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05%地奈德乳膏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沈翠芬 《皮肤病与性病》 2012年第2期122-122,共1页
目的观察地奈德治疗湿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患者均来自皮肤科门诊,男40例,女20例,年龄2~68岁,病程3天~9年。每日早晚各1次外用地奈德乳膏涂于患处,每周随访1次,共3周。结果治愈35例(58.3%),显效16例(26.7%),好转8例(13.3%,)... 目的观察地奈德治疗湿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患者均来自皮肤科门诊,男40例,女20例,年龄2~68岁,病程3天~9年。每日早晚各1次外用地奈德乳膏涂于患处,每周随访1次,共3周。结果治愈35例(58.3%),显效16例(26.7%),好转8例(13.3%,),无效1例(1.6%),总有效率85.0%,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地奈德乳膏治疗湿疹临床疗效好、安全,在湿疹治疗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地奈德 治疗
下载PDF
张家口地区皮炎湿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瑞岭 董宁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4期2197-2198,共2页
皮炎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病因复杂,易复发,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了解本地区临床上常见的皮炎湿疹的接触性变应原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寻找相应接触性变应原,并为该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皮炎 湿疹 斑贴试验 变应原
下载PDF
邂逅皮肤
3
作者 晓云 《中国健康月刊》 2001年第10期56-57,共2页
正所谓"云想衣裳花想容",每个人都知道呵护肌肤、爱护皮肤.尤其是许多女性朋友,为了肌肤更白皙、更柔润,为了祛除脸上的小痘痘、小雀斑,为了抚平爬上额头的第一道皱纹,会不惜一切代徐;今天精华素、营养液、美白面膜,明天SPA... 正所谓"云想衣裳花想容",每个人都知道呵护肌肤、爱护皮肤.尤其是许多女性朋友,为了肌肤更白皙、更柔润,为了祛除脸上的小痘痘、小雀斑,为了抚平爬上额头的第一道皱纹,会不惜一切代徐;今天精华素、营养液、美白面膜,明天SPA水疗、香氛浴………其实你是那么地懂得爱惜皮肤,可你是虿是真的碑皮肤、认识皮肤、熟悉躺呢?今天当你真正走近与你朝夕相处的这件最宝贵的"外衣"时,相信你一定会有一种邂逅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护理 营养支持 合理饮食
下载PDF
荠菜引起的植物日光性皮炎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伟 王雪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61-661,664,共2页
植物日光性皮炎是植物中所含的光敏物通过空气媒介、直接接触或口服吸收后到达皮肤,经日光照射后引起的以光毒性反应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变[1]。本研究诊治1例由食用荠菜引起的日光性皮炎,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46岁,公务员。颜... 植物日光性皮炎是植物中所含的光敏物通过空气媒介、直接接触或口服吸收后到达皮肤,经日光照射后引起的以光毒性反应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变[1]。本研究诊治1例由食用荠菜引起的日光性皮炎,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46岁,公务员。颜面皮肤起红疹伴瘙痒半天入院。入院前半天,患者面部皮肤突然出现红疹伴瘙痒,轻微肿胀及渗出,无明显灼痛,夜间瘙痒加重。既往体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荠菜 植物 日光 光敏 皮炎
下载PDF
科学家研究发现皮肤衰老基因
5
《科学生活》 2009年第9期48-48,共1页
科学家宣称已经确定了与皮肤衰老有关的关键性基因,这项发现距离青春永驻的梦想变成现实更进了一步。研究人员利用人类染色体组计划收集的数据,发现1 500个控制人类多久不长皱纹的基因。化妆品巨头宝洁公司的科学家们还认为。
关键词 皮肤衰老 首席科学家 人类基因组计划 化妆品 衰老基因 发现距离 衰老过程 研究人员 宝洁公司 乳霜
原文传递
干扰素治疗增生性瘢痕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陆兴安 许明 +2 位作者 沈国良 林伟 赵小瑜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1-1093,1103,共4页
目的在体外研究干扰素2b(INF-α2b)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以及糖基转移酶(ppGalNAc-T2)基因表达的作用,以求阐明干扰素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理。方... 目的在体外研究干扰素2b(INF-α2b)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以及糖基转移酶(ppGalNAc-T2)基因表达的作用,以求阐明干扰素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理。方法组织块法培养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传代后分成3组:①空白对照组:只加生理盐水处理;②低浓度组:用100 u/mlINF-α2b处理;③高浓度组:用10 000 u/ml INF-α2b处理。RT-PCR检测TGF-β1、MMP-1、PDGF-BB和ppGalNAc-T2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经100 u/ml及10 000 u/mlINF-α2b处理后,RT-PCR检测TGF-β1、PDGF-BB及ppGalNAc-T2mRNA表达降低,MMP-1mRNA表达升高,呈显著差异,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干扰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如TGF-β1、PDGF-B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转化生长因子B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干扰素Α-2B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 糖基转移酶
下载PDF
皮肤肿瘤
7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1996年第6期267-268,共2页
962633 红斑增生病1例报道/王丽华…//皮肤病与性病.-1996,18(2).-51~52 女,30岁,病期半年余。检查见双侧大阴唇及腹股沟部有紫红色斑块结节,表面光亮,呈索状排列,约8cm×5cm及8cm×7cm,境界清楚,触诊质地硬,呈天鹅绒样感觉,... 962633 红斑增生病1例报道/王丽华…//皮肤病与性病.-1996,18(2).-51~52 女,30岁,病期半年余。检查见双侧大阴唇及腹股沟部有紫红色斑块结节,表面光亮,呈索状排列,约8cm×5cm及8cm×7cm,境界清楚,触诊质地硬,呈天鹅绒样感觉,部分呈乳头状突起,在后联合处有四个绿豆大结节,呈融合状。皮损活检证实。治疗采用冷冻疗法,结果形成溃疡不愈合,而行一次性外科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皮肤病 皮脂腺囊肿 手术切除 冷冻疗法 栓塞治疗 皮肤T细胞淋巴瘤 肤肿 非抗癌药 肉芽肿
下载PDF
bFGF、ET-1在正常皮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常建民 朱铁君 马圣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3-204,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角朊细胞在体内是否表达bFGF、ET-1。方法:采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正常皮肤用朊细胞及皮肤中其它细胞bFGF、ET-1表达情况。结果:体内角朊细胞及皮肤中一些其它细胞均有bFGF、ET-1表达。结论:体内角朊细胞可... 目的;为了探讨角朊细胞在体内是否表达bFGF、ET-1。方法:采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正常皮肤用朊细胞及皮肤中其它细胞bFGF、ET-1表达情况。结果:体内角朊细胞及皮肤中一些其它细胞均有bFGF、ET-1表达。结论:体内角朊细胞可能通过bFGF、ET-1等因子影响黑素细胞的生长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朊细胞 黑素细胞 皮肤 BFGF ET-1
下载PDF
14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经增 张良 +2 位作者 李慧娟 江园萍 吴运汉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常见致敏原。方法采用皮肤斑点试验芯室对140例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观察结果。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85.0%对≥1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其中对1~2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者各18.6%,对3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占37.1%,≥4种者...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常见致敏原。方法采用皮肤斑点试验芯室对140例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观察结果。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85.0%对≥1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其中对1~2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者各18.6%,对3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占37.1%,≥4种者占10.7%。硫酸镍、尼铂金酯、樟脑、香料混合物和氯化钴,是三明市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致病的重要原因。结论斑贴试验是临床诊断过敏性皮肤病的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手段,可为诊治提供依据、防治疾病复发。对试验结果临床意义解释时,需考虑不同地区、季节和个体的差异性,结合病情,排除操作失误等因素后再谨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斑贴试验 皮炎 湿疹 过敏原检测 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空气细颗粒物PM2.5对HaCaT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晨红 张宏伟 +4 位作者 彭芬 何聪芬 王巧娥 陈周 张建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 探讨空气细颗粒物PM2.5对HaCaT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北京市2015—2016年采暖季雾霾天气PM2.5,制备成混悬液。将HaCaT细胞分为空白组(仅用细胞培养基)、对照组(不加PM2.5,其他处理同实验组)和实验组[10... 目的 探讨空气细颗粒物PM2.5对HaCaT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北京市2015—2016年采暖季雾霾天气PM2.5,制备成混悬液。将HaCaT细胞分为空白组(仅用细胞培养基)、对照组(不加PM2.5,其他处理同实验组)和实验组[100 - 400 mg/L(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增殖实验用50 - 800 mg/L)PM2.5混悬液处理]处理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Western 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 A2)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PM2.5浓度升高,HaCaT细胞形态逐渐发生改变,细胞数目逐渐减少。与对照组(100 ± 4.95)%相比,50 mg/L PM2.5组HaCaT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100、200、400、800 mg/L PM2.5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1.77 ± 2.04)%、(80.01 ± 1.57)%、(57.80 ± 1.56)%、(21.98 ± 0.86)%]均显著下降(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M2.5组(100、200、400 mg/L)S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G2/M期细胞比例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法显示,100、200、400 mg/L PM2.5组cyclin A2、CDK1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尤其以200 mg/L组降低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200、400 mg/L PM2.5组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9.98 ± 0.21)%、(12.56 ± 0.74)%、(16.74 ± 1.48)%,与对照组(6.24 ± 0.1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2.5可能通过下调cyclin A2、CDK1表达水平诱导HaCaT细胞发生S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HaCaT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颗粒物 空气 HACAT细胞 PM2.5
原文传递
果酸治疗光老化皮肤患者激光治疗后色素沉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慧玲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光老化皮肤患者激光治疗后色素沉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光老化皮肤激光治疗后色素沉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点阵CO_2激光治疗,观察组行...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光老化皮肤患者激光治疗后色素沉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光老化皮肤激光治疗后色素沉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点阵CO_2激光治疗,观察组行果酸联合点阵CO_2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随访6个月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色素沉着治疗效果有效维持率(100.00%)较对照组(85.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酸治疗光老化皮肤患者激光治疗后色素沉着疗效确切,且维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 光老化 激光 果酸
下载PDF
TLR7增效剂咪喹莫特增强Ⅰ型干扰素信号并募集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3的淋巴细胞到局部皮肤
12
作者 Wenzel J. Uerlich M. +1 位作者 Haller O. 李政霄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7期59-59,共1页
Introduction: Imiquimod (Aldara.) is an immune response modifier approved for the topical treatment of external genital and perianal warts which can mediate regression of several cutaneous malignancies basal cell carc... Introduction: Imiquimod (Aldara.) is an immune response modifier approved for the topical treatment of external genital and perianal warts which can mediate regression of several cutaneous malignancies basal cell carcinoma (BCC), Bowen’ s disease, actinic keratosis, and metastasis of malignant melanoma . Recently, it was discovered that imiquimod acts through the toll- like receptor (TLR) 7. We hypothesizethat TLR7- signaling strongly induces the production of interferon (IFN) α , which is able to enhance Th1- mediated cellular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immunity. Patients and 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nalyzed the expression of MxA, a protein specifically induced by type I IFNs during topical imiquimod treatment in several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different cutaneous malignancies (BCC, cutaneous metastasis of melanoma, and breast cancer), and characterized the inflammatory infiltrate, along with the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receptor CXCR3,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reatment with the TLR7agonist imiquimod induced a significant lesional lymphocytic inflammation, associated with strong expression of MxA, indicating the induction of type I IFN signaling. The extent of lesional MxA staining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infiltrating T lymphocyt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chemokine receptorCXCR3,characteristic for Th1- biased immuneresponses. Discussion: Our in vivo results suggest an important role for TLR7- induced production of type I IFN, which links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and promotes specific Th1- biase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capable of eliminating cutaneous malignancies. MxA appears to be a valuable parameter to demonstrate IFN- type I expression in imiquimod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 CXCR3 TLR7 趋化因子受体 Ⅰ型干扰素 增效剂 恶性黑素瘤 鲍温病 基底细胞癌 肛周疣
下载PDF
胶原蛋白贴敷料在皮肤美容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华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胶原蛋白贴敷料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效果,并且评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各种痤疮患者以及微镜磨疤机、光子、激光治疗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 目的探究胶原蛋白贴敷料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效果,并且评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各种痤疮患者以及微镜磨疤机、光子、激光治疗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的皮肤药物涂抹,研究组患者使用胶原蛋白贴敷料进行治疗,疗程为6周。结果从治疗效果方面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胶原蛋白敷料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胶原蛋白贴敷料可以加快色素斑的消退时间,减少红斑的消退时间,皮肤损伤的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较快的恢复,还有止痛的功效,患者对该产品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敷料 美容 皮肤 临床应用 研究
下载PDF
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阳 汪甦 +1 位作者 李鑫 朱立东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究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儿74例,数字表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采取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 目的探究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儿74例,数字表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采取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奈德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CORAD评分,检测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含量,记录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SCORAD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疹、瘙痒和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清除炎性因子,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鹏软膏 地奈德软膏 特应性皮炎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狄青海 徐炜志 +3 位作者 刘雪 葛秀峰 王静 张家诚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8期912-91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纱填塞引流换药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换药方案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比观察2组皮肤脓肿腔隙闭合情况,并定期行脓液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观察创面感染控制情况。结果共纳入68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患者,男43例,女25例,年龄(47.66±15.71)岁。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6.96±16.23)岁;试验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48.35±15.18)岁。皮肤脓肿腔隙闭合时间,对照组为(27.79±1.97)d,试验组为(15.74±1.31)d;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测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至无致病性细菌生长的时间,对照组为(18.65±1.47)d,试验组为(9.76±1.28)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切开清创,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换药治疗,通过主动充分引流脓液,改变致病性细菌繁殖生长微环境,促进腔隙内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可更有效控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促进皮肤脓肿腔隙闭合,缩短临床治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 封闭引流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脓肿
原文传递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丹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6期165-168,共4页
目的 分析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 以曹县人民医院皮肤科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92例皮炎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n=46)接受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n=46... 目的 分析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 以曹县人民医院皮肤科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92例皮炎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n=46)接受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n=46)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2,P<0.05)。结论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患者的效果更为显著,相较单一西药治疗而言不良反应也相对更少,对减少皮炎湿疹的复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白芍总苷胶囊 皮炎湿疹 复发率
下载PDF
CARD14基因突变致非典型幼年型毛发红糠疹一家系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洁 刘莉娜 +1 位作者 张琼 于建斌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0期973-976,共4页
目的分析1例非典型幼年型毛发红糠疹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其致病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例非典型幼年型毛发红糠疹患儿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10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先证者皮肤病相关基因突变情... 目的分析1例非典型幼年型毛发红糠疹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其致病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例非典型幼年型毛发红糠疹患儿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10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先证者皮肤病相关基因突变情况,确定基因突变位点;采用PCR-Sanger测序验证基因突变。应用ClustalX2.1软件分析8个物种(人类、家鼠、褐家鼠、黑猩猩、猕猴、狼、牛、斑马鱼)突变基因编码蛋白的保守性,应用PyMOL软件分析突变基因编码蛋白突变前、后结构变化,预测蛋白功能。结果先证者临床表现为前额、面颊、耳廓、躯干、臀部及四肢皮肤呈鳞屑性红色斑片、斑块,呈岛屿样分布,双侧手掌、手背、足踝及足背可见红斑基础上轻度角化过度,皮纹加深,伴局部脱屑,银屑病三征阴性。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388×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4.31×109/L,淋巴细胞百分数58.6%,血小板压积0.29%,血清特异性过敏源鸡蛋白IgE 4.00u/mL。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存在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14(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14,CARD14)基因4号外显子c.356T>C杂合错义突变,导致其编码的CARD14蛋白第119位氨基酸由甲硫氨酸变为苏氨酸(p.Met119Thr);家系中无类似病例,先证者父母及健康对照者CARD14基因均未发现突变,先证者为新发突变。8个物种CARD14蛋白第119位氨基酸位点高度保守,CARD14基因突变后CARD14蛋白结构出现变异,为致病性突变。依据先证者临床表现、家系特征、基因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确诊为CARD14基因突变非典型幼年型毛发红糠疹(Ⅴ型)。结论CARD14基因c.356T>C(p.Met119Thr)突变可能是该家系1例PRPⅤ型患者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红糠疹 非典型幼年型 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14
原文传递
四氢嘧啶对HaCaT细胞活力及AQP3、Claudin-1、ZO-1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高翔 严雅军 +3 位作者 徐烁 乔丽娟 李欣冉 朱德锐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研究四氢嘧啶(Ectoine)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活性氧(ROS)的影响,并分析水通道蛋白3(AQP3)、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锁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水平。方法设置Ectoine浓度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培... 目的研究四氢嘧啶(Ectoine)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活性氧(ROS)的影响,并分析水通道蛋白3(AQP3)、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锁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水平。方法设置Ectoine浓度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HaCaT细胞(24 h),采用CCK8法检测HaCaT细胞的细胞活力,甄选最佳的Ectoine作用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aCaT细胞的AQP3、Claudin-1、ZO-1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aCaT细胞的凋亡率及胞内ROS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0.10%Ectoine组、0.20%Ectoine组、0.30%Ectoine组的HaCaT细胞活力均高于120%,其中0.20%Ectoine组最高(146.92%±7.67%)。Ectoine浓度实验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HaCaT细胞的AQP3、Claudin-1、ZO-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细胞凋亡率和胞内R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Ectoine可提高HaCaT细胞的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和胞内ROS水平,上调AQP3、Claudin-1、ZO-1表达水平。Ectoine可能与相关保湿蛋白的表达相关,对HaCaT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嘧啶 人角质形成细胞 水通道蛋白3 紧密连接蛋白-1 闭锁连接蛋白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与皮肤性病
19
作者 索祖宇 陈兴平 《华中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526-527,共2页
关键词 TLR 角质 皮损区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白念珠菌 银屑病 白疮 样受体 皮肤性病 TOLL
下载PDF
薄芝糖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汶 《皮肤病与性病》 2012年第2期123-123,共1页
2009年1月-2010年1月,笔者应用薄芝糖肽(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联合更昔洛韦(湖北科益药业有限公司)治疗带状疱疹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疼痛明显,有较强的治疗意愿,排除过敏体... 2009年1月-2010年1月,笔者应用薄芝糖肽(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联合更昔洛韦(湖北科益药业有限公司)治疗带状疱疹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疼痛明显,有较强的治疗意愿,排除过敏体质及肝肾功能减退者,共92例,其中男43例,女49例,年龄(38~75)岁,平均58.2岁;病程(1~7)天,平均2.6天。受累部位:脑神经15例,颈臂丛神经14例,肋间神经29例,腰神经24例,骶神经1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疗效观察 更昔洛韦 薄芝糖肽 治疗 肝肾功能减退 2009年 颈臂丛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