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煜楠 杨发达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799-802,共4页
目的研究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对溶血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取未溶血标本的血清进行相关的生化项目检验,然后通过搅拌使标本发生轻度溶血、重度溶血,并分离出溶血标本的血清进... 目的研究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对溶血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取未溶血标本的血清进行相关的生化项目检验,然后通过搅拌使标本发生轻度溶血、重度溶血,并分离出溶血标本的血清进行相同的生化项目检验,对未溶血、轻度溶血及重度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度溶血标本对ALT、AST、TP、AMY、ALP、LDH、CK、CK-MB、HBDH、UREA、GLU、CRE、UA、LDHC、IP、Fe、Mg、Zn、K、Na、Cl的检验结果产生显著性的影响;标本重度溶血时,除对轻度溶血产生显著性影响的项目外,还对ALB、HDLC、APOA1、Ca、IgG的检验结果也产生显著性影响。结论标本溶血对大部分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可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但在分析溶血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时,无论是检验人员还是临床医生均应将该项目的统计学结果、实验允许误差、医学决定水平结合起来分析,同时以本单位实验室公布的受影响的实验项目为参考背景,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溶血标本的检测结果,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提供正确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 溶血 生化 检测
原文传递
HPV亚型与TCT筛查结果的相关性及两者联合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静敏 +2 位作者 符丹雪 延润 陈平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3482-3485,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分布情况的筛查,并用不同方法学对宫颈癌筛查进行评价,优化出最佳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HPV导流杂交分型等方法对宫颈刷出物进行检验,对2013年1月至2...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分布情况的筛查,并用不同方法学对宫颈癌筛查进行评价,优化出最佳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HPV导流杂交分型等方法对宫颈刷出物进行检验,对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的宫颈癌筛查资料及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妇科门诊病人的宫颈癌筛查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 411例次HPV亚型中构成比占前10位的亚型分别是:52、16、58、53、39、81、18、51、33、66型;在294标本中,同一标本中检出单一HPV型别的为198例(67.35%),检出2个亚型的67例(22.79%),检出3个型别的20例(6.80%),检出3个以上亚型的9例(3.06%);对5 222例筛查标本用TCT进行细胞形态学的筛查,其阳性率仅有2.53%。对10 560例标本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HPV分型检验,其阳性率达17.82%;在402例上皮细胞病变的病例中检出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12+2)型HPV亚型合计324例,占总阳性病例的80.59%(324/402),如除去81、6、11三个低危型共计43例,其阳性率可达90.25%(324/359)。如将45型换成53型统计,则检出病例数为353例,占总阳性病例的91.79%(353/402)。除去3个低危型,阳性率可达98.33%(353/359)。结论 HPV核酸检验对宫颈癌的筛查效率高于TCT。特别是采用合适HPV亚型组合的多重PCR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具有筛查敏感性高,操作简便,筛查成本低等优点,不失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亚型 多重PCR 液基薄层细胞学 宫颈癌筛查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标本中衣原体、支原体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马燕霖 薛燕 《广州医药》 2001年第5期64-65,共2页
用免疫胶体金法、培养法对男、女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分别作衣原体(Ct)、支原体及支原体耐药性检测。衣原体在男性标本的阳性率为7.1%,女性标本阳性率为15.2%;支原体在男性标本的阳性率为18.15%,女性标本的阳性率为... 用免疫胶体金法、培养法对男、女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分别作衣原体(Ct)、支原体及支原体耐药性检测。衣原体在男性标本的阳性率为7.1%,女性标本阳性率为15.2%;支原体在男性标本的阳性率为18.15%,女性标本的阳性率为34.4%。女。陕标本在衣原体、支原体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男性标本。解服支原体(UU)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人型支原体(MH),UU与MH在耐药性方面也有显著性的不同。衣原体与支原体的混合感染率也高达10.1%。所以泌尿生殖道标本有必要同时进行Ct、UU、MH的检测,对泌尿生殖道炎的诊断、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支原体 耐药性 泌尿生殖道感染
下载PDF
23种常用生化试剂交叉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倩婷 +1 位作者 吕伟标 唐跃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9期1612-1613,1615,共3页
目的探讨23种常用生化试剂在使用时存在的交叉污染情况。方法把23种常用生化试剂分别当标本进行23个项目的检测,筛查出某些试剂对某个项目的污染,基于基质效应,进一步将1例混合血清分为2例,1例加等量生理盐水,另1例加等量试剂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23种常用生化试剂在使用时存在的交叉污染情况。方法把23种常用生化试剂分别当标本进行23个项目的检测,筛查出某些试剂对某个项目的污染,基于基质效应,进一步将1例混合血清分为2例,1例加等量生理盐水,另1例加等量试剂进行检测,从而确定交叉污染存在的情况。结果在常用的23种试剂中,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汁酸(TB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P)、镁(MG)、肌酐(CREA)、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分别受到不同试剂、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在常用的生化试剂中,有相当部分的试剂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污染情况,因此,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时,应注意项目间的合理设置,以减少交叉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试剂 污染 情况调查
下载PDF
常用生化试剂间交叉污染调查及测试顺序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吕伟标 黄倩婷 +2 位作者 唐跃华 冯雪仪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23种常用生化试剂间在使用时存在的交叉污染情况和设置合理的测试项目排序表。方法 23种常用生化试剂各取两份(试剂1和试剂2),分别当标本进行23个项目的检测,筛查出某些试剂对某个项目存在污染,基于基质效应,进一步用一份混合... 目的探讨23种常用生化试剂间在使用时存在的交叉污染情况和设置合理的测试项目排序表。方法 23种常用生化试剂各取两份(试剂1和试剂2),分别当标本进行23个项目的检测,筛查出某些试剂对某个项目存在污染,基于基质效应,进一步用一份混合血清均分为两份,一份加等量生理盐水,另一份加等量试剂进行检测,从而确定交叉污染存在的情况,并根据存在的交叉污染情况设置出合理的测试项目排序表。结果通过实验发现,在常用的23种试剂中,ALT、AST、TP、ALB、TBA、CK、CK-MB、P、Mg、CREA、UA分别受到不同试剂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在常用的生化试剂中,有相当部分的试剂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污染情况,因此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时,应注意项目间的合理设置,以减少交叉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试剂 污染 测试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检测标本的相关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发达 +1 位作者 谭桂彩 谢煜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639-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不同保存温度等标本相关因素与全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检测的相关性,确定G6PD活性检测的标本最适条件。方法采集血液标本20例、分别用枸橼酸葡萄糖(ACD)、枸橼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_2)3种抗凝...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不同保存温度等标本相关因素与全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检测的相关性,确定G6PD活性检测的标本最适条件。方法采集血液标本20例、分别用枸橼酸葡萄糖(ACD)、枸橼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_2)3种抗凝剂抗凝,测定其G6PD活性及G6PD活性浓度;同一例血标本用ACD、枸橼酸钠和EDTA-K_2抗凝剂分别抗凝,分成2~8℃保存组及常温保存组,分别在第1~34天测定其G6PD活性浓度。结果 ACD、枸橼酸钠和EDTA-K_2 3种不同抗凝剂抗凝全血标本测得的G6PD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6PD酶活性浓度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抗凝剂的标本在2~8℃保存条件下34 d内测得的G6PD活性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在常温保存条件下,34 d内测得的G6PD活性浓度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枸橼酸钠和EDTA-K_2 3种抗凝剂抗凝全血标本用于G6PD活性浓度检测时,其检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2~8℃保存条件下,3种抗凝剂抗凝全血标本用于G6PD活性浓度检测可保存3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磷酸脱氢酶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温度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浓度检测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发达 +1 位作者 谭桂彩 孙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可自动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血红蛋白(Hb)中活性的方法。方法用自配的检测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抗凝血标本的G-6-PD活性,同时检测Hb浓度,并计算出G-6-PD在Hb中的活性浓度(U/gH...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可自动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血红蛋白(Hb)中活性的方法。方法用自配的检测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抗凝血标本的G-6-PD活性,同时检测Hb浓度,并计算出G-6-PD在Hb中的活性浓度(U/gHb),对同一标本用简易快速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6-GP比值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G-6-PD活性浓度的参考范围为≥5.0U/gHb,G-6-PD活性浓度检测法与G-6-P/6-GP比值法及简易快速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检测法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G-6-PD活性浓度检测法可用不洗涤红细胞,其检测试剂及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制备溶血液时吸样量从7~13μl的G-6-PD活性浓度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用酸性枸橼酸右旋糖(ACD)抗凝全血比用压积红细胞检测G-6-PD活性浓度的结果高。结论G-6-PD活性浓度检测法是一种简单、快速、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磷酸脱氢酶 血红蛋白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下载PDF
因钩状效应导致HIV抗体检测假阴性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何盛 +3 位作者 唐新春 杨发达 薛燕 马燕霖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1期60-60,62,共2页
关键词 HIV抗体检测 钩状效应 假阴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双抗原夹心法 抗体浓度 被检样品 测定结果 复合物
下载PDF
煨葛根茯苓汤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分泌型IgA的影响以及对心肌损害的保护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学文 周欣 +2 位作者 吴淑莲 潘佩光 《中医儿科杂志》 2006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煨葛根茯苓汤对小儿轮状病毒(RV)肠炎肠道分泌型IgA(sIgA)的影响以及对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分时段检测35例经煨葛根茯苓汤治疗的RV肠炎患儿的肠道sIgA含量及血清心肌酶含量,并与未经煨葛根茯苓汤治疗的30例同期患儿的检... 目的:探讨煨葛根茯苓汤对小儿轮状病毒(RV)肠炎肠道分泌型IgA(sIgA)的影响以及对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分时段检测35例经煨葛根茯苓汤治疗的RV肠炎患儿的肠道sIgA含量及血清心肌酶含量,并与未经煨葛根茯苓汤治疗的30例同期患儿的检验结果相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第3d治疗组AST、LDH检测值明显降低(P<0.05),而CK、CK-MB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第5d治疗组各项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第7d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已基本正常,对照组仅CK-MB检测值基本正常。大便sIgA测定显示,治疗组第5d和第7d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煨葛根茯苓汤能促进心肌酶的恢复,减轻RV感染导致的心肌损害;能激发肠道组织产生更多的sIgA,加快清除病毒,起到保护脏器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煨葛根茯苓汤 轮状病毒肠炎 分泌型sIgA 心肌酶
下载PDF
肾功能和心功能联合检测在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倩婷 吕伟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肾功能和心功能联合检测在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0例窒息新生儿和20例正常对照新生儿的肾功能:BUN、Crea、CYS-C和心功能:CK、CK-MB、AST、LDH、α-HBDH的浓度。结果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功能... 目的探讨肾功能和心功能联合检测在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0例窒息新生儿和20例正常对照新生儿的肾功能:BUN、Crea、CYS-C和心功能:CK、CK-MB、AST、LDH、α-HBDH的浓度。结果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功能和心功能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比较,BUN、Crea、CYs-C、CK-M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肾脏和心脏等脏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联合检测肾功能和心功能对于早期诊断肾脏和心脏损害的程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心功能 新生儿 窒息
下载PDF
溶血液标本制备后的放置时间对G6PD酶活性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发达 +1 位作者 谢煜楠 冯文宇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7年第3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酶动力学法测定G6PD酶活性时溶血液标本制备后的放置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为该方法操用规程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取18份全血标本制备成溶血液后立即上生化分析仪上测定G6PD活性,每间隔20分钟测一次,共测定四次,以每次测得的结果... 目的研究酶动力学法测定G6PD酶活性时溶血液标本制备后的放置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为该方法操用规程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取18份全血标本制备成溶血液后立即上生化分析仪上测定G6PD活性,每间隔20分钟测一次,共测定四次,以每次测得的结果为一组,分成四组数据。结果第一组测定的酶活性最高,酶活性依次降低,经F检验,四组结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溶血液标本制定后,G6PD活性呈明显的逐渐下降趋势,在进行G6PD酶活性测定时,溶血液标本制备后应立即进行检验,每批制备的标本数以不超过10个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6PD活性 溶血液制备 放置时间
下载PDF
贮存温度波动与冰冻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交 夏传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5期1224-1225,1227,共3页
目的探讨冰冻血小板保存温度波动与冰冻血小板不可逆聚集情况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2008年共1 842袋冰冻血小板在保存期间不同温度波动范围与融化后发生血小板不可逆聚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冰冻血小板保存温度分别在-80~-6... 目的探讨冰冻血小板保存温度波动与冰冻血小板不可逆聚集情况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2008年共1 842袋冰冻血小板在保存期间不同温度波动范围与融化后发生血小板不可逆聚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冰冻血小板保存温度分别在-80~-60℃和-80~-50℃范围波动,冰冻血小板融化复苏后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发生率分别为6.39%和31.21%,保存温度在-80~-70℃范围波动的对照组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发生率为2.25%,前两种保存温度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存温度在-80~-50℃范围波动,手采和单采两种冰冻血小板融化复苏后,单采冰冻血小板不可逆聚集的发生率为72.97%,手采冰冻血小板不可逆聚集为18.33%,二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3,P<0.01);保存温度在-80~-60℃范围波动,单采与手采两种冰冻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05)。结论当冰冻血小板保存温度分别在-80~-60℃和-80~-50℃波动时,融化复苏后血小板不可逆聚集有较高的发生率,在-80~-70℃范围波动时,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发生率较低。-80~-70℃的温度范围可以作为目前采供血机构保存冰冻血小板选择温度条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温度 血小板聚集 低温保存
下载PDF
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G6PD的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威 朱丽敏 《现代医药卫生》 2001年第8期656-657,共2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G6PD的可能性。方法:用元生分光光度法G6PD检测试剂在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上对 218例标本进行 G6PD的自动化检测。结果:正常人G6PDx=0.85U/gHb,SD=0.231,...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G6PD的可能性。方法:用元生分光光度法G6PD检测试剂在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上对 218例标本进行 G6PD的自动化检测。结果:正常人G6PDx=0.85U/gHb,SD=0.231,13例 G6PD缺乏患者的 G6PD活性均低于0.39U/gHb。结论: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以准确而方便检测G6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6PD 自动生化分析 诊断 活性
下载PDF
20种生化试剂对生化仪测定肌酐、尿酸结果的影响及排除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伟标 冯雪仪 +1 位作者 黄倩婷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9-100,104,共3页
目的:探讨20种常用生化试剂对测定:肌酐(CREA)、尿酸(UA)时产生交叉污染的项目及避免方法。方法:把20种常用生化试剂分别当标本进行CREA、UA两个项目的检测,筛查出对其检测存在污染的试剂,基于基质效应,进一步把一份混合血清分两份,一... 目的:探讨20种常用生化试剂对测定:肌酐(CREA)、尿酸(UA)时产生交叉污染的项目及避免方法。方法:把20种常用生化试剂分别当标本进行CREA、UA两个项目的检测,筛查出对其检测存在污染的试剂,基于基质效应,进一步把一份混合血清分两份,一份加等量生理盐水,另一份加等量试剂当标本进行检测,确定交叉污染的情况。结果:谷丙转氨酶试剂1、谷草转氨酶试剂11、碱性磷酸酶试剂1、钙试剂、尿素氮试剂1、甘油三酯试剂1对肌酐,谷丙转氨酶试剂1、谷草转氨酶试剂、R-谷氨酰转移酶试剂1、尿素氮试剂2、肌酸激酶试剂1、磷试剂对尿酸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20中生化试剂中,有相当部分的试剂间对CREA、UA这两项目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污染情况,因此,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时,应注意项目分析顺序和试剂针特殊清洗程序的建立以避免交叉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仪 肾功能 污染 测定
下载PDF
多规则控制方法在实验室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交 夏传友 +3 位作者 刘志泉 冼世安 龙展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1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12.5s/40.6s/8^x-/21.6s和13s/4ls/10^x-/22。两种多规则控制方法的实用性及性能,以提高误差的检出能力。方法应用常用的13。/4I,/10‘/22。多规则控制方法和修改的12.5~/40.6B/8。/21.6。多规则控制方法... 目的探讨12.5s/40.6s/8^x-/21.6s和13s/4ls/10^x-/22。两种多规则控制方法的实用性及性能,以提高误差的检出能力。方法应用常用的13。/4I,/10‘/22。多规则控制方法和修改的12.5~/40.6B/8。/21.6。多规则控制方法分别对tiBsAg、HCV抗体、H/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四项ELISA试验获得的控制数据进行检验,比较两种多规则控制方法对四项El。ISA试验的误差检出概率。结果12.5/40.6s/8。/2l-6g多规则控制方法对HBsAg、HCV抗体、HIV抗体、TP抗体四项ELISA试验的误差检出概率分别为7.69%、4.54%、8.33%、9.04%;135/4t,/10^x-/22g多规则控制方法的误差检出概率分别为0、0、2.38%、4.22%。结论变异系数小于15%时,12.5s/40瓜/8’/2I幽多规则控制方法的误差检出概率高于13s/4Is/10^x-/22s多规则控制方法,可用于误差较小时需较高的误差检出概率的质控情况;变异系数大于15%时,两种多规则控制方法的误差检出概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gard多规则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TOP2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发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59-1961,1964,共4页
目的检测TOP2A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及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OP2A在蛋白及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TOP2A蛋... 目的检测TOP2A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及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OP2A在蛋白及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TOP2A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高于原发灶及相应正常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TOP2A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癌组织与相应的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其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也无显著性(P>0.05),在mRNA水平的检测也得到了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的结论。结论 TOP2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关系较密切,其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结直肠癌的转移潜能,检测TOP2A蛋白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过程中的一种较有价值的病理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TOP2A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溶血血清标本中血红蛋白浓度自动化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发达 +1 位作者 谭桂彩 李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5期1537-1538,154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溶血血清标本中血红蛋白浓度的自动化分析方法。方法利用血红蛋白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特性,根据四甲基联苯胺(TMB)的呈色原理,用以TMB为色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的剩余A液(含过氧化氢)、B液(含TMB)作为...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溶血血清标本中血红蛋白浓度的自动化分析方法。方法利用血红蛋白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特性,根据四甲基联苯胺(TMB)的呈色原理,用以TMB为色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的剩余A液(含过氧化氢)、B液(含TMB)作为显色剂,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血红蛋白的浓度呈正比,在660nm的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的变化,进而计算出血红蛋白的浓度。并确定此法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回收率及其干扰情况。结果该法测定3个不同溶血程度的血清标本的血红蛋白浓度,其批内平均CV值为1.96%,批间平均CV值为3.29%;当血红蛋白浓度为1~25g/L时,其相关系数(r)=0.999;3个不同溶血程度的血清标本其血红蛋白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101.59%;终浓度为134μmol/L的胆红素标准液对3个样本的血红蛋白浓度检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34%,三酰甘油为5.08mmol/L的脂血标本对3个样本的血红蛋白浓度检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68%。结论本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结果准确,抗干扰能力强,可用于自动化分析,试剂无致癌作用、成本低、来源广,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溶血 自动化
下载PDF
ACL-8000血凝仪两种测定纤维蛋白原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春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3期1735-1736,共2页
目的两种方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g),即Von Clauss法和PT演算法,比较两者差异性,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 ACL-8000血凝仪的Von Clauss法和PT演算法分别检测不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患者血浆。结果当患者Fg含量在2~4g/L之间时,两种方法的测定结... 目的两种方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g),即Von Clauss法和PT演算法,比较两者差异性,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 ACL-8000血凝仪的Von Clauss法和PT演算法分别检测不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患者血浆。结果当患者Fg含量在2~4g/L之间时,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Fg含量大于4g/L时,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Fg在2~4g/L之间时,可以使用PT-der法替代Von Clauss法检测Fg;患者Fg大于4.00g/L时,不能用PT-der法替代Von Clauss法,PT在大于或等于48s时不能用演算法检测纤维蛋白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生物学鉴定法 克劳斯法 PT演算法
下载PDF
不同溶血方法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发达 +2 位作者 谢煜楠 孙威 梁睿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溶血方式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溶血方式处理标本后立即上机测定G6PD活性,并每隔10 min测定1次,共测定5次,计算在放置过程中G6PD活性的下降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6PD活性下降率与皂素、十六... 目的探讨溶血方式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溶血方式处理标本后立即上机测定G6PD活性,并每隔10 min测定1次,共测定5次,计算在放置过程中G6PD活性的下降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6PD活性下降率与皂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浓度呈正相关,皂素的最低溶血浓度为0.0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0.006%;0.03%皂素-CPDA、0.02%皂素-CPDA、0.03%皂素-生理盐水、纯净水、0.006%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PDA、0.006%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生理盐水、冻溶-CPDA、试剂盒配套溶血剂共8种溶血方式G6PD活性下降率分别为6.2%、2.9%、8.68%、9.94%、5.9%、8.93%、3.76%、10.58。结论 0.02%皂素-CPDA、冻溶-CPDA 2种溶血方式能较好地维持G6P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 放置时间
下载PDF
2-巯基乙醇灭活血型IgM抗体的灭活时间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伟婷 +1 位作者 居新春 杨发达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06X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在一定浓度条件下,2-巯基乙醇(2-met)灭活血型IgM抗体的最佳时间。方法对含IgG、IgM血型抗体,仅含IgM血型抗体的血清标本采用不同时间进行灭活,并测定其灭活效果。结果在灭活仅含天然血型IgM抗体,且盐水效价在1:128的血... 目的研究在一定浓度条件下,2-巯基乙醇(2-met)灭活血型IgM抗体的最佳时间。方法对含IgG、IgM血型抗体,仅含IgM血型抗体的血清标本采用不同时间进行灭活,并测定其灭活效果。结果在灭活仅含天然血型IgM抗体,且盐水效价在1:128的血清时,灭活40min可见微弱的盐水凝集,灭活50min、60min均无凝集发生;在灭活含IgG、IgM血型抗体的血清时,灭活50min、60min后,在盐水介质下无凝集发生,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及凝聚胺试验均可发生凝集。结论用2-met灭活血型抗体的最佳灭活时间是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乙醇 灭活时间 IGM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