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 被引量:119
1
作者 董哲仁 东亚 赵进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分析了现行水库调度方法的不足,指出应在实现社会经济多种目标的前提下,兼顾河流生态系统需求,实行水库的多目标生态调度。文中讨论了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的方法,包括建立相应法规体系;保证维持下游河道基本生态功能的需水量;模拟自然水... 分析了现行水库调度方法的不足,指出应在实现社会经济多种目标的前提下,兼顾河流生态系统需求,实行水库的多目标生态调度。文中讨论了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的方法,包括建立相应法规体系;保证维持下游河道基本生态功能的需水量;模拟自然水文情势的水库泄流方式;进行水库泥沙调控及水库富营养化控制;减轻水体温度分层影响;进行防污调度以及增强水系连通性等方面的调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运行 多目标生态调度 河流生态系统
下载PDF
全国水库溃坝统计及溃坝原因分析 被引量:104
2
作者 解家毕 东亚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针对所收集的国内1954~2006年发生的3498座溃坝案例,分别从溃坝历史时期、省份分布、水库规模、坝高、坝型、溃坝原因、溃坝率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与国际上其它国家溃坝统计分析成果的比较,对我国溃坝率高的原因及其主要渍决... 针对所收集的国内1954~2006年发生的3498座溃坝案例,分别从溃坝历史时期、省份分布、水库规模、坝高、坝型、溃坝原因、溃坝率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与国际上其它国家溃坝统计分析成果的比较,对我国溃坝率高的原因及其主要渍决模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 统计 溃坝模式
下载PDF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 被引量:86
3
作者 董哲仁 东亚 +1 位作者 赵进勇 张晶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0-559,共10页
在完善与整合现有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概念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水文情势、水力条件和地貌景观格局是对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关键影响的3大生境要素,结构功能模型的核心是建立以3大生境要素... 在完善与整合现有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概念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水文情势、水力条件和地貌景观格局是对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关键影响的3大生境要素,结构功能模型的核心是建立以3大生境要素为构架的生命支持系统与河流生命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同时考虑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生境要素变化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由以下4种模型组成:河流四维连续体模型、水文情势-河流生态过程耦合模型、水力条件-生物生活史特征适宜模型以及地貌景观空间异质性-生物群落多样性关联模型,这4种模型的一体化整合,基本概括了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整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 结构功能 连续体 水力条件 水文情势 洪水脉冲 景观格局 概念模型
下载PDF
河流生态修复理论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6
4
作者 董哲仁 东亚 彭静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28,共7页
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整体模型,系统阐述了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胁迫及其机理,对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反思,总结了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原则与评估方法及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对典型示范工程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 整体模型 示范工程
下载PDF
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分区的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 被引量:77
5
作者 张晶 董哲仁 +1 位作者 东亚 王俊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3-892,共10页
为建立全国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的方法框架,从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生境要素和人类活动要素出发,构建了包括水文特性、水质特性、河流地貌特性、生物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5方面、含36项指标的全国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主导... 为建立全国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的方法框架,从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生境要素和人类活动要素出发,构建了包括水文特性、水质特性、河流地貌特性、生物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5方面、含36项指标的全国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和纬度、集水面积、距离河源的位置、河流所处地区等空间因子的两级水生态区划方法,根据河流所属水生态区构建了基于一级分区的特定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河流健康评价重点以及不同指标的权重;选择了5条河流作为示例划分水生态区,并明确了建立其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需考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 评价 水生态区划 全指标体系 主导生态功能
下载PDF
DDA数值方法在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6
作者 东亚 彭一江 王兴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倾倒是岩质边坡失稳的典型破坏形式之一,而常规的滑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不适宜用于这类边坡的稳定分析。长期以来,Hoek和Bray著《岩石边坡工程》中介绍的Goodman和Bray提出的基于极限平衡原理的分析方法(以下简称G-B法),一直是研究这类... 倾倒是岩质边坡失稳的典型破坏形式之一,而常规的滑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不适宜用于这类边坡的稳定分析。长期以来,Hoek和Bray著《岩石边坡工程》中介绍的Goodman和Bray提出的基于极限平衡原理的分析方法(以下简称G-B法),一直是研究这类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对其合理性仍有待验证。采用当前国际上发展的一种最新数值分析方法——非连续变形分析(DDA),结合一典型算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对倾倒破坏的失稳变形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采用G-B法可能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DDA数值方法 非连续变形分析 滑动极限平衡方法
下载PDF
生态水工学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7
7
作者 董哲仁 东亚 +1 位作者 赵进勇 张晶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9-1426,共8页
生态水工学是在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对传统水利工程学的补充和完善。文章系统总结了十多年来生态水工学的主要进展,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影响机理;河流生态修复规划方法;河流健康评估;兼顾生态保护的水... 生态水工学是在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对传统水利工程学的补充和完善。文章系统总结了十多年来生态水工学的主要进展,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影响机理;河流生态修复规划方法;河流健康评估;兼顾生态保护的水库调度方法以及河流生态状况定量评价方法等。文章对生态水工学发展进行了展望,列举了包括水电资源开发程度战略研究,建立多种压力-响应生态模型,洄游鱼类保护技术,改善水库调度方法以及技术整合研发等若干学科发展前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工学 生态修复 河流健康 水库调度 洄游鱼类
原文传递
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4
8
作者 姚秋玲 丁留谦 +2 位作者 东亚 刘昌军 张启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8,共6页
针对典型的单层和双层堤基进行了管涌机理的砂槽模型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发展的机理、通道形状和位置均相似,管涌破坏均发生在透水层的顶面,低于临界水头时,... 针对典型的单层和双层堤基进行了管涌机理的砂槽模型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发展的机理、通道形状和位置均相似,管涌破坏均发生在透水层的顶面,低于临界水头时,管涌仅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并最终停止,管涌通道不会与江(河)水连通,一旦超过临界水头,管涌通道持续发展并最终与江(河)水连通,连通管流的强力冲刷最终导致堤基整体破坏和溃堤。但是,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破坏的水平平均临界水力比降不同,且前者大于后者,对试验用粉细砂,前者为0·278,后者为0·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基 管涌 模型试验 机理 临界比降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岩体结构面全自动模糊群聚分析及几何信息获取 被引量:52
9
作者 刘昌军 丁留谦 东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8-364,共7页
岩体结构面的优势产状和几何信息是评价岩体结构面发育的重要指标,而传统的罗盘测量方法往往无法测量高陡边坡和危险边坡,且无法精确获取岩体结构面几何信息等。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可以远距离获取裸露岩体坡面的高精度三维激光点云数据,... 岩体结构面的优势产状和几何信息是评价岩体结构面发育的重要指标,而传统的罗盘测量方法往往无法测量高陡边坡和危险边坡,且无法精确获取岩体结构面几何信息等。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可以远距离获取裸露岩体坡面的高精度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而可获取结构面的几何信息和实现全自动模糊群聚统计分析。对高精度激光点云数据进行三角网重构,计算重构的三角网平面方程的法向向量及产状,利用模糊C平均群聚方法对结构面产状进行群聚分类,并采用不同颜色表示结构面的群聚分类结果。在此基础上应用IDL语言编制基于海量激光点云数据的岩体结构面自动统计分析软件FSS,将该方法应用于怀柔桥梓镇一裸露岩石边坡结构面优势产状的统计分析中,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和远距离测量的优点,且结构面群聚分类结果可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三维激光扫描 岩体结构面 激光点云 坐标转换 模糊群聚
下载PDF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方法 被引量:52
10
作者 李昌志 东亚 《中国水利》 2012年第9期54-56,共3页
简要分析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指标的类别和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确定指标的理论和经验方法,主要的理论方法包括经典水文理论法、土壤饱和度—降雨量关系法、水位流量反推法以及暴雨临界曲线法,经验方法有统计归纳法、比拟法和内插法... 简要分析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指标的类别和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确定指标的理论和经验方法,主要的理论方法包括经典水文理论法、土壤饱和度—降雨量关系法、水位流量反推法以及暴雨临界曲线法,经验方法有统计归纳法、比拟法和内插法等,提出了加强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研究的四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预警指标 确定方法
下载PDF
基于图论的河道-滩区系统连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7
11
作者 赵进勇 董哲仁 +1 位作者 翟正丽 东亚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7-543,共7页
河道-滩区系统的连通性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基于图论连通度理论,将河道-滩区系统中的水流通道、鬃岗地形、小型封闭水域和牛轭湖等微地貌单元概化为图模型,并利用ArcGIS平台和DEM模型实现其表述。在此基础上,建立图的邻... 河道-滩区系统的连通性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基于图论连通度理论,将河道-滩区系统中的水流通道、鬃岗地形、小型封闭水域和牛轭湖等微地貌单元概化为图模型,并利用ArcGIS平台和DEM模型实现其表述。在此基础上,建立图的邻接矩阵,进行连通性分析和水流通道连通度计算,实现了河道-滩区系统连通程度分析的定量化。以瓯江丽水河段的河道-滩区系统为例,进行了一定水位条件下的连通状况模拟和连通程度定量分析。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确定关键性水流通道和水流通道汇合点,可对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利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河道-滩区系统的连通性进行定量评价是有效可行的。该方法可用于河流健康评估、河流生态修复工程优化、河湖水网连通程度的定量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滩区系统 连通性 河流生态修复 图论 邻接矩阵
下载PDF
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特征与生物标记物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匡少平 东亚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7年第2期41-47,共7页
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碳氢化合物不充分燃烧,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广泛地存在,由于多环芳烃具有疏水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生物难降解性,因此多环芳烃被看作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代表。目前,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研究是环境科学... 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碳氢化合物不充分燃烧,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广泛地存在,由于多环芳烃具有疏水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生物难降解性,因此多环芳烃被看作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代表。目前,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研究是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环芳烃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以及阐明多环芳烃对人体毒作用的发生、发展和消除的各种条件和机理。生物标记物是有机污染物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可以探索多环芳烃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作用于机体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以便及早发现并设法排除。本文阐述了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性质和分布,评述了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毒理效应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3
作者 赵进勇 董哲仁 东亚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82-88,共7页
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在河流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栖息地评估可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本文将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方法分为水文水力学方法、河流地貌方法、栖息地模拟法和综合评估法4种类型,分别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 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在河流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栖息地评估可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本文将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方法分为水文水力学方法、河流地貌方法、栖息地模拟法和综合评估法4种类型,分别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综述,最后,讨论了各种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修复 栖息地 评估
下载PDF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和实践 被引量:41
14
作者 东亚 董哲仁 +2 位作者 许明华 朱晨东 赵进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7,共4页
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一些符合生态修复理念的规划设计方法在工程建设中被逐步采用。在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一些河流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取得了很好的建设效果并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文中结合几个案例... 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一些符合生态修复理念的规划设计方法在工程建设中被逐步采用。在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一些河流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取得了很好的建设效果并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文中结合几个案例,介绍近几年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部分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生态修复 栖息地 河道整治
下载PDF
流域尺度的河流生态修复 被引量:33
15
作者 东亚 赵进勇 董哲仁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4,共4页
在对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理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讨论了河流连续体概念和河流四维模型.从人类活动影响的大尺度特征、河流特性、河流水污染、水陆交错带几个方面对在流域尺度下进行河流生态修复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指出我国现阶段河... 在对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理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讨论了河流连续体概念和河流四维模型.从人类活动影响的大尺度特征、河流特性、河流水污染、水陆交错带几个方面对在流域尺度下进行河流生态修复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指出我国现阶段河流修复中的首要任务是遏制流域内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修复 流域 河流连续体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双层堤基管涌动态发展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5
16
作者 丁留谦 吴梦喜 +2 位作者 刘昌军 东亚 姚秋玲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39,共4页
提出了模拟堤基管涌动态发展的概化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用砂槽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对双层堤基管涌发展过程中的渗流场特点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有限元计算中的参数取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双层堤基 管涌 有限元 模拟
下载PDF
河流健康全指标体系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被引量:35
17
作者 张晶 董哲仁 +1 位作者 东亚 李云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21,共6页
为评价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构建了包括水文特性、水质特性、河流地貌特性、生物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5方面、含36项指标的全国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并将每个指标的健康状况分为5个级别。文中提出了基于柯西分布的模糊评价模型,并... 为评价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构建了包括水文特性、水质特性、河流地貌特性、生物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5方面、含36项指标的全国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并将每个指标的健康状况分为5个级别。文中提出了基于柯西分布的模糊评价模型,并对指标值处于不同健康状况级别的模型参数进行区分,可以更合理地评价不同级别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 模糊评价 全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三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丁留谦 姚秋玲 +1 位作者 东亚 刘昌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2,共4页
对由弱透水表土层、细砂层和强透水砂砾层组成的三层堤基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强透水砂砾层的存在将使堤基管涌破坏的水平平均临界比降降低,当细砂层相对于... 对由弱透水表土层、细砂层和强透水砂砾层组成的三层堤基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强透水砂砾层的存在将使堤基管涌破坏的水平平均临界比降降低,当细砂层相对于砂砾层的厚度较薄时这种影响会很大,试验得到的最小值为0·078,而且堤基管涌发展的机理与双层堤基有很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堤基 管涌 模型试验 临界比降
下载PDF
光纤传感器在混凝土结构中的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梁磊 姜德生 东亚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2期11-14,共4页
针对土木工程领域中光纤传感器与混凝土结构的相容性问题 ,在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一系列提高二者相容性的方法 ,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光纤传感器。实验研究表明 ,采用新型光纤传感结构和环氧保护层方案 ,不仅使传感器能适应恶劣... 针对土木工程领域中光纤传感器与混凝土结构的相容性问题 ,在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一系列提高二者相容性的方法 ,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光纤传感器。实验研究表明 ,采用新型光纤传感结构和环氧保护层方案 ,不仅使传感器能适应恶劣的施工环境 ,而且能较好地实现对裂纹产生、扩展、断裂的监测 ,并在大变形情况下传感器不失效 ,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混凝土结构 相容性 裂纹监测
原文传递
欧美山洪灾害防治研究进展及实践 被引量:28
20
作者 东亚 张红萍 《中国水利》 2012年第23期16-17,共2页
近几十年.山洪灾害已经成为世界各类自然灾害中的一个主要灾种.每年因山洪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的比例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引起各国政府和世界组织及山丘区居民的普遍关切。据国际气象组织的调查统... 近几十年.山洪灾害已经成为世界各类自然灾害中的一个主要灾种.每年因山洪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的比例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引起各国政府和世界组织及山丘区居民的普遍关切。据国际气象组织的调查统计.在所调查的139个国家中.把山洪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排在各类自然灾害中第一、第二位的国家有10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 山洪灾害防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