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安事变时国民党驻洛阳办事处密电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杜春和
耿来金
-
机构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图书资料室
-
出处
《历史档案》
1986年第2期49-64,共16页
-
文摘
今年是西安事变五十周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为营救蒋介石,立即派赖琏等十余人到洛阳组织临时办事处,专门负责联络军、政、党各界,并将刺探到的情报及时报告国民党中央。 赖琏等于1936年12月15日到达洛阳,至25日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获释。期间,赖琏等人使用派遣特务、飞机等手段,将侦获的各种情报,向国民党中央党部及有关方面发出了密电八十三道。这些电报,较详细地描述了蒋介石在事变发生时的窘状和宋美龄、宋子文等在洛阳为营救蒋介石时的惊恐心情,以及国民党调动军队企图用武力进攻西安的情况。电报也从反面提到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逼蒋抗日的爱国主张,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派出周恩来等同志去西安的情况。电文内容反动,但它作为原始记录,无疑是研究这次事件的宝贵史料。 为保持历史原貌,凡电文中对张、杨及中国共产党人所使用的诬蔑之词,一律未作变动,谨请读者鉴识。
-
关键词
南京
部长
办事处
部队
军队
中央
西安城
张学良
周恩来
国民党
-
分类号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有关胡适提倡新文学的几则史料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杜春和
耿来金
-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4-54,43,共12页
-
文摘
应《新文学史料》编辑部之约,现从胡适遗留在大陆的档案资料中选出几则有关他提倡新文学的往来书信、讲演稿(除个别书信有节录或全文刊布外,其余均未发表过)。这几则史料对了解胡适主张"文学革命"及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发展很有参考价值,故整理公布,以供研究者参考。
-
关键词
胡适之
新文学运动
传记文学
《新文学史料》
王荆公
诗界革命
档案资料
太史公
国史馆
袁子才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胡林翼致阎敬铭书信选(上)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杜春和
耿来金
-
机构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资料室
-
出处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6-35,88,共11页
-
文摘
胡林翼于咸丰五年至十一年任湖北巡抚期间,正是太平军和清王朝在长江中游战事最激烈的时期,他为了加强对湖北的经济榨取和政治控制,到处网罗人才。咸丰九年五月,他奏调户部主事阎敬铭(字丹初)来鄂,委以总理湖北粮台?务的重任。阎敬铭是有名的敛财里手,时人说他“管理粮台,东征之军,赖之以 济。”胡林翼得阎敬铭之助,如虎添翼,使他能竭湖北之全力,和曾国藩通力合作,指挥湘楚军与太平军作战,成为镇压太平军的巨魁。现公布的这批书信,是咸丰一九年五月至成丰十一年初胡林翼写给阎敬铭的,它对研究当时清军在湖北的军事、经济及与太平军作战的情形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件中凡【】内的年月,是编选者根据其内容考证得出的,希读者鉴察。因函件较多,拟分上、下两次发完。
-
关键词
咸丰
阎敬铭
胡林翼
太平军
书信
曾国藩
军事
政治控制
清王朝
阁下
-
分类号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天启崇祯年间档案史料选载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杜春和
耿来金
张秀清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
出处
《历史档案》
1984年第4期3-15,共13页
-
文摘
天启、崇祯年间,由于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烽烟四起,后金政权内犯频仍,农事荒废,饷源枯竭,饥兵哗溃,民不聊生。这里选载的本室所藏天启、崇祯年间兵部题行稿,虽属零星片段,内容甚不集中,但亦可从某些侧面反映明末社会的概貌。这些史料,对于了解明末社会状况,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现予公布,供研究参考。
-
关键词
崇祯
天启
档案史料
史料价值
后金政权
农民起义
政治腐败
阶级矛盾
社会状况
农事
-
分类号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黄花岗烈士表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杜春和
耿来金
-
机构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图书室
-
出处
《历史档案》
1986年第1期59-61,共3页
-
文摘
关于辛亥广州起义殉难者情形,广州黄花岗烈士墓碑文及官私史书均有记载,但详略不尽一致,现将本室所藏国民党政府“国史馆”汇制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义表》公布于众,以供研究。表中所列烈士别号、年岁、职业、就义情形、地点、时间等,以及未列碑五位烈士情况,均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所不载。它对于研究辛亥先烈和中华民国史事,颇有参考价值。
-
关键词
广东
黄花
军官
辛亥广州起义
中华民国史
福建连江
参考价值
别号
国民党政府
墓碑文
-
分类号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马玉昆等镇压花子沟人民拒洋抗官斗争史料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杜春和
耿来金
张秀清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图书资料室
-
出处
《历史档案》
1985年第3期35-44,共10页
-
文摘
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八国联军对热河朝阳花子沟人民进行了血腥屠杀,使花子沟人民“死于是难者五十余人”。这一暴行激起了花子沟人民的义愤,奋起反抗斗争。在邓莱峰(原名云成,字莱峰,朝阳县花子沟卧佛村人)领导下,联合该沟四十余里各村民练,组织“拒洋社会”,多次击退俄兵和教堂武装的进犯,使“洋兵不敢深入,地方得以保全”;并抗缴官府摊派的教案赔款,深得当地人民的拥戴。 1901年9月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于1902年派直隶提督马玉昆率兵镇压了坚持两年之久的花子沟人民斗争,邓莱峰亦遭杀害。这里选刊公布马玉昆等在这次镇压活动中给领班军机大臣荣禄的禀文,为研究这次斗争的始末提供一些新鲜史料。
-
关键词
热河
荣禄
朝阳县
史料
赔款
义和团运动
教民
军机大臣
八国联军
平泉
-
分类号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