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阮宏云 王临光 +2 位作者 冯春光 王彦 韩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08-3610,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而收住我院CCU患者89例为病例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而收住我院CCU患者89例为病例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m L/d入液静滴,14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监测心率(HR)、血压(BP)、平均肺动脉压(m P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心脏指数(CI)及心排血量(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RP等炎性因子指标。结果:参附治疗组在治疗48h后,CVP、m PAP、PCWP均明显降低,同时CI及CO均明显升高(P<0.05);TNF-α、IL-6、CRP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并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为进一步的改善预后治疗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振兴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彦 宗四弟 郑永利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9年第6期7-10,共4页
深入剖析了新时代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的战略意义和理论基础,以当前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和浙江的实践探索为切入点,全面梳理总结了浙江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的创新经验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产... 深入剖析了新时代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的战略意义和理论基础,以当前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和浙江的实践探索为切入点,全面梳理总结了浙江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的创新经验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地理标志 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振兴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坚持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绿色认证农产品供给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彦 汤达钵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7期19-23,共5页
主攻绿色认证农产品供给质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提炼总结了浙江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系统化构建"三品一标"绿色认证农产品供给体系的... 主攻绿色认证农产品供给质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提炼总结了浙江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系统化构建"三品一标"绿色认证农产品供给体系的经验与做法,深入分析了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存在"认知、条件、结构和价值"四个方面的短板,针对性提出了四条建议:凝聚一个共识,形成三个格局,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坚持一个"严"字,狠抓三个环节,进一步提升公信力权威性;处理一对关系,实现三个优化,进一步增强供给质量水平;围绕一个机制,加大三个力度,进一步提升产业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绿色发展 绿色农产品认证 三品一标 浙江省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振勇 付强 +2 位作者 王临光 盛洋 王彦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给予13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急诊行IABP循环支持治疗,以同时期同一疾病未经IABP治疗的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给予13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急诊行IABP循环支持治疗,以同时期同一疾病未经IABP治疗的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循环复苏前后的基础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功能、尿量、多脏器衰竭、恶性心律失常、30d病死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间年龄、性别、院前时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再发心梗次数及IABP治疗前心功能分级(Killips分级)、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30d病死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循环支持药物的应用等有显著性差异(P<0.01),IABP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获益(P<0.01)。与治疗前比较,IABP循环支持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功能分级、尿量明显提高,心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尽早进行IABP治疗具有明显的循环支持疗效,可以为下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并能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ACS患者GRACE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振勇 付强 +3 位作者 王临光 王彦 刘奕 任峰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artery syndrome,ACS)患者GRACE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评价GRACE危险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住院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共114例,对其进...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artery syndrome,ACS)患者GRACE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评价GRACE危险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住院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共114例,对其进行GRACE危险评分,以评分差异分组,分析不同组别中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与GRACE危险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GRACE危险评分分值的增加,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及狭窄的程度呈增加的趋势。结论:GRACE危险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危险评分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64层螺旋CT斑块性质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吴萍 付强 +2 位作者 冯春光 王彦 龙建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判别冠心病不同类型间斑块性质的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58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对主...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判别冠心病不同类型间斑块性质的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58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对主要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数、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进行比较。结果SAP组与UAP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UAP组在狭窄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患者以中度狭窄为主(54.6%),SAP患者则以重度狭窄为主(52.0%)。两组斑块类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以软斑块为主(52.6%),混合斑块次之(35.8%);而SAP组则以钙化斑块为主(51.7%)。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助于显示斑块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ACS患者B型钠尿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魏以璧 付强 +4 位作者 魏鹏 崔秀鹏 冯春光 王彦 朱琪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1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中的差异,同时观察二者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中的差异,同时观察二者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序贯入选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共105例,按临床诊断将ACS患者分为三组,再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不同组别组进行比较分析。另设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SA)对照组和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进行BNP、hs-CRP测定。结果①ACS患者(包括不同临床类型亚组)在BNP和hs-CRP水平上均高于SA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②BNP和hs-CRP水平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ACS患者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且BNP和hs-CRP水平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Gensini积分存在正相关:r=0.782(P<0.05);r=0.741(P<0.05)。结论 ACS患者的BNP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组及正常对照组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BNP和hs-CRP可作为临床上评价入院ACS患者危险程度的简单、有效、实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B型钠尿肽 应激血糖 GENSINI积分
下载PDF
法国生态农业标签制度发展现状及我国农产品质量认定管理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彦 郑永利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1期21-23,共3页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国和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多年来,法国积极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由法国农业部负责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有3类标识标签。本文主要对法国生态农业(AB)标签制度的发展历程、设立原则、...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国和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多年来,法国积极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由法国农业部负责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有3类标识标签。本文主要对法国生态农业(AB)标签制度的发展历程、设立原则、管理体系等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法国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认定管理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农产品质量认定管理 法国生态农业标签制度 经验启示 政策建议
下载PDF
STEMI患者脑钠肽与近期预后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魏鹏 付强 +6 位作者 王彦 吴强 王海波 路雯 白洁 张倩 钟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的差异及BNP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6月~2013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首次入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STEMI患者124例,结合心电图及冠脉造影(CAG)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的差异及BNP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6月~2013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首次入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STEMI患者124例,结合心电图及冠脉造影(CAG)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即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组53例(A组),下、后壁心肌梗死组41例(B组),右心室心肌梗死组30例(C组),同期纳入CAG正常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D组),比较各组BNP水平差异。将所有患者再按照BNP水平分为:BNP正常组(<100 ng/ml)36例、轻度升高组(100~400 ng/ml)61例、显著升高组(≥400 ng/ml)27例,比较各组6个月内MACE事件(继发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组、B组、C组、D组患者,BNP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分别为:(305.17±112.63)pg/ml、(201.38±72.54)pg/ml、(157.43±79.18)pg/ml、(39.49±15.07)pg/m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BNP正常组和轻度组心源性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不同BNP水平组间MACE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事件发生率在BNP正常组、轻度组、显著升高组呈现增高趋势。结论 BNP水平可作为临床上评价STEMI患者近期预后危险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脑钠肽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坚持“扬长”教育思想 开设自主发展课程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力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彦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64,共2页
“扬长”教育主要是通过改革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模式 ,拓展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张扬学生个性 ,发展学生特长 ,为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创设条件。自主发展课程作为“扬长”教育思想的延伸和实践形式 ,是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 ,它以自主... “扬长”教育主要是通过改革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模式 ,拓展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张扬学生个性 ,发展学生特长 ,为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创设条件。自主发展课程作为“扬长”教育思想的延伸和实践形式 ,是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 ,它以自主为核心 ,以发展为目标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校本课程 培养 学生 教学评价 教材 自主发展课 活动课 教育思想 教师
下载PDF
老年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诚 赵世华 +9 位作者 蒋世良 丁建东 马根山 张毅刚 李世杰 王临光 蒋树中 王彦 黄宜杰 付强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5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治疗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导管封堵治疗的32例老年ASD患者的临床和介入治疗资料。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32/32例);TTE测量ASD平均大小17.4±5.3mm,封堵器平均大小2...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治疗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导管封堵治疗的32例老年ASD患者的临床和介入治疗资料。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32/32例);TTE测量ASD平均大小17.4±5.3mm,封堵器平均大小22.4±6.7mm;19例采用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13例采用国产封堵器;术前平均肺动脉收缩压36.0±9.3mmHg(1mmHg=0.133kPa),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平均为1.9±0.7。ASD的完全堵闭率即刻为93.8%(30/32例),术后24h为96.9%,术后6个月仍有1例(3.1%)残余分流,为双孔型缺损。并发症发生率6.3%(2/32例),其中操作相关并发症1例(3.1%),为心包填塞(疑肺静脉破裂),无操作相关死亡。术后发生血管迷走反应1例。术后心律失常5例(15.6%),均为房颤。平均随访18.9±12.5个月(9~60个月),无封堵器移位、脱落或金属骨架断裂,无晚发心脏穿孔或心包填塞。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老年ASD安全、有效,在适应证的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经导管封堵术 老年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10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强 付强 +1 位作者 王彦 黄宜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行冠脉介入治疗 10 2 1例 ,14 42处病变 ,共植入支架 10 95枚 ,其中球囊成形术 (CYPHER)支架 10 4枚 ,支架植人术 (PCI) 991枚。结果 成功率为 96.3 5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行冠脉介入治疗 10 2 1例 ,14 42处病变 ,共植入支架 10 95枚 ,其中球囊成形术 (CYPHER)支架 10 4枚 ,支架植人术 (PCI) 991枚。结果 成功率为 96.3 5 % ,其中A、B1、B2型病变成功率 10 0 % ,C型病变 93 .87% ,完全闭塞性病变成功率 77.3 5 % ,估计闭塞时间 <3个月者成功率 92 .75 % ,>3个月者成功率 5 7.48% ,总的并发症发生率 4.4% ;主要并发症有住院期间死亡 (0 .5 9% )、急诊CABG(0 .19 % )等。冠脉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急性心肌梗死时急诊介入治疗。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率高 ,是安全可靠治疗手段。熟练掌握处理预案 ,可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早期T波倒置、BNP变化对左室重构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春光 付强 +2 位作者 王临光 张毅刚 王彦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08S期7-9,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电图T波倒置、血浆中BNP的水平变化与左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探讨T波倒置、BNP对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 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4例,溶栓治疗后持续24h监测心电图,A组(溶栓治疗后2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电图T波倒置、血浆中BNP的水平变化与左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探讨T波倒置、BNP对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 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4例,溶栓治疗后持续24h监测心电图,A组(溶栓治疗后24小时出现T波倒置,n=38)与B组(溶栓治疗后24小时T波仍直立,n=16)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随访复查急性心肌梗死后2~3天及第3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 溶栓治疗后BNP水平,A组明显小于B组;A组内治疗前后BNP比较,治疗后明显减小;B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增加。A组患者溶栓治疗后2~3天及3个月时LVED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患者溶栓治疗后3个月时LVEDD明显增大,B组左室重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早期T波倒置和BNP水平降低对于预测左室重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心电图 T波 脑型利钠肽 左室重构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奕 王彦 +4 位作者 付强 曹秋玫 陆奕 魏鹏 李志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研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患有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9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测定其尿微量...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研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患有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9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微量白蛋白尿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用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评价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强 王跃涛 +3 位作者 黄宜杰 王彦 吴强 鹿存芝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0-352,i003,共4页
目的 用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评价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血流储备(CFR)。方法 冠脉造影正常的高血压患者 4 7例 ,其中无左心室肥厚 (LVH) 2 5例 ,合并LVH 2 2例 ;正常对照组 17例。分别行静息及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目的 用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评价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血流储备(CFR)。方法 冠脉造影正常的高血压患者 4 7例 ,其中无左心室肥厚 (LVH) 2 5例 ,合并LVH 2 2例 ;正常对照组 17例。分别行静息及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高血压组呈缺血性改变 2 6例 (5 5 3% ) ,对照组 1例 (5 9% ,χ2 =31 12 ,P <0 0 0 1) ;高血压组共 87个节段(2 0 6 % )呈放射性异常分布 ,对照组有 1个节段 (0 7% ,χ2 =32 90 ,P <0 0 0 1)。高血压组自身前后对照 :腺苷注射前心肌灌注显像有 6例 (12 8% )呈缺血性改变 ,共 14个节段 (3 3% ) ;腺苷负荷后 2 6例 (5 5 3% )呈缺血性改变 (χ2 =6 96 ,P <0 0 0 1) ,共 87个节段 (2 0 6 % )呈放射性异常分布 (χ2 =5 9 92 ,P <0 0 0 1)。LVH组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呈缺血性改变 17例 (77 3% ) ,无LVH组 9例(36 0 % ,χ2 =8 0 6 ,P <0 0 1) ,LVH组共 6 7个节段 (33 8% )呈放射性异常分布 ,无LVH组为 2 0个节段 (8 9% ,χ2 =4 0 13,P <0 0 0 1)。结论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评价高血压患者CFR安全、易行 ;高血压患者CFR明显异常 ,合并LVH者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显像 腺苷 LVH 高血压患者 缺血性 改变 对照组 结论 合并 目的
下载PDF
AMI并泵衰竭PCI后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并呼吸机的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阮宏云 冯春光 +1 位作者 王彦 韩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泵衰竭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因AMI合并泵衰竭收住我院CCU患者105例,均行急诊 PCI术...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泵衰竭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因AMI合并泵衰竭收住我院CCU患者105例,均行急诊 PCI术及药物等常规治疗,其中 IABP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IABP及无创呼吸机),常规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心脏彩超及BNP等指标变化以及有无并发症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IABP组患者住院期间血压明显升高,心率逐渐降低至稳定,左室射血分数[(35±9)%比(37±10)%]明显提高,BNP水平[(467±197) pmol/L比(236±146) pmol/L]、死亡率(28.9%比19.1%)显著下降,住院天数明显缩短[(16.2±4.1) d比(11.6±3.4) d],P<0.05-<0.01。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无创呼吸机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的病情,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院内死亡率,为进一步的改善预后治疗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搏动术 心肌梗塞 正压呼吸
下载PDF
床边植入和导管室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春光 杨向军 +3 位作者 付强 王彦 曹秋玫 阮红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4-1116,共3页
目的:对床边植入和导管室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床边植入IAB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要植入IABP的重症冠心病患者50例,在最优药物治疗基础上分成床边IABP植入组(A组,25例)、导管室I... 目的:对床边植入和导管室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床边植入IAB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要植入IABP的重症冠心病患者50例,在最优药物治疗基础上分成床边IABP植入组(A组,25例)、导管室IABP植入组(B组,25例)。比较两组操作时程和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多巴胺的用量、血浆脑钠素(BNP)值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床边植入组中有2例患者因导丝不能送入腹主动脉改为入导管室植入,其中1例和导管室植入组1例仍因腹主动脉扭曲、钙化而植入失败。导管室植入组操作时程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多巴胺的用量、BNP值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床边IABP植入方法简便、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可以作为IABP植入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血浆脑钠素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海波 付强 +1 位作者 王彦 吴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B05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1995年4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230例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13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 术。结果:介入治疗组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和...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1995年4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230例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13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 术。结果:介入治疗组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和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药物保守治疗组(1:6和10:41)。结论: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下载PDF
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宜杰 付强 +2 位作者 王彦 李明哲 侍作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18-119,共2页
315例确诊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根据PCI术中是否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RA)分为RA组和NRA组,对比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心脏性死亡、休克、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PCI术后30d彩超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 315例确诊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根据PCI术中是否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RA)分为RA组和NRA组,对比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心脏性死亡、休克、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PCI术后30d彩超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RA组PCI时间窗显著早于NRA组,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距发病6 h内者占65%。与NRA组比较,RA有较高的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心脏性死亡率较低;术后30 d时RA组具较低的LVESD及较高的LVEF值。提示STEMI直接PCI术中RA更多发生于IRA开通较早者,RA可能提示更早期和充分的心肌再灌注,近期临床预后优于无RA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再灌注 心肌梗死
下载PDF
经抽吸导管早期应用维拉帕米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无复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春光 付强 +3 位作者 王彦 王临光 吴强 黄宜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5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早期给予维拉帕米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 168例AMI患者进行直接PCI术,先行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后,随机分成两组,A组(n=86):经抽吸导... 目的探讨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早期给予维拉帕米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 168例AMI患者进行直接PCI术,先行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后,随机分成两组,A组(n=86):经抽吸导管向靶病变远端给予维拉帕米100~200μg/次,总量不超过600μg;B组(n=82):支架植入发生无复流现象后再通过指引导管向冠状动脉内给予维拉帕米100~200μg/次,总量不超过600μg。造影评价给药前后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和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评价术后1 h心电图ST段下降情况。结果术后A组TIMI 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B组(91.86%vs.80.49%,P<0.05);术后A组TMPG 3级比例明显高于B组(88.37%vs.75.61%,P<0.05);A组心电图ST段迅速下降比例明显高于B组(80.23%vs.65.85%,P<0.05)。结论早期经抽吸导管向靶病变远端给予维拉帕米较传统方法进一步减少了AMI患者P-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维拉帕米 无复流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