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P-9和CD44V6在舌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任蕾 喻学洲 周永庆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356-1358,1365,共4页
目的:探讨MMP-9和CD44V6在舌癌(TSCC)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口腔科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石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本研究共纳入标本80个(舌癌组织标本59个,癌旁组织标本21个和舌癌转移组织标本24个),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MMP-9和CD44V6在舌癌(TSCC)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口腔科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石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本研究共纳入标本80个(舌癌组织标本59个,癌旁组织标本21个和舌癌转移组织标本24个),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种组织中的MMP-9和CD44V6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舌癌组织的MMP-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而CD44V6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舌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D44V6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舌癌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MP-9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TSCC组织中的原发灶和转移灶的CD44V6、MMP-9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44V6、MMP-9的表达与TSCC发病、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CD44V6 淋巴结 肿瘤转移
下载PDF
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联合检测胸腹水EMA和MC34例
2
作者 王翠芳 李铭钟 张丽影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胸腹水 上皮膜抗原 上皮细胞 免疫组化 肿瘤诊断
下载PDF
用HCIE A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BG6抗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一 阎新文 +1 位作者 张苏玲 张天泽 《实用癌症杂志》 1989年第4期251-253,共3页
本文报告了杂交瘤细胞免疫电泳测定法(简称HCIEA法)在乳腺癌患者血清学检测中的初步应用结果。本法以分泌抗乳腺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BG6作为特异性抗体的天然生物载体,与被检者血清温育后于显微镜下行细胞电泳测定。检测血清标本170例... 本文报告了杂交瘤细胞免疫电泳测定法(简称HCIEA法)在乳腺癌患者血清学检测中的初步应用结果。本法以分泌抗乳腺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BG6作为特异性抗体的天然生物载体,与被检者血清温育后于显微镜下行细胞电泳测定。检测血清标本170例,包括乳腺癌42例,乳腺良性病21例,其他癌57例,以及正常人50例。BG6抗原阳性率分别为乳腺癌76.19%(32/42),乳腺良性病19.01%(4/21),其他癌15.79%(9/57),正常人4.00%(2/50)。初步结果证实,HCIEA法在乳腺癌的血清学诊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杂交瘤 HCIEA法 抗原 检测
下载PDF
TdT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代洁 谭燕勤 +3 位作者 马越 周成敏 黄宗瑶 李吉满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3年第9期759-762,共4页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ribo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阳性是诊断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重要免疫标记物,它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表达极为罕见,本病例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其他免疫...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ribo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阳性是诊断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重要免疫标记物,它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表达极为罕见,本病例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其他免疫组化综合标记和基因检测等多种检测结果最终诊断为DLBCL伴TdT阳性表达。本病例较为罕见,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和治疗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诊断
原文传递
荧光定量PCR法和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应用对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席雅娟 肖海燕 李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96-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和基因芯片分型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各自检测效果。方法:选择生殖系病变患者208例,采集其病变组织进行冻存,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进行HPV的检查,并同时对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查阳性的182例患者的分泌物使用荧...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和基因芯片分型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各自检测效果。方法:选择生殖系病变患者208例,采集其病变组织进行冻存,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进行HPV的检查,并同时对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查阳性的182例患者的分泌物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HPV16,18型进行检测。结果: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查出的HPV阳性率为87.5%,荧光定量法对HPV18,18型的阳性检查率为79.67%,具有统计学差异;阳性检出率均以22~40岁的患者最多,且在宫颈癌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基因芯片检查法对HPV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荧光定量PCR法对HPV的敏感度较基因芯片检查法低。HPV阳性多发生于22~40岁及宫颈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法 基因芯片分型法 HPV
下载PDF
ASPP家族成员mRNA在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燕平 刘泽军 +2 位作者 辛海明 王长松 卢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93-1394,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乳腺肿瘤RNA 信使
下载PDF
hMASP2 DNA纳米脂质体对BCG感染小鼠肺组织T细胞亚群和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高琪 张国超 +4 位作者 何琦 董信芳 雒艳萍 车团结 马兴铭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10期35-39,共5页
目的:构建hMASP2 DNA纳米脂质体复合物,探讨hMASP2 DNA纳米脂质体对BCG感染小鼠肺组织T细胞亚群和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hMASP2重组表达质粒,以脂质体作为载体,制备质粒DNA纳米脂质体复合物并检测Zeta电位和粒径;... 目的:构建hMASP2 DNA纳米脂质体复合物,探讨hMASP2 DNA纳米脂质体对BCG感染小鼠肺组织T细胞亚群和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hMASP2重组表达质粒,以脂质体作为载体,制备质粒DNA纳米脂质体复合物并检测Zeta电位和粒径;经鼻滴入1×10~9CFU BCG 100μL,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模型,实验分DNA纳米脂质体组(pcDNA3.1-hMASP2组)和对照组,在感染当天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pcDNA3.1-hMASP2 200μL(25μg DNA)和PBS 200μL,每3天注射一次,连续治疗三周后处死小鼠;分离肺组织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肺组织免疫组化分析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pcDNA3.1-hMASP2 DNA纳米脂质体复合物Zeta电位52.6 m V、平均粒径279.9 nm;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hMASP2组小鼠肺组织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D4^+PD-1^+T细胞亚群百分比降低(P<0.05);pcDNA3.1-hMASP2组小鼠肺组织AKT和pAKT的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构建稳定的pcDNA3.1-hMASP2 DNA纳米脂质体复合物,pcDNA3.1-hMASP2纳米脂质体增加BCG感染小鼠的肺组织的CD4^+T细胞、促进肺组织pAKT蛋白的表达,降低肺组织的PD-1^+T细胞亚群,从而上调小鼠T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脂质体 MASP2 结核病 PD-1 AKT
下载PDF
CA125 IRMA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范仙萍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免疫放射分析 CA125 恶性肿瘤 实验室检查 血清 糖蛋白
下载PDF
外周血涂片查见淋巴瘤细胞辅助诊断淋巴瘤1例
9
作者 王琼 殷和 +1 位作者 王丽媛 陈慧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6期1785-1786,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细胞 血涂片 外周血
下载PDF
血清与组织中MG7抗原表达对胃癌前病变风险预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瑾 吴华星 +4 位作者 刘丹 李北莉 赵宁 李迎军 王国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31-43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多年来,许多科研人员致力于探索诊断胃癌及癌前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胃黏膜活检组织胃癌相关抗原(MG7-Ag)的表达和血清MG7-Ag含量的检测,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对胃癌前病变风险预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背景与目的:多年来,许多科研人员致力于探索诊断胃癌及癌前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胃黏膜活检组织胃癌相关抗原(MG7-Ag)的表达和血清MG7-Ag含量的检测,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对胃癌前病变风险预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5例胃黏膜活检组织及其血清标本(正常胃黏膜12例,浅表性胃炎21例,胃黏膜糜烂溃疡24例,萎缩性胃炎15例,异型增生22例,胃癌31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染色检测胃黏膜标本中MG7-Ag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MG7-Ag的含量。结果:①MG7-Ag在12例正常胃黏膜中无表达,在31例胃癌中表达率为93.55%,由浅表性胃炎(14.29%)或胃糜烂溃疡(33.33%)进展至萎缩性胃炎(86.67%)或异型增生(81.82%)再进展至胃癌(93.55%),MG7-Ag表达率依次逐渐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血清MG7-Ag含量从浅表性胃炎(3.0±0.6)、胃黏膜糜烂溃疡(2.8±2.0)、萎缩性胃炎(3.8±1.2)/异型增生(3.9±1.7)到胃癌组(7.0±4.6)有升高趋势,并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胃癌患者血清MG7-Ag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胃病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从浅表性胃炎到胃黏膜糜烂溃疡进展至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再进展至胃癌,随着其病变组织MG7-Ag原位表达的上升,其血清MG7-Ag浓度有上升趋势,并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s=0.346,P=0.001)。结论:①MG7-Ag在胃疾病的动态表达提示胃黏膜细胞恶性程度与MG7-Ag的表达呈正相关,血清MG7-Ag与组织MG7-Ag表达有良好的相关性。②临床有望将MG7-Ag作为胃癌前病变随访,进行癌变风险预测以及早期诊断胃癌的预警标志物。③以血清标本代替组织标本检测MG7-Ag具有取材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相关抗原MG7 胃癌 胃癌前病变
下载PDF
一种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p53自身抗体的新方法
11
作者 唐恺 岳文涛 +2 位作者 王玥 张丽娜 许绍发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0年第1期37-42,共6页
背景与目的多肽阵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本研究拟建立多肽阵列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p53自身抗体的方法,筛选p53自身抗体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序列。方法利用点合成技术(SPOT synthesis technique)... 背景与目的多肽阵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本研究拟建立多肽阵列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p53自身抗体的方法,筛选p53自身抗体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序列。方法利用点合成技术(SPOT synthesis technique)合成覆盖p53多肽链全部序列的多肽阵列;分别用ELISA和多肽阵列检测血清中的p53自身抗体,确定p53自身抗体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序列。结果将包含p53多肽链全部序列的重叠肽段合成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多肽阵列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p53自身抗体,有7例为阳性,30例健康对照者均为阴性,与ELISA检测结果相同。P53自身抗体识别p53多肽链上某些共同的抗原表位。结论多肽阵列不仅可以用来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还可以筛选这些自身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为下一步研究自身抗体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53 抗原决定簇
下载PDF
抗人hER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12
作者 陈伟 尹娟 李文鑫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630-632,635,共4页
目的:制备抗人hER单克隆抗体。方法:用原核表达的人雌激素受体(hER)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结果:通过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筛选,有限稀释克隆化,得到一株分泌抗hER单克... 目的:制备抗人hER单克隆抗体。方法:用原核表达的人雌激素受体(hER)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结果:通过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筛选,有限稀释克隆化,得到一株分泌抗hER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B8/1C5/2C3),经鉴定2B8/1C5/2C3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为IgG2a,利用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23kU处针对hER重组蛋白位置有一特异性条带;利用乳腺癌组织进行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该株细胞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核呈强阳性反应。结论:该单克隆抗体适于乳腺癌组织hER的免疫组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 细胞融合
下载PDF
几种肿瘤病人外周血短寿命抑制性T细胞功能的变化
13
作者 宋燕 孟宪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抑制性T细胞 HBSAG
原文传递
癌胚抗原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的探讨
14
作者 侯晓红 钱和年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67-68,87,共2页
癌胚抗原(CEA)的研究已有20余年,但多应用多克隆抗体进行,且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关系报道很少,能否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标记,值得用抗CEA单抗进行血循环和组织检测来证实。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妇科 癌胚抗原 诊断
下载PDF
一种基于适配体的快速检测宫颈癌标志物P16INK4A的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雯 薛婷 +5 位作者 余娟 杨振德 韩晓群 俞薇 卢斯霞 廖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7-673,677,共8页
目的提出一种可快速检测宫颈癌标志物P16INK4A的方法。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16INK4A-pET28a,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P16INK4A,利用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 blot法验证。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靶标,利用指数级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其特... 目的提出一种可快速检测宫颈癌标志物P16INK4A的方法。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16INK4A-pET28a,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P16INK4A,利用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 blot法验证。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靶标,利用指数级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其特异性适配体,通过分析其亲和力最终选出一条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适配体。枸橼酸钠还原法制备13nm纳米金颗粒并表征。建立基于免标记纳米金和适配体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的考察。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了P16INK4A蛋白,筛选出一条抗重组P16INK4A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适配体,利用该适配体和免标记的纳米金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检测宫颈癌标志物P16INK4A的分析方法。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有望显著提高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INK4A 适配体 纳米金 宫颈癌 筛查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在B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于亚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579-583,共5页
评估B淋巴细胞是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最有临床意义的指征之一,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或异常表型可区分肿瘤性B细胞和反应性B细胞,而肿瘤细胞的表型可用于诊断WHO分类中具有不同特点的淋巴瘤亚型。本文综述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在诊断... 评估B淋巴细胞是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最有临床意义的指征之一,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或异常表型可区分肿瘤性B细胞和反应性B细胞,而肿瘤细胞的表型可用于诊断WHO分类中具有不同特点的淋巴瘤亚型。本文综述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在诊断B淋巴细胞肿瘤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免疫表型 B细胞 淋巴瘤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在肿瘤针吸涂片诊断中的作用
17
作者 牛保华 王建军 +1 位作者 徐伟莉 罗继霞 《开封医专学报》 1998年第4期37-38,共2页
免疫细胞化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敏感特异的实验方法。在日常的临床病理学诊断中广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大多应用于石蜡切片,对肿瘤的来源、分类和诊断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免疫细胞化学作为组织病理学的辅助检查方法,较多地应用于实验研... 免疫细胞化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敏感特异的实验方法。在日常的临床病理学诊断中广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大多应用于石蜡切片,对肿瘤的来源、分类和诊断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免疫细胞化学作为组织病理学的辅助检查方法,较多地应用于实验研究,在日常的细胞学诊断中很少被应用。本研究在肿瘤针吸活检常规染色的基础上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探讨免疫细胞化学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吸涂片 免疫组化 免疫细胞化学 肿瘤 诊断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旭 颉玉欣 单保恩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0~10μg/ml Tan ⅡA分别作用于BGC-823细胞48h及72h,MTT比色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2、5、10μg/ml TanⅡA... 背景与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0~10μg/ml Tan ⅡA分别作用于BGC-823细胞48h及72h,MTT比色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2、5、10μg/ml TanⅡA分别作用于细胞72h,应用HE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TanⅡA明显抑制BGC-82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镜下可见BGC-823细胞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改变;5、10μg/ml Tan ⅡA处理组细胞DNA电泳可见典型的“梯状”条带;FCM结果显示5、10μg/ml TanⅡA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60±1.84)%、(31.03±1.47)%,与对照组(5.23±0.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一定条件下,TanⅡA可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人胃癌BGC-823细胞株 细胞凋亡
下载PDF
E1B55kDa缺失的增殖腺病毒抗肿瘤效果差异及其分子机制
19
作者 王伟国 苏长青 +5 位作者 马炬明 施建国 胡慧珍 李林芳 姜梨华 钱其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目的:观察E1B55kDa缺失的增殖腺病毒CNHK200和CNHK200-hA对A549肺癌和MBD-231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抗肿瘤效果,结合研究肿瘤细胞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AR)的表达状态,分析腺病毒抗肿瘤效果的差别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A549肺癌和MBD-23... 目的:观察E1B55kDa缺失的增殖腺病毒CNHK200和CNHK200-hA对A549肺癌和MBD-231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抗肿瘤效果,结合研究肿瘤细胞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AR)的表达状态,分析腺病毒抗肿瘤效果的差别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A549肺癌和MBD-231乳腺癌裸鼠模型,给予病毒总剂量1×109pfu的CNHK200和CNHK200-hA治疗。观察期结束,取肿瘤标本进行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AR)和腺病毒壳蛋白Hexon的免疫组化定位。结果:在CAR水平高表达的A549细胞内,CNHK200-hA和CNHK200均可以有效增殖并杀伤肿瘤细胞,产生明显的疗效。相反,在CAR水平低下的MBD-231细胞内,CNHK200-hA和CNHK200没有增殖复制能力,CNHK200几乎没有任何治疗效果,CNHK200-hA的治疗效果仅由Angiostatin基因表达所产生。结论:CAR在E1B55kDa缺失的增殖腺病毒的感染和增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CAR表达低下可以影响腺病毒载体的感染力和增殖力,从而降低用腺病毒进行肿瘤基因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腺病毒 肿瘤模型 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检测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价值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益飞 徐怡娜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4期475-476,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鉴别良性胸腔积液(BPE)和恶性胸腔积液(MPE)的诊断价值。方法 MPE患者60例(恶性组),BPE患者60例(良性组),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和CA153,比较两组上述...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鉴别良性胸腔积液(BPE)和恶性胸腔积液(MPE)的诊断价值。方法 MPE患者60例(恶性组),BPE患者60例(良性组),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和CA153,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及阳性率。结果恶性组CEA、CA125、CA199和CA153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均P<0.05),恶性组CEA、CA125、CA199和CA153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组(均P<0.05)。结论胸腔积液CEA、CA125、CA199和CA153水平检测对BPE和MPE的鉴别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积液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