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建坝后血吸虫病传播危险因素研究Ⅰ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钉螺孳生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魏凤华 王汝波 +10 位作者 徐兴建 肖邦忠 吴晓华 刘建兵 蔡顺祥 付义 许静 吴成果 周晓农 郑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1-85,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三峡建坝后库区生态环境改变对钉螺在库区生长、繁殖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并利用三峡库区有关生态环境及血吸虫病相关研究资料,开展实验室和现场模拟环境钉螺生存繁殖实验及库区现场调查。结果实验室结果表明,模拟的库区土壤环境... 目的探讨三峡建坝后库区生态环境改变对钉螺在库区生长、繁殖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并利用三峡库区有关生态环境及血吸虫病相关研究资料,开展实验室和现场模拟环境钉螺生存繁殖实验及库区现场调查。结果实验室结果表明,模拟的库区土壤环境适宜钉螺生存,且有幼螺孵出,但较现场存活率为低。现场模拟试验结果显示,钉螺存活率宜昌比万州和江津的观测点相对较低(P均<0.05)。土壤湿度与钉螺存活率存在相关性(r=0.3712,P=0.002),土壤pH值、有机质等指标都对钉螺孳生有一定影响。结论在库区模拟的灌溉沟渠和淤积洲滩环境条件下,钉螺可以生存繁殖。应加强对库区潜在钉螺孳生环境的监测,以防钉螺向库区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三峡库区 生态环境 钉螺
下载PDF
长江中游湖区防止灌溉系统钉螺扩散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徐兴建 刘建兵 +6 位作者 魏风华 陈伟 杨先祥 潘庆燊 张威 熊正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索防止涵闸引水灌溉扩散钉螺新技术。方法 运用流体力学、生物学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应用及实验室和现场相结合的方法 ,形成钉螺水力学及新的方法学特色的技术路线。在取得表达钉螺水力生物力学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物理参数、实用... 目的 探索防止涵闸引水灌溉扩散钉螺新技术。方法 运用流体力学、生物学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应用及实验室和现场相结合的方法 ,形成钉螺水力学及新的方法学特色的技术路线。在取得表达钉螺水力生物力学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物理参数、实用公式、沉降、起动流速值域的基础上 ,进而运用于现场涵闸防止钉螺扩散工程的设计、兴建及效果考核。结果 经过 5年多的努力 ,确定了测定钉螺、螺卵重率的方法并测得钉螺的平均重率 (1.80± 0 .0 1) g/cm3 ,螺卵的平均重率 (2 .2 9±0 .0 1) g/cm3 ;确立了钉螺壳形几何特征的分级法及分级标准 ,即按钉螺的螺体小、中、大进行了Ⅰ、Ⅱ、Ⅲ级分级 ;获得了表达钉螺静、动水沉速及起动流速的 6个特征值 ;建立了钉螺水体沉降、起动 5类实用公式 ;观察和测定了水体钉螺的水力运动特征及值域 ;阐明了水体钉螺扩散运动机理 ;并根据基础研究的结果 ,研制了“沉螺池”和“中层取水”防止钉螺扩散设施 ,经考核该工程设施沉、阻螺率达10 0 %。结论 本研究可为大江大河防止钉螺扩散及对涵闸的改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湖区 钉螺扩散 灌溉系统 血吸虫病 预防
原文传递
三峡建坝后血吸虫病传播危险因素研究Ⅱ 库区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吴晓华 徐兴建 +7 位作者 肖邦忠 王汝波 许静 吴成果 魏凤华 周晓农 郑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社会医学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流动人口、库区移民、家畜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输入库区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建坝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血吸虫病...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社会医学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流动人口、库区移民、家畜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输入库区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建坝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三峡库区存在从血吸虫病疫区引进花草树木和牲畜,存在将钉螺和动物传染源带入库区的可能;流动人口中有31.43%曾患过血吸虫病,37.27%曾接触疫水,1.18%查出血吸虫病抗体阳性,流动人口将成为库区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库区的4大经济产业中,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均有可能造成传染源的输入。结论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将使库区成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区,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三峡库区 社会经济 传播
下载PDF
快速评估在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子瑛 +6 位作者 徐兴建 吕桂阳 李成明 陈建权 张德坡 王秋亭 谭晓东 《中国健康教育》 2002年第12期791-794,共4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健康教育 快速评估 自我防护
下载PDF
黄果茄植物灭螺成份的提取及灭螺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魏风华 徐兴建 +5 位作者 刘建兵 杨先祥 李文新 赵利琴 盛桂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60,共3页
目的 提取黄果茄植物灭螺有效成份并观察其灭螺效果。方法 利用有机溶剂对黄果茄植物果实提取并获得原粉 ;经电子轰击质谱 (EI- MS)测定分子量 ;采用浸杀法、喷洒法和喷粉法观察黄果茄植物灭螺有效成份的灭螺效果。结果 黄果茄灭螺... 目的 提取黄果茄植物灭螺有效成份并观察其灭螺效果。方法 利用有机溶剂对黄果茄植物果实提取并获得原粉 ;经电子轰击质谱 (EI- MS)测定分子量 ;采用浸杀法、喷洒法和喷粉法观察黄果茄植物灭螺有效成份的灭螺效果。结果 黄果茄灭螺有效成份的分子量为 72 2。湖北钉螺在 4.32 0 0 mg/ L浓度中 ,室温 2 5℃± 1℃条件下 ,浸泡 2 4h、48h的死亡率分别是96 .7%、10 0 % ;其 2 4h、48h、72 h的 L C5 0 分别为 0 .6 2 1、0 .332、0 .181mg/ L。结论 黄果茄原粉为一种新的植物提取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果茄植物 灭螺成份 提取 灭螺效果 日本血吸虫
下载PDF
2005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建兵 苏正明 +5 位作者 涂祖武 何汇 范宏萍 凌峰 蔡顺祥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6年第4期197-201,共5页
目的分析2005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资料。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操作手册》,开展16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结果监测点人群平均粪检阳性率1.71%,耕牛平均粪检阳性率为11.69%。结论监测结果反映出湖北血吸虫病流行的新变... 目的分析2005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资料。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操作手册》,开展16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结果监测点人群平均粪检阳性率1.71%,耕牛平均粪检阳性率为11.69%。结论监测结果反映出湖北血吸虫病流行的新变化以及防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应加强监测点质量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监测 疫情
下载PDF
湖北省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考核评估 被引量:19
7
作者 涂祖武 +8 位作者 黄希宝 刘建兵 刘汉成 朱惠国 朱红 肖瑛 蔡顺祥 龚新国 徐兴建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16-319,331,共5页
目的考核评估湖北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防治目标和效果。方法分析湖北省2007、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资料;查阅和审核15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2004-2008年血吸虫病防治资料;每县随机抽取3个流行村,现场调查人、畜血吸虫病... 目的考核评估湖北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防治目标和效果。方法分析湖北省2007、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资料;查阅和审核15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2004-2008年血吸虫病防治资料;每县随机抽取3个流行村,现场调查人、畜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资料整理和归档情况,考核和评估血吸虫病疫情现状。结果防治资料表明全省5408个流行村人群、家畜感染率均降至5%以下。15个县、45个抽样村2004-2007年资料均为合格;2008年资料整理系统、规范,得分均>70分,建立了以村为单位的反映疫情变化的档案资料。现场考核的15个县3279个流行村的人畜感染率均降至5%以下,其中人群感染率≥1%的村2544个(占77.58%),<1%的村578个(占17.63%),为0的157个(占4.79%),人群平均感染率最高的是公安县(3.72%),家畜(耕牛)感染率最高的是沙市区(3.51%)。现场调查45个流行村,人畜感染率均在5%以下,其中人群感染率最高的3个村分别为公安县积玉村(2.98%)、嘉鱼县复阳村(2.50%)、潜江市进步村(2.46%)。耕牛感染率最高的3个村分别为江陵县花彭村(3.51%)、监利县烟灯村(2.97%)、汉川市丁岗村(2.63%)。结论湖北省所有的流行村人群、家畜感染率均降至5%以下,两年没有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建立了以行政村为单位反映病情、螺情变化的档案资料,符合《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GBl5976—2006)中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的有关指标,全省达到了国家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控制 考核评估 湖北省
原文传递
长江洪水对急性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涛 余秉圭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68-272,共5页
目的 研究洪水对急性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制订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研究湖北省 1989、1991、1996年和 1998年长江沿岸 7个县 (市 )急性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分析评价 1998年抗洪防病中 ,开展健康教育、早期预防、大力查治病... 目的 研究洪水对急性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制订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研究湖北省 1989、1991、1996年和 1998年长江沿岸 7个县 (市 )急性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分析评价 1998年抗洪防病中 ,开展健康教育、早期预防、大力查治病、查灭螺等措施的成效。结果  1998年特大洪灾之年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较 1989年下降 15 .2 1%~ 5 1.81% ,取得了大灾之年无大疫的显著成效。结论 血吸虫病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 ,与水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但只要坚持科学防治 ,强化健康教育 ,适时早期预防 ,急性感染则可以明显降低 ,危害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急性血吸虫病 影响因素 防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04~2007年湖北省晚期血吸虫病人救治效果 被引量:18
9
作者 肖瑛 +3 位作者 朱惠国 刘冰 朱红 周晓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67-468,共2页
目的掌握2004~2007年湖北省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基本救治情况,并分析救治效果。方法收集2004~2007年湖北省晚血救治统计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省共救治晚血病人20899人,腹水型、巨脾型、结肠增厚型、侏儒型分别... 目的掌握2004~2007年湖北省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基本救治情况,并分析救治效果。方法收集2004~2007年湖北省晚血救治统计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省共救治晚血病人20899人,腹水型、巨脾型、结肠增厚型、侏儒型分别占71.29%、26.56%、1.80%、0.35%。男女性别比为2.23∶1。平均复治率77.62%,实际救治率96.01%。临床治愈率16.73%,好转率80.07%,治后死亡率3.20%。结论经过4年的免费救治,晚血病人总数和新发晚血病人趋于稳定并缓慢下降,病人死亡率大大降低,达到了症状改善、病情好转的基本救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救治效果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涂祖武 黄希宝 +7 位作者 蔡顺祥 龚新国 刘建兵 曹勤 朱红 朱惠国 杨光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重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为2008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疫情尚未控制的16个县(市、区)人群、家畜病情和疫情档案资料等方面工作情况开展预评估。结果现场抽查16个县(市、区)47个村中,嘉鱼县... 目的了解湖北省重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为2008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疫情尚未控制的16个县(市、区)人群、家畜病情和疫情档案资料等方面工作情况开展预评估。结果现场抽查16个县(市、区)47个村中,嘉鱼县中堡村、复阳村人群粪检阳性率>5%,其余45个村粪检阳性率均<5%;江陵县吴桥村、叶新村,荆州区谢古村、横街村,松滋市德胜垸村,阳新县梅潭村,荆州开发区窑湾分场等7个村耕牛粪检阳性率>5%,其余40个村粪检阳性率均<5%。2004年以来,16个县(市、区)中,有3个县在2005年各发生一起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人群病情档案资料规范的有12个县(市、区),较规范的有3个县(市、区),不规范的有1个市。家畜病情资料规范的有3个县(市、区),较规范的有7个县(市、区),不规范的有6个县(市、区)。2007年人群查病,每个村人群感染率均<5%的有7个县(市、区),其他9个县(市、区)尚有>5%以上的村,其中洪湖市228个、潜江市92个、松滋市50个,位于前3名。2007年家畜查病,每个村家畜感染率均<5%的有4个县(市、区),其他12个县(市、区)尚有>5%以上的村,其中洪湖市178个、监利县146个、江陵县106个,位于前3名。结论至2007年,湖北省有10个县(市、区)现场考核人、畜病情指标符合国家疫情控制标准要求,4个县(市、区)初步能够达到,6个县(市、区)尚未达到国家疫情控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控制 湖北省
下载PDF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及成本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子瑛 +2 位作者 徐兴建 李成名 张德坡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4-37,77,共5页
目的针对血吸虫病健康教育还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尚未建立适合特定目标人群(学生、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有效的血防健康促进方法,探讨适合不同目标人群的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及其在血吸虫病控制中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基线调查,... 目的针对血吸虫病健康教育还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尚未建立适合特定目标人群(学生、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有效的血防健康促进方法,探讨适合不同目标人群的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及其在血吸虫病控制中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基线调查,人群访谈以及快速评估等方法比较不同目标人群针对性健教干预前后的变化并对健康教育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目标人群喜闻乐见的健教方式不同,对不同目标人群采取针对性健教干预取得了很好效果。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结合人群化疗的防治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居民血吸虫病感染和再感染。健康教育还必须与化疗、灭螺、提供安全用水及环境改造配合,贯彻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从健康教育到健康促进,才能更好地防治血吸虫病,增进人们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健康教育 干预模式 成本效果
下载PDF
植物防护剂防蚴灵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建兵 +6 位作者 徐兴建 魏凤华 刘子瑛 唐丽 周鸿勇 刘春风 余水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 从麻风树籽的提取物中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良好防护效果的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植物防护剂。方法 防蚴灵防护剂是以麻风树籽为原料 ,采取提取、浓缩和生物技术研制出的新型植物防护剂。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了防蚴灵直接杀尾蚴试验、... 目的 从麻风树籽的提取物中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良好防护效果的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植物防护剂。方法 防蚴灵防护剂是以麻风树籽为原料 ,采取提取、浓缩和生物技术研制出的新型植物防护剂。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了防蚴灵直接杀尾蚴试验、防止血吸虫尾蚴感染小白鼠实验与生物毒性试验 ;采用“双盲法”随机选择鄂州市芦洲村第 2组的 3 6人作为实验组 ,第 3组的 2 8人作为对照组 ,观察其现场预防人群感染血吸虫的防护效果。结果 防蚴灵防护剂防止血吸虫尾蚴感染小白鼠保护率为 10 0 % ;对大鼠急性经口、皮 L D50 雌、雄分别均大于 5 0 0 0 m g· kg- 1和 2 0 0 0 m g·kg- 1 。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感染率分别为 0、2 1.43 % ,现场预防保护率为 10 0 %。结论 防蚴灵杀血吸虫尾蚴效果好 ,显效时间快 ,持续时间长。防蚴灵的研制成功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提供了新武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防护剂 日本血吸虫 尾蚴 预防 感染
下载PDF
三峡建坝后血吸虫病传播危险因素研究 Ⅲ 库区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成果 徐兴建 +5 位作者 王汝波 肖邦忠 魏凤华 余秉圭 郑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危险因素,为三峡库区血吸虫病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方案。方法在三峡库区进行钉螺生存模拟试验,调查库区流动人口、家畜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输入库区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建坝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血吸虫病传...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危险因素,为三峡库区血吸虫病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方案。方法在三峡库区进行钉螺生存模拟试验,调查库区流动人口、家畜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输入库区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建坝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因素,找出库区血吸虫病监测的重点。结果钉螺在三峡库区的适宜环境中能够生长繁殖;血吸虫病传染源主要是往返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流动人口;从血吸虫病疫区引进花草树木和牲畜,存在将钉螺和动物传染源输入库区的可能;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可使血吸虫病传入的危险增加,三峡库区已成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区。结论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工作重点应是流动人口、引进的牲畜等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输入因素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血吸虫病 监测方案 钉螺
下载PDF
抗洪中使用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吕桂阳 +1 位作者 刘子英 张德坡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现场观察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对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接触疫水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机关干部服用青蒿琥酯,并以未服用青蒿琥酯预防,而用吡喹酮早期治疗者作对照。结果调查12233人,无1例罹患急性血吸虫病;3... 目的现场观察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对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接触疫水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机关干部服用青蒿琥酯,并以未服用青蒿琥酯预防,而用吡喹酮早期治疗者作对照。结果调查12233人,无1例罹患急性血吸虫病;3个月后考核,粪检阳性率为0.22%;血检(COPT、IHA双项)阳性率为7.28%。而紧急赴嘉鱼牌州湾抢险的解放军某部,只用吡喹酮早期治疗,该部2038名官兵中,粪检阳性率为8.15%,血检阳性率为13.24%,其感染率明显高于服用青蒿琥酯的抗洪人员。结论大规模应用青蒿晓酯预防血吸虫病,尤其对预防血吸虫急性感染具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血吸虫病 预防 长江 抗洪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汉江水源补偿工程对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影响趋势预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水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76-477,共2页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汉江 水源补偿工程 湖北 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与任务 被引量:10
16
作者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年第2期5-7,共3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防治 湖北省 传播阻断标准 传播控制标准 血防工作
下载PDF
黄果茄植物提取物的灭螺效果及对鱼类和大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风华 徐兴建 +3 位作者 刘建兵 李文新 赵利琴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 掌握和了解黄果茄植物提取物 (SX)对钉螺的杀灭效果和对鱼类以及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进行了常规的灭螺试验和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以及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SX浓度为 4.32 m g/ L时浸泡湖北钉螺 ,2 4h死亡率为 96 .7%... 目的 掌握和了解黄果茄植物提取物 (SX)对钉螺的杀灭效果和对鱼类以及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进行了常规的灭螺试验和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以及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SX浓度为 4.32 m g/ L时浸泡湖北钉螺 ,2 4h死亡率为 96 .7% ,48h死亡率达 10 0 % ;SX对鱼类稀有鱼句鲫的急性毒性试验 ,在 0 .2 7mg/ L浓度中 ,2 4h的死亡率为 0 ,在 17.2 8m g/ L浓度中 ,2 4h死亡率为 10 0 % ;SX对稀有鱼句鲫的 L C50 为 2 .0 2mg/ L ,95 %的可信限为 1.33~ 3.0 6 mg/ L。对大鼠急性经口毒性的绝对致死剂量为 2 15 0 m g/ kg体重 ,L D50 为794m g/ kg体重 ,95 %可信限为 5 84~ 10 80 m g/ kg体重。结论  SX具有较好的灭螺效果 ,但对鱼类稀有鱼句鲫有中等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果茄 提取物 杀灭钉螺 急性毒性试验
下载PDF
黄果茄植物提取物对不同寄生虫中间宿主贝类的生物效应测定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兴建 魏风华 +8 位作者 刘建兵 杨先祥 李文新 殷荣华 赵利琴 盛桂莲 Georges Dussart Jackie Trigwell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共4页
采用常规浸杀灭螺的方法 ,观察黄果茄植物提取物对不同贝类的生物效应。设 8组浓度 ,观察 2 4h、4 8h和 72h不同贝类的死亡率 ,并计算LC50 。结果表明 ,当SX浓度为 8 64 0mg L ,室温在 (2 5± 1 )℃、水温 (2 3± 1 )℃时 ,对... 采用常规浸杀灭螺的方法 ,观察黄果茄植物提取物对不同贝类的生物效应。设 8组浓度 ,观察 2 4h、4 8h和 72h不同贝类的死亡率 ,并计算LC50 。结果表明 ,当SX浓度为 8 64 0mg L ,室温在 (2 5± 1 )℃、水温 (2 3± 1 )℃时 ,对湖北钉螺、光滑双脐螺、静水椎实螺浸杀 4 8h ,其死亡率均达 1 0 0 %。 4 8h的LC50 分别为 0 3 3 2、0 858、0 74 7mg L。研究结果显示 ,黄果茄植物提取物是一种灭螺效果好且很有苗头的植物灭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果茄 植物提取物 浸杀 贝类 生物效应测定 寄生虫中间宿主灭螺剂
下载PDF
外来务工人员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9
19
作者 蔡顺祥 +2 位作者 涂祖武 李绪凤 邹先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掌握外来务工人员血吸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属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的武汉市汉南区和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黄石市西塞山区,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和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武汉市汉南区共检测502人... 目的掌握外来务工人员血吸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属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的武汉市汉南区和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黄石市西塞山区,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和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武汉市汉南区共检测502人,快速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阳性10人;黄石市西塞山区共检测505人,DDIA阳性4人。DDIA阳性的14人通过Kato-Katz法检查,均未发现血吸虫卵。结论外来务工人员会对血吸虫病的流行产生影响,但只要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则可将此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流动人员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下载PDF
三峡建坝对江汉平原血吸虫病疫区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兴建 杨先祥 +4 位作者 吕桂阳 陈柳燕 苏正明 魏风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 对三峡建坝后可能对江汉平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产生影响的长江水位、地下水位、降雨量、蒸发量等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程度。方法 收集三峡建坝前后长江不同典型水文年的逐月水位及螺情和病情资料 ;设立观测点观测地下水... 目的 对三峡建坝后可能对江汉平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产生影响的长江水位、地下水位、降雨量、蒸发量等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程度。方法 收集三峡建坝前后长江不同典型水文年的逐月水位及螺情和病情资料 ;设立观测点观测地下水位、降雨量和蒸发量 ,并将有关环境因素与螺情和病情进行统计学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三峡建坝后 ,在 2~ 3月份长江水位将上升1.2 3~ 1.5 1m ;在 10月份将下降 1.88~ 2 .43 m ,这种长江水位升、降的变化 ,将对江汉平原沿江地下水位的侧向补给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波及范围 ,汛期最远达 15 km ,枯水季节最远达 7km。在沿长江 2 5个流行县、市中距长江 15 km范围内的疫区人口、钉螺面积和病人数分别占全省的 5 9.8%、6 1.1%和 6 3.7%。结论 三峡建坝后长江水位的变化对钉螺孳生环境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地下水位、降雨量、蒸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建坝 环境影响 血吸虫病 江汉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