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及预后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姚智渊 +10 位作者 王铁华 刘壮 李昂 王书鹏 李刚 边伟帅 陈炜 易亮 杨志旭 陶立元 朱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73-779,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及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地区5家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的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创伤、肺炎、误吸、大...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及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地区5家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的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创伤、肺炎、误吸、大量输血、菌血症、肺挫伤患者。各中心研究人员按照统一的病例报告表格记录患者24 h内人口学、既往史、全身状况、原发病、病情严重程度等。根据入ICU当日诊断分为ARDS组和重症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COX回归方法分析ARDS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两组患者28 d生存曲线。结果入选343例患者中,ARDS组163例中失访2例,死亡49例;重症对照组180例中失访1例,死亡34例;ARDS组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重症对照组〔30.43%(49/161)比18.99%(34/179),χ2=6.013,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误吸〔优势比(OR)=6.390,95%可信区间(95%CI)=2.046~19.953,P=0.001〕、有酗酒史(OR=4.854,95%CI=1.730~13.617,P=0.003)、脓毒症(OR=2.859,95%CI=1.507~5.425,P=0.001)、肺炎(OR=2.822,95%CI=1.640~4.855,P<0.00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OR=1.050,95%CI=1.007~1.094,P=0.022)能够增加ARDS发生的风险;重症患者一旦呼吸频率>30次/min(OR=3.305,95%CI=1.910~5.721,P<0.001)、心率>100次/min(OR=2.101,95%CI=1.048~4.213,P=0.037)高度提示ARDS的发生;ARDS患者血肌酐>176.8μmol/L的比例较重症患者低(OR=0.387,95%CI=0.205~0.733, P=0.0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和感染性休克能够增加ARDS患者28 d死亡的风险〔年龄:相对危险度(HR)=1.040,95%CI=1.018~1.064,P<0.001;感染性休克:HR=3.209,95%CI=1.676~6.146, P<0.001〕。Kaplan-Meier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发生危险因素 预后危险因素 病死率
原文传递
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许媛 何伟 +4 位作者 罗涛 周华 李彤 侯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观察消化道大手术后及其他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 ,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5 9例收住 SICU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病人 ,根据所患疾病分为单纯消化道手术组 (41例 )与重症组 (外科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ARDS及... 目的 :观察消化道大手术后及其他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 ,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5 9例收住 SICU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病人 ,根据所患疾病分为单纯消化道手术组 (41例 )与重症组 (外科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ARDS及伴有 MODS等 18例 )。观察肠道喂养量、输注速度、EN天数、血清白蛋白及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 结果 :单纯手术组对术后早期 EN耐受较好 ,3天达到足量 (10 4.6 k J/ kg· d- 1 ) ;两组在输注速度、最大耐受量、腹泻、腹胀等并发症方面均有明显不同。重症组肠内营养液输注速度、最大维持量等均低于手术组 ,EN天数、腹泻、腹胀的发生率高于手术组 ;腹泻发生与 Alb水平呈负相关 ,与 APACHE 、输注速度呈正相关。 结论 :肠内营养相关的胃肠道并发症与疾病状态及其严重程度、肠内营养输注速度与用量、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因素相关。重症组胃肠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而且许多病人不能过渡到 TEN,而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胃肠道相关并发症 重症病人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程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阴赪宏 +2 位作者 文艳 吕旌乔 王谊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对61例MODS患者(其中感染组40例,非感染组21例)采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 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和...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对61例MODS患者(其中感染组40例,非感染组21例)采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 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和Marshall评分,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 析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ODS患者血清PCT水平呈不同程度升高;感染组血 清PCT[13.01(2.73,64.79)μg/L]、APACHEⅡ评分[(17.50±5.35)分]与Marshall评分[(6.38±2.46)分] 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50(0,2.98)μg/L、(14.67±3.01)分和(4.62±2.01)分,P<0.05或P<0.0013;感染组 与非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不相关(r=0.175,P=0.281;r=0.071,P=0.759),全部 MIDDS患者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也无明显相关性(r=0.229,P=0.076);全部MODS患者血清 PCT水平与Marshall评分显著相关(r=0.514,P<0.001),但感染组的r值更高(r=0.535,P<0.001),非感 染组血清PCT水平与Marshall评分不相关(r=0.003,P=0.991)。结论 检测血清PCT对判断感染导致的 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生理学 Marshall评分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斌 郑亚安 +1 位作者 郭治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与疾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选91例脓毒症患者,入院24 h、72 h后监测血小板相关参数值的变化,记录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疾病、APACHEⅡ评分和后期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28 d内生存...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与疾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选91例脓毒症患者,入院24 h、72 h后监测血小板相关参数值的变化,记录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疾病、APACHEⅡ评分和后期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28 d内生存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非重症脓毒症患者与严重脓毒症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值变化的差异性、以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值与预后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各血小板相关参数指标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预后的判断能力.结果 严重脓毒症组与非重症脓毒症组入院24 h和72 h后PLT记数之比分别为(166.34±58.27)×109 L-1: (198.57±65.82)×109 L-1(P=0.02)、(138.85±53.31)×109 L-1: (173.79±67.48)×109 L-1(P=0.00),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之比分别为(13.84±2.46)%vs.(12.73±1.72)% (P=0.01)、(16.07±2.87)%:(13.86±2.31)% (P=0.00),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之比分别为(10.17±1.82) fl:(9.32±1.34)n(P=0.01)、(11.49±1.53) fl:(10.37±1.24)fl(P=0.00);其预后(死亡)与入院24 h内的PDW、MPV正相关,与PLT记数负相关(rPDW=0.51,rMPv=0.53,rPLT=0.61,P<0.05);这种相关性在入院72 h后更为明显(rPDW=0.68,rMPV=0.67,rPLT=-0.71,P<0.01);其中入院72 h后的血小板参数曲线下面积分别是:PLT记数面积为0.95,PDW面积为0.934,MPV面积为0.93,均显著高于入院24 h内的PLT记数面积(0.88)、PDW面积(0.82)和MPV面积(0.84),入院72 h后的血小板记数判断死亡预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24%和80.3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与病情严重性相关,入院72h后的PLT记数可能对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细胞参数 疾病严重程度 预后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建娟 +4 位作者 吕旌乔 朱曦 么改琦 王超 阴赪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2-725,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出的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1998年5月-2003年4月北京地区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ICU中收治的年龄>12岁、持续ICU...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出的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1998年5月-2003年4月北京地区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ICU中收治的年龄>12岁、持续ICU治疗超过24h的ARDS患者。结果 8482例患者中383例发生ARDS(4.5%),其中肺源性97例、肺外源性286例。脓毒症(21.7%)、肺炎(16.2%)、大手术(13.1%)、重症胰腺炎(12.8%)及严重创伤(10.7%)为ARDS最常见的原发病。ARDS总病死率52.0%,以APACHEⅡ评分对病死率进行调整,调整后5年间病死率无显著变化(P=0.085)。多因素分析显示,ARDS死亡危险因素有年龄、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及住院时间。脓毒性休克(36.2%)与心功能衰竭(20.6%)是ARDS主要死亡原因,仅14.6%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ARDS是北京地区ICU中的常见危重症,死亡率仍较高,且近年来未下降。脓毒性休克与心功能衰竭是ARDS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阴赪宏 +2 位作者 孙丕东 汪宗昱 李宏亮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变化,以指导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ICU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检测,按NCCLS200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年中分离...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变化,以指导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ICU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检测,按NCCLS200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年中分离出245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不动杆菌(48.2%)和铜绿假单胞(11.0%)为主的非发酵菌占65.3%,74.5%来自痰液标本。亚胺培南的总敏感率最高(93.9%),对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的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多数为44%~68%,对其他抗菌药高度耐药;头孢他啶和复方磺胺甲嘿唑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敏感率高达73.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分别占26.3%和32.3%;产酶菌株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产酶菌株,对亚胺培南无耐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产ESBLs菌株抗菌活性明显强于其他头孢菌素。结论非发酵菌在从ICU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占有较高比例,亚胺培南对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的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他抗菌药物抗菌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下载PDF
2003-2007年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的变迁与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2
7
作者 阴赪宏 +4 位作者 朱曦 么改琦 薄世宁 汪宗昱 刘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调查近5年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ICU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检测,并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分... 目的调查近5年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ICU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检测,并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5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占前3位的为不动杆菌属39.1%、铜绿假单胞菌20.9%及大肠埃希菌14.7%;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3.7%、28.3%和42.9%;近2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明显升高(58.0%);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亚胺培南对其他革兰阴性杆菌保持强大的抗菌活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仍最低19.4%;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50.0%,对其他抗菌药物高度耐药,5年中耐药率无明显变化。结论非发酵菌在ICU革兰阴性杆菌中占有较高比例,亚胺培南(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下载PDF
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华 许媛 +3 位作者 侯静 罗涛 李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0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与中心静脉插管感染发生相关的主要因素。 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1994 年1 月~1998 年12月间外科ICU(SICU)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CRS)的发生情况,共插管475 根,11 根(2.32% )伴有明确CRS,多发生于插管后第2~7天,而不同插管... 目的:探讨与中心静脉插管感染发生相关的主要因素。 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1994 年1 月~1998 年12月间外科ICU(SICU)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CRS)的发生情况,共插管475 根,11 根(2.32% )伴有明确CRS,多发生于插管后第2~7天,而不同插管位置CRS发生无差异。检出主要致病菌有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和不动杆菌。 结论: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旁路或三通输液、给药是造成CRS发生的主要因素,存在其他感染灶、胸腹壁的清洁程度和自身免疫状况亦与CRS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无论何种致病菌导致的CRS,均应先拔除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插管 感染 相关性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咪唑安定对重度OSAS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的镇静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侯静 +3 位作者 何伟 周华 李彤 许元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年第5期286-288,共3页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术后带气管插管期间的镇静效果及其应用安全性。方法 :重度 OSAS患者 32例 ,全部行 UPPP手术 ,术后带经鼻气管插管 ,给予咪唑安定镇静 ,对用药前、用药期间、拔除气管插管...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术后带气管插管期间的镇静效果及其应用安全性。方法 :重度 OSAS患者 32例 ,全部行 UPPP手术 ,术后带经鼻气管插管 ,给予咪唑安定镇静 ,对用药前、用药期间、拔除气管插管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 O2 及血气分析监测。结果 :使用咪唑安定 1小时以后至拔管 ,MAP、RR均明显低于使用前 (P <0 .0 5 ) ,使用咪唑安定 1小时、6小时 Sp O2 显著提高 (P <0 .0 5 )、p H调整至正常范围 ,而 PO2 和PCO2 无明显变化。结论 :重度 OSAS患者术后带气管插管期间使用咪唑安定作为镇静剂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带气管插管 镇静 睡眠无呼吸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重度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强 朱曦 +2 位作者 幺改琦 伊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9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导致急性重度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78例急性重度颈脊髓损伤(ASIA A级和ASIA B级)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于受伤后30天内死亡分为早期死亡组和早期存活组。分析患者年龄、... 目的探讨导致急性重度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78例急性重度颈脊髓损伤(ASIA A级和ASIA B级)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于受伤后30天内死亡分为早期死亡组和早期存活组。分析患者年龄、损伤节段、损伤至入院时间、减压内固定手术、损伤至手术时间、神经源性休克、中枢性高热、低钠血症、血白蛋白、血淋巴细胞百分比、气管切开、肺部感染12项指标。结果死亡组高损伤节段(C1-C4)患者比例(8/9)高于存活组(49/69)(χ^2=18.086,P=0.000),死亡组受伤至手术时间(1-12 d,中位数2 d)少于存活组(1-39 d,中位数3 d)(Z=-2.664,P=0.008),死亡组出现神经源性休克比例(4/9)高于存活组(6/69)(χ^2=12.392,P=0.000),死亡组出现低钠血症比例(4/9)高于存活组(19/69)(χ^2=4.526,P=0.033),死亡组入院时血淋巴细胞百分比(11.84±5.80)%低于存活组(19.17±16.64)%(t=-4.006,P=0.000),死亡组气管切开患者比例(7/9)高于存活组(10/69)(χ^2=29.749,P=0.000),死亡组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比例(8/9)高于存活组(15/69)(χ^2=17.266,P=0.000)。结论影响急性重度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患者损伤节段高(C1-C4)、并发神经源性休克、肺部感染、行气管切开术可能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早期死亡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应用重症模拟病例对住院医师进行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飞 +5 位作者 汪宗昱 李宏亮 赵志伶 张祺 于丽华 么改琦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8年第5期766-769,共4页
目的探索重症模拟病例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55人与对照组42人,分别实施模拟培训和常规培训,并通过考核(... 目的探索重症模拟病例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55人与对照组42人,分别实施模拟培训和常规培训,并通过考核(病例分析和理论)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种培训方式对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医师在临床基本能力、掌握与运用医学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信息素质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医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考试方面,实验组医师病例考试的临床基本能力、职业精神与素质、掌握与运用医学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信息素质成绩高于对照组医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模拟病例对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优于常规培训方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模拟病例 住院医师 岗位胜任力
原文传递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生病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航 杨林承 +2 位作者 张瑞涛 凌云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0-424,共5页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结局的影响证据尚不充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结局的影响证据尚不充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北京大学援鄂国家医疗队于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3月10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标本检测COVID-19病毒核酸阳性以及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冠心病为纳入标准,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存活患者81例,病死患者13例,平均年龄66.7岁。入院生命体征:与存活组患者相比,病死组患者基础心率较快(103.2次/min vs.88.4次/min,P=0.004),呼吸急促(29.0次/min vs.20.0次/min,P<0.001)。血常规提示:病死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9.2×109/L vs.3.8×109/L,P<0.001),淋巴细胞计数较低(0.5×109/L vs.1.1×109/L,P<0.001)。心肌损伤标记物提示:病死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3.2μg/L vs.0.8μg/L,P<0.001)、高敏肌钙蛋白Ⅰ(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Ⅰ,hs-cTNⅠ;217.2 ng/L vs.4.9 ng/L,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945.0μg/L vs.154.0μg/L,P<0.001)较高。炎症因子提示:病死组患者铁蛋白(770.2μg/L vs.622.8μg/L,P=0.050)、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er,IL-2R;1586.0 U/mL vs.694.0 U/mL,P<0.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82.3 ng/L vs.13.0 ng/L,P<0.00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9.8 ng/L vs.5.0 ng/L,P<0.001)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9
13
作者 汪宗昱 +2 位作者 阴赪宏 朱曦 么改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188-2191,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7年12月ICU所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5年中共分离到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386...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7年12月ICU所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5年中共分离到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386株,最多见的依次是不动杆菌属219株、铜绿假单胞菌117株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6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呈高耐药性,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3.7%、28.3%和42.9%;2007年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升高至21.7%;近2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明显升高(58.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总耐药率最低(20.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较敏感的是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非发酵菌是ICU重要的病原菌,加强其流行及耐药性监测可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阿比多尔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目前与既往抗病毒治疗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赟 晋月萍 +4 位作者 刘芳 程吟楚 杨丽 赵荣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333-342,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阿比多尔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及健康科学论文预印本杂志网络平台(medRxiv)截至2020年4月25日收录的文献,收集阿比多尔治疗COVID-19、流行性感冒(流感)或其他呼吸道... 目的系统评价阿比多尔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及健康科学论文预印本杂志网络平台(medRxiv)截至2020年4月25日收录的文献,收集阿比多尔治疗COVID-19、流行性感冒(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分别以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共15篇文献(7篇队列研究均为高质量研究,8篇RCT中6篇为“低偏倚风险”,2篇为“中偏倚风险”)纳入本研究。阿比多尔治疗COVID-19的8篇文献(5项回顾性队列研究、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和1项RCT)涉及809例COVID-19患者,其中阿比多尔组479例,对照组330例;阿比多尔治疗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7篇RCT涉及1471例患者,其中阿比多尔组745例,对照组726例。阿比多尔组均采用阿比多尔治疗(0.15~1.2 g/d,疗程5~21 d),对照组采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或未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治疗COVID-19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比多尔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7%(109/152)比58.8%(94/160),相对危险度(RR)=1.30,95%置信区间(CI):1.01~1.67,P=0.04];2019-nCoV核酸转阴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均数差=-0.17,95%CI:-0.72~0.38,P=0.55);治疗第7天阿比多尔组与对照组胸部CT成像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2%(30/65)比50.7%(36/71),RR=0.88,95%CI:0.39~1.98,P=0.76];阿比多尔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9%(39/231)比19.2%(47/245),风险差异=-0.03,95%CI:-0.10~0.04,P=0.44]。阿比多尔用于治疗流感或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安全性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比多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抗病毒药 治疗结果 安全性 系统评价 阿比多尔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营养支持疗法指南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潇潇 刘芳 +6 位作者 赵彬 于康 张昕怡 李超 史录文 赵荣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1-67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营养支持疗法(简称“营养支持”)在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应用的临床指南,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冠状病毒感染的营养支持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等数据库,全球主要营养学会网站、指南网... 目的系统评价营养支持疗法(简称“营养支持”)在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应用的临床指南,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冠状病毒感染的营养支持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等数据库,全球主要营养学会网站、指南网站。纳入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营养支持指南,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列出主要推荐意见。结果最终纳入10篇指南,制定时间为2006~2019年。指南质量为A级6篇,B级3篇,C级1篇。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涉及各领域中,范围与目的、清晰性、独立性的总分最高,应用性普遍得分较低。各指南侧重点不同,可互为补充,对同一问题的推荐意见基本一致。结论COVID-19营养支持策略可遵循既往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等发表的高质量指南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营养支持 指南评价工具 系统评价 循证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对危重病人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阴赪宏 +2 位作者 王超 赵一鸣 王谊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1-912,共2页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危重病人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53例危重病人按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分为两组,采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χ2=10·05,P<0&...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危重病人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53例危重病人按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分为两组,采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χ2=10·05,P<0·05)。随血清PCT浓度升高,其对危重病人感染诊断的敏感度降低、特异度增高;以1·5ng/ml为阳性诊断标准时,Youden指数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65和83·0%,明显高于以1ng/ml和2ng/ml为阳性诊断标准时。结论血清PCT检测对危重病人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下载PDF
常规体检中纳入心理健康评估项目的专家意见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向群 丁荣晶 +49 位作者 陈冬雪 周婷 程万军 陈宏 董问天 冯斌 郭江宏 何颖 贾朝霞 姜红岩 姜荣环 李乔 李小钧 李毅 刘东辉 刘慧 刘园园 路岩 罗昊宇 马文林 曲珊 屈正 任艳萍 石慧 司天梅 斯琴高娃 宋荟芬 谭淑平 谭友果 谭云龙 唐世琪 陶贵州 王淑霞 王一波 韦石 魏莹 吴嘉慧 肖娜 徐震雷 闫斌 袁丽霞 岳伟华 张静波 张立晶 赵威 朱宁 常淑莹 李忠艳 李贵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0-576,共7页
本文就健康体检中心理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形成专家意见,认为心理健康评估是健康检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出在健康检查中纳入心理健康评估的具体项目,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意见对常规体检中规范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工... 本文就健康体检中心理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形成专家意见,认为心理健康评估是健康检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出在健康检查中纳入心理健康评估的具体项目,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意见对常规体检中规范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评估指标 常规体检 专家意见
下载PDF
不同ICU入院方式危重孕产妇临床特征研究——来自大学医院2006至2019年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奚晶晶 任会芳 +9 位作者 张华 赵志伶 王铁华 汪宗昱 李雯 薄世宁 么改琦 赵扬玉 王永清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49-1254,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重症监护病房(ICU)入院方式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特征,以期更有效、合理利用ICU资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ICU 2006年1月至2019年7月救治的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ICU入院方式分为急诊入院组(因病... 目的比较不同重症监护病房(ICU)入院方式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特征,以期更有效、合理利用ICU资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ICU 2006年1月至2019年7月救治的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ICU入院方式分为急诊入院组(因病情危重入产科病房当天或次日转入ICU)和计划入院组(入产科病房2 d后转入ICU)。收集危重孕产妇的发病情况、转入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主要治疗措施、病死率等临床特征及医疗费用,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分析。结果近14年中,ICU共收治危重孕产妇576例,占同期产科住院患者的0.8%(576/71790),占同期ICU住院患者的4.6%(576/12412);7例孕产妇死亡,占ICU危重孕产妇的1.2%,孕产妇总体病死率为10/10万。576例危重孕产妇中,急诊入院327例(占56.8%),计划入院249例(占43.2%)。与计划入院组比较,急诊入院组孕产妇择期剖宫产比例更低(17.7%比94.0%,P<0.01),急诊剖宫产比例更高(65.1%比2.4%,P<0.0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APACHEⅢ)、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和Marshall评分亦明显升高〔APACHEⅡ评分(分):6.0(4.0,9.8)比4.0(3.0,7.0),APACHEⅢ评分(分):14.0(11.0,20.3)比12.0(9.0,16.0),SAPSⅡ评分(分):8(0,12)比3(0,8),Marshall评分(分):2(1,4)比1(1,3),均P<0.01〕,且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d:2(1,5)比2(1,3),P<0.01〕,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9(7,13)比13(10,18),P<0.01〕。急诊入院组和计划入院组孕产妇均以产科因素转入为主,分别为60.9%(199/327)和70.3%(175/249);其中产后出血占比最高〔分别为35.2%(115/327)和57.0%(142/249)〕,先兆子痫/子痫次之〔分别为7.0%(23/327)和7.6%(19/249)〕;19例产褥感染患者中仅有7例为计划入院;2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均为急诊入院。在急诊入院和计划入院患者中,分别有73例(22.3%)和42例(16.9%)需要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24 h),99例(30.3%)和35例(14.1%)应用了血管活性药物,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孕产妇 急诊入院 计划入院
原文传递
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在危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飞 么改琦 +4 位作者 曾辉 汪宗昱 张祺 谷士贤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4年第1期103-104,共2页
为了探索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在危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将该技术应用于轮转医师的教学和考核工作中,并在考核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了解其应用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轮转医师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 为了探索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在危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将该技术应用于轮转医师的教学和考核工作中,并在考核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了解其应用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轮转医师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都比较满意,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应用于危重医学教学和考核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医学 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 模拟教学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环境及医务人员防护设备表面SARS-CoV-2核酸污染的检测与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晓宁 +9 位作者 沈宁 李宇轩 梁超 崔曼 李晓光 谭昆 陈茜 王晶 曾晓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3-808,共6页
目的:对武汉某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区内的空气、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采样,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 目的:对武汉某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区内的空气、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采样,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以明确病区内SARS-CoV-2污染程度,指导感染控制,保证医务人员安全。方法:于2020年3月11—19日,使用便携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WA-15采集病区内清洁区、缓冲区及污染区的空气样本,应用预湿无菌棉签涂抹法采集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和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样本(最外层手套表面以及气管切开操作者正压呼吸防护头套和隔离衣表面),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的SARS-CoV-2核酸。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对病区内工作过的医务人员行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血清SARS-CoV-2 IgM、IgG抗体检测及胸部CT扫描明确医务人员COVID-19感染情况。结果:病区内90个清洁区、缓冲区及污染区空气样本,38个污染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和16个医务人员防护服表面样本,均未检出SARS-CoV-2核酸。137位在病区参与COVID-19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查结果均阴性,血清SARS-CoV-2 IgM、IgG抗体均阴性,胸部CT检查均无COVID-19肺部影像学表现。结论:良好的通风条件、严格环境设施消毒、正确的患者生活习惯指导以及医务人员严格手卫生,是减少隔离病房内病毒气溶胶形成、降低气溶胶含量、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保证。面对未完全掌握的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医务人员按高级别防护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病毒性 疾病传播 传染性 卫生人员 病人隔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