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保水剂对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效果 被引量:68
1
作者 刘效瑞 伍克俊 +1 位作者 朱大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2-35,共4页
在旱作农业生产中,施用土壤保水剂,作物产量可比对照平均提高13.2%~31.3%,每亩可增产粮食24.5~66.2kg。其中蚕豆、春小麦每亩沟施500g,马铃薯每亩沟施1500g的处理最为显著,对应的增产率分别是29%,34.4%,30.9%。此项技术措施是旱... 在旱作农业生产中,施用土壤保水剂,作物产量可比对照平均提高13.2%~31.3%,每亩可增产粮食24.5~66.2kg。其中蚕豆、春小麦每亩沟施500g,马铃薯每亩沟施1500g的处理最为显著,对应的增产率分别是29%,34.4%,30.9%。此项技术措施是旱作栽培中“高效栽培”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水剂 旱作农业 栽培 作物
下载PDF
B、Mo、Mn、Zn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效瑞 祁凤鹏 《马铃薯杂志》 1996年第2期108-109,共2页
B、Mo、Mn、Zn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刘效瑞,王景才,祁凤鹏(甘肃省定西地区旱农中心743000)1前言马铃薯是高寒阴湿区的主要高效作物之一,亦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双千田”主栽作物,研究马铃薯高效栽培新技术对该... B、Mo、Mn、Zn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刘效瑞,王景才,祁凤鹏(甘肃省定西地区旱农中心743000)1前言马铃薯是高寒阴湿区的主要高效作物之一,亦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双千田”主栽作物,研究马铃薯高效栽培新技术对该区域的粮食生产及科技进步有着重要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施氮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土壤硝态氮、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唐文雪 马忠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3,共6页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中施肥不科学和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土壤硝态氮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2011—2012年两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0、135、180、225、270 kg·hm^(-2)和360 kg&#...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中施肥不科学和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土壤硝态氮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2011—2012年两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0、135、180、225、270 kg·hm^(-2)和360 kg·hm^(-2)六个施氮量,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作物和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增加后降低。2011年施氮量180 kg·hm^(-2)时玉米子粒产量达到最大,为4 922.22 kg·hm^(-2),显著高于N135,与N225、N270差异不显著;2012年施氮量225 kg·hm^(-2)时,玉米子粒产量达到最大,为10 267.06 kg·hm^(-2),与对照及其它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硝态氮累积量在200 cm土层中随氮素投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各处理间差异增大。2011年N180、N225、N270、N360处理间硝态氮累积量差异均不显著,但显著高于N135处理;2012年各施氮处理间硝态氮累积量差异相互显著,N360累积量高达615.50 kg·hm^(-2)。玉米氮肥吸收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氮肥吸收利用率达到25.13%。适宜的施氮量能提高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并且200 cm土层内硝态氮累积量较低,对环境的潜在危害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春玉米 硝态氮累积量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1958—2009年松花江流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24
4
作者 陆志华 夏自强 +1 位作者 于岚岚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0-1000,共11页
利用松花江流域降水资料,采用克里格(Kriging)法进行插值,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降水系列的变化趋势,用集中度和集中期分析降水量年内分配特征等,分析了流域降水特征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1958—2009年52 a来流域年降水呈不显著... 利用松花江流域降水资料,采用克里格(Kriging)法进行插值,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降水系列的变化趋势,用集中度和集中期分析降水量年内分配特征等,分析了流域降水特征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1958—2009年52 a来流域年降水呈不显著减少趋势,降水由东部向西部递减,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呈不显著减少趋势;②年内降水不均匀,大多集中在5—9月,6—8月最为集中,汛期(6—9月)降水占全年77.65%,呈不显著减少趋势;③流域年降水集中度很大,多年均值为0.682,呈东南小西北大的特点。年降水集中期为181.90°~187.68°,最大降水一般出现在7月20—26日,集中期地域差异不大,总体呈北高南低的特点,年降水集中度减少趋势不显著,集中期呈显著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KRIGING方法 Mann-Kendall方法 集中度 集中期 松花江流域
原文传递
近55年淮河上中游流域气候要素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及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郭佳香 +1 位作者 徐蛟 李帆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1-619,共9页
选取1960~2014年淮河上中游流域19个气象站点的月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等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Morlet小波和相关系数法,对流域年和四季降水、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以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 选取1960~2014年淮河上中游流域19个气象站点的月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等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Morlet小波和相关系数法,对流域年和四季降水、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以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降水在年和四季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气温除夏季不显著外,年和春、秋、冬季变暖趋势显著;日照时数除春季不显著外,年和夏、秋、冬季节变短趋势显著;2降水、气温、日照时数在年和四季分别表现出多个时间尺度的相对丰枯、冷暖和长短交替特征;第一主周期尺度及其相应的平均变化周期在年和四季有的较接近有的相差较大,第一主要平均周期介于2~10 a之间;3气温的复相关系数均小于降水和日照时数;除冬季气温复相关系数较小外,其他季节各要素均较大。降水-日照的偏相关系数绝对值在年和四季均最大。降水-日照时数、降水-气温大部分情况呈反相关系,冬季气温和日照时数在主周期尺度28 a下呈同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多时间尺度特征 小波分析 相关性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半干旱区马铃薯黑膜覆盖增温增产效果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德明 +1 位作者 瑞英 潘晓春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3期150-152,共3页
为了探讨半干旱区地膜覆盖对马铃薯土壤的增温和增产效果,以‘定薯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露地低垄、覆膜低垄、覆膜高垄杀秧、覆膜高垄有秧4种方式研究了覆膜对马铃薯耕层土壤的温度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 为了探讨半干旱区地膜覆盖对马铃薯土壤的增温和增产效果,以‘定薯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露地低垄、覆膜低垄、覆膜高垄杀秧、覆膜高垄有秧4种方式研究了覆膜对马铃薯耕层土壤的温度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作用,不同的覆膜起垄方式对土壤的增温效果不同,高垄有秧的土壤温度最高,达到14.01℃,高垄杀秧为13.49℃,低垄覆膜为12.63℃,对照低垄露地为11.80℃;覆膜高垄的产量显著高于低垄种植,其中覆膜高垄有秧产量达2 176 kg/667m2,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黑膜覆盖 增温 增产
下载PDF
基于SPI和SPEI的淮河中上游流域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慧 +1 位作者 黄金柏 蒋陈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6期59-67,共9页
基于淮河流域1960-2017年逐月降水、气温资料,采用SPI、SPEI等干旱指数和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数学统计方法对年和四季气象干旱的趋势性、周期性及干旱频次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年、夏冬两季两种... 基于淮河流域1960-2017年逐月降水、气温资料,采用SPI、SPEI等干旱指数和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数学统计方法对年和四季气象干旱的趋势性、周期性及干旱频次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年、夏冬两季两种干旱指数呈微弱增加趋势,SPEI较SPI上升幅度略大,春秋两季均呈微弱减少趋势,SPEI较SPI下降幅度略大;研究时段内同一区域的两种干旱指数反映的干湿变化周期性基本一致;年尺度淮河以北SPEI显示中旱频次较多而SPI显示轻旱频次较多,其他时间尺度南北区域接近一致;两种干旱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除夏季较为一致外,年、春秋两季在同一区域上SPEI显示的干旱化趋势较SPI略强,冬季SPI显示绝大部分区域呈湿润化趋势而SPEI呈干旱化趋势;两种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四季SPEI显示的干旱频次普遍比SPI统计的干旱频次高。研究结果对于干旱客观性评估和水旱灾害防治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时空分布 标准化降水指数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淮河流域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年降水和四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陆志华 夏自强 +1 位作者 于岚岚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71,共10页
利用松花江流域35个气象站1960~2010年的降水资料,采用协克里格插值法、线性倾向估计方法以及M—K秩次相关法等.分析了流域年降水和四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流域年降水由东部向西部递减。51年来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 利用松花江流域35个气象站1960~2010年的降水资料,采用协克里格插值法、线性倾向估计方法以及M—K秩次相关法等.分析了流域年降水和四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流域年降水由东部向西部递减。51年来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呈不显著减少趋势。(2)流域春季降水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夏季呈不显著减少趋势,秋季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冬季降水呈显著增加趋势。(3)流域四季降水在二松源头地区一带较大,流域西部地区降水较少,松花江中下游两侧地区居中。(4)春季,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但不显著。夏季,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但不显著。秋季,全流域降水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冬季.全流域呈增加趋势,且绝大部分地区显著增加。(5)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年降水一径流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的时间是1974年、1980年和199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年降水 四季降水 空间分布 变化趋势 协克里格法 双累积曲线
下载PDF
施磷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土壤速效磷和磷肥利用率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唐文雪 马忠明 +1 位作者 卢颖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3,共5页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中施肥不科学和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2011—2013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设置了三年定位试验,研究了P2O5投入量为0 kg·hm-2(CK)、120 kg·hm-2(P1)、240kg·hm-2(P2)和480 ...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中施肥不科学和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2011—2013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设置了三年定位试验,研究了P2O5投入量为0 kg·hm-2(CK)、120 kg·hm-2(P1)、240kg·hm-2(P2)和480 kg·hm-2(P3)对春玉米产量、土壤速效磷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但过量投入磷肥会使玉米减产,玉米产量整体表现为P1〉P2〉P3〉CK;在同一生育时期,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累积量呈增加趋势;随着种植年限延长,施磷处理土壤速效磷累积量增幅呈增大趋势,与2011年播前基础量相比,2013年收获后累积量增加53.6%~208.5%;磷肥利用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优化施磷量下,磷肥当季和累计利用率达到最大,为15.51%、13.91%。综合考虑玉米产量、磷肥利用率和生态环境安全,P2O5的投入量以12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磷累积量 磷肥利用率 产量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 春玉米
下载PDF
1960-2014年淮河上中游流域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蛟 +1 位作者 蒋陈娟 黄金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8,共8页
基于淮河上中游流域19个站点1960-2014年的月降水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变差系数、年内不均匀系数、小波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统计特征、趋势和周期性等时间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 基于淮河上中游流域19个站点1960-2014年的月降水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变差系数、年内不均匀系数、小波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统计特征、趋势和周期性等时间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主汛期降水占到年降水的50%以上,地域分布上以东南部和西南部雨量较多。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在年际上分别呈现21~32a、8~19a、3~7a和24~32a、8~21a、3~7a三个时间尺度的丰枯演变特征,同一时间尺度的丰枯变化基本相同。主汛期降水年际Cv普遍大于年降水,但空间分布不一致;年降水Cv较大值分布于流域西部和北部,较小值分布于流域东部和东南部;主汛期降水年际Cv较大值分布于流域西部,较小值分布于流域东北部及蚌埠一带;北部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性略大于南部。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没有通过95%的置信度检验,但主汛期降水略呈增加趋势而年降水呈微弱下降趋势;年降水在流域北、西和西南部表现为减少趋势,尤以西、西南部较为明显,而流域中、南和东南部主要表现为增加趋势;主汛期降水则从北向南以条带状表现为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主汛期 时空分布 气候变化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微分几何方法与非线性控制系统(4)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嗣瀛 刘晓平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29-234,共6页
7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几何理论 7.1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几何描述 定义在R^n上的一般非线性系统可以用微分方程描述如下: x=f(x,4) (7.1a) y=h(x) (7.1b)这里,状态x∈R^n;控制u∈R^m;输出y∈R^r,等式(7.1a)称为状态方程,(7.1b)称为输出方程... 7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几何理论 7.1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几何描述 定义在R^n上的一般非线性系统可以用微分方程描述如下: x=f(x,4) (7.1a) y=h(x) (7.1b)这里,状态x∈R^n;控制u∈R^m;输出y∈R^r,等式(7.1a)称为状态方程,(7.1b)称为输出方程。为了便于使用微分几何的工具,假设f对x和u都是光滑或解析函数,同样,h(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几何 控制系统 非线性系统
下载PDF
微分几何方法与非线性控制系统(1)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嗣瀛 刘晓平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7-42,共6页
近年来,微分几何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工具,被引入控制系统特别是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研究中,并得到很大发展,正如Isidori在中所说:“近10年来,微分几何方法对于非线性系统的研究证明是成功的,这就象50年代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所用的拉氏... 近年来,微分几何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工具,被引入控制系统特别是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研究中,并得到很大发展,正如Isidori在中所说:“近10年来,微分几何方法对于非线性系统的研究证明是成功的,这就象50年代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所用的拉氏变换及复变函数,60年代研究多变量线性系统用线性代数那样”。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分几何方法的引入,标志着控制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几何 非线性系统 控制系统
下载PDF
全株玉米青贮料喂育肥牛的试验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树军 +1 位作者 吴爱芹 张广庆 《黄牛杂志》 2003年第6期27-28,共2页
选用体重相近的鲁本和秦本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试验组)和干玉米秸秆(对照组),观察全株玉米青贮料饲喂育肥牛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牛育肥期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46.2%(P<0.01),试验组... 选用体重相近的鲁本和秦本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试验组)和干玉米秸秆(对照组),观察全株玉米青贮料饲喂育肥牛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牛育肥期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46.2%(P<0.01),试验组牛和对照组牛每增重1 kg消耗精粗饲料量分别为1.052 kg、8 kg和3.174kg、10.16 kg;分析盈利情况,试验组牛较对照组牛平均每头多盈利40.73元(P<0.01),表明全株青贮玉米喂牛,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好,应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 青贮料 育肥 体重 杂交 日增重 饲料报酬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土壤水分传感器田间比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夏自强 +2 位作者 杨建青 黄燕红 杨桂莲 《水利信息化》 2012年第2期41-45,共5页
为比较不同工作原理和型号的土壤水分传感器在土壤墒情监测中的性能表现,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安徽六安淠史杭蒸发实验站对15种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室外田间埋设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采用稳定率、灵敏率、准确率等3个指... 为比较不同工作原理和型号的土壤水分传感器在土壤墒情监测中的性能表现,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安徽六安淠史杭蒸发实验站对15种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室外田间埋设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采用稳定率、灵敏率、准确率等3个指标及赋分排序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拟定的3个评估指标简单、可行、计算方便,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赋分排序法可以对传感器的整体性能给出客观评价。本次比测实验研究,对土壤水分传感器评估体系的完善、大范围实践应用及旱情监测系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传感器 评估分析 田间实验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微分几何方法与非线性控制系统(5)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嗣瀛 刘晓平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88-294,共7页
8 控制系统中的对称结构及相似结构 8.1 对称性及相似性 当前,对系统科学的发展,国内外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并致力于从不同的侧面、观点探索其规律。 今考虑自然形成的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应外界环境,并力求以最佳状... 8 控制系统中的对称结构及相似结构 8.1 对称性及相似性 当前,对系统科学的发展,国内外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并致力于从不同的侧面、观点探索其规律。 今考虑自然形成的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应外界环境,并力求以最佳状态运行,故应是“自寻最优”地逐渐演化而形成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几何 非线性控制 控制系统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对马铃薯根系吸收能力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万春 黄凯 +5 位作者 令鹏 陈子雄 潘晓春 张娟宁 李鹏程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136,共5页
针对甘肃定西地区马铃薯生产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马铃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处理对旱地覆膜马铃薯根系吸收能力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用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 针对甘肃定西地区马铃薯生产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马铃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处理对旱地覆膜马铃薯根系吸收能力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用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显著增加了马铃薯根系活力、活跃吸收面积和总吸收面积,且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逐渐增加,在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达到30%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降低;不同施用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对马铃薯根系总根长、根体积、总根尖数和主根直径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增加了0~0.50、0.51~1.00和1.01~1.50mm直径范围内马铃薯根系的总根长;施用有机肥的处理显著增加了马铃薯块茎产量,与纯施化肥相比分别提高了11.32%、16.04%、23.53%和12.69%。综上所述,在定西地区,施氮量为纯氮180kg/hm2,氮、磷、钾配比为4∶3∶3(N∶P2O5∶K2O),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为30%是最佳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马铃薯 根系形态 吸收能力
原文传递
黑龙江中上游径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陆志华 夏自强 +1 位作者 于岚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3,共4页
以黑龙江中上游为例,基于洛古河、上马厂和卡伦山3个水文站及结雅河口2006~2008年逐月流量资料,分析了年径流和径流年内分配情况,并采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指标定量分析了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及径流特征影响,获得... 以黑龙江中上游为例,基于洛古河、上马厂和卡伦山3个水文站及结雅河口2006~2008年逐月流量资料,分析了年径流和径流年内分配情况,并采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指标定量分析了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及径流特征影响,获得了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结雅水库对黑龙江中游的径流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 年内分配 特征分析 黑龙中上游
下载PDF
基于冠层温度的水稻关键生育期缺水诊断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扬搏 仝道斌 +2 位作者 周明耀 黄秋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31-936,共6页
以船行灌区水稻为试验作物,在2014年7—10月水稻生长发育的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开花结实期等3个关键期进行水稻需水试验,研究水稻冠层温度、大气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提出作物缺水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冠层温度晴天变化趋势随气... 以船行灌区水稻为试验作物,在2014年7—10月水稻生长发育的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开花结实期等3个关键期进行水稻需水试验,研究水稻冠层温度、大气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提出作物缺水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冠层温度晴天变化趋势随气温变化差异较大,阴雨天与大气温度差异不大,这与晴天水稻蒸发蒸腾强度高而阴雨天蒸发蒸腾强度低有关;抽穗开花期冠气温差在午间呈现正值,其他时间大多为负值,而成熟期冠气温差基本为正值且午间最大;通过水稻拔节孕穗期和开花结实期间冠气温差和对应时段内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的对比,确定直播和插秧稻在拔节孕穗期的冠气温差上限达到1.5℃时,在开花结实期冠气温差上限分别超过2.4℃和2.5℃时,土壤水分已达胁迫水平,应对水稻进行灌溉.通过监测冠层温度,可以便捷地获取水稻缺水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冠层温度 冠气温差 土壤水分 作物缺水诊断
下载PDF
微分几何方法与非线性控制系统(3)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嗣瀛 刘晓平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2-166,共5页
5 李导数与李代数 正如前面讲过的,定义在微分流形上的动态系统完全可以由定义在该流形上的向量场描述。给定一个向量场就代表了给定一个动态系统。实际上,向量场的局部坐标表示就是一阶微分方程组的等式右侧,若右侧含有控制量,那就是... 5 李导数与李代数 正如前面讲过的,定义在微分流形上的动态系统完全可以由定义在该流形上的向量场描述。给定一个向量场就代表了给定一个动态系统。实际上,向量场的局部坐标表示就是一阶微分方程组的等式右侧,若右侧含有控制量,那就是一个控制系统,当控制量改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几何 控制系统 非线性系统
下载PDF
近51年松花江流域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陆志华 夏自强 +1 位作者 于岚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9-635,共7页
基于松花江流域35个气象站1960—2010年的气温资料,采用协克里格插值法研究气温的空间分布,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与M-K秩次相关法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a)近51 a松花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039℃/a,... 基于松花江流域35个气象站1960—2010年的气温资料,采用协克里格插值法研究气温的空间分布,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与M-K秩次相关法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a)近51 a松花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039℃/a,比全球和全国的气温上升幅度大;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阶段性明显,显著升温始于1988年。(b)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37℃/a,0.028℃/a,0.036℃/a和0.048℃/a;冬季对流域年平均气温的上升趋势贡献最大。(c)流域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相似性,总体由南向北递减;松嫩平原一带气温较高,流域北部气温较低,松花江干流两侧地区的气温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年平均气温 四季平均气温 气温时空分布 协克里格插值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