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7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的馈赠
1
作者 书琴 《高中生(高考)》 2009年第10期56-56,共1页
创世第一天,上帝创造了牛。他对牛说:“今天我创造了你!作为一头牛,你必须跟农夫下地.终日在日头下劳作!我给你50年的寿命。”牛不同意,说:“什么?这种苦日子你要我活50年?让我活20年吧,30年还给你。”上帝同意了。
关键词 馈赠 生命 上帝 同意
原文传递
海德格尔与老庄思维方式的比较与沟通
2
作者 夏绍熙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1-33,共3页
海德格尔与老庄的思维方式既存差异,也有共性。海德格尔开始哲学研究时,用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追问哲学的无前提性边界。老子继承礼文明法象天地三才相参的思维模式,提出有无统一的道论和"正言若反"语言观,开启了对终极性问... 海德格尔与老庄的思维方式既存差异,也有共性。海德格尔开始哲学研究时,用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追问哲学的无前提性边界。老子继承礼文明法象天地三才相参的思维模式,提出有无统一的道论和"正言若反"语言观,开启了对终极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庄子继承道论,用怀疑方法和两行刻划"自然"的思维方式,把是非彼此交由道来齐之。他们都反对主客二元论的思维方式,注重对日常生活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现象学 道论 自然
下载PDF
普通教师如何做到“诗意栖居”?
3
作者 杨林柯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18年第7期1-1,共1页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是德围诗人荷尔德林的名句,它像“桃花源”“瓦尔登湖”或“森男”“森女”一样,越来越成为焦虑的现代人对抗工业文明、追求简单生活的精神符号。
关键词 诗意栖居 普通教师 诗意地栖居 “桃花源” 荷尔德林 瓦尔登湖 工业文明 简单生活
原文传递
此在的本性之维:论何谓实际存在
4
作者 马迎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124,共7页
海德格尔从生存论角度将胡塞尔的思与存在的相关性诠释为了此在与存在的相关性,进而将生存着的此在视为建构其存在的当然起点.但由于错失了原存在者的"在家"这一更本源的实际存在状态,此在在世存在一开始就处于失根状态:建立... 海德格尔从生存论角度将胡塞尔的思与存在的相关性诠释为了此在与存在的相关性,进而将生存着的此在视为建构其存在的当然起点.但由于错失了原存在者的"在家"这一更本源的实际存在状态,此在在世存在一开始就处于失根状态:建立在绽出之上的"去-存在"必须建立在原存在者对其本己"将来"的源生想象之上,而对存在的占有,即向来我属性则是此在之本己存在被创生之后的事情.在心体存在中,不但海德格尔哲思中愿有良知和善的存在将得到新的阐发,一种不同于本有的新的存在关联也将获得显示自身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此在 存在 相关性 源生想象 愿有良知
下载PDF
德里达对海德格尔“爱”的概念的解构
5
作者 肖鹏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223-224,共2页
在海德格尔看来,传统的对爱之为爱的追问都奠基于一种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之中:存在者是什么。这种提问方式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是爱由爱恋转化为爱欲。海德格尔想要恢复作为源出和谐状态的爱念。而德里达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是一种在场的形... 在海德格尔看来,传统的对爱之为爱的追问都奠基于一种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之中:存在者是什么。这种提问方式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是爱由爱恋转化为爱欲。海德格尔想要恢复作为源出和谐状态的爱念。而德里达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他根据踪迹思想对海德格尔的爱之为爱的概念进行了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之为爱 踪迹 海德格尔 德里达
下载PDF
作为思想着的理性的科学
6
作者 保罗.帕里尼 杜鹃 《第欧根尼》 2010年第2期35-44,共10页
作者讨论了海德格尔的科学观念的演化,阐明了其局限性及其可能的发展。作为当代知识论思想的一名杰出代表,保罗·帕里尼沿循康德新实证主义传统,持一种批判实在论态度。这篇论文是对2008年11月朱利奥·普雷蒂奖获奖演说的拓展。
关键词 理性 上帝之死 科学 海德格尔 文章结尾 思想者 尼采 敌人
原文传递
自然主义视角下的海德格尔意义观——兼论现象学与自然主义的视域差异
7
作者 蔡祥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6-224,共9页
塞尔从自然主义立场出发,批评现象学犯了视角主义的错误,并将其困境解读为"现象学的幻象",认为海徳格尔的意义观就是这种幻象的典型。塞尔的这个解读没有足够注意海德格尔有关语言意义与存在意义的区分。从自然主义视野看,海... 塞尔从自然主义立场出发,批评现象学犯了视角主义的错误,并将其困境解读为"现象学的幻象",认为海徳格尔的意义观就是这种幻象的典型。塞尔的这个解读没有足够注意海德格尔有关语言意义与存在意义的区分。从自然主义视野看,海德格尔将语言意义追溯至存在意义的做法看起来预设了意义的存在,并且陷入了某种循环之中。但海德格尔并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借此循环进一步揭示出意义的时间性结构。反之,通过考察自然主义意义观的基本思路可以发现,意义与真之间也存在某种循环定义或论证的笑关系。自然主义者没有看到现象学思考的着力点正是此意义与真的相互交织处。与自然主义被动地陷入"循环定义"不同,现象学主动地接受并展示这个"循环—结构"自身的意义。海德格尔的意义观就是此意义结构的一个生动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塞尔 海德格尔 自然主义 意义 语言
原文传递
美丽大道
8
作者 徐佩仪(译) 《空中英语教室(高级版.彭蒙惠英语)》 2018年第11期32-34,47,48,共5页
我的建筑师朋友韦斯特利造访巴黎时,他不去逛卢浮宫、也没有爬埃菲尔铁塔,反而是在街头漫步.“我想像个本地人一样去体验这座城市.”他曾经如此告诉我。换句话说,韦斯特利是个享受生活的时髦人士,是个flaneur,这个美妙的法文是由... 我的建筑师朋友韦斯特利造访巴黎时,他不去逛卢浮宫、也没有爬埃菲尔铁塔,反而是在街头漫步.“我想像个本地人一样去体验这座城市.”他曾经如此告诉我。换句话说,韦斯特利是个享受生活的时髦人士,是个flaneur,这个美妙的法文是由古北欧文的动词flana衍生而来,意指“没有目的地四处闲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道 埃菲尔铁塔 享受生活 韦斯特 建筑师 卢浮宫 目的地
原文传递
“思想之实事”的指引--对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希腊人》一文的疏解与反思
9
作者 蒋茶 《汉字文化》 2020年第11期174-176,共3页
重新回溯《黑格尔与希腊人》的核心问题,对于了解和丰富海德格尔哲学视野具有重要作用,海德格尔是如何来评价历史的?海德格尔是如何来思考哲学的开端问题的?在他追问黑格尔思想,以及"希腊人"代表的哲学的开端问题时,海德格尔... 重新回溯《黑格尔与希腊人》的核心问题,对于了解和丰富海德格尔哲学视野具有重要作用,海德格尔是如何来评价历史的?海德格尔是如何来思考哲学的开端问题的?在他追问黑格尔思想,以及"希腊人"代表的哲学的开端问题时,海德格尔借着这条道路深思人与存在的关联问题,可以说,在希腊人思考哲学的开端问题时,这种思考的可能是以无蔽的运作为前提的,时间历史的发生是存在之历史的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解蔽 真理
原文传递
关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和《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的胡塞尔的边注 被引量:3
10
作者 埃德蒙德·胡塞尔 肖德生(译)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0年第1期32-93,共62页
引论在海德格尔问题的边上,"为什么我们说:时间在过去?而非同样强调:它在出现?"胡塞尔评注:"我们说,时间在到来……"(2)当他于1926年4月8日收到用鲜花装饰起来的、包含海德格尔付印中的著作《存在与时间》的详细献... 引论在海德格尔问题的边上,"为什么我们说:时间在过去?而非同样强调:它在出现?"胡塞尔评注:"我们说,时间在到来……"(2)当他于1926年4月8日收到用鲜花装饰起来的、包含海德格尔付印中的著作《存在与时间》的详细献词"以示敬意和友谊"的这卷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 胡塞尔 形而上学
原文传递
“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
11
作者 崔晓艾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8期116-117,共2页
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他早期的基础生存论另辟新径,从现象学研究方法入手,选择本体论意义上的"此在"即在世的个人作为研究对象,把日常生活引入到哲学中来,并通过对"此在"的生存状况分析来阐... 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他早期的基础生存论另辟新径,从现象学研究方法入手,选择本体论意义上的"此在"即在世的个人作为研究对象,把日常生活引入到哲学中来,并通过对"此在"的生存状况分析来阐明存在的意义,给当今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 此在 基础生存论
原文传递
《变形金刚真人版》
12
《电视时代》 2007年第7期1-1,共1页
剧情介绍:2005年,霸天虎占领了塞伯坦,汽车人在塞伯坦卫星建立秘密基地准备反击。霸天皮突袭地球上的汽车人城,大批汽车人战士阵亡,擎天柱从卫星赶回与威震天决斗,两败俱伤。后擎天柱伤重不治,将充满力量的能源宝传与通天晓,通... 剧情介绍:2005年,霸天虎占领了塞伯坦,汽车人在塞伯坦卫星建立秘密基地准备反击。霸天皮突袭地球上的汽车人城,大批汽车人战士阵亡,擎天柱从卫星赶回与威震天决斗,两败俱伤。后擎天柱伤重不治,将充满力量的能源宝传与通天晓,通天晓接任汽车人新领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 金刚 变形 剧情介绍 汽车 卫星 秘密
原文传递
晚期海德格尔和老子在“物”中相遇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邦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40-44,71,共6页
晚期海德格尔认为,在本性语言的召唤下,人的世界与以天、地、人、神为代表的万物达到相互映射对方的一体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存在自身显现出来,世界世界化、物物化。老子认为,理想的社会形态的道内在于万物中,道与万物之间是一种相互规... 晚期海德格尔认为,在本性语言的召唤下,人的世界与以天、地、人、神为代表的万物达到相互映射对方的一体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存在自身显现出来,世界世界化、物物化。老子认为,理想的社会形态的道内在于万物中,道与万物之间是一种相互规定对方的生育关系。从这种关系性的角度来说,海德格尔与老子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共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存在自身
下载PDF
海德格尔、佛教与深层生态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麦考·E.齐默尔曼 孙冠臣 于艳玲 《宗教与哲学》 2014年第1期84-109,共26页
许多评论家曾评论海德格尔思想与东亚传统诸如吠檀多、大乘佛教以及道家思想的亲和关系。1在本文中,我将批判性地考察海德格尔思想与大乘佛教之间那些具有明显神似关系之处2。最近对海德格尔思想以及佛教感兴趣的一个原因是二者都对人... 许多评论家曾评论海德格尔思想与东亚传统诸如吠檀多、大乘佛教以及道家思想的亲和关系。1在本文中,我将批判性地考察海德格尔思想与大乘佛教之间那些具有明显神似关系之处2。最近对海德格尔思想以及佛教感兴趣的一个原因是二者都对人类中心主义和二元论持批判态度,并主张提供另外一种选择,一些批评家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和二元论是今天环境危机的罪魁祸首。3根据这样的批评,西方人尤其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考虑到人文主义是一切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源泉,人类对自然界做任何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佛教徒 本真性 人类生存 存在者 生态学
下载PDF
海德格尔对思想的追问——以《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为例
15
作者 洪祖利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2-29,共8页
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海德格尔从行动的本质出发,对思想进行了追问。思想是存在的思想,思想是存在让予之思,思想和存在是统一的。但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随着存在的被遗忘,思想已经技术化,思想已经丧失了自身,思想已经不... 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海德格尔从行动的本质出发,对思想进行了追问。思想是存在的思想,思想是存在让予之思,思想和存在是统一的。但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随着存在的被遗忘,思想已经技术化,思想已经丧失了自身,思想已经不再是思想。基于这种状况,海德格尔走向了寻找思想的道路,他企图回到思想的源头,让思想摆脱技术座架的束缚,让思想承担起思想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 思想 存在 技术
下载PDF
真伪之辩——基于新近材料的“海德格尔事件”核心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柯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8,共14页
新近出版的《海德格尔兄弟通信集》为"海德格尔事件"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本资料,为澄清诸多疑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关键契机。受此推动,本文将对"海德格尔事件"的核心问题展开追问:海德格尔在校长任职... 新近出版的《海德格尔兄弟通信集》为"海德格尔事件"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本资料,为澄清诸多疑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关键契机。受此推动,本文将对"海德格尔事件"的核心问题展开追问:海德格尔在校长任职动机问题上的自我辩护是谎言还是事实?胡戈·奥特在其研究中批评海德格尔的辩护乃是撒谎,这一判断以种种变式影响着今天的《黑皮笔记》研究;但依据更多材料和更严谨的分析,可以看出奥特这一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工作存在严重漏洞,扭曲了事实,而多年来一直被质疑的海德格尔自我辩护反倒符合事实。这一发现不仅揭示出了重新全面解读"海德格尔事件"的必要性,而且推动着我们去沉思相关论战一再爆发的深层原因,这将有助于我们走上真正的疑难澄清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奥特 海德格尔事件 黑皮笔记
下载PDF
源初境域和意义显示——海德格尔早期对“世界”的解释
17
作者 曾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5,共7页
"世界"问题作为现象学的基本课题,是海德格尔在探讨存在意义道路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其前期的基础存在论中,海德格尔把存在问题回溯到源始的经验世界中,而在意蕴状态下照面的"世界"实际上是"存在"向... "世界"问题作为现象学的基本课题,是海德格尔在探讨存在意义道路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其前期的基础存在论中,海德格尔把存在问题回溯到源始的经验世界中,而在意蕴状态下照面的"世界"实际上是"存在"向我们显现出来的意义整体,存在的意义起源于生命的源始境域———世界。海德格尔借助解释现象学的方法,通过对实际性生命的解释,使"世界"作为一个关联意义的整体形式地显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现象学 存在 世界 生命经验 形式显示
下载PDF
大地(外二首)
18
作者 伊甸 《扬子江(诗刊)》 CSSCI 2017年第3期93-94,共2页
我们一说出“大地”这个词大地就升到空中。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大地(外二首)》
原文传递
哲学家的小木屋
19
作者 毛萍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08年第5期38-38,共1页
一直心仪海德格尔的小木屋! 1922年,在弗莱堡大学任讲师的海德格尔在托特瑙山购得一小块地,请人的同时自己也亲自动手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十分简陋的小木屋。从那时起,“托特瑙山就成了他退身于世界之外时的居所,也是他哲学思考的冲... 一直心仪海德格尔的小木屋! 1922年,在弗莱堡大学任讲师的海德格尔在托特瑙山购得一小块地,请人的同时自己也亲自动手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十分简陋的小木屋。从那时起,“托特瑙山就成了他退身于世界之外时的居所,也是他哲学思考的冲锋高地”。每当有空闲时,海德格尔就到他的小木屋去思考和工作,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就是在这个小木屋里写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屋 哲学家 海德格尔 得一
原文传递
文化网站的发展
20
作者 葛甲 《网络传播》 2010年第10期84-86,共3页
文化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从概念上涵盖的范围太广,没有太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大多数时间看不见摸不到,却又无处不在。可尽管如此,文化是一个国家... 文化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从概念上涵盖的范围太广,没有太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大多数时间看不见摸不到,却又无处不在。可尽管如此,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网站 国家软实力 历史现象 社会历史 社会现象 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