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乙酸与甲醛在透析器复用中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符瑞玲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3年第11期4-6,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过氧乙酸与甲醛2种消毒剂在透析器复用中的效果。方法:透析器复用采用0.3%过氧乙酸消毒的为A组,采用2%甲醛消毒的为B组,分别比较2组细菌培养、病人透析后血尿素氮、肌酐值及透析器血室容积(FBV)等指标。结果:2组上述3项... 目的:对比观察过氧乙酸与甲醛2种消毒剂在透析器复用中的效果。方法:透析器复用采用0.3%过氧乙酸消毒的为A组,采用2%甲醛消毒的为B组,分别比较2组细菌培养、病人透析后血尿素氮、肌酐值及透析器血室容积(FBV)等指标。结果:2组上述3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过氧乙酸可以取代甲醛作为透析器复用消毒剂,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酸 甲醛 透析器 消毒
下载PDF
不同清洗方法对妇科阴窥清洗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胡广 赖秀梅 陈春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复用阴窥的有效清洗方法,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加强质量环节管理,确保妇科复用阴窥的灭菌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门诊同质污染的复用阴窥120个,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30个。A组:人工刷洗→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清洗消... 目的探讨妇科复用阴窥的有效清洗方法,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加强质量环节管理,确保妇科复用阴窥的灭菌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门诊同质污染的复用阴窥120个,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30个。A组:人工刷洗→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清洗消毒机清洗;B组: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清洗消毒机清洗;C组:人工刷洗→清洗消毒机清洗;D组:直接用清洗消毒机清洗。采用目测法、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测法检测清洗效果。结果 A、B、C、D四组妇科复用阴窥目测法合格率依次为100%、93.33%、83.33%、66.67%,放大镜检测合格率依100%、86.67%、80.00%、56.67%。结论妇科复用阴窥的最佳清洗方法是先手工清洗,然后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再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按标准流程清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阴窥 清洗方法 清洗效果
下载PDF
手术床的清洁消毒与医院感染
3
作者 姚明 曾爱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486-4486,共1页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是重中之重,层流手术室空气净化并不能杀灭附着在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手术间的清洁卫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手术床,易被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为了预防和控制因手术床的污染而发生的医院感染,制定手术床的清洁消毒...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是重中之重,层流手术室空气净化并不能杀灭附着在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手术间的清洁卫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手术床,易被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为了预防和控制因手术床的污染而发生的医院感染,制定手术床的清洁消毒措施:(1)清洁用具:清洁手术床的表面可使用超细纤维的洁净湿布,其吸水性强、不易脱绒、便于清洗,降低了棉质布绒毛多易脱落所致的细菌与灰尘的聚生(2)消毒方法:手术床的背面及底座升降处的塑胶部分,若无明显污迹的非感染手术,可用清水擦拭,手术床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床 清洁消毒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使用小型离心管法进行消毒剂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国栋 王劲 +1 位作者 于礼 佟颖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28,131,共3页
目的评价小型离心管用于消毒剂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规范的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对容积2.0 ml离心管在试验中实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同时与常规试管作平行比较。结果经过对两种消毒剂杀菌试验证明,用小型离心管与... 目的评价小型离心管用于消毒剂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规范的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对容积2.0 ml离心管在试验中实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同时与常规试管作平行比较。结果经过对两种消毒剂杀菌试验证明,用小型离心管与常规试管在完全相同条件下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取得完全一致的结果。但使用小型离心管操作更简单,减少工作量,更符合生物安全操作要求。结论用小型离心管进行消毒剂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改进了传统的试验操作,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杀菌试验 离心管 改进方法
原文传递
800份食(饮)具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志胜 张军 +1 位作者 张惠明 高培 《职业与健康》 CAS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对天津市800份食(饮)具消毒效果进行调查和抽样检测,对影响食(饮)具消毒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食(饮)具消霉效果抽样检验1.1 材料与方法1.1.1 材料 由沈阳市卫生防病站研制,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 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对天津市800份食(饮)具消毒效果进行调查和抽样检测,对影响食(饮)具消毒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食(饮)具消霉效果抽样检验1.1 材料与方法1.1.1 材料 由沈阳市卫生防病站研制,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监制的食(饮)具检测专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具 饮具 消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免疫荧光灶试验法检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方法研究
6
作者 贾丽霞 朱丽华 +2 位作者 张庆波 赵荣辉 白彩明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67-870,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灶试验方法,建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检测方法。结果本研究建立的荧光灶试验法实验证明,采用浓度为2 000 mg/L季铵盐复合消毒剂对悬液内狂犬病毒作用3 min,平均灭活对数值...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灶试验方法,建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检测方法。结果本研究建立的荧光灶试验法实验证明,采用浓度为2 000 mg/L季铵盐复合消毒剂对悬液内狂犬病毒作用3 min,平均灭活对数值大于4.0。实验浓度证明该消毒液对病毒宿主细胞生长有影响,但本研究选用的中和剂可有效中和最高实验浓度的消毒剂对病毒及其宿主细胞的影响。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免疫荧光灶试验方法,可以用于该皮肤黏膜消毒剂灭活狂犬病毒效果的检测,操作简便,出结果快,利于统计计算,便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快速免疫荧光灶试验 灭活病毒效果 细胞病理效应
原文传递
微酸性电解水雾化除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郑中华 林孝昶 +3 位作者 朱松明 和劲松 曹永梅 叶章颖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2-314,317,共4页
目的研究微酸性电解水雾化杀菌效果,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空气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微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用含初始有效氯10 mg/L^3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作用5 min,对悬液内大肠埃希... 目的研究微酸性电解水雾化杀菌效果,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空气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微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用含初始有效氯10 mg/L^3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作用5 min,对悬液内大肠埃希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2.0~2.48。微酸性电解水经除菌雾化器雾化并作用120 min,对密闭空间空气中自然菌平均除菌率可达到90%以上。结论微酸性电解水具有一定杀菌能力,其雾化后对密闭环境空气中自然菌具有很好除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酸性电解水 雾化 杀菌效果 空气消毒
原文传递
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集中式与分散式的管理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蔡秋军 许翠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9期184-186,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清洗消毒硬式内镜的最佳方法,以提升其管理质量。方法在我院手术室中选取180套硬式内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90套。为A组器械进行集中式清洗消毒,为B组器械进行分散式清洗消毒,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质量... 目的研究分析清洗消毒硬式内镜的最佳方法,以提升其管理质量。方法在我院手术室中选取180套硬式内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90套。为A组器械进行集中式清洗消毒,为B组器械进行分散式清洗消毒,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质量以及灭菌质量。结果经检测,两组器械的灭菌合格率对比,均达到100.00%,无差异(P>0.05)。试纸法、目测法以及残留血试验,检测出A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7.78%、100.00%、96.67%,依次高于B组器械的74.44%、85.56%、75.56%,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硬式内镜器械实施集中式清洗消毒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确保器械灭菌效果,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式内镜 清洗消毒 集中式 分散式
下载PDF
2013-2015年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晖 张亚增 +2 位作者 王静 程霞 崔燕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直属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改进医院消毒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抽样和细菌定量检验的方法,对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于2013-2015年分别对27所、23所和24所不同规模医院监测,消毒质量合格率依次为93.77... 目的了解山西省直属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改进医院消毒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抽样和细菌定量检验的方法,对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于2013-2015年分别对27所、23所和24所不同规模医院监测,消毒质量合格率依次为93.77%、91.28%和94.52%。监测对象中,医护人员手和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83.14%和86.336%;医院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5.55%,无菌物品合格率为92.22%,透析液合格率为89.62%,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100%。结论山西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发展不平衡,存在的问题较多,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督监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质量 监测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清洗方法对管腔器械的清洗效果比较 被引量:32
10
作者 史玲玲 史婧 +2 位作者 高振邦 杨宏娟 白芳 《中国消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8-379,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清洗方法对管腔器械的清洗效果,提高管腔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随机抽取管腔器械100件,分为2组,分别用专用清洗架清洗管腔器械的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与减压沸腾清洗机两种不同方法清洗后,使用带光源放大镜进行目测、ATP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清洗方法对管腔器械的清洗效果,提高管腔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随机抽取管腔器械100件,分为2组,分别用专用清洗架清洗管腔器械的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与减压沸腾清洗机两种不同方法清洗后,使用带光源放大镜进行目测、ATP生物荧光监测法和残余蛋白定量法进行洁度检查,比较2组器械清洗效果;同时应用两种清洗方法将管腔类器械拆分到最小化后,对装载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清洗质量检测,目测法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5%;ATP生物荧光监测法合格率分别为99%和81%;残余蛋白定量法合格率分别为96%和53%。试验组和对照组装载时间比较,腔镜器械清洗平均用时分别为5 min和25 min,呼吸机管道平均用时分别为2 min和10 min。结论减压沸腾清洗技术对管腔器械的清洗质量优于全自动清洗机,在前期人工处理时间上明显短于使用专用清洗架进行器械清洗的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显著提高了清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 管腔器械 减压沸腾
原文传递
医院消毒液微生物污染检测及其杀菌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晖 邢俊家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47-248,共2页
为检测医院应用中消毒液微生物污染情况及聚维酮碘和碘酊的杀菌效果 ,采用随机抽检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观察。结果 ,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率为 1.7%~ 14 .17% ,消毒液中污染菌以洋葱假单胞菌和微球菌为主。含有效碘 5 0 0 0m... 为检测医院应用中消毒液微生物污染情况及聚维酮碘和碘酊的杀菌效果 ,采用随机抽检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观察。结果 ,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率为 1.7%~ 14 .17% ,消毒液中污染菌以洋葱假单胞菌和微球菌为主。含有效碘 5 0 0 0mg/L的聚维酮碘和 2 0g/L有效碘的碘酊作用 10min ,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为 10 0 %。二者杀菌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 ,临床科室应用的消毒液存在污染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碘酊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与超声波清洗机洗涤医疗器械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纪馥芳 李爱君 郭燕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7期1166-1167,共2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与超声波清洗机洗涤医疗器械的效果。方法A洗涤法:将被清洗器械直接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内按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和干燥。B洗涤法:将器械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按程序加酶清洗、冷水喷淋清洗、热水喷淋消毒、烘干... 目的探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与超声波清洗机洗涤医疗器械的效果。方法A洗涤法:将被清洗器械直接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内按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和干燥。B洗涤法:将器械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按程序加酶清洗、冷水喷淋清洗、热水喷淋消毒、烘干。比较两法洗涤效果。结果A洗涤法洗涤后器械剩余残留物为0·33‰,B洗涤法为0·03‰,两法比较χ2=46·546,P=0·000;齿类器械A洗涤法洗涤后剩余残留物为0·52‰,B洗涤法为0·04‰(χ2=44·097,P=0·000);非齿类器械两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7,P=0·102)。结论超声波清洗机清洗齿类器械效果最佳;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洗涤非齿类器械洗涤容量大,全自动清洗程序,工作效率高。因此对不同器具采用不同设备进行洗涤,可有效提高洗涤效果,确保灭菌物品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 超声波清洗机 洗涤 效果
原文传递
二元包装过氧乙酸杀菌效果和储存稳定性试验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志成 张晓玲 +1 位作者 蒋丽娟 孙晔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二元包装过氧乙酸是由A液(冰醋酸、硫酸)与B液(过氧化氢)混合后反应生成,观察其对细菌杀灭效果和储存稳定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以含量100 mg/L的过氧乙酸作用2 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 目的二元包装过氧乙酸是由A液(冰醋酸、硫酸)与B液(过氧化氢)混合后反应生成,观察其对细菌杀灭效果和储存稳定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以含量100 mg/L的过氧乙酸作用2 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含量200 mg/L的过氧乙酸作用1 min,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含量2000 mg/L的过氧乙酸作用2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该二元包装过氧乙酸A、B液分别装入密闭塑料瓶内,经54℃密封储存14 d,与储存前比较,合成后过氧乙酸含量下降率为1.30%。结论本二元包装过氧乙酸消毒剂,杀菌效果好,储存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酸 二元包装 杀菌效果 储存稳定性
下载PDF
传染病院护士护理操作时戴手套情况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桂兰 姜贤政 沈珏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了解传染病院护士在临床护理操作时戴手套情况,以便加强消毒隔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一所三级甲等传染病院临床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护士为乙肝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手套使用率为35%最低,护理艾滋病时手套使用率为82.5%,晨晚... 目的了解传染病院护士在临床护理操作时戴手套情况,以便加强消毒隔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一所三级甲等传染病院临床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护士为乙肝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手套使用率为35%最低,护理艾滋病时手套使用率为82.5%,晨晚间护理时手套使用率为15.3%,接触破损皮肤时手套使用率为78.3%。不原意戴手套的原因是认为操作不方便者为77.1%,认为戴手套不舒服者为58.6%,怕病人抱怨者为51.6%。结论传染病院护士对自身职业防护不够重视,没有树立全程预防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医院 护士 手套 职业防护
下载PDF
重庆市九龙坡区2005-2007年医院消毒效果分析
15
作者 杨以平 谢健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0-71,74,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质量变化,分析评价消毒效果。方法每年对医疗机构进行1~2次采样检测,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判定样品是否合格,计算合格率,以卫生统计学方法分析消毒质量变化。结果共监...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质量变化,分析评价消毒效果。方法每年对医疗机构进行1~2次采样检测,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判定样品是否合格,计算合格率,以卫生统计学方法分析消毒质量变化。结果共监测9所医院,检测样品3099份,合格率为82.1%,其中2006年(86.1%)和2007年(85.7%)显著高于2005年(67.3%)。分类样品中,合格率最高为医疗器械,为95.4%;其次是物体表面,为90.3%;医务人员手次之,为78.9%;室内空气最低,为35.2%。2005-2007年,分类样品年份比较,空气合格率2007年最高为53.7%,2005、2006和2007年间相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手合格率2006年为81.3%,高于2005年的72.4%。医疗器械合格率2005年为100%,2006-2007年呈下降趋势。结论九龙坡区消毒效果合格率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总体合格率不高,分类合格率不平衡。消毒措施有待加强,消毒质量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效果
原文传递
空气消毒法的试验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淑贞 王月兰 李晓兰 《实用护理杂志》 1998年第6期287-288,共2页
我国目前各医疗单位,对空气的消毒方法常规是:紫外线灯照射(每天2次,每次1小时)加乳酸或福尔马林密闭熏蒸(每周1次,每次4小时),以达到各无菌操作单元的空气消毒。近年电子灭菌灯用于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的应用趋于减少,但... 我国目前各医疗单位,对空气的消毒方法常规是:紫外线灯照射(每天2次,每次1小时)加乳酸或福尔马林密闭熏蒸(每周1次,每次4小时),以达到各无菌操作单元的空气消毒。近年电子灭菌灯用于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的应用趋于减少,但操作方法仍保持以往常规,即:电子灭菌灯照射(每天2次)加乳酸或福尔马林密闭熏蒸(每周1次)。为了寻找电子灭菌灯对空气消毒最佳的应用方法,自1996年末起我们对电子灭菌灯操作法进行了全面检测、观察单位面积内空气消毒后,包括室内放的各物品表面微生物的存活情况等。结果表明:单纯用电子灭菌灯作空气消毒及室内存放的各物品表面微生物存活率,同电子灭菌灯加乳酸或福尔马林密闭熏蒸空气消毒的效果,提出简化常规空气消毒法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消毒法 电子灭菌灯 消毒
原文传递
PCD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监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剑 邢书霞 +2 位作者 邱侠 王立飞 张流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31-1533,共3页
目的PCD用于H2O2等离子体灭菌器效果监测的初步探讨。方法用H2O2等离子体灭菌器对不同物品进行模拟现场灭菌试验,37℃培养至设定时间后记录数据。结果止血钳头、电线外皮、生物指示物3、00 mm不锈钢短管腔和2000 mm聚四氟乙烯管腔灭菌成... 目的PCD用于H2O2等离子体灭菌器效果监测的初步探讨。方法用H2O2等离子体灭菌器对不同物品进行模拟现场灭菌试验,37℃培养至设定时间后记录数据。结果止血钳头、电线外皮、生物指示物3、00 mm不锈钢短管腔和2000 mm聚四氟乙烯管腔灭菌成功,600 mm不锈钢长管腔及低温的300 mm不锈钢短管腔灭菌失败。结论H2O2等离子体灭菌需要引入PCD技术以提高监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 PCD H2O2等离子体 监测
原文传递
全新包装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罗曼丽 谢冬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全新包装 妇科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快速监测医务人员手清洁消毒效果 被引量:15
19
作者 柯雅娟 许晨耘 +1 位作者 俞诗娃 马秀苗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快速监测医务人员手清洁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法和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对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随机采样68例次,同时利用细菌培养计数法和ATP生物荧光法对卫生手清洁消毒后细菌含量进行检测。结...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快速监测医务人员手清洁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法和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对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随机采样68例次,同时利用细菌培养计数法和ATP生物荧光法对卫生手清洁消毒后细菌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检测医务人员手消毒后68份样,合格率为89.71%;用细菌培养计数法检测医务人员手消毒后68份样,合格率为85.29%;两者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能快速监测卫生手消毒效果,出结果快,省时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 卫生手消毒 消毒效果 检测
原文传递
臭氧不同作用方式杀菌效果比较 被引量:18
20
作者 彭红 周刚 施庆珊 《中国消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7-829,共3页
目的比较臭氧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菌效果,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载体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臭氧气体熏蒸和臭氧水浸泡杀菌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该臭氧发生器在1 m3密闭箱中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机器运行时间增加而升高,运行60... 目的比较臭氧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菌效果,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载体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臭氧气体熏蒸和臭氧水浸泡杀菌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该臭氧发生器在1 m3密闭箱中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机器运行时间增加而升高,运行60 min后臭氧浓度超过70 mg/m^3。密闭箱中气体臭氧浓度达到80.86 mg/m^3,作用90 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杀灭率为96.90%。水中臭氧浓度为3.0 mg/100ml,作用5 min,对水中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为99.92%。水中臭氧浓度为20.64 mg/L,作用30 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为99.91%。结论臭氧气体熏蒸对载体上大肠杆菌杀灭效果较差,对水体中大肠杆菌杀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气体 臭氧水 载体杀灭试验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杀菌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