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乳癖散结胶囊治疗老年男性乳腺发育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吕晶
-
机构
郑州市中心医院乳腺科
-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4期138-139,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乳癖散结胶囊对老年男性乳腺发育症的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三组,一组采用乳癖散结胶囊,一组采用他莫昔芬治疗,一组采用乳癖消治疗,疗程为两个月。结果乳癖散结胶囊组总有效率86.7%,他莫昔芬组总有效率90%,乳癖消组总有效率66.7%。结论乳癖散结胶囊组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他莫昔芬组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比较大,乳癖消组总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小。
-
关键词
乳癖散结胶囊
老年男性乳腺发育
他莫昔芬
-
分类号
R26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中药外涂治疗中小面积烧伤52例
- 2
-
-
作者
孟和
-
机构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
-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1993年第1期13-14,共2页
-
文摘
我科于1991年以来,以自制中药膏外涂治疗中小面积烧伤52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52例中男36例,女16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5个月;其中开水烫伤20例。
-
关键词
烧伤
中药外敷
-
分类号
R269.4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寒下法治急腹症三则
- 3
-
-
作者
李德新
-
机构
宜城县中医医院
-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0-40,共1页
-
文摘
<正> 1 急性胰腺炎 朱某,男,38岁,于1991年5月17日初诊。 病者左上腹突起剧痛,拒按,疼痛放射至背部,伴发热(体温37.8℃),频频呕吐苦黄水,纳差,汗出,大便干结,小便不利。舌质红,苔黄腻而干,脉弦滑。体检:急性痛苦病容,呻吟不止,脉率80次/分,血压16/9.3kPa,腹软,左上腹压痛明显,肠鸣音可闻,周围血白细咆16.2×10~9/L,中性0.78。
-
关键词
寒下法
急腹症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69.56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78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
-
题名舒筋汤熏洗治疗骨折后并发关节僵硬46例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牛俐
卢勇
邓子兵
-
机构
山东省章丘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3期25-25,共1页
-
-
关键词
熏洗治疗
关节僵硬
骨折后
舒筋汤
中药汤剂
功能锻炼
-
分类号
R266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R274.1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当归及当归素对大鼠门静脉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 5
-
-
作者
宋家武
李绍白
-
机构
江汉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
-
出处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8-160,共3页
-
文摘
目的与方法应用直接测定门静脉压的方法,就当归注射液及其主要成份当归素对大白鼠门静脉压影响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比较了当归及当归素对正常大白鼠及四氯化碳致肝硬化后门脉高压的门静脉影响以及长期应用当归和当归素灌胃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的预防作用。结果当归注射液能显著降低正常及门脉高压大鼠门静脉压,且起效快,持续时间长,降压幅度大。而当归素则否,虽对门脉高压大鼠门静脉压有显著降压效应。但持续时间短,且有一定反跳作用,对正常大鼠门静脉压却无显著降压作用。通过长期灌胃,当归及当归素均极好预防门静脉高压形成作用,但两者作用机理并完全一致。
-
关键词
当归
当归素
门静脉高压
-
Keywords
Angelica Portal hypertension Cirrhosis Rat
-
分类号
R269.573.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85.5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
-
题名马应龙麝香痔疮香治疗烧烫伤48例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徐常本
左传华
杨民
-
机构
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1-51,共1页
-
-
关键词
烧烫伤
麝香痔疮膏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69.4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中药防粘汤预防术后肠粘连疗效观察
被引量:8
- 7
-
-
作者
李国进
沈林森
陈金明
赵成浦
卫德龙
-
机构
浙江省余杭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7年第4期241-242,共2页
-
文摘
剖腹术后发生肠粘连高达67%,据有关报道,目前腹部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仍有25%左右。现代医学尚无明确有效的方法来防止肠粘连的发生。我院近二年应用自制中药防粘汤,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关键词
中药
防治
手术后
肠粘连
防粘汤
-
分类号
R268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
-
题名大黄提取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 8
-
-
作者
顾建文
章翔
费舟
文爱东
-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
-
出处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202-204,共3页
-
文摘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中药大黄的乙醇及水提液鼻饲,对20例合并高热、肾衰、上消化道出血及颅高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分别观察生命体征、格拉斯哥计分(GCS)及颅内压(ICP)改变.同时研究消化道出血程度、肌酐值变化.结果:与20例对照组患者比较,大黄治疗组较对照组预后显著改善(P<O.01).用药后3d体温下降1.1℃;平均颅内压下降了0.4kPa;消化道出血量下降了(700±250)mL;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下降30%;便潜血转阴时间缩短21h;肌酐值下降35μmol/L;死亡率下降10%.结论:中药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多靶点治疗作用.
-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大黄提取物
中医药疗法
-
Keywords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rhubarb head injury /therapy
-
分类号
R269.511.5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熟地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其超声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8
- 9
-
-
作者
黄灿
王斌
贺建云
毛志平
杨天鸣
-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项目(2007BAI48B08)
-
文摘
建立了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371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熟地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超声法提取熟地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用30BV的75%乙醇在超声波功率为135 W的条件下,提取45 min,优化的超声提取工艺总黄酮得率较高,操作简便。所建立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好,定量速度快。
-
关键词
熟地
总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超声波提取
正交实验
-
Keywords
Rehmannia preparata
total flavoniods
UV spectrophotometry
ultrasonic extracti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
分类号
R262.5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O657.3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天名精治疗痄腮150例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王宏伟
王宏杰
朱会友
-
机构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
河南省永城市中药材公司
-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
1998年第5期16-17,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我们采用天名精加入少许冰片外敷的方法治疗痄腮150例,收效颇佳,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中男96例,女54例;年龄3~25岁;病程1~5d;单侧腮肿95例(左侧41例,右侧54例),双侧腮肿55例;其中2例成年患者并发睾丸炎,3例儿...
-
关键词
痄腮
外治法
敷法
天名精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69.5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例
- 11
-
-
作者
杨亚鹏
张一杰
马晓佳
倪孝儒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普外科
北京丰台医院呼吸科
-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0年第1期32-33,共2页
-
文摘
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Ⅱ)临床十分罕见。国内近5年文献共报道16例,其中MENⅡa11例。我院2003—2009年共诊治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均为MENⅡa。术前、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内分泌腺瘤
甲状腺髓样癌
嗜铬细胞瘤
-
分类号
R265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
-
题名刚柔辨证治疗胆胀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李春林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2-93,共2页
-
文摘
胆胀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调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灵枢·胀论》载:“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不仅提出了病名,而且对症状描述也很准确。张仲景《伤寒论》对其论述更加精确、详细,所立方剂如大柴胡汤、大陷胸汤、茵陈蒿汤等皆为临床治疗胆胀的有效方剂。
-
关键词
胆胀
刚柔辨证
心身疾病
-
分类号
R269.57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男性乳腺增生症的辨证治疗
- 13
-
-
作者
刘恂美
王隆川
-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中医院
-
出处
《黑龙江中医药》
1999年第3期26-27,共2页
-
文摘
乳腺囊性增生病(或称纤维囊性乳腺病),是成人妇女,尤其是青壮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虽男子的患病率很低,但时有发生。发病年龄偏高,一般在45岁至65岁最为多见。它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属中医的“乳癖”范畴。《诸病源候论》指出:“癖者,癖倒在于两肋之间,有时而痛出。”《外科正宗》进一步阐述了乳癖的病因和病机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虑不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病因和病机为:“忧郁伤肝,
-
关键词
男性
乳腺增生症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
分类号
R269.558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处理
- 14
-
-
作者
贾玉晶
陈会琴
-
机构
玉门市妇幼保健站
玉门市社区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35期211-211,245,共2页
-
文摘
目的:讨论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25例病人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院25例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病人中,渗液较少,切口部分愈合不良15例,大量渗液,切口全层愈合不良10例,经积极查找原因及正确处理,无一例切口感染发生。结论: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经规范处理,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病人住院时间。
-
关键词
切口脂肪液化
治疗
预防
-
分类号
R26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乳腺小叶增生症的治疗与观察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郭跃
-
机构
吉林省梨树县妇幼保健院
-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8期46-46,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在乳腺疾病的研究和临床诊治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在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临床表现 乳腺小叶增生通常发生于双侧乳腺,但其中一侧更为明显。患者常感觉乳房胀痛。特别是月经来潮前1周内尤甚。
-
关键词
乳腺小叶增生症
治疗
临床表现
医学科学
诊治技术
乳腺疾病
双侧乳腺
乳房胀痛
-
分类号
R269.558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驱蛔止痛汤治胆道蛔虫症68例报告
- 16
-
-
作者
肖勤
-
机构
江西省宜黄县人民医院
-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00年第5期26-26,共1页
-
-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驱蛔止痛汤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69.57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创伤后导致心电图T波高尖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潘瑾
-
机构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电图室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37-2838,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创伤后导致心电图T波高尖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创伤住院治疗并确诊为非高钾血症导致心电图T波高尖的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2例为车祸多发创伤,6例为事故造成肢体外伤。18例患者入院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心率<60次/min者5例(28%),心率>100次/min者7例(39%),T波高尖18例(100%)。实验室检测血清钾3.9~4.2 mmol/L,血清钠138~141 mmol/L,血清氯100~103 mmol/L,血清镁0.9~1.0 mmol/L,二氧化碳分压37~42mm Hg,氧分压90~95 mm Hg,pH值7.38~7.41。术后第2天复査心电图仍表现为T波高尖,术后4~5 d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创伤后致T波高尖患者的血清钾、钠、氯、镁水平及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pH均在参考值范围,除电解质紊乱可致T波高尖外,创伤后也可致心电图T波高尖,应注意鉴别诊断。
-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心电描记术
高钾血症
-
Keywords
Wounds and injuries
Electrocardiograpy
Hyperkalemia
-
分类号
R264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
-
题名紫花烧伤膏治疗烧伤的体会
- 18
-
-
作者
裘丽丽
-
机构
安徽阜阳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社区医学》
2001年第1期51-51,共1页
-
-
关键词
紫花烧伤膏
中医药疗法
烧伤
-
分类号
R269.4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消痔灵治疗高龄内痔出血36例
- 19
-
-
作者
屈统红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医院
-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06-506,共1页
-
-
关键词
内痔出血
消痔灵
五倍子
明矾
老年人
-
分类号
R266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
-
题名自拟解毒敛疮生肌液湿敷治疗压疮患者40例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泮俊
王金明
-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6期908-909,共2页
-
文摘
压疮,又被称为压力性溃疡或营养性溃疡,主要发生在骶尾部、肩胛骨、踝关节等一些受压及摩擦的部位,是高龄、中风以及骨折等疾病患者的常见病症[1]。笔者自拟解毒敛疮生肌液湿敷治疗压疮患者4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关键词
生肌液
患者
压疮
治疗
湿敷
敛疮
解毒
自拟
-
分类号
R26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