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4例后磨牙根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伟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83-484,共2页
关键词 病因学 后磨牙根裂 分类
下载PDF
楔状缺损发生的位置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张清 王嘉德 +2 位作者 王彩云 李琳 王春莲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了解楔状缺损发生的情况,病损发生的部位及其相关的因素。方法对462例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该组人群楔状缺损患病率为99.1%,病损绝大多数发生于牙齿唇、颊面,部分发生于舌侧牙颈部,好发牙齿分别为双尖牙和磨牙。病损... 目的了解楔状缺损发生的情况,病损发生的部位及其相关的因素。方法对462例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该组人群楔状缺损患病率为99.1%,病损绝大多数发生于牙齿唇、颊面,部分发生于舌侧牙颈部,好发牙齿分别为双尖牙和磨牙。病损发生的部位与刷牙及酸蚀因素无明显关系,患牙的面磨损度更重、义齿基牙率较高且功能动度增大,舌侧患病牙齿的上述症状更显著,患牙的牙周病程度较重。结论楔状缺损的发生除刷牙及酸蚀因素外还与力或力累积有关;舌侧病损的发生可能与创伤性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中年人 老年人 HE力 牙缺损
原文传递
老年人牙体楔状缺损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3
作者 沈新妹 张淑华 韩栋伟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6期36-37,40,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牙体楔状缺损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Smith磨损指数对 482例老年人牙体楔状缺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人牙体楔状缺损的患病率为 91.9%。牙体楔状缺损的好发部位和缺损程度以第一双尖牙为首位 ,其次第... 目的 探讨老年人牙体楔状缺损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Smith磨损指数对 482例老年人牙体楔状缺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人牙体楔状缺损的患病率为 91.9%。牙体楔状缺损的好发部位和缺损程度以第一双尖牙为首位 ,其次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 ,且随着年龄递增。结论 牙体楔状缺损的严重程度随年龄增加而递增 ,并且提示力疲劳可能是牙体楔状缺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楔状缺损 老年人 He力疲劳
下载PDF
PTTG和bFGF在胆管癌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恩碧 张耀明 +1 位作者 陈博艺 王和鑫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8期3622-3623,共2页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指标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指标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胆管癌及20例正常肝外胆管组织中PTTG和bF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胆管癌中PTTG和b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4%、73.85%,其阳性率及表达等级均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P<0.01)。胆管癌组织PTTG和bFGF表达阳性率均与病理类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TTG表达与bFGF表达成等级正相关(r=0.317,P<0.05)。结论:PTTG或bFGF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密切关系,PTTG表达与bFGF表达成明显等级正相关。二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胆管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以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楔状缺损的形成机制探讨(附11713人调查报告)
5
作者 董肇端 《广东牙病防治》 1996年第1期22-23,共2页
楔状缺损的形成机制探讨(附11713人调查报告)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联合医院(518067)董肇端楔状缺损的病因,综观近十余年文献报导,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由于年龄增长,牙颈部出现疲劳裂纹,加上化学腐蚀(酸类)及牙刷机械摩擦... 楔状缺损的形成机制探讨(附11713人调查报告)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联合医院(518067)董肇端楔状缺损的病因,综观近十余年文献报导,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由于年龄增长,牙颈部出现疲劳裂纹,加上化学腐蚀(酸类)及牙刷机械摩擦等共同作用而形成[3],但其形成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楔状缺损 形成机制 病因
下载PDF
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道海 孙华 +3 位作者 包飞 吴志宏 王凤琴 张云祥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骨关节炎(OA)软骨修复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0只。采用单侧后肢跟腱切除法建立OA动物模型,即:切除右侧后肢跟腱,建立左侧后肢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4周对治疗组非手术侧(... 目的探讨电针对骨关节炎(OA)软骨修复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0只。采用单侧后肢跟腱切除法建立OA动物模型,即:切除右侧后肢跟腱,建立左侧后肢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4周对治疗组非手术侧(左侧)和对照组手术侧(右侧)膝关节采用电针治疗2周。实验第7周收集每只动物左侧膝关节股骨端软骨,组织病理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软骨组织中表达的特点。结果治疗组软骨bFGF的表达增强,较其他三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针对OA大鼠膝关节软骨bFGF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提示电针可能具有促进软骨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骨关节炎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COX-2,BFGF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与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7
作者 韦良宏 林瑶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74-1475,共2页
目的研究COX-2,BF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9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20例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中的COX-2,BFGF表达。结果COX-2,BF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 目的研究COX-2,BF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9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20例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中的COX-2,BFGF表达。结果COX-2,BF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2%,69.3%,而增生性息肉的表达率分别为30.0%,40.0%,COX-2,BFGF在大肠癌组织与增生性息肉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肠癌组织中COX-2,BFGF表达二者间有关联(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的COX-2,BFGF表达水平增高,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大肠癌的预后有关。在大肠癌组织中的二者表达具有关联,提示它们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环氧合醇-2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下载PDF
BEMF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谢肇 李起鸿 +1 位作者 许建中 孟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观察BEMF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EMF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方法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组(BEMF+OVX,EM)、雌激素治疗组(Estroge... 目的观察BEMF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EMF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方法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组(BEMF+OVX,EM)、雌激素治疗组(Estrogen+OVX,E)。OVX、EM、E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第9W开始治疗:E组行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W。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1h/1次/d,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W后处死各组实验动物,测量腰椎骨密度、椎体的最大载荷、扫描电镜观察椎体骨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椎体骨组织中bFGF蛋白表达情况并以图像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10W后EM组大鼠骨密度、椎体的最大载荷较OVX组显著性增高(P<0.05),骨结构明显改善。bFGF的表达主要位于成骨细胞、骨细胞,EM组椎体骨组织中bFGF表达显著性高于OVX组(P<0.01)。结论提高骨组织中bFGF的表达是BEMF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脉冲电磁场 绝经后骨质疏松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中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患病情况及病因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妙琼 冯航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968-969,共2页
目的 调查中老年人楔状缺损发病情况及有关因素。方法 对前来就诊的患有楔状缺损的患者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将部分患者分组进行随访观察 ,探讨与病损发生、发展有关的因素。结果 中老年人楔状缺损好发部位为第一双尖牙 ,其次为第... 目的 调查中老年人楔状缺损发病情况及有关因素。方法 对前来就诊的患有楔状缺损的患者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将部分患者分组进行随访观察 ,探讨与病损发生、发展有关的因素。结果 中老年人楔状缺损好发部位为第一双尖牙 ,其次为第二双尖牙 ,第一磨牙较以往认为的尖牙更好发。刷牙方法、次数、胃返酸情况、饮食习惯与楔状缺损发生无明显关系。结论 牙合力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力疲劳 侧方He早接触 牙齿楔状缺损 中老年人
下载PDF
合力在离体牙实验性楔状缺损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55
10
作者 王嘉德 S.B.G.N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8-270,共3页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因素所致离体人牙实验性楔状缺损的深度和形态变化的检测,探讨了力因素在楔状缺损形成的作用。将7名患者的9对离体双尖牙按不同力因素分成三组,各组牙齿仅颊侧牙颈部接受横刷牙实验,分别在pH5和7水浴条件下交...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因素所致离体人牙实验性楔状缺损的深度和形态变化的检测,探讨了力因素在楔状缺损形成的作用。将7名患者的9对离体双尖牙按不同力因素分成三组,各组牙齿仅颊侧牙颈部接受横刷牙实验,分别在pH5和7水浴条件下交替进行模拟力疲劳和横刷牙实验。分为四次间隔,总共进行1600000击力疲劳和800000回横刷牙实验。在各间隔期,用SeeScan计算机图象分析仪测量受试牙复制模型颈部缺损侧影的深度并记录缺损形状。结果证明,力在人牙实验性颈部楔状缺损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单独的力因素可非常缓慢地致牙颈部缺损,当横刷牙和酸蚀共同作用时,颈部缺损深度显著增加,并形成楔形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酸蚀 牙磨损 HE力 刷牙 病理 病因
原文传递
肾脑复元汤对脑缺血大鼠BDNF及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国恒 李映辰 +3 位作者 程齐来 范金花 陈韵羽 张忠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74-2278,共5页
目的探究肾脑复元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组(MCAO)、肾脑复元汤组(MCAO+肾脑复元汤灌胃),各组再根据处死时间随机分为7、14、21 d三个时相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 目的探究肾脑复元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组(MCAO)、肾脑复元汤组(MCAO+肾脑复元汤灌胃),各组再根据处死时间随机分为7、14、21 d三个时相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缺血海马区坏死细胞数、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b FGF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肾脑复元汤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坏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BDNF(第7、14天)及b FGF(第7天)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肾脑复元汤可以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并促进脑梗死组织修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b F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脑复元汤 缺血性中风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