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中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珂 张镟 +4 位作者 符马贤 杨绿频 李建宏 蒋学武 《护理管理杂志》 2019年第11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将2017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患儿设为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加强...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将2017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患儿设为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促进术后康复等。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降低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家属满意度,为推广和深化整体医疗护理工作管理模式累积经验,也为小儿外科其他亚专业快速康复外科的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股沟斜疝 快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管瘤致小儿急腹症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镟 李建宏 +4 位作者 符马贤 王广欢 钟军 蒋学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分析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管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5例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最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儿中,男女比为4:1,平均年龄3.9... 目的分析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管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5例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最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儿中,男女比为4:1,平均年龄3.9岁,无外伤史,部分发病前有饮食过量并剧烈运动的可疑诱因,均以急腹症就诊。腹痛史3h~3年不等。本组门、急诊诊断准确率为26.7%(4/15),彩色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6%(13/15),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3.3%(14/15)。所有病例均通过手术探查及病理诊断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管瘤。其中肿瘤位于小肠系膜9例,结肠系膜6例。囊液清亮4例,乳糜样液体3例,血性液体8例。4例行完整的肿瘤剔除,6例部分剔除,5例连同累及肠管一并切除。全部患儿行彩色超声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60%(9/15)随访3年以上未见复发。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淋巴管先天性发育异常,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误诊及漏诊率高。对反复出现腹痛、腹胀的患儿应警惕患该病可能。彩色超声和CT检查对诊断帮助大,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病理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肠系膜囊肿 急腹症 误诊
原文传递
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汤明生 李建宏 +5 位作者 张镟 王广欢 钟军 唐水平 蒋学武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84-886,共3页
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又称为小儿隐性疝,是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一种特殊表现,由于鞘状突未闭或疝囊较小,腹腔内组织不能突入腹股沟管形成肿块,临床上无任何不适症状,因而易延误治疗。若不及时诊治,待发展到症状体征明显时被迫再次手术,易... 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又称为小儿隐性疝,是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一种特殊表现,由于鞘状突未闭或疝囊较小,腹腔内组织不能突入腹股沟管形成肿块,临床上无任何不适症状,因而易延误治疗。若不及时诊治,待发展到症状体征明显时被迫再次手术,易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目前,绝大多数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是手术探查时发现的,尤其是在腹腔镜广泛应用之后。现主要从诊断与治疗方面对近年来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隐睾扭转6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邓涛 张镟 +5 位作者 王广欢 符马贤 钟军 李建宏 蒋学武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7-85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扭转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小儿隐睾并发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发病年龄、发病时间、隐睾类型、睾丸扭转度...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扭转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小儿隐睾并发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发病年龄、发病时间、隐睾类型、睾丸扭转度数、患侧睾丸结局及随访情况,并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儿均经手术证实为隐睾扭转,其中6个月内3例,2例为新生儿,年龄最大11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0.5 h。平均扭转600°。扭转睾丸均位于腹股沟区,左右比例为21,1例为双侧隐睾。均以哭闹不安或腹痛、发现腹股沟区痛性包块入院。其中10岁和11岁的2例患儿半夜发病。患儿术前均行彩超检查,提示腹股沟区睾丸回声征象,血供明显减少或未见血流信号。术中复位后观察:3例6个月内患儿扭转睾丸均坏死,行切除加对侧睾丸固定术,其余3例睾丸血供恢复,行睾丸复位、下降固定加对侧睾丸固定术。术后0.5年随访时彩超检查显示患侧睾丸发育正常。6例患儿中仅1例出生后曾诊断隐睾。结论隐睾扭转是小儿泌尿外科中的急症,常由于临床表现不特异、认识不足、诊断延误及扭转程度重等,错失最佳手术时机,导致很低的睾丸挽救率,特别在小婴儿。重视新生儿外生殖器检查,早期明确隐睾诊断,加强健康管理,及时行隐睾手术等均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睾丸扭转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己烯雌酚和胰岛素样因子3对睾丸引带细胞中富含亮氨酸的G蛋白耦联受体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建宏 +4 位作者 祁艳卫 杨新彬 张镟 唐水平 蒋学武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的己烯雌酚(DES)和胰岛素样因子3(INSL3)对体外培养的睾丸引带细胞中富含亮氨酸的G蛋白耦联受体8(LGR8)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日龄的雄性昆明小鼠的睾丸引带组织解剖取出,并进行细胞培养。传代后,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的己烯雌酚(DES)和胰岛素样因子3(INSL3)对体外培养的睾丸引带细胞中富含亮氨酸的G蛋白耦联受体8(LGR8)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日龄的雄性昆明小鼠的睾丸引带组织解剖取出,并进行细胞培养。传代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实验组(不同浓度DES组:A^E组,不同浓度INSL3组:Ⅰ~Ⅳ组)共11组。其中,实验组加入的DES浓度分别是3.7×10-2mmol.L-1、3.7×10-3mmol.L-1、3.7×10-4mmol.L-1、3.7×10-5mmol.L-1和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INSL3的浓度分别为3.3×10-3μmol.L-1、3.3×10-4μmol.L-1、3.3×10-5μmol.L-1及3.3×10-6μmol.L-1。加药持续作用48 h后,应用反转录PCR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睾丸引带细胞中LGR8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和Ⅳ组LGR8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C、D组LGR8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a<0.05),而E组及Ⅰ、Ⅱ、Ⅲ组LGR8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高剂量的DES和极低剂量的INSL3均能上调睾丸引带细胞中LGR8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推测DES和INSL3可能通过LGR8作用途径来影响睾丸引带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烯雌酚 胰岛素样因子3 富含亮氨酸的G蛋白耦联受体8 睾丸引带 细胞培养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己烯雌酚染毒对小鼠睾丸引带细胞纤维肌动蛋白和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镟 蒋学武 +2 位作者 李建宏 马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对小鼠睾丸引带细胞纤维肌动蛋白(F-actin)和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从细胞水平探讨外源性雌激素对小鼠睾丸引带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睾丸引带细胞分别培... 目的通过检测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对小鼠睾丸引带细胞纤维肌动蛋白(F-actin)和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从细胞水平探讨外源性雌激素对小鼠睾丸引带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睾丸引带细胞分别培养于终浓度为0(溶剂对照)、0.01、0.10、1.00、10.00μg/ml的含DES无血清培养基中24 h。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F-actin的表达情况,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Ca2+]i的变化。结果经DES处理后的小鼠睾丸引带细胞质周边的肌动蛋白丝模糊,细胞内出现明显粗壮的束状纤维,结构紊乱。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各浓度DES染毒小鼠睾丸引带细胞内[Ca2+]i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DES染毒浓度的升高,小鼠睾丸引带细胞内[Ca2+]i呈上升趋势。结论除传统的雌激素核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外,DES还可能通过非基因调控信号途径快速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由F-actin组成的纤维排列紊乱,并可能导致睾丸引带细胞结构紊乱,收缩功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烯雌酚 外源性雌激素 睾丸引带 游离钙离子浓度 纤维肌动蛋白
原文传递
小儿良性气腹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唐水平 李建宏 +4 位作者 王广欢 张镟 钟军 蒋学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良性气腹的诊断及治疗,以与常见的外科性气腹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8例良性气腹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8例患儿均采用禁食、抗感染、补液、腹腔穿刺、密切观察等保守支持... 目的 探讨小儿良性气腹的诊断及治疗,以与常见的外科性气腹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8例良性气腹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8例患儿均采用禁食、抗感染、补液、腹腔穿刺、密切观察等保守支持治疗,腹腔游离气体消失后顺利出院.结论 良性气腹的诊断主要依靠患儿的临床症状、仔细的腹部查体、腹部X线片结合腹腔穿刺,并排除空腔脏器穿孔而确诊.保守治疗即可治愈,要注意与外科性气腹鉴别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气腹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小儿胃扭转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亮 李建宏 +4 位作者 张镟 王广欢 钟军 蒋学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胃扭转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例胃扭转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儿中,10例采用手术治疗,1例采用... 目的探讨小儿胃扭转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例胃扭转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儿中,10例采用手术治疗,1例采用保守治疗。1例手术后死亡,1例术后2个月出现胃食管反流,予对症处理。10例获痊愈,随访无一例复发或发生并发症,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小儿胃扭转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结合上消化道造影,可排除可能的其他疾病。治疗上建议早期手术,避免保守治疗后复发急症而威胁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扭转 诊断 临床方案 儿童
下载PDF
INSL3-RXFP2与两性生殖系统关系研究进展
9
作者 欧文辉 肖文峰 +4 位作者 谢新泉 陈凯洪 符马贤 李建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2-196,共5页
胰岛素样因子3(insulin-like factor 3,INSL3)在两性生殖系统中均有表达,在雄性个体中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在雌性个体中主要由卵泡膜分泌。INSL3的受体为松弛素家族受体2(relaxin family peptide receptor 2,RXFP2),在雄性生殖系统... 胰岛素样因子3(insulin-like factor 3,INSL3)在两性生殖系统中均有表达,在雄性个体中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在雌性个体中主要由卵泡膜分泌。INSL3的受体为松弛素家族受体2(relaxin family peptide receptor 2,RXFP2),在雄性生殖系统中主要表达于引带细胞、生殖细胞以及睾丸间质细胞,在雌性生殖系统中主要表达于卵细胞及卵泡膜细胞。INSL3-RXFP2通路作用于两性生殖系统,其通路异常与两性生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INSL3-RXFP2与两性生殖系统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因子3 松弛素家族受体2 隐睾症 雄性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系统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纤维肉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宏 +4 位作者 王广欢 张镟 钟军 祁艳卫 蒋学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23期1887-1888,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儿男,4d,G3P3,足月剖宫产。因发现左前臂巨大红色肿物4d入院。患儿出生时即被发现左前臂有一红色巨大肿物,肿物表面发亮,患儿能自行抬起左前臂,左手指可活动。出生后肿物无明显增大。体检:一般情况可,营养中等,头颈胸腹... 1病例报告 患儿男,4d,G3P3,足月剖宫产。因发现左前臂巨大红色肿物4d入院。患儿出生时即被发现左前臂有一红色巨大肿物,肿物表面发亮,患儿能自行抬起左前臂,左手指可活动。出生后肿物无明显增大。体检:一般情况可,营养中等,头颈胸腹未见异常,左前臂可见一大小约8cm×7cm×6cm的椭圆形红色肿物,表面皮肤紧张、发亮,触之呈囊实性,质软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肉瘤/先天性 纤维肉瘤/诊断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小儿输尿管残端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建宏 +4 位作者 张镟 王广欢 钟军 祁艳卫 蒋学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6-877,共2页
输尿管残端综合征(the distal ureteric stump,DUS)是半肾或肾输尿管切除术后临床非常罕见的并发症。回顾性分析2000年以来我院行半肾或肾输尿管切除术的患儿,其中5例并发此症。为提高大家对小儿输尿管残端综合征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肾输尿管切除术 残端综合征 临床分析 小儿 DISTAL 切除术后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新生儿食管闭锁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映玉 张镟 《全科护理》 2013年第34期3180-3181,共2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食管闭锁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3例新生儿食管闭锁患儿进行选择性急诊手术,同时加强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果]患儿均手术成功、顺利康复。[结论]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和患儿顺利康复的保证。
关键词 新生儿 食管闭锁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腹壁切口完全性裂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广欢 +6 位作者 钟军 欧文辉 符马贤 王富生 许陈斌 陈凯洪 李建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01-603,61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壁切口完全性裂开的病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11例新生儿开腹手术临床资料,其中5例发生腹壁切口完全性裂开,日龄2~28 d,体重1.9~3.5 kg,男性4例,女性1例,足月儿3例,早产...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壁切口完全性裂开的病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11例新生儿开腹手术临床资料,其中5例发生腹壁切口完全性裂开,日龄2~28 d,体重1.9~3.5 kg,男性4例,女性1例,足月儿3例,早产儿2例,横切口2例,纵切口3例。5例均为消化道疾病的手术,其中小肠造瘘术2例,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肠修补术1例,ladd及阑尾切除术1例。结果 211例新生儿开腹手术患儿中,发生切口完全性裂开5例,切口裂开率为2.4%,且均为消化道疾病。1例肠造瘘及肠吻合、修补术患儿第1次手术中有肠内容物污染腹腔;1例行ladd及阑尾切除术患儿再次缝合切口时腹腔探查见结扎阑尾的线头脱落,腹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但未见阑尾残端瘘。5例患儿经扩创再缝合后全部治愈,无再裂开现象发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切口疝,切口愈合良好。结论新生儿腹壁切口完全性裂开是剖腹手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后需紧急处理。避免新生儿腹壁切口完全性裂开主要在于提高认识,积极预防,减少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外科伤VI裂开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46,XY性发育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建宏 蒋学武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59,共4页
46,XY性发育疾病是临床上一类复杂问题,不仅涉及医疗,也关系着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是一个需要长期甚至终生进行身心随访和诊治的疾病。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不但可使患者第二性征适当发育,而且可有效防止性腺恶变的可能。近年来由... 46,XY性发育疾病是临床上一类复杂问题,不仅涉及医疗,也关系着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是一个需要长期甚至终生进行身心随访和诊治的疾病。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不但可使患者第二性征适当发育,而且可有效防止性腺恶变的可能。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46,XY性发育疾病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临床应加深对其的认识并提高警惕,及早诊治,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结合其病因、新分类及诊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 XY性发育疾病 病因 分类 诊疗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的人血管瘤主干血管三维重建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广欢 钟军 +3 位作者 李建宏 张镟 蒋学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观测血管瘤主干血管三维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3~6月完整切除人体表血管瘤标本10例,石蜡包埋固定,其中经病理分期分型为消退早期且进行完整血管瘤组织连续切片1例,进行HE染色,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图片处理和三维... 目的观测血管瘤主干血管三维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3~6月完整切除人体表血管瘤标本10例,石蜡包埋固定,其中经病理分期分型为消退早期且进行完整血管瘤组织连续切片1例,进行HE染色,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图片处理和三维重建技术进行主干血管结构走行的三维重建。结果成功构建了血管瘤瘤体部分主干血管的三维结构形态。血管瘤常见主供微血管3~5条,数量较少且稳定,形态结构多样,分布全面,分级尚正常。基本遵从由大到小的分级规律但走行怪异,相互之间有交通。结论血管瘤主干血管三维结构数字化血管模型可以成功构建,其特征为血管数量稳定,形态多样,对于儿童血管瘤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组织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早期微量肠内营养对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欧文辉 +2 位作者 符马贤 陈凯宏 李建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肠内营养对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8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3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留置空肠营养管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n=12)和...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肠内营养对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8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3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留置空肠营养管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n=12)和常规喂养组(n=11),对比两组术后的营养状况、电解质酸解平衡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常规喂养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7 d血清K+浓度(t=3.740,P=0.001)、Ca^(2+)浓度(t=5.829,P<0.001)及pH值(t=4.772,P<0.001)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血红蛋白(t=1.403,P=0.177)、血清白蛋白(t=1.105,P=0.283)、载脂蛋白A(t=0.125,P=0.902)、载脂蛋白B(t=0.527,P=0.604)等营养性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喂养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组的体重增长幅度更大(t=2.210,P=0.040),首次排便时间更短(t=10.051,P<0.001),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术后实行早期微量肠内营养可加速患者体重增长及肠功能恢复的进程,并有助于维持机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壁肌层缺损/先天性 肠道营养 治疗结果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胰岛素样因子3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睾丸引带细胞增殖和收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建宏 祁艳卫 +4 位作者 蒋学武 张镟 杨新彬 唐水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781-1783,1820,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因子3(INSL3)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睾丸引带细胞增殖和收缩活性的影响。方法手术放大镜解剖出3日龄雄性昆明小鼠的睾丸引带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后传代。将传代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加入INSL3,浓度分别为...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因子3(INSL3)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睾丸引带细胞增殖和收缩活性的影响。方法手术放大镜解剖出3日龄雄性昆明小鼠的睾丸引带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后传代。将传代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加入INSL3,浓度分别为3.3×10-3μmol.L-1、3.3×10-4μmol.L-1、3.3×10-5μmol.L-1及3.3×10-6μmol.L-1,分别持续作用12 h、24 h、48 h,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的结构变化及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INSL3作用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增殖和收缩活性的相关指标,结果均存在时间-剂量效应,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及各实验组细胞均呈持续性增殖,24 h后增殖更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NSL3可刺激睾丸引带细胞骨架重塑,细胞周边肌动蛋白丝带增多,胞质中微丝F-actin明显粗大、变长,细胞中F-actin表达量增加。各实验组中以3.3×10-3μmol.L-1组变化尤其明显。结论 INSL3对睾丸引带细胞增殖和收缩活性有直接促进作用,可能参与睾丸引带发育甚或睾丸下降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因子3 睾丸引带 肌动蛋白 小鼠
原文传递
肠系膜憩室索带所致小儿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镟 +6 位作者 王广欢 钟军 符马贤 陈凯洪 黄海花 李建宏 蒋学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2-516,共5页
目的总结肠系膜憩室索带导致的小儿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分析其病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17例肠系膜憩室索带所致急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其中1例(男)为... 目的总结肠系膜憩室索带导致的小儿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分析其病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17例肠系膜憩室索带所致急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其中1例(男)为妊娠7个月死产儿,于一项尸体解剖研究中发现。其余16例,年龄7 d至14岁,平均4.20岁;均以不明原因的"呕吐、腹胀和哭闹或腹痛"就诊。结果手术探查发现存在麦克尔憩室并索带残留致肠梗阻6例(35.3%),不伴麦克尔憩室的肠系膜憩室索带11例(64.7%)。其中9例索带送检病理诊断,其余患儿根据索带起止走行及表现等临床诊断。除1例患儿解除梗阻后因合并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最后死亡外,余15例患儿均通过手术治疗得到治愈。其中切除索带及绞窄坏死肠管5例,切除索带及受累穿孔、撕裂肠管各1例,其余行索带松解切除解除肠梗阻(合并麦克尔憩室者相应切除)。除最近1例外,所有存活病例术后均获随访1年以上,未见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肠系膜憩室索带源于胚胎期卵黄血管发育异常,发病机制及术中表现复杂,缺乏特异症状体征和检查手段,漏诊误诊率高。对不明原因急性肠梗阻怀疑肠绞窄者,应考虑积极手术探查,发现索带组织应仔细探查并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肠系膜 憩室
原文传递
儿童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1例
19
作者 祁艳卫 张镟 +5 位作者 王广欢 谢肖俊 钟军 李建宏 蒋学武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5-825,855,共2页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唾液腺良性肿瘤之一,起源于导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因其具有显著的组织学多样性,通常也被称为混合瘤。它最常发生在腮腺(约占90%),其次为腭部、下颌下腺、舌下腺、颊部、口、唇等处。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混合瘤 下颌下腺 儿童
原文传递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肾脏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
20
作者 周永翠 王广欢 +2 位作者 贺飞 蒋学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5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急性肾脏损害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方法 1月龄的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用MS302系统监测,分别保持腹压0.5kPa、1.25kPa、1.75kPa、2.0kPa。另外,分成单纯夹闭左肾静脉、单纯肾实质加压、既夹... 目的探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急性肾脏损害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方法 1月龄的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用MS302系统监测,分别保持腹压0.5kPa、1.25kPa、1.75kPa、2.0kPa。另外,分成单纯夹闭左肾静脉、单纯肾实质加压、既夹紧左肾静脉又造成左肾高压组。分别在2、4h测血肌酐、尿素氮;免疫组化检测热休克蛋白、肌动蛋白表达强度。结果 1.25kPa组、压静脉组、既压静脉又压肾组肾脏损伤较严重,肌酐、尿素氮和HSP70表达强度远远高于其他组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in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低(P<0.05),损伤时间的增加会使差异愈发地明显。结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造成的急性肾功能损害一般情况下以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骨架损伤为主,HSP70对细胞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热休克蛋白 肌动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