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LURP模型和输出系数法的三峡库区非点源氮磷负荷预测 被引量:72
1
作者 龙天渝 梁常德 +1 位作者 继承 刘腊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4-581,共8页
为研究三峡入库非点源污染的变化规律,以输出系数法为基础,引入污染负荷系数,建立了计算三峡库区上游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的数学模型.将所建立的非点源负荷模型与分布式SLURP水文模型相结合,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对该流域土地利用... 为研究三峡入库非点源污染的变化规律,以输出系数法为基础,引入污染负荷系数,建立了计算三峡库区上游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的数学模型.将所建立的非点源负荷模型与分布式SLURP水文模型相结合,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对该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气候特征下的流域水文动态过程,以及水文动态过程下该流域输入三峡库区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了相关预测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由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非点源氮磷污染的产生量略有减少,但地表径流量的增加使输入库区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有所增加;未来农田产生的污染物量有所减少,但农田仍然是形成氮磷负荷的最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负荷 SLURP模型 输出系数法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种利水中药对小鼠腹膜孔调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吕志连 继承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31-32,共2页
应用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法研究利水中药泽泻、茯苓、茯苓皮对健康小鼠腹膜孔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泽泻组腹膜孔平均孔径、开放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茯苓组、茯苓皮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应用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法研究利水中药泽泻、茯苓、茯苓皮对健康小鼠腹膜孔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泽泻组腹膜孔平均孔径、开放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茯苓组、茯苓皮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泽泻对腹膜孔调控作用强,而茯苓、茯苓皮调控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水中药 腹膜淋巴孔 药理学
下载PDF
三峡库区非点源氮磷负荷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梁常德 龙天渝 +1 位作者 继承 刘腊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0,共5页
掌握非点源污染形成的机理和变化规律是控制和治理非点源污染的关键。三峡水库非点源污染物来源范围广,每年随上游来水输入库区的非点源污染物成为三峡入库非点源负荷的主要部分。为研究三峡入库非点源污染物负荷变化规律,以SLURP水... 掌握非点源污染形成的机理和变化规律是控制和治理非点源污染的关键。三峡水库非点源污染物来源范围广,每年随上游来水输入库区的非点源污染物成为三峡入库非点源负荷的主要部分。为研究三峡入库非点源污染物负荷变化规律,以SLURP水文模型和输出系数法为基础,建立了长江重庆寸滩断面以上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模型在模拟计算1996~2002年寸滩断面入库非点源TN年负荷和非点源TP年负荷时,除1998年非点源TP负荷计算误差高于50%外,其它各年非点源TN负荷和TP负荷计算误差基本上小于30%,具有较好的模拟计算效果。该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将为流域的有关管理部门提供该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负荷SLURP水文模型 输出系数法
下载PDF
腹膜孔的药物调节和计算机图象处理 被引量:25
4
作者 继承 吕志连 +2 位作者 石元和 沈毅 陈一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9-223,共5页
应用中药作腹膜孔调控研究,以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象处理进行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白术和党参均有显著地开大腹膜孔的功能(P<0.05),并使腹膜孔开放数目增加,分布密度明显增高(P<0.05);黄芪对腹膜孔的调控作用... 应用中药作腹膜孔调控研究,以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象处理进行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白术和党参均有显著地开大腹膜孔的功能(P<0.05),并使腹膜孔开放数目增加,分布密度明显增高(P<0.05);黄芪对腹膜孔的调控作用不明显(P>0.05)。本实验结果证实中药对腹膜孔有调控作用。根据腹膜孔对腹水的转归机理,白术和党参可能有良好的治疗腹水作用。本文并就中医治疗腹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孔 腹水转归 白术 党参 黄芪 计算机
下载PDF
当归、丹参和川芎嗪注射液对腹膜透析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继承 杨泽然 张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 :研究当归、丹参和川芎嗪注射液 (简称中药 )对腹膜透析 (PD)腹腔巨噬细胞 (MC)功能的影响。方法 :(1)将MC置于含当归、丹参和川芎嗪的腹膜透析液 (CDS)的培养液中培养 2 4h ,测定 3个中药组、CDS组和对照组MC的一氧化氮 (NO)含量... 目的 :研究当归、丹参和川芎嗪注射液 (简称中药 )对腹膜透析 (PD)腹腔巨噬细胞 (MC)功能的影响。方法 :(1)将MC置于含当归、丹参和川芎嗪的腹膜透析液 (CDS)的培养液中培养 2 4h ,测定 3个中药组、CDS组和对照组MC的一氧化氮 (NO)含量和对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还原能力。 (2 )MC分别置于含 2、10、10 0 μg/ml的 3个中药的CDS中培养 2 4h ,观察不同浓度中药对MC吞噬能力、NO含量和MTT还原能力的影响 ,对照组为等量培养液代替CDS。结果 :CDS组MC的NO含量和MTT还原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与CDS组比较 ,川芎嗪组的MCNO含量和 3个中药组MCMTT还原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P <0 0 1) ,并随着培养液中的中药浓度的提高 ,3个中药组MC吞噬能力和NO含量均有显著增加。结论 :在CDS中加中药能改善腹膜腔MC的防御功能 ,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 ,对提高PD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 腹膜透析 腹腔巨噬细胞功能 干预作用
下载PDF
红木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黄瑞康 杨金桂 +2 位作者 贺中华 继承 刘源清 《湖南农业科学》 1998年第4期44-45,共2页
红木Loropetalumolivervar.rubrumYieh.为湖南特产的一种珍稀观赏树种,灌木或小乔木,树姿优美,花红叶红,艳丽夺目,独具特色。花4—8朵排成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花瓣带状线形,淡紫红色、紫红色... 红木Loropetalumolivervar.rubrumYieh.为湖南特产的一种珍稀观赏树种,灌木或小乔木,树姿优美,花红叶红,艳丽夺目,独具特色。花4—8朵排成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花瓣带状线形,淡紫红色、紫红色,一年内能多次开花,是珍贵的庭院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JI木 资源调查 生物学特性 演化规律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丁国宏 继承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1期108-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护理干预措施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32例,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护理干预措施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32例,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系统的、精心的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6个月的心理变化;应用生存质量测评表(QOL-UCC)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QOL-UC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给予系统的、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提升满意度,降低其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利于病情的控制及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 初治肺结核 服药依从性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羊栖菜多糖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梁倩 继承 张华芳 《实验生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用MTT法观察羊栖菜多糖(SFPS)在体外抗人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作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凋亡。结果表明SFPS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药物作用24,36,48,72h的IC_(50)分别为... 用MTT法观察羊栖菜多糖(SFPS)在体外抗人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作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凋亡。结果表明SFPS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药物作用24,36,48,72h的IC_(50)分别为390,362,402,421mg/L;药物浓度为300mg/L和500mg/L作用HL-60细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有凋亡细胞特有的DNA梯状条带,细胞微绒毛减少、染色质固缩、过集,凋亡小体形成;DNA直方图出现亚G_1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FPS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同时G_2/M期细胞比例增多。因此,SFPS抗肿瘤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和G_2/M期细胞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多糖 流式细胞术 HL-60细胞 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腹膜孔与腹水转归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继承 石元和 +1 位作者 陈肖波 俞寿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28-333,共6页
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ODO冷冻断裂技术,对16例人体样本的腹膜孔进行研究;并为证实腹膜孔作为腹水吸收的主要通路,作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人体腹膜孔位于膈腹膜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由相邻细胞的胞质突起围成。构成腹膜孔的立方形间... 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ODO冷冻断裂技术,对16例人体样本的腹膜孔进行研究;并为证实腹膜孔作为腹水吸收的主要通路,作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人体腹膜孔位于膈腹膜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由相邻细胞的胞质突起围成。构成腹膜孔的立方形间皮细胞和腹膜孔无基底膜。在立方形间皮细胞的胞质内有成束的微丝。在腹膜下小管内,有由间皮细胞的胞质突起和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网格,并构成腹膜孔的底和淋巴陷窝的顶。在动物实验中,腹水小鼠的腹膜孔数量增多。口径变大;注入小鼠腹膜腔内的红细胞和碳颗粒被腹膜孔所吸收。本实验结果提示,立方形间皮细胞胞质内的微丝、腹膜下小管内的间皮细胞胞质突起和纤维网格,对腹膜孔的吸收起调节作用,腹膜孔是腹水转归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孔 腹水 间皮细胞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早期妊娠妇女绒毛组织中波形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沈忠飞 方马荣 +2 位作者 张梅光 继承 胡志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1-272,i006,共3页
关键词 米非司酮 早期妊娠妇女 绒毛组织 波形蛋白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及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牛春雨 继承 +5 位作者 赵自刚 陈瑞华 张静 刘艳凯 张玉平 姜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7-530,共4页
目的 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不同时期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NO)及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休克组(n=42)和... 目的 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不同时期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NO)及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休克组(n=42)和结扎组(n=30)。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结扎组于休克复苏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休克组于休克后90min、输液复苏后0h,休克组及结扎组于输液复苏后1、3、6、12和24h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制备肺组织匀浆,检测NO及其合酶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 休克组大鼠复苏后3h肺组织NO含量、NOS活性及iNOSmRNA表达开始升高,复苏后6~12h持续在较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休克后90min及复苏后0h(P〈0.05或P〈0.01);结扎组仅于3h和6h增高,且结扎组复苏后6、12和24h肺组织NO含量、NOS活性以及iNOS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休克组相同时间点(P〈0.05或P〈0.01)。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降低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NO生成及iNOSmRNA表达,从而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肺损伤 肠系膜淋巴管 结扎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自刚 牛春雨 +4 位作者 张静 刘艳凯 张玉平 姜华 继承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4-278,共5页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不同时期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自由基、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78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和结扎组。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不同时期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自由基、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78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和结扎组。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结扎组于休克复苏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于休克90min、液体复苏后0、1、3、6、12和24h各处死6只大鼠,制备肺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休克组大鼠输液复苏后各时间点肺组织匀浆MDA、TNF—α、IL-6以及MP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12h持续在较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肺组织匀浆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结扎组输液复苏后3,6、12和24h肺组织匀浆MDA、TNF-α、IL-6以及MPO活性均显著低于休克组,SOD活性高于休克组(P〈0.05或P〈0.01)。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干预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ALI,其机制与减少肺中性粒细胞扣押,降低TNF—α、IL-6、自由基释放与SOD消耗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肺损伤 急性 肠系膜淋巴管 结扎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氨基胍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俞惠民 余钟声 +1 位作者 姚瑜 继承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大鼠 脑缺血 氨基胍 L-硝基-精氨酸甲酯
原文传递
雨蛙素联合脂多糖致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 被引量:14
14
作者 金畅 继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3-396,F00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无创伤性的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方法运用雨蛙素联合脂多糖小鼠腹腔内给药;血淀粉酶和胰腺含水量测定;胰腺和胰外器官病理学检查。结果雨蛙素联合脂多糖组血淀粉酶和胰腺含水量均增高,胰腺间质水肿、实质...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无创伤性的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方法运用雨蛙素联合脂多糖小鼠腹腔内给药;血淀粉酶和胰腺含水量测定;胰腺和胰外器官病理学检查。结果雨蛙素联合脂多糖组血淀粉酶和胰腺含水量均增高,胰腺间质水肿、实质出血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胃、回肠、脾和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雨蛙素组胰腺无明显出血坏死,胰外器官正常。讨论雨蛙素联合脂多糖致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具有人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为非创伤性,操作简单,成模快速稳定,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雨蛙素 脂多糖 动物模型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对比 被引量:21
15
作者 邵志平 胡孝渠 +1 位作者 继承 胡晓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2期1946-194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该科收治的20例早期(Ⅰ、Ⅱa期)乳腺癌拟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保留组),并选取同期的行传... 目的:对比分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该科收治的20例早期(Ⅰ、Ⅱa期)乳腺癌拟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保留组),并选取同期的行传统根治术的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的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情况:保留组复发1例,远处转移1例,平均无瘤生存期为(16.12±5.4)个月;对照组复发1例,远处转移2例,平均无瘤生存期为(15.78±5.7)个月,两组相比,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平均无瘤生存期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美容学评价为优18例,良12例,差0例;对照组优12例,良8例,差10例。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腺癌根治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冬梅 万春丽 继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6-921,共6页
随着小动物成像技术的发展,活体小动物非侵袭性成像在临床前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围绕可见光成像、核素成像、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和超声成像等5种小动物成像技术,总结其特点及主要应用,比较各种技术的优... 随着小动物成像技术的发展,活体小动物非侵袭性成像在临床前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围绕可见光成像、核素成像、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和超声成像等5种小动物成像技术,总结其特点及主要应用,比较各种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并讨论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物 活体 成像技术
下载PDF
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弹穿甲钢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小伟 继承 +1 位作者 张方举 陈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6-354,共9页
为具体研究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及其穿甲自锐特征,开展了相应的准静态和动态力学实验,并用火炮开展了复合材料弹体撞击钢靶的穿甲实验,同时利用金相分析对材料失效模式进行了较系统的识别和分类,并同静动态实验数据进... 为具体研究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及其穿甲自锐特征,开展了相应的准静态和动态力学实验,并用火炮开展了复合材料弹体撞击钢靶的穿甲实验,同时利用金相分析对材料失效模式进行了较系统的识别和分类,并同静动态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开展了材料自锐剪切失效的机理讨论。实验获得了复合材料的静动态力学特性及其自锐穿甲的形貌,相关分析显示,材料的变形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在复合材料弹体侵彻/穿甲过程中,弹体的破坏方式主要表现为局域化的剪切变形和断裂,并呈现出4种自锐剪切失效模式,增强钨纤维也表现出3类失效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自锐穿甲 剪切失效 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牛春雨 继承 +2 位作者 赵自刚 张静 薄爱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探讨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失血-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拮抗作用。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4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以失血、LPS复制二次打击模型,结扎组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致肠淋巴液断流。在手术创伤后2... 目的:探讨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失血-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拮抗作用。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4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以失血、LPS复制二次打击模型,结扎组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致肠淋巴液断流。在手术创伤后24 h,所有大鼠颈总动脉放血,进行血气分析;从左肺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观察WBC、NO及其合酶、SOD、MDA以及肺泡通透性指数等指标的水平;右肺制备10%组织匀浆,检测MPO、ATPase活性等指标;观察右肺后叶超微结构。结果:二次打击后,未结扎组动脉血PaCO2、BALF中细胞总数及PMN、NO2-/NO3-、NOS、MDA含量以及肺匀浆MPO活性、肺通透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动脉血pH、PaO2、BALF中SOD、肺匀浆ATPase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结扎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PMN、MDA、NO2-/NO3-含量、肺通透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BALF中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但结扎组大鼠动脉血pH、PaO2、肺匀浆ATPase活性显著高于未结扎组,动脉血PaCO2、BALF中细胞总数及PMN、NO2-/NO3-、NOS、MDA含量、肺通透性指数及肺匀浆MPO显著低于未结扎组(P<0.01,P<0.05);且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较未结扎组轻微。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减轻失血-LPS致大鼠的急性肺损伤。提示二次打击的肠系膜淋巴液在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肠系膜淋巴管 结扎术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环氧绝缘材料电气性能对电荷积聚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田浩 继承 +3 位作者 郝留成 王之军 袁端鹏 林生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63-1468,共6页
为研究环氧绝缘材料电荷积聚过程的影响因素,减少材料表面电荷积聚效应,采用高阻计对直流电压下环氧绝缘材料不同时间点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等关键电气性能进行测量,并采用直流试验装置,借助电容探头法进行直流高压下的表面电荷测... 为研究环氧绝缘材料电荷积聚过程的影响因素,减少材料表面电荷积聚效应,采用高阻计对直流电压下环氧绝缘材料不同时间点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等关键电气性能进行测量,并采用直流试验装置,借助电容探头法进行直流高压下的表面电荷测量。通过相关理论研究,获得了环氧绝缘材料电阻率随直流电压作用时间的关系,建立了环氧绝缘材料电气性能与电荷积聚的关系,并明确了环氧绝缘材料电气性能的改进措施,对于减少直流电压下,环氧绝缘材料的表面电荷积聚,提高输变电设备直流绝缘子运行可靠性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压 环氧绝缘材料 电气性能 表面电荷 积聚
下载PDF
肠淋巴途径对休克大鼠心肌自由基、炎性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赵自刚 牛春雨 +4 位作者 陈瑞华 张玉平 张静 刘艳凯 继承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不同时期心肌自由基、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8只,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结扎组。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结扎组于休克复苏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于休...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不同时期心肌自由基、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8只,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结扎组。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结扎组于休克复苏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于休克后90min、输液复苏后0h、1h、3h、6h、12h、24h等时间点处死大鼠,制备心肌组织匀浆,检测MDA、SOD、TNFα、IL-6、NO、NOS以及MPO水平,RT-PCR方法测定心肌组织iNOSmRNA表达。结果:休克组大鼠输液复苏后多个时间点心肌匀浆MDA、TNFα、IL-6、MPO、NO、NOS和iNOS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h~12h持续在较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心肌匀浆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结扎组多个时间点心肌匀浆MDA、TNFα、IL-6、MPO、NO、NOS以及iNOSmRNA显著低于休克组相应时间点,SOD活性高于休克组相应时间点。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结扎阻断肠淋巴液回流,可减少心肌PMN扣押、降低TNFα、IL-6的释放、抑制NO生成及iNOSmRNA表达、减少自由基释放与SOD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心肌 肠系膜淋巴管 结扎术 自由基 炎症介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