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评价中药色谱指纹谱相似性的新方法:向量夹角法 被引量:200
1
作者 王龙星 肖红斌 +1 位作者 梁鑫淼 毕开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13-717,共5页
目的 根据向量夹角法 ,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两个分析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方法 将色谱指纹图谱看作多维空间内的向量 ,利用向量夹角余弦的基本公式计算两个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 ;用VB6 0编程自动完成色谱峰匹配并计算相似度。结果 用 ... 目的 根据向量夹角法 ,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两个分析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方法 将色谱指纹图谱看作多维空间内的向量 ,利用向量夹角余弦的基本公式计算两个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 ;用VB6 0编程自动完成色谱峰匹配并计算相似度。结果 用 1 1个不同产地及炮制方法的吴茱萸样品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对计算方法及程序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该程序能较好的定量评价指纹图谱间的相似性 ,并清楚地区别了汤洗 7遍这种炮制方法对指纹图谱的影响。结论 此法能较好地定量评价指纹图谱间的相似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指纹图谱 各量夹角法 质量控制 药材鉴定 成药质量
下载PDF
当归化学成分的HPLC-MS/MS分析 被引量:72
2
作者 杨帆 肖远胜 +3 位作者 章飞芳 薛兴亚 徐青 梁鑫淼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分析当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当归中一些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并对当归中苯酞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含甲... 目的分析当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当归中一些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并对当归中苯酞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含甲酸0.5%)-乙腈(含甲酸0.5%),流速为1.0 mL.m in-1,进样量为2μL。质谱的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采用正离子模式。结果初步推测出阿魏酸、9个已知的苯酞类化合物和一个未知的苯酞二聚物的衍生物。结论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可获得苯酞类化合物的丰富的结构信息,为这些化合物的定性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也为当归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苯酞
下载PDF
丹参、红花水溶性组分及配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刘剑刚 张大武 +4 位作者 李婕 丰加涛 杨小平 史大卓 梁鑫淼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将丹参、红花实现高效及高通量的组分分离与表征,观察其水溶性有效组分及其配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A)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40 min后,剪开丝线,再灌注120 min,建立实验性心肌I/R... 目的:将丹参、红花实现高效及高通量的组分分离与表征,观察其水溶性有效组分及其配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A)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40 min后,剪开丝线,再灌注120 min,建立实验性心肌I/R损伤模型。结扎冠A10 min后股静脉给药。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只穿刺不结扎),模型组,丹红注射液组(原儿茶醛质量浓度0.05 g.L-1,给药量1.80 g.kg-1),丹参水溶性有效组分组(丹酚酸B质量浓度49 g.L-1,给药量30.68 g.kg-1),红花水溶性有效组分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质量浓度31.76 g.L-1,给药量17.87 g.kg-1),丹参红花水溶性有效组分配伍组(给药量24.28,48.55 g.kg-1),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同等药量。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测定大鼠梗死(MI)面积大小,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的变化,观察药物对心肌损伤后血浆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血清cTnT和CK-MB水平均有升高,和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红花水溶性组分及其配伍低、高剂量组均能减少大鼠MI面积,降低血清CK-MB活性和cTnT水平。丹参水溶性组分能显著升高6-keto-PGF1α含量(P<0.01)和降低TXB2含量(P<0.01),并对血小板聚集性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红花水溶性组分对TXB2水平降低幅度最大(P<0.01),丹参红花组分配伍后作用加强,部分指标改善幅度优于丹红注射液。结论:丹参、红花水溶性组分对I/R损伤后的指标改善方面侧重面有所不同,配伍后在降低MI面积,抑制CK-MB漏出和升高6-keto-PGF1α水平方面作用加强,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血栓形成,对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丹参酚酸B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血小板聚集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在复杂体系中药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0
4
作者 金高娃 章飞芳 +3 位作者 薛兴亚 肖远胜 徐青 梁鑫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3期106-111,共6页
超高效液相色谱比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速度更快更灵敏,它使用1.7μm颗粒度的色谱柱填料,能够获得更高的柱效,并且在更宽的线速度范围内柱效保持恒定,因而有利于提高流动相流速、节省分析时间和增加峰容量,这种固定相还减少了表面残余硅羟基... 超高效液相色谱比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速度更快更灵敏,它使用1.7μm颗粒度的色谱柱填料,能够获得更高的柱效,并且在更宽的线速度范围内柱效保持恒定,因而有利于提高流动相流速、节省分析时间和增加峰容量,这种固定相还减少了表面残余硅羟基,适合于分析中药中生物碱类等特殊样品。本论文对超高效液相色谱在复杂体系中药中的分离分析进行了简要介绍,尽管使用小粒径的色谱柱填料,超高效液相色谱本质上应符合液相色谱的保留值规律、峰形规律,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验证。研究表明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将在复杂体系中药的分离分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复杂体系 中药
下载PDF
基于定量指纹图谱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 被引量:54
5
作者 丰加涛 金郁 +2 位作者 王金成 肖远胜 梁鑫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定量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与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定量指纹图谱技术的发展包括定量组分的制备、过程控制的指纹图谱技术和产品含量测定3个主要部分。本文以丹参为例,通过水提、醇沉、过膜、大孔树脂... 定量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与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定量指纹图谱技术的发展包括定量组分的制备、过程控制的指纹图谱技术和产品含量测定3个主要部分。本文以丹参为例,通过水提、醇沉、过膜、大孔树脂分离和工业色谱分离5个工艺流程制备了丹参定量组分,对各个工艺步骤以指纹图谱技术考察其稳定性和重复性。对丹参定量组分中的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3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3个成分的含量总和大于50%。定量组分的制备以现有的活性成分为目标,经过去粗存精的工艺过程,其质量标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定量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中药
下载PDF
一种提高色谱指纹谱保留时间重现性的新方法 被引量:54
6
作者 王龙星 肖红斌 梁鑫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32-1236,共5页
通过色谱热力学分析发现 ,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 ,即使采用不同的液相色谱系统或不同的色谱柱 ,组分的保留时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 ,应用该线性关系可提高不同反相C1 8柱间保留时间重现性 ,经过实际样品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验证 ,表明该方... 通过色谱热力学分析发现 ,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 ,即使采用不同的液相色谱系统或不同的色谱柱 ,组分的保留时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 ,应用该线性关系可提高不同反相C1 8柱间保留时间重现性 ,经过实际样品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验证 ,表明该方法是正确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指纹谱 保留时间重现性 中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49
7
作者 王莉 肖红斌 梁鑫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84-585,共2页
目的 研究天麻中的弱极性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结合制备薄层层析分离 ,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他们分别为 :对羟苄基乙基醚 ( )、β-谷甾醇 ( )、棕榈酸 ( )、2 ,2′-亚甲基 -二 (6 -叔丁基 - 4 -甲基苯酚... 目的 研究天麻中的弱极性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结合制备薄层层析分离 ,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他们分别为 :对羟苄基乙基醚 ( )、β-谷甾醇 ( )、棕榈酸 ( )、2 ,2′-亚甲基 -二 (6 -叔丁基 - 4 -甲基苯酚 ) ( )、对羟苄基甲醚 (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 )和对羟基苯甲醛 ( )。结论 化合物 和 为天麻中首次报道成分 ,其中 ,化合物 为四取代苯的二聚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棕榈酸 Β-谷甾醇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实、枳壳中橙皮甙和柚皮甙的含量 被引量:48
8
作者 李秀玲 李龙 +1 位作者 肖红斌 梁鑫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5-586,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枳实和枳壳中的橙皮甙和柚皮甙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ODS1柱(250mm×4 6mmi d ),流动相为乙腈 0 5%乙酸溶液(体积比为22∶78),流速为1 0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柚皮甙和橙皮甙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 060g/L...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枳实和枳壳中的橙皮甙和柚皮甙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ODS1柱(250mm×4 6mmi d ),流动相为乙腈 0 5%乙酸溶液(体积比为22∶78),流速为1 0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柚皮甙和橙皮甙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 060g/L~0 604g/L和0 0125g/L~0 125g/L,柚皮甙和橙皮甙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 1%和95 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快速、准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橙波甙 柚皮甙 枳实 枳壳 植物药 分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枳壳中黄酮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44
9
作者 周大勇 徐青 +2 位作者 薛兴亚 章飞芳 梁鑫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U09期31-35,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橙皮苷(hesperid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和新枸橘苷(neopon-cirin);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6种黄酮苷的准分子离子峰(M+H+)及分子加钠峰(M+Na+),利用质谱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获得了碎片裂解信息。通过这此质谱信息并结合文献,对这6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黄酮苷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 碰撞诱导解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3
10
作者 肖红斌 梁鑫淼 +1 位作者 卢佩章 陈志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8-596,共9页
首次提出了中药复方全成分黑箱分析的基本思路 ,指出了智能多模式多柱色谱系统(IMMCC)及其联用技术是解决中药复方黑箱分析的方法基础 ,液相色谱统一方法是其突破口 .以当归补血汤为例 ,提出了对中药复方进行从非水反相 (异丙醇 甲醇 ... 首次提出了中药复方全成分黑箱分析的基本思路 ,指出了智能多模式多柱色谱系统(IMMCC)及其联用技术是解决中药复方黑箱分析的方法基础 ,液相色谱统一方法是其突破口 .以当归补血汤为例 ,提出了对中药复方进行从非水反相 (异丙醇 甲醇 )到纯水反相进行系统分离摸索 ,将未知样品转化为已知样品的方法 ,并对黄芪 66个化学成分、当归 78个化学成分和当归补血汤 71个化学成分进行了a ,c指数和紫外光谱的测定 .发展了复杂样品的智能优化和峰识别的方法及软件 ,确定了黄芪分离的多阶梯多二元流动相梯度条件 ,对黄芪所有化学成分保留值预测的最大误差为 8.62 % ,最小误差为 0 0 5 % .通过中药复方与其单味药所有化学成分的比较发现 :黄芪与当归有很多共同的化学成分 ,但含量不一样 ,将当归补血汤与黄芪和当归对比发现当归补血汤配伍后没有主要化学成分的产生或消失 ,但有含量上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黑箱分析 当归补血汤 化学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亲水作用色谱固定相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44
11
作者 沈爱金 郭志谋 梁鑫淼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8,共9页
亲水作用色谱作为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强极性和离子型化合物如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多肽等的分离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色谱技术的核心,亲水作用色谱材料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色谱分离的选择性和分离效率,制约着亲水作用色谱的应... 亲水作用色谱作为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强极性和离子型化合物如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多肽等的分离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色谱技术的核心,亲水作用色谱材料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色谱分离的选择性和分离效率,制约着亲水作用色谱的应用和推广。目前商品化和学术报道的亲水作用色谱材料种类繁多,键合相结构丰富。本文从色谱材料结构出发,综述了近5年内基于硅胶基质的亲水作用色谱固定相,包括纯硅胶、氨基、氰基、二醇基、酰胺型、聚(琥珀酰亚胺)型、糖型和两性离子型键合相的发展及其在极性药物、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同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亲水作用色谱的色谱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色谱 固定相 极性药物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中的有机酸 被引量:41
12
作者 金高娃 章飞芳 +2 位作者 薛兴亚 徐青 梁鑫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87-990,共4页
采用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H=2.6)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建立了山楂中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其中柠檬酸和苹果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0~50.... 采用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H=2.6)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建立了山楂中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其中柠檬酸和苹果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0~50.04 μg、0.10~10.00 μg;3个浓度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95.5%~96.6%、100.2%~103.7%,RSD分别为0.11%~0.38%、0.41%~2.53%;检出限分别为0.04 μg、0.03 μg(S/N=3).测定了5种不同产地山楂果肉及山楂核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的含量.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山楂中有机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山楂 有机酸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分析人参皂甙 被引量:25
13
作者 徐智秀 肖红斌 +1 位作者 王加宁 梁鑫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21-524,共4页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了 9种人参皂甙。操作条件为乙腈 水梯度洗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并在2 0 2nm下提取色谱图。利用三级四极杆质谱研究了 9种人参皂甙的一级质谱 (主要给出相对分子质量信息 )和二级质谱 (提供碎片结构信息 )...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了 9种人参皂甙。操作条件为乙腈 水梯度洗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并在2 0 2nm下提取色谱图。利用三级四极杆质谱研究了 9种人参皂甙的一级质谱 (主要给出相对分子质量信息 )和二级质谱 (提供碎片结构信息 )。通过它们质谱图的差异对其进行了鉴别 ,并将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人参皂甙
下载PDF
中药药效组分的指纹图谱分析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6
14
作者 梁鑫淼 徐青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指纹图谱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有效、可行的方法。采用各种分离技术及其联用技术获取尽可能多的检测信息,构筑提取分离与分析检测的技术平台,在此平台上运行大量样本,建立“原始指纹库”,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提取“特征指纹库”,即寻找显... 指纹图谱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有效、可行的方法。采用各种分离技术及其联用技术获取尽可能多的检测信息,构筑提取分离与分析检测的技术平台,在此平台上运行大量样本,建立“原始指纹库”,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提取“特征指纹库”,即寻找显著性差异;对获得的众多“特征指纹”进行系统的分析,获取多个可独立识别样本间差异性的“识别指纹”,建立“识别指纹库”,以代替“原始指纹图谱”,从而提供多种简单的分析方法,以代替多模式多柱分离多元检测。最终获取能够简单地表达中药内涵的标准、规范的识别指纹,形成规范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对中药材和制剂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效组分 指纹图谱分析 分离技术
下载PDF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发展展望 被引量:37
15
作者 梁鑫淼 丰加涛 +2 位作者 金郁 郭志谋 徐青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本文从中药产业需求、现代化需求、技术需求、机遇与挑战等方面概括了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发展的背景;讨论了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中药药效和安全性、推动产业发展和推进中药国际化的意义;综述了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在过程... 本文从中药产业需求、现代化需求、技术需求、机遇与挑战等方面概括了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发展的背景;讨论了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中药药效和安全性、推动产业发展和推进中药国际化的意义;综述了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在过程控制、安全性控制、标准品和对照品制备、指纹图谱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应重点发展以分离和表征技术为主的中药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中药安全性控制技术、中药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中药质量控制原创性技术和中药标准品、对照品生产技术,制定技术标准,建立具有中药特色的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质量控制技术 安全性控制 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中药现代化
下载PDF
中药组分智能统一指纹数据库 被引量:21
16
作者 卢佩章 梁鑫淼 肖红斌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9-201,共3页
1.总体设计中药复方治疗的特点是多组分综合对人体本质的医疗,其基础当然是其所含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药是整体协同作用,因而在研究方法上不能局限于个别“有效成分”的做法,而应进行中药复方全组成的研究。我国中药已经积累了丰富... 1.总体设计中药复方治疗的特点是多组分综合对人体本质的医疗,其基础当然是其所含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药是整体协同作用,因而在研究方法上不能局限于个别“有效成分”的做法,而应进行中药复方全组成的研究。我国中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深厚的中医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复方 组分 数据库
下载PDF
细辛GC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峰 付绍平 +3 位作者 徐青 肖红斌 蔡少青 梁鑫淼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细辛G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方法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细辛提取物进行分析 ,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 ,并利用GC/MS技术确认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信息。结果 :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包含特征信息的细辛GC指纹图谱。结论 :用... 目的 :研究中药细辛G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方法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细辛提取物进行分析 ,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 ,并利用GC/MS技术确认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信息。结果 :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包含特征信息的细辛GC指纹图谱。结论 :用本研究确定的分析条件所获得的指纹图谱可较全面地反映细辛的化学成分 ,为细辛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GC指纹图谱 中药 化学成分 药效成分
下载PDF
中药材全息指纹谱图库的建立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龙星 肖红斌 梁鑫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0,共3页
设计并建立了中药材全息指纹谱图库软件 ,用于存放各种色谱指纹谱及其相关信息。该数据库将为中药分析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 中药材 全息指纹普图库 数据库 中药材 中药分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36
19
作者 王莉 王艳萍 +2 位作者 肖红斌 徐青 梁鑫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35-1637,共3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大孔吸附树脂 名贵中药 头痛眩晕 有效成分 酚类成分
下载PDF
生、炒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及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玉娟 梁鑫淼 +2 位作者 肖红斌 王龙星 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了生、炒酸枣仁药理活性及化学成分间的差异 ,为临床合理使用两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镇静、催眠实验比较生、炒酸枣仁的药理活性 ,采用RP HPLC梯度洗脱法对生、炒酸枣仁进行化学成分的全成分分析。结果生、炒酸枣仁均有显著的... 目的研究了生、炒酸枣仁药理活性及化学成分间的差异 ,为临床合理使用两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镇静、催眠实验比较生、炒酸枣仁的药理活性 ,采用RP HPLC梯度洗脱法对生、炒酸枣仁进行化学成分的全成分分析。结果生、炒酸枣仁均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 ,化学成分种类无差异 ,某些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别。结论生酸枣仁、炒酸枣仁在相同剂量下药理作用无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镇静作用 酸枣仁 催眠作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