of peach brown r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ptomyces blastmyceticus Peach brown rot Monilinia fructicola Biocontrol efficacy
原文传递
橡胶树花青素合成调控因子HbAn1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天带 方永军 +5 位作者 畅姣 陈涛 辛士超 Naychi Koko 黄华孙 华玉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85-2293,共9页
橡胶树转基因过程筛选效率低阻碍了转基因研究快速发展。花青素累积产生的紫红色肉眼直接可辨,是一种简单、安全的可视化筛选标记。为利用橡胶树花青素作为转基因筛选标记,本文首先以R2R3-MYB保守结构域(R2、R3)为探针调取橡胶树R2R3-M... 橡胶树转基因过程筛选效率低阻碍了转基因研究快速发展。花青素累积产生的紫红色肉眼直接可辨,是一种简单、安全的可视化筛选标记。为利用橡胶树花青素作为转基因筛选标记,本文首先以R2R3-MYB保守结构域(R2、R3)为探针调取橡胶树R2R3-MYB,并与拟南芥等其他物种花青素合成相关的R2R3-MYB进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橡胶树scaffold0374_923317和Scaffold0598_393375与其他物种已功能验证的花青素合成调控R2R3-MYB聚到同一亚类。随后从古铜期叶片中克隆到scaffold0374_923317基因,并将其命名为HbAn1。序列分析表明,HbAn1蛋白具有R2R3-MYB蛋白的典型结构:R2R3结构域及b HLH互作结构域。定量表达分析表明HbAn1在古铜期叶片及暗培养茎秆中高水平表达,在其他时期叶片及光照培养茎秆中表达水平很低,与不同组织花青素含量正相关。最后,在烟草中组成型过表达HbAn1,使烟草叶片、花瓣、花托、花丝等组织大量累积花青素,定量分析表明其激活了这些组织后期花青素合成酶基因Nt DFR,Nt LDOX,Nt UFGT。本文首次获得橡胶树花青素累积相关的正调控因子R2R3-MYB(HbAn1),这为花青素作为橡胶树转基因可视化筛选标记提供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花青素 可视化筛选标记 R2R3-MYB 结构域
下载PDF
Antiviral strategies:What can we learn from natural reservoirs?
8
作者 Wenbo Pan Weiwei Li +1 位作者 Lijing Liu Huawei Zh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849-1855,共7页
Viruses cause many severe diseases in both plants and animals,urging us to explore new antiviral strategies.In their natural reservoirs,viruses live and replicate while causing mild or no symptoms.Some animals,such as... Viruses cause many severe diseases in both plants and animals,urging us to explore new antiviral strategies.In their natural reservoirs,viruses live and replicate while causing mild or no symptoms.Some animals,such as bats,are the predicted natural reservoir of multiple viruses,indicating that they possess broad-spectrum antiviral capabilities.Mechanisms of host defenses against viruses are generally studied independently in plants and animals.In this article,we speculate that some antiviral strategies of natural reservoirs are conserved between kingdoms.To verify this hypothesis,we created null mutants of 10-formyltetrahydrofolate synthetase(AtTHFS),an Arabidopsis thaliana homologue of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cyclohydrolase and formyltetrahydrofolate synthetase 1(MTHFD1),which encodes a positive regulator of viral replication in bats.We found that disruption of AtTHFS enhanced plant resistance to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 viruses,including the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the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and the beet severe curly top virus(BSCTV).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a novel antiviral strategy for plant breeding.We further discuss the approaches used to identify and study natural reservoirs of plant viruses,especially those hosting many viruses,and highlight the possibility of discovering new antiviral strategies from them for plant molecular breeding and antiviral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viral strategy antiviral therapy cropmolecular breeding natural reservoir VIRUS
原文传递
尖孢镰刀菌黏团专化型β-葡萄糖苷酶Foglu1的功能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腾 王碧香 +2 位作者 李诗瑶 尉婧 李二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3-382,共10页
甘蓝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黏团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onglutinans,FOC)引起的。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是纤维素降解过程中的限速酶。本研究中,为明确FOC中一种β-葡萄糖苷酶在其生长发育和致病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sp... 甘蓝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黏团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onglutinans,FOC)引起的。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是纤维素降解过程中的限速酶。本研究中,为明确FOC中一种β-葡萄糖苷酶在其生长发育和致病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split-marker同源重组技术对该病原菌中一种β-葡萄糖苷酶基因(Foglu 1)进行敲除与回补,分析野生型菌株与ΔFoglu 1敲除突变体菌株、ΔFoglu 1-C回补菌株间的表型差异。结果表明,在细胞膜胁迫试验(0.05%SDS)中,ΔFoglu 1突变体生长5 d后的菌落直径与野生型相比降低19.6%,推测Foglu 1基因对病原菌细胞膜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氧胁迫试验(0.1%H_(2)O_(2))中菌落直径比野生型减小14%,表明ΔFoglu 1突变体比野生型对氧胁迫更加敏感;ΔFoglu 1突变体产孢量较野生型降低约22.3%,说明Foglu 1基因影响FOC的产孢能力;在接种寄主甘蓝时,发现接种ΔFoglu 1菌株的甘蓝植株初期发病缓慢,接种后第8天的病情指数比接种野生菌株的低39.5%,接种后第11、15和18天,野生菌株和ΔFoglu 1突变体致病力无显著差异,说明Foglu 1基因影响病原菌与寄主间的早期互作,延缓发病但对其致病力无影响。上述结果显示,β-葡萄糖苷酶在FOC细胞膜完整性、氧化胁迫、产孢和致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枯萎病 基因敲除 Β-葡萄糖苷酶 致病力
下载PDF
小麦CAMTA家族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10
作者 张艳琴 曾鹏 +5 位作者 郭双元 甘鹏飞 王晓杰 康振生 徐全乐 张新梅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94,共12页
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危害我国小麦的生产。钙调素结合转录激活因子(calmodulin-binding transcription activator,CAMTA)是植物中最重要的受Ca2+/CaM调节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 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危害我国小麦的生产。钙调素结合转录激活因子(calmodulin-binding transcription activator,CAMTA)是植物中最重要的受Ca2+/CaM调节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小麦与条锈菌互作的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4个Pst处理下调表达的小麦CAMTA基因家族成员,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以及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对其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中的功能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表明,在亲和互作中,TaCAMTA1-A、TaCAMTA1-B和TaCAMTA3-D在不同时间点明显下调表达,而TaCAMTA2-B在条锈菌处理12 h显著上调表达。通过VIGS技术沉默TaCAMTAs基因后发现,沉默TaCAMTA2-B后与对照组相比,小麦叶片坏死斑和孢子数量均明显减少,抗病性增强。在此基础上,克隆了小麦TaCAMTA2-B基因,通过烟草亚细胞定位发现TaCAMTA2-B定位于细胞核,此外,酵母自激活实验验证TaCAMTA2-B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外源激素SA、ABA和JA处理表明TaCAMTA2-B受ABA诱导上调表达,同时TaCAMTA2-B在小麦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表明TaCAMTA2-B可能作为一个感病相关基因在小麦对条锈病互作过程中发挥功能,通过进一步解析小麦TaCAMTAs可能参与的感病机制,为创制广谱持久的小麦抗条锈菌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菌 CAMTA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原文传递
草酸对重寄生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韦善君 李国庆 +1 位作者 姜道宏 王道本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本文研究了草酸对核盘菌的重寄生真菌盾壳霉 ( Coniothyrium minitans)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草酸对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没有明显促进作用 ,在酸碱性非缓冲基质 (水琼脂 )和酸碱性缓冲基质中 ,抑制盾壳霉分生孢子萌... 本文研究了草酸对核盘菌的重寄生真菌盾壳霉 ( Coniothyrium minitans)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草酸对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没有明显促进作用 ,在酸碱性非缓冲基质 (水琼脂 )和酸碱性缓冲基质中 ,抑制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浓度分别为 1 5 0和 70 0 μg/m L。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 ,当草酸浓度为 1 0 0~ 2 0 0 0 μg/m L时 ,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 ,且浓度为 3 0 0~ 5 0 0μg/m L的草酸对盾壳霉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以草酸为唯一碳源的合成培养基中 ,在酸碱性非缓冲的条件下 ,当草酸浓度为 1 0 0~ 2 0 0 0 μg/m L时 ,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 ,且草酸浓度为 5 0 0 μg/m L时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而当草酸浓度为 2 5 0 0μg/m L时 ,盾壳霉菌丝则停止生长。在酸碱性缓冲的合成基质中 ,草酸浓度为 1 0 0~ 40 0 0 μg/m L时 ,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 ,且草酸浓度为 1 5 0 0~ 2 5 0 0 μg/m L时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含草酸钙的混浊培养基 (以草酸为唯一碳源 )上 ,盾壳霉菌落区域形成了透明圈。上述结果说明盾壳霉能忍耐一定浓度的草酸而进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 ,且这种真菌可能对草酸分子具有分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壳霉 核盘菌 草酸 毒害作用
下载PDF
《植物病理学报》编辑委员会
12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原文传递
太子参新病害酸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燕萍 陈梅春 +2 位作者 刘欣 肖荣凤 刘波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4-468,共5页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以块根入药,是一种名贵滋补类中药材。我国的福建、贵州、安徽等省是其主要产区。目前,国内外对其相关病害研究相对甚少,仅对叶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等病害有较全面的病原鉴定[1,2]。2018~2019年,...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以块根入药,是一种名贵滋补类中药材。我国的福建、贵州、安徽等省是其主要产区。目前,国内外对其相关病害研究相对甚少,仅对叶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等病害有较全面的病原鉴定[1,2]。2018~2019年,笔者在福建省柘荣县商品参和种参收获期间,发现可造成块根腐烂且伴有发酵酸味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害在雨天扩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病害 太子参 病原菌鉴定 酸腐病 病原鉴定 病害研究 根腐病 柘荣县
原文传递
银杏叶点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成 彭丽娟 吴石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为明确银杏叶点霉引起的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对贵州采集的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并采用形态和分子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银杏叶点霉叶斑病的病原菌为Phyllosticta captilensis。
关键词 银杏叶斑病 叶点霉
下载PDF
8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亚星 彭丽娟 蒋选利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6期31-34,39,共5页
为筛选出防治烟草黑胫病菌效果较好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8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化学药剂58%甲霜·锰锌(WP)、72%烯酰·丙森锌(WP)、80%代森锰锌(WP)和生物农药1%申嗪霉素(SC)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好的... 为筛选出防治烟草黑胫病菌效果较好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8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化学药剂58%甲霜·锰锌(WP)、72%烯酰·丙森锌(WP)、80%代森锰锌(WP)和生物农药1%申嗪霉素(SC)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以1%申嗪霉素(SC)效果最好,其EC50为0.5276μg/m L;58%甲霜·锰锌(WP)、80%代森锰锌(WP)和72%烯酰·丙森锌(WP)效果次之,EC50分别为2.6328μg/m L、3.0775μg/m L和5.8530μg/m L,除50%氯溴异氰尿酸(SP)外,其余7种药剂均随使用剂量的增大抑制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1%申嗪霉素 EC50
下载PDF
植物抗病反应分子机理
16
作者 夏启中 张明菊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9-63,共5页
病害对植物生产的影响一直是科技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植物致病是指由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等病原物通过机械擦伤、昆虫介导或直接插入寄主细胞后通过多种手段使植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病原和寄主的关系有亲和和不亲和两种,其中亲和... 病害对植物生产的影响一直是科技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植物致病是指由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等病原物通过机械擦伤、昆虫介导或直接插入寄主细胞后通过多种手段使植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病原和寄主的关系有亲和和不亲和两种,其中亲和则寄主表现感病,反之则抗病。而寄主的抗病机理又因为抗病基因和防卫基因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植物抗病分子机理进行简要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植物 抗病反应 抗病基因 防卫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江西省莲花县百合病毒病分子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晓梦 曾帅 +1 位作者 石绪根 崔汝强 《生物灾害科学》 2021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为了检测和鉴定采自江西省莲花县百合样品。【方法】利用已报道侵染百合的3种主要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ptomless virus,LSV)的特异性引... 【目的】为了检测和鉴定采自江西省莲花县百合样品。【方法】利用已报道侵染百合的3种主要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ptomless virus,LSV)的特异性引物对样品进行RT-PCR分子检测与鉴定。【结果】扩增得到657 bp和428 bp 2条片段与CMV和LMoV预期片段大小一致,未检测到LSV。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序列片段与GenBank的CMV、LMoV同源性分别为99.08%和98.56%。【结论】该地百合受黄瓜花叶病毒及百合斑驳病毒复合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百合病毒病 多重RT-PCR
下载PDF
苦瓜枯萎病菌的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振东 袁高庆 +3 位作者 黎起秦 秦健 蒋雅琴 黄如葵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5,共10页
对分离获得的32株苦瓜枯萎病菌菌株进行形态学特征和寄主专化型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的苦瓜枯萎病菌株均为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momordicae),这些菌株可以侵染苦瓜和瓠瓜幼苗,但不侵染其他葫芦科瓜类作物... 对分离获得的32株苦瓜枯萎病菌菌株进行形态学特征和寄主专化型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的苦瓜枯萎病菌株均为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momordicae),这些菌株可以侵染苦瓜和瓠瓜幼苗,但不侵染其他葫芦科瓜类作物。对苦瓜枯萎病菌菌株的rDNA—ITS区(ITS1、5.8S和ITS2)序列进行扩增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长度均为456bp;聚类分析表明测序菌株与镰刀菌属中尖孢镰刀菌不同专化型的菌株聚为一群。利用RAPD标记技术分析苦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苦瓜枯萎病菌株与其他葫芦科瓜类作物枯萎病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9~0.99,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85时,供试的48个菌株分成10个类群(G1-10)。在RAPD聚类树中所有苦瓜枯萎病菌株聚在一个分支上(G,群),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92~1.00,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且菌株的聚群与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 RDNA-ITS RAPD-PCR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桑树根结线虫病抗性品种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蝴蝶 刘婉蓉 +3 位作者 唐翠明 冯岩 游春平 韩群鑫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9-12,共4页
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9种桑树品种进行苗期抗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测定,结果显示,粤桑C20表现免疫,粤桑C8、粤桑87和粤桑44表现高抗,粤桑85、粤桑C10、粤桑C21、粤桑C19、粤桑C15、粤桑C121和粤桑C43表现中抗,粤桑51、粤桑119... 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9种桑树品种进行苗期抗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测定,结果显示,粤桑C20表现免疫,粤桑C8、粤桑87和粤桑44表现高抗,粤桑85、粤桑C10、粤桑C21、粤桑C19、粤桑C15、粤桑C121和粤桑C43表现中抗,粤桑51、粤桑119、粤桑110、粤桑C45和塘10×109表现中感,粤桑84、粤桑120和283×抗10表现高感.对桑树根结线虫病进行室内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和5%毒死蜱粉剂对桑树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75%和70%,其次为生防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Bacillus falciparum),防效为50%.研究结果为开展田间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 防治效果 药剂筛选 品种抗性
下载PDF
陕西省番茄斑萎病毒病发生现状及流行因素分析
20
作者 刘晨 魏佩瑶 +4 位作者 洪波 王周平 杨艺炜 李英梅 陈志杰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91-93,共3页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被列为进境检疫有害生物,是陕西省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大发生之后的又一种灾害性病毒病,目前已广泛分布于陕西省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以关中地区发病株率和严重度最高,产量影响最大,陕...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被列为进境检疫有害生物,是陕西省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大发生之后的又一种灾害性病毒病,目前已广泛分布于陕西省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以关中地区发病株率和严重度最高,产量影响最大,陕南次之,陕北地区发生最轻。不同种植茬口发生差异明显,以早春茬发生程度最轻,秋延茬和越冬茬次之,越夏茬发病株率最高,产量影响最大;管理粗放,传毒介体数量大,发病株率高,发病严重。目前生产上种植的番茄品种抗病性无明显差异。在防治上以无病种苗使用为基础,以控制传毒昆虫为核心,控制番茄斑萎病毒病在陕西省的发生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番茄 斑萎病毒病 发生现状 流行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