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鱼类多样性和面临的危机 被引量:66
1
作者 陈银瑞 杨君 李再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2-277,共6页
根据《云南鱼类志》记载,云南共有土著淡水鱼类382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在《云南鱼类志》出版后的近10年间,云南又记载鱼类新种新纪录50种,相当于国内其它省区自1985~1997年间发现新种的总和,迄今共记载云南土著... 根据《云南鱼类志》记载,云南共有土著淡水鱼类382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在《云南鱼类志》出版后的近10年间,云南又记载鱼类新种新纪录50种,相当于国内其它省区自1985~1997年间发现新种的总和,迄今共记载云南土著鱼类432种,占全国淡水鱼类总种数1023种的42.2%,显示云南是我国淡水鱼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与此同时,全省大约有1/3的种类日趋减少或濒临绝灭,湖泊鱼类尤为突出,濒危种几乎达到2/3,表明云南鱼类多样性面临严重危机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鱼类 多样性
下载PDF
滇池土著鱼类现状 被引量:47
2
作者 陈自明 杨君 +1 位作者 苏瑞凤 陈小勇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7-413,共7页
于 2 0 0 0年 4月~ 12月对滇池区域的土著鱼类进行调查发现 ,滇池土著鱼类由 2 0世纪 6 0年代的 2 6种减少到目前的 11种。这 11种滇池土著鱼类中 ,仅有 4种生活于滇池湖体 ,其余 7种均生活于滇池湖周一些溪流的上游或溶洞中。通过对... 于 2 0 0 0年 4月~ 12月对滇池区域的土著鱼类进行调查发现 ,滇池土著鱼类由 2 0世纪 6 0年代的 2 6种减少到目前的 11种。这 11种滇池土著鱼类中 ,仅有 4种生活于滇池湖体 ,其余 7种均生活于滇池湖周一些溪流的上游或溶洞中。通过对土著鱼类及其栖息地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 ,分析了滇池土著鱼类多样性的历史变化 ,各种类在空间上的变化方式以及滇池土著鱼类多样性迅速降低的原因 ,并就保护滇池土著鱼类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土著鱼类 多样性 资源衰竭 保护对策
下载PDF
白鱼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7
3
作者 杨博 陈小勇 杨君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9-385,共7页
用特异性引物对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DNA进行PCR扩增,获得了白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全序列(930bp)。控制区T、C、A和G碱基组成为29.8%、22.5%、33.0%和14.7%。对照其他已报道的鱼类控制区结构,对白鱼控制区结构进行... 用特异性引物对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DNA进行PCR扩增,获得了白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全序列(930bp)。控制区T、C、A和G碱基组成为29.8%、22.5%、33.0%和14.7%。对照其他已报道的鱼类控制区结构,对白鱼控制区结构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找到了终止相关的序列TAS以及保守序列(CSB-F、CSB-D、CSB-1、CSB-2、CSB-3)。同时运用DNA分析软件对白鱼一个驯养种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鱼类繁育中心)及两个自然地理种群(江川县明星鱼洞、江川县牛摩村)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个自然种群存在较强基因交流,未出现遗传分化;人工驯养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种群复壮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鱇[鱼良]白鱼 线粒体DNA 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淡水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现状 被引量:46
4
作者 杨君 潘晓赋 +4 位作者 陈小勇 王晓爱 赵亚鹏 李建友 李再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7-280,共14页
随着鱼类资源的持续衰退以及保护水产学的兴起,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已由传统渔业增殖发展成为特有珍稀鱼类种群恢复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来,我国淡水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涉及水系多、规模大且种类丰富,取得了显著效果并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和... 随着鱼类资源的持续衰退以及保护水产学的兴起,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已由传统渔业增殖发展成为特有珍稀鱼类种群恢复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来,我国淡水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涉及水系多、规模大且种类丰富,取得了显著效果并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和经验。为深入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基础研究,规范技术并提升生态效益,该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别从基础理论、塘养种群管理及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人工增殖放流的理论背景,并结合我国"四大家鱼"、中华鲟、胭脂鱼、滇池金线鲃及其他珍稀濒危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现状,讨论了野外监测和效果评价的作用和意义,提出放流种群遗传局限性、数量和规格权衡以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权衡等问题,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人工放流实践提供系统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类 人工繁殖 增殖放流 中国
下载PDF
云南金线鲃一新种及其性状的适应性(鲤形目:鲤科) 被引量:33
5
作者 陈银瑞 杨君 祝志刚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246-253,共8页
透明金线,新种SinoryclocheilushyalinusChenetYang,sp.nov.生活于云南阿庐古洞的暗河中,就其性状的适应性演变序列而言,应是迄今发现的5种洞穴定居性金线种类中特化程度最高者.在洞穴... 透明金线,新种SinoryclocheilushyalinusChenetYang,sp.nov.生活于云南阿庐古洞的暗河中,就其性状的适应性演变序列而言,应是迄今发现的5种洞穴定居性金线种类中特化程度最高者.在洞穴鱼类中,类似金线种类普遍存在于头部的感觉突是罕见的,据此推测具2行咽齿的驼背属是源于金线的一个特化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鱼类 新种 演化 趋同 鲤形目
下载PDF
鱼类多样性的遗传基础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静 杨君 张亚平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8-164,共7页
鱼类的多样性正伴随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危机而日益受到关注。对鱼类多样性的阐释也逐渐成为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机会垂青于有所准备的基因组”。目前的研究表明 ,基因组的可塑性 (plasticity)成为物种分化、形态演化以及适应环境改变... 鱼类的多样性正伴随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危机而日益受到关注。对鱼类多样性的阐释也逐渐成为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机会垂青于有所准备的基因组”。目前的研究表明 ,基因组的可塑性 (plasticity)成为物种分化、形态演化以及适应环境改变等的遗传基础。本文侧重于染色体水平 ,即鱼类染色体数目变化极大、染色体倍型多态、鱼类性别决定系统的多态和超数染色体 (B染色体 )的存在提示鱼类基因组的可塑性很强 ;同时鱼类在基因组中存在基因簇的倍增复制以及鱼类形态相关的基因簇的复制等表明了分子水平鱼类基因组的可塑性特征。由于基因组的可塑性 ,鱼类的多倍化和物种间的自然杂交渐渗较易发生 ,从而对鱼类物种起源、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作出了贡献。上述现象均清楚地表明了鱼类多样性与其遗传基础易变性之间的关系。而在另外一方面 ,基因组的可塑性提示这很可能是鱼类多样性迅速丧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多样性 染色体特征 遗传基础 多样性丧失
下载PDF
滇中高原湖泊鱼类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杨君 陈银瑞 何远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04-209,共6页
依据历年馆藏的鱼类标本和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与多项式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滇中6个高原湖泊鱼类的物种丰度、特有种以及属的数目与7个主要湖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湖泊鱼类物种丰度、特有种数和属... 依据历年馆藏的鱼类标本和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与多项式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滇中6个高原湖泊鱼类的物种丰度、特有种以及属的数目与7个主要湖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湖泊鱼类物种丰度、特有种数和属数的关键湖泊环境因子是湖泊面积和湖岸线长度;其中与湖泊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湖岸线长度呈负相关。分析不停留于这一常规的横向比较,而是从历史生物地理学的角度,更深入一步揭示了滇中6个湖泊鱼类多样性的演化实质上是受湖泊的发育阶段所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滇中湖泊 环境因子 鱼纲 多样性
下载PDF
云南石林盲高原鳅的发现及其分类地位的讨论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银瑞 杨君 徐国才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7-23,共7页
石林盲高原鳅Triplophysa shilinensis Chen et Yang,sp.nov.是在我国发现的第四种洞穴条鳅鱼类。其鉴别特征为:眼睛完全退化;体半透明;须发达,鼻瓣延长成须状;体裸露无鳞;背鳍、尾鳍分枝鳍条分别为7和14根;体和尾柄较细长。在摒弃趋同... 石林盲高原鳅Triplophysa shilinensis Chen et Yang,sp.nov.是在我国发现的第四种洞穴条鳅鱼类。其鉴别特征为:眼睛完全退化;体半透明;须发达,鼻瓣延长成须状;体裸露无鳞;背鳍、尾鳍分枝鳍条分别为7和14根;体和尾柄较细长。在摒弃趋同演化特征后,综合形态性状并结合地理分布资料分析的结果表明,类似于南盘江高原鳅的祖先曾广泛分布于滇东南一带,后来随着地下河的发育分别进入个旧卡房笆蕉箐溶洞和石林尾博邑溶洞。在溶洞间的地理隔离作用下,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各自形态特点,最终分别演化成为目前的石林盲高原鳅和个旧盲高原鳅。本文还依据朱松泉的条鳅分类系统,订正了如下2个种:个旧盲高原鳅Triplophysa gejiuensis (Chu et Chen)、湘西盲高原鳅Triplophysa xiangxiensis (Yang et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林 盲高原鳅 洞穴环境 分类地位
下载PDF
卫星跟踪技术在候鸟迁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9
作者 伍和启 杨晓君 杨君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6-352,共7页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应用基于Argos系统的卫星跟踪技术开展候鸟迁徙研究以来,鸟类学家取得了许多利用传统鸟类迁徙研究方法所无法取得的成果。但在中国,卫星跟踪技术在鸟类迁徙中的应用尚属空白。作者利用参与中国首次应用卫星跟踪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应用基于Argos系统的卫星跟踪技术开展候鸟迁徙研究以来,鸟类学家取得了许多利用传统鸟类迁徙研究方法所无法取得的成果。但在中国,卫星跟踪技术在鸟类迁徙中的应用尚属空白。作者利用参与中国首次应用卫星跟踪技术跟踪候鸟迁徙研究之机,对该技术用于候鸟迁徙研究的技术平台、主要内容和未来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展望。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揭示迁徙路线和重要停歇地点;寻找新繁殖地和越冬地;利用卫星数据对栖息地及其利用进行评价;探讨鸟类的迁徙策略。期望该技术能够成为中国濒危鸟类保护的有效方法,并尽快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s系统 卫星跟踪技术 候鸟 迁徙 保护
下载PDF
广西条鳅亚科鱼类二新种 (鲤形目:鳅科) 被引量:16
10
作者 蓝家湖 杨君 陈银瑞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66-372,共7页
本文记述采自广西西江水系河池地区的条鳅亚科鱼类二新种。后鳍岭鳅,新种Oreonectesretrodorsalissp.nov.与同属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背鳍起点的位置较后、背鳍和臀鳍分枝鳍条数目较少、尾鳍后缘凹入、... 本文记述采自广西西江水系河池地区的条鳅亚科鱼类二新种。后鳍岭鳅,新种Oreonectesretrodorsalissp.nov.与同属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背鳍起点的位置较后、背鳍和臀鳍分枝鳍条数目较少、尾鳍后缘凹入、头较小和尾柄较短等方面。南丹高原鳅,新种Triplophysanandanensissp.nov.则以头较大、吻较短、眼间距较狭、尾柄较短且高、背鳍分枝鳍条较多、尾鳍深叉形等易于与相近种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形目 鳅科 条鳅亚科 岭鳅属 高原鳅属 新种
下载PDF
泸沽湖鱼类区系现状及人为影响成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孔德平 陈小勇 杨君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7,共4页
泸沽湖是位于滇西北的一个断陷湖泊,为滇川两省共有。文献记录泸沽湖原始的鱼类区系由4种鱼类组成,隶属于裂腹鱼属和泥鳅属。于2001 ,2002和2004年3次考察泸沽湖,进行标本采集和鱼类区系现状调查。查看了采自泸沽湖的鱼类标本518号,结... 泸沽湖是位于滇西北的一个断陷湖泊,为滇川两省共有。文献记录泸沽湖原始的鱼类区系由4种鱼类组成,隶属于裂腹鱼属和泥鳅属。于2001 ,2002和2004年3次考察泸沽湖,进行标本采集和鱼类区系现状调查。查看了采自泸沽湖的鱼类标本518号,结合历史上的采集记录和大量相关文献,确定泸沽湖记录有鱼类12种,隶属于3目4科10属;过度捕捞和毁林造成的泥石流是泸沽湖鱼类区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区系 泸沽湖 云南高原
下载PDF
滇池金线鲃亲鱼培育、繁殖力以及卵径大小与胚胎存活率的关系 被引量:18
12
作者 潘晓赋 杨君 +1 位作者 陈小勇 李再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6-203,共8页
2007—2010年,对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进行了亲鱼培育、繁殖力和卵径(egg diameter,ED)大小的研究。滇池金线鲃的催产率、核偏位率和孵化率分别由2007年的25.2%、61.5%和30.4%到2010年的91.3%、85.2%和44.5%。四年间这... 2007—2010年,对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进行了亲鱼培育、繁殖力和卵径(egg diameter,ED)大小的研究。滇池金线鲃的催产率、核偏位率和孵化率分别由2007年的25.2%、61.5%和30.4%到2010年的91.3%、85.2%和44.5%。四年间这3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催产率提高的幅度最大。提供适合滇池金线鲃营养全面的饵料可以保证亲鱼培育的最佳效果,获得高质量的鱼卵和鱼苗。滇池金线鲃绝对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是F=0.0004826SL3.166(R2=0.6424,P<0.05)。四年来滇池金线鲃的平均产卵量为(2118.4±899.1)粒,平均绝对怀卵量为(2402.9±881.9)粒,平均相对怀卵量为(70.4±20.8)粒。产卵量、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都有随着体长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卵的大小与胚胎存活相关,在胚胎发育的前两天,不同批次胚胎的死亡呈现一种稳定的或低的死亡率;而后5~7d不同大小的卵呈现不同的死亡率,即小的卵具有更高的死亡率;而卵径>2.0mm的胚胎死亡率趋于稳定;大的卵有更高的生存潜力,能保证仔鱼开口前继续完善身体器官的形成或发生所需要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金线鲃 亲鱼培育 繁殖力 卵径大小
下载PDF
广西高原鳅属鱼类一穴居新种记述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小勇 崔桂华 杨君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7-231,共5页
20 0 3年 1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红水河水系地下河采集到一批盲鱼标本。经鉴定 ,为高原鳅属Triplophysa一未经发表的新种。新种天峨高原鳅Triplophysatianeensissp nov 与个旧盲高原鳅T .gejiuensis、石林盲高原鳅T .shilinensis... 20 0 3年 1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红水河水系地下河采集到一批盲鱼标本。经鉴定 ,为高原鳅属Triplophysa一未经发表的新种。新种天峨高原鳅Triplophysatianeensissp nov 与个旧盲高原鳅T .gejiuensis、石林盲高原鳅T .shilinensis、阿庐高原鳅T .aluensis和南丹高原鳅T .nandanensis相似 ;本新种腹鳍末端不达肛门 ,尾鳍分枝鳍条 16 ,可进一步与个旧盲高原鳅和石林盲高原鳅 (腹鳍末端达到肛门 ,尾鳍分枝鳍条 14~15 )相区别 ;本新种背鳍起点位于体之中点、腹鳍起点之后 ,肛门紧靠臀鳍起点 ,可进一步与阿庐高原鳅 (背鳍起点靠近吻端、位于腹鳍起点之前 ,肛门距臀鳍起点仍有一段距离 )相区别。本新种与同分布于红水河水系的南丹高原鳅TriplophysanandanensisLanetal 较为相似 ;但二者区别明显 :新种背鳍分枝鳍条 7、胸鳍分枝鳍条 9、腹鳍分枝鳍条 6、背鳍外缘平截、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后 ,后者背鳍分枝鳍条 8、胸鳍分枝鳍条 10~11、腹鳍分枝鳍条 7、背鳍外缘凹入、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前 ;此外 ,新种的穴居特征更为显著 :眼极度退化、头长为眼径 16 8~ 32 8(2 5 0 )倍、部分个体无色素斑且各鳍无斑点 ,而南丹高原鳅眼小、头长为眼径4 7~ 9 0 (7 5 )倍、体和头背侧密布云状斑且各鳍均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高原鳅属 鱼类 穴居 生态习性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澜沧江中上游鱼类生物多样性现状初报 被引量:14
14
作者 何舜平 王伟 +2 位作者 陈银瑞 李再云 杨君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9年第1期26-29,共4页
对澜沧江上游及支流的鱼类和环境调查显示流域片段化对鱼类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漾濞江和西洱河的比较可以看出,前者因为没有梯级电站,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并无太大的变化,而西洱河由于过度的梯级开发和污染,鱼类濒于灭绝,... 对澜沧江上游及支流的鱼类和环境调查显示流域片段化对鱼类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漾濞江和西洱河的比较可以看出,前者因为没有梯级电站,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并无太大的变化,而西洱河由于过度的梯级开发和污染,鱼类濒于灭绝,洱海由于江湖的隔绝,外来种的引入使得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干流上大坝(漫湾水电站)的修建使得流水变为静水环境而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使鱼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产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 鱼类 生物多样性 流域片段化 种群
下载PDF
独龙江流域冬季鱼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点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自明 潘晓赋 +1 位作者 孔德平 杨君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5-512,共8页
2004年10—11月,对独龙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根据不同的海拔及生境在整个独龙江流域共计设置了26个采样点,采集鱼类标本883号。对各采集点渔获物的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1)独龙江干流、支流的鱼类生物量、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上升呈... 2004年10—11月,对独龙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根据不同的海拔及生境在整个独龙江流域共计设置了26个采样点,采集鱼类标本883号。对各采集点渔获物的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1)独龙江干流、支流的鱼类生物量、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上升呈下降趋势;(2)干流的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均匀性指数均高于支流;(3)除了独龙裂腹鱼、大鳍异齿在整个独龙江流域均有分布外,其余5种鱼类的分布与海拔因子的变化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江 鱼类 生物多样性 分布特点
下载PDF
云南境内南盘江水系鱼类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伟营 杨君 陈小勇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29,共11页
为了解南盘江鱼类资源现状,保护和恢复南盘江鱼类多样性,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对云南省境内南盘江鱼类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和历年相关记录,分析南盘江鱼类种质资源现状。结果表明,云南境内南盘江及... 为了解南盘江鱼类资源现状,保护和恢复南盘江鱼类多样性,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对云南省境内南盘江鱼类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和历年相关记录,分析南盘江鱼类种质资源现状。结果表明,云南境内南盘江及其附属湖泊共有鱼类8目、20科、71属、160种;其中,土著种137种,特有种93种,外来种23种。鲤科鱼类最多,有94种,占鱼类总数的58.8%,其次为条鳅科32种,占总数的20.0%,爬鳅科7种,占总数的4.4%。南盘江鱼类种类众多,但由于人为影响,河流污染比较严重,目前已有24种鱼类被列为濒危种类。分析南盘江近两年的鱼类种质资源现状,发现土著种类的数量大幅下降,这与南盘江河流环境恶化和水电开发力度增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鱼类 南盘江
下载PDF
中国金沙江一级支流牛栏江的鱼类区系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晓爱 陈小勇 杨君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5-592,共8页
2006年11月和2008年10月,对云南省牛栏江流域进行考察,共采集到鱼类标本42种,结合历史记录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馆馆藏的鱼类标本,整理出牛栏江鱼类名录。在剔除引入种的基础上,采用按所含种属的绝对数目进行排序的传统... 2006年11月和2008年10月,对云南省牛栏江流域进行考察,共采集到鱼类标本42种,结合历史记录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馆馆藏的鱼类标本,整理出牛栏江鱼类名录。在剔除引入种的基础上,采用按所含种属的绝对数目进行排序的传统方法和区系存在度方法对目、科、属级水平进行排序,分析牛栏江鱼类区系组成特点。两种方法结果相差甚远,结果显示:在传统排序方法中的优势科属,即一些世界性分布的科和属,在牛栏江分布的种类并不很多,区系存在度相应较低。相反,一些具有地方性分布和小的科和属,其区系存在度相对较大。显然,以区系存在度分析所得结果更能反映牛栏江流域鱼类区系组成特点。两种方法相结合,分析牛栏江的鱼类区系成分,并与金沙江中下游(石鼓至宜宾段)鱼类区系相比较,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栏江 鱼类区系 区系存在度
下载PDF
倒刺鲃属鱼类物种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君 陈银瑞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依据倒刺属内部骨骼和外部形态特征,结合其地理分布.首次探讨了该属鱼的物种分化与区域地理演变历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倒刺属鱼类共有3个共同离征。其一级姐妹群的分布范围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有较大的重叠。二级姐妹群的分化与... 依据倒刺属内部骨骼和外部形态特征,结合其地理分布.首次探讨了该属鱼的物种分化与区域地理演变历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倒刺属鱼类共有3个共同离征。其一级姐妹群的分布范围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有较大的重叠。二级姐妹群的分化与云贵高原的抬升和相应的水系分流有密切的关系。三级和四级姐妹群的分化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刺Ba属 种间分化 地理分布 鱼类
下载PDF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Successful Breeding of the Endangered Fish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Endemic to Dianchi Lake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君 潘晓赋 李再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9-331,共3页
The fish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is one of the indicative and endemic species in the Dianchi Lake ecosystem. As a result of pollution and invasion of exotic fishes, the fish had disappeared from Dianchi Lake since 19... The fish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is one of the indicative and endemic species in the Dianchi Lake ecosystem. As a result of pollution and invasion of exotic fishes, the fish had disappeared from Dianchi Lake since 1986 and only a few small populations survive in springs and streams around the lake. Due to the endangered status and special scientific value, S.grahami was listed as the second class protective animal of China in 1989. The importance of S. grahami and the indigenous biodiversity of Dianchi Lake were recognized by the Global Environment Foundation (GEF) /World Bank and Yunnan Development & Reform Committee. Therefore a special grant was set up to restore and conserve the indigenous biodiversity of Dianchi Lake. The artificial breeding of S. grahami is a part of the targeted activities. Two successful breeding experiments were achieved using five females plus six males up to early March 2007. Approximately 1600 eggs were collected, of which 1320 eggs fertilized using the dry-fertilizing method. The mean fertilization rate was 73%. Approximately 480 fish fry was hatched and the mean hatching rate was 36%. After 10 days of cultivation, 95% fingerlings survived and their body lengths were up to 8- 12 mm. The importance of the artificial breeding success of S. grahami could b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effectively protecting the fish from extinction; releasing the fish fry back to appropriate water body of the lake could help to restore the indigenous biodiversity of Dianchi Lake; facilitating the shift of local fish cultivation from the present non-indigenous to the future indigenous fish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breeding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Indigenous fish Bie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Dianchi Lake
下载PDF
李仙江鱼类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剑 潘晓赋 +1 位作者 陈小勇 杨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60,共7页
2003年5月~2008年4月,对李仙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7195号。结合历史记录,李仙江共记录鱼类64种(亚种),分属于6目14科43属,其中6种为外来种。李仙江鱼类区系中种类最多的是鲤形目的鲤科,共24属31种;其次为鲤形目爬鳅... 2003年5月~2008年4月,对李仙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7195号。结合历史记录,李仙江共记录鱼类64种(亚种),分属于6目14科43属,其中6种为外来种。李仙江鱼类区系中种类最多的是鲤形目的鲤科,共24属31种;其次为鲤形目爬鳅科和鲇形目鮡科,各为4属7种。近年考察数据显示,李仙江土著鱼类资源呈下降趋势。为保护李仙江土著鱼类资源,应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和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站,加强李仙江流域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和渔业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资源 现状 保护 李仙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