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7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受体特征及β阻滞剂的亲和力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余细勇 饶曼人 +1 位作者 林曙光 韩启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为比较β1、β2和β3肾上腺素受体亚型阻滞剂对淋巴细胞β受体的亲和力,采用放射性配基3H-DHA、3H-CGP和125I-pindolol对人外周循环血淋巴细胞进行受体结合分析。结果发现,β2受体亚型阻滞剂的受体拮抗效应最强,β3受体亚型阻滞... 为比较β1、β2和β3肾上腺素受体亚型阻滞剂对淋巴细胞β受体的亲和力,采用放射性配基3H-DHA、3H-CGP和125I-pindolol对人外周循环血淋巴细胞进行受体结合分析。结果发现,β2受体亚型阻滞剂的受体拮抗效应最强,β3受体亚型阻滞剂具有一定的受体拮抗效应,β1受体亚型阻滞剂的受体拮抗效应最弱,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的两种对映体S(-)型和R(+)型的受体亲和力相差只有3~10倍。提示淋巴细胞β受体以β2亚型为主,β1亚型较少,而且可能存在β3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Β肾上腺素受体 Β阻滞剂 受体结合分析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血瘀证关系探讨 被引量:43
2
作者 何玲 胡荫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7期40-42,共3页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which is very difficult to be treated belons to “Bi Zheng” (impediment pattern) in TCM.As the cause of RA can lead to blood stasis in network vessels and blood stasis can occur during the c...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which is very difficult to be treated belons to “Bi Zheng” (impediment pattern) in TCM.As the cause of RA can lead to blood stasis in network vessels and blood stasis can occur during the course of RA,there are great relations between RA and blood stasis of network vessels.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s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RA are pain,swelling,local node and ecchymoisis.The blood stasis that runs through the course of RA is both the cause and pathomachanism of 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瘀证
下载PDF
反义寡聚硫代磷酸脱氧核苷对Polio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汤华 任中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63-363,共1页
关键词 Polio病毒 S-ODN 增殖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病原体抗原对γδT细胞细胞毒活性及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何维 林颖 +5 位作者 李刚 于松涛 张素梅 刘庆丰 杜桂书 李静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6-261,共6页
目的体外研究病原体抗原活化的γδT细胞的细胞毒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反应性以及对CD4+T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澄清γδT细胞的功能。方法用洗淘法从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γδT细胞,在体外探讨植物血凝素和结核分枝杆菌(M.... 目的体外研究病原体抗原活化的γδT细胞的细胞毒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反应性以及对CD4+T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澄清γδT细胞的功能。方法用洗淘法从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γδT细胞,在体外探讨植物血凝素和结核分枝杆菌(M.tb)、人类6型疱疹病毒(HHV-6)和阴道毛滴虫(TV)病原体抗原对γδ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并采用细胞隔离渗透培养法观察γδ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CD4+T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M.tb比TV可更强地促进γδ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M.tb和HHV-6可刺激γδT细胞主要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而TV可刺激γδT细胞优势产生TH2型细胞因子IL-6。经抗原活化的γδT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促进CD4+T细胞增殖。结论细胞内感染的病原体是激发γδT细胞产生TH1型细胞因子的诱导因子,并对其杀伤活性有所增强,而细胞外感染病原体可激发γδT细胞产生TH2型的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病原体 ΓΔ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血浆可溶性CD40/CD40L在ACS风险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春妍 袁武锋 +1 位作者 祁晓燕 王帅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2期2254-2256,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痛(C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和CD40L(sCD40,sCD40L)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风险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测定125例冠心病患者,64例“三高”症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sCD40、sCD40L,超敏c反应蛋白(... 目的观察冠心痛(C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和CD40L(sCD40,sCD40L)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风险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测定125例冠心病患者,64例“三高”症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sCD40、sCD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分析sCD40和sCD40L与后二者的相关性,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sCD40和sCD40L与ACS风险的关系。结果CHD组Hs-CRP浓度,血浆sCD40、scD40L和cTnI浓度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而Acs组四者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和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三组患者间sCD40和s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CHD和SAP患者sCD40和sCD40L水平与Hs-CRP和cTnI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ACS患者sCD40和sCD40L与cTnI和Hs-CRP浓度相关性较低(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CD40和sCD40L均为AC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CD40L为A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56,95%CI:1.312.2.011,P〈0.001)。结论血浆sCD40L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sCD40为非危险因素,sCD40水平升高有助于预测CHD患者发生ACS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sCD40 SCD40L 危险因素
下载PDF
α-硫辛酸促进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铁转出的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婷 魏操 +3 位作者 翟素珍 邰胜燕 张春林 焦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检测α-硫辛酸(α-LA)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脑黑质的铁调节蛋白2(IRP2)、膜铁转运蛋白1(FP1)表达的影响,探讨α-LA在PD模型大鼠黑质调节铁转出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模型组(n=45)。采用立体... 目的检测α-硫辛酸(α-LA)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脑黑质的铁调节蛋白2(IRP2)、膜铁转运蛋白1(FP1)表达的影响,探讨α-LA在PD模型大鼠黑质调节铁转出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模型组(n=45)。采用立体定位技术将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建立PD模型,假手术组注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取3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n=15)和PD治疗组(n=15)。PD治疗组腹腔注射α-LA 50 mg/(kg·d),连续2周,PD模型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治疗14 d后,用圆筒试验(cylinder test)测试大鼠左前肢的使用率;取各组大鼠右侧中脑黑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和分布,采用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铁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RP2和FP1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PD模型组左前肢使用率显著降低;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黑质铁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IRP2水平明显增加,FP1水平降低。与PD模型组相比,PD治疗组左前肢使用率明显增加;TH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黑质铁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IRP2水平降低,FP1水平增加。结论α-LA能够下调IRP2水平,通过IRP2/IRE通路,上调FP1水平,促进细胞对铁离子的转出,降低PD模型大鼠黑质的铁沉积,减轻6-OHDA诱导的PD模型大鼠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硫辛酸 α-羟基多巴胺 铁调节蛋白2(IRP2) 膜铁转运蛋白1(FP1)
下载PDF
IL-17在常见皮肤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晗 曾同祥 《医学信息》 2021年第23期33-35,共3页
IL-17通过刺激抗微生物肽、促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释放,在宿主对抗外界病原体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其在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作用已被广泛报道,而在肿... IL-17通过刺激抗微生物肽、促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释放,在宿主对抗外界病原体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其在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作用已被广泛报道,而在肿瘤性皮肤病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文现就IL-17在参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AD)、白癜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黑色素瘤常见皮肤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 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白癜风
下载PDF
脂多糖对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CCK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许顺江 高维娟 +1 位作者 姚玉霞 从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9-579,共1页
目的:检测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亚型CCK—A及CCK—B受体mRNA在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的表达,并观察脂多糖(LP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用LPS(10 mg/L)孵育细胞不... 目的:检测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亚型CCK—A及CCK—B受体mRNA在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的表达,并观察脂多糖(LP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用LPS(10 mg/L)孵育细胞不同时间,采用RT—PCR及Southern杂交技术观察CCK受体在大鼠PIM上的表达亚型以及LPS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从正常的SD大鼠肺组织中分离培养的肺间质巨噬细胞,经RT—PCR检测显示,CCK—AR和CCK—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大鼠 肺间质巨噬细胞 CCK受体 MRNA 表达
下载PDF
高级免疫学实验技术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闫东梅 韩笑 +2 位作者 刘起会 李鹏 朱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2-853,共2页
高级免疫学实验技术在硕士研究生选修课中占有重要地位,选修率达到80%以上。尽管如此,仍有很大部分学生并不明确选修免疫学实验课的意义及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感觉。此外,由于在本科生阶段免疫学课程大多安排为大学二年级,
关键词 免疫学实验课 实验技术 教学 硕士研究生 学习过程 选修课 本科生
下载PDF
自发性流产CBA/J×DBA/2小鼠母-胎界面DX5^+CD69^+细胞的浸润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羿 曾耀英 +3 位作者 狄静芳 曾山 曾祥凤 詹美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8-512,529,共6页
目的:研究DX5+CD69+细胞浸润与CBA/J×DBA/2小鼠自发性胚胎吸收的关系。方法:CBA/J×DBA/2小鼠(A组)和CBA/J×BALB/c小鼠(B组)分别用作自发性流产模型和生育力正常对照。DX5用作广泛性NK细胞标志物,CD69作为NK细胞和T细胞... 目的:研究DX5+CD69+细胞浸润与CBA/J×DBA/2小鼠自发性胚胎吸收的关系。方法:CBA/J×DBA/2小鼠(A组)和CBA/J×BALB/c小鼠(B组)分别用作自发性流产模型和生育力正常对照。DX5用作广泛性NK细胞标志物,CD69作为NK细胞和T细胞活化标志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母-胎界面淋巴细胞中CD69+细胞百分率,DX5+CD69+细胞与DX5+细胞比率,并对细胞数量与胚胎吸收率进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A组孕13.5 d胚胎吸收率为34.1%(45/132),显著高于B组(6.6%,9/137;P<0.001)。同时A组DX5+CD69+细胞与DX5+细胞比率(28.1±11.9)%显著高于B组(19.5±5.7)%,(P<0.01)。此外,A组DX5+CD69+与DX5+细胞比率(x)和胚胎吸收率(y)之间存在强线性相关(r=0.807,P<0.001,y=-1.157+1.278x)。结论:母-胎界面过多的DX5+CD69+细胞浸润可能与CBA/J×DBA/2小鼠胚胎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动物模型 细胞表面标志物 淋巴细胞
下载PDF
布比卡因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11
作者 麻林 仝亚锋 +1 位作者 祖正儒 程永冲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过敏性休克
下载PDF
骨髓脂肪的提取及质量分析
12
作者 程雪翔 卜道元 杨路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2-153,共2页
采用牛大腿骨骨髓为原料,以热水初提,有机溶剂纯化精制,活性炭脱色,制得与对照品一致的髓脂产品。
关键词 骨髓脂肪 精制 质量分析
下载PDF
镉离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海棠 王申锋 +3 位作者 姜金庆 王自良 刘耀东 王淑云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制备重金属镉离子(Cd2+)单克隆抗体,并建立Cd2+残留阻断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异硫氰酸苄基乙二胺四乙酸(ITCBE)螯合Cd2+合成Cd-ITCBE半抗原,异硫氰酯法制备免疫抗原Cd-ITCBE-BSA和检测抗原Cd-ITCBE-OVA,并进行鉴定;用Cd-ITCBE-BSA... 目的制备重金属镉离子(Cd2+)单克隆抗体,并建立Cd2+残留阻断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异硫氰酸苄基乙二胺四乙酸(ITCBE)螯合Cd2+合成Cd-ITCBE半抗原,异硫氰酯法制备免疫抗原Cd-ITCBE-BSA和检测抗原Cd-ITCBE-OVA,并进行鉴定;用Cd-ITCBE-BSA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后,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Cd2+单抗,并进行鉴定;建立检测Cd2+残留的阻断ELISA法,并进行验证。结果 Cd-ITCBE-BSA和Cd-ITCBE-OVA中BSA与OVA含量分别为7.1和6.7 mg/ml,Cd2+含量分别为191.7和130.1μg/ml;共筛选出1A3、2B7、2E10、4F3 4株杂交瘤细胞,其中2E10株分泌的Cd2+单抗效价最高,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的间接ELISA效价分别达1∶4.32×102和1∶5.12×105,亲和常数(K)a也最高,为7.58×108 L/mol,对Cd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6.3μg/L;建立的阻断ELISA法的标准曲线呈典型的S型,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最低检测限为5μg/L;饲料样、猪尿样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2.9%和88%,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2.35%和12.45%;与Hg2+的交叉反应率为96.5%,与其他化合物未见交叉反应;试剂可在4℃保存180 d。结论已成功制备了高亲和力的Cd2+单抗,并建立了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的Cd2+残留阻断ELISA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抗原 抗体 单克隆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成骨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原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兰 卢晓风 +2 位作者 李胜富 曾养志 程惊秋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816-817,共2页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又因其低免疫原性,成为细胞移植治疗的良好选择。本实验室前期实验表明猪MSC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而猪MSC在人体内微环境中,将自动分化。本试验研究猪MSC...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又因其低免疫原性,成为细胞移植治疗的良好选择。本实验室前期实验表明猪MSC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而猪MSC在人体内微环境中,将自动分化。本试验研究猪MSC在体外诱导分化后是否还能维持其低免疫原性,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方法:MSC细胞从近交系版纳微型猪骨髓中分离获得,转入SV40基因,进行永生化。再用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抗坏血酸磷酸盐等体外诱导其分化为成骨细胞,以未分化MSC为对照,用RT-PCR法检测分化MSC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swine lymphocyte antigen classⅠ、classⅡ,SLAⅠ、SLAⅡ)的表达情况,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方法检测分化MSC是否仍不能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hPBL)的增殖反应。结果:RT-PCR结果显示未分化MSC只有SLAⅠ表达;分化MSC既有SLAⅠ,也有SLAⅡ的表达,但很低。这一结果支持MSC的低免疫原性特性。混培结果也显示分化猪MSC与未分化猪MSC一样都不引起hPBL增殖反应。结论:分化和未分化猪MSC均不引起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具有低免疫原性。提示猪MSC移植到人可能不会被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免疫原性
下载PDF
麻鸭血替代人血测定HBsAg-ELISA法在校内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展奎 宋爱萍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1-43,共3页
为了避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学生感染和实验室污染)的发生,探讨采用麻鸭血替代人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黔东南地区100份麻鸭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 100份麻鸭血... 为了避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学生感染和实验室污染)的发生,探讨采用麻鸭血替代人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黔东南地区100份麻鸭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 100份麻鸭血清标本HBsAg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我国多地报道麻鸭血携带鸭乙肝病毒(DHBV),但通过检测,我地区麻鸭血HBsAg为阴性,在校内实训课中可作为标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鸭血 HBSAG检测 ELISA法 校内实训 应用
下载PDF
pBR002-HLA-DRB1* 0803转基因载体构建、表达及其抗原递呈功能研究
16
作者 张旭晖 何韦韦 +4 位作者 谭文婷 但芸婕 李辉文 王勇 邓国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6-920,共5页
目的构建可以表达人类HLA-DRB1*0803的转基因载体,并在细胞水平验证其表达及抗原递呈功能。方法提取人WATANABE细胞株(基因型为HLA-DRB1*0803纯合子)的总RNA,RTPCR扩增DRB1*0803基因片段,与小鼠Eαpromoter和兔β-globin基因内含子序列... 目的构建可以表达人类HLA-DRB1*0803的转基因载体,并在细胞水平验证其表达及抗原递呈功能。方法提取人WATANABE细胞株(基因型为HLA-DRB1*0803纯合子)的总RNA,RTPCR扩增DRB1*0803基因片段,与小鼠Eαpromoter和兔β-globin基因内含子序列同时导入p BR002-lacz载体。pBR002-HLA-DRB1*0803转基因载体转染小鼠DCS细胞和B细胞系,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的方法对HLA-DRB1蛋白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小鼠DCS细胞对HBc Ag特异性CD4+T细胞的刺激和极化效应。结果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p BR002-HLA-DRB1*0803转基因载体;转染载体后的小鼠DCS细胞和B细胞系均表达出了大小约为29×10~3的HLA-DRB1蛋白;免疫荧光结果表明HLA-DRB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内。转染后的小鼠DCS细胞可将负载的HBcAg递呈给HLA-DRB1*0803阳性基因型的人CD4^+T细胞,产生明显的CD4^+T细胞应答。结论成功构建了HLA-DRB1*0803转基因载体,该载体可以在细胞水平特异性表达HLA-DRB1蛋白,并具有HLADRB1*0803特异性抗原递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 转基因载体 乙型肝炎病毒 抗原递呈
下载PDF
几种部分纯化单克隆抗体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7
17
作者 陈伯权 吴美芙 叶群瑞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比较了几种提纯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McAb E_5腹水的提纯效果,证实辛酸—硫酸铵法最好,抗体活性的回收率可高达100%。经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后,只出现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两条带,纯度较好。辛酸用量很省,每毫升腹水只和33μ1。作... 比较了几种提纯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McAb E_5腹水的提纯效果,证实辛酸—硫酸铵法最好,抗体活性的回收率可高达100%。经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后,只出现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两条带,纯度较好。辛酸用量很省,每毫升腹水只和33μ1。作用条件的要求也不高,室温作用≥30分钟,4℃作用≥60分钟,离心速度≥13 000r/min,方法简便,适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提纯
下载PDF
对恒河猴作为检定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动物模型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汶 陈军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6-8,共3页
1995~1997年间,采用10批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进行50只恒河猴接种观察,接种后8周内检测SGPT,抗HAV抗体及肝穿病理检查,其结果表明恒河猴可作为检定甲肝减毒活疫苗的较好动物模型。
关键词 甲肝减毒活疫苗 恒河猴 检定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粪菌移植及联合果胶治疗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庆 吕沐瀚 邓明明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577-582,共6页
目的:观察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粪菌移植联合果胶(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combine with pectin,FMTP)治疗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phate,DSS)诱导结肠炎小鼠体重、DAI(disease activi... 目的:观察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粪菌移植联合果胶(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combine with pectin,FMTP)治疗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phate,DSS)诱导结肠炎小鼠体重、DAI(disease activity index)指数、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等的影响以及结肠黏膜固有层巨噬细胞M1/M2的变化情况,探究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C57BL/6小鼠予以3.0%DSS喂养7 d建造结肠炎模型后按比例随机分为DSS-FMT组(结肠炎模型组,6只)、DSS+FMT组(粪菌移植组,6只)、DSS+FMTP组(粪菌移植联合果胶组,6只),NC组(正常对照组,6只)予以蒸馏水喂养。第8~14 d予以DSS+FMT组、DSS+FMTP组粪菌滤液灌肠处理,0.15 m L/次,隔日1次,共4次;DSS+FMTP组同时予以5%果胶灌胃,0.2 m L/次,1次/日,总共7次。观察各组小鼠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组织病理学、血清学、肠黏膜巨噬细胞M1/M2变化等情况。结果:DSS-FMT组分别与DSS+FMT组、DSS+FMTP组在第10 d体重(16.03+0.23 g vs 17.05±0.70 g、17.45+0.50 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 d,DSS-FMT组DAI(3.00+0.63)分别与DSS+FMT组(2.33+0.52)、DSS+FMTP组(1.67+0.52)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DSS-FMT组结肠长度(5.78+0.38)cm相较于DSS+FMT组(6.69+0.50)cm和DSS+FMTP组(7.03±0.47)cm明显缩短(P<0.05);同时,经粪菌移植干预后,与DSS-FMT组相比可以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53.28+4.40 pg/m L vs 75.35+6.78 pg/m L)、TNF-á(221.76+15.31 ng/L vs 273.10+21.20ng/L),升高抗炎因子IL-4水平(37.19+7.86 pg/m L vs 16.08+12.33 pg/m L)(P<0.05),且可以改变肠黏膜巨噬细胞M1/M2分布、比例。结论:粪菌移植及粪菌移植联合果胶治疗可以改善结肠炎小鼠一般情况、改变结肠黏膜中巨噬细胞M1/M2比例、分布;其缓解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可能与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果胶 结肠炎小鼠 巨噬细胞M2 极化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分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琴 王丽平 +1 位作者 陈芳 朱以良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81-285,共5页
脂肪干细胞因其诸多优势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如脂肪干细胞不受伦理争议、来源充足、取材方便、对自体损伤较小、分离方法简单、自我更新能力较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原性低、自体移植不发生反应等,是组织工程热门的种子细胞之一。然... 脂肪干细胞因其诸多优势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如脂肪干细胞不受伦理争议、来源充足、取材方便、对自体损伤较小、分离方法简单、自我更新能力较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原性低、自体移植不发生反应等,是组织工程热门的种子细胞之一。然而,高质量的脂肪干细胞是其应用到组织工程上的前提。如何分离出高质量的脂肪干细胞一直是研究者们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分离 影响因素 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