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硬互层岩质反倾边坡弯曲倾倒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黄达 马昊 +1 位作者 宋宜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6-1295,共10页
西部山区工程建设揭露了众多大型弯曲倾倒变形体,多具有软硬互层结构,水平深度可达300 m。为进一步探明软硬互层反倾边坡的倾倒变形机制,融合离心模型试验与UDEC模拟,研究了此类边坡的破坏模式与影响因素,并通过点对分析,讨论了变形的... 西部山区工程建设揭露了众多大型弯曲倾倒变形体,多具有软硬互层结构,水平深度可达300 m。为进一步探明软硬互层反倾边坡的倾倒变形机制,融合离心模型试验与UDEC模拟,研究了此类边坡的破坏模式与影响因素,并通过点对分析,讨论了变形的力学机制。数值模拟时,在岩层内预置随机裂隙,获得了破裂面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的位移曲线及破裂面形态吻合较好,边坡变形可分为起始蠕变阶段、稳态变形阶段和失稳破坏阶段;坡体前部为压剪复合变形,后部则以拉张为主;边坡主破裂面呈弧形,由坡脚快速贯通至坡顶,整体为拉–剪性破裂面;坡体内发育3条破裂面,可作为分界线将变形体分为极强倾倒区、强倾倒区和弱倾倒区;坡脚岩体变形后期压致拉裂,逐渐折断脱离母岩,最终导致变形岩体沿不同的破裂面形成渐进后退式破坏;边坡在倾角与坡角之和大于等于120°时才较易破坏,坡角主要影响破坏难易,倾角则控制变形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边坡 软硬互层 倾倒变形 离心模型试验 离散元数值模拟
下载PDF
软硬互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达 谢周州 +2 位作者 宋宜祥 罗世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57-1368,共12页
针对软硬互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演化模式尚不明确的问题,基于相似原理以及地质资料,以水泥、石膏等作为相似材料建立3组边坡物理模型:一组为单一硬岩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另外2组为不同层厚比的软硬互层状反倾岩质边坡。通过离心模型... 针对软硬互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演化模式尚不明确的问题,基于相似原理以及地质资料,以水泥、石膏等作为相似材料建立3组边坡物理模型:一组为单一硬岩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另外2组为不同层厚比的软硬互层状反倾岩质边坡。通过离心模型试验,运用图像量测技术,探究软硬互层状反倾岩质边坡与单一硬岩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模式的差异性,分析不同软硬岩层厚比中软岩对于边坡整体倾倒变形程度以及边坡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软硬互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模式与单一硬岩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模式存在差异。前者在倾倒变形过程中产生两级破裂面:主破裂面与次级破裂面,次级破裂面首先贯通,其上浅层岩体失稳,进而深部不连续弯折带相互贯通,主破裂面形成,边坡整体失稳,向下垮落。(2)倾倒变形过程中主破裂面以下岩体几乎未发生倾倒,可将该面定义为倾倒-未倾倒岩体的分界线;次级破裂面发育深度与主破裂面相比更浅,但是其上浅层岩体倾倒变形程度更大,且更易发生失稳破坏,该面为边坡倾倒变形的最危险破裂面。(3)由于软岩强度较弱的影响,软硬互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其破裂面形态呈弧线形,与单一硬岩层状反倾岩质边坡不同。(4)软岩的存在对于边坡的极限承载力与倾倒变形程度也有影响,且软硬岩层厚比不同,影响不同。相比于单一硬岩层状反倾岩质边坡,软硬岩层厚比为1∶1的软硬互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其极限承载力提高,倾倒变形程度减小;而软硬岩层厚比为2∶1的软硬互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其极限承载力降低,倾倒变形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软硬互层 倾倒变形 离心模型试验 反倾岩质边坡
原文传递
基于离心机和数值模拟的软硬互层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彦奇 黄达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150,共10页
我国西部山区建设揭露了众多大型弯曲倾倒变形体,它们多具有软硬互层结构。为进一步探明软硬互层反倾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规律,本研究融合大型土工离心机试验与自开发的可以综合考虑节理面拉剪和压剪破坏的Hoek-Brown与Mohr-Coulomb联合... 我国西部山区建设揭露了众多大型弯曲倾倒变形体,它们多具有软硬互层结构。为进一步探明软硬互层反倾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规律,本研究融合大型土工离心机试验与自开发的可以综合考虑节理面拉剪和压剪破坏的Hoek-Brown与Mohr-Coulomb联合强度准则,对此类边坡进行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首先,结合监测点位移和应力曲线对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详述并验证了所提出的强度准则及所建立的数值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基于此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几何因素对此类边坡倾倒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节理单元采用Hoek-Brown与Mohr-Coulomb联合强度准则可以较准确地模拟软硬互层反倾边坡的层间错动以及岩层弯折;(2)此类坡体倾倒变形破坏全过程为:层间先出现相互错动,然后边坡自坡脚部位开始出现弯曲变形,随后坡体后缘出现拉张裂缝,与此同时边坡整体向临空面弯曲倾倒,最终形成2个或3个破坏面;(3)随着岩层倾角的增大,边坡一级破坏面逐渐向坡体深处发展;(4)随着硬/软岩层厚比的减小,坡顶竖向位移变小,且坡体滑动的整体性逐渐增强;(5)随着软/硬岩层厚比的增加,坡体破坏面逐渐由粗糙的"锯齿状"向平滑的"圆弧状"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 岩质边坡 软硬互层 变形特征 离心机 联合强度准则
下载PDF
反倾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达 马昊 +1 位作者 宋宜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2-616,共15页
倾倒变形常见于反倾结构边坡,特别在具有软硬互层结构边坡中,甚至可发育为深度上百米的大型滑坡。为进一步探明此类反倾边坡倾倒变形的破坏机制,以及边坡形态结构及岩体力学参数等因素的影响规律,以离心模型试验为原型,结合离散元数值模... 倾倒变形常见于反倾结构边坡,特别在具有软硬互层结构边坡中,甚至可发育为深度上百米的大型滑坡。为进一步探明此类反倾边坡倾倒变形的破坏机制,以及边坡形态结构及岩体力学参数等因素的影响规律,以离心模型试验为原型,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倾倒变形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外界扰动下的破坏机制。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法、正交设计法等,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反倾边坡倾例变形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获得了各因素的敏感性。通过在岩层内预置大量多边形随机裂隙,数值模拟较好地实现了对破裂面起裂及延展规律的模拟。结果表明:离心模型试验可较好地还原倾倒变形过程,而离散元数值模拟则可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重现与扩展,两者吻合度良好;岩体变形过程存在3个阶段,即起始变形、稳态变形和失稳破坏等阶段;破裂面呈弧形,在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快速形成;边坡可自下而上形成多级破裂面,并伴随岩层的强烈弯曲变形,在外界扰动下,倾倒变形体将由外到内沿不同破裂面形成渐进后退式破坏;多种影响因素中,边坡形态结构影响最大,层面参数次之,软硬岩岩石力学参数的差异影响较小;具体而言,边坡形态与坡体结构对倾倒变形的影响性大小表现为坡角>倾角>坡高>坡形>层厚比>层厚,坡角、倾角、坡高越大,坡形越外凸,软硬岩层厚差越小,倾倒变形越容易发生;边坡变形规模主要受形态结构因素控制,倾角和坡角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边坡 弯曲倾倒 离心模型试验 离散元数值模拟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面向大型复合材料结构的高效超声自动扫描成像检测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松平 郭恩明 +5 位作者 刘菲菲 李乐刚 白金鹏 曹正华 谢富原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79-82,共4页
从技术层面上,超声、X射线、声振(声阻)、激光电子剪切、红外等可以用于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但就复合材料结构特点和缺陷特征、检测要求和检测环境等而言,超声是目前复合材料结构的一种主要无损检测方法。
关键词 复合材料结构 无损检测技术 设计制造 超声检测技术 自动扫描 成像检测
下载PDF
蜂窝共固化结构高分辨率超声C扫描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刘菲菲 刘松平 +2 位作者 周正干 李乐刚 《无损检测》 2018年第8期1-5,27,共6页
针对复合材料蜂窝夹芯共固化结构穿透法超声检测信号衰减严重、难以确定检出缺陷的性质和深度位置等问题,基于超声反射原理,研究了一种宽带窄脉冲高分辨率超声C扫描检测方法,并进行了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取高质量的时... 针对复合材料蜂窝夹芯共固化结构穿透法超声检测信号衰减严重、难以确定检出缺陷的性质和深度位置等问题,基于超声反射原理,研究了一种宽带窄脉冲高分辨率超声C扫描检测方法,并进行了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取高质量的时域可分辨的回波信号,蒙皮-芯脱粘和好区的回波信号相差达11dB,膜上和膜下脱粘呈现不同的图像灰度分布特征,检出的脱粘大小与其设计值的差值不大于蜂窝芯格边长,可有效检测此类结构,并得到了较好的实际检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复合材料共固化结构 C扫描 高分辨率
下载PDF
基于等摩擦耗能的滚刀多目标优化布局 被引量:6
7
作者 乔金丽 +2 位作者 刘建琴 徐源浩 薛桂香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1-539,共9页
基于接触力学理论建立了滚刀摩擦耗能数学模型,对影响摩擦耗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显著性分析。以滚刀摩擦耗能差异最小为原则,通过遗传算法对原刀盘极径、极角以及滚刀半径选型建立优化模型。以TB880E刀盘为实例,研究表明:优化边缘滚刀刀... 基于接触力学理论建立了滚刀摩擦耗能数学模型,对影响摩擦耗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显著性分析。以滚刀摩擦耗能差异最小为原则,通过遗传算法对原刀盘极径、极角以及滚刀半径选型建立优化模型。以TB880E刀盘为实例,研究表明:优化边缘滚刀刀间倾角后,摩擦耗能标准差降低88.78%;优化中心滚刀刀间距后,摩擦耗能标准差降低4.15%;重选边缘滚刀半径后摩擦耗能标准差降低16.4%;极角优化后径向不平衡力降低28.22%;倾覆力矩降为10.33 N·m。该研究可用于刀盘的布置设计及滚刀半径选型,对减少滚刀磨损量差异和提高掘进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硬岩掘进机 滚刀 摩擦耗能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遗传规划的复杂地层中盾构滚刀磨损寿命预测 被引量:6
8
作者 乔金丽 +1 位作者 刘建琴 金建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1-58,共8页
针对复杂地层盾构掘进过程中滚刀磨损量大、使用寿命难以预测且影响滚刀磨损寿命因素具有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分析了复杂地层中安装半径、掘进距离、贯入度、刀间距、刀盘转速等主要的滚刀寿命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遗传规划的复杂地... 针对复杂地层盾构掘进过程中滚刀磨损量大、使用寿命难以预测且影响滚刀磨损寿命因素具有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分析了复杂地层中安装半径、掘进距离、贯入度、刀间距、刀盘转速等主要的滚刀寿命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遗传规划的复杂地层中盾构滚刀磨损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遗传规划将磨损寿命预测问题转化为程序的归纳问题,通过树状函数表达式反映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滚刀寿命影响因素与磨损寿命之间的关系。工程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平均预测误差为16.07%,均方差为0.001 6,均优于简化CSM模型,有效解决了滚刀寿命预测难的问题,为滚刀寿命预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层 盾构滚刀 遗传规划 滚刀磨损寿命预测
下载PDF
一种基于对角载入的鲁棒MVDR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施荣华 +1 位作者 董健 郭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61,共5页
当信号方向向量精确已知时,传统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算法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在实际通信环境中,由于外部环境、天线阵列以及采样协方差矩阵的估计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MVDR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急剧下降.针... 当信号方向向量精确已知时,传统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算法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在实际通信环境中,由于外部环境、天线阵列以及采样协方差矩阵的估计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MVDR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对角载入的鲁棒MVDR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考虑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对MVDR算法性能的影响,并在最大允许偏差范围内导出最优的权重向量,有效地抑制了偏差对输出性能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从而能够适应复杂的通信环境;同时该算法采用递推算法避免矩阵求逆,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便于工程实现.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MVDR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信号方向向量 对角载入 MVDR
下载PDF
防屈曲约束支撑对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增强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乔金丽 丁冬 +3 位作者 任泽民 王晓伟 凌霄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12-119,共8页
对两榀有无人字形防屈曲约束支撑的异形柱框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人字形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的滞回曲线呈现梭形,无... 对两榀有无人字形防屈曲约束支撑的异形柱框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人字形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的滞回曲线呈现梭形,无撑异形柱框架的滞回曲线有明显捏拢现象,人字形防屈曲约束支撑可以使框架各层延性系数分布更加合理;有撑框架与无撑框架结构相比,有撑框架初始整体刚度提高了53.49%,极限荷载提高了1.50倍,整体极限位移角增大了近3倍。防屈曲约束支撑推迟了梁柱节点塑性铰的产生时间,改变了异形柱框架的屈服机制,使结构发生两阶段屈服,基于此提出了以人字形防屈曲约束支撑达到屈服时作为有撑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屈服点,以期更好地反映结构的抗震性能,更符合有撑框架的实际屈服机制。防屈曲约束支撑使异形柱框架结构累积损伤程度减轻,屈服阶段至破坏前,组合结构黏滞阻尼系数基本稳定在0.21左右,没有出现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约束支撑 异形柱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往复荷载 屈服机制
原文传递
正融冰川碎屑冰冻体剪切强度劣化机制研究
11
作者 宋宜祥 +3 位作者 黄达 马文著 钟助 岑夺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12,共16页
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冰川剪切滑动带中的碎屑冰冻体存在融化风险,这严重影响了冰川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为了研究融化过程对碎屑冰冻体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引入融冰率定量评估融化程度,对正融碎屑冰冻体试样开展了室内直剪试验... 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冰川剪切滑动带中的碎屑冰冻体存在融化风险,这严重影响了冰川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为了研究融化过程对碎屑冰冻体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引入融冰率定量评估融化程度,对正融碎屑冰冻体试样开展了室内直剪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正融碎屑冰冻体的有限-离散元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了融冰率和碎石含量对碎屑冰冻体剪切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融化过程显著降低了峰值剪切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强度参数与融冰率的关系可用线性准则表达;正碎屑冰冻体剪切强度急剧劣化的主因是孔隙冰融化导致的冻土-孔隙冰界面黏聚力降低;当融冰率从2%增加到4%,试样变形模式由应变软化过渡为应变硬化,破坏模式由粗糙的“锯齿状”过渡为平滑的“圆弧状”;随着碎石含量增加,碎屑冰冻体剪切强度明显降低,降低幅度随融冰率的增加而减小。该研究可作为冰川稳定性评价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冰冻体 融化 直剪试验 剪切力学行为 有限-离散元
下载PDF
大型复合材料构件超声快速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乐刚 刘松平 +2 位作者 刘菲菲 白金鹏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S1期101-103,107,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多通道自动扫描成像的快速检测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多通道超声检测技术为实现大型复合材料构件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超声 快速 检测
下载PDF
黄麻纤维酶促接枝疏水化改性及其增强PLA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维明 +2 位作者 董爱学 胡玲玲 钱红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2-35,39,共5页
利用漆酶催化氧化酚羟基产生自由基进而耦合交联的特性,将单体没食子酸月桂酯(DG)接枝到黄麻纤维中的木质素上,赋予黄麻纤维表面疏水性,而后将改性黄麻纤维与聚乳酸(PLA)树脂熔融混合、挤出注塑制备DG接枝黄麻纤维/PLA复合材料。经红外... 利用漆酶催化氧化酚羟基产生自由基进而耦合交联的特性,将单体没食子酸月桂酯(DG)接枝到黄麻纤维中的木质素上,赋予黄麻纤维表面疏水性,而后将改性黄麻纤维与聚乳酸(PLA)树脂熔融混合、挤出注塑制备DG接枝黄麻纤维/PLA复合材料。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证实,DG在漆酶的催化作用下接枝到黄麻纤维上,使黄麻纤维的疏水性提高,接触角由104.3°增至121.4°,平均水滴润湿时间由5.2s增至19.9min,平衡吸湿率由9.55%降至8.95%。疏水化改性有利于黄麻纤维在PLA树脂基体中的分散,并且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实验表明,DG接枝黄麻纤维/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较黄麻纤维/PLA复合材料分别提高47.5%和35.9%,同时拉伸应变和弯曲应变分别提高24%和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黄麻纤维 接枝改性 PLA复合材料
下载PDF
反复荷载下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乔金丽 丁冬 +2 位作者 李会云 淩霄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107,114,共8页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针对传统支撑受压屈曲的问题,建立了新型屈曲约束支撑和框架结构相结合的结构体系。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安装和不安装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在水平往复加载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并与...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针对传统支撑受压屈曲的问题,建立了新型屈曲约束支撑和框架结构相结合的结构体系。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安装和不安装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在水平往复加载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并与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安装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承载力较普通无撑框架提高了50.75%;同一位移量级下有撑框架的滞回环面积明显增加,有撑框架的最大耗能是无撑框架的2.97倍;ANSYS有限元模拟结果与拟静力试验结果的误差可以控制在3.40%~17.84%之间,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有更强的塑性变形能力的屈曲约束支撑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很好的增强作用,相比无屈曲约束支撑的框架结构而言,其滞回曲线较为饱满,混凝土梁中钢筋先于混凝土压碎而发生屈服,属于典型的梁铰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荷载 混凝土框架 屈曲约束支撑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滞回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金丽 丁冬 +2 位作者 王晓伟 凌霄霄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63,共8页
通过对布置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和普通异形柱框架的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滞回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角斜置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的滞回曲线呈梭形,骨架曲线呈现"台阶"形的折线形状;无撑异形... 通过对布置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和普通异形柱框架的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滞回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角斜置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的滞回曲线呈梭形,骨架曲线呈现"台阶"形的折线形状;无撑异形柱框架的滞回曲线有明显的捏拢现象,屈服后,由"反S"形逐渐过渡到狭长的"Z"形。屈曲约束支撑框架最大能承受6倍屈服位移控制的往复加载,推迟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产生时间,延缓并减弱了框架的变形恢复滞后现象和结构的刚度退化速率,改变了原来异形柱结构的耗能机理,同时屈曲约束支撑改变了原有异形柱结构的延性分布规律,避免了底部发生过大的延性破坏,使结构顶层具有较大的延性来吸收地震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约束支撑 异形柱框架 滞回性能 耗能机理
原文传递
低温碱脲溶解制备再生纤维素复合膜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筱雅 +2 位作者 董爱学 郁魏魏 王维明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37,56,共5页
采用低温碱脲体系溶解棉浆纤维素,并复配以纯丙或苯丙乳液,利用乙醇再生制备纤维素复合水凝胶,再热压诱导高分子聚集态结构转变,构建复合改性纤维素膜材料。结果表明,树脂复配制得的纤维素复合膜比纯纤维素膜在尺寸稳定性、拉伸性能、... 采用低温碱脲体系溶解棉浆纤维素,并复配以纯丙或苯丙乳液,利用乙醇再生制备纤维素复合水凝胶,再热压诱导高分子聚集态结构转变,构建复合改性纤维素膜材料。结果表明,树脂复配制得的纤维素复合膜比纯纤维素膜在尺寸稳定性、拉伸性能、表面疏水性、溶胀性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当树脂复配率为10%时,复合膜的拉伸性能最好,且纯丙改性比苯丙改性的效果更优,纯丙改性纤维素膜的断裂强力较纯纤维素膜的提升94.4%,断裂伸长率提高33.7%。改性纤维素膜的表面疏水性能随树脂复配率增大而增强,溶胀率随复配率提高而降低,其中纯丙改性膜的性能改善幅度比苯丙改性膜更高。当纯丙树脂复配率为50%时,所成膜材料的表面水滴接触角达79.3°,水溶胀率降至40.8%。无论改性与否纤维素膜的表观物理结构均较为紧密,其中10%纯丙改性复合膜的表面更为光滑、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 碱脲体系 纤维素膜 应用性能
下载PDF
多自由度结构动力方程解析解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泽民 凌霄霄 +3 位作者 乔金丽 丁冬 吕超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68-74,共7页
针对结构动力计算中数值方法不精确以及模态叠加法计算复杂,对结构质量、刚度、阻尼矩阵形式有限制等一系列缺点,提出了多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的改进解析算法,推导了改进算法下自由振动时方程的通解形式,并对简谐荷载以及插值形式的地震... 针对结构动力计算中数值方法不精确以及模态叠加法计算复杂,对结构质量、刚度、阻尼矩阵形式有限制等一系列缺点,提出了多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的改进解析算法,推导了改进算法下自由振动时方程的通解形式,并对简谐荷载以及插值形式的地震荷载作用下多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进行了解析求解.文中在求解时对结构的质量、刚度、阻尼矩阵的形式及状态矩阵的正交性不做要求.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所给结果非常接近,同时将所得解析式代入运动方程时,方程左右两边的误差在10-15量级.数例计算和证明推导过程体现了解的精确性.此解为多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解析解的求解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方程 多自由度体系 解析解 地震作用
下载PDF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词汇教与学的策略探讨
18
作者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7年第3期126-126,共1页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小学英语学习中,词汇教学占据重要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英语词汇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有一些问题和困难存在,主要有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单一、理解词汇语意难以及错误搭配等问题。这些问题如...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小学英语学习中,词汇教学占据重要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英语词汇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有一些问题和困难存在,主要有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单一、理解词汇语意难以及错误搭配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长期存在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这势必会给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影响。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地研究解决词汇教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小学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英语 词汇教学 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