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1978--2010 被引量:141
1
作者 谢铎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8-381,共4页
1981年制定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到2006年已经出现了第4版。迄今为止的32年里,由于预测指标、统计能力和诊断方法的不断进步,APAcHE预测模式的精确性不断提高。通过统计同时代的资料发现,APACHE也可用于... 1981年制定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到2006年已经出现了第4版。迄今为止的32年里,由于预测指标、统计能力和诊断方法的不断进步,APAcHE预测模式的精确性不断提高。通过统计同时代的资料发现,APACHE也可用于有效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且很有实用性。现对APACHE评分的发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脓毒症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实施预住院制度 降低平均住院日 被引量:40
2
作者 周慧芬 +3 位作者 张纯武 赵纯武 石娜 徐长恩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5期7-8,共2页
医护工作者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还要将“尽早康复”和“尽可能少的医疗费用”作为医疗服务的目标。平均住院日是直接反映和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缩短平均住院口是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关键词 预住院 平均住院日 无价值住院日 住院费用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陈洁 周小洁 +5 位作者 王晓蓉 黄跃跃 马继红 何杰 黄慧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并探寻提高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2...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并探寻提高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67例)和死亡组(59例)。患者入科后2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计算NLR。入院24 h内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进行评分。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PCT、血小板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ac、淋巴细胞计数、NLR、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3〔95%CI(0.609,0.777)〕,截断值为3.05 mmol/L时,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4.2%。NLR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95%CI(0.556,0.728)〕,截断值为14.4时,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51.9%。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95%CI(0.659,0.825)〕,截断值为16分时,灵敏度为71.2%,特异度为66.9%。Lac+NLR+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95%CI(0.702,0.859)〕,截断值为0.288 7时,灵敏度为67.3%,特异度为80.0%。联合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NLR(Z=2.321,P<0.05)。结论单一指标难以准确全面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NLR联合Lac、APACHEⅡ评分可提高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计数 乳酸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3
4
作者 董科奇 邓杰 +1 位作者 蒋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6-532,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的新评分系统对严重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浙江省舟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46例,根据其入院4周内存活或死亡分为存活组(n=26)和...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的新评分系统对严重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浙江省舟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46例,根据其入院4周内存活或死亡分为存活组(n=26)和死亡组(n=20)。患者入ICU后第1周采用AGI诊断标准每日进行AGI评估,并赋予相应分值,同时进行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004)评分,计算改良SOFA评分(AGI评分与SOFA评分相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析改良SOFA评分系统和其他4种评分系统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存活组入ICU后第2、3、5、7天以及最高改良SOFA评分、AGI评分、SOFA评分、MODS(2004)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入ICU后第1、2、3、5、7天以及最高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第1、2、3、5、7天以及最高改良SOFA评分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0.84、0.92、0.93、0.97、0.86,AGI评分AUC分别为0.56、0.84、0.95、0.96、0.99、0.85,SOFA评分AUC分别为0.59、0.82、0.87、0.86、0.92、0.83,APACHEⅡ评分AUC分别为0.74、0.88、0.92、0.96、0.97、0.83,MODS(2004)评分AUC分别为0.61、0.85、0.87、0.87、0.92、0.8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5种评分系统的预测与实际结果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拟合度较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SOFA评分≥8.1分(OR=3.167)、AGI评分≥1.3分(OR=6.000)、SOFA评分≥7.7分(OR=3.600)、APACHEⅡ评分≥11.8分(OR=6.333)、MODS(2004)评分≥8.6分(OR=5.000)是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改良SOFA评分可以提高SOFA评分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改良SOFA评分≥8.1分对严重脓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胃肠损伤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英国国民卫生保健(NHS)如何服务国民 被引量:18
5
作者 全世超 郭清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通过对NHS的发展经过、运转模式、成就、缺陷等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来认识英国的国民卫生保健(NHS)如何服务国民。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去英国短期的考察和学习;浏览英国卫生部、英国国民卫生保健署网站;进行国内外资料搜集、文献... 目的通过对NHS的发展经过、运转模式、成就、缺陷等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来认识英国的国民卫生保健(NHS)如何服务国民。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去英国短期的考察和学习;浏览英国卫生部、英国国民卫生保健署网站;进行国内外资料搜集、文献阅览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 国民 英国 服务 运转模式 资料搜集 NHS 卫生部 国内外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蒋贤高 +5 位作者 施伎蝉 崔小亚 杨守峰 苏菲菲 朱海燕 金方平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31-232,共2页
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的暴发已被广泛报道。截至7月27日22时,WHO确认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在全球160个国家感染,已有816例患者死亡。目前,仍不断有新发病例出现。为尽快了解其相关特性,总结防治经验,现对温州市收治的27例甲型H1N... 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的暴发已被广泛报道。截至7月27日22时,WHO确认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在全球160个国家感染,已有816例患者死亡。目前,仍不断有新发病例出现。为尽快了解其相关特性,总结防治经验,现对温州市收治的2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临床特征 奥司他韦
原文传递
炎症与血栓形成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晓东 +2 位作者 张艳杰 金可可 王明山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关键词 炎症 血栓形成 血液疾病 血液疾病
下载PDF
碱剩余早期动态变化和乳酸清除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21
8
作者 沈晔 吴双华 +3 位作者 程留慧 张近波 马继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碱剩余(BE)的动态变化和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入院后28d时结局分为存活组90例,死亡组5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后动脉血碱剩余... 目的探讨碱剩余(BE)的动态变化和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入院后28d时结局分为存活组90例,死亡组5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后动脉血碱剩余值及早期乳酸清除率,高、低碱剩余组,高、低乳酸清除率组间各参数比较,分析其与病死率、预后的关系;分析比较入院后开始3d碱剩余值均数与28d病死率间的关系。结果108例高BE组(BE≥-8mmol/L)患者的病死率为33.3%,显著低于41例低BE组(BE<-8mmol/L)患者(56.1%,P<0.05)。112例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患者的病死率为34.8%,显著低于37例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患者(54.1%,P<0.05)。入院后开始3d碱剩余值均数与28d病死率间的相关分析示Pearson相关系数为0.946。结论高碱剩余组和高早期乳酸清除率组预后较好,治疗后碱剩余恢复较快组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剩余 早期乳酸清除率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草案) 被引量:19
9
作者 卢中秋 卢才教 +4 位作者 邱俏檬 程俊彦 吴斌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创伤弧菌脓毒症病情极为凶险,病死率超过50%。但由于病例分散,发病率低,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有循征依据的诊治方案或指南。方法基于本课题组经过近10年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提出了《创伤弧... 目的创伤弧菌脓毒症病情极为凶险,病死率超过50%。但由于病例分散,发病率低,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有循征依据的诊治方案或指南。方法基于本课题组经过近10年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提出了《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草案)》,希望能有助于创伤弧菌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结果在本方案中,我们提出:①创伤弧菌脓毒症早期临床诊断标准包括:患者4—11月急起发热,肢端特征性血性大疱样皮损、甚至大范围皮肤及肌肉坏死,迅速出现低血压或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有慢性肝病或长期嗜酒史以及近1~2周内有生食海鲜或接触带菌海水史等。②尽早、足量、联合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疗效最佳。③早期对病变肢体进行外科干预及综合支持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论本方案的推荐意见有助改善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这只是初步的草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患者 创伤弧菌 诊疗方案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诊断标准 三代头孢菌素 对症治疗 诊治方案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ICU危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艳杰 +3 位作者 林锡芳 王明山 余震 俞继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ICU危重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者DIC前状态的治疗作用及有效剂量、用药方法,探讨乌司他丁改善凝血功能的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2001年国际血栓止血学会DIC诊断标准的30例ICU患者分为常规组、乌司他丁60万U组...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ICU危重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者DIC前状态的治疗作用及有效剂量、用药方法,探讨乌司他丁改善凝血功能的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2001年国际血栓止血学会DIC诊断标准的30例ICU患者分为常规组、乌司他丁60万U组、乌司他丁40万U组,不符合该标准的1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血浆、血小板、抗凝及病因治疗,乌司他丁组另外给予乌司他丁60万U和40万U,对照组未予处置。分别于治疗后1、3、5、7d采集静脉血,观察各组血浆组织因子(TF)、凝血酶原片段F1+2(F1+2)、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抑制剂(TFPI)、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IC评分变化。结果:常规组血浆vWF、T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乌司他丁60万U组,常规组与乌司他丁40万U组比较,血浆vWF、TM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1天,常规组、乌司他丁60万U组和乌司他丁40万U组血浆F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至治疗第5天,乌司他丁60万U组F1+2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和乌司他丁40万U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1天,常规组、乌司他丁组血浆TF、AT-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FP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至治疗第5天,乌司他丁60万U组和乌司他丁40万U组TF、AT-Ⅲ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两乌司他丁组TF、ATⅢ、TFPI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常规组、乌司他丁组APTT明显长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的PT、APTT短于常规组,乌司他丁60万U组的PT、APTT短于乌司他丁40万U组。与常规组比较,乌司他丁组DIC评分明显降低。结论:乌司他丁具有保护凝血、抗凝、纤溶因子的作用,可以从多个角度阻断DIC的发展。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凝血系统保护作用的优势在于它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凝固障碍 乌司他丁 凝血因子 纤维溶解系统
下载PDF
危重症病人两种营养管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艳杰 余震 +4 位作者 姚建高 林锡芳 俞继芳 宋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比较接受肠内营养(EN)治疗的危重症病人对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入住ICU需要1个月以上EN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鼻胃管组和鼻空肠管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给予EN。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3和4... 目的:比较接受肠内营养(EN)治疗的危重症病人对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入住ICU需要1个月以上EN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鼻胃管组和鼻空肠管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给予EN。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3和4周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肌酐(Scr)水平,监测病人各项胃肠道功能障碍指标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第2周ALB和PA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至第4周接近正常水平。鼻胃管组病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潴留、菌群失调等的发生率与鼻空肠管组无显著性差异。病人腹胀、腹泻症状与输注营养液的速度明显相关。两组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N可改善危重症病人的营养不良,应根据病人个体情况选择EN液的输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病人 肠内营养治疗 鼻胃管营养 鼻空肠管营养
下载PDF
甘草甜素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叶进燕 陈少贤 +6 位作者 徐红蕾 万丽 谢于鹏 王良兴 林锡芳 吴建波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6-637,共2页
肺纤维化的传统治疗效果差且不良反应多。甘草甜素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作用,我们观察了甘草甜素对不同时相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对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肺纤维化模型 转化生长因子 甘草甜素 干预作用 大鼠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联合血清白蛋白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勇 林素涵 +2 位作者 舒洁 洪万东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68-871,共4页
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706例,分为非重症胰腺炎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将血清白蛋白浓度降维,<34.1 g/L时取值1分纳入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BISAP)评分(即新BISAP评分)... 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706例,分为非重症胰腺炎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将血清白蛋白浓度降维,<34.1 g/L时取值1分纳入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BISAP)评分(即新BISAP评分),结果显示新BISAP评分预测SAP的AUC值为0.820,BISAP评分和血清白蛋白预测SAP的AUC值分别为0.783、0.716。血清白蛋白浓度和BISAP评分对AP的严重程度均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并且血清白蛋白联合BISAP评分能更好地预测AP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度指数 重症胰腺炎 血清白蛋白 早期评估 急性胰腺炎 床旁 预测价值 SAP
原文传递
双向转诊下转难原因的“冰山角”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徐长恩 全世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0-301,共2页
对双向转诊下转难原因进行分类,探索下转难实质。方法:采取"冰山角"分析法分析双向转诊下转难原因。结果:双向转诊下转难的表面原因为大医院怕承担责任不主动下转、病人不信任基层医院、患者怕麻烦不愿意下转;过渡原因为大医... 对双向转诊下转难原因进行分类,探索下转难实质。方法:采取"冰山角"分析法分析双向转诊下转难原因。结果:双向转诊下转难的表面原因为大医院怕承担责任不主动下转、病人不信任基层医院、患者怕麻烦不愿意下转;过渡原因为大医院怕病源流失不主动下转、基层医院技术差、病人追求名院名医不愿意下转、双向转诊流程不明确、缺乏首诊医师机制、医疗保险制度不匹配(无激励机制)、无全科医师负责转诊;根本原因为基层医院设备差、基层医院人员配备差、双向转诊标准不明确、社会宣传不够。结论:解决基层医院设备差、基层医院人员配备差问题,制定双向转诊标准,加大双向转诊社会宣传是解决双向转诊下转难的关键;制定双向转诊标准和建设基层医院是解决双向转诊下转难问题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转诊 “冰山角”分析法 原因
下载PDF
不同COPD分级患者肾损伤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蔡晓盛 池琼 +1 位作者 吴建华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级患者肾损伤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治疗COPD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肺功能分为4组,并选取中老年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肺功能、肾损伤指标[... 目的探讨不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级患者肾损伤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治疗COPD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肺功能分为4组,并选取中老年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肺功能、肾损伤指标[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随着COPD的加重而显著降低(P<0.05),FEV1/用力肺活量(FVC)随着COPD的加重显著降低(P<0.05);轻、中、重度、极重度COPD组患者CysC、β2-MG、RBP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水平在中、重、极重度COPD组中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RBP、Scr水平在重、极重度COPD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2-MG、BUN水平会随着COPD严重程度加重有显著性改变(P<0.05);不同级别的COPD患者的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随着COPD严重程度加重,TNF-α、IL-6及hs-CRP水平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COPD的疾病进展可能会加速患者肾功能损伤,此外炎性反应可能在加速COPD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肾损伤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炎症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早期炎症指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勇 林素涵 +2 位作者 周月影 陈玉熹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炎症指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17日至2月14日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入院前胸部CT、入院24 h内首次实验室参数及胸部CT。... 目的探讨早期炎症指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17日至2月14日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入院前胸部CT、入院24 h内首次实验室参数及胸部CT。随访至患者首次发病后30 d,将出现呼吸困难或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 h内病灶进展超过50%(符合重型分型标准)作为研究终点。根据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轻型/普通型组和重型/危重型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炎症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炎症指标与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早期炎症指标对新冠肺炎患者发展至重型/危重型器官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40例新冠肺炎患者,男性74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45±14)岁;轻型6例(4.3%),普通型107例(76.4%),重型22例(15.7%),危重型5例(3.6%)。轻型/普通型组与重型/危重型组间年龄(岁:43±13比57±13)、合并1种慢性疾病患者比例(17.7%比55.6%)、C-反应蛋白〔CRP(mg/L):7.3(2.3,21.0)比40.1(18.8,62.6)〕、淋巴细胞计数〔LYM(×10^(9)/L):1.3(1.0,1.8)比0.8(0.7,1.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2.1(1.6,3.0)比3.1(2.2,8.8)〕和预测病毒性肺炎死亡风险模型评分〔MuLBSTA评分(分):5.0(3.0,5.0)比5.0(5.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NLR、MuLBSTA评分、年龄、合并1种慢性疾病与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相关〔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037(1.020~1.055)、1.374(1.123~1.680)、1.574(1.296~1.911)、1.082(1.042~1.125)、6.393(2.551~16.023),均P<0.01〕;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MuLBSTA评分为新冠肺炎发展至重型/危重型的危险因素〔OR和95%CI分别为1.024(1.002~1.048)、1.321(1.027~1.699),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P、MuLBSTA评分预测重型/危重型的ROC曲线下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 预测病毒性肺炎死亡风险模型评分
原文传递
不同时间段血乳酸水平对脓毒症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比较:基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 被引量:15
17
作者 伊孙邦 胡雨峰 +2 位作者 林素涵 陈玉熹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段的血乳酸水平对脓毒症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上合理选用血乳酸提供一定的研究证据。方法基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纳入329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将329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院内存活组(2445例...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段的血乳酸水平对脓毒症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上合理选用血乳酸提供一定的研究证据。方法基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纳入329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将329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院内存活组(2445例)和院内死亡组(8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监护室类型、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入院24 h内血乳酸的最大值[血乳酸(24 h,max)]及最小值[血乳酸(24 h,min)]及24~48 h血乳酸的最大值[血乳酸(48 h,max)]及最小值[血乳酸(48 h,min)]。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并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院内存活组患者的血乳酸(24 h,max)[3.0(1.8,4.8)mmol/L vs.3.6(2.1,6.3)mmol/L]、血乳酸(24 h,min)[1.5(1.1,2.2)mmol/L vs.1.8(1.3,2.9)mmol/L]、血乳酸(48 h,max)[1.5(1.1,2.3)mmol/L vs.2.5(1.5,4.4)mmol/L]、血乳酸(48 h,min)[1.3(1.0,1.8)mmol/L vs.1.9(1.3,3.2)mmol/L]、SAPSⅡ评分[44(35,54)分vs.48(37,59)分]及SOFA评分[6(4,9)分vs.8(5,11)分]均较院内死亡组显著降低(H=7.350、9.535、13.473、12.720、6.734、8.033,P均<0.001)。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乳酸(24 h,max)[比值比(OR)=1.099,95%置信区间(CI)(1.069,1.130)]、血乳酸(24 h,min)[OR=1.300,95%CI(1.220,1.385)]、血乳酸(48 h,max)[OR=1.330,95%CI(1.271,1.391)]、血乳酸(48 h,min)[OR=1.558,95%CI(1.451,1.673)]、SAPSⅡ评分[OR=1.014,95%CI(1.008,1.020)]和SOFA评分[OR=1.084,95%CI(1.059,1.110)]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均<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乳酸(24 h,max)[AUC=0.574,95%CI(0.551,0.597)]、血乳酸(24 h,min)[AUC=0.614,95%CI(0.591,0.636)]、血乳酸(48 h,max)[AUC=0.693,95%CI(0.672,0.715)]、血乳酸(48 h,min)[AUC=0.689,95%CI(0.668,0.710)]、SAPSⅡ评分[AUC=0.577,95%CI(0.555,0.600)]及SOFA评分[AUC=0.592,95%CI(0.569,0.614)]对脓毒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 脓毒症 院内死亡 预后 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
原文传递
城乡对口支援医院双向转诊的路径探讨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宝玉 张启瑜 +4 位作者 金嵘 朱茸茸 杨虹霞 陈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8-1029,共2页
由于"双向转诊"运行机制的缺失等原因,造成转诊网络运行不畅。本研究通过对城乡对口支援医院"双向转诊"的路径探讨,探索"双向转诊"运行程序及保障机制,提出对策和建议,引导逐渐形成"小病进社区、大... 由于"双向转诊"运行机制的缺失等原因,造成转诊网络运行不畅。本研究通过对城乡对口支援医院"双向转诊"的路径探讨,探索"双向转诊"运行程序及保障机制,提出对策和建议,引导逐渐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模式,达到合理分流患者、盘活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转诊 转诊路径 城乡对口支援
下载PDF
狼疮样抗凝物质对肺血栓栓塞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明山 +5 位作者 王霄霞 徐斐 陈晓东 陶志华 王良兴 谢于鹏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40-742,共3页
目的 探讨狼疮样抗凝物质 (LA)与肺血栓栓塞症 (PTE)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血浆蝰蛇毒时间 (RVVT)测定 38例PTE患者 [PTE组 ,其中急性大面积PTE 17例 (大面积PTE组 ) ,次大面积PTE 2 1例 (次大面积PTE组 ) ]和 30名正常人 (对照组 )... 目的 探讨狼疮样抗凝物质 (LA)与肺血栓栓塞症 (PTE)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血浆蝰蛇毒时间 (RVVT)测定 38例PTE患者 [PTE组 ,其中急性大面积PTE 17例 (大面积PTE组 ) ,次大面积PTE 2 1例 (次大面积PTE组 ) ]和 30名正常人 (对照组 )的LA比值 ;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蛋白C活性 (PC∶A)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栓烷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含量并计算TXB2 / 6 keto PGF1α比值。结果 PTE组LA比值在次大面积PTE组为 1 19± 0 10、大面积PTE组为 1 2 8±0 11,TXB2 含量次大面积PTE组为 (2 2 2± 83)ng/L、大面积PTE组为 (2 98± 10 1)ng/L ,TXB2 / 6 keto PGF1α比值次大面积PTE组为 9 99± 5 6 7、大面积PTE组为 18 35± 8 88,PTE两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其中大面积PTE组明显高于次大面积PTE组 (P <0 0 1) ;次大面积PTE组、大面积PTE组的PC∶A和 6 keto PGF1α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LA可导致PTE患者TXB2 / 6 keto PGF1α比值升高、PC∶A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 大面积 TXB2 6-KETO-PGF1Α 比值 抗凝物质 对照组 结论 目的 方法
原文传递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比值预测妊娠晚期孕妇产后出血的价值 被引量:15
20
作者 柴韩飞 叶银才 +3 位作者 黄跃跃 胡雨峰 章显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8期54-57,69,共5页
目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比值用于产后出血的预判,本研究评估这些参数在预测产后出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明确诊断为产后出血的顺产... 目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比值用于产后出血的预判,本研究评估这些参数在预测产后出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明确诊断为产后出血的顺产产妇62例,并在同时期内选取未发生产后出血的顺产产妇139例进行分析,比较上述4项指标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同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分析其预测产后出血的准确度。结果在本回顾性研究中,孕产妇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比值和产后出血相关(P<0.05),纤维蛋白原对于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4、0.681,两者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比值的最佳cutoff值为0.185(×10^-14L)。结论孕产妇临产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比值对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D二聚体检测比较,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计数 比值 产后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