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高危因素 被引量:216
1
作者 柏根 薛冠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7-200,共4页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 高危因素 静脉损伤 血流缓慢
原文传递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87
2
作者 常光其 陈翠菊 +48 位作者 陈忠 董国祥 段志泉 符伟国 戈小虎 谷涌泉 管珩 郭平凡 郭曙光 郭伟 姜维良 蒋米尔 金毕 金辉 金星 景在平 赖传善 李鸣 李晓强 李毅清 李震 林勇杰 刘冰 刘昌伟 刘长建 刘鹏 马杰 潘松龄 时德 舒畅 谭最 王劲松 王深明 王玉琦 汪忠镐 吴丹明 吴庆华 吴向未 辛世杰 叶建荣 苑超 柏根 福先 鸿坤 纪蔚 小明 赵纪春 赵渝 周晗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1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 1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s,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疾病 CEAP 深静脉 浅静脉 静脉压力 交通静脉 血管病 曲张静脉 下肢浅静脉曲张 中国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和预后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5
3
作者 柏根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3,共3页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limbs,DVT)的认识已近200年的历史,1810年Farriar首先报道1例,其后Davis指出股白肿由DVT引起并与分娩有关。20世纪30年代以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60...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limbs,DVT)的认识已近200年的历史,1810年Farriar首先报道1例,其后Davis指出股白肿由DVT引起并与分娩有关。20世纪30年代以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60年代,手术取栓、抗凝与溶栓治疗相继用于临床。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方法 预后 导管直接溶栓 20世纪 卧床休息 手术取栓 溶栓治疗 the DVT
原文传递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与CEAP分类系统 被引量:83
4
作者 柏根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静脉功能不全 临床、病因、解剖和病理生理分类法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7
5
作者 周兆熊 柏根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足病治疗师 诊断 足部溃疡 高发病率 病程进展 糖尿病人 临床特点 文献资料 致残率
原文传递
下肢难治性静脉溃疡 被引量:52
6
作者 纪蔚 柏根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9-271,共3页
关键词 病因 诊断 手术疗法 下肢静脉溃疡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纤维蛋白病理性沉着
原文传递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其思考 被引量:43
7
作者 柏根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23-824,共2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 溶栓 取检
原文传递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41
8
作者 柏根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17-518,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诊断 治疗 周围血管疾病 分类
原文传递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选择及评价 被引量:32
9
作者 孙敏莉 柏根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56-758,共3页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 临床特征 疗效评价 DVT 并发症 后遗症
原文传递
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28
10
作者 赵意平 郭相江 +5 位作者 施娅雪 梁卫 陈佳佺 纪蔚 柏根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总结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仁济医院血管外科应用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的治疗效果,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自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共计治疗24例病例,男... 目的总结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仁济医院血管外科应用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的治疗效果,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自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共计治疗24例病例,男7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9±14.6岁。病变部位人工血管静脉吻合口狭窄占60%,人工血管内狭窄占33.4%。球囊扩张技术成功率100%,扩张压力10~18atm,无出血等并发症。6个月血透通路初级通畅率75%。术后6个月狭窄部位初级通畅率为69.8%±9.5%,初级辅助通畅率分别为91.3%±5.9%。结论高压球囊是提高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变球囊扩张术技术成功率的保障,尤其是人工血管内的狭窄。但是术后通畅率的提高,有赖于加强术后访视以及更多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动静脉瘘 球囊扩张术 高压球囊
下载PDF
糖尿病足动脉缺血患者骨骼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争 纪蔚 柏根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02-507,共6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缺血下肢肌肉组织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足发病机理的关系。 方法 将 2 4例患者 ,33条肢体分为 3组 :无下肢动脉缺血的糖尿病 (DM) 5例 ,10条肢体 ;无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缺血下肢肌肉组织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足发病机理的关系。 方法 将 2 4例患者 ,33条肢体分为 3组 :无下肢动脉缺血的糖尿病 (DM) 5例 ,10条肢体 ;无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ASO) 10例 ,13条肢体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DLASO) 9例 ,10条肢体。对照组为正常志愿者 (NOR) 5例 ,10条肢体。通过肌肉穿刺获取小腿骨骼肌组织 ,采用RT PCR法测定肌肉组织中hVEGF16 5mRNA表达。 结果 DM组和NOR组小腿骨骼肌组织中hVEGF16 5mRNA无表达。DLASO组小腿骨骼肌组织有hVEGF16 5mRNA表达 (0 0 2 1± 0 0 13) μg ,但明显低于ASO组 (0 133± 0 0 2 4 ) μg ,(t=13 32P <0 0 1)。  结论 DLASO组缺血下肢肌组织内源性VEG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SO组 ,是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发展的重要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动脉缺血 骨骼肌 基因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65例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黄晓钟 王鹏 +2 位作者 纪蔚 柏根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66-667,共2页
目的 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手术取栓和药物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对 16 5例 (175侧 )下肢DVT患者进行总结。其中 6 4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 ,10 1例采用药物溶栓治疗。结果 全组 96例患者得到随访 ,随访率为 5 8 2 % ,随... 目的 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手术取栓和药物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对 16 5例 (175侧 )下肢DVT患者进行总结。其中 6 4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 ,10 1例采用药物溶栓治疗。结果 全组 96例患者得到随访 ,随访率为 5 8 2 % ,随访时间 7~ 2 18个月 ,平均 71个月。 44例为手术取栓 ,5 2例为药物溶栓。随访发现症状完全消失取栓组占 2 0 5 % (9/4 4) ,高于溶栓组 13 5 %(7/5 2 ) ,溶栓组肢体发生浅静脉曲张和皮肤色素沉着占 5 0 5 % ,取栓组为 31 8%。结论 手术取栓可以保护部分患者下肢的主干深静脉瓣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 血管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DVT 疗效 手术取栓 药物溶栓
原文传递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7
13
作者 柏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04-1606,共3页
静脉血栓栓塞始于静脉血栓形成,尤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最多见。急性期,可因血栓繁衍致静脉阻塞进行性加重,由股白肿进展为股青肿,造成肢体静脉性坏疽;游离血栓脱落,引起致死性或非致死性肺动脉栓塞(PE)。后期,由于静... 静脉血栓栓塞始于静脉血栓形成,尤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最多见。急性期,可因血栓繁衍致静脉阻塞进行性加重,由股白肿进展为股青肿,造成肢体静脉性坏疽;游离血栓脱落,引起致死性或非致死性肺动脉栓塞(PE)。后期,由于静脉及其瓣膜结构在血栓机化过程中遭受损毁,后遗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基于抑制血栓蔓延、消融血栓、恢复静脉的通畅性及保护静脉瓣膜的结构和功能,预防和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与血栓形成复发率等治疗目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治疗 致死性肺动脉栓塞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静脉血栓栓塞 瓣膜结构 进行性加重
原文传递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3
14
作者 柏根 纪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PDVI 手术疗法 瓣膜成形术
原文传递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23
15
作者 柏根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张柏根血管外科是临床外科中年轻的学科,虽然用血管壁全层缝合法重建血流通路见于19世纪末,而在近40多年才有了迅速的发展。我国血管外科作为独立学科发展的历史更短,但普及迅速,在诊断、治疗、基础...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张柏根血管外科是临床外科中年轻的学科,虽然用血管壁全层缝合法重建血流通路见于19世纪末,而在近40多年才有了迅速的发展。我国血管外科作为独立学科发展的历史更短,但普及迅速,在诊断、治疗、基础研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科 发展趋势 现状 综述
原文传递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顺行和逆行静脉造影观察——附25例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徐惊伯 顾小平 +1 位作者 柏根 邝耀麟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3年第2期75-78,I008,共5页
下肢静脉造影是了解静脉系统疾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之一,对于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为以下肢静脉曲张和小腿色素沉着,溃疡为主要症状的若干病例作了下肢静脉造影,现就其中同时施行顺行和逆行造影的25... 下肢静脉造影是了解静脉系统疾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之一,对于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为以下肢静脉曲张和小腿色素沉着,溃疡为主要症状的若干病例作了下肢静脉造影,现就其中同时施行顺行和逆行造影的25例,27侧肢体的X线所见及其临床意义作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顺行静脉造影 逆行静脉造影
下载PDF
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诊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17
作者 柏根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18-519,共2页
近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血管外科的应用,如CT、DSA、MRI、超声多普勒和插管技术的进步,以及移植材料的改进和介入治疗的崛起,大大提高了动脉疾病的诊断水平,亦使临床有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为满意的疗效。但是,在... 近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血管外科的应用,如CT、DSA、MRI、超声多普勒和插管技术的进步,以及移植材料的改进和介入治疗的崛起,大大提高了动脉疾病的诊断水平,亦使临床有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为满意的疗效。但是,在慢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上,仍然面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 下肢 慢性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1
18
作者 纪蔚 柏根 +1 位作者 黄晓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合理的动脉重建术,讨论动脉硬化 X 线表现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结果。方法全组107例患者经皮动脉穿刺插管行双下肢动脉造影。根据动脉病变范围,选择手术和介入治疗。结果 107例176侧患肢(双侧69例,单侧38例)...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合理的动脉重建术,讨论动脉硬化 X 线表现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结果。方法全组107例患者经皮动脉穿刺插管行双下肢动脉造影。根据动脉病变范围,选择手术和介入治疗。结果 107例176侧患肢(双侧69例,单侧38例)。单节段、2个动脉段、多节段动脉病变分别为38.6%、50%、11.4%。2个节段以上动脉病变的腘动脉远端病变率达72.7%。本组手术治疗72例,术后病死率4.2%,截肢率6.9%。各术式随访时间及通畅率分别为:内膜剥脱术3.8年,75%;主髂动脉旁路转流术3年,76.9%;自体大隐静脉股腘旁路转流术膝上吻合2.4年,71.4%;膝下吻合2.3年,72.7%;人工血管股腘旁路转流术膝上吻合1.2年,87.5%。膝下吻合2年,40%;多平面分段重建术1.8年,72.7%;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15例,2.8年,63.6%。结论动脉造影可明确动脉硬化病变范围,有利于选择不同的动脉重建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 血管造影术 重建术 下肢
原文传递
腔内激光结合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吕磊 纪蔚 柏根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6-317,共2页
我们自2001年开始采用腔内激光(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辅助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至今,取得一些经验。现对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227例(243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腔内激光 传统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辅助治疗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实验性自体静脉移植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柏根 钱虎声 邝耀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05-408,共4页
为观察移植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植周期变化,取120只大鼠建立自体颈静脉移植于腹主动脉动物模型,分别于移植早期(2h,6h,24h),移植中期(1w,2w,4w),以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整体移植血管增殖活... 为观察移植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植周期变化,取120只大鼠建立自体颈静脉移植于腹主动脉动物模型,分别于移植早期(2h,6h,24h),移植中期(1w,2w,4w),以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整体移植血管增殖活性,利用PCNA免疫组化观察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及增殖平滑肌细胞在血管中分布。结果表明:(1)自体静脉移植早期虽然组织学未见平滑肌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但平滑肌细胞增殖业已启动;移植中期,平滑肌细胞大量增殖移行;(2)在增殖细胞的分布上,移植早期,局限于血管中膜;移植中期,内膜及中膜均表现出较高增殖率。因此,移植静脉平滑肌增殖、移行的控制应着力于移植术后2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移植 自体 平滑肌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