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中国音乐基本理论需要科学的态度——从杜亚雄《中国民族基本乐理》的谬误谈起 被引量:36
1
作者 周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8,共26页
本文剖析杜亚雄《中国民族基本乐理》讲义在课题界定、章节设计、概念定义、理论阐释、方法引介、应用指导、习题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谬误以及作者在这本讲义和相关文论中违背学术常理的种种表现和错误观点,呼吁音乐学界在研... 本文剖析杜亚雄《中国民族基本乐理》讲义在课题界定、章节设计、概念定义、理论阐释、方法引介、应用指导、习题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谬误以及作者在这本讲义和相关文论中违背学术常理的种种表现和错误观点,呼吁音乐学界在研究中国音乐基本理论、推动母语文化教育和批判“欧洲文化中心论”时要有科学的态度和冷静的头脑,并提出从研究生教育(出品)和学术著作出版发表(验收)两头抓起促进我国音乐学术水平提高的具体建议,即“学科自律”和“同行三审”。本文还论述了讲义的功能、写作规范和评审方法,涉及了对乐理教学的一些具体改进意见和提出了深化理论研究和教学所应遵循的“包含一切、分清一切”的对比兼容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乐理 基本乐理 传统音乐理论 音乐论文写作 母语文化教育 文化相对论 欧洲文化中心论 音乐编辑学 音乐教育
原文传递
音乐深层结构的简化还原分析——申克分析法评介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勤 《音乐研究》 1987年第2期27-38,83,共13页
西方音乐分析学在二十世纪中的进展,大体以1945年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自本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其进展主要表现于对在十九世纪末已经体系化了的传统曲式分析从观念上和技法上的突破。最重要的新学派或新技法的创始人是以申克为... 西方音乐分析学在二十世纪中的进展,大体以1945年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自本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其进展主要表现于对在十九世纪末已经体系化了的传统曲式分析从观念上和技法上的突破。最重要的新学派或新技法的创始人是以申克为代表的对音乐深层结构的简化还原分析,以德国音乐理论家洛伦兹对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调性进程所作的曲线分析为标志的彻底的图表技术,和奥地利音乐学家库尔特及德国作曲家、理论家亨德米特分别在其著作中倡导的张力分析理论。其中最早自成体系并对1945年以后的音乐分析学派产生深刻影响的是申克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分析 分析学派 新学派 申克分析法 深层结构 思维 音乐分析 曲式分析 十九世纪 深刻影响
原文传递
西北民歌音阶的形成--西北民歌新论之一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9,45,共18页
中国西北民歌音列和音阶用古代三阶理论无法透彻解释。本文以民歌样品的简化和繁化分析为据,实证两仪五度相生的口腔谐音律是西北民歌的腔、调之本,其一次相生的三声双四度框架是西北民歌的深层结构,沿相生第次所产生的四声至九声音阶... 中国西北民歌音列和音阶用古代三阶理论无法透彻解释。本文以民歌样品的简化和繁化分析为据,实证两仪五度相生的口腔谐音律是西北民歌的腔、调之本,其一次相生的三声双四度框架是西北民歌的深层结构,沿相生第次所产生的四声至九声音阶是西北民歌的常态。伴随着音乐形态分析,本文对腔音列的数码描述、游移音的定量等关键技术也提出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歌 双四度框架 两仪五度相生 口腔谐音律 游移音 音乐形态分析
原文传递
与作曲家秦文琛谈音乐创作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勤 郭赟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8,52,共17页
为了关注和推进中国的现代音乐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从本期起特开辟专栏,邀请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华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工作者和表演艺术家,以及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感兴趣的外籍学者,就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特别是对2... 为了关注和推进中国的现代音乐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从本期起特开辟专栏,邀请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华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工作者和表演艺术家,以及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感兴趣的外籍学者,就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特别是对2l世纪以来中国作曲家群体的当代音乐创作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反思,以此促进我国音乐创作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发展。本专栏涵盖的论题拟包括:1.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的成就及问题;2.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中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技法的关系;3.国内外音乐创作最新动态及比较;4.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的教学与表演实践问题;5.个人创作的理念和技术总结;6.某类音乐体裁创作的总结与反思,等等。欢迎对上述论题感兴趣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工作者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音乐创作 作曲家 中国现代音乐 秦文琛 作曲技术理论 表演艺术家 理论工作者 中央音乐学院
原文传递
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应该进一步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三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32,共7页
文章以通信形式论述音乐论文中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的写作规范 ,对中国音乐论文中常见的不规范现象逐点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和说明理由。
关键词 论文写作 引文 注释 写作规范 中国音乐论文
下载PDF
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一)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13,共2页
本文以通信方式讨论音乐论文写作的方法和原则,涉及音乐研究的两个基本环节、音乐论文的定义、音乐专论与讲义性和议论性文字的区别、立论的标准、穷尽参考资料和论据细节的必要、结论推理过程的客观性。
关键词 音乐论文写作 音乐研究方法 音乐中国
下载PDF
负阴而抱阳的两仪五度相生阳变九音阶--西北民歌新论之二 被引量:8
7
作者 周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53,共16页
本文通过对陕北和陇东的《绣荷包》音调家族群及西北地区典型说唱、戏曲唱腔音阶构成的比较分析,继续讨论西北音体系中最广泛应用的两仪五度相生阳变九音阶的主要特性,提出西北音体系的花音和苦音是沿着这个音阶从五声向七声呈阶段性发... 本文通过对陕北和陇东的《绣荷包》音调家族群及西北地区典型说唱、戏曲唱腔音阶构成的比较分析,继续讨论西北音体系中最广泛应用的两仪五度相生阳变九音阶的主要特性,提出西北音体系的花音和苦音是沿着这个音阶从五声向七声呈阶段性发展的两种模式,花音为阳仪二次生音和三次生音,苦音为阴仪二次生音和三次生音。所分析的样品不支持"苦音是中立音"假说,却揭示了阳仪四次生音和五次生音与苦音并置应用的音级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歌 两仪五度相生调式 花音 苦音 中立音 音调家族 音乐形态分析
原文传递
要重视书评和音像评论的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二 被引量:8
8
作者 周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文以《音乐中国》英文季刊为实例,探讨作为音乐学术活动之一的书评和音像评论对促进学术著作流通的意义、写作规范和编辑体例。
关键词 书评 音像评论 音乐论文写作 音乐中国
下载PDF
派生角调系及其在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中的地位--《西北民歌新论》之四 被引量:8
9
作者 周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74,共16页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西域派生角调系与西北原生商调系和中原派生宫调系同根异株、各自发展、交汇共融。本文以新疆塔吉克民歌《古丽碧塔》为微观样品,采用客观、综合的形态分析方法提取其调性框架和调式音列,并与其他两调系作宏观比较,作...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西域派生角调系与西北原生商调系和中原派生宫调系同根异株、各自发展、交汇共融。本文以新疆塔吉克民歌《古丽碧塔》为微观样品,采用客观、综合的形态分析方法提取其调性框架和调式音列,并与其他两调系作宏观比较,作出"自然口腔谐音律是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的摇篮"、"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观念是对传统音乐基本理论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对自古以来‘雅俗分立、以雅制俗’的正统音乐文化观念要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原生商调系、派生宫调系和派生角调系是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基本涵盖中国文化圈内的各族民间音乐音调"的四项结论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系 调性框架 副框架 自然口腔谐音律 西域音乐 音乐形态分析
原文传递
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勤 《音乐研究》 1986年第4期23-28,13,共7页
音乐分析作为一种以研究音乐思维规律为目的的认识手段,在本世纪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横跨音乐技术理论与音乐学的边缘学科。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新的分析学派超越传统曲式分析的局限,将探索的触角伸向音乐结构的其它层面,开辟了简化还原分... 音乐分析作为一种以研究音乐思维规律为目的的认识手段,在本世纪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横跨音乐技术理论与音乐学的边缘学科。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新的分析学派超越传统曲式分析的局限,将探索的触角伸向音乐结构的其它层面,开辟了简化还原分析、功能分析、音响分析、风格分析、比较分析、语义分析、统计分析、数理分析以及计算机分析等新领域。这种探索从观念到技法大大扩展了音乐分析的应用范围,拓深了分析的层次,并明显地表现出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的影响。对当代音乐分析学的进展及时地进行评介,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音乐研究和教学的革新。为此,本文拟通过对当代重要分析学派的最主要特点的综述,概括这一进展与传统曲式分析相比较所表现出的一般倾向,并依据扩大了的音乐分析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作品 音乐分析 音响设计 当代音乐 主题 曲式分析 表述方法 分析学派 音乐结构
原文传递
什么是调性——另一个必须由中国音乐理论家自己解答的问题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勤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2,共18页
笔者前几年在《音乐研究》发表的文章中,①除了对一个西方音乐史重要的断代译名提出质疑和更正方案之外,还提出了两个推动中国音乐学术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的建议。第一,概念是思维之元,差之一字,失之真谛。对关键外来术语的汉译... 笔者前几年在《音乐研究》发表的文章中,①除了对一个西方音乐史重要的断代译名提出质疑和更正方案之外,还提出了两个推动中国音乐学术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的建议。第一,概念是思维之元,差之一字,失之真谛。对关键外来术语的汉译和古代文献术语的今释要从学理人手而不是仅仅依据词典字面释义辨析,防止概念的负迁移。这不但关乎我们的音乐理论建设,也关乎人才的培养。对偏误概念的校正过程就是深化、细化学术研究的过程,对后世的影响将是无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理论家 中国 解答 调性 西方音乐史 音乐研究 音乐学术 古代文献
原文传递
音乐批评学我见——关于音乐学术的通信之四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勤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5-99,共5页
人类文化呈螺旋状发展,正在崛起的中国新音乐在20世纪西方音乐被现代激进主义重创而萎靡不振的低潮期与世界交融,是千载难逢的良机,需要强有力的音乐批评明确方向、切磋技艺、发展理论和凝聚团队,而推动音乐批评需要建立以研究音乐批评... 人类文化呈螺旋状发展,正在崛起的中国新音乐在20世纪西方音乐被现代激进主义重创而萎靡不振的低潮期与世界交融,是千载难逢的良机,需要强有力的音乐批评明确方向、切磋技艺、发展理论和凝聚团队,而推动音乐批评需要建立以研究音乐批评原理、教学方法和实践策略为宗旨的音乐批评学。本文主张把音乐评论纳入研究生必修的论文写作课,提倡音乐评论积极涉及音乐界现实,抨击现代激进思潮的虚伪,呼吁中国新潮作曲家强化文化根基、艺术人格和作曲技法,并呼吁中国音乐界以俄罗斯乐派上升时期的音乐批评为鉴重视音乐批评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积极投入严肃的音乐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评论 音乐批评学 中国新音乐
下载PDF
对《研究中国音乐基本理论要有科学态度》一文的反思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音乐 基本乐理 中央音乐学院 99年 支持 基本理论 文章 发表 批评 缺失
全文增补中
利盖蒂《大气》结构与调性声景分析——兼论适应21世纪音乐分析的若干新概念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44,共22页
20世纪先锋派音乐被定性为"无调性音乐"时代潮流的代表。然而,其中坚人物之一利盖蒂却不认可序列音乐,声称自己的创作"不是无调性的,而是非大小调式的"。这反映出先锋派阵营并非铁板一块,大体上以恪守经典性原则和... 20世纪先锋派音乐被定性为"无调性音乐"时代潮流的代表。然而,其中坚人物之一利盖蒂却不认可序列音乐,声称自己的创作"不是无调性的,而是非大小调式的"。这反映出先锋派阵营并非铁板一块,大体上以恪守经典性原则和极端偏离经典性原则为分野各自发展。本文运用结合层次分析和频谱分析的声景分析法对利盖蒂《大气》做结构与调性个案剖析,证明这部作品不但有调性,而且是深深根植于最原始的两仪五度相生RE调系框架下的集创造性、经典性和根性为一炉的杰作。微复调音团是他创造的一种更接近音乐自然形态的新的音乐语言表达方式。他在这部作品中所运用的波涌—呼吸句法和音团层次配器技巧也既有独创性又有艺术性。这足以警醒我们重新审视焦点模糊的"无调性"论断,从这一误区解脱出来,探索朝向新调性观念的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利盖蒂 大气 调性 结构 音团
下载PDF
传统音乐分析中的十二律数字标码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勤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62,共10页
在《西北民歌新论》系列论文中,笔者使用了十二音代码标识西北民歌音列,意图使观察直接、表述简明,但文中并未详细讨论数字标码问题,只是实验。
关键词 音乐分析 十二律 传统 西北民歌 代码标识 十二音
原文传递
“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三十四 促进民族管弦乐深入发展的三个建议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勤 《人民音乐(评论)》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0,共5页
中国民族管弦乐近年来在创作、演奏、理论、乐队建设和管理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其标志是:(一)继华夏室内乐团等小型民族器乐合奏活跃在世界舞台上之后,大陆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和编钟乐团相继登上了欧美要求严苛的大都会... 中国民族管弦乐近年来在创作、演奏、理论、乐队建设和管理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其标志是:(一)继华夏室内乐团等小型民族器乐合奏活跃在世界舞台上之后,大陆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和编钟乐团相继登上了欧美要求严苛的大都会音乐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和最新的乐队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管弦乐 乐团 乐队 合奏 编钟 演奏 室内乐 华夏 中国民族 欧美
原文传递
提高学术水准的关键在于研究过程的科学化——关于音乐学术的通信之五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勤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0-46,共7页
论文写作的规范化与研究过程的科学化是互为表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规范”是学术界统一的标准操作系统,而“科学”是与研究者个人的态度与素养相关的学术生产能力。所以,对音乐学术规范化、科学化的探讨不能在对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的规范化与研究过程的科学化是互为表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规范”是学术界统一的标准操作系统,而“科学”是与研究者个人的态度与素养相关的学术生产能力。所以,对音乐学术规范化、科学化的探讨不能在对论文写作规范化的初步讨论之后便停滞不前,继续深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有必要。围绕这一基本观念,本文以通信对话体就如何对研究生强化科学研究态度和素养教育展开了开诚布公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术 研究生教育 论文写作 研究过程 规范化 科学化
下载PDF
《红高粱》主题歌为什么催人泪下——运用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新观念对当代音乐创作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勤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39,共4页
电视剧《红高粱》正在热播。由阿鲲作曲的主题歌十分感人。总导演郑晓龙在山东卫视制作的专题节目里回顾拍摄现场人员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时说:"我一条下来,……身后就听着(那个)抽泣和哽咽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后面站着整个剧组里面... 电视剧《红高粱》正在热播。由阿鲲作曲的主题歌十分感人。总导演郑晓龙在山东卫视制作的专题节目里回顾拍摄现场人员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时说:"我一条下来,……身后就听着(那个)抽泣和哽咽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后面站着整个剧组里面……服装、化妆、道具,还有助理,……很多人,包括男孩,都是泪流满面的。"1影视主题歌属于流行音乐,强调通俗、上口、感人。这些,这首歌都做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高粱》 主题歌 个案分析 音乐创作 当代 体系 相生 两仪
原文传递
朝向新的调性观念?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依.垂韦斯 周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0-87,共8页
本文拟就这样一个问题发表初步的、探讨性的研究结果:从丰富多样的西方音乐语言中发展起来的调性凝聚技巧,究竟可能在具有特定音响与特定性格的新音乐的旋律过程中被运用到何种程度?这里,我只想通过分析来讨论三个短小的例子:斯特拉文... 本文拟就这样一个问题发表初步的、探讨性的研究结果:从丰富多样的西方音乐语言中发展起来的调性凝聚技巧,究竟可能在具有特定音响与特定性格的新音乐的旋律过程中被运用到何种程度?这里,我只想通过分析来讨论三个短小的例子:斯特拉文斯基《春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性 斯特拉文斯基 音乐语言 巴托克 新音乐 音响 性格 旋律 和弦 片断
原文传递
面向未来的中国作曲人才培养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4,共6页
在社会形态变迁之后,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方式和标准也需要改变而不是固守前信息时代的模式;强化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作为一种从感性入手的音乐修养要从附中抓起,在本科阶段通过对中国音乐形态的理性认识和真实语料风格写作巩固;目前学院派... 在社会形态变迁之后,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方式和标准也需要改变而不是固守前信息时代的模式;强化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作为一种从感性入手的音乐修养要从附中抓起,在本科阶段通过对中国音乐形态的理性认识和真实语料风格写作巩固;目前学院派作曲教学确实存在对某些西方思维定式的追仿,但只要正面引导,并从教学体制上确立以包括中国风格在内的五种"风格作曲"分阶段达标,问题可以解决;开创引领中国音乐文化面向世界未来的贯通性、前瞻性新理论是强化中国民族音乐教学的关键,而能够促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和西方经典和现代音乐理论产生飞跃的焦点在于对自然十二音体系新调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传统 风格作曲教学 达标 音乐理论的超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