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到达间隔时间压缩的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潘明 宁佳 +2 位作者 鲁工圆 王超宇 敬亭婷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5,共8页
为确保列车在车站顺利排列进路,合理优化到发线运用方案,压缩列车到达间隔时间,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到发线运用对到达间隔时间的影响,针对同时段不同方向到发列车情况,构建以到发线占用唯一性、到发线接车时间间隔、进路占用相容性等为约... 为确保列车在车站顺利排列进路,合理优化到发线运用方案,压缩列车到达间隔时间,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到发线运用对到达间隔时间的影响,针对同时段不同方向到发列车情况,构建以到发线占用唯一性、到发线接车时间间隔、进路占用相容性等为约束条件,最小总运营时间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最后以某高速铁路车站为例,比较到发线运用优化前后的列车到发线组合、进路组合和最小总运营时间。实验表明,在繁忙时段下通过优化到发线运用方案能够有效利用分段解锁缩短列车间的到达间隔时间,进而有效提高车站接发车作业效率及通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到达间隔时间 到发线运用 运营时间 整数线性规划
下载PDF
基于数理统计的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估计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童燚杰 王利鑫 +2 位作者 潘明 李正洋 金波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1期7-11,共5页
对车站换乘走行时间的估计是分析成网条件下地铁线路间列车合理衔接,减少乘客总换乘等待时间的前提。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对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规律进行研究,设计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规律的抽样调查方法,同时采用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 对车站换乘走行时间的估计是分析成网条件下地铁线路间列车合理衔接,减少乘客总换乘等待时间的前提。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对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规律进行研究,设计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规律的抽样调查方法,同时采用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对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以重庆地铁两路口换乘站为例,对所提出方法的实际可行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行时间 数理统计 抽样调查 正态分布 两路口
下载PDF
基于技术市场视角的江苏高校技术转移分析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潘明 孙兴莲 +1 位作者 肖莺 张春燕 《江苏科技信息》 2021年第20期31-34,共4页
2019年,江苏省高校技术合同交易的合同项数、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文章研究表明,全年共有74家高校参与了技术合同交易,签订技术合同23 091项,同比增长23.65%;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11.77亿元,同比增长3.49%;技术交易额为10... 2019年,江苏省高校技术合同交易的合同项数、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文章研究表明,全年共有74家高校参与了技术合同交易,签订技术合同23 091项,同比增长23.65%;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11.77亿元,同比增长3.49%;技术交易额为105.3亿元,同比增长2.90%。其中,部属高校起到主要引领作用,90%的部属高校参与了技术合同交易,签订合同9 707项,合同成交额与交易额分别为58.13亿元和56.61亿元。省属高校的技术合同交易参与率为74%,同比有一定上升,签订合同12 812项,成交额为52.05亿元,技术交易额为47.48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高校 技术市场 技术合同 技术转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快线运营管理与调度指挥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鲁工圆 张杏蔓 +1 位作者 潘明 薛锋 《综合运输》 2019年第7期121-126,共6页
为适应大都市区域轨道交通发展需求,重庆市提出了'轨道交通快线'新型轨道交通模式,以期增强大都市区对外交通集聚辐射能力,加强市郊区域与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通道。针对轨道交通快线运营管理与调度指挥模式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为... 为适应大都市区域轨道交通发展需求,重庆市提出了'轨道交通快线'新型轨道交通模式,以期增强大都市区对外交通集聚辐射能力,加强市郊区域与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通道。针对轨道交通快线运营管理与调度指挥模式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为例提出了轨道交通快线运营管理与调度指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适应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发展的运营及调度模式,并进一步探究了轨道交通快线与国铁协同运输组织相关问题,为轨道交通快线与国铁衔接贯通、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快线 区域轨道交通 运营管理模式 调度指挥模式 协同运输
原文传递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深度学习的紫菜水分无损检测
5
作者 张雯雯 胡亚东 +5 位作者 孙文珂 潘明 沈照鹏 周兴虎 钱津 王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0-197,共8页
为探索近红外光谱结合深度学习网络对紫菜水分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检测并收集了479组干条斑紫菜的光谱数据和水分含量数据,分别使用四种方法对其中的光谱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在全波段下建立了四种传统定量水分预测模型和一种卷积神... 为探索近红外光谱结合深度学习网络对紫菜水分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检测并收集了479组干条斑紫菜的光谱数据和水分含量数据,分别使用四种方法对其中的光谱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在全波段下建立了四种传统定量水分预测模型和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s,CNN)深度学习水分预测模型。对比五种模型预测结果后发现,在S-G平滑结合二阶导数的预处理方法下所建立的CNN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其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值为0.456,预测集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of Prediction,R_(p)^(2))值为0.990,优化后,该模型的RMSEP值降至0.342,R_(p)^(2)值可以达到0.994(>0.8),同时,外部验证相对误差(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 for Validation,RPD)值达6.155(>3),证明了模型实际应用于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可能性。该CNN模型能够快速、准确、无损地预测条斑紫菜的水分含量,提高了紫菜水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相关干制水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水分含量 近红外光谱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渔业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残留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兆新 董晓 +5 位作者 孙晓杰 彭吉星 邢丽红 郭萌萌 潘明 吴蒙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2678-2686,共9页
养殖环境是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养殖模式的改变和养殖环境的恶化,水生动物疾病频发。抗生素被应用于水产养殖的各个环节,可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和预防、治疗疾病。水产养殖是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源之一,环境中抗生素污染受到广泛关... 养殖环境是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养殖模式的改变和养殖环境的恶化,水生动物疾病频发。抗生素被应用于水产养殖的各个环节,可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和预防、治疗疾病。水产养殖是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源之一,环境中抗生素污染受到广泛关注。养殖环境中的抗生素检测及控制技术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渔业生态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水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使用状况和残留水平、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检测技术及消除技术3个方面进行阐述。2013年我国抗生素使用总量达16.2万吨,水产养殖中用得最多、最广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β-酰胺类、磺胺类、四环素类以及喹诺酮类5大类。近年地表水中抗生素的检出率较高,而水产养殖业被认为是重要来源之一。结合固相萃取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的色谱和质谱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检测,这些方法对水中同一类多种抗生素和不同类多种抗生素的检测均十分有效。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消除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消除法、光降解法、化学消除法、生物消除法等。本文旨在为渔业养殖水环境的中抗生素监测与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环境 抗生素残留 检测技术 控制技术
下载PDF
黄海桑沟湾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残留状况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兆新 董晓 +5 位作者 吴蒙蒙 孙晓杰 彭吉星 邢丽红 郭萌萌 潘明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186,192,共6页
渔业养殖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造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微生物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桑沟湾养殖区海水及养殖水产品中17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养殖区... 渔业养殖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造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微生物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桑沟湾养殖区海水及养殖水产品中17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出率高达52.94%,含量水平介于ND^32.48 ng/L。不同的鱼类养殖区域海水中喹诺酮类药物含量差别较大,且浓度大小依次为为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区>黑鲪(Sebastes schlegelii)养殖区>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养殖区。科普示范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最高浓度范围与牙鲆养殖区相近,而近岸码头非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检出率和残留浓度最低,表明桑沟湾海水中抗生素残留可能受水产养殖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桑沟湾养殖区鱼肉中喹诺酮残留量远小于国家安全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残留 水产养殖 桑沟湾
原文传递
通过式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11种青霉素残留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萌萌 李兆新 +4 位作者 王智 潘明 吴海燕 邢丽红 孙晓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7-342,共6页
采用通过式固相萃取净化策略去除样品基质中的脂肪和磷脂等杂质干扰,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建立了水产品中11种青霉素残留的同时快速分析方法。样品经80%乙腈水溶液提取,Oasis PRi ME HLB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C_(18)色谱柱分离,0.... 采用通过式固相萃取净化策略去除样品基质中的脂肪和磷脂等杂质干扰,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建立了水产品中11种青霉素残留的同时快速分析方法。样品经80%乙腈水溶液提取,Oasis PRi ME HLB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C_(18)色谱柱分离,0.05%甲酸乙腈溶液和0.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扫描,内标法定量。11种目标物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检出限为0.30~1.5μg/kg。基质加标回收率为85.5%~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9%~14.3%。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实现水产品中多种青霉素药物残留的同时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通过式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水产品
下载PDF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南美白对虾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潘明 李兆新 +3 位作者 邢丽红 孙晓杰 彭吉星 董晓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261-1268,共8页
目的研究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在虾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物代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在(26±2)℃的养殖水温下,以30 mg/(kg·bw)的投喂剂量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单次投喂药饵给药,采... 目的研究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在虾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物代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在(26±2)℃的养殖水温下,以30 mg/(kg·bw)的投喂剂量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单次投喂药饵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进行测定ENR与CIP的含量,其药-时数据通过DAS 2.0动力学软件分析。结果 ENR在南美白对虾体内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而其代谢产物CIP在南美白对虾体内象不符合房室模型。ENR在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最快达峰时间(T_(peak))为1和8 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24451.2和14212.1μg/kg;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71766.2和116847.4μg/(L·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59.5和33.6 h。CIP在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最快达峰时间(T_(peak))为8和20 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598.8和4566.6μg/kg。肝胰腺和肌肉的ENR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al limit,MRL)分别为384 h和480 h,而肝胰腺和肌肉中的CIP分别从288和480 h开始低于检出限。结论在(26±2)℃养殖水温下,以30 mg/(kg·bw)剂量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单次投饵给药时,建议休药期不得低于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南美白对虾 代谢残留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水生动物中甲砜霉素的药理学作用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兆新 潘明 +2 位作者 邢丽红 孙晓杰 董晓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212-1219,共8页
甲砜霉素是第二代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对鱼和甲鱼等水生动物的疾病防治有非常显著的疗效。随着对甲砜霉素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其在水产品和环境中药物残留问题不但威... 甲砜霉素是第二代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对鱼和甲鱼等水生动物的疾病防治有非常显著的疗效。随着对甲砜霉素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其在水产品和环境中药物残留问题不但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并且制约水产行业的发展。因此国内外制定了甲砜霉素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而灵敏、高效和准确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对研究甲砜霉素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近年来甲砜霉素在水生动物中的药理学、残留限量和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3个方面进行综述,全面梳理和总结了甲砜霉素在水生动物体内的代谢残留规律、国内外残留限量标准和现今较为常用的检测技术,以期为水生动物疾病防治、合理用药方案制定和药物残留限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砜霉素 药理学 残留限量 残留检测 水生动物
下载PDF
甲砜霉素在鲤鱼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明 李兆新 +3 位作者 邢丽红 孙晓杰 彭吉星 董晓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6-172,共7页
本实验在(26±2)℃的养殖水温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研究了以30 mg/(kg·bw)的剂量对鲤鱼(Cyprinus carpio)进行单次投喂药饵后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TAP)在鲤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通过DAS 2.0动... 本实验在(26±2)℃的养殖水温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研究了以30 mg/(kg·bw)的剂量对鲤鱼(Cyprinus carpio)进行单次投喂药饵后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TAP)在鲤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通过DAS 2.0动力学软件分析TAP在鲤鱼体内的药–时数据,结果表明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TAP在肌肉、肾脏、肝脏、鱼皮、鳃、脾脏和血浆各组织的药物达峰时间(T_(peak))分别为16、2、16、8、0、2和16 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15.6、35.3、12.4、9.0、33.0、11.6 mg/kg和21.0 m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084.5、1578.1、777.3、541.1、0.1、478.1 mg/(kg·h)和485.1 mg/(L·h),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11.4、100.2、54.2、41.1、69.5、38.0和71.9 h。TAP在鲤鱼体内各组织的分布和消除速率相差较大;在肾脏中的药物达峰时间短且达峰浓度高于其他组织,其消除半衰期也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推测肾脏是鲤鱼体内TAP蓄积和代谢的主要器官。按照农业部《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文件规定,TAP在水产动物中最高残留限量(MRL)不得高于50μg/kg,本研究中,肌肉、肾脏、肝脏、鱼皮、脾脏和血浆的TAP残留量低于MRL的时间分别从第16、16、12、12、12、10和12天开始,将肌肉和肾脏作为TAP药物残留的靶组织,建议休药期不得低于1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砜霉素 代谢残留 鲤鱼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初钓红湖
12
作者 潘明 《中国钓鱼》 2000年第1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钓鱼 红湖 鲫鱼 鱼饵 钓点 钓具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