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活动断裂探测的方法和技术 被引量:171
1
作者 邓起东 徐锡伟 +1 位作者 张先康 王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3-104,共12页
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大地震可能产生巨大的灾害 ,包括高的振动破坏和强的断裂地表错动。因此 ,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活动断裂和隐伏活动断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立足于城市环境复杂、污染重、干扰强的特点 ,... 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大地震可能产生巨大的灾害 ,包括高的振动破坏和强的断裂地表错动。因此 ,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活动断裂和隐伏活动断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立足于城市环境复杂、污染重、干扰强的特点 ,文中介绍了城市活动断裂探测的主要方法 ,包括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方面的多种探测方法。在地质地貌方法中 ,最新断裂活动面的断错地质地貌制图及针对断裂新活动和古地震研究的钻探和槽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年轻地质体和地貌面年龄测定是一项关键技术 ;地球化学探查 ,尤其是多种气体测项在隐伏断裂初步定位中起到先锋作用 ;在各种地球物理探测中 ,浅层地震勘探起着关键作用 ,而在探查活动断裂深部背景和孕震可能性时 ,各种深地震探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城市活动断裂探测这一新的工作中 ,必须更多地强调和更好地做到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探测的结合 ,做到多种探测手段和勘探方法的综合运用 ,这样才能做好断裂定位、断裂活动性判定及分析断裂孕震条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动断裂探测 地震 振动破坏 断裂地表错动 地震危险性 地质 地貌 地球化学 断裂孕震条件
下载PDF
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80
2
作者 危北海 刘晋生 +9 位作者 罗小石 于凤华 王广 韩纯学 赵子厚 金敬善 赵荣莱 李乾构 王莒生 杨天文 《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01-303,共3页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工作中一个极为重大的研究课题。宏观辨证怎样微观化、客观化,微观指标怎样整体化,以及两者怎样互相合参、互补结合?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虽然已做了不少,成绩也很显著,但仍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和问题,需...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工作中一个极为重大的研究课题。宏观辨证怎样微观化、客观化,微观指标怎样整体化,以及两者怎样互相合参、互补结合?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虽然已做了不少,成绩也很显著,但仍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入加以探索。危北海等同志这篇文章,对这一重大研究课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尽管文章还存在不少可争议的问题,还不十分成熟,但是我们经过一番考虑后,仍认为发表此文有利于启发人们去思考。希望能广泛开展讨论,以促进对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研究
原文传递
海原断裂带土壤气与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孙小龙 王广 +1 位作者 邵志刚 司学芸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50,共11页
选取海原断裂带曹洼(CW)、菜园(CY)、万家水(WJ)、水泉(SQ)、三塘(ST)、松山(SS)和安远(AY)7个测区进行土壤气测量与地下水地球化学检测,依据海原断裂带不同构造部位的土壤气浓度、水化学组分和同位素组成等,分析了海原断裂带的构造活... 选取海原断裂带曹洼(CW)、菜园(CY)、万家水(WJ)、水泉(SQ)、三塘(ST)、松山(SS)和安远(AY)7个测区进行土壤气测量与地下水地球化学检测,依据海原断裂带不同构造部位的土壤气浓度、水化学组分和同位素组成等,分析了海原断裂带的构造活动性分段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土壤气Rn释放量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ST、SQ测区,且断裂带中部区域气氡浓度相对较低;氦浓度及其同位素检测结果表明ST、SQ和CY测区土壤逸出气中含有幔源气体;泉水化学组分及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SQ和ST测区地下水与围岩介质之间的水-岩相互作用程度较高、水-岩反应平衡状态较高、地下水循环深度较大;泉水氚活度分析结果显示水泉(SQ)测区地下水补给区较远、水循环周期较长、新老水体的交换作用缓慢。综合分析认为,相比其他区段,海原断裂中西段(SQ-ST)接近1920年8.5级地震破裂段,其断裂带闭锁程度较弱、与地壳深部的连通性较好,更有利于地下流体的扩散与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气浓度 水化学组分 同位素组成 海原断裂带
下载PDF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7
4
作者 易立新 车用太 王广 《华南地震》 2003年第1期28-37,共10页
简要回顾了水库诱发地震 (RIS)研究的历史。从诱震库区的地质构造条件、水库蓄水诱震机理的数学物理模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地震学、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四个方面 ,介绍了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过程中各阶段所取得的重要认识。... 简要回顾了水库诱发地震 (RIS)研究的历史。从诱震库区的地质构造条件、水库蓄水诱震机理的数学物理模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地震学、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四个方面 ,介绍了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过程中各阶段所取得的重要认识。指出了目前水库诱发地震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理论基础 ,重视库区岩体结构、水文地质结构研究以取得诱震环境模型的发展与创新 ,以非均质各向异性介质环境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为手段 ,以取得诱震机理认识的深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 危险性 地质构造 水库蓄水 数学物理模型 岩体结构控制论 水文地质结构 诱震机理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矿井突(涌)水水源判别模式 被引量:37
5
作者 王广 王秀辉 +4 位作者 李竞生 黄伯儒 陈遂斋 越成山 刘贵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50,共4页
对在平顶山矿区所采集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以识别一些来源不清的样品归属,建立该区突(涌)水水源判别模型。选择水中6大离子为变量,对37个水样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和阳离子三角形分析;以聚类分析所得的结果为基础,... 对在平顶山矿区所采集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以识别一些来源不清的样品归属,建立该区突(涌)水水源判别模型。选择水中6大离子为变量,对37个水样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和阳离子三角形分析;以聚类分析所得的结果为基础,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该矿区寒武系灰岩水、薄层灰岩水(L2)和砂岩水3类判别模型,并应用马氏距离作F检验和归属概率“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判别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顶山矿区 水源 判别 数学模型 矿井突水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曹彩云 李伟 +5 位作者 党红凯 郑春莲 马俊永 李科江 王广 张胜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61-166,共6页
以郑单958、先玉335和中单909这3个主栽夏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密度梯度下三品种的产量、产量性状、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持续期及与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6~9万株/hm2密度内,随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粒数、百粒质量和穗重呈降低趋... 以郑单958、先玉335和中单909这3个主栽夏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密度梯度下三品种的产量、产量性状、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持续期及与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6~9万株/hm2密度内,随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粒数、百粒质量和穗重呈降低趋势;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持续期增大,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密度的增加提高了群体的光合能力;产量方面以先玉335平均产量最高,其次为中单909,郑单958最低。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产量和密度呈线性关系,中单909的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符合二次曲线关系。郑单958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持续期的回归关系好,斜率最大,随密度增加产量增加幅度较大,穗性状降低的幅度小,耐密性好;先玉335和中单909的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持续期回归斜率小于郑单958,先玉335随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幅度小,适合相对稀植;中单909的适密范围在8.56万株/hm2左右。因此,应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合理密植,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光合特性,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夏玉米 产量 产量性状 群体光合特性 相关性
下载PDF
济源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5
7
作者 焦艳军 王广 +3 位作者 崔霖峰 韩永 胡亚男 陈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2-968,共7页
运用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作为水循环过程的示踪剂,研究济源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现场调查,系统地采集了该区浅层、中深层地下水和河水样品,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水化学成分(K+、Na+、Ca2+、Mg2+、Cl-、SO2-4、HCO-3)和... 运用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作为水循环过程的示踪剂,研究济源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现场调查,系统地采集了该区浅层、中深层地下水和河水样品,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水化学成分(K+、Na+、Ca2+、Mg2+、Cl-、SO2-4、HCO-3)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组分(D、18O)测定.基于水化学和同位素测定结果,揭示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特征.水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济源盆地水体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Mg,属于低矿化度水,浅层地下水和河水联系紧密,不同水体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到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大气降水是盆地不同水体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在接受降水的补给后经过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中深层地下水受蒸发影响较小,浅层地下水和河水受蒸发影响较大.浅层地下水和河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地表大气降水的垂直渗入补给,中深层地下水接受北部太行山区的径流补给,补给高程为620—118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 水循环 济源盆地
下载PDF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回顾与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晏锐 田雷 +3 位作者 王广 钟骏 刘杰 周志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07-1921,共15页
地震地下流体在地震预测研究与震情跟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网所涉及的资料范围,系统收集了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可能地下流体前兆异常,分析了这些异常的空间展布、时空演化以及形态等总体变化特... 地震地下流体在地震预测研究与震情跟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网所涉及的资料范围,系统收集了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可能地下流体前兆异常,分析了这些异常的空间展布、时空演化以及形态等总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收集到的68项异常均位于10-8应变量范围内,59项异常位于汶川8.0级地震3倍破裂区(约900km)范围内,占异常总数的87%,这与国内外已发表的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空间分布范围和震级之间的关系相符,说明汶川8.0级巨大地震的前兆观测范围至少包含该地震3倍破裂尺度甚至更大;异常出现时间总体呈现出临近地震异常数量增多的特点,但异常数量并非逐渐增多,而是在震前5个月和1个月突然增多;异常形态特征复杂,水氡和水位总体呈现出趋势性异常特征,水温总体表现出短临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震前1—3个月突升、突降或波动异常变化.此外,本文还结合国内外已发表的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异常以及地震孕育理论,讨论了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尺度与未来震中的关系,这对深入认识地下流体前兆异常及产生机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地震前兆 地下流体 地震预测
下载PDF
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9
作者 虎维岳 王广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17-23,共7页
全面阐述了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的现状,包括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技术、突水预测技术和水害治理技术;预测了防治水技术发展趋向,如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害发生机理的理论与实验,预测技术的开发与仪器化,开发新仪器、设备、方法的... 全面阐述了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的现状,包括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技术、突水预测技术和水害治理技术;预测了防治水技术发展趋向,如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害发生机理的理论与实验,预测技术的开发与仪器化,开发新仪器、设备、方法的推广应用、地下水流模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水害 防治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水文地质结构与水库诱发地震 被引量:24
10
作者 易立新 王广 李榴芬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9-32,共4页
本文基于断层渗透结构和岩体渗透稳定性两个概念,提出了水文地质结构及其分类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水库地震案例解析,阐述了水文地质结构对诱发地震的制约作用。提出了基于水文地质结构进行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思路。对水库诱发地... 本文基于断层渗透结构和岩体渗透稳定性两个概念,提出了水文地质结构及其分类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水库地震案例解析,阐述了水文地质结构对诱发地震的制约作用。提出了基于水文地质结构进行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思路。对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结构 地下流体 断层力学 岩体渗透稳定性 水库诱发地震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景涛 史浙明 +2 位作者 王广 姜军 杨炳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4-205,共12页
地下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主导作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大柴旦湖地处西北干旱区,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了解该地区的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特征,对这一生态敏感地区的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采集该地区28个具... 地下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主导作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大柴旦湖地处西北干旱区,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了解该地区的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特征,对这一生态敏感地区的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采集该地区28个具有代表性的水样,运用数理统计、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值、饱和指数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探讨了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过程中的水岩作用。结果表明:(1)由山前冲洪积扇到大柴旦湖,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HCO_(3)·Cl·SO_(4)-Na·Ca型向SO_(4)·Cl-Ca·Na、Cl-Na型演化转变,总溶解固体物含量由小于1 g/L增至380 g/L以上。(2)Gibbs图、主要离子比值分析及饱和指数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水岩作用和蒸发结晶作用控制,沿地下水流路径上,主要发生了岩盐、石膏的溶解,方解石的沉淀,白云石和长石的溶解或沉淀。氯碱指数、[(Na^(+)+K^(+))-Cl-]与[(Ca^(2+)+Mg^(2+))-(HCO-3+SO^(2-)_(4))]关系表明,阳离子交换作用也影响着该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形成。(3)通过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定量验证了地下水径流过程的主要水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演化规律 大柴旦湖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岩溶水系统水-岩相互作用的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广 陶澍 +1 位作者 沈照理 钟佐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11,共3页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基于新的 (补充 )采集的地下水化学样品的分析数据 ,以 WATEQ4F模型 1 为基础 ,应用本次研究中开发的耦合的 Monte Carlo— WATEQ4F模型 ,对平顶山矿区地下水系统中水 -岩反应状态进行了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和评...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基于新的 (补充 )采集的地下水化学样品的分析数据 ,以 WATEQ4F模型 1 为基础 ,应用本次研究中开发的耦合的 Monte Carlo— WATEQ4F模型 ,对平顶山矿区地下水系统中水 -岩反应状态进行了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和评价。结果表明 :随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在模拟研究区内地下水相对于方解石、白云石、石英过饱和 ,相对于石膏未饱和 ,而与玉髓处于平衡状态。这些结果为该区地下水 (子 )系统的划分、岩溶发育规律研究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作用 随机模拟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岩溶水
下载PDF
三峡井网井水位对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刘成龙 王广 +1 位作者 张卫华 梅建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系统分析了三峡井网8口井水位对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及其后效特征,揭示出这些特征因井而异,其差异性在井孔结构相似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井点的构造部位、观测含水层的地下水埋藏类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等条件;深入研究了井水位同震... 系统分析了三峡井网8口井水位对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及其后效特征,揭示出这些特征因井而异,其差异性在井孔结构相似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井点的构造部位、观测含水层的地下水埋藏类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等条件;深入研究了井水位同震后效特征中残留阶升与阶降的力学含义及其地震预测意义,并用仙女山断裂带上近期地震活动验证了残留阶升区可能是未来地震危险区的科学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位 同震响应 三峡井网 汶川地震 震后阶跃
下载PDF
周期气压波对地壳应变场观测影响的若干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凌空 王广 牛安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1-361,406,共11页
地壳应变场常用钻孔体应变仪进行测量,而周期为几分钟到几小时的短周期气压波是影响体应变仪工作的一种长期因素.本文以Evertson等人推导的体应变短周期气压干扰模型为基础,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了体应变气压影响系数与气压周期、岩石弹... 地壳应变场常用钻孔体应变仪进行测量,而周期为几分钟到几小时的短周期气压波是影响体应变仪工作的一种长期因素.本文以Evertson等人推导的体应变短周期气压干扰模型为基础,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了体应变气压影响系数与气压周期、岩石弹性参数和井孔深度的关系及变化规律.由于体应变观测井孔存在耦合效应,又建立了大气压垂直载荷作用下观测井孔耦合系数计算方程,比较了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体应变气压影响系数理论观测值与无孔岩石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并与涞水、顺义、东三旗和昌平台的Sacks体应变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比对分析.这对地震前兆微动态信息背景场的探索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应变 气压 岩石弹性参数 周期 耦合系数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广 王焰新 +1 位作者 刘菲 郭华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6,共12页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该领域的阶段性总结分析研究还较少。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方法,以1982年1月1日到2021年11月17日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有关水文地球化学的检索信息为基础,使用CiteSpac...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该领域的阶段性总结分析研究还较少。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方法,以1982年1月1日到2021年11月17日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有关水文地球化学的检索信息为基础,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等软件对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文地球化学论文发文量与被引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以后发文数量是2010年以前发文数量的两倍,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中国积极参与水文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近几年的发文量增长幅度高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这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以及各个科研机构的研究分不开。通过关键词分析,1982年至2021年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主题为:地下水质量与人体健康、同位素的研究与应用、元素的迁移转化和微生物作用以及地下水-地表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文献计量工具方法与“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统计共同表明:不同空间尺度和环境下的水岩相互作用、同位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生物地球化学以及地下水质量是未来水文地球化学领域的主要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VOSviewer 水文地球化学 水岩相互作用
下载PDF
峰峰矿区东部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25
16
作者 郭钰颖 吕智超 +4 位作者 王广 马栾 许庆宇 黄旭娟 高树志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105,共5页
应用离子比例系数法分析了峰峰矿区东部地下水化学成分特征,结合含水层岩性条件,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中"可能矿物相"的确定提供依据;采用PHREEQC软件对含水层中水–岩作用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模拟计算出饱和指数,通过质量平... 应用离子比例系数法分析了峰峰矿区东部地下水化学成分特征,结合含水层岩性条件,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中"可能矿物相"的确定提供依据;采用PHREEQC软件对含水层中水–岩作用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模拟计算出饱和指数,通过质量平衡模拟计算水–岩作用过程中主要矿物相的转化量。结果表明:方解石和白云石处于饱和状态,在适当的条件下会沉淀,而岩盐、石膏处于未饱和的状态,在适当的条件下将继续溶解。沿地下水流路径,从五矿奥灰水—一矿奥灰水—一矿副井水,地下水系统中白云石、岩盐、石膏溶解,方解石沉淀,且发生了阳离子交换作用。研究矿井水中水–岩相互作用,初步探讨废弃矿井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对分析矿井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影响因素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水—岩作用 PHREEQC 峰峰矿区
下载PDF
新疆吐-哈盆地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作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蒋万军 赵丹 +5 位作者 王广 郭永海 刘成龙 钟涛 刘淑芬 何琛芝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5-833,共9页
新疆吐-哈盆地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是当地主要的水资源,探讨该地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阴阳离子Piper三线图、氢氧稳定同位素、Gibbs图以及离子相关关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该... 新疆吐-哈盆地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是当地主要的水资源,探讨该地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阴阳离子Piper三线图、氢氧稳定同位素、Gibbs图以及离子相关关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结果表明:吐-哈盆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以蒸发为主;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沿地下水流动方向水化学类型由Cl·SO_4-Na型逐渐演变为Cl-Na型,水化学组分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浓缩现象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文地球化学 分布特征 同位素 吐-哈盆地
下载PDF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广 车用太 +3 位作者 刘成龙 刘春国 谷元珠 鱼金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9-96,共8页
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经历了"创建阶段—发展阶段—提高阶段"到目前开始的"全面现代化阶段",形成了国家级基本台(网)、省级区域台(网)与县市级地方台(网)三类台(网),记录到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 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经历了"创建阶段—发展阶段—提高阶段"到目前开始的"全面现代化阶段",形成了国家级基本台(网)、省级区域台(网)与县市级地方台(网)三类台(网),记录到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海量数据,为相关的灾害、环境、资源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九五"期间,完成了对全国114个台站以水位、水温(地热)、氡(Rn)与汞(Hg)观测为主的数字化改造。"十五"和以后更长一段时间内,计划大规模推广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技术,建设三个"前兆台阵",初步建立流动观测系统,完善与健全学科台网中心,建立学科观测技术质检中心,并就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中的一些基本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使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沿着"台网(站)布设科学化,测项配套合理化,监测技术系统自动化和现代化,观测规范化和观测数据质量评价定量化"的方向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下流体观测 见测现状 数字化 趋势
下载PDF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煤矿水害研究中的某些应用——以平顶山、肥城矿区研究为例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广 段琦 +1 位作者 卜昌森 陈遂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矿井防治水的理论和工程实践表明,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是矿井水害预防和治理工作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以平顶山矿区、肥城矿区为例,阐述了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水害研究中的某些应用。在平顶山矿区,环境同位素(氢、氧)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 矿井防治水的理论和工程实践表明,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是矿井水害预防和治理工作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以平顶山矿区、肥城矿区为例,阐述了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水害研究中的某些应用。在平顶山矿区,环境同位素(氢、氧)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技术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和校正了以往对该区水流系统的概念模型,即局部水流系统和过渡水流系统(或西南部和东北部子系统)的划分仅适于寒武系灰岩含水系统;砂岩含水层在矿区中、北部低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并有可能补给薄层灰岩含水层。在肥城矿区,地下水示踪试验结果表明,该区的GF9、F7-1、F7-3断层在试验段内具有较强的导水性,奥灰水可通过上述断层并以不同特征的通道和速度继续径流并补给各井下出水点,因而是该区煤矿安全的主要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 矿井水害 环境同位素 示踪试验 氢同位素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岩溶水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广 陶澍 +1 位作者 沈照理 钟佐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8年第3期245-249,共5页
根据寒武系灰岩岩溶水氚值的分布特征 ,分析了该岩溶水的运动特征 ,并据以将该区主要断层———锅底山断层划分为透水段 (南段、北段 )和不透水段 (中段 ) .确定了岩溶水水流方向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路径 .对岩溶水进行了组分分布模拟和... 根据寒武系灰岩岩溶水氚值的分布特征 ,分析了该岩溶水的运动特征 ,并据以将该区主要断层———锅底山断层划分为透水段 (南段、北段 )和不透水段 (中段 ) .确定了岩溶水水流方向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路径 .对岩溶水进行了组分分布模拟和质量平衡模拟 ,并根据模拟结果讨论了不同温标在本区的适用性、岩溶发育状况和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和演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岩溶水 同位素 水文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