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单高斯背景模型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40
1
作者 陈银 任侃 +2 位作者 顾国华 徐福元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9-247,共9页
针对传统单高斯背景模型(SGM)存在的背景模型不能很好地自适应背景变化、目标检测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单高斯背景模型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结合单高斯背景模型和mean shift原理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取前N帧视频样本的均值... 针对传统单高斯背景模型(SGM)存在的背景模型不能很好地自适应背景变化、目标检测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单高斯背景模型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结合单高斯背景模型和mean shift原理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取前N帧视频样本的均值作为初始背景模型,对当前帧图像进行运动目标的初检测,根据单高斯背景模型更新原理用当前帧图像对检测为背景的点进行背景模型更新,对更新后的背景模型中不属于背景点的像素点进行mean shift修正,将进行mean shift修正后得到的背景模型作为最终的背景模型,再通过背景差分法最终检测出运动目标。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很好地克服背景模型不能自适应背景变化的缺点,目标检测完整度比传统的单高斯模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mean SHIFT 样本均值 背景模型 背景差分法 运动目标
原文传递
一种背景自适应调整的弱点目标探测算法 被引量:35
2
作者 管志强 +1 位作者 胡永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63-2168,共6页
针对因复杂背景导致低信噪比的弱点目标探测率降低的问题,首先分析了从红外图像中探测弱点目标时,由于复杂和缓变背景下潜在目标探测率不同,而导致目标探测率降低的理论依据;并在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自适应调整的红外点... 针对因复杂背景导致低信噪比的弱点目标探测率降低的问题,首先分析了从红外图像中探测弱点目标时,由于复杂和缓变背景下潜在目标探测率不同,而导致目标探测率降低的理论依据;并在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自适应调整的红外点目标探测算法。该方法利用鲁宾逊(Robinson)保护滤波器从经过预处理的图像中提取潜在目标;通过复杂背景模糊隶属度函数将图像映射到模糊特征平面,并由该特征平面计算背景调整因子,以对提取的潜在目标进行加权调整,从而降低了复杂背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复杂背景下红外点目标的检测概率,并且能够探测出信噪比为1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红外技术 目标检测 背景自适应调整 Robinson滤波器
原文传递
四象限探测器基于高斯分布的激光光斑中心定位算法 被引量:33
3
作者 唐彦琴 顾国华 +2 位作者 张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3,共7页
为了提高四象限探测器在FPGA中实时激光光斑位置测量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光斑中心定位算法。首先,四象限探测器光敏面上分布的激光光斑采用高斯分布模型等效。结合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合理设置高斯积分区间,计算出呈高斯分布... 为了提高四象限探测器在FPGA中实时激光光斑位置测量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光斑中心定位算法。首先,四象限探测器光敏面上分布的激光光斑采用高斯分布模型等效。结合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合理设置高斯积分区间,计算出呈高斯分布的光斑在探测器各象限内的光能量,从而对应各象限输出的光电流,得到包含光斑位置信息的正态分布关系式。再通过标准正态分布表查询快速求解出光斑中心位置,将算法在硬件上实时地实现。最后,分别对基于高斯分布的定位算法和基于圆模型的传统算法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高斯分布的定位算法的测量精度相较于传统算法提高了43.8%。由此证明基于高斯分布的定位算法能有效提高激光光斑中心位置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探测器 光斑中心 高斯分布 FPGA
下载PDF
基于光电二极管反偏的光电检测电路的噪声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周玉蛟 任侃 +1 位作者 王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257,共6页
噪声性能是限制光电检测电路探测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基于光电二极管反偏的光电检测电路并分析其电路噪声,分析噪声时,创新性地从光电检测电路结构出发,将整个电路等效为光电二极管、晶体三极管、运算放大器三个级联模块... 噪声性能是限制光电检测电路探测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基于光电二极管反偏的光电检测电路并分析其电路噪声,分析噪声时,创新性地从光电检测电路结构出发,将整个电路等效为光电二极管、晶体三极管、运算放大器三个级联模块,详尽分析了每个模块的噪声来源及其相关因素,计算每个模块的输出噪声,最终得出整个电路的输出噪声电压模型。根据输出噪声电压模型,确定了电路的各项参数,预估电路的输出噪声电压,最后,搭建实际电路,测量电路的噪声性能,验证了输出噪声电压模型的准确性,实现低噪声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检测电路 低噪声 光电二极管 输出噪声电压模型 级联模块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快速人头检测方法 被引量:27
5
作者 顾骋 +2 位作者 顾国华 任建乐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0-155,共6页
为满足人流统计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人头检测算法。该方法对双目相机采集的图像通过运动目标检测分离出运动人员所在区域,对这些区域使用融合区域匹配和特征匹配的快速匹配方法,即利用视差的连续性只对强纹理点进行绝对误差累积(SAD)... 为满足人流统计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人头检测算法。该方法对双目相机采集的图像通过运动目标检测分离出运动人员所在区域,对这些区域使用融合区域匹配和特征匹配的快速匹配方法,即利用视差的连续性只对强纹理点进行绝对误差累积(SAD)匹配,其他点只进行简单的视差验证,能够得到稠密的视差图,再由三角投影关系计算出深度图。由于双目立体成像得到的深度图中人员与场景的深度分布不同,可以采用深度分层的方法将存在人头信息的深度层提取出来,经过数学形态学预处理再利用边缘检测会得到许多候选轮廓,最终利用轮廓的几何特征来判断轮廓是否为人头。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很好地适应复杂场景下的人头检测,精度高、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人头检测 双目立体视觉 绝对误差累积匹配 视差图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算法融合的红外目标跟踪方法 被引量:22
6
作者 管志强 +1 位作者 胡永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0-865,共6页
视频目标跟踪的难点在于快速、准确地在帧与帧之间匹配目标。由于红外图像目标与背景的反差低,图像的边缘模糊并且灰度级动态范围小,使红外目标跟踪难度比可见光更大。本文提出一种针对红外目标跟踪的融合算法,该方法融合直方图和不变... 视频目标跟踪的难点在于快速、准确地在帧与帧之间匹配目标。由于红外图像目标与背景的反差低,图像的边缘模糊并且灰度级动态范围小,使红外目标跟踪难度比可见光更大。本文提出一种针对红外目标跟踪的融合算法,该方法融合直方图和不变矩的特点。首先利用目标的直方图计算简单快速的特点,由均值平移算法快速找到局部最优解,但由于该局部最优解仅为直方图匹配的最优解,缺少目标形状特征,与实际目标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利用边缘不变矩作为修正特征修正误差,避免跟踪误差逐渐累计而最终导致跟踪失败,以提高跟踪的稳定性和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消除跟踪过程中的漂移现象,提高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目标 目标跟踪 直方图 不变矩 均值平移
原文传递
基于光流直方图的云背景下低帧频小目标探测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管志强 +1 位作者 顾国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96-1501,共6页
对低帧频、云层背景下,低信噪比的弱点目标探测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光流直方图(OFH)的定义,并且给出了OFH的性质。分析了低帧频下红外图像探测弱点目标时探测率降低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OFH背景补偿的红外点目标探测算法。利用OFH得到... 对低帧频、云层背景下,低信噪比的弱点目标探测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光流直方图(OFH)的定义,并且给出了OFH的性质。分析了低帧频下红外图像探测弱点目标时探测率降低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OFH背景补偿的红外点目标探测算法。利用OFH得到背景的运动矢量,进行运动背景补偿;然后利用目标与云层运动差异性,得到帧间比较结果,并对比较结果通过Robinson滤波器进一步滤除残留的边缘,达到降低虚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在复杂背景下红外点目标检测概率,并且能够探测出信噪比为1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红外技术 目标检测 光流直方图 Robinson滤波器
原文传递
基于颜色内相关和自适应支撑权重的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龚文彪 顾国华 +1 位作者 任建乐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0-255,共6页
立体匹配的关键问题是确定一个合适的匹配代价关系,颜色内相关作为像素点的固有特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匹配像素点间的微小差异。对传统的自适应支撑权重(ASW)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内相关和自适应支撑窗口的立体匹配算法,该... 立体匹配的关键问题是确定一个合适的匹配代价关系,颜色内相关作为像素点的固有特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匹配像素点间的微小差异。对传统的自适应支撑权重(ASW)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内相关和自适应支撑窗口的立体匹配算法,该方法结合了颜色相似性、欧式距离相似性和颜色内相关相似性来确定匹配窗口内像素点的权重大小。同时为了消除光照不同对图像匹配结果的影响,将匹配点先进行rank变换后再进行匹配代价关系计算。对计算出的初始视差图进行三步优化,剔除由图像遮挡、重复等引起的不同视差错误,从而得到最终的视差结果。通过在Matlab软件平台上对国际标准图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视差结果的平均错误率低,且明显优于其他局部匹配方法,具有很强的稳健性和较低的误匹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立体匹配 自适应支撑权重 颜色内相关 rank变换
原文传递
基于频域的激光水下传输后向散射理论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柏连发 +1 位作者 顾国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1-444,共4页
提出了用高通滤波技术实现激光水下传输后向散射消除,基于频域对激光水下传输后向散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研究主要分四步完成:首先分析了散射特别是多次散射对激光水下传输透过率的影响;其次建立了激光水下传输后向散射研究的物理... 提出了用高通滤波技术实现激光水下传输后向散射消除,基于频域对激光水下传输后向散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研究主要分四步完成:首先分析了散射特别是多次散射对激光水下传输透过率的影响;其次建立了激光水下传输后向散射研究的物理模型并推导出后向散射随时间变化规律;然后利用傅里叶变换研究出后向散射信号的频域特性;最后通过代入典型数值的计算,证明了用高通滤波法实现激光雷达的后向散射消除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水下传输 多次散射 透过率 高通滤波
下载PDF
基于环境温度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 被引量:13
10
作者 白俊奇 +3 位作者 屈惠明 王娴雅 左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分析了环境变化对红外焦平面阵列信号输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利用UL01011凝视型红外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焦平面探测单元的指数响应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进行非均匀性校... 分析了环境变化对红外焦平面阵列信号输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利用UL01011凝视型红外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焦平面探测单元的指数响应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进行非均匀性校正.实验表明,算法能在较宽的环境温度范围,准确预测焦平面探测单元的响应,有效提高了非均匀性校正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环境温度 最小二乘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割和自适应支撑权重的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龚文彪 顾国华 +2 位作者 路东明 吕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2期62-69,共8页
双目立体匹配是计算机视觉中研究的重点,针对立体匹配在深度不连续、低纹理和场景重复区域容易匹配出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和改进的自适应支撑权重的立体匹配算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颜色相似性、欧式距离相似性、梯度相似性... 双目立体匹配是计算机视觉中研究的重点,针对立体匹配在深度不连续、低纹理和场景重复区域容易匹配出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和改进的自适应支撑权重的立体匹配算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颜色相似性、欧式距离相似性、梯度相似性和自定义颜色内相关相似性定义初始的匹配代价关系,然后利用meanshift算法分割出不同深度区域的匹配点,根据匹配点所在的深度区域进行匹配代价重定义。在代价聚合的过程中,为了消除光照和噪声的影响,对待匹配点进行rank变换后,再进行视差值的计算,从而得到一个更加准确的视差结果。最后在VS2010软件平台上对Middlebury标准图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视差结果要明显优于现有的局部区域立体匹配方法,且具有很强的稳健性和较高的准确匹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立体匹配 mean shift分割 颜色内相关 梯度 rank变换
原文传递
基于光流估计和自适应背景抑制的弱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12
12
作者 秦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6-482,共7页
针对复杂云背景下的弱小目标探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估计和自适应背景抑制相结合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根据红外图像中云的移动规律,对云背景下的红外图像进行光流分析,提取运动云区.在光流场的计算中结合了云运动的特点以及光流方... 针对复杂云背景下的弱小目标探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估计和自适应背景抑制相结合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根据红外图像中云的移动规律,对云背景下的红外图像进行光流分析,提取运动云区.在光流场的计算中结合了云运动的特点以及光流方程的两个约束条件,对传统的基于梯度的光流法予以改进.同时发现移动云区对目标探测的影响较大,为了抑制移动云区对弱小目标的干扰,提出了自适应抑制复杂背景的算法,在光流场分析提取的移动云区中,利用代表背景复杂程度的背景因子,自适应调整分割阈值,抑制复杂背景的干扰.这样只在容易引起虚警的移动云区进行背景抑制处理,简化了计算量,降低了云区对弱小目标的干扰,减少了虚警和误判.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减少云区造成的虚警,并且能够探测出弱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红外技术 目标检测 光流估计 背景抑制
下载PDF
基于配准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条纹非均匀性校正 被引量:12
13
作者 任建乐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9-502,506,共5页
条纹非均匀性是线扫红外焦平面阵列和非制冷凝视型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中一种特殊的固定图案噪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亮度恒定假设和配准的条纹非均匀性校正算法.根据相邻两帧获得亮度均方误差函数,最后通过最小化全... 条纹非均匀性是线扫红外焦平面阵列和非制冷凝视型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中一种特殊的固定图案噪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亮度恒定假设和配准的条纹非均匀性校正算法.根据相邻两帧获得亮度均方误差函数,最后通过最小化全局亮度均方误差函数得到全局最优解作为非均匀性校正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几帧内达到较好的收敛,且计算简单,有效提高了条纹非均匀性的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条纹非均匀性校正 亮度恒定 配准
下载PDF
基于背景分类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秦剑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33,共6页
为了降低复杂背景对弱小目标探测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分类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背景分类的依据是背景的复杂度,本文用熵运算估计背景的复杂程度,同时为了简化算法,采用多分辨率的小波变换。再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映射到... 为了降低复杂背景对弱小目标探测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分类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背景分类的依据是背景的复杂度,本文用熵运算估计背景的复杂程度,同时为了简化算法,采用多分辨率的小波变换。再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映射到模糊特征平面,作为背景因子图像。接着对背景因子图像进行最大熵阈值分割,将复杂的地面背景与平坦的天空背景区分开来,实现了背景分类。再在罗宾逊滤波预处理后的图像基础上,争对两类背景的特性分别进行阈值分割,提取目标,从而削弱复杂背景对弱小目标探测的影响。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降低复杂背景对弱小目标的干扰,提高被复杂背景淹没的弱小目标的探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红外技术 目标检测 小波变换 背景分类
下载PDF
一种具有噪声抑制功能的红外图像锐化算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1 位作者 顾国华 管志强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07-1811,共5页
锐化是图像增强巾一项关键性的技术,但如果图像中包含噪声,噪声也会囚为锐化而放大,最终导致信噪比的降低。探索了一种算法既可以对图像进行锐化滤波,又不降低图像的信噪比。采用模式识别的相关理论,基于隶属度和概率松弛技术对红外图... 锐化是图像增强巾一项关键性的技术,但如果图像中包含噪声,噪声也会囚为锐化而放大,最终导致信噪比的降低。探索了一种算法既可以对图像进行锐化滤波,又不降低图像的信噪比。采用模式识别的相关理论,基于隶属度和概率松弛技术对红外图像中由真实边缘和由各种噪声引起的亮度数值变化进行区分,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锐化处理。该算法不同于传统图像锐化算法只基于局部对比度的缺点,在图像锐化过程中考虑图像边缘和噪声的空间分布的差异,改善了传统边缘增强算法对噪声放大的缺点。实验数据表明,该锐化方法未引起信噪比的降低,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红外图像 锐化 隶属度 概率松弛技术
原文传递
三通道偏振成像系统及系统误差校正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季尔优 顾国华 +1 位作者 柏连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7,共6页
为了解决现有偏振成像系统难以满足目标检测和跟踪等实时图像处理领域的要求,提出一种实时三通道偏振成像系统,并对该系统存在的视场差异和非一致性误差提出了校正方法.该系统采用三个独立通道采集0°、60°和120°方向上... 为了解决现有偏振成像系统难以满足目标检测和跟踪等实时图像处理领域的要求,提出一种实时三通道偏振成像系统,并对该系统存在的视场差异和非一致性误差提出了校正方法.该系统采用三个独立通道采集0°、60°和120°方向上的偏振图像,针对三个独立通道之间存在的视场差异提出了采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配准法进行校正的方法;同时针对三个独立通道之间的灰度响应非一致性现象,根据积分球的退偏特性和探测器的线性响应模型,利用积分球产生完全非偏振光对灰度响应非一致性误差进行了校正.对比实验证明:1)本文提出的三通道偏振成像系统进行校正后的成像效果能够接近单通道偏振成像系统的水平;2)该系统能够在实时采集图像的同时,克服了多通道带来的偏振图像质量下降问题,提高了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 误差校正 图像配准 视场差异 非一致性校正 退偏 实时系统
下载PDF
改进的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JPDA)对红外目标与诱饵的辨别 被引量:11
17
作者 耿利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5-310,共6页
红外诱饵干扰作为常见的影响红外跟踪能力的干扰手段发展的越来越先进,如何有效的排除红外诱饵的干扰一直是红外目标跟踪的难题。文中在研究了红外目标与诱饵干扰的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将多目标跟踪策略应用于红外抗干扰跟踪中... 红外诱饵干扰作为常见的影响红外跟踪能力的干扰手段发展的越来越先进,如何有效的排除红外诱饵的干扰一直是红外目标跟踪的难题。文中在研究了红外目标与诱饵干扰的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将多目标跟踪策略应用于红外抗干扰跟踪中,建立了一种可以融合多个特征的改进型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的数据关联算法。最后,利用该算法对抗干扰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抗干扰手段相比,该数据关联方法对解决红外干扰形成的假目标、目标遮挡等红外目标识别的难题,不仅实时性好,而且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目标跟踪 红外诱饵 联合概率数据关联 目标识别
下载PDF
二维旋转平台下的相机参数标定 被引量:10
18
作者 顾国华 王佳节 +1 位作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90-1899,共10页
针对可旋转相机的参数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旋转平台的相机成像模型。首先,通过一对坐标系的变换与逆变换,将相机的旋转平移变换关系转换为二维旋转平台纯旋转关系;然后,借助旋转平台读数以及相机到旋转平台的固定变换关系,实现... 针对可旋转相机的参数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旋转平台的相机成像模型。首先,通过一对坐标系的变换与逆变换,将相机的旋转平移变换关系转换为二维旋转平台纯旋转关系;然后,借助旋转平台读数以及相机到旋转平台的固定变换关系,实现相机内参的精确标定以及任意位置间相机外参的相互转换;最后,利用标定出的相机与旋转平台间变换矩阵实现不同位置相机参数的转换。相比于传统固定相机的标定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标定获得的相机内参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而且能够标定出相机到旋转平台的变换矩阵,从而实现相机坐标系变换参数的精确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定模板图像数量相同时,与常用的张氏标定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标定获得的相机内参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棋盘格角点重投影坐标与实际拍摄图像中棋盘格角点坐标相对比,平均误差约为0.12pixel,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成像模型 旋转平台 参数标定
下载PDF
红外图像噪声滤波对比度增强算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白俊奇 +1 位作者 王娴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7-780,共4页
针对红外图像噪声大、对比度低的特点,在传统直方图均衡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像素邻域高斯分布特征,介绍了一种基于噪声滤波的对比度增强算法。首先,计算原始图像统计直方图;其次,对统计直方图进行噪声滤波;最后,利用构造的加权函数对直方... 针对红外图像噪声大、对比度低的特点,在传统直方图均衡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像素邻域高斯分布特征,介绍了一种基于噪声滤波的对比度增强算法。首先,计算原始图像统计直方图;其次,对统计直方图进行噪声滤波;最后,利用构造的加权函数对直方图间距进行均衡处理。改进的对比度增强算法避免了传统直方图均衡对灰度邻近、分布较少的灰度级进行合并,从而保留了图像细节信息。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增强图像对比度的同时,有效保留了局部细节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直方图 高斯分布 对比度
下载PDF
差分信号时刻鉴别法的脉冲激光测距技术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蔡贵霞 +2 位作者 杨锦清 张骏 高青松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124,共10页
高精度的脉冲激光测距系统一直都是激光测距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测距误差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激光测距精度的结果,利用差分信号时刻鉴别法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对差分时刻判别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对影响脉冲激光测距... 高精度的脉冲激光测距系统一直都是激光测距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测距误差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激光测距精度的结果,利用差分信号时刻鉴别法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对差分时刻判别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对影响脉冲激光测距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可以认为幅度时间游动效应和上升时间游动效应产生的时间晃动是影响测距精度最主要的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所设计的差分信号时刻鉴别电路能够有效提高测距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在实验测试中,差分信号时刻鉴别电路对70 m内不同距离的单次测距误差保持在9 mm以内,相比之下单端信号时刻鉴别电路的单次测距精度范围为[-12 mm,11 mm]。实验结果表明同单端信号单次测距误差相比,测距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该方法可以为现有的如何提高脉冲激光测距精度技术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测距 时刻鉴别电路 时间晃动误差 差分信号 双阈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