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与脑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焦明义 赵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99,共3页
随着近年来交通、建筑、体育等事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患者主要表现为由水肿、血肿等造成的颅内压异常升高导致脑实质损伤,并引起神经功能的损伤。而神经功能的损伤直接影响患者运动、语言、思维等功能,其中... 随着近年来交通、建筑、体育等事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患者主要表现为由水肿、血肿等造成的颅内压异常升高导致脑实质损伤,并引起神经功能的损伤。而神经功能的损伤直接影响患者运动、语言、思维等功能,其中以脑认知损伤表现最为常见,主要以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功能的障碍为主,使患者无法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认知功能损害 颅脑损伤 颅骨缺损 术后 神经功能 颅内压异常 主要表现 认知损伤
原文传递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及相关受体和配体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江 高永中 赵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75-678,共4页
目的 探索脑动静脉畸形 (CAVM)的形成、生长、破裂出血的机理 ,为临床治疗提供初步的形态学依据。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30例CAVM组织标本和 7例颞叶皮层正常血管组织标本的内皮细胞 (E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VEGF... 目的 探索脑动静脉畸形 (CAVM)的形成、生长、破裂出血的机理 ,为临床治疗提供初步的形态学依据。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30例CAVM组织标本和 7例颞叶皮层正常血管组织标本的内皮细胞 (E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VEGF受体 (Tie 1、Tie 2 )、Tie 2配体 (Ang 1、Ang 2 )的结合和表达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 结果 VEGF在CAVM的EC中表达阴性细胞数共 884个、弱阳性 1819个、阳性 42 4个 ,对照组阴性细胞数共 44 5个、弱阳性 2 9个、阳性 10个 ;Tie 1在CAVM的EC中表达阴性细胞数共 2 2 5 2个、弱阳性 6 2 6个、阳性 12个 ,对照组阴性细胞数共 42 1个、弱阳性 88个、阳性 6个 ;Tie 2在CAVM的EC中表达阴性细胞数共 6 83个、弱阳性 190 8个、阳性 5 88个 ,对照组阴性细胞数共 44 4个、弱阳性 6 4个、阳性 7个 ;Ang 1在CAVM的EC中表达阴性细胞数共 2 2 15个、弱阳性 2 0 9个、阳性 41个 ,对照组阴性细胞数共 487个、弱阳性 41个、阳性 9个 ;Ang 2在CAVM的EC中表达阴性细胞数共 95 6个、弱阳性 2 0 99个、阳性 135个 ,对照组阴性细胞数 475个、弱阳性 5 9个、阳性 9个。VEGF、Tie 2、Ang 2在CAVM的EC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0 1) ,Tie 1和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法 血管活性物质 脑血管畸形 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生成素表达与血管超微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明 魏学忠 +2 位作者 王晨 高永中 浦佩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9-690,T001,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及其与血管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脑组织和cAVM血管内皮细胞中Ang-1和Ang-2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畸形血管壁超微结构变...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及其与血管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脑组织和cAVM血管内皮细胞中Ang-1和Ang-2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畸形血管壁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仅表达较低水平的Ang-1和Ang-2,而cAVM及其周围小血管内皮细胞Ang-2表达显著增高(P<0.05)。畸形血管的内皮细胞间隙变宽,胞浆内线粒体丰富,核糖体及粗面内质网增多;平滑肌细胞和弹力纤维减少或消失,代之以大量的胶原组织沉积。结论 血管生成素表达可能参与cAVM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畸形血管的超微结构改变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生成素表达 血管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脑室内注射硝普钠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曹鹏 梁勇 +4 位作者 潘东升 赵明 谢鹏 郭学军 张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的研究脑室内注射硝普钠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1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分为硝普钠治疗组(105例)和常规治疗组(208例)。均在出血后3 d内行动脉瘤夹闭术,硝普钠治疗组术后予常规... 目的研究脑室内注射硝普钠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1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分为硝普钠治疗组(105例)和常规治疗组(208例)。均在出血后3 d内行动脉瘤夹闭术,硝普钠治疗组术后予常规治疗和脑室内注入硝普钠,而常规治疗组则仅予常规治疗。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术后1-7 d硝普钠治疗组病人大脑中动脉流速均显著降低(P<0.05)。硝普钠治疗组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14例(13.3%),继发性脑梗死7例(6.7%);常规治疗组发生DCVS 45例(21.6%),继发性脑梗死34例(16.3%);两组DCVS和继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差异显著(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内注入硝普钠能显著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副作用小,是一种治疗DCVS安全、有效的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血管痉挛 颅内 硝普钠
下载PDF
颅骨修补术后血管反应性与认知功能改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焦明义 盛建春 +3 位作者 赵明 郭学军 宋振全 梁国标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骨缺损修补对认知功能及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54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且欲行颅骨修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前1天及术后2周应用联合型...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骨缺损修补对认知功能及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54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且欲行颅骨修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前1天及术后2周应用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CRT)评价其认知功能,屏气试验评价CVR,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骨修补术后,患者在CRT6个单元的评定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比较修补术前、后患者患侧屏气指数(BHI)及总BHI,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BHI与CRT6个单元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颅骨修补术可明确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CVR,并且患者的认知水平随CVR的提高而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认知功能 屏气指数 血管反应性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灌注压监护与早期临床干预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明 宋振全 +2 位作者 高永中 浦佩玉 魏学忠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4-576,共3页
重型颅脑损伤的脑灌注压(c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监护和适时临床干预,对早期防治脑灌流量不足、缺血性脑损害及弥漫性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灌注压 临床干预 早期防治 颅脑损伤后 监护 弥漫性脑水肿 缺血性脑损害
原文传递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明 易红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 2005年第2期92-93,95,共3页
在分析网络化制造环境下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系统新需求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机械加工工序为控制对象的网络化制造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系统的功能和体系结构 ,并介绍了C/S模式的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网络化制造 机械加工 工质 体系结构 基础 质量控制系统 需求 环境 工序 C/S模式
下载PDF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医疗监护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汪丰 赵明 符志鹏 《中国医疗设备》 2008年第12期13-16,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医疗监护网络。采用CC2430芯片构成无线网络节点,完成测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并通过网络协调器、PC机和Internet网络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以心电信号测量为例,介绍了传感器节点设计及测量结果。该网...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医疗监护网络。采用CC2430芯片构成无线网络节点,完成测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并通过网络协调器、PC机和Internet网络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以心电信号测量为例,介绍了传感器节点设计及测量结果。该网络可以应用于家庭以及医院病房,构成远程的家庭、社区以及医院的医疗监护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 传感器 远程医疗 无线医疗监护
下载PDF
浙贝母挥发油提取工艺优选及抑菌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侯敏娜 成昕玥 +2 位作者 赵明 张静怡 刘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2,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浙贝母挥发油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考察影响提取工艺的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3个因素,以挥发油得率为响应值,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实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即料液比1︰13g/mL,超声时间25min、...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浙贝母挥发油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考察影响提取工艺的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3个因素,以挥发油得率为响应值,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实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即料液比1︰13g/mL,超声时间25min、超声温度54℃,在该条件下浙贝母挥发油的得率为0.912 7%,与理论值0.919 5%相差较小,说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浙贝母挥发油提取。同时采用纸片法,测试了该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活性强弱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挥发油 响应面法 纸片法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硬膜外血肿致硬脑膜静脉窦狭窄或闭塞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振全 潘冬生 +3 位作者 赵明 范涤 刘洋 王志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8-420,共3页
人脑的皮层静脉缺少中膜,而且没有静脉瓣,硬脑膜静脉窦一旦受压闭塞或血栓形成,将引起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逆流,导致广范静脉性脑梗死。颅脑外伤所致的硬膜外血肿可压迫硬脑膜静脉窦使其闭塞或形成血栓。其引发的症状较为隐匿且多... 人脑的皮层静脉缺少中膜,而且没有静脉瓣,硬脑膜静脉窦一旦受压闭塞或血栓形成,将引起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逆流,导致广范静脉性脑梗死。颅脑外伤所致的硬膜外血肿可压迫硬脑膜静脉窦使其闭塞或形成血栓。其引发的症状较为隐匿且多样,易被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静脉窦 硬膜外血肿 静脉瓣 外科治疗 闭塞 窦狭窄 静脉性脑梗死 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术中CT辅助下颈椎前路手术骨减压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冬生 宋振全 +2 位作者 赵明 刘强 张海松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 评估在颈椎前路固定手术中应用术中CT系统监测骨减压范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术中CT辅助下经颈椎前路固定手术治疗22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采用颈椎前路椎间... 目的 评估在颈椎前路固定手术中应用术中CT系统监测骨减压范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术中CT辅助下经颈椎前路固定手术治疗22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5例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手术在全身麻醉诱导后进行基准术中CT扫描,骨减压操作后进行第2次CT扫描并评估骨减压术的范围,如果骨减压不充分,给予追加减压手术并进行第3次CT扫描,直至减压满意为止.结果 22例患者中,13例患者术中CT评估第1次骨减压充分,未进行追加减压术;9例患者骨减压后术中CT发现减压不充分而进行了追加骨减压术,其中2例因骨减压不充分进行了第2次追加减压术.平均每例患者术中CT扫描2.59次,所有患者术中最后1次CT扫描均显示减压满意.术后随访3~7个月,术后1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恢复率为64%,较术前有显著提高.本组无一例因减压不充分而行2次翻修手术,未发生与术中CT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术中CT扫描不仅可以帮助术者及时了解骨减压的范围,并对骨减压不充分的病例立即进行术中充分减压,而且增强了颈椎前路手术的安全性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减压术 外科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现状与出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明 梁勤星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6-149,共4页
信贷期限偏短、存款结构严重失衡、贷款利率偏高、从业人员素质低、支农信贷总量偏少、贷款主体责任不明等 ,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的主要现状。其出路在于 :( 1)加强宏观管理 ,政府为支农信贷创造宽松的环境 ;( 2 )完善... 信贷期限偏短、存款结构严重失衡、贷款利率偏高、从业人员素质低、支农信贷总量偏少、贷款主体责任不明等 ,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的主要现状。其出路在于 :( 1)加强宏观管理 ,政府为支农信贷创造宽松的环境 ;( 2 )完善各级人民银行的再贷款管理职责 ;( 3)坚持市场定位 ,使农村信用社在改善支农信贷服务中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部欠发达地区 农村信用社 农业信贷 宏观管理 市场定位 贷款利率 贷款期限
原文传递
计算机与PLC串行通讯在自动循环送料小车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明 易红 《制造业自动化》 2002年第12期42-44,共3页
阐述了以PLC为核心的自动循环送料小车的电气控制系统,并采用上位计算机实现对其运行状态的通讯监测,对通讯协议和参数设置作详细说明。
关键词 计算机 PLC 串行通讯 自动循环 送料小车 可编程序控制器
下载PDF
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状态下硬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振全 赵明 +5 位作者 范涤 潘冬生 林军 许在华 梁勇 魏学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39-84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状态下硬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与血管超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选Wistar雄性大鼠24只(实验组12只;对照组12只),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端端吻合,同时结扎上矢状窦,建立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的动... 目的探讨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状态下硬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与血管超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选Wistar雄性大鼠24只(实验组12只;对照组12只),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端端吻合,同时结扎上矢状窦,建立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的动物模型;90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硬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的表达和血管生成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壁超微结构变化。结果B组的硬脑膜血管中VEGF仅呈微弱表达,其吸光度值(A)为2.12±0.59,A组硬脑膜中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吸光度值(A)为8.66±1.75,两者相比A组微血管生成数量显著增高(P<0.05);微血管密度(×200倍计数)B组为(2.25±0.23/0.74)mm2,A组为(8.66±1.75/0.74)mm2,两者相比A组微血管生成密度显著增高(P<0.05)。而且A组血管内皮细胞的间隙增宽,平滑肌数量减少,胶原组织增多。结论慢性静脉压增高状态下硬脑膜血管中VEGF表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 硬脑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达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行为护理及穴位疗法在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曲虹 李鉴峰 +4 位作者 赵明 赵丽萍 李晓红 王莹 李英妹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7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及穴位疗法在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后伴发顽固性呃逆的40例患者分为行为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护理及穴...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及穴位疗法在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后伴发顽固性呃逆的40例患者分为行为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护理及穴位疗法和常规护理的治疗效果,并讨论其临床意义.结果 行为护理组19例预后良好,1例中残.常规护理组16例预后良好,4例中残.行为护理组治疗效果及预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行为护理及穴位疗法,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为疾病的准确治疗及护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顽固性呃逆 护理
原文传递
吞咽功能训练结合认知训练对颅脑损伤后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瑛 赵明 +4 位作者 曲红 魏秀秀 栾相舒 刘宏哲 王坤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结合认知训练对颅脑损伤后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后球麻痹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损伤情况将其分为A组(真性球麻痹组,n=14)与B组(假性球麻痹组...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结合认知训练对颅脑损伤后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后球麻痹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损伤情况将其分为A组(真性球麻痹组,n=14)与B组(假性球麻痹组,n=26)。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性吞咽康复治疗,对合并有认知障碍的患者给予认知功能训练。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评分。结果治疗后4周,B组患者SSA、VFSS的改善程度均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结合认知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颅脑损伤后真、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对假性球麻痹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训练 认知训练 颅脑损伤 真性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下载PDF
动态联盟中盟员选择策略研究及其原型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明 易红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企业之间必须建立动态联盟,实现异地协同产品制造,才能抓住快速多变的市场机遇。本文论述了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动态联盟盟员选择的综合能力多专家评判模型,并对基于该模型的原型系统进行了论述,为盟员的合理选择提供了...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企业之间必须建立动态联盟,实现异地协同产品制造,才能抓住快速多变的市场机遇。本文论述了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动态联盟盟员选择的综合能力多专家评判模型,并对基于该模型的原型系统进行了论述,为盟员的合理选择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联盟 综合能力评判模型 原型系统
下载PDF
缺氧时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明 陈游力 +2 位作者 高永中 浦佩玉 魏学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6-418,i0013,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的人脑动静脉畸形(cAVM)血管内皮细胞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 基因表达。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对cAVM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中第 8因子相关抗原(FⅧ-RA)表达。选用RT-PCR技...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的人脑动静脉畸形(cAVM)血管内皮细胞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 基因表达。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对cAVM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中第 8因子相关抗原(FⅧ-RA)表达。选用RT-PCR技术观察静态和缺氧状态下(体积分数95%N2,5%CO2;2 h,4 h, 8 h)血管内皮细胞Tie2 mRNA表达,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每组细胞Tie2蛋白相对含量。结果培养的活细胞具有单层“卵石样”排列的典型特征,95%以上的细胞为FⅧ一RA阳性染色。血管内皮细胞Tie2 mRNA和蛋白表达在缺氧2h开始升高(P<0.05),并持续至缺氧8 h(P<0.05)。结论缺氧在基因转录水平诱导体外培养的 cAVM血管内皮细胞中Tie2表达,提示缺氧可能与cAVM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 受体
下载PDF
铁磁材料的逆磁致伸缩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文西芹 赵明 +1 位作者 杜玉玲 张永忠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了了解铁磁性材料的力学与磁学性能的耦合关系,通过实验测量了4种不同的铁磁性材料在不同扭矩作用下的磁通量关系曲线,并对出现的现象作了初步的分析,发现材料的磁特性与应力引起的磁畴变化有关,并对利用逆磁致伸缩效应进行扭矩测量... 为了了解铁磁性材料的力学与磁学性能的耦合关系,通过实验测量了4种不同的铁磁性材料在不同扭矩作用下的磁通量关系曲线,并对出现的现象作了初步的分析,发现材料的磁特性与应力引起的磁畴变化有关,并对利用逆磁致伸缩效应进行扭矩测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材料 逆磁致伸缩效应 扭矩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血管生成因子在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明 陈游力 +3 位作者 宋振全 高永中 浦佩玉 魏学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75,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1999-08/2001-05手术切除的完整脑动静脉畸形新鲜标本47例(SpetzlerⅠ~Ⅴ级),其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者28例,癫痫5例,头痛7例,局灶性... 目的:观察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1999-08/2001-05手术切除的完整脑动静脉畸形新鲜标本47例(SpetzlerⅠ~Ⅴ级),其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者28例,癫痫5例,头痛7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7例;另取外伤内减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8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动静脉血管畸形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Tie受体、血管生成素1、血管生成素2、原癌基因c-my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脑动静脉血管畸形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极低水平的Tie受体1和血管生成素1,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Tie受体2、血管生成素2、c-my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上调,并随脑动静脉血管畸形的Spetzler-Martin分级升高而递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c-my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呈正相关(r=0.728~0.916,P<0.05)。出血组较未出血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管生成因子表达与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发展扩大和破裂出血有重要关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能通过上调c-myc表达而发挥促血管生成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血管生成因子 原癌基因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