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土壤镉污染现状、危害及其治理方法综述 被引量:142
1
作者 李婧 周艳文 +1 位作者 高小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4期104-107,共4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土壤镉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对我国土壤镉污染现状、镉污染的来源以及镉污染对农业生产和人群健康产生的危害,以及治理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且对我国镉污染治理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土壤 镉污染 来源 危害 治理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 被引量:77
2
作者 周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需求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 现代物流 物流需求分析 基础设施规划 产业发展政策 科学预测 物流供给 供需平衡 物流资源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对照观察 被引量:58
3
作者 张俊 何清义 +6 位作者 熊敏 余化龙 何宁 王志勇 刘志刚 曾云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院的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35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B组23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以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 目的探讨并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院的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35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B组23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以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临床疗效、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平均13个月的随访,A组术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达正常的(75.95±5.11)%。B组术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达正常的(94.74±4.05)%。临床疗效评定采用疼痛强度评价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及WHO标准的疼痛缓解程度,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PVP及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疗效优良、并发症少的优点。PKP组复位较好,可恢复病椎高度,但价格昂贵;PVP组操作更简便,疗效确实且价格便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7
4
作者 梁世博 彭昊 +1 位作者 方洪松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年龄≥75岁的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80例,根据治疗30天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分组。Harris评分≥75分者为疗效优良组,Harris评分<75分者为疗效不良组。单因...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年龄≥75岁的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80例,根据治疗30天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分组。Harris评分≥75分者为疗效优良组,Harris评分<75分者为疗效不良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内固定器材,康复介入时间,手术时间,假体周围骨密度(BMD),采取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康复介入时间,BMD为TH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康复介入时间是影响TH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假体周围骨密度较低和康复时间介入较晚是TH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不佳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HARRIS评分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51
5
作者 刘阳 彭昊 +3 位作者 黄冠予 方洪松 金志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63-6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 目的通过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治疗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共47例(均为单侧骨折),男28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80.83±4.83)岁。AFHR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81.26±4.87)岁,A2.2型17例,A2.3型10例;PFNA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79.56±4.75)岁,A2.2型13例,A2.3型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蛋白、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地负重时间等指标,并通过Harris评分、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手术时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白蛋白差值和术后VA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下地负重时间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可作为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可选方法;但手术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长,因此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手术医师熟练程度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基于课题型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4
6
作者 张师平 吴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1-174,共4页
为了适应具有一定实验训练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对科学实验能力培养的更高要求,结合应用物理系的学科优势和师资优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出了基于课题型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新模式,从课题型实验的选题、教学组织、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 为了适应具有一定实验训练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对科学实验能力培养的更高要求,结合应用物理系的学科优势和师资优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出了基于课题型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新模式,从课题型实验的选题、教学组织、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入科研思维训练的教学理念,在课题的选择上注重实验的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可行性,形成适合课题型实验教学的组织方法体系,建立一种"全过程-多方式-立体化"评价体系。实践证明,该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尤其是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题型 研究性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莉红 周春林 +3 位作者 张新伟 王敏 王建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93-396,共4页
目的 研究FLT3基因的内部串联重复 (internaltandemduplication ,ITD)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方法分析 14 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2 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2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 (AHL)、17例骨髓... 目的 研究FLT3基因的内部串联重复 (internaltandemduplication ,ITD)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方法分析 14 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2 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2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 (AHL)、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和 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CML BC)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FLT3基因外显子 14和 15中ITD突变 ,分析FLT3 ITD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  14 3例AML患者中 37例 (2 5 .9% )FLT3 ITD阳性 ,其中 5 3例M2 中 10例、4 0例M3 中 15例、2 0例M4中 4例、2 3例M5中 8例。在 2 5例ALL、2例AHL、17例MDS和 7例CML BC患者中未检测到FLT3 ITD突变。对其中 5例特征性突变测序结果显示 ,ITD位于外显子 14 ,长度为 2 1~ 6 0bp ,3例为单纯串联重复 ,2例同时出现插入序列 ,均未改变FLT3阅读框架。临床研究表明 ,FLT3 ITD突变在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中占有较高比例 (P <0 .0 5 ) ,FLT3 ITD阳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高 (P <0 .0 5 ) ,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低 (P <0 .0 5 )。结论 FLT3 ITD突变多见于M3 、M5患者 ,为框内突变 (Inframemutation)。FLT3 ITD阳性的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基因 基因突变 急性白血病 ITD 配体
原文传递
未定路网结构情况下应急物资车辆配送问题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40
8
作者 姜江 +1 位作者 英武 沈永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7-913,共7页
重大自然灾害往往毁损当地交通道路,现有应急物资车辆配送问题的研究,均是只考虑未受损道路构成的路网.实际配送中,将造成车辆因毁损路段而绕行,相对增加配送时延,总体上不能保证取得最佳配送效益.利用物资要素和时延要素之间的转换,同... 重大自然灾害往往毁损当地交通道路,现有应急物资车辆配送问题的研究,均是只考虑未受损道路构成的路网.实际配送中,将造成车辆因毁损路段而绕行,相对增加配送时延,总体上不能保证取得最佳配送效益.利用物资要素和时延要素之间的转换,同时考虑抢修毁损路段和车辆配送,实施路网结构、车辆路径联合优化,可求得最符合决策者意图的配送效益.建立了问题联合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动态规划的求解方法,并结合算例,验证了问题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定路网结构 车辆路径问题 应急 遗传算法 动态规划
原文传递
治疗前后NLR和PLR对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5
9
作者 易福梅 顾阳春 +4 位作者 刘燕娥 尹文琤 张煜 曹宝山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1-492,共12页
背景与目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是机体系统性炎症的体现,与多种肿瘤的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NLR、PLR及其动态变化对非小细胞肺癌(n... 背景与目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是机体系统性炎症的体现,与多种肿瘤的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NLR、PLR及其动态变化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线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2008年4月-2015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一线化疗、符合入组标准的进展期NSCLC住院患者,采集一线化疗前和2周期化疗后的NLR和PLR,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NLR、PLR及其动态变化和各种临床特征与一线化疗疗效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结果 NLR在2周期化疗后显著下降,NLR2(2周期化疗后NLR)和NLR0(治疗前NLR)分别为(2.69±2.06)和(3.94±2.12)(P=0.000),PLR化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NLR2与一线化疗2周期和4周期的疗效显著相关(P<0.05),疾病进展患者中高NLR2的比例为100.0%,显著高于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组(P<0.05);NLR0、NLR2和PLR0与OS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体力状况、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治疗状态、治疗方案均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OS与NLR0、NLR2、PLR0、二线治疗状态、二线方案选择、一线化疗2周期疗效、4周期疗效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分期、三线治疗状态及放疗状态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NLR0(P=0.004)、一线化疗4周期后疗效(P=0.022)、二线治疗状态(P=0.007)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治疗前NLR与NSCLC的预后显著相关,化疗后NLR与一线治疗疗效显著相关。因此,NLR是预测进展期NSCLC一线化疗疗效和预后的理想指标,也是治疗NSCLC潜在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 PLR 肺肿瘤 化疗疗效 总生存期
下载PDF
风城陆相超稠油油砂微压裂扩容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林伯韬 +3 位作者 潘竟军 金衍 张磊 庞惠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9-364,408,共7页
风城陆相超稠油油藏非均质性强且原油黏度高,SAGD开发普遍存在循环预热周期长的问题。采用微压裂技术可缩短预热周期,由此需要掌握储层在其实施过程中的扩容机理及规律。通过选取风城代表性油砂岩心,进行了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分析了岩心... 风城陆相超稠油油藏非均质性强且原油黏度高,SAGD开发普遍存在循环预热周期长的问题。采用微压裂技术可缩短预热周期,由此需要掌握储层在其实施过程中的扩容机理及规律。通过选取风城代表性油砂岩心,进行了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分析了岩心的关键力学参数、剪胀和张性扩容机理。研究发现,风城陆相油砂质地疏松,剪胀角远小于加拿大阿尔伯塔海相油砂,其力学参数和扩容程度受泥质和油质含量的影响;在近井壁地带,围压越小,孔压越大,剪胀扩容量越大;而远井壁地带的剪胀扩容量非常小。张性扩容可通过减小围压和增大孔压2种方式产生,且塑性强的油砂在张性扩容时产生明显的塑性体应变。综合分析可知,现场微压裂成功的关键在于均匀提压注水并扩大其波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油田 陆相 油砂 微压裂 剪胀扩容 张性扩容
下载PDF
樱桃水分变化的低场核磁共振 被引量:30
11
作者 孟兆磊 +3 位作者 闰堃 李赫楠 张师平 吴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2-54,共3页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樱桃在常温储存条件下内部水分的变化、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CMPG脉冲序列测量自由诱导指数衰减曲线,并对曲线进行反演操作,得到了横向弛豫时间T2谱。结果表明,樱桃内部水分主要存在自由水、不易流动水、结合...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樱桃在常温储存条件下内部水分的变化、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CMPG脉冲序列测量自由诱导指数衰减曲线,并对曲线进行反演操作,得到了横向弛豫时间T2谱。结果表明,樱桃内部水分主要存在自由水、不易流动水、结合水3种状态,自由水含量随储存时间不断减少,一部分蒸发散失到外界,另一部分和大分子结合为结合水与不易流动水,以维持果肉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在储存后期,部分自由水向果核迁移,保证核内有足够的水分和活性。核磁共振成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果皮与果肉分层,果肉水分逐渐向内迁移,与T2谱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低场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时间
下载PDF
微型钢板与锚定法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曾云 熊敏 +5 位作者 余化龙 何宁 王志勇 刘志刚 韩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6-950,共5页
目的与锚定法比较,评价微型钢板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3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完成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方法不同分为微型钢板组(15例)及锚定法组(20例)。其中微型钢板组男10... 目的与锚定法比较,评价微型钢板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3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完成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方法不同分为微型钢板组(15例)及锚定法组(20例)。其中微型钢板组男10例,女5例;年龄(51.2±11.5)岁。病程6~6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7.7±2.5)分。锚定法组男13例,女7例;年龄(50.7±10.8)岁。病程3~58个月,平均1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7.8±2.9)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JOA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68个月,平均32个月。锚定法组和微型钢板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3±24)min和(111±2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1 3,P=0.818 5)。术后3个月锚定法组和微型钢板组椎管扩大率分别为40%±18%和6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0,P=0.008)。术后3、24个月两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术后3个月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0 5,P=0.114 6),术后24个月微型钢板组JOA评分明显高于锚定法组(t=3.454 3,P=0.001 5)。术后3~6个月,X线片、MRI及CT示两组门轴侧沟槽达骨性融合,术后24个月均未发生再关门现象。微型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2/15),显著低于锚定法组25.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0 0,P=0.008 6)。结论微型钢板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可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性,有助于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轴性钢板 锚定法
原文传递
双水平井SAGD循环预热技术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30
13
作者 窦升军 +1 位作者 游红娟 郭文德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2年第B03期6-10,4,共5页
SAGD循环预热效果是影响SAGD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关系到SAGD生产阶段调控难度和最终采收率,SAGD循环预热效果决定着井对之间热连通效果及蒸汽腔的初始发育状态。通过优化设计循环预热管柱结构、关键操作参数及调控方法,并在风城重37S... SAGD循环预热效果是影响SAGD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关系到SAGD生产阶段调控难度和最终采收率,SAGD循环预热效果决定着井对之间热连通效果及蒸汽腔的初始发育状态。通过优化设计循环预热管柱结构、关键操作参数及调控方法,并在风城重37SAGD先导试验区进行现场实施。现场试验表明,优化后的双水平井SACD循环预热技术提高了循环预热连通均匀程度和缩短了循环预热周期,转SAGD生产初期生产状态较好,该技术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井 SAGD 循环预热 热连通 现场应用
下载PDF
绝经前乳腺癌化疗致闭经的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惠平 马力文 +9 位作者 张淑兰 贾廷珍 邓惠静 张照辉 梁莉 王墨培 肖宇 曹保山 汪有蕃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48-851,共4页
目的观察术后辅助化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月经状态的影响,探讨化疗致闭经(CIA)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绝经前乳腺癌患者160例均行术后辅助化疗,随访至化疗后12~72个月,记录月经状态、复发和生存情况。分别检测16例无CIA患者... 目的观察术后辅助化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月经状态的影响,探讨化疗致闭经(CIA)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绝经前乳腺癌患者160例均行术后辅助化疗,随访至化疗后12~72个月,记录月经状态、复发和生存情况。分别检测16例无CIA患者化疗后、17例CIA恢复患者和17例CIA未恢复患者闭经后促卵泡激素(FSH)和雌二醇(E_2)水平,同时检测16例乳腺癌绝经患者的激素水平作为对照。结果有107例(66.9%)患者出现CIA,其中24例(22.4%)恢复,83例(77.6%)未恢复。CIA的发生、恢复均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01)。应用不同化疗方案化疗CIA的发生率不同,由高到低依次是FEC方案(70.1%)、含紫杉类方案(69.2%)和CMF方案(45.2%)。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IA是乳腺癌复发有意义的影响因素。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中,无CIA患者无病生存率为80.0%,CIA患者为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无CIA患者、CIA恢复患者、CIA未恢复患者、乳腺癌绝经患者间FSH和E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26)。结论化疗造成卵巢功能损害,可致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发生CIA。对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CIA的发生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辅助化疗 乳腺肿瘤 闭经
原文传递
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7
15
作者 赵明久 彭昊 +1 位作者 方洪松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58-60,63,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nail,PFNA)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hemiarthroplasty,BH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早期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问本科...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nail,PFNA)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hemiarthroplasty,BH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早期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问本科室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行PFNA治疗41例,行BHA治疗32例。获取患者的一般情况、骨折类型、ASA评分、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患肢完全负重时间以及HHS评分等指标。结果PFNA组有2位患者失访,BHA组有l位患者失访,其余患者均获半年以上随访。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包括性别构成比、骨折分型、ASA评分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等指标,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失血量BHA组稍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BHA组明显少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完全负重时间,BHA组明显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HHS评分,BHA组明显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HH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O.05)。结论PFNA和BHA均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有效手段。与PFNA相比,BHA具有手术透视次数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粗隆间骨折 高龄
下载PDF
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6
16
作者 彭昊 +3 位作者 郑慧锋 李建平 周建林 方洪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02-1507,共6页
[目的]评价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9年8月在本院行THA治疗的76例(102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 [目的]评价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9年8月在本院行THA治疗的76例(102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响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35~64岁,平均52.5岁。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根据骨盆平片及患髋正、侧位X线片观察髋臼、股骨假体的位置及其周围骨质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2年以上随访,平均5.3年。术后4例仍有轻度疼痛,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后缓解。8例存在不同程度下肢不等长(0.5~1.2 cm),Trendelenburg征阴性,无跛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值(89.5±3.8)分,优46例(60髋),良20例(30髋),可10例(12髋);优良率为88.2%。末次随访时髋臼假体位置无明显移位,头臼包容性良好。30例出现异位骨化,6例出现髋臼周围骨溶解。股骨柄假体的位置无明显改变,中心固定有98髋(94.1%),柄-髓腔匹配优良率100%。4髋出现股骨侧骨溶解,8髋假体柄与股骨界面出现透亮线。所有病例均出现股骨近端骨重塑,其中I度92髋,Ⅱ度10髋。无感染、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骨性关节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生物型假体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竞争力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维航 张高军 +1 位作者 邱子健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1-717,共17页
研究旅游竞争力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效应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利用2007—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旅游竞争力—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耦合协调度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最... 研究旅游竞争力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效应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利用2007—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旅游竞争力—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耦合协调度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利用VAR模型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竞争力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在波动中上升,不同地区波动时点和波幅存在差异;(2)地方经济增长和耦合协调度间呈现正相关,在时间序列上存在长期稳定关系;(3)广州、东莞、江门和澳门的耦合协调度对地方经济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与方差贡献,其中广州和澳门的响应积极迅速,东莞存在滞后性,江门波动较大。研究结果对建成"宜居宜业宜游"湾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城市化 耦合协调度 时间序列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春季南沙海域鸢乌贼种群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鹏 晏磊 +4 位作者 杨炳忠 谭永光 张旭丰 李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9,共9页
种群问题是渔业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根据2011年春季罩网渔船调查数据,研究了南沙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的种群组成、胴长分布、雌雄比例、性腺发育等种群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南沙海域存在中型和微型2个鸢乌贼种群... 种群问题是渔业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根据2011年春季罩网渔船调查数据,研究了南沙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的种群组成、胴长分布、雌雄比例、性腺发育等种群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南沙海域存在中型和微型2个鸢乌贼种群,分别占渔获总尾数的88.92%和11.08%,微型种群渔获量少但也遍布整个调查海域;2)中型和微型种群渔获胴长范围分别为69-231 mm和51-125 mm,2个种群雌性的平均胴长均大于雄性;3)中型和微型种群中雌性个体分别占48.48%和61.88%,2个种群不同胴长组性比随着胴长的增加变化规律相似,即由开始阶段雌雄基本接近,到雄性个体占优,再到雌性个体占优,直至全部为雌性;4)微型种群性腺发育早于中型种群,雄性个体性腺发育早于雌性个体,雌、雄初次性成熟胴长(ML50%)中型种群分别为179.7 mm和125.6 mm,微型种群分别为94.8 mm和81.1 mm。鸢乌贼雌雄比例的变化与雄性个体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种群结构 南沙海域 春季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崔清彦 张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714例。收集患儿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住院季节、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物培养结...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714例。收集患儿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住院季节、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物培养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资料,分析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化疗后感染发生率为51.12%,主要感染部位为肺部(26.58%),其次为上呼吸道(15.89%);获取83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48.19%)、革兰阳性菌(32.53%)、病毒(9.64%)、真菌(6.02%)、肺炎支原体(3.6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性抗菌药物、是否诱导缓解期、住院时间、最低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最低血红蛋白、化疗次数及不同住院季节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及最低血小板计数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缓解期、住院时间>14 d、最低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及化疗次数>3次是化疗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降低化疗后感染率,减少对患儿病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感染 化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绿色公路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新岐 张廉 +2 位作者 王朝辉 李彦伟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38,共5页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在道路交通领域,为践行绿色交通理念,推动公路发展转型升级,近年来大量绿色公路建设项目相继上马实施,如云南麻昭高速、湖南南益高速和吉林鹤大高速等。
关键词 公路发展 评估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 公路建设项目 社会发展 绿色发展 交通领域 交通理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