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研究中国音乐基本理论需要科学的态度——从杜亚雄《中国民族基本乐理》的谬误谈起 |
周勤如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6
|
|
2
|
音乐深层结构的简化还原分析——申克分析法评介 |
周勤如
|
《音乐研究》
|
1987 |
25
|
|
3
|
西北民歌音阶的形成--西北民歌新论之一 |
周勤如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3
|
|
4
|
与作曲家秦文琛谈音乐创作 |
周勤如
郭赟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5
|
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应该进一步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三 |
周勤如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0 |
15
|
|
6
|
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一) |
周勤如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4
|
|
7
|
负阴而抱阳的两仪五度相生阳变九音阶--西北民歌新论之二 |
周勤如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8
|
要重视书评和音像评论的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二 |
周勤如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8
|
|
9
|
派生角调系及其在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中的地位--《西北民歌新论》之四 |
周勤如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0
|
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 |
周勤如
|
《音乐研究》
|
1986 |
6
|
|
11
|
什么是调性——另一个必须由中国音乐理论家自己解答的问题 |
周勤如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2
|
音乐批评学我见——关于音乐学术的通信之四 |
周勤如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5 |
4
|
|
13
|
对《研究中国音乐基本理论要有科学态度》一文的反思 |
周勤如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6
|
|
14
|
利盖蒂《大气》结构与调性声景分析——兼论适应21世纪音乐分析的若干新概念 |
周勤如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5
|
传统音乐分析中的十二律数字标码 |
周勤如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6
|
“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三十四 促进民族管弦乐深入发展的三个建议 |
周勤如
|
《人民音乐(评论)》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7
|
提高学术水准的关键在于研究过程的科学化——关于音乐学术的通信之五 |
周勤如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
5
|
|
18
|
《红高粱》主题歌为什么催人泪下——运用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新观念对当代音乐创作的个案分析 |
周勤如
|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9
|
朝向新的调性观念? |
罗依.垂韦斯
周勤如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4
|
|
20
|
面向未来的中国作曲人才培养 |
周勤如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